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姆定律第一课时--探究电流与哪些因素有关教学设计

更新时间:2024-03-19 00:17: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欧姆定律第一课时 ——探究电流与哪些因素有关

教学设计

贵阳市第十一中学 马忠启

一、教材分析

欧姆定律是电学中的基本定律,是电学内容的核心,它既揭示了电流、电压和电阻三者间的内在联系,又为解决电功率、电能及家庭用电的计算提供了前提条件,并为高中阶段学习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电磁感应定律、交流电等内容作了铺垫。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验探究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

2.使学生懂得同时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和电流; 3.会用滑动变阻器改变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探究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学会用\控制变量法\来研究物理问题的科学方法;

2.通过在科学探究中经历与科学家进行科学探究的相似过程,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初步的科学探究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生的科学探究活动,形成尊重事实、探究真理的科学态度;

2.在学习知识与技能的同时,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和方法,领悟科学的思想和精神;

3.在同学们共同的探究活动中培养同学之间的协作意识。 (四)法制教育渗透

由于本节课用到学生电源,学生电源接入220V家庭电路中,强调安全用电常识。

三、教学重点

通过实验探究电流、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 四、教学难点

组织、引导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认真观察、仔细分析,并得出真实、科学的结论 五、教学方法

探究法、实验法、观察法 六、教具准备

学生电源、干电池组、2.5 V小灯泡(带座一只、开关一只、导线若干、投影仪;学生3人一组:电源(电池组或学生电源)5 Ω,10 Ω,15 Ω定值电阻各一个,滑动变阻器、电流表、电压表各一只,导线若干。 七、课时安排 1课时

1

八、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通过前面的学习,同学们基本了解了电流、电压、电阻的概念,并学会了电流表和电压表的使用。今天请同学们先看老师的这组实验。

[演示]小灯泡和电池、开关组成串联电路。 演示一:一节干电池和2.5 V小灯泡串联发光; 演示二:两节干电池和2.5 V小灯泡串联发光; 同学们仔细观察两次演示小灯泡的发光情况。

通过观察实验,根据上节课的学习,你能告诉大家什么?你还想知道些什么呢? 学生得出结论:一个灯泡,两节电池比一节电池时亮,说明灯(电阻)不变,电压大时,电流也大。

能不能知道电流、电阻、电压之间数量上的关系呢? (二)、推进新课

同学们开始设计实验;实验过程中记录实验步骤;如实填写实验数据;对自己的实验进行认真的分析、论证,客观评估自己的实验过程及结果;写出完整的探究报告,并和其他组的同学交流。 (同学们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选择2~3组同学利用多媒体展示自己的探究报告,并逐一讲解自己的设计思想、实验步骤,分析论证的结果,进行自我评估,和大家进行交流。 [投影]

第一组 探究报告

[题目]探究电阻、电压、电流三者的关系 [猜想和假设]

1.电流和电阻成反比 2.电流和电压成正比 [设计实验] (1)设计思想

根据我们的猜测,现在已知道定值电阻的阻值是已知的且不改变,干电池的电压值也是已知的,每节1.5 V。把定值电阻连入电路,用电流表测出电路中的电流值,用电压表测出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就可以知道电阻、电压、电流的数量关系,换用不同阻值的定值电阻及改变干电池组电池的节数进行多次测量,就能得出电阻、电压、电流关系的一般规律。 (2)实验电路

根据实验思想,画出如下电路图:

2

(3)实验数据表格 实验次数 电阻R(Ω) 1 2 3 4 5 6 电压U(V) 电流I(A) (4)实验器材

根据实验思想及所画电路图,选择如下器材:

电池组、定值电阻(三个不同阻值)、电流表、电压表、开关各一个,导线若干 [进行实验]

步骤一:按设计好的电路图正确连接实验电路;

A R =10Ω U V

步骤二:先保持电池组的电池节数不变,分别将5 Ω、10 Ω、15 Ω的定值电阻接入电路,合上开关,读出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将数据依次填入第一、二、三次数据表中;

步骤三:保持定值电阻不变,改变电池组电池节数(分别为1节、2节、3节),闭上开关,分别读取三次电流表、电压表的数值,依次填入第四、五、六次测量数据表中。

[分析和论证]

分析由实验得到的数据

1.第一、二、三次测量中电压基本不变,电流随着接入电阻值的增大而减小,但每次电流值和电阻值的乘积都近似等于电压值,甚至有一次完全相同。

2.第四、五、六次测量中,电阻的阻值不变,随着电池组节数的改变,电压表指示数值几乎成倍地增加,但每次都很接近电池组的电压。电流表的指示数也几乎成

3

倍地增大,并且和电压增大的倍数相同。每次电压除以电流的值都近似等于电阻的值。

综合以上分析结果,可以得到结论,我们的猜测是正确的。电流I,电阻R,电压U的关系是:电阻越大,电流越小;电压越大,电流越大;并画出I-U图和I-R图。 I/A I/A 0 U/V

0 R/Ω

[评估]

从实验的过程和结果看,尽管数据之间不是完全吻合,但基本能反映规律,所以测得的数据和结论是可靠的。

实验过程中不太完美的是:操作过程中读数他和做记录时没有及时打开开关,可能会浪费电;在更换变阻器和电池组电池时,也没有打开开关,这也是不允许的。 课后,同学们可以进行更充分的探讨、交流,互相取长补短,完善自己的探究报告。

九、小结

同学们一起来小结本节内容。

这节课我们学会了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和流过导体的电流.通过实验探究了定值电阻的电流和电压的关系。 十、板书设计

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

在电阻一定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在电压不变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4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pmv8.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