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工程复习答案 - 图文

更新时间:2024-03-06 23:15:02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基础工程 复习

2012/1/1 21、公式A

fa?Mb?b?Md?md?Mcck中,承载力系数由 确定。

ck B k C k和k D k及b ?c?c单选题

1、根据 《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 的规定,计算地基承载力设计值时必须用内摩擦角的什么值来查表求承载力系数 ?A设计值 B 标准值 C 平均值 2、砌体承重结构的地基允许变形值是由下列哪个值来控制的? A 沉降量 B 沉降差 C 局部倾斜

3、 在进行浅基础内力计算时,应采用下述何种基底压力? A 基底净反力 B 基底总压力 C 基底附加压力

4、 当建筑物长度较大时,或建筑物荷载有较大差异时,设置沉降缝,其原理是? A 减少地基沉降的措施 B 一种施工措施 C 减轻不均匀沉降的建筑措施

5、 下列何种结构对地基的不均匀沉降最敏感?A 框架结构 B 排架结构 C 筒体结构 6、 框架结构的地基允许变形值由下列何种性质的值控制?A 平均沉降 B 沉降差 C局部倾斜 7、 高耸结构物的地基允许变形值除了要控制绝对沉降量外,还要由下列何种性质控制 ? A 平均沉降 B沉降差 C倾斜

8、当基底压力比较大、地基土比较软弱而基础的埋置深度又受限制时,不能采用 ? A 筏板基础 B 刚性基础 C扩展式基础

9、沉降计算时所采用的基底压力与地基承载力计算时所采用的基底压力的主要差别是? A 荷载效应组合不同及荷载性质(设计值或标准值)不同 B 荷载性质不同及基底压力性质不同(总应力或附加应力) C 荷载效应、荷载性质及基底压力性质都不同

10、 防止不均匀沉降的措施中,设置圈梁是属于 A 建筑措施 B 结构措施 C 施工措施 11、 刚性基础通常是指 A 箱形基础 B 钢筋混凝土基础 C 无筋扩展基础 12、 砖石条形基础是属于哪一类基础?A 刚性基础 B 柔性基础 C 轻型基础 13、 沉降缝与伸缩缝的区别在于

A 伸缩缝比沉降缝宽 B 伸缩缝不能填实 C 沉降缝必须从基础处断开 14、 补偿基础是通过改变下列哪一个值来减小建筑物的沉降的 ? A 基底的总压力 B 基底的附加压力 C 基底的自重压力

15、对于上部结构为框架结构的箱形基础进行内力分析时,应按下述何种情况来计算 ? 16、A 局部弯曲 B 整体弯曲 C 同时考虑局部弯曲和整体弯曲 16、 全补偿基础地基中不产生附加应力,因此,地基中 .

A 不会产生沉降 B 也会产生沉绛 C 会产生很大沉降

17、按照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规定,需作地基承载力验算的建筑物的范围是 。 A 所有甲级 B 所有甲级及部分乙级

C 所有甲级、乙级及部分丙级 D 所有甲级、乙级及丙级 18、浅埋基础设计时,属于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的是 。

A 持力层承载力 B 地基变形 C 软弱下卧层承载力 D 地基稳定性 19、下列基础中, 通过过梁将上部荷载传给基础。

A 墙下独立基础 B 柱下条形基础 C 柱下独立基础 D 墙下条形基础 20、受偏心荷载作用的浅埋基础,当 时,持力层承载力满足要求。 A

pkmax?1.2fa B

pk?fa和

pkmax?1.2fa

C

pk?fa或

pkmax?1.2fa D

pk?1.2fa或

pkmax?fa

22、墙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的高度由 确定。

A 刚性角 B 扩散角 C 抗剪强度验算 D 抗冲切破坏强度验算

23、持力层下有软弱下卧层,为减小由上部结构传至软弱下卧层表面的竖向应力,应 。 A 加大基础埋深,减小基础底面积 B 减小基础埋深,加大基础底面积 C 加大基础埋深,加大基础底面积 D 减小基础埋深,减小基础底面积

24、某箱形基础,上部结构和基础自重传至基底的压P=130kPa,若地基土的天然重度为γ=18.5kN/m3,地下水位在在地表10m处,当基础埋置在多大深度时,基底附加压力正好为零 。A d=5.68m B d=7.03m C d=8.03m D d=6.03m

25、计算基础沉降,对于砌体承重结构,单层排架结构,柱基、框架结构,高层建筑应依次控制其 。 ①倾斜;②局部倾斜;③沉降量;④沉降差

A ①③④② B ①④③② C ②③④① D ④③②① 26、对于四层框架结构,地基表层土存在4m厚的“硬壳层”,其下卧层上的承载力明显低于“硬壳层”承载力。下列基础形式中较为合适的是 。

A 混凝土柱下独立基础; B 钢筋混凝土柱下独立基础; C 灰士基础; D 砖基础。 27、考虑地基的不均匀沉降对建筑物的危害,在结构设计时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

①设置沉降缝;②设置圈梁;③调整某些设计标高;④减轻建筑物自重;⑤控制长高比;⑥采用非敏感性结构;⑦减小基底附加压力

A ①②④⑥⑦ B ②③④⑦ C ①②③⑥⑦ D ②④⑥⑦ 28、下面有关建筑物基础埋置深度选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当地基中存在承压水时,可不考虑其对基础埋置深度的影响;

B靠近原有建筑物基础修建的新建筑物,其基础埋置深度宜小于原有建筑物基础埋深; C当存在地下水时,基础应尽量埋在水位以下;

D如果在基础影响范围内有管道或坑沟等地下设施时,基础应放在它们的上面。

29、在地基持力层承载力验算中,基础底面深处的荷载取下列哪个值进行计算 。 A.基底压力p B.基底深度处的土自重应力σc C. A+B D. A-B

30、对于p~s曲线上存在明显初始直线段的载荷试验,所确定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 A. 一定是小于比例界限值; B. 一定是等于比例界限值; C. 一定是大于比例界限值; D. 上述三种说服都不对。

1 B;2 C;3 A;4 C;5 A;6 B;7 C;8 B;9 C;10B ;11 C; 12 A; 13 C;14 B;15 C;16 B;17D;18B;19A;20B;21B;22C;23B;24B;25C;26B;27D;28B;29A;30D

1、文克勒地基模型是属于 。

A 半无限地基模型 B半塑性地基模型 C线弹性地基模型 2、用文克勒解弹性地基受集中力的无限长梁时,可求得梁的右半部(x>0)挠度w,弯矩 M 和地基反力P的表达式,对于梁的左半部(x<0 )的W,M,P,可利用关于原点的下述何种关系求得 ? A 不对称关系 B 反对称关系 C 对称关系

3、计算地基范围以外地基的沉降,下述何种模型是不合适的 ? A文克勒地基模型 B 弹性半空间模型 C分层地基模型

4、利用文克勒弹性地基模型求得地基的反力,其目的是为了计算 。 A地基的沉降 B地基的承载力 C基础结构的内力

5、文克勒弹性地基模型的基本概念是假定地基任一点所受的压力强度 p 只与该点的地基变形s成正比,比例系数称为基床系数,试问基床系数的量纲是什么 ?

A kN / m B kN / m2 C kN / m3

6、Winkler地基模型适于模拟持力层 的地基。 A.厚度较大,强度较低 B.厚度较大,强度较高 C.厚度较小,强度较低 D.厚度较小,强度较高

27、无筋扩展基础的高度由 确定。

A. 刚性角 B. 扩散角 C. 抗剪强度验算 D. 抗冲切破坏强度验算 28、对短梁(Winkler地基),其基底反力为 。A. 0 B. 均匀分布 C. 线性分布 D.非线性分布 29、弹性半无限空间地基模型适于模拟持力层 的地基。

7、与倒梁法不同,采用Winkler地基梁计算柱下条基的变形及内力时,可使 得到满足。A. 上部结构和基础间的变形协调条件 B. 地基和基础间的平衡条件 C. 地基、基础的平衡条件 D. 基础和地基间的变形协调条件

8、上部结构为柔性结构且基础本身刚度较小的条形基础,其基础梁纵向内力计算方法应选择 。 A 静定分析法; B 倒梁法;C 弹性地基梁法; D 有限元法。

9、浅基础的抗冲切验算,其基底压力应该取 。A附加压力 B自重压力 C净压力 D平均压力 10、对于压缩层厚度小于基础宽度的一半的情况,在进行地基基础相互作用时,下列模型中优先选用的是 。

A 有限压缩层地基模型; B 文克尔地基模型;C 弹性半空间地基模型; D 弹塑性地基模型。 11、高层建筑的筏形基础,当基底平面形心与结构竖向永久荷载重心不能重合时,偏心矩宜满足 。A e≤0.033W/A B e≤0.5W/A C e≤0.1W/A D e≤W/A 12、对于四层框架结构,地基表层土存在4m厚的“硬壳层”,其下卧层上的承载力明显低于“硬壳层”承载力。下列基础形式中较为合适的是 。

A 混凝土柱下独立基础; B 钢筋混凝土柱下独立基础; C 灰士基础;D 砖基础。 13、建筑基础中必须满足基础台阶宽高比要求的是 。

A 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 B 砖石及混凝土基础 C 柱下条形基础 D 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 14、在文克勒弹性地基分析中,划分有限长梁是依据下列哪种指标确定的 。 A 柔度指标 B 特征长度 C 柔度指数

15、利用文克勒弹性地基模型求得地基的反力,其目的是为了计算 。 A 地基的沉降 B地基的承载力 C 基础结构的内力

16、墙厚240mm,墙下条形基础的宽度为900mm,若台阶宽高比为1:1.25,则刚性基础的高度至少应大于 mm。 A 250 B. 412.5 C.330 D. 264

17、下列钢筋混凝土基础中,抗弯刚度最大的基础形式是 。 A柱下条形基础 B十字交叉基础 C箱形基础 D筏板基础

18、在某粘土地基上快速施工,采用理论公式确定地基承载力值时,抗剪强度指标ck和应采用下列哪种试验方法的试验指标 。A固结排水 B不固结不排水 C固结不排水 D固结快剪 19、用分层总和法计算地基变形时,土的变形指标是采用 。 A.弹性模量 B.压缩模量 C. 变形模量 D.旁压模量 20、按规范方法计算的建筑物沉降是 。

A基础的平均沉降 B刚性基础的平均沉降C实际基础的中点沉降 D不考虑基础刚度的中点沉降 21、甲,乙两基础,底面积,基底压力和压缩层内土质都相同,甲基础埋置深度大于乙基础,则两者的沉降是 。A.甲基础沉降大 B.乙基础沉降大 C.两者沉降相等 D.无法确定

22、甲,乙两基础,埋置深度,基底压力和压缩层内土质都相同,甲基础底面积大于乙基础,则两者的沉降是( )。A.甲基础沉降大 B.乙基础沉降大 C.两者沉降相等 D.无法确定 23、地下水位下降时,建筑物的沉降可能会( )。A增大 B.减小 C.一定不变 D.有时增大有时减小 24、按照《地基基础设计规范》规定,可不作沉降验算的基础是 。 A. 部分甲级及所有乙、丙级建筑物 B. 部分乙级及所有丙级建筑物 C. 部分丙级建筑物 D. 所有丙级建筑物

25、浅埋基础设计时, 验算不属于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检算。

A. 持力层承载力 B. 地基变形 C. 软弱下卧层承载力 D. 地基稳定性 26、下列基础形式中,不可能采用刚性基础形式的是 。

A. 柱下独立基础 B.柱下条形基础 C.墙下独立基础 D.墙下条形基础

A. 厚度较大,强度较低 B. 厚度较大,强度较高 C. 厚度较小,强度较低 D. 厚度较小,强度较高 30、与Winkler地基梁相比,倒梁法无法满足 。

A. 上部结构的平衡条件 B. 基础的平衡条件

C. 上部结构和地基间的变形协调条件 D. 基础和地基间的变形协调条件 31、对框架结构中的箱形基础内力计算,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箱基的整体弯曲可不予考虑,仅按局部弯曲计算; B. 箱基的局部弯曲可不予考虑,仅按整体弯曲计算; C. 箱基的内力计算应同时考虑整体弯曲和局部弯曲作用; D. 以上方法均可。

32、地基基础计算中的基底压力直线分布法是下列哪种情况?

A. 不考虑地基、基础、上部结构的共同作用;B. 考虑地基、基础、上部结构的共同作用; C. 考虑地基、基础的共同作用;D. 考虑基础、上部结构的共同作用。

1A;2C;3A;4C;5C;6C;7D;8C;9C;10B;11C;12B;13B;14C;15C;16B;17C;18B;19B;20D;21B;22A;23A;24C;25B;26B;27A;28C;29B;30D;31C;32A。

1.与预制桩相比,灌注桩的主要不足是 。

A. 截面较小 B. 桩长较小 C. 桩身质量不易保证 D. 施工机具复杂 2.下列土中,容易产生负摩阻力的是 。

A. 密实的卵石 B. 密实的砂 C. 较硬的粘土 D. 新填土

?4(?0Ni?Uli)z??qski3.在公式?(De?2t?tan?)2中,t是指 。

A. 地面至软弱下卧层顶面的距离 B. 地面至桩底的距离 C. 桩底至软弱下卧层顶面的距离 D. 软弱下卧层的厚度 4. 桩基承台发生冲切破坏的原因是 。

A承台有效高度不够 B 承台总高度不够 C 承台平面尺寸太大 D 承台底配筋率不够 5. 桩产生负摩阻力时,中性点的位置具有以下特性 。 A桩端持力层越硬,截面刚度越大,中性点位置越低; B桩端持力层越硬,截面刚度越大,中性点位置越高; C桩端持力层越硬,截面刚度越小,中性点位置越低; D桩端持力层越软,截面刚度越大,中性点位置越低。

6. 在不出现负摩阻力的情况下,摩擦桩桩身轴力的分布特点之一是 。 A 桩身轴力为一常量 B 桩端轴力最大C 桩顶轴力最小 D 桩顶轴力最大 7. 下列哪种情况下不能考虑桩基承台下地基的承载力作用 。

A 大面积堆载使桩周土压密 B 软土层中的摩擦桩 C 桩距较大的短桩 8.深基础的常用类型主要包括 。

A. 桩基、沉井及沉箱 B. 桩基、沉井及沉箱、箱基 C. 桩基、沉井及箱基 D. 桩基及箱基

9.对负摩擦桩,轴力最大的截面位于 。A.桩的顶端 B.底端 C.中性点处 D.桩的竖向位移为0处

C 东南沿海,如天津、连云港、上海、宁波、温州、福州等

3、黄土的成因特征主要是 。 A水流搬运沉积 B风力搬运堆积 C 岩层表面残积 s?6ds?6dA. 摩擦桩或a的端承桩 B. 端承桩或a的摩擦型桩 4、黄土最主要的工程特征是 。 A高压缩性 B高孔隙比 C 湿陷性

s?6ds?6d5、黄土的湿陷性系数是指 。

C. 端承桩或a的摩擦型桩 D. 摩擦桩或a的端承桩

A由浸水引起的试样湿陷性变形量与试样开始高度之比

10.在下列情况 下,可认为群桩承载力为单桩承载力之和。

11. 竖向抗压承载桩,打入式预制方桩、打入式沉管灌注桩、静压式预制方桩的含筋率大小顺序一

般为:

A. 静压式预制方桩<打入式沉管灌注桩<打入式预制方桩;

B. 打入式沉管灌注桩<打入式预制方桩<静压式预制方桩;

C. 打入式沉管灌注桩<静压式预制方桩<打入式预制方桩;

D. 静压式预制方桩<打入式沉管灌注桩<打入式预制方桩。

12. 受竖向荷载桩,关于桩端阻力荷载分担大小,说法正确的是: ,桩端阻力发挥值越大。

A. 长径比l/d越小,桩土相对刚度越大;B. 长径比l/d越小,桩土相对刚度越小;

C. 长径比l/d越大,桩土相对刚度越大;D. 长径比l/d越大,桩土相对刚度越小。

13. 有上覆土层的嵌岩桩,受竖向荷载作用时,关于桩身周围土能发挥的侧阻力大小说法正确的是: A. 持力层越硬,桩土相对刚度越大; B. 持力层越硬,桩土相对刚度越小;

C. 持力层越软,桩土相对刚度越大; D. 持力层越软,桩土相对刚度越小。

14. 群桩效应越强,意味着: 。

A. 群桩效率系η数、沉降比ζ越大; B. 群桩效率系数η、沉降比ζ越大;

C. 群桩效率系数η越大、沉降比ζ越小;D. 群桩效率系数η越小、沉降比ζ越大。

15. 计算桩基沉降时,荷载应采用:

A. 基本组合; B. 基本组合和地震作用效应组合;

C. 长期效应组合; D. 标准组合和地震作用效应组合。

16. 人工挖孔桩的孔径不得小于: A. 0.8 m; B. 1.0 m;C. 1.2 m; D. 1.5 m。

17.沉井基础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 时才能拆模板。A.60%;B.70%;C.80%;D.90%。

18. 假定某工程,经单桩竖向静载荷试验得三根试桩的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分别为830kN、865kN、

880 kN,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的规定,所采用的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R,应最接近下

列何项数值? A. 515kN; B. 429kN;C. 498kN;D. 618kN。

19. 桩产生负摩阻力时,中性点的位置具有的以下特性:

A. 桩端持力层越硬,截面刚度越大,中性点位置越低;

B. 桩端持力层越硬,截面刚度越大,中性点位置越高;

C. 桩端持力层越硬,截面刚度越小,中性点位置越低;

D. 桩端持力层越软,截面刚度越大,中性点位置越低。

20. 某二节预制桩,如果低应变动测表明为连续完整桩,通常可以说明以下问题:

A. 抗压承载力能满足设计要求; B. 抗拔承载力能满足设计要求;

C. 桩身抗压强度能满足设计要求; D. 桩身抗拔强度能满足设计要求。 1C;2 D;3C;4A;5A;6D;7A;8A;9C;10C;11C;12A;13C;14D;15C; 16A;17B;18B; 19A;20C。

1、我国黄土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 ?

A 云南、四川、贵州、广西、鄂西、湘西

B 西北内陆地区,如青海、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北等

C 东南沿海,如天津、连云港、上海、宁波、温州、福州等

2、我国红土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 ?

A云南、四川、贵州、广西、鄂西、湘西

B西北内陆地区,如青海、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北等

B由浸水引起的试样湿陷性变形量与试样湿陷前的高度之比

C 由浸水引起的试样的湿陷性变形量加上压缩变形量与试样开始高度之比

6、黄土地基湿陷程度是根据下述何种指标进行评价 ?

A湿陷性系数和总湿陷量 B湿陷性系数和计算自重湿陷量

C 总湿陷量和计算自重湿陷量

7、红粘土、黄土和软土具有高孔隙比的特征,试问红土的工程性质具有哪些特点 ?

A具有湿陷性、高压缩性、强度低 B具有湿陷性、低压缩性、强度高

C 无湿陷量、低压缩性、力学性能好

8、红粘土的工程特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A高塑性和低孔隙比、土层的不均匀性、土体结构的裂隙性

B高塑性和高压缩性、结构裂隙性和湿陷性、土层不均匀性

C 高塑性和高孔隙比、土层的不均匀性、土体结构的裂隙性

9、红粘土的湿度状态指标除惯用的液性指数外,还采用所谓含水比来划分土的状态,所谓含

水比,是指 。

A天然含水率与塑限之比 B天然含水率与液性指数之比 C 天然含水率与塑性指数之比

10、膨胀土的膨胀量和膨胀力与土中矿物成分的含量有密切关系,下列哪类矿物成分对含水率

影响大 ? A蒙脱石 B伊利石 C 高岭石

11、膨胀地基土易于遭受损坏的大都为埋置深度较浅的低层建筑物,因此.建筑物的基础最好

采用下述哪种基础较好 ? A片筏基础 B条形基础 C 墩式基础

12、对盐渍土地基的评价,主要是根据以下几方面特性作出的 。

A含盐成分,含盐量和抗压强度 B溶陷性,盐胀性和腐蚀性 C含盐成分,抗剪强度和塑性指数

13、试分析当冻结时间相同时,下列何种组合情况下,地基土冻害最严重 ?

① 粘土 ② 砂土 ③ 粉土 ④ 无水源补给 ⑤ 有水源补给

A ① ④ B ② ⑤ C ③ ⑤

14、膨胀土的膨胀,冻土的冻胀和盐渍土的盐胀,这三种现象中,哪一种现象与土体中粘土矿

物成分和含水率关系最密切 ?

A膨胀土的膨胀 B冻土的冻胀 C 盐溃土的盐胀

15、湿陷、溶陷、融陷,其中哪一种现象是黄土地基的特征 ? A溶陷 B湿陷 C 融陷

1B;2A ;3 B;4 C;5 A;6 C;7 C;8 C;9 B;10A ;11C;12B;13C;14 A;15B

1、地基基础设计应满足哪些原则?

这会引起地基的不均匀沉降,降低土体承载力。(3)地基土冻胀分类要考虑土的种类和颗粒级配、冻前天然含水量、冻结期间地下水位距冻结面的最小距离、平均冻胀率等因素;(4)基础不一定埋在冰冻深度以下,基底下允许冻土层厚度满足规范要求.

12、基础平均压力、基底平均附加压力、基底平均净反力在基础工程设计中各用在什么情况? 答 基底平均压力用于进行地基承载力计算;平均附加压力用于进行地基沉降计算;平均净反力用于计算基础内力及配筋。

答(1)在防止地基土体剪切破坏和丧失稳定性方面,应有足够的安全度。(2)控制地基的特征变形量不超过规范允许值,(3)满足基础结构的强度、刚度和耐久性。 2、基础设计时,合理分析方法与常规分析方法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答 常规分析方法仅考虑了地基、基础和上部结构之间满足静力平衡条件,忽略了彼此之间的变形协调条件;而合理的分析方法以三者同时满足静力平衡和变形协调两个条件为前提。 2、什么叫基础的“架越作用”?其影响因素是什么? 答 刚性基础能跨越基础底中部,将所承担的荷载相对集中地传至基底边缘的现象叫作基础的“架越作用”。其影响因素为基础与地基的相对刚度、土的压缩性以及基底下的塑性区大小。 4、考虑上部结构刚度的影响,将建筑结构分几类? 答(1)柔性结构:以屋架一柱一基础为承重体系的木结构和排架结构,它对基础的不均匀沉降有很 大顺从性,沉降差一般不会引起主体结构的附加应力。 (2)敏感性结构:砖石砌体承重的结构和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对基础不均匀沉降反应很敏感,它们在调整地基不均匀沉降的同时,会引起结构中的次应力,甚至会在构件、墙体中产生裂缝。 (3)刚性结构:烟囱、水塔等高耸结构物之下,整体配置的独立基础与上部结构浑然一体,使整个结构体系有很大刚度,当地基不均匀沉降时,基础转动倾斜,但几乎不会发生相对挠曲;此外,体形简单、长高比很小,通常采用框架剪力墙或筒体结构的高层建筑,其下常配置相对挠曲很小的箱形基础、桩基及其他形式的深基础,也可作为刚性结构考虑。

5、简述无筋扩展基础(刚性基础)的特点。

答无筋扩展基础采用的材料一般有混凝土、砖、毛石、灰土、三合土等,具有较好的抗压性能.但抗拉、抗剪强度不高;设计时通过对基础构造的限制.即限制刚性角来保证基础内应力和剪应力不超过相应的材料强度.基础的相对高度较大,几乎不发生挠曲变形。 6、什么是地基、基础?什么叫天然地基? 答地基是为支承基础的土体或岩体,基础是将结构所承受的各种作用传递到地基上的结构组成部分,天然地基是在基础建造时未经加固处理的天然土层。

7、验算建筑物沉降是否在容许范围内,为什么首先要区分变形特征? 答 由于不同类型的建筑物对地基变形的适应性不同,所以在验算地基变形时,要考虑对不同建筑物采用不同的地基变形特征来进行比较控制。

8、当拟建相邻建筑物之间轻(低)重(高)悬殊时,应采取怎样的施工顺序?为什么? 答 先重(高)后轻(低)施工顺序。以防止重的建筑物对轻的建筑物产生附加沉降。 9、设计刚性基础时,地基承载力越大,刚性角是越大还是越小?为什么?

答 设计刚性基础时,地基承载力越大,刚性角越小。因为地基承载力大,则基底反力大,在基础内产生的内力大,所以,减小基底尺寸,可减小内力,防止开裂,故刚性角小。 10、天然地基上浅基础有哪些类型?

答 单独基础、条形基础、柱下十字形基础、片筏基础、箱形基础等.

11、什么叫地基土的冻胀性?冻胀对建筑物有什么危害?地基土冻胀性分类所考虑的因素是什么?确定基础埋深则,是否必须把基础底面放到冰冻深度之下?

答 (1)当地层温度降至0℃ 以下时,土体孔隙中的水分开始冻结,体积增大,形成冰晶体,未冻结区水分的迁移使冰晶体进一步增大,形成冻胀。(2)危害:如冻胀产生的上抬力大于作用在基底的竖向力,会引起建筑物开裂至破坏;当土层解冻时,冰晶体融化,土体下陷,会出现融陷现象,

13、地下水位变化对浅基础工程有何影响?

答(1)当地下水位变化在基础底面以上时,影响不大,(2)地下水位在基础底面以下压缩层范围内变化时,可直接影响建筑物安全。水位上升,使土体强度降低,建筑物产生较大沉降和不均匀沉降,对于湿陷性黄土、膨胀土,则更为严重;水位下降,会增加土自重应力,引起基础附加沉降和不均匀沉降;在开挖基坑时,尤其应注意降水对邻近建筑物的影响; (3)在有地下结构物建筑工程中,地下水的上升必将对结构物产生浮托作用,使结构物整体上浮或底板开裂,甚至破坏。另外对地下结构物的防潮、防湿不利;(4)地下水位变化会直接影响到河谷、岸边或边坡岩土体的稳定;(5)地基土的冻胀、融陷,使建筑物发生过大沉降及不均匀沉降,危及建筑物安全和正常使用。 14、什么是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答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是指由荷载试验测定的地基土压力变形曲线线性变形段内规定的变形所对应的压力值,其最大值为比例界限值。 15、什么是地基土的标准冻深?

答 地基土的标准冻深是指在地面平坦、裸露、城市之外的空旷场地中不少于 10 年的实测最大冻深的平均值。

16、试述刚性基础和柔性基础的区别。

答 刚性基础通常是指基础材料(砖、块石、毛石、素混凝土、三合土和灰土等)具有较好的抗压性能,但抗拉、抗剪强度却不高.基础的外伸宽度和高度的比值在一定限度内足以避免发生在基础内的拉应力和剪应力超过其材料强度设计值;基础几乎不会发生弯曲变形。柔性基础主要是指钢筋混凝土基础,不仅具有较好的抗剪能力,面且具有较好的抗弯能力。 17、何谓基础的埋置深度?影响基础埋深的因素有哪些?

答 基础的埋置深度是指基础底面到天然地面的垂直距离。影响基础埋深的因素很多,主要有:建筑物的用途类型及荷载大小性质、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相邻建筑物基础埋深、地基土冻胀和融陷及是否需要补偿等,应综合考虑以上因素后加以确定。 18、何谓补偿基础?

答 补偿基础是指用挖去基坑内的土体以减小基底附加应力的方法降低拟建建筑物的沉降量。若作用在基础底面的附加压力等于零,即建筑物的重力等于基坑挖去的总土重,这样的基础称为全补偿基础;若基底附加应力大于零,即建筑物的重力大于基坑挖去的总土重,则称为部分补偿基础;以上二者统称为补偿基础. 19、确定地基承载力的方法有哪些?

答 根据对荷载效应和地基承载力的取值方法不同.主要有容许承载力方法、安全系数方法和分项系数方法。

20、何谓软弱下卧层?试述验算软弱下卧层强度的要点。

答 在持力层以下受力层范围内存在软土层,其承载力比持力层承载力小得多,该软土层称为软弱下卧层。验算软弱下卧层的强度时,要求传递到软弱下卧层顶面处的附加应力和土的自重应力之和不超过软弱下卧层的承载力设计值。

21、什么情况下需进行地基变形验算?变形控制特征有哪些?

答 一级建筑物及部分二级建筑物需要进行地基变形验算,这里,一级建筑物是指重要的工业与民用建筑、 20 层以上的高层建筑、体形复杂的 14 层以上的高层建筑、对地基变形有特殊要求的建筑物和单桩承受的荷载在 4000kN 以上的建筑物;二级建筑物是指二般的工业与民

用建筑。变形控制特征有:沉降量、沉降差、倾斜、局部倾斜、平均沉降和相对弯曲。 22、何谓上部结构与地基基础的共同作用?

答 将地基、基础和上部结构三者作为一个整体,在计算其内力和变形时考虑接触部位的变形协调作用,称为上部结构与地基基础共同作用。

23、由于地基不均匀变形引起的建筑物裂缝有什么规律?

答 如果基础的中部沉降大,墙体发生正向弯曲,裂缝与主拉应力垂直,裂缝呈正八字形开展; 反之,两端沉降大,墙体反向弯曲,则裂缝呈倒八字形.裂缝首先在墙体刚度削弱的窗角发生,而窗洞就是裂缝的组成部分.

24、减轻建筑物不均匀沉降危害的措施有哪些?

答 减轻建筑物不均匀沉降危害的措施通常有:采用桩基础或其他深基础,以减轻地基总沉降量.对地基进行处理,以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和压缩模量。在建筑、结构和施工中采取措施.具体说来,建整体刚度矩阵,将单元列向量集合成总荷载列向量,将单元节点位移集合成位移列向量,建立梁的

整体平衡方程; (5)引人基床系数假定,并考虑地基沉降与基础挠度之间的位移连续性条件,将单元节点处地基沉降集合成沉降列向量;(6)求解整体平衡方程,

可得任意截面处的挠度和转角,从而可计算出相应的弯矩和剪力分布。 7、为什么倒梁法计算肋梁内力时,“支座”反力与柱轴向力不等? 答 地基反力的直线分布假定和视柱端为铰支座假定与实际不符.柱轴向力计算没有考虑建筑物(包

括基础)的整体刚度以及地基的可压缩性。

8、十字交叉基础轴力分配和弯矩分配的原则是什么?

答 十字交叉基础的突出特点是它在两个方向上都由连续梁来承担柱荷载,工程设计中是按变形协调原则将柱的竖向荷载沿两个方向进行分配或按刚度分配原则进行分配,力矩荷载不再分配,仍由作用方向上的梁承受。然后,将它们分为相互独立的条形基础,按柱下条形基础的内筑措施主要有:建筑物的体形力求简单、增强结构的整体刚度、设置沉降缝、与相邻建筑物基础保持合适的净距、调整某些设计标高以防止过大的建筑物沉降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功能等.结构措施主要有.设置圈梁.选用合适的结构形式,减轻建筑物和基础的自重,减小或调整基底附加压力,加强基础刚度。施工措施主要有:先建重(高)建筑、后建轻(低 〕 建筑的程序.建筑物施工前使地基预先沉降,注意沉桩、降水对邻近建筑物的影响,基坑开挖坑底土的保护。 1、地基反力分布假设有哪些?其适用条件各是什么? 答 地基反力分布应根据基础形式和地基条件等确定。主要有直线分布法和弹性地基梁法,对墙下条形基础和柱下独立基础,地基反力通常采用直线分布;对柱下条形基础和筏板基础等,当持力层土质均匀、上部结构刚度较好、各柱距相差不大、柱荷载分布较均匀时,地基反力可认为符合直线分布,基础梁的内力可按直线分布法计算;当不满足上述条件时,宜按弹性地基梁法计算。 2、简述基础结构设计的主要内容。

答 根据浅基础的建造材料不同,其结构设计的内容也不同。由砖、石、素混凝土等材料建造的刚性基础,在进行设计时,采用控制基础宽高比的方法使基础主要承受压应力,并保证基础内产生的拉应力和剪应力都不超过材料强度的设计值。由混凝土材料建造的扩展基础,截面设计的内容主要包括基础底面尺寸、截面高度和截面配筋等。

3、试比较刚性基础、墙下条形基础与柱下条形基础在截面高度确定方法上的区别。 答 刚性基础的高度由基础的高宽比确定;墙下条形基础的高度由混凝土的抗剪切条件确定。而柱下条形基础的截面高度由馄凝土的抗冲切和抗弯条件确定。 4、试述倒梁法计算柱下条形基础的过程和适用条件。

答 倒梁法是将基础梁视作倒置的多跨连续梁,以地基净反力及柱角处的弯矩当作基础梁上的荷载,用弯矩系数法来计算其内力,然后通过逐次调整支座反力与柱子的作用力的差值来消除这种不平衡力,再用弯矩分配法或弯矩系数法计算调整荷载引起的内力和支座反力,并重复计算不平衡力,直至其小于计算容许的最小值,将逐次计算的结果叠加即为最终的内力计算结果。倒梁法适用于上部结构刚度很大、各柱之间沉降差异很小的情况。

5、如何区分无限长梁和有限长梁?文克勒地基上无限长梁和有限长梁的内力是如何

答 无限长梁与有限长梁的区分由柔性指数确定,当基础梁的柔性指数大于或等于二时为无限长梁;当柔性指数在π/4到π之间时为有限长梁。

文克勒地基上无限长梁和有限长梁的内力是先假定地基每单位面积上所受的压力与其相应的沉降量成正比,而地基是由许多互不联系的弹簧所组成,某点的地基沉降仅由该点上作用的荷载所产生,再通过求解弹性地基梁的挠曲微分方程得出计算内力值。

6、简述用有限单元法计算弹性地基梁与弹性地基板内力与变形的主要步骤。

答 ( l )将梁以若干节点分成等长度的若干个梁单元,每个节点有挠度和转角两个自由度,相应的节点力为剪力和弯矩;设各子域的地基反力为均匀分布,则可得每个单元上的地基反力的合力,并将其以集中反力的形式作用于节点上。(2)建立联系节点力与节点位移的单元刚度矩阵;(3)建立梁单元节点力与结点位移之间的关系;(4)把所有的单元刚度矩阵根据对号人座的方法集合成梁的

力计算方法分别计算内力。

9、试述地基基础设计的一般步骤。 答 地基基础设计的一般步骤如下:(1)充分掌握拟建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和地质勘察资料。(2)综合考虑选择基础类型和平面布置方案;(3)确定地基持力层和基础埋深,(4)确定地基承载力特征值;(5)按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确定基础底面尺寸(持力层和下卧层承载力验算) , (6)进行必要的地基稳定性和变形特征验算;(7)进行基础的结构设计。 10、常用的地基计算模型有哪几种?分别说明各自的原理。

答 常用的地基计算模型有三种:文克勒地基模型、弹性半空间地基模型、分层地基模型。(1)文克勒地基模型原理:假定地基上任一点所受的压力强度 p 仅与该点的地基沉降 S 成正比,而与其他点上的压力无关。 P=ks(k为基床系数)。(2)弹性半空间地基模型原理:以均质弹性半空间的应力或位移解答为基础,用于分层总和法的地基模型。(3)分层地基模型原理:即我国规范中用以计算地基沉降的分层总和法,地基沉降等于压缩层范围内各计算分层在完全侧限条件下的压缩量之和。

1、桩侧极限摩阻力和桩端极限摩阻力均随深度线性增加,此说法是否正确?

答 否。在一定深度范围内,桩的侧阻和端阻随深度线形增加.深度达到某一临界时不再增加,侧阻与端阻的临界深度之比可变动于0.3-1.0之间,这叫做侧阻和端阻的深度效应。 2、单桩受荷过程中,桩端阻力与桩侧阻力同时发挥作用,此说法是否正确?

答 否。单桩受荷过程中,桩端阻力发挥滞后于桩侧阻力,且其充分发挥所需的桩底位移值比桩侧摩阻力到达极限所需的桩身截面位移值大得多。 3、说明单桩静载试验曲线的形式。

答 单桩静载试验曲线有陡降和缓变两类形式。当桩底持力层不坚实,桩径不大,破坏时桩端刺入持力层的桩,荷载一沉降试验曲线为陡降型,有明显的破坏特征点,据之可确定单桩极限承载力,对桩底为非密实砂类土或粉土,清孔不净残留虚土,桩底面积大,桩底塑性区随荷载增长逐渐扩展的桩,荷载一沉降试验曲线为缓变型,无明显特征点,极限承载力根据建筑物所能承受的最大沉降确定。

4、什么是高承台桩?什么是低承台桩?各自的适用条件是什么?

答 桩基础由桩和承台两部分组成。当桩承台底面位于地基中时,称低承台桩基;当桩承台底面高出土面以上时,称高承台桩基。低承台桩基常用于一般的房屋建筑物中,高承台桩基常用于港口、码头、海洋工程及桥梁工程中。 5、单桩的破坏模式有几种?

答 单桩破坏模式有五种;桩身材料屈服(压曲);持力层整体剪切破坏;刺人剪切破坏;沿桩身侧面纯剪切破坏;在上拔力作用下沿桩身侧面纯剪切破坏。

6、轴向荷载作用下的竖直单桩,按荷载传递方式不同,可分为几类?

答 (1)端承型桩:端承桩:桩顶极限荷载大部分由桩端阻力承担,桩侧阻力忽略不计。摩擦

端承桩:桩顶极限荷载由桩侧阻力和桩端阻力共同承担,但桩端阻力分担荷载较大。 (2)摩擦型桩:摩擦桩:桩顶极限荷载大部分由桩侧阻力承担,桩端阻力忽略不计。 端承摩擦桩:桩顶极限荷载由桩侧阻力和桩端阻力共同承担,但桩侧阻力分担荷载较大。 7、什么是桩侧负摩阻力?其产生条件是什么?

答 (1)在土层相对于桩侧向下位移时,产生于桩侧的向下的摩阻力称为负摩阻力。(2)产生条件:位于桩周欠固结的软粘土或新填土在重力作用下产生固结;大面积堆载使桩周土层压密; 答 湿陷性黄土是浸水后在外荷载或自重的作用下发生下沉现象的黄土。湿陷性黄土又可分为自重湿陷性黄土和非自重湿陷性黄土两类。自重湿陷性黄土是指土层浸水后在土层自重作用下也能发生湿陷的黄土,非自重湿陷性黄土是指土层浸水后在外荷载作用下发生湿陷的黄土。 4、黄土湿陷性指标是如何测定的?湿陷性的评价标准如何? 答 如果进行不同垂直压力下浸水的压缩试验,就可以得到如图所示各变形系数与压力之间的关系。测定湿陷性系数有单线法和双线法之分,上述方法称为单线法。采用双线法时,应在同一取上点的

在正常固结或弱超固结的软粘土地区,由于地下水位全面降低,致使有效应力增加,引起大面积沉降;自重湿陷性黄土浸水后产生湿陷;打桩时,使已设置的邻桩抬起。 8、什么是桩侧阻的时效性?说明粘性土和砂土的时效有何差异,为什么? 答 桩的侧阻大小与搁置时间有关,并非固定不变,即为侧阻的时效性。(2)粘性土在打桩时,由于结构扰动和孔隙水压力升高,将使桩间土强度降低;打桩停止后.经过一段时间,随着孔隙水压力的逐渐消散,土体不断固结,再加上触变作用使土的结构得到恢复,使桩周附近土的强度回复甚至超过土的原有强度。即在粘性土中,打桩过程对侧阻的影响是先降低后提高。在砂土中打桩,主要使桩周土挤密,侧阻提高;打桩停止后,靠近桩表面的土的挤密效应会由于应力调整而部分丧失,故侧阻先增加,后降低。

9、桩身中性点深度的影响因素是什么?

答 中性点深度与桩周土的压缩性和变形条件以及桩和持力层的刚度等因素有关,例如:桩尖沉降越小,中性点深度越大,当桩尖沉降等于零时,则中性点深度等于桩长.故对于支承在岩层上的端承桩,负摩擦力可分布于全桩身。

10、决定单桩竖向承载力的因素是什么? 答 决定单桩竖向承载力的因素:(1)桩身的材料强度;(2)地层的支承力;二者取小值。一般,桩的承载力主要由后者决定.材料强度往往不能充分利用,只有端承桩、超长桩及桩身质量有缺陷的桩,才能由桩身材料强度来控制桩的承载力。 11、在什么情况下会出现承台底面脱地情况?

答 (1)承受经常出现的动力作用,如铁路桥梁的桩基.(2)承台下存在可能产生负摩擦力土层,如湿陷性黄土、欠固结土、新填土、高灵敏度软土及可液化土等;或由于降水地基土固结 而与承台脱开;(3)在饱和软土中沉人密集桩群,引起超静孔隙水压力和土体隆起,随着时间推移,桩间土逐渐固结下沉而与承台脱离。 12、什么是复合桩基?

答 摩擦型群桩基础承台底面贴地,通过承台底面反力分担部分桩基荷载,使承台兼有浅基础作用,称为复合桩基。

1、试述特殊土的工程特性与成土环境的关系。答 我国特殊性土主要有软土、黄土、红土、膨胀土沉积,湖泊沉积地下水位高,由水流搬运沉积而成、盐渍土和冻土。软土主要在滨海、三角洲其工程特性为强度低,压缩性高,渗透性小。

黄土在干旱,半干旱气候环境下(降雨量少,蒸发量大,年降雨量小于500mm ),由风搬运沉积而成,湿陷性是它的工程特性。红土是在碳酸盐岩系北纬 33°以南,温暖湿润气候下形成,以残积坡为主,它的工程特性表现为不均匀性,结构性裂隙发育。膨胀土的成土环境为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年降雨量700一1700mm ,其工程特性是膨胀和收缩特性。盐渍土多分布于荒漠半荒漠地区,年降雨量小于100mm ,蒸发量高达 3000mm 以上的内陆地区,沿海受海水浸渍或海退影响,具有盐胀性、溶陷性和腐蚀性。冻土在高纬度寒冷地区形成。冻胀性和融陷性是其工程特性。 2、试述我国黄土的地域分布及成土环境对黄土工程特性的影响。

答 我国黄土广泛分布于北纬34°~35°之间,面积达60万km2的干旱和半干旱区内,其中以黄土高原的黄土分布最为集中,沉积最为典型;黄土的成因特征土要是以风力搬运堆积为主,从西北黄土高原到华北山西、河南一带,黄土的厚度逐渐变薄,湿陷性逐渐降低。 3、何谓湿陷性黄土、自重湿陷性黄土与非自重湿陷性黄土? 同一深度处取两个试样,一个在天然湿度下分级加荷,另一个在天然湿度下加第一级荷重,下沉稳定后浸水湿陷,待湿陷稳定后再分级加荷.分别测定这两个试样在各级荷载下下沉稳定后的试样高度并计算湿陷系数,然后绘制相应的曲线。

黄土的湿陷性是根据湿陷性系数大小作出评价的。湿陷性系数的压力 p 应与地基中黄土实际受到的压力相当,或取可能发生最大湿陷量时的压力。根据我国《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规定,该压力自基础底面算起,10m内的土层应采用200kPa。10m 以下的土层应采用300kPa 。在这个压力下,当δwp< 0 . 015 时,一般定为非湿陷性黄土;当δwp ≥0.015 时,一般定为湿陷性黄土,按湿陷性系数可进一步把湿陷性黄土分为三类,当δwp<0.03 时,为弱湿陷性黄土;当δwp=0.03~0.07

时,为中等湿陷性黄土;当δwp>0.07 时,为强湿陷性黄土。 5、试述黄土地基处理的原理以及各种处理方法的适用范围。

答 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的原理,主要是破坏湿陷性黄上的大孔结构,以便全部或部分消除地基的湿陷性。目前对于湿陷性黄土常用的地基处理方法有垫层法、夯实法、挤密法、桩基、预浸水法、单液硅化或碱液加固法等。垫层法适用于地下水位以上局部或整片处理,处理厚度在1-3m 。夯实法主要用于Sr < 60 %的湿陷性土,根据夯实方法不同可以处理1-6m 厚度范围内的土,挤密法多用于地下水位以上局部或整片处理,处理厚度为5-15m ;桩基用在基础荷载大,有可靠持力层的情况,处理厚度不限;预浸水法适用于湿陷程度很严重的自重湿陷性黄土,可消除地面下6m 以内深部土的湿陷性,上部尚需采用垫层法处理.单液硅化或碱液加固法一般用于加固地下水位以上的已有建筑物地基,一般处理深度在10m以内,如用单液硅法处理深度可达20m 。

6、红土具有明显的大孔隙,为什么红土不具有湿陷性?

答 红土由于团粒结构在形成过程中造成总的孔隙体积大,与黄土的不同在于单个孔隙体积很小,粘粒间胶结力强且非亲水性,故红粘土无湿陷性。

7、膨胀土有哪些指标?答 膨胀土是一种吸水膨胀、失水收缩,具有较大胀缩变形能力,且变形往复性的高塑性粘土。它的特征指标如下:天然含水率接近塑限,饱和度一般均大于85%;天然孔隙比在0.5-0.8之间.塑性指数大于17,多数在22-35之间,液性指数小,在天然状态下呈坚硬或硬塑状态.粘粒含量高,小于0.002mm 的超过 20%.自由膨胀率一般大于40%,最高的大于70%;缩限一般大于12 %;土的压缩性小,多属于低压缩性土;c,ψ浸水前后相差大,尤其是c值,浸水后下降5%以上。 8、试述膨胀土的胀缩机理。

答 膨胀土的矿物成分主要是蒙脱土和伊里石,它具有很强的亲水性.吸水时,体积剧烈膨胀,失水时,体积明显收缩,自由膨胀率大于 40 %。 9、简述地基土盐溃化的机理。

答 当土体中易溶盐含量超过0.3%时,这种土就称为盐渍土。盐渍土的成因主要取决于盐源、迁移和积聚这三个方面,盐源:盐渍上中盐的主要来源是由于岩石在风化过程中分离出少量的盐;海水侵入、倒灌等渗入土中的盐;工业废水或含盐废弃物中使土体盐含量增高的盐。盐的迁移和积聚:主要靠风力或水流完成,在沙漠干早地区,大风常将含盐的土粒或盐的晶体吹落到远处,积聚起来,使盐重新分布。水流是盐类迁移和重新分布的主要因素。地表水和地下水在流动过程中把所溶解的盐分带到低洼处,有时形成大的盐湖。在含盐量(矿化度)很高的水流经过的地区,如遇到干旱的气候环境,由于强烈蒸发,盐类析出并积聚在土体中形成盐渍土。

在滨海地区,地下水中的盐分,通过毛细作用,将下部的盐输送到地表,由于地表的蒸发作用,将盐分析出,形成盐渍土。有些地区长期大量开采地下水,农田灌溉不当,也会造成盐分积聚。 10、简述冻土地基的冻胀机理。

答 土体产生冻胀的主要因素是水分、土质和负温度,即土中含有足够的水分、水结晶成冰后能导致土颗粒发生位移、有能够使水变成冰的负温度。水分由下部土体向冻结锋面迁移,使土在冻结面上形成了冰夹层和冰透镜体,导致冻层膨胀。 11、何谓区域性特殊土?我国主要的区域性特殊土有哪些? 答 特殊工程性质的土体叫作特殊土。各种天然形成的特殊土的地理分布存在一定的规律,表现为一定的区域性,称为区域性特殊土。

我国主要的区域性特殊土有湿陷性黄土、软土、膨胀土、红粘土、多年冻土等。

3f?250kPa??17.5kN/m1、如图所示的柱下单独基础处于的均匀的中砂中,地基承载力a。已

210kN/m30kNm/m地 面1.5m1.6m知基础的埋深为2m,基底为2m×4m的矩形,作用在柱基上的荷载(至设计地面)如图中所示,试验算地基承载力(并计算偏心矩e)。

解:F?G?210?1.5?1.6?1?20?258kN

1600kN100kNm地 面50kN2m

3、某建筑物的箱形基础宽8.5m,长20m,埋深4m,土层情况见下表所示,由荷载试验确定

的粘土持力层承载力特征值fak=189kPa,已知地下水位线位于地表下2m处。求该粘土持力解:F?G?1600?2?4?2?20?1920kN

层深宽修正后的承载力特征值fa

F?G1920地基土土层分布情况 p???240kPa

2 粘土 水位以上 γ=18.9kN/m3 7.80 水位以下γ=19.2kN/m3 4mF?G258??161.25kPa

231.6>1.2fa?216kPaF?GM6?30pmax???161.25??161.25?70.31?kPa90.9?0AW1?1.62minM30be???0.116m??0.27mF?G2586

p?M200b??0.104m??0.666mF?G19206

3f?180kPa??18kN/m的均匀的粉质粘土中,

2、如图所示的墙下条形基础处于地基承载力a。e?已知基础的埋深为1.5m,所受荷载如图中所示。试验算地基承载力(并计算偏心矩e)。

解:(1)先确定计算参数 因箱基宽度b=8.5m>6.0m,故按6m考虑;箱基埋深d=4m。 由于持力层为粘性土,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表5.2.4,确定修正 系数ηb,ηd的指标为孔隙比e和液性指数IL,它们可以根据土层条件分别求得:

e?ds(1??0)?wIL?????p?1?2.72?(1?0.32)?9.8?1.0?0.8319.2

由于IL=0.73<0.85,e=0.83<0.85,从规范表5.2.4查得ηb=0.3,ηd=1.6 因基础埋在地下水位以下,故持力层的γ取有效容重为: γ’=19.2-10=9.2kN/m3

?L??p?32.0?17.3?0.7337.5?17.3而基底以上土层的加权平均容重为:

?m???hi13i?h13?i17.8?1.8?18.9?0.2?(19.2?10)?2.054.22??13.6kN/m31.8?0.2?242000

500500(2)计算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fa?fak??b?'(b?3)??d?m(d?0.5)?189?0.3?9.2?(6?3)?1.6?13.6?(4?0.5)?189?8.28?76.16

1、钢筋混凝土扩展基础的埋深、底面尺寸、所受荷载等同题1,高0.5m,底面钢筋中心距混凝土底表面的距离为35mm,柱的截面尺寸为0.5m×0.5m,试计算抗冲切破坏验算中的计算简图)。

解:基础高度h=500mm,其有效高度为h0=500-35=465mm。 基底净反力

4000?273.4kPa2、扩展基础的底面尺寸为2m×1.2m,柱的截面尺寸为0.5m?0.5m,中心荷载(地面处)为500kN,有效高度为0.465mm,混凝土的抗拉强度为1.1MPa,试验算基础的抗冲切破坏强度(提示:,取hp)。(要求画出计算简图)。

解:基础高度h=500mm,其有效高度为h0=0.465mm。

Fl?0.7?hpftamh0??1.0Fl。(要求画出

237.5FM1600200pjmax?????200?37.5?kPa2min162.5AW4?21/6?2?4

a?bc?0.5ml?2m 基础的b?4.0m,t,

ab?at?2h0?0.5?2?0.465?1.43?l?2m由于

F500??208.3kPaA2?1.2基底净反力

b?2.0mat?bc?0.5ml?1.2mpj?基础的

ab?at?2h0?0.5?2?0.465?1.43?l?1.2m所以

ab?1.2m

ab?at?2h0?l

ab?at?2h0?0.5?2?0.465?1.43?l?1.2m由于

,所以

ab?at?2h0?l,所以

bblaAl?(?c?h0)l?(?t?h0)222224.00.520.5?(??0.465)?2?(??0.465)2?2.489m22222

Fl?pjmaxAl?237.5?2.489?591.1kN

bb2.00.5Al?(?c?h0)l?(??0.465)?1.2?0.342m22222

Fl?pjAl?208.3?0.342?71.24kN11am?(at?ab)?(0.5?1.2)?0.85m22

0.7?hpftamh0?0.7?1.0?1100?0.85?0.465?304.3kN故

Fl?0.7?hpftamh0

,满足抗冲切破坏要求。

Sx?120050044EIx?bxk44?750000?4.59m1.5?4500Sy? 44EIybyk?44?500000?4.39m1.2?4500则:

500Px?bxSx1.5?4.59P??2000?1133kNbxSx?bySy1.5?4.59?1.2?4.392000 6、图示地基梁的横截面为矩形,已知b=1.0m,h=0.6m,E=2.0 107kPa,k=20MN/m3,荷载已示于图中,求梁在a、c点处的弯矩。1200 kN150 kN-m 1、某承台下设置了6根边长为300mm的实心混凝土预制桩,桩长12m(从承台底面算起),桩周土上部10m为淤泥质土,qsia=12kpa,淤泥质土下为很厚的硬塑粘性土,qsia=43kpa,qpa=2000kpa。试计算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 Py?P?Px?2000?1133?867kN Ra?qpaAp?up?qsiali?2000?0.32?4?0.3??12?10?43?2?解: 2、某4桩承台埋深1m,桩中心矩1.6m,承台边长为2.5m,作用在承台顶面的荷载标准值为Fk=2000KN,Mk=200KNm。若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Ra=550KN,验算单桩承载力是否满足要求。?427.2KN7m6m6m7m解:由题给条件,算得 bh31?0.63I???0.018m31212 ??4因为: l1= l2=0.343 13=4.459> ,所以是无限长梁。 c点处:x=6m,由公式: bk1?20000?4?0.343m-174EI4?2?10?0.018 Fk?Gk2000?20?2.5?2.5?1??531.3KN?Ra?550KN(可以)n4解: F?GkMkxmax200?0.8Qkmax?k??531.3??593.8KN?1.2Ra?660KN(可以)22n4?0.8?xjQk? 2、对某膨胀土样进行自由膨胀率试验,已知土样原始体积为10ml ,膨胀稳定后测得土样体积为 15.6ml,试求此土的自由膨胀率。

Cx?e??x(cos?x?sin?x)?e?0.343?6[cos(0.343?6)?sin(0.343?6)]??0.173Dx?e??xcos?x?e?0.343?6cos(0.343?6)??0.0598根据叠加法求得梁在c点处的弯矩: 解: 土的自由膨胀率为 ?ef?由对称性,得梁在a点处的弯矩为 FM1200150Mc?0Cx?0Dx??(?0.173)??(?0.0598)4?24?0.3432??151.3?(?4.485)??155.8kNm Vw?V015.6?10??0.56V010 多项选择题 1、以下哪些基础形式属浅基础? A沉井基础 B扩展基础 C地下连续墙 D地下条形基础 E箱形基础 2、下列浅基础的定义哪些是正确的? A.做在天然地基上、埋置深度小于5m的一般基础; B.在计算中基础的侧面摩阻力不必考虑的基础; C.基础下没有基桩或地基未经人工加固的,与埋深无关的基础; D.只需经过挖槽、排水等普通施工程序建造的、一般埋深小于基础宽度的基础; E.埋深虽超过5m,但小于基础宽度的大尺寸的基础。 3、下列基础中哪些属于浅基础? A.柱下单独基础; B.沉井扩底墩基础;C.墙下条形基础;D.箱形基础; E.地下室筏板基础;F.人工挖孔墩基础;G.交叉梁基础; H.壳体基础。 4、下列哪些建筑不属于丙类建筑物? F0MCx?0Dx??151.3?(?4.485)??146.8kNm4?2 b?1.5m,抗弯刚度7、十字交叉梁基础,某中柱节点承受荷载P?2000kN,一个方向基础宽度xMa?EIx?750MPam4,另一个方向基础宽度by?1.2m,抗弯刚度EIy?500MPam4,基床系数k?4.5MN/m3,试计算两个方向分别承受的荷载Px,Py。(要求:只进行初步分配,不做调整。)解:因为是中柱,故两个方向均可视为无限长梁,其特征长度为: A.大面积的多层地下建筑; B.高度100m及以下的烟囱; 1、无筋扩展基础台阶的宽高比与下列哪些因素有关? C.对原有工程影响较大的新建建筑物;D.一般工业建筑; A.房屋的总高度;B.基础材料; C.基础的宽度; E.次要的轻型建筑;F.场地和地基条件复杂的一般建筑物; D.质量要求; E.基础的形式;F.基础底面处处的平均压力值。 G.30 层以上的高层建筑; H.高为5 层住宅。 2、矩形截面柱的矩形扩展基础,应验算哪些截面处的受冲切承载力?

5、地基基础设计时,国家规范对所采用的荷载效应最不利组合有明确的规定。问何时采用正A. 柱子中心线处;B.柱子与基础交接处;C.基础底面钢筋面积变化处;D.基础变阶处。

常使用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 3、等效作用分层总和法就是考虑了等代实体基础法在计算上的简捷性与实用性,又考虑了群桩桩上A.计算基础或支挡结构内力、确定配筋和验算材料强度时;B.按单桩承载力确定桩数时; 共同作用特征的一种沉降计算方法。下列哪几条是这个方法的假定? C.确定基础和桩台高度、支挡结构截面时。D.按地基承载力确定基础底面积及埋深时; A.地基内的应力分布采用各向同性均质线形变形体理论; F.计算挡土墙土压力、地基或斜坡稳定及滑坡推力时;E.计算地基变形时。 B.等效作用的实体基础周边的摩擦力是均匀分布的;C.等效作用的荷载面在桩端平面处; 6、下列哪些值是地基土工程特性指标的代表值? D.等效作用的荷载面在桩端以上三分之一的桩长平面处;E.等效面积为桩承台投影面积; A. 极限值; B.标准值;C.基本值;D.设计值;E.特征值;F.平均值。 F.桩自重产生的附加压力小而略去不计;G.桩自重产生的附加压力应扣除浮力的影响; 7、下列哪几条是减少建筑物沉降和不均匀沉降的有效措施? H.等效面积为桩外侧包围的承台投影面积。 A.在适当的部位设置沉降缝;B.调整各部分的荷载分布、基础宽度或埋置深度; 4、在下列对各类基础设计条件的表述中,指出错误的观点: C.采用覆土少、自重轻的基础型式或采用轻质材料作回填土; A. 采用无筋扩展基础时,在同一场地条件下,基础材料的强度越低,基础台阶的宽高比允许值越小;D.加大建筑物的层高和柱网尺寸;E.设置地下室和半地下室。 同一种材料的基础,当场地地基土的承载力越高,基础台阶的宽高比允许值也越小; 8、某砖混结构,高4层,纵墙条形基础下遇到局部暗沟,沟宽2m,沟深1.5m,问下列哪些B. 对单幢建筑物,在地基土比较均匀的条件下,基底平面形心宜与基本组合荷载的重心重合; 方法是合适的处理方法? C. 基础底板的配筋,应按抗弯计算确定,计算弯矩中计入了考虑分项系数的基础自重和台阶上土重A.在暗沟处设置沉降缝;B.用换土的方法将暗沟中的淤泥清除干净并回填至基础底面; 的影响; D.对交叉条形基础,交点上的柱荷载可按静力平衡和变形协调条件进行分配。 C.暗沟部位的墙身采用轻质材料;D.用基础梁跨越暗沟,将荷载传到暗沟两侧的基础上。 5、试从下列关于软弱下卧层强度验算方法推断的论述中,指出错误的表述: 9、列确定基础埋置深度所必须考虑的条件中,指出错误的论述: A. 附加压力的扩散是按弹性理论应力分布原理计算的; A. 在任何条件下,基础埋置深度都不应小于0.5m; B. 软弱下卧层的强度需要经过深度修正和宽度修正; B. 基础的埋置深度必须大于当地地基土的设计冻深; C. 基础底面下持力层的厚度与基础宽度之比小于0.25 时,可按照下卧层的地基承载力验算基础底C. 岩石地基上的高层建筑的基础埋置深度必须满足大于1/15建筑物高度以满足抗滑稳定性的面的尺寸;D. 基础底面下持力层的厚度与基础宽度之比大于0.50 时,不需要考虑软弱下卧层的影要求; 响,可只按照持力层的地基承载力验算基础底面的尺寸。 D. 确定基础的埋置深度时应考虑作用在地基上的荷载大小和性质。 1、B、D、F 2、B、D 3、A、C、E、F 4、B、C 5、A、B、C 10、《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的规定,指出下列情况中何种情况不需验算沉降: A. 5层住宅,场地填方高度为2m,持力层承载力 ;B. 6层住宅,场地无填方,持力层承载力 ; 1、对于以下哪些建筑物的桩基应进行沉降验算? C. 在软弱地基上,建造两栋长高比均为3.5的5层相邻建筑物,持力层;基础净距为2.5m; D. A.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的建筑物桩基; B.摩擦型桩基;

C.桩端以下存在软弱土层的设计等级为丙级的建筑物桩基; 烟囱高度为35m,持力层承载力 。

11、从下列论述中,指出表述现行《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规定的地基承D.体形复杂、荷载不均匀的设计等级为丙级的建筑物桩基;

E.体形复杂、荷载不均匀的设计等级为乙级的建筑物桩基; 载力深宽修正方法的正确概念:

F.桩端以下存在软弱土层的设计等级为乙级的建筑物桩基; A. 对于软土,深度和宽度对地基承载力的影响都可以忽略;

G.端承型桩基。 B. 深宽修正时,对于基础埋置深度的规定和按地基承载力公式计算时的规定一致;

2、柱下桩基独立承台在验算抗剪强度时应对哪几个斜截面进行计算? C. 深宽修正时,对于基础宽度的规定和按地基承载力公式计算时的规定一致;

A.柱边到基础边的联线形成的斜截面;B.柱边到桩边的联线形成的斜截面; D. 深宽修正时,对于土的重度的规定和按地基承载力公式计算时的规定一致。

C.变阶处到基础边的联线形成的斜截面;D.变阶处到桩边的联线形成的斜截面; 12、为解决新建建筑物与已有的相邻建筑物距离过近,且基础埋深又深于相邻建筑物基础埋深的问

E.柱边到变阶处的联线形成的斜截面。 题,可以采取下列哪项措施:

3、等效作用分层总和法就是考虑了等代实体基础法在计算上的简捷性与实用性,又考虑了群A. 增大建筑物之间的距离; B. 增大新建建筑物基础埋深;

桩桩上共同作用特征的一种沉降计算方法。下列哪几条是这个方法的假定? C. 在基坑开挖时采取可靠的支护措施; D. 采用无埋式筏板基础。

A.地基内的应力分布采用各向同性均质线形变形体理论; 13、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的规定选取地基承载力深宽修正系数时,指出

B等效作用的实体基础周边的摩擦力是均匀分布的; 那些因素能影响地基承载力深宽修正系数的取值:

C等效作用的荷载面在桩端平面处;D等效作用的荷载面在桩端以上三分之一的桩长平面处;A. 土的类别;B. 土的重度;C. 土的孔隙比;D. 土的液性指数。

E等效面积为桩承台投影面积;F桩自重产生的附加压力小而略去不计; 1、B、D、E 2、A、B、D、E 3、A、C、D、E、G、H 4、A、C、F、G

G桩自重产生的附加压力应扣除浮力影响;H等效面积为桩外侧包围的承台投影面积。 5、B、D 6、B、E、F 7、B、C、E 8、B、D 9、A、B、C 10、B、D

4、为避免或减小沉桩挤土效应和对邻近建筑物、地下管线等的影响,施打大面积密集桩群时,11、A、B、D 12、A、C、D 13、A、C、D

下列哪些辅助措施是不可以采取的?

A.设置塑料排水板或袋装砂井,以消除部分超孔隙水压力;

B.预钻孔,孔径应比桩径(或方桩对角线)大50~100mm,以减少挤土效应;

C.设置隔离板桩或地下连续墙;D.打桩时由远离建筑物、地下管线一侧向建筑物、地下管线推进;E.限制打桩速率;F.增加施工机具,加快打桩进度。 5、桩产生负摩阻力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时()

A.桩距越大,下拉荷载可能越大 B.桩身轴力、桩身沉降沿深度逐步衰减 C.单桩极限承载力由桩周土总侧阻力和桩端阻力所组成

D.采用涂层法措施后,可使桩身负摩阻力、沉降减小,但中性点深度变大 6、桩端全断面(直径为d)进入持力层的深度,下列说法正确有: A. 对于粉土至少不小于2d; B. 对于碎石至少不小于2d; C. 当存在软弱下卧层时,桩基以下硬持力层厚度不宜小于2d; D. 当存在软弱下卧层时,桩基以下硬持力层厚度不宜小于4d。

7、对于低承台桩基础,下列哪些情况可考虑承台底土的分担荷载作用:

A. 桥墩桩基础; B.砂土中的挤土摩擦群桩;C.非挤土摩擦群桩; D.软土中的挤土摩擦群桩。 8、打桩顺序应按下列规定执行:

A. 对于密集桩群,为减小对周围环境的挤土效应,自四周向中间施打; B. 当一侧有毗邻建筑物时,由毗邻建筑物处向另一方向施打;

C. 根据基础的设计标高,宜先深后浅;D. 根据桩的规格,宜先大后小,先长后短。 9、下列方法可用于对单桩竖向承载力进行判定的是:

A. 静载试桩法; B. 低应变试桩法; C. 高应变试桩法; D. 钻芯法。

1、A.、B.、E.、F. 2、B.、D. 3、A.、C.、E.、F. 4、B.、D.、F. 5、A、D 6、A、D 7、B、C 8、B、C、D 9、A、C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pira.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