肉牛养殖前景和发展趋势

更新时间:2023-05-05 04:41: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017年肉牛养殖前景和发展趋势

2018-04-10 冰雪寒5ma...转自颂奇

修改

微信分享:

今年猪市给力,牛羊市虽然比去年好些,但不及前几年“羊贵妃、牛魔王”时期。那么,2017年肉牛养殖前景怎么样?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猪肉消费国家,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牛肉消费人群和消费量在逐渐增加,消费整体处于稳增态势。而由于牛养殖周期长,成本大等因素制约,我国牛肉供给至今仍处于偏紧状态。

1995-2015年中国牛肉人均消费量走势图(来源:智研咨询)

根据2014年美国农业部公布的全球牛肉消费数据,我国人均牛肉消费5.2公斤,同世界其他国家平均水平8.6公斤相比还有3.4公斤差距。

当达到世界平均水平时,我国牛肉消费量将突破1100万吨,牛肉消费额将达到7 000多亿元,相比现在有近40%的增长,需求上升潜力巨大。

中国人均牛肉消费量与世界平均消费量对比图

从各国牛肉消费量来看,随人均收入上升及肉类消费结构升级,巴西、中国、印度、巴基斯坦等发展中国家消费量逐步上升,占全球总消费量的比例分别由11%、9. 4%、2.3%、1.6%上升至2016 年的14.7%、14.3%、4.4%、3.2%。

然而,近年来中国基础母牛每年的下滑幅度在15%-20%之间,有些地方甚至接近60%。全国牛肉产量从2010年的700多万吨下降到600多万吨,肉牛存出栏量近4年下降了1000多万头。养殖效益下降,2015年,出栏一头450公斤肉牛可盈利约1553元,同比减少334元。

肉牛存栏量不充裕,而消费需求量在逐渐增加,导致国内牛肉供应偏紧,价格居高,就促进了进口牛肉量的增加。

据美国农业部数据,2016年1-7月中国进口牛肉34.8万吨,同比增加51%。预计今年中国牛肉进口量将增长24%,达到82.5万吨,是2013年牛肉进口量的两倍。

2016年中国牛肉年消费量预计为759万吨,国内产量将为679万吨。

历史数据显示,牛肉价格的波动较小,并未经历过重大波动,而且呈现出向上波动

幅度大,向下幅度小的特点。长期以来牛肉需求稳定,供给偏紧的格局导致牛肉价格的波动特征。但是2015 年以来,我国牛羊肉价格没有延续往年的大幅上涨态势,不涨反降。

2014~2015年我国牛肉价格月度变化情况

业内分析认为,出现这种情况,既有国内供给以及进口牛肉增加的影响,也有消费疲软的因素以及低价走私牛肉的冲击。中国目前走私的牛肉也正凭借价格优势迅速进入各地市场。

从调查的情况看,目前国内生产的新鲜牛肉价格一般市场零售价格为30元/斤左右,但走私牛肉却只有十几元,如果这种廉价牛肉长期冲击国内市场,将会影响国内的肉牛产业。

一方面,国内居民对牛肉的需求在上升,另一方面,牛肉的生产周期长以及比较效益较低打击了养牛积极性

我国是世界上第三大牛肉生产国,在品种上,专用肉牛品种较少,所养肉牛多为当地黄牛品种。肉牛养殖主要集中在农区,农区肉牛出栏占全国的80%以上,主要集中在河南、山东、河北等地;牧区肉牛养殖则主要集中在内蒙古、新疆和甘肃等地。

现阶段我国肉牛生产方式分为传统农牧户散养、专业户饲养、规模化饲养场饲养三种类型。今年肉牛养殖小散户处于退市、修复和观望的阶段,而规模养殖企业虽然有扩产布局,但需要一个周期。加之环保力度愈加严格,导致多数养殖主产区均出现限养、禁养,而且这个进程是全国范围内的,区域的重新布局导致生牛存栏恢复速度受到一定阻碍。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我国肉牛行业社会资本强势注入,海外并购加剧,“互联网+肉牛养殖”等各式各样具有时代特色的肉牛产业模式也应运而生。为应对不断升级的挑战与压力,国内牛业企业创新思路,强化品牌效应,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意识日渐增强。

因此,牛肉价格不会出现大幅下跌现象,未来牛肉行情整体将继续居高不下,以稳中小幅上涨为主,上涨空间有限。

未来肉牛发展趋势

1、规模养殖发展是趋势

实施肉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等项目,支持规模养殖场进行基础设施标准化改造,提高牛肉综合生产能力。以饲草料加工、规模饲养、废弃物处理为重点,研发

推广牛羊设施养殖配套装备,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养殖效益。

2、高端产品前景看好

随着国内消费升级的影响,人们更加注重产品质量、口感,中国牛肉消费存在着巨大的潜力,高端牛肉有市场需求和购买力支撑,特别是在人均可支配收入较高的一、二线城市。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qv1e.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