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具设计教案大全-彭亮

更新时间:2024-04-26 19:07: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一章

现代家具概论

第一节 现代家具概述

一、现代家具的定义

家具是人类维持日常生活,从事生产实践和开展社会活动必不可少的物质器具。家具的历史可以说同人类的历史一样悠久,它随着社会的进步而不断发展,反映了不同时代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力水平,融科学、技术、材料、文化和艺术于一体。家具除了是一种具有实用功能的物品外,更是一种具有丰富文化形态的艺术品。几千年来,家具的设计和建筑、雕塑、绘画等造型艺术的形式与风格的发展同步,成为人类文化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家具的发展进程,不仅反映了人类在物质文明的发展,也显示了人类精神文明的进步。 从公元前4000多年的古埃及王朝一直到19世纪欧洲工业革命前,家具的历史实际上就是木器的历史。多个世纪来东西方家具一直在木器的范畴中不断改进家具的造型和工艺技术,逐步的演变为一种精雕细刻的手工艺品,过分追求装饰,削弱家具作为生活器具所必需的功能。一直到19世纪欧洲工业革命后,家具的发展才进入了工业化的发展轨道,在现代设计思想的指导下,根据“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摒弃了奢华的雕饰,提炼了抽象的造型,结束了木器手工艺的历史,进入了机器生产的时代。现代家具在工业革命的基础上,通过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新材料与新工艺的发明,广泛吸收了人类学、社会学、哲学、美学的思想,紧紧跟随着社会进步和文化艺术发展的脚步,在家具的内涵与外延空间上不断扩大,功能更加多样,造型千变万化,更加日趋完美,成为创造和引领人类新的生活与工作方式的物质器具和文化形态。

家具在当代已经被赋于了最宽泛的现代定义--家具:英文为furniture,funishing,来自于法文founiture和拉丁文mobilis,即是家具、设备、可移动的装置、陈设品、服饰品等含义。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的发展,现代家具的设计几乎涵盖了所有的环境产品、城市设施、家庭空间、公共空间和工业产品。由于文明与科技的进步,现代家具设计的内涵是永无止境的,家具从木器时代演变到金属时代,塑料时代,生态时代,从建筑到环境,从室内到室外,从家庭到城市,现代家具的设计与制造都是为了满足人们的不断变化的需求功能,创造更美好,更舒适、更健康的生活、工作、娱乐和休闲方式。人类社会和生活方式在不断的变革,新的家具形态将不断产生,家具设计的创造是具有无限生命力的。

二、现代家具的特性

1.家具使用的普遍性

家具使用的普遍性在古代家具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现代社会中家具更是无所不在,无处不有。家具以其独特的功能贯穿于现代生活的一切方面:工作、学习、教学、科研、交往、旅游以及娱乐、休息等衣食住行的有关活动中,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生活方式的变化,家具也处在发展变化之中。如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发展的宾馆家具、商业家具、现代办公家具,以及民用家具中的音像柜、首饰柜、酒吧、厨房家具、儿童家具等,特别是信息时代的SOFO办公家具,更是现代家具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新门类,它们以不同的功能特性,不同的文化语汇,满足了不同使用群体的不同的心理和生理需求。 2.家具功能的两重性

家具不仅是一种简单的功能物质产品,而且是一种广为普及的大众艺术,它既要满足某些特定的直接用途,又要满足供人们观赏,使人在接触和使用过程中产生某种审美快感和引发丰富联想的精神需求。它既要涉及到材料、工艺、设备、化工、电器、五金、塑料等技术

1

领域,又与社会学、行为学、美学、心理学等社会学科以及造型艺术理论密切相关。所以说家具既是物质产品,又是艺术创作,这便是人们常说的家具双重性特点。 3.家具的社会性

家具的类型、数量、功能、形式、风格和制作水平,以及社会家具的占有情况,还反映了一个国家和地区在某一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方式,社会物质文明的水平以及历史文化特征。家具是某一国家或地域在某一历史时期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标志,是某种生活方式的缩影,是某种文化形态的显现。因而家具凝聚了丰富而深刻的社会性。

三、家具与生活方式

1.生活方式是人们在一切社会生活领域中的活动方式

生活方式在我国并无统一的定义。一般说,生活方式是在一定的生产方式基础上产生,在诸多主客观条件下形成和发展的人们生活活动的典型方式和总体特征。广义的生活方式包括人们在劳动,物质消费、政治、精神文化、家庭及日常生活等一切社会领域中的活动方式,狭义的生活方式只包括人们在物质消费、精神文化、家庭及日常生活领域中的活动方式。无论从哪方面理解,家具均与生活方式有着密切关系。某些后现代设计师断言,我们设计一把椅子,就是设计一种坐的方式,推而广之,我们设计一组家具就是设计一种生活方式,如工作方式、学习方式、娱乐方式、烹调方式、进餐方式??。 2.家具是生活方式的缩影

不同的个人、群体、阶级、民族、国家和社会形态都有不同的生活方式,而在每一个特定的 社会形态和历史发展阶段中,又有反映该时代或该社会本质属性的,在人们的生活中占主 导地位的生活方式的基本特点。

生活方式的产生,形成和发展除了受生产方式的制约外,还要受到自然环境、政治制度、思 想道德、科学文化、历史传统、风俗习惯、社会心理等多种条件的制约。对个人来说,其生 活方式还要受到年龄、性别、心理特征、信仰爱好、文化素质、价值观念等因素的影响。生 活方式是一个历史的范畴,它随生产方法的发展和各种条件的变化而不断地由低级向高级变 迁。同时生活方式反过来又给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进步产生巨大影响。生活方式的变化同样 也促进了家具的发展,生活方式的多样性也决定了家具的多样性。回顾家具发展史不难发现 ,家具正是反映某一历史阶段的生产力水平,科学文化水准,社会心理,风俗习惯的有力佐 证。家具文化正是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的整合。 因而可以说,生活方式决定了家具的本质,设计家具也是设计一种生活方式,家具是人类生 活大舞台上不可缺少的道具,是各种生活方式的缩影。

四、家具与文化形态

1.文化的概念与家具文化

文化是一个有着狭义和广义之别的词汇,狭义的文化指人类社会意识形态及与之相适应的制 度和设施;而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文化一词是一个发展的 概念,时至今日,人们多采用规范性的定义,即把文化看作是一种生活方式,样式或行为模 式。

人类的一切文化都是从造物开始。每件工具的选择与制造都伴随着人类的行为与经验。这些 行为与经验的集合便构成了人类的知性,从而使人从自然中分离出来,而成为人本身。从自 然中分离出来的人类有着特殊的概念,以及表达这些概念的符号:语言、图像、色彩、形态 、内容、文字??。这些符号作为人类认识和实践的工具,又进一步激发了造物活动的深化 。由普通物品的单一功能逐步向多层次的功能发展,文化从中形成。人类从最初的对自然物 的选择开始,就已包含了某种设计的因素。可以说产品设计就是通过实现功能的物质载体来 体现人类文化体系的造物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外家具的发展史便是人类造物活动的

2

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文化在家具产品上的充分显现。

首先,家具是一类社会物质产品,作为重要的物质文化形态,表现为直接为人类社会的生产 、生活、学习、交际和文化娱乐等活动服务。同时家具又是一门生活艺术,它结合环境艺术 ,造型艺术和装饰艺术等,直接反映我们创造了什么样的文化,它以自己特有的形象和符号 来影响和沟通人的情感,对人的情感,对人的心理产生一定的影响,是人类理解过去,表现 今日,规划将来的一种表现形态,有着历史的连续性和对未来的限定性。因而,家具是一种 文化形态。

2.家具文化的整合性

家具文化是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艺术文化的整合。作为物质文化,家具是人类社会发展、物质生活水准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家具的品类和数量反映了人类从农业时代、工业时代到信息时代的发展和进步。家具材料是人类利用大自然和改造大自然的系统记录,家具的结构科学和工艺技术反映了工艺技术的进展和科学的发展状态。家具发展史是人类物质文明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艺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环境与室内空间构成的一项重要内容,它的造型、色彩和艺术风格与环境室内空间艺术共同营造特定的艺术氛围。家具的设计原则,文化观念与表现手法是和建筑艺术以及其它造型艺术一脉相承的。 作为精神文化,家具具有教育功能,审美功能,对话功能,娱乐功能等。家具以其特有的功能形式和艺术形象长期地呈现在人们的生活空间中,潜移默化地唤起人们的审美情趣,培养人们的审美情操,提高人们的审美能力。同时家具也以艺术形式直接或间接地通过隐喻符号或文脉思想,反映当时的社会思想与宗教意识,实现象征功能与对话功能。 3.家具文化的特征

家具是一种丰富的信息载体与文化形态,家具文化作为一种物质生产活动,其品类数量必然繁多,风格各异,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风格变化和更新浪潮,还将更加迅速和频繁,因而家具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必然地或多或少地反映出如下特征。 ①地域性特征:

不同地域地貌,不同的自然资源,不同的气候条件,必然产生人的性格差异,并形成不同的 家具特性,就我国南、北方的差异而言,北方山雄地阔,北方人质朴粗犷,家具则相应表 现为大尺度,重实体,端庄稳定。南方山青水秀,南方人文静细腻,家具造型则表现为精 致柔和奇巧多变,关于家具造型过去有“南方的腿北方的帽”之说法,也就是说北方的柜讲 究大帽盖,多显沉重,而南方的家具则追求脚型的变化,多显秀雅。在家具色彩方面,北方 喜欢深沉凝重,南方则更喜欢淡雅清新。 ②时代性特征:

和整个人类文化的发展过程一样,家具的发展也有其阶段性,即不同历史时期的家具风格显 现出家具文化不同的时代特征。古代、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浪漫时间、现代和后现代均 表现出各自不同的风格与个性。

在农业社会,家具表现为手工制作,因而家具的风格主要是古典式,或精雕细琢,或简洁质 朴,均留下了明显的手工痕迹。在工业社会,家具的生产方式为工业批量生产,产品的风格 则表现为现代式,造型简洁平直,几乎没有特别的装饰,主要追求一种机械美、技术美。在 当代信息社会,在经济发达国家,家具又否定了现代功能主义的设计原则,又转而注重文脉 和文化语义,因而家具风格呈现了多元的发展趋势,既要现代化,要反映当代人的生活方式 ,反映当代的技术、材料和经济特点,又要在家具艺术语言上与地域、民族、传统、历史等 方面进行同构与兼容。从共性走向个性,从单一走向多样,家具与室内陈设均表现出强烈的 个人色彩,正是当前家具的时代性特征。

3

第二节 家具与建筑

一、家具与建筑设计

家具的发展和建筑的发展一直是并行的关系,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无论是东方和西方,建筑样式和风格的演变一直影响着家具样式和风格。如欧州中世纪哥特式教堂建筑的兴起就同样有刚直、挺拔的哥特式家具与建筑形象相呼应。中国明代园林建筑的繁荣就有了精美绝伦的明式家具相配套。现代国际主义建筑风格的流行同样产生了国际主义风格的现代家具。所以,它的发展与建筑有着一脉相承和密不可分的血缘关系,这种学科上的整体关系在西方一直是家具风格发展的主流,特别是现代建筑和现代家具在西方的同步发展,产生了一代代的现代设计大师和家具设计大师,建筑与家具的成就交相辉映、群星灿烂。

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最重要的杰出建筑设计师和家具设计师查尔斯2麦金托什(Charles Rennie Mackintosh 1868-1928)设计了一系列几何造型垂直风格的家具经典作品——高靠椅系列就是与他的简结几何立体造型的垂直风格建筑设计高度统一的。(图1-1)

图1-1 麦金托什的家具与建筑室内设计

1917年建立荷兰风格派的建筑师,出身木匠的里特维尔德(Gerrit Thomoas Rietveld 1888―― 1964)著名的设计作品、最早的抽象形态“红蓝椅”与立体三维空间建筑“什罗德住宅”,都是以立体派的视觉语言和风格派的表现手法将风格派绘画平面艺术转向三维空间,成为建筑史和家具史的典范作品。(图1-2)

图1-2 红蓝椅与风格派室内设计

20世纪初至30年代的国际主义风格的建筑大师密斯2凡2德2罗(Ludnig MiesVan DerRohe)的“MR”轻巧、优雅的钢管椅,巴塞罗那椅与巴塞罗那世界博览会的德国馆的三维空间设计,建筑与椅子一样是代表他“少就是多”的设计思想的杰作。(图1-3)

芬兰建筑大师阿尔瓦2阿尔托(Alvar Aalto 1898—1976)把家具设计看成是“整体建筑的附件”,他采用蒸气弯曲木材技术而设计的一系列曲木家具,具有强烈的有机功能主义特色,成为现代家具设计非常独特的经典作品,是他构成追求完美的有机形式风格建筑的一部分。阿尔托认为设计的个体与整体是互相联系的,椅子与墙面、墙面与建筑结构,都是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而建筑是自然的一部分。从关系来讲,建筑必须服从环境,墙面必须服从建筑,椅子必须服从墙面。阿尔托通过自已对建筑和家具的设计,杰出的表现出了这种环境、建筑、家具的协调关系,阿尔托的设计思想对现代家具、现代建筑的贡献是巨大的,曾影响了一代设计师(图1-4)。

图1-3 密斯钢管椅 图1-4阿尔托家具设计

马谢2布鲁尔(Marcel Breuer 1902-1981)是包豪斯的第一批毕业生和老师,是20世纪最杰出的建筑设计师和家具设计大师。在包豪斯期间,他首创钢管家具的设计,并设计了一系列夹板弯曲成形的家具,为现代家具工艺奠定了非常重要的基础。布鲁尔的思想和设计哲学影响了整整一代的美国和世界的建筑师和设计师。蓍名美籍华人建筑大师贝聿铭特别强调他受到了布鲁尔的很大影响。(图1-5)

4

图1-5 布鲁尔家具

现代国际主义建筑大师埃罗2沙里宁(Eero Saarinen)是芬兰著名建筑大师埃利尔 沙里宁的儿子,在父亲创办的美国著名设计学院——克兰布鲁克艺术学院(Cranbrook Academy Of Art)学习,这个学院把欧州的现代主义设计思想和体系有计划的引入美国高等教育体系,重视设计观念的形成,重视功能问题的解决,学院的重点是建筑和家具设计。受到这个教育思想的影响,埃罗2沙里宁成为美国新一代有机功能主义的建筑大师和家具设计大师。他设计的美国杰斐逊国家纪念碑、纽约肯尼迪国际机场、美国杜勒斯国际机场、都成为有机功能主义的里程碑代表建筑。同样,他在“有机家具”的设计也非常突出,“马铃薯片椅子”(Potato Chair)、“子宫椅子”(“Womb”Chair)、“郁金香椅子”(“Pedestal”Chip)都是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最杰出的家具作品。通过这些椅子的设计,沙里宁把有机形式和现代功能结合起来,开创了有机现代主义的设计新途径。20世纪澳大利亚著名建筑悉尼歌剧院的设计方案就是沙里宁担任国际评委时,从废弃的方案中发现挖掘出来的。(图1-6)

图1-6 沙里宁建筑与家具

二次大战后以设计立国的意大利,拥有世界上最好的设计和最优秀的设计师,但是,意大利却没有一所专门的设计学院,大部份设计师毕业于建筑学院的建筑学专业,甚至意大利的时装设计师都要有建筑文凭。同一个设计师既可以设计一幢大厦,又可以设计一流家具,从法拉利跑车到空心粉式样,从城市到勺子。意大利的著名建筑师和设计师吉奥2庞蒂(Gio Ponti)认为:意大利的一半是天主创造的,另一半是建筑师创造的。“天主创造平原、山谷、湖泊、河流和天空,但大教堂的轮廓,正立面,教堂和钟楼的造型是由建筑师设计的,在威尼斯,天主仅仅创造了水和天空,其余都是建筑师所创造的”。所以,意大利的家具设计一直走在世界设计的前沿,每年的米兰家具博览会就是家具世界的奥林匹克竞技大会。意大利设计师对家具设计蕴涵着一种把建筑、美学、技术和对人类社会的关系融为一体的思想。如设计师卡罗2百多利(Carlo Bartoli)设计轻便、舒适的椅子称之为”微风”,给使用者如沐轻风的舒适感。年轻的设计新星马西姆2约萨2吉尼(Massimo Losa Ghini)把他设计的扶手椅称为“妈妈”(Mama),这饱含深情的名字意味着为使用者提供保护感、温暖感和舒适感。正是这些出身于建筑师的意大利设计师为全世界创造了具有魔力的意大利现代家具。(图1-7)

图1-7 意大利现代家具设计

所以,当代中国的家具设计尤其要重视建筑与家具的学科整体关系,反思为什么从明清以后中国的家具发展停滞不前,沉寂近大半个世纪,并与世界现代家具的发展水平距离甚远,建筑与家具的分离应该是其中的一个非常值得重视和分析的主要原因之一。在21世纪中国家具要奋起直追西现代家具工业的发展步伐,重新崛起成为世界家具强国,从根本上去科学构建整个中国的现代的家具专业教育体系和家具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真正培养与国际接轨的现代家具设计师是当代中国高等教育工作者的历史使命和神圣责任。

要重新审视家具与建筑的整体环境空间关系。家具始终是人类与建筑空间的一个中介物:人――家具――建筑。建筑是人造空间,是人从动物界进化发展摆脱出来的最重要、决定性的一步,家具的每一次演变,都与人类的生活方式的改变息息相关。家具是人类在建筑空间和环境中再一次创造文明空间精巧努力,这种文明空间的创造是人类改变生存姿势和生活方式的一种设计创造与技术创造的行为。人类不能直接利用建筑空间,他需要通过家具把建筑空间消化转变为家(Home),所以家具设计是建筑环境与室内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5

二、家具与室内设计

(一) 家具在建筑室内环境中的地位

家具是构成建筑环境室内空间的使用功能和视觉美感的第一至关重要的因素。尤其是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由于现代建筑设计和结构技术都有了很大的进步,建筑学的学科内涵有了很大的发展,现代建筑环境艺术、室内设计与家具设计作为一个学科的分支逐渐从建筑学科中分离出来,形成几个新的专业。由于家具是建筑室内空间的主体,人类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在建筑空间中都是以家具来演绎和展开的,无论是生活空间、工作空间、公共空间、在建筑室内设计上都是要把家具的设计与配套放在首位,家具是构成建筑室内设计风格的主体,然后再顺序深入考虑天花、地面、墙、门、窗各个界面的设计,加上灯光、布艺、艺术品陈列、现代电器的配套设计,综合运用现代人体工学、现代美学、现代科技的知识,为人们创造一个功能合理,完美和谐的现代文明建筑室内空间。由此可见,家具设计要与建筑室内设计相统一,家具的造型、尺度、色彩、材料、肌理要与建筑室内相适应,家具设计要深入研究、学习建筑与室内设计专业的相关知识和基本概念。现代家具设计从十九世纪欧洲工业革命开始就逐步脱离了传统的手工艺的概念,形成一个跨越现代建筑设计、现代室内设计、现代工业设计的现代家具新概念。(图1-8) 图1-8 家具与室内环境

(二)家具在建筑室内环境中组织空间的作用

建筑室内为家具的设计、陈设提供了一个限定的空间,家具设计就是在这个限定的空间中,以人为本,去合理组织安排室内空间的设计。在建筑室内空间中,人从事的工作、生活方式是多样的,由于不同的家具组合,可以组成不同的空间。如沙发、茶几、有时加上灯饰,组合声像电器装饰柜组成起居、娱乐、会客、休闲的空间;餐桌、餐椅、酒柜组成餐饮空间;整体化、标准化的现代厨房组合成备餐、烹调空间;电脑工作台、书桌、书柜、书架组合成书房、家庭工作室空间;会议桌、会议椅组成会议空间;床、床头柜、大衣柜可以组合卧室空间。随着信息时代的计来,智能化建筑的出现,现代家具设计师对不同建筑空间概念的研究将是不断创造新的家具新的设计时空(图1-9)。 图1-9 家具组合空间

(三) 家具在建筑室内环境中分隔空间的作用

在现代建筑中,由于框架结构的建筑越来越普及,建筑的内部空间越来越大、越来越通透,无论是现代的大空间办公室、公共建筑,还是家庭居住空间,墙的空间隔断作用越来越多的被隔断家具所替代,既满足了使用的功能,又增加了使用的面积。如整面墙的大衣柜、书架,或各种通透的隔断与屏风,大空间办公室的现代办公家具组合屏风与护围,组成互不干扰又互相连通的具有写字、电脑操作、文件贮藏信息传递等多功能的办公单元。家具取代墙在建筑室内分隔空间,特别是在室内空间造型上大大提高了室内空间使用的灵活的利用率,同时丰富了建筑室内空间的造型(图1-10)。

图1-10 家具分隔空间

三、家具与环境设计

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全球进入了一个相对和平、稳定的高速发展繁荣时期,城市设计、公共环境设计的理念得到显著的发展和提升。,城市建筑设计,公共环境设计最能代表人类文明的发展,家具的发展与进化与建筑环境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息息相关,更与社会形态同步。作为现代家具,尤其是和城市环境公共设施密切相关。现代城市公共环境中家具设计、标识视觉指示系统设计、垃圾箱和护栏设计、灯光照明设计、园林绿化设计、喷泉、雕塑设计、

6

电话亭、公共交通候车亭设计等已经是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系统工程。城市的广场、公园、街道、庭院日益成为一个面向所有市民的开放的扩大的户外起居室。现代人类城市 建筑空间的变化,使现代家具又有了一个新的发展新空间——城市建筑环境公共家具设计。

其实户外家具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人类的早期活动大部分是在户外进行的,原始社会就地取材简易的石桌、石凳就是最早的户外家具,发展到后期中国明清的园林建筑中的亭台楼榭中的户外家具、欧洲皇家园林中的花园家具,非洲原始部落中的森林家具等都是早期的户外公共家具。随着人类社会生活形态的不断演变,创造具有新的使用功能又有丰富的文化审美内涵,使人与环境愉快和谐相处的公共空间设施与家具设计是现代艺术设计中的新领域。家具正从室内、家居和商业场所不断的扩展延伸到街道、广场、花园、林荫道、湖畔??,随着人们休闲、旅游、购物等生活行为的增长,更是需要多的舒适、放松、稳固、美观的公共户外家具(图1-11)。

图1-11 现代户外家具一组

一个好的户外家具要满足三个主要条件:稳固、舒适与环境协调。它必须易于运输、加工,用工业化、标准化生产和装配,可固定于地上,要符合人体工学的尺度和造型,在布置上要有合适的朝向和方位,能抵御故意破坏者的暴力,易于城市公共市政部门修理和更换。要能较好的适应和减轻日晒雨淋的影响。同时应该便于清洁,经受重压、适应就男女老幼不同的身体形状。特别是要从现代造型美学的角度去讲究美,现代户外公共家具设计更加注意家具的造型、色彩与周边环境的协调,一件优秀的户外家具就象一座精美的户外抽象雕塑对当地环境起着美化、烘托、点缀的作用。总之,现代公共环境户外家具设计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新挑战,需要当代的家具设计师在理论和实践中不断创造,并作为城市公共环境公共环境整体规划设计的一部分,确立城市环境的整体形象、创造具有人文魅力的都市景观,表达家具设计师对社会文明,社会经济等诸多问题的参与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第二节 家具与工业设计

一、家具与传统手工艺

现代家具设计与制造是大工业生产的产物。在欧洲18世纪工业革命之前,家具的设计和制造主要是基于手工劳动的手工艺行业,并且设计者和制作者往往是同一人,并没有设计与制造的精细职业分工。在学习技艺上是完全采取师傅带学徒的方式,基本没有设计图纸,完全是凭记忆经验、以及熟练的技艺。在生产上基本上是单件制作的手工艺劳动,所用的工具是简单的手工工具,所用的材料基本上是自然材料,以天然木材、竹、藤、石料等。工业革命前的家具完全受到材料本身天然具有的性质和相对原始的加工手段、制作工具的制约,同时又受到手工艺人个人的素质,如工艺水平、经验、地域、文化、风俗、审美观等诸方面的影响。

手工艺时期的家具设计潜在地存在于家具生产制造的全过程之中,家具的制作完全是手工艺人的个人经验体现。品种单一,不能大批量生产、又带有很大的局限性的天然材料及其原始的加工技术,决定了手工艺年代的家具需求只能停留在上层皇宫贵族和下层百姓的范围内。一方面,高档家具服务的对象,仅仅是为皇宫权贵、宗教神权、上层贵族等少数人服务和享用的,为了满足他们奢华生活和舒适的要求,体现社会上层统治者威严与权势,在制作工艺上讲究精细华丽的雕刻与装饰,以显示其神圣,尊贵和至高无上的地位,尤其是到了封建社会晚期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十八世纪,这种为皇权贵族服务的古典建筑和家具,在制作

7

工艺上已是登峰造极,精细的雕刻,繁烦的装饰和完美的技艺都是前所未有的。在欧洲是以洛可可、巴洛克风格和新古典主义为代表,在中国是以清代皇家园林建筑和宫廷家具为典型代表的。另一方面,在社会阶梯的底层为大众服务的手工艺人,他们为老百姓建筑古朴的民居,制造朴素大方的家具。同时,就地取材,应用竹、藤、柳等天然纤维材料,编织制造出具有不同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的竹、藤、柳编家具。这些都是真正的民间艺术,这方面欧洲的民居建筑、奥地利工匠索内的曲木家具,英国的震颤派教徒简洁的实用家具,中国明代的江南民居、园林建筑,特别是明式家具都是手工艺时期民间艺术和民间家具中的优秀代表。无论是精美的宫廷家具和简朴的民间家具都是人类宝贵历史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是现代家具应该继承发展发扬光大的人文传统,具有完美技艺的传统手工艺,永远是现代工业设计的源泉(图1-12)。

图1-12 手工艺家具一组

二、家具与现代工业设计

工业革命揭开了人类文明史新的一页。机器的发明,新技术的发展,新材料的发现带来了机械化的大批量生产,工业化家具生产取代了传统的手工艺劳动,引起了社会与生活的许多大规模的变化。工业生产体系的建立,城市生活的新模式,以及大批中产阶级的出现,使工业化大批量生产和大批量消费家具成为可。原来两极分化的皇室宫廷家具和民间家具,由于工业化大批量生产工艺的变革正在逐步的走向一体化。现代意大利家具和北欧的丹麦、瑞典、芬兰的家具设计就是一直继承保留着完美技艺的传统又移植到现代工业产品中去的杰出代表。尤其是设计开始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伴随着大众消费时代的到来,现代家具设计使新的家具产品源源不断的开发出来,为现代家具设计文化奠定了基础。虽然传统的手工艺人仍然在一定的范围内存在,但设计师开始从手工艺人中逐步独立出来,设计与制造开始在劳动的分工中分离,这就是工业革命的基础原则:劳动力的分工,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分工,这是一个简单但具有划时代深远意义的变革,结束了几千年的手工艺人个体生产的历史,带来了生产力的大大提高,专业化的机器广泛应用并不断发明和改进,家具的生产变成了一种大批量的机械化制造,家具变成了一种现代工业产品,家具的设计成为现代工业产品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今天,工艺、设计、建筑、家具、灯饰、时装和艺术都已经在互相渗透,随着科学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特别是新材料和新工艺的不断出现,现代家具的内涵和外延正不断的扩大和进;高科技的全面介入和新材料、新工艺的综合应用,家具设计创新并不断促进人类生活、工作、休闲方式变革,现代家具正从生活实用的物质器具转向精神审美的文化产品,现代家具不仅使人类的生活与工作更加方便舒适、效率提,还能给人以审美的快感和愉悦的精神享受。

现代家具设计具有三个基本的特征:一是建立在大工业生产的基础上;二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础上;三是标准化、部件化的制造工艺。所以,现代家具设计既属于现代工业产品设计的一类,同时又是现代环境设计、建筑设计、尤其是室内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图1-13)。

图1-13 现代工业家具一组

三、家具与灯饰设计

8

家具是创造建筑环境气氛与艺术效果的主体器具,同样,灯饰设计是创造建筑环境空间的关键因素。光影照明所投射在物体上所带来的魔力般的效果以及对烘托颜色、材料肌理、质感与总体气氛所产生的影响,使人们更加注重现代灯饰的设计与光照效果的科学研究。现代家具设计与现代灯饰设计正逐步的融为一体,这是一个现代家具设计师面临的新课题。一件好的家具设计作品除了要表现出家具所固有的坐卧、凭依和贮藏功能外,它还必须做得更多。在一个不断增长着压力和充满竞争的现代社会中,家具的结构和含义正在发生变化,现代家具不再是仅仅给人们提供一件坐具或卧具,同时还意味着为现代社会压力与竞争中的人提供恢复失落的情绪并成为休闲舒适温馨的物件。

现代家具与现代灯饰的整合化设计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已经成为现代家具的大趋势,全球著名的意大利米兰家具国际博览会、德国科隆国际家具博览会、美国高点国际家具博览会都是把家具与灯饰作为一个整体系列来设计、陈列、展览与销售的。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开始对家具与灯具的整体配套设计表现出极大的兴趣,现代家具的多重元素的组合作用让现代家具的形态尽放异彩。家具——讲究造型、结构、人机关系、材质肌理等构成总体形态效应;灯具——讲究光、造型、色质、结构等构成总体形态效应,两者都是构成建筑环境空间效果的基础,它们互为衬托,交相辉映。把灯饰设计与家具设计紧密结合起来,作为家具设计专业中的一门重要专业设计课程,是科学构建现代家具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之一(图1-14)。

图1-14 家具与灯饰的组合

第三节 家具与艺术

一、家具与艺术

家具是科学技术与文化艺术的结合的一种具有实用性的艺术品。两者的比重随着不同的家具设计和风格有时更多的偏重于科技,或更多的偏重于艺术。随着现代大美术概念的出现,家具与艺术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尤其是历代家具的风格演变一直与同时期的艺术,建筑同步发展,艺术对家具的造型与设计的发展影响极大,如古典艺术风格、罗马艺术风格,中世纪艺术风格、文艺复兴艺术风格、巴洛克艺术风格、洛可可艺术风格等都同时产生相对的家具风格,就是在中国,享誉世界的明式家具也是与明代文人画风格,园林艺术的风格相对应而同步发展的。家具正是由于具有造型艺术的主体特征一直是构成世界艺术之林的主干形式之一。从西方到东方的艺术博物馆,不管是古典艺术博物馆还是现代艺术博物馆、家具都是其中的重要收藏品和研究对象。

作为现代家具设计师就应当学习和研究艺术在家具设计中的作用,应当具备扎实和深厚的艺术造型基本功和美学修养,着重研究家具设计造型的形式美的内容和法则,培养对形式美的敏锐感觉,运用形式美的法则去创造美的造型,尤其是要借鉴、学习、吸收当代艺术的精华去探索现代家具的造型与设计。从现代家具发展的历史来看,从19世纪至今现代家具的发展,一直是许多艺术大师与设计大师在当代艺术如抽象艺术、现代绘画、现代雕塑的发展中融会贯通,相互影响,因而创造出许多具有时代美感的家具杰作。 二、家具与美术

欧洲新艺术运动的兴起,产生了麦金托什的垂直风格的家具样式,荷兰风格派艺术运动最重要的现代画家蒙德里安的红、黄、蓝的三原色与矩形的非对称的几何分割形式抽象绘画,直接影响了著名建筑师、家具设计师格里特维尔德的现代家具名作——红蓝。现代

9

前卫雕塑大师享利2 摩尔的圆形多变生物形态构成的抽象雕塑对新一代美国建筑与家具设计师查尔斯2 伊姆斯和艾罗2 沙里宁的“有机家具”在造型设计上的灵感启迪;现代家具日益从“实用化”向“艺术化” 、“雕塑化” 与“时装化”等方面转变;从“物体——材料——技术”优先转移到“视觉——触觉——艺术”优先的时代,家具设计造型的艺术效果成为一个最重要的视觉要素。现代家具设计师在不断探索艺术与功能的最佳结合点。借助于现代艺术与现代家具的融合,不断创造出更多更美的家具设计。如多才多艺的丹麦建筑师与家具设计大师阿恩 雅各布森创造的“蚂蚁椅”、“天鹅椅”与“蛋壳椅”,真正建立起了一种具有雕塑美感形式的现代新型坐椅。丹麦家具设计师 潘顿创作设计的扇贝形与蛇形的具有完美曲线的系列座椅,年轻的澳大利亚天才家具设计师马克2 纽森创作的一系列从女性丰满匀称富于曲线美的形体汲取灵感的有机造型家具等,这些优秀的现代家具杰作都是设计大师们为现代家具与现代艺术之间架起的一座桥梁。现代家具的“艺术化”与“雕塑化”、“时装化”,将日益拓宽现代家具的设计思路并更加受到人们的欢迎。作为现代家具专业,应该把工科教育与艺术教育融为一体,探索寻找理工与人文学科的最佳结合点,培养出新一代家具设计专业人才(图1-15)。

图1-15 亨利 摩尔雕塑与有机家具

第四节 家具与科技

家具史的发展始终是融科学、技术、艺术于一体,随着科学的发展、技术的进步、材料的变化不断达到新的高度的。工业革命之后的现代家具的发展一直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并行。机器的发明使家具不再是一件一件地用手工制作品,而是工厂机械化大批量的生产。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推动着家具的更新换代,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发明带来了现代家具的新设计、新造型、新色彩、新结构、新功能。同时,人们的审美观念、流行时尚、生活方式也总是围绕科学技术的前进变化而上升的。

一、家具与新技术

纵观现代家具的发展过程,我们会发现有两条重要的平等的发展线索:一方面是新技术与新材料带来了家具工艺技术的不断革新与进步;另一方面,就是现代艺术尤其是现代建筑设计,现代工业产品设计的兴起和发展带来了家具造型设计的不断演变和创造。新技术的出现对传统家具是一种挑战,然而,一些具有超前创新意识的设计师却能看到新技术对现代家具设计的巨大潜力。

现代家具史上第一种销售量超过4万件的产品是奥地利的家具设计师索内特(Michael Thonet)发明的弯曲木椅,这是19世纪中叶产生的最早的现代家具,采了现代机械弯曲硬木新技术和蒸气软化木材新工艺使弯曲木椅能够大批量标准化生产,而且价格低廉、设计精美、成为大众化现代家具的楷模。

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给现代家具设计带来了一系列的重大影响,现代高新技术正在全面导入和改造家具行业,引起了家具设计制造管理和销售模式划时代的变革和进步。家具生产方式的从机械化进一步发展到自动化,家具部件生产进一步发展到标准化、系列化和拆装化。计算机技术在家具行业得到广泛应用,计算机数控机械加工技术开始在家具制造工艺中日益普及,并正进一步向计算机综合制造(简

10

称为CIM,即Computer Integreted Manufactuing)方向发展。计算机辅助设计(CAD:The Computer Aided Design)全面导入到现代家具设计领域,极大的提高了家具设计的质量,缩短了设计周期,降低了生产成本,成为提高现代家具设计的创造性和科学性、提高市场竞争力的一项关键技术和强大工具。

二、家具与新材料

随着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的变化、科技对现代家具设计的创造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工业革命后,现代冶金工业生产的优质钢材和轻金属被广泛的应用于家具设计,使家具从传统的木器时代发展到金属时代,20世纪20年代德国包豪斯设计学院的天才家具设计师布鲁耶(Marcel Breuer)开发设计了系列钢管椅,采用抛光镀铬的现代钢管作基本骨架和柔软的牛皮和帆布作椅垫和靠背,造型简洁,功能合理、线条流畅,至今仍很流行。二次大战后,新的人造胶合板材料、新的弯曲技术和胶合技术、特别是塑料这种现代材料的发明为家具设计师提供了更大的创造空间。北欧芬兰的设计大师阿尔瓦 阿尔托(Alvar Aalto)采用现代的热压胶合板技术,使家具从生硬角度的造型变得更加柔美和曲线化,扩展了现代家具设计的新语汇。新一代美国家具设计艾罗2沙里宁(Eero Saarinen)和查尔斯2伊姆斯(Charles-Eams)把塑料注塑成型工艺、金属浇铸工艺、泡沫橡胶和铸摸橡胶等新技术和新材料设计出了“现代有机家具”,这些新的、更具圆形特点的具有雕塑形式的家具设计迅速成为现代家具的新潮流(图1-16)。

图1-16 索内曲木椅布鲁耶钢管椅伊姆斯塑料家具一组

所以,作为一个现代家具设计师,应该时刻关注当代科技的新发展,因为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都会创造出与其相应的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具,同时对现代设计产生重大影响,科学技术与现代设计的结合不断创造出新的产品,同时也不断的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科技发展无止境,现代设计也无极限,信息化时代的现代家具设计师应该是一位数字化的现代家具设计师,从知识结构、综合素质、设计工具和手段都将是全新观念的新一代家具设计师,只有给中国家具插上科学技术和现代设计的翅膀,才能真正实现中国家具在二十一世纪的腾飞。

第五节 现代家具创造人类新生活

一、信息处理时代的家具新概念

随着新千年钟声的敲响,人类已迈入21世纪。以信息技术、知识经济为标志的第三次浪潮迅速的席卷全球,特别是以国际互联网为代表的全球信息高速公路的突破性扩展,使人们的衣、食、住、行都有了新的需求和发展,生活与工作方式也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随着数字电视机、数字电话、电脑和因特网等高科技产品广泛地进入家庭,极大地提升了人们生活的品质,导致了建筑、环境、家具的设计朝智能化与信息化趋势发展,传达了建筑与家具的新语义和新内涵,使人们从视觉和触觉上感受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信息时代的家具产品,不仅可以改变人们工作、生活和休闲的方式,而且能够以多样化的人机界面,创造出人与人、人与物、人与空间、人与环境之间的新型沟通形式,丰富和激励起人们的想象增进自我完善的能力。同时,随着智能化建筑、数字化技术的日益普及,带来了许多信息时代家具设计新时空,也给家具设计师带来了最大的创新性、探索性和挑战性,更是给家具企业带来巨大的市场和利润。

11

人类社会迈进了新世纪的门槛,历经200年的工业经济时代,将被“知识经济时代”所替代。家具和其它一切工业产品设计、建筑环境设计,就必须及时去发现信息时代五彩缤纷万花筒般的新变化,不断的去迎接新的挑战和进行设计创新。例如信息时代的办公家具设计,由于自60年代以来逐渐形成的适应工业化社会的大空间,集体办公模式的办公家具设计将发生重大变化,信息网络的快捷性与虚拟性的实现,使办公家具将与住宅家具融和,朝九上班办公空间与晚五下班生活空间的界线将变得模糊,办公室与住家合二为一,随之产生了信息时代的SOHO家具(Small Office & Home Office)。据统计:仅美国就已有4700万人在家中办公,每年更以15%的速度增长,到2000年底美国将有超过1/5的工作人口选择在家中办公。我国北京近年注册的小型公司中,近20%把办公地点选择在家中,在经济发达的广州、深圳、上海这一比例更高达30%。工业经济时代的家庭书房,起居室越来越多的变为高效、智慧的家庭工作室,SOHO型办公家具将是IT时代的一个新型的、市场潜力巨大的家具品种。由此延伸,随着高等教育逐步走向大众化,越来越多的人将进入高校学习,“数字化学习”与“数字化生存”的大学生公寓家具设计,将为信息时代的大学生创造一个学习、工作、生活、上网的一体化公寓家具新空间,这也将是一个有很大市场需求的家具新产品(图1-17、图1-18)。

面向未来,家具设计开发着眼于未来社会,它要求设计师有敏锐的感觉,善于捕捉家具在未来环境中可能发生的变化,不断探索设计创新的新素材,不断的设计开发新的家具产品,为人们创造出更美好和新的生活方式。例如现代的整体厨房家具设计与开发,在现代家庭生活中,厨房日益成为一个开放的生活中心,现代整体厨房家具正在成为现代家具工业中的一个日益重要的产品,厨柜家具与灶具、油烟机、微波灶、冰箱、烤箱、消毒碗柜等家电的系列化设计,与照明电路,给排水管道的综合设计,家具业与家电业正日益走在一起,跨行业的产业重组与整合,尤其是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结合。例如在厨柜中安装数字化的电脑屏幕设备其终端与城市社区的超市与购物中心连接,家庭主妇可以随时实现网上购物,了解商业信息,可以在上班时利用数字通信设备摇控开启电饭煲、微波炉,现代厨房家具从工业化时代的标准化、部件化生产进一步提升为智能化与数字化的现代厨房家具(1-19)。

图1-19 数字化现代厨房

今时今日,家庭浴室的设计也正逐步成为一个新兴的工业,它将形式及功能与最新的科技结合,设计开发也款式造型多样的智能与标准化的卫浴家具。除了一体成型、标准部件化生产的卫浴设施外,还兼有水力治疗,蒸气清洁、淋巴引流按摩及美容肌肤作用。卫浴家具设计与科技的发展已经将一个传统的平平无奇的浴室变成了一间具有保健、安全、舒适、温馨、有趣的重要的家庭空间(图1-20)。

图1-10 现代卫浴家具

此外,信息时代对家具的影响是全方位而深刻的,电视音响柜、CD架、电脑工作台、电子声波多功能而又舒适的电子床、声控、遥控的电子灯具,直到整栋成片的智能化现代建筑,家具设计开发一定要着眼于未来社会与科技的发展,要在现代社会与未来社会间不断地构筑出一座座桥梁,把人们带入一个新的更加美好的世界,是时代赋予现代家具设计师的历史使命(图1-21)。

图1-21 CD架设计

12

二、家具的国际化与民族化

20世纪是人类社会各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尤其是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大规模的工业技术和艺术与设计的创新,造就了丰富的现代家具设计作品,现代家具形成了20世纪一道独特的视觉风景线,成为领导消费潮流和流行生活时尚的路标。由于现代高科技成果的应用和全球信息高速公路的发展,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世界变得越来越小,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更使“地球村”的特征日益凸显。现代建筑设计、现代家具设计、现代家电设计、现代人居环境设计已经演变为全球性的商业贸易和文化艺术现象,缩小了地域之间、民族之间和文化之间的差异,家具产品的作为一个国家或民族的识别符号,其界限和风格变得越来越模糊,设计的国际化语言正越来越流行,“Made in” 逐渐失去了地理的意义。在新技术领域和全球化市场里,设计师和家具产品逐渐的没有了“国籍”的概念,这个概念已被新的知识经济和地区文化所替代。如天才的青年设计新秀马克.纽森(Marc Neuson)1963年出生于澳大利亚,1984年毕业于悉尼艺术学院,1987年移居日本,加盟东京Ldee家具公司,设计了他著名的Orgone躺椅和Felt椅,这两款家具曾在欧洲、亚洲广泛流行。1991年他又来到法国巴黎建立了新的设计工作室,5年后,1997年,他又在英国伦敦开设了一家设计事务所。现代设计师好象是现代“吉普赛”人,不断的在东方与西方,欧洲与美洲之间流动、学习、工作与生活。

今天,意大利设计师的杰出成就使他们已经像好莱坞电影明星那样国际化。就是在中国,“意大利家具”、“意大利服装”、“意大利皮鞋”、“意大利灯具”也是成为日益流行家喻户晓的名牌。意大利设计的国际性特点,还可以从他们设计师的国别中看出,他们并不只是意大利人,这一优秀设计的发源地吸引了许多国际知名的设计师来到意大利,加入意大利设计师的行列,像著名的设计师喜多俊之(Toshiyu-Kikita)和苍松四郎(ShiroKuramatu)来自日本;理查德萨伯(Kichard Supper)来自德国;波瑞 A 肯(Perry A King)和乔治 斯威顿(George Sorvnden)来自英国,但他们都在意大利米兰确立他们国际设计师的地位,他们的优秀设计行作品成为意大利在国际设计领域成功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天的意大利家具设计和米兰家具博览会,已经成为世界家具的流行潮流的窗口。同时,德国的整体智能化厨房家具,北欧风情的现代家具都在全球一体化国际的家具市场中迅速的流行和普及,现代家具设计的国际化与样式的趋同性是家具发展的大趋势,东西方文化的交融,传统与现代的汇流,从19世纪至今现代家具的发展,从索内的曲木家具到莫里斯的工艺美术运动,从风格派的家具到包豪斯的布鲁尔的钢管椅,从密斯和阿布西耶的国际化建筑到国际风格家具,从北欧阿尔托的热弯胶板家具到二战后美国沙里宁的有机家具,一直到意大利的现代新概念家具,始终都是有一条国际化的主线贯穿其中,因而设计出了一批的适合于时代人们生活、学习和工作所需要的家具产品,是当代人类进步、生活方式和文化观念的表现。(图1-22、图1-23)

图1-22 德国整体厨房 图1-23 北欧风情家具

文化的全球化推动着地区的迅速变化与发展,随着全球各国文化之间同质性的增加,发掘地域文化精华和民族传统艺术的养分也愈显迫切,注重传统、注重历史、注重文脉,现代家具的地区化,传统家具的现代化,殊途而同归,共同推动现代家具的进步和丰富多彩。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一个民族或一个国家千百年积淀下来的文化底蕴和传统艺术成了现代家具设计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和宝库。而这些文化遗产无国界,为全球设计师所享用。例如,中国传统家具中的瑰宝——明代家具以其简练,挺拔的优美造型和表现超凡脱俗的人文气质著称于世,而地处北欧的丹麦家具设计大师韦格纳研究吸取了中国明式家具的灵魂和

13

造型语言,融入到北欧现代家具的设计与创造之中,创造出一批具有中国明式家具韵味,又非常现代,符合人体工学的精美座椅,成为现代北欧风格的家具经典。中国的青年建筑师家具设计师毕业于同济大学建筑学的吴明光汲取明式家具的造型元素和文化符号并与现代建筑空间中现代家具结合起来,创造出一系列的“明概念”家具,青年艺术家邵帆把明式家具和西方现代家具进行重构与整合,创造了一系列具有雕塑与装置艺术形式的现代家具艺术造型,对于许多食古不化、一味仿制明清家具的中国家具企业来说是一个很值得提倡的创新和突破(图1-24)。

图1-24 邵帆作品

什么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家具,如何继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如何建立中国现代家具风格,如何设计创造中国家具的国际品牌,这是中国现代家具的一个长远战略与系统工程,需要当代中国的家具设计师与专家、学者在家具设计理论的研究与家具设计实践中去积极探索与不断创新。继承传统而不复古,追求现代而不全盘西化,明末创新画家,石涛提出“笔墨当随时代”,家具的设计创新更应表现时代特征,创造现代生活。纵观世界家具发展史,就是一部设计不断创新与风格不断演变的历史,发展的主线是创新。“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中国古代先哲老子提出“道”的概念,作为中国古代哲学体系的核心,是一种微妙玄虚的精神,中国传统绘画中的“六法”理论首先就是“气韵生动”,这种“气”,就是艺术形象中所呈现出来而感动人的一种力量,一种艺术造型上所表现出和谐的节奏与韵律,一种赏心悦目的风致,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神韵、精神、气质”。中国传统家具中的优秀代表明式家具是与明代的园林建筑,民居建筑、文人书画、国际贸易、经济繁荣、科技进步相对应的,是天时、地利、人和的时代产物,明式家具的艺术精髓是简练、精致、典雅,是家具与文人画家与工艺创造的完美结合,是与明代建筑环境完美和谐,是在继承宋代营造设计方式的“木作家具”基础上的创新与进步。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传统艺术的精华。然而在今天,21世纪的当代中国,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与信息时代的环境下,在建筑,文化、艺术、科技、材料、工艺都发生了全新变化的时空中,家具作为当代文化的载体、生活方式的载体,具有物质与精神的双重基础,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的应该是明式家具文化中的“精、气、神”,而不是一种简单的造型形式上的模仿和文化符号上的组合,明式家具的“简练”与当代国际家具的“简约”是一种人文艺术的一脉相承,明式家具中的与人居建筑环境的“天人合一”的和谐与当代社会的“环境保护”、“绿色设计”、“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也是一致的,明式家具中的士大夫文人、书画家参与家具设计并与手工艺人精美制造工艺,硬木材料的天然材质肌理美三者完美统一,这与工业革命以来,现代家具由建筑大师,艺术大师参与家具设计,与现代工艺制造、现代材料的不断进步也是相对应的(图1-25、图1-26)。

图1-25 明代园林与明代家具

图1-26 现代建筑空间与现代家具

应该说,今天的中国家具设计师拥有比历代前人所不具备的更为优势的创新条件,在 计算机技术、信息高速公路、知识经济所导致的全球信息高度共享的信息时代中,将获得更多的家具设计和技术信息的交流和资源。在家具的材料、结构、工艺等诸多方面拥有更大更多的选择,随着人类进步和全体社会成员文明程度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现代家具设计有了更高的文化含量,更个性化、更符合审美观念、更符合建筑空间的、更加个性化的要求,也

14

有了前所未有的新的家具设计时空和巨大的市场需求。我们也欣慰的看到了在20世纪80年代来,中国的现代家具在继承传统又大胆创新方面有了许多成功的案例。例如:广东南海联邦家私集团在1988年设计开发的原木家具“联邦椅”,在设计中揉入了中国明式家具的质朴牢固、简洁大气,又与西方的人体工程学,曲线流畅的现代设计风格相结合,椅背、扶手、坐面形成三道精美的曲线、坐在上面,与之融为一体,感受到“天人合一”的意境与此同时回归自然的舒畅。“联邦椅”在20世纪80年代来的中国家具市场横空出世,风靡了整个中国,创造了巨大的市场价值。融古今中外文化精萃于一体,倡导人性回归,着重表现中国文化底蕴的“联邦椅”的创新设计,无疑给当代中国家具业提出了一个明确的方向,成为中国现代家具设计的一个重要的经典代表作品。近20年来,联邦家私一直致力于设计创新,每年都不断推出系列的家具设计新作,组织家具设计大赛,倡导家具设计的新潮,成为中国现代家具业的领头羊(图1-27)。

温州的澳珀家具总经理兼设计师朱小杰,从小在木材堆长大,对木材有着特殊的感情和缘份,有一个做中国家具设计师的梦想,为了实现自己的梦,一直努力奋斗,从在家具厂打工开始到有了自己的家具工厂,并远赴澳洲留学,学习西方现代建筑与家具设计,开始实现自己的中国家具设计之。,他从中国明式家具中最受青睐的黄花梨木材质地美中得到启发,运用南美出产的一种乌金木的木材,利用乌金木的独特纹理、浅黄的色泽,深咖啡色车轮线,不同的径切加工打磨,与现代的透明压克力材料,黑色真皮,创造设计出一系列的具有现代抽象雕塑美又符合人体工学的现代坐椅,表现出了中国的传统家具文化与现代设计风格,自然的原始材料与现代科技材料的结合,这正是中国现代家具业所希望的一种创新思路和方法(图1-28)。

图1-27 联邦家具 图1-28 澳珀家具

北京曲美家具的老总,是一位立志为当代中国人设计和制造名牌家具的企业家。根据“取法乎上”的原则,他认为“信佛得上印度,家具得上北欧”。丹麦的家具设计在全球领先,尤其是注重家具设计的自然、和谐、亲切与中国传统文化中追求“天一合一”的境界非常吻合,根据有关数据统计,连美国97%的白领中产阶级都向往北欧的非常富有人性化的生活。所以他决定直接用重金聘请北欧家具设计师,他请丹麦家具设计师汉斯先生到北京来,到处参观走访中国家具市场,洽谈合作意向,三个月后,汉斯先生只给了赵总一个纸折的床模型,赵总立即选中并付重金购买这个设计。就这样,汉斯先生根据中国人均居住面积少建筑空间小的国情,提出放大建筑空间,缩小家具设计的理念,设计出了多种系列的空间适应性非常强、造型轻巧、具有流畅曲线韵律,流露天然木质肌理美的现代组合家具,充分体现了一个丹麦设计师对中国国情,本土文化人居环境和人性的深刻理解和观察,也使北京曲线家具成为近年来中国现代家具市场最为火爆,大受国人欢迎的名牌家具(图1-29)。

图1-29 曲美家具

从辩证思考的角度出发,现实的客观世界始终是一个充满了矛盾的大千世界,现代家具的国际化与民族化、传统与现代、继承与创新、东方与西方、艺术与科学、设计与创造等等,我们的现代家具设计就是在这些矛盾的前提下,辩证对其加以处理和思考,大胆的进行创新和探索。客观世界千变万化,永无终结,家具设计的风格与发展也永无止境。诚然,由于科技的突飞猛进,人类步入崭新的21世纪信息时代,国家之间,民族之间的距离在缩短。随着建筑空间设计新概念的产生,家具出现了国际化的趋。然而就家具的整体文化而言,尤其是在家具的审美情趣和个性爱好上不同民族不同历史文化不同阶层的差异是永远存在的,所谓民族是人类历史上形成的具有语言地域、经济、生活、文化的共同体,不同民族由于经济

15

文化、生活习俗和生活方式的差异,决定了现代家具在造型、品种、样式上的丰富而多样化,所谓国际化风格也是由全球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所共同形成。从这个角度而言,越是民族的就越具有国际化的特征,在未来的年代中,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艺术设计与科学技术的结合将始终是现代家具设计的主流。在构建中国现代家具的整体风格中,需要的是具备全球的观念,需要高屋建瓴的前瞻性眼光,寻求东西方文化的整合,通过不同的道路来达到共同的目标。在日益完善的全球信息时代,产品的国籍并不是重要的因素,美国的也好,日本的也好,中国的也好,最重要的核心问题应该是“设计”本身,家具设计的功能需求环境协调以及社会需求,在这个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世里任何国家,任何民族的任何设计都必然会走向国际化的趋势。但是,每一位设计师都不会失去本土民族文化的根基,“民族性”是植根于设计者血液中的遗传因素,当然不会流失。“国际化”与民族化是历史的必然,民族化是继承和发扬本民族最优秀的文化基调,而最优秀的标准是世界性的标准,以这种标准设计出来家具,是最能融入世界、融入时代的,这样的民族化就越是国际化的,因此,既要民族化,更要国际化(图1-30)。

图1-30 和魂洋才日本现代家具

《家具设计与工艺》每章学习目标、作业与思考题、阅读推荐及相关网站链接 第一章 现代家具概论 学习目标:现代家具在今天具有最宽泛的现代定义,现代家具设计几乎涵盖了所有的环境景观、城市设施、家庭空间、公共空间,通过对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现代家具的基本定义,理解现代家具功能及属性,即实用性与艺术性,物质形态与文化形态的统一。同时了解现代家具与建筑设计、室内设计、环境设计、工业设计等相关专业的关系与学科体系的整体性。理解现代家具与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同步关系,理解现代家具与人类社会形态与生活工作方式的内在联系,了解现代家具设计中的国际化与民族化的辩证统一的关系。 作业与思考题:

1、试论述现代家具的基本定义。 2、现代家具的双重属性是什么?

3、现代家具设计与其他艺术设计专业的关系?

4、论述现代家具与现代人类生活和工作方式的关系? 阅读书目推荐:

1.胡景初、戴向东.家具设计概论.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9年 2.尹定邦.设计学概论.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年 3.李砚祖.工艺美术概论.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9年

4.彭亮.英格兰中央大学的家具设计专业《家具与室内设计》2003-1期 相关网站链接:

1、www.365F.com(天天家具网、设计论坛)2、www.design diffusion.com(设计传播 英文网站)

3、www.dolcn.com(@设计在线、设计文摘) 多媒体光盘内容: 1、现代家具图库(A)

2、Powerpoint电子教案:现代家具概论:彭亮

16

第二章 中外家具发展简史

人们通常认为,椅子仅仅是为使人体更舒适而存在的。但是纵观椅子的历史,可以看到,椅子最初的产生显然是从象征统治者地位的宝座发展而来。在伟大的古代埃及,能够坐着是皇族和上层社会特有的权利。

在公元前五世纪初的古代希腊,为人熟知的具有独特艺术性和鲜明曲线的“古典”希腊椅被设计出来,成为椅子发展史的一个新亮点。

自那以后,各个历史时期都产生了带有那些时期风格烙印的椅子,比如:在十七世纪初的路易十四时期,法国风格对室内装饰和家具设计产生很大的影响。路易十五当政时期,罗可可风格开始在法国流行;具有罗可可风格的椅子成功传递了智慧、舒适、精美的感受。

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英国开始大批量生产一种以“威克温姆2温莎”命名的椅子。它的座面用整块坚实的木料制作而成。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它受到各个民族的推崇,无论在英国还是在美国,都是一个实用的典范。

在二十世纪,科学的发展为我们带来了新的材料,因此,椅子设计也成为建筑师和设计师乐于实践的领域,同时,因为在经济、文化、审美上的不同,在椅子的设计上形成了一个个新的形态,正因如此,一百年不间断的创新就这样开始了。

为什么这么多设计师对于椅子的设计情有独钟呢?彭军教授的回答解除了我们的疑惑。

首先,彭教授认为,椅子最能激发设计师的灵感。因为椅子最常见,不论是在办公室还是在家里,椅子的使用频率最高。看起来很容易设计,但是一把椅子牵扯到腰、背、臀、腿等多个部位,如何才能实现功能和美观的完美结合,让设计师们充满了设计动力。

其次,椅子可以体现建筑师的建筑风格和思想,如同城市中必然包含建筑,建筑中也一定有家具的存在。在建筑和家具的设计中,有很多问题是相关连的,比如在摩天大楼的建造中,材料的问题,在椅子的设计中同样会遇到。又例如20世纪最具简洁主义精神的德国建筑师密斯2凡德罗,他的“少就是多”的创作理念,不仅仅体现在建筑中,而且还在家具设计中表达得淋漓尽致。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出现在1929年巴塞罗那环球展览中的巴塞罗那椅,这一设计被许多评论家认为是最为经典的具有抽象建筑意义的作品。

17

最后,综合上面两个原因,椅子很像是人体工程学、铆接技术和象征主义聚合而成的一幅拼图,从某种角度看又是一个艺术品。我们 “以椅为鉴”,通过它来回顾人类历史的发展。所以,设计师设计椅子,不仅会在设计概念上有所突破,同时也是在美学上树立了一个个的典范或宣言。

家具的历史 与人类文明的发展史同步,已经有几千年的悠久历史了。从遥远的原始时代到信息社会的今天,随着人类生活方式的不断改变,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家具也逐步演变形成了一条蕴含人类文明精神的文脉与不同地域、不同时代的各种家具风格。这是人类文明和社会发展史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组合部分。家具史作为一门独立的专业课程,具有非常复杂的交叉学科特点。首先,它与建筑史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绝大多数的家具风格,基本上是以建筑风格的演变发展为脉络的;其次,家具史的发展同艺术史、科学技术史的发展极为密切,家具的发展一直伴随着艺术与科技的发展而发展,反映了不同时代人类的生活形态和生产力水平,在这个历史过程中始终融艺术、科技、材料与工艺于一体,通过科技的进步,新材料的发明和工艺的提高,艺术风格的演变不断达到新的高度。

今天,我们要研究与分析中外家具的历史演变和各种不同流派的家具风格,学习前辈艺人与设计大师是如何创造与工作,同时也更清晰的了解前人已经走过的道路,以免多走弯路。用中外优秀的家具文化遗产来启迪和扩展我们今天的家具设计与创造。通过对中外家具历史的回顾与反思,家具发展的脉络更加清晰可辨,历史的明镜是指导我们今天家具设计的线索和方向标。“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其中,仅得其下”。中国传统明清家具设计的发展高峰与近代中国家具发展的停滞与落后形成的巨大反差;欧洲工业革命的西方现代家具的迅猛发展尤其是北欧设计学派的异军突起与意大利设计的大放光彩,更加激起我们当代中国家具设计师吸取历史经验教训,学习现代设计思想,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开拓中国现代家具设计的历史使命感与神圣职责。

从现代设计运动开始之日起一直起主导作用的北欧设计学派在家具设计教育上有着非常成功的“三分法”教学体制,其中第一部分构成就是学习熟悉研究家具设计史及相关领域的发展史;其二是基本专业技能的训练,即实际能力的培养;其三才是教师指导和科学的教学方法。由此可见,家具史在家具设计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从这个高度来看,学习研究中外家具史是培养具有高水准的,具有历史和社会责任感,具有人文素质的现代家具设计师的必要环节,也是提高中国现代家具文明水平的重要方式之一。

18

第一节 外国古代家具

一、古代埃及家具(公元前27世纪——公元前4世纪)

埃及是世界是最早的文明古国之一,古埃及创造了灿烂的尼罗河流域文化,产生了人类第一批巨大的、神圣的、以金字塔为代表的纪念性建筑,写出了人类文明的辉煌一页。 公元前4000年,埃及成为统一的强盛帝国,形成了中央集权的皇帝专制制度,有发达的宗教为政权服务,因此有了皇宫、陵墓、神庙等雄伟、神密、威严的纪念性建筑,也因此有了与这些建筑空间相配套的精美的生活器物、家具、壁画、雕塑。

古埃及的家具吸取了日、月、大地之精华的成功之作,在艺术造型与工艺技术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造型以对称为基础,比例合理、外观富丽堂皇而威严,装饰手法丰富,雕刻技艺高超。桌、椅、床的腿常雕成兽腿、牛蹄、狮爪、鸭嘴等形象。装饰纹样多取材于尼罗河两岸常见的莲花、芦苇、鹰、羊、蛇、甲虫等形象。家具的木工技艺也达到一定的水平、已出现较完善的裁口榫接合结构,镶嵌技术也相当熟练。家具装饰色彩与古埃及壁画一样,除金、银、象牙、宝石的本色外,在家具表面多样以红、黄、绿、棕、黑、白等色。

古埃及家具为后世的家具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直接影响了后来的古希腊与古罗马家具,到了19世纪,它又再次影响了欧洲的家具,可以说,古埃及家具是欧洲家具发展的先行者和楷模,直至今天,仍对我们的家具设计、建筑设计、室内设计有着一定的借鉴和启发作用(图2-1)。

图2-1 古埃及家具

二、古代希腊家具(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1世纪)

古希腊是欧洲文化的摇篮。据荷马史诗记载,在公元前8世纪起,在巴尔干半岛,小亚细亚和爱琴海的诸岛屿建立起了很多的小奴隶制国家,又向意大利西西里和黑海沿岸发展建立了许多小的域邦国家,总称为古希腊。古希腊经济繁荣,文化发达。而古希腊的艺术和建筑,更是成为欧洲的典范和基础。

古希腊建筑反映着平民文化的胜利与民主的进步,从圣地建筑群和庙宇型制的演进,木建筑向石建筑的过渡和建筑柱式的演进,以雅典卫城建筑群为代表达到了古典建筑艺术的光辉灿烂的高峰。尤其值得推崇的是,古希腊人根据人体美的比例获得灵感,创造了三种经典的永恒的柱式语言:多立克式(Doric )、爱奥尼式(Lonic)和科林斯式(Corinth),成为人类建筑艺术中的精品。

古希腊家具与古希腊建筑一样,由于平民化的特点,具有简洁、实用、典雅的众多优点,尤其是坐椅的造型呈现优美曲线的自由活泼的趋向,更加优美舒适。家具的腿部常采用建筑的柱式造型并采有旋木技术,推进了家具艺术的发展。令人非常可惜的是繁荣的古希腊没有留下一件家具实物,我们今天只能在古希腊的故事石雕和彩陶瓶中略窥一斑。

古希腊家具也是欧洲古典家具的源头之一,它体现了功能与形式的统一、线条流畅、造型轻巧、为后世人所推崇(图2-2)。

图2-3 2-3古希腊陶瓶中的家具与家具造型

19

三、古罗马家具(公元前5世纪--公元5世纪)

古罗马从公元前6世纪末建立了共和制,随着罗马人的不断扩张与征战,到公元前1世纪末已经从一个幅员不大的城邦国家发展成横跨欧、亚、非三洲的强大帝国,并使罗马帝国的经济、文化和艺术都得到了空前的繁荣和发展。

古希腊晚期的建筑与家具成就由古罗马直接继承,古罗马人把它向前大大推进,达到了奴隶制时代建筑与家具艺术的巅峰。古罗马家具的造型坚厚凝重,受到了罗马建筑造型的直接影响。采用战马、雄狮和胜利花环等做装饰与雕塑题材,构成了古罗马家具的男性艺术风格。当时的家具除使用青铜和石材,木材也大量使用,在工艺上旋木细工,格角榫木框镶板结构也开始使用。桌、椅、灯台及灯具的艺术造型与雕刻、镶嵌装饰达到很高的技艺水平(图2-3)。

图2-4 古罗马家具

第二节 中世纪家具

一、拜占庭家具(公元328——1005年)

拜占庭帝国在5世纪至6世纪是一个强大的帝国。它的前身是东罗马帝国。公元4世纪,罗马帝国分裂为东罗马帝国和西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以君士坦丁堡为首都,以巴尔于半岛为中心,位于东西方的交汇点上。

拜占庭家具继承了罗马家具的形式,并融合了西亚和埃及的艺术风格,融和波斯的细部装饰,模仿罗马建筑的拱券形式,以雕刻和镶嵌最为多见,节奏感很强。在家具造型上由曲线形式转变为直线形式,具有挺直庄严的外形特征,尤其是以王座的造型最为突出,木板雕刻,上部装有顶盖或高耸的尖顶,以显示皇帝的威严。这种坐椅对后来的家具影响很大(图2-4)。

图2-5 拜占庭家具

二、罗马式家具(公元10-13世纪)

自罗马帝国衰亡以后,意大利封建制国家将罗马文化与民间艺术揉和在一起,而形成 一种艺术形式,称为仿罗马式,它是罗马建筑风格的再现,兴起于11世纪,并传播到英、法、德和西班牙等国,为11——13世纪的西欧所流行。

仿罗马家具的主要特征是在造型和装饰上模仿古罗马建筑的拱券和檐帽等式样,最突出的还有旋木技术的应用,有了全部用旋木制作的扶手椅。用精美技艺加工,用铜锻制和表面镀金的金属装饰件对家具既起加固作用,同时又是很好的装饰。

三、哥特式家具(公元12-16世纪)

12世纪后半叶,哥特式建筑(Gothic Architecture)在西欧以法国为中心兴起,而扩展到欧洲各基督教国家,到15世纪末达到鼎盛时期。这一时期是欧洲神学体系成熟的阶段,哥特式的教堂使宗教建筑的发展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最典型的代表有法国的巴黎圣母院、英国的坎特伯雷大教堂,西班牙的巴塞罗那教堂和德国的科隆大教堂。高耸的尖拱,三叶草饰和多彩的玫瑰玻璃窗,成群的簇柱,层次丰富的浮雕,把人们的目光引向虚幻的天空和对天堂的憧憬中。

受到哥特式建筑的影响,哥特式家具同样采用尖顶、尖拱、细柱、垂饰罩、浅雕或透雕的镶板装饰,以刚直,挺拔的外形与建筑形象相呼应,尤其是哥特式椅子(主教坐椅)更是

20

于整个教堂建筑与室内装饰风格相一致(图2-5)。

第三节 近世纪家具

一、文艺复兴家具(公元14-16世纪)

文艺复兴是指公元14-16世纪,以意大利佛罗伦萨、罗马、威尼斯等城市为中心,以工匠、建筑师、艺术家为代表,以人文主义和新文化思想为主流,以古希腊、古罗马的文化艺术思想为武器的一场反封建、反宗教神学的“文艺复兴”运动。这是一场被恩格斯称为“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进步的变革。”这场变革激发了意大利前所未有的艺术繁荣,并从意大利传播到了德、法、英和荷兰等欧洲其它国家。文艺复兴时代的建筑、家具、绘画、雕刻等文化艺术领域都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众星灿烂,大师辈出,恩格斯热情洋溢的赞美文艺复兴时代“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如建筑大师行维尼奥拉(GiacomoBarazzi daVignola 1507-1573)和帕拉第奥(Andrea Palladio 1508-1580),雕刻大师和画家、建筑师米开朗琪罗(Michelengelo Buonarroti 1475-1564年),绘画大师、建筑师、工程师达.芬奇(Leonurdo de Vinci 1452-1519年)和拉斐尔(Raphael Santi 1483-1520年)等。

自15世纪后期起,意大利的家具艺术开始吸收古代建筑造型的精华,以新的表现手法将古希腊、古罗马建筑上的檐板、半柱、女神柱、拱券以及其它细部形式移植到家具上作为家具的造型与装饰艺术,如以贮藏家具的箱柜为例,它是由装饰檐板、半柱和台座等建筑构件的形式密切结合成的家具结构体,这种由建筑和雕刻转化到家具的造型装饰与结构,是将家具制作工艺的要素与建筑装饰艺术的完美的结合,表现了建筑与家具在风格上的统一与和谐。文艺复兴后期的家具装饰最大特点是灰泥石膏浮雕装饰,做工精细、常在浮雕上加以贴金和彩绘处理。文艺复兴时期家具的主要成就是在结构与造型的改进与建筑、雕刻装饰艺术的结合,可以说,文艺复兴家具主要是一场装饰形式上的革命,而不是整体设计思想和工艺技术上的革命,真正意义上的家具革命是300年以后的欧洲工业革命的现代派家具(图2-6)。

图2-6 文艺复兴家具

二、巴洛克风格家具(公元17世纪-18世纪初)

经历了文艺复兴运动之后,17世纪的意大利建筑处于矛盾和复杂的矛盾中,一批中、小型教堂、城市广场和花园别墅和设计追求新奇复杂的造型,以曲线,弧面为特点。如华丽的破山墙、涡卷饰、人像柱、深深的石膏线,还有扭曲的旋制件、翻转的雕塑、突出喷泉、水池等动感因素,打破了古典建筑与文艺复兴建筑的“常规”,被称之为“巴洛克”式的建筑装饰风格。“巴洛克”原是葡萄牙语“Baroque”,意为珠宝商人用来描述珍珠表面光滑,圆润,凹凸不平,扭曲的特征用语。追求动感,尺度夸张,形成了一种极富强烈、奇特的男性化装饰风格。而与随后的“洛可可”的女性化的细腻娇艳风格相对应,“巴洛克”艺术的阳刚之美与“洛可可”的阴柔之美交相辉映,成为17世纪至18世纪流行欧洲的两大艺术风格流派。

巴洛克风格的住宅和家具设计具有真实的生活且富有情感,更加适合生活的功能需要和精神需求。巴洛克家具的最大特色是将富于表现力的装饰细部相对集中,简化不必要的部分而强调整体结构,在家具的总体造型与装饰风格上与巴洛克建筑、室内的陈设、墙壁、门窗严格统一,创造了一种建筑与家具和谐一致的总体效果(图2-7)。

图2-7 巴洛克家具

1661年,法国路易十四亲政后,欲称霸欧洲,波旁王朝全力入侵意大利,路易十四以“太

21

阳王”自居,意图将法国变为欧洲中心。法国在当时国力强盛,经济发达,文学艺术繁荣,与此同时,皇宫建筑、家具的设计与装饰也变到意大利巴洛克风格的影响,并单独成立了专为皇室设计、制造家具、壁毯,室内陈设装饰的戈布兰皇家家具制作所,其中不少工匠来自意大利,意大利的思想和技术与地道的法国皇宫的家具相结合,使这些家具明显地融进了一些崭新的内容,即成为特有的路易十四式的法国巴洛克家具,并产生了一批杰出的家具设计师与制作师,如勒布朗(Chales Le Bran 1619-1690年),法国皇家绘画雕塑学院创始人。约翰2 伯莱(1638-1711)皇家装饰美术师,1700年他出版了世界上第一本专业的《家具设计图集》,为路易十四式家具后期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布尔(Andre-Charles Boulle,1642-1732)是法国巴洛克家具杰出的家具设计和制作大师,发明了黑檀木上镶嵌龟甲的“布氏镶嵌法”,他主张把家具从建筑的附属品中解放出来,为创建独立的家具体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图2-8)。

图2-8 法国路易十四家具

三、洛可可风格家具(18世纪初——18世纪中期)

洛可可(rococo)一词来源于法语rocaille, 意为贝壳形,意大利人称为rococo。由于这种装饰风格成长在法国波旁王朝国王路易十五统治的时代,故又称为“路易十五风格”。洛可可艺术是18世纪初在法国宫廷形成的一种室内装饰及家具设计手法,并流传到欧洲其他国家成为18世纪流行于欧洲的一种新兴装饰及造型艺术风格。

洛可可风格最显著的特征就是,以均衡代替对称,追求纤巧与华丽、优美与舒适,并以贝壳、花卉、动物形象作为主要装饰语言,在家具造型上优美的自由曲线和精细的浮雕和圆雕共同构成一种温婉秀丽的女性化装饰风格,与巴洛克的方正宏伟形成一种风格上的反差和对比。

洛可可装饰风格的形成与路易十五年代国王的宠妃蓬帕杜夫人有着特殊的关系,1745年容貌美丽、才能非凡、气质高雅的蓬帕杜夫人成为凡尔赛宫沙龙的主人,在王宫的沙龙里集中了一批著名的艺术家、文学家、政治家,成为引导法国文化艺术新潮流的重要力量。蓬帕杜夫人参与了当时的几座皇宫建筑装饰,并为一批艺术家,家具师、雕刻家提供了施展才华的机。今天这些宫廷建筑与室内装饰、家具都成了法国的艺术瑰宝,是华丽、优雅的洛可可艺术的典范。路易十五式的靠椅和安乐椅、镜台、梳妆桌在造型上线条柔婉而雕饰精巧,在视觉上奢华高贵,而且在实用与装饰的配合上也达到完美的程度。

洛可可风格发展到后期,其形式特征走向极端,曲线的过度扭曲及比例失调的纹样装饰而趋向没落(图2-9)。

22

图2-9 洛可可风格家具

18世纪初的英国乔治王统治时期是家具设计的黄金时期(1714-1837年)英国家具受到了洛可可风格的影响并吸收了当地民间家具和东方艺术的营养,形成了具有英国特色的洛可可家具,并出现了一位影响整个家具世界的大师——齐宾代尔(Thomas Chippendale 1718-1779)他设计创作出了一系列用细腻易于雕刻的桃花心木做基材,背板采用薄板透雕技术,造型上用对比强烈的曲线并采用牢固的木结构,融洛可可、哥特式、中国式于一体的“齐宾代尔”式坐椅,成为世界上第一位以设计师的名字命名家具式样的家具大师。同时,他又先后出版了三本家具图册,更奠定了他在家具史上的权威地位。齐宾代尔式家具风格在1760-1780年风行美国,在美国费城甚至还开设了齐宾代尔家具学校,费城又自然成为美国齐宾代尔式的家具制作中心(图2-10)。

图2-10 齐宾代尔式家具

四、新古典风格家具

风靡于17世纪至18世纪的巴洛克风格和洛可可风格,发展至后期,其家具的装饰形式已完全脱离于结构理性而走向怪诞荒谬的地步,在某种意义上也反映了封建统治者生活的奢侈、腐化。18世纪,法国的启蒙主义思想出现了,同时又爆发了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欧洲大陆烽烟四起,最终以资产阶级的胜利给欧洲封建制度划上了句号。人类将从迷信无知的封建黑暗时代进入科学、民主、理性的光明时代。因而,在艺术上也需要简洁明快的风格,新古典风格的建筑、室内装饰、家具成为一代新潮(图2-11)。

23

图2-12B 新古典风格家具

第四节 外国现代家具

一、 前期现代家具(1850-1914年)

(一)托耐特曲木家具

米歇尔 托耐特(Michael Thonet,1796-1871)生于莱茵河畔博帕特(Boppard)的工匠之家,1842年6月,托耐特的“用化学、机械法弯曲脆材的技术”在维也纳获得了专利。1852年,托耐特经过研究以后发明了加金属带使中性层外移的曲木方法,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这些原理现仍用在很多曲木机上,并将其称为“托耐特”。1853年11月,57岁的索内将他的公司转让给五个儿子经营,成立了征服家具世界的托耐特兄弟公司。从1859年开始生产的14号椅子(也称维也纳椅,Vienna Chair ,)是托耐特家具历史上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到1930年已累计生产5000万件,目前仍在继续生产。1860年开始生产的7027号曲木摇椅,盛期年产量达10万件以上。这种椅子打破了千百年来椅子设计的原则,将“动”的观念融到作品中。从椅子的造型就会联想到人坐在其上那种悠闲自得、其乐融融的心情。可以说这件作品是灵活应用曲线造型的典范(图2-12)。

图2-12 托耐特曲木家具

(二) 工艺美术运动

“工艺美术运动”主要是英国的艺术运动,1888年由莫里斯倡导。这一运动的基本思想在于改革过去的装饰艺术,并以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的廉价产品来满足人民的需要,因而它标志着家具从古典装饰走向工业设计的第一步。随着莫里斯装饰公司的开创性工作及其影响的不断扩大,10年后这一新思想便传播到了整个欧洲大陆,并导致“新艺术运动”的发生(图2-13)。

24

图2-13 莫里斯作品

(三) 新艺术运动

“新艺术运动”是1895年由法国兴起,至1905年结束的一场波及整个欧洲的艺术革新运动。它致力于寻求一种丝毫也不从属于过去的新风格。“新艺术运动”是以装饰为重点的个人浪漫主义艺术,它以表现自然形态的美作为自己的装饰风格,从而使家具象生物一样也富于活力。主要代表人物有法国的海格尤马特和比利时的亨利 凡 得 维尔德等。他们的作品虽然有些过于浪漫,而且因不适于工业化生产的要求最终被淘汰,但他们使人们懂得应当从对古典的模仿中解放出来,是欧洲古典主义艺术传统向现代主义运动的过程阶段。

(四) 维也纳装饰艺术学校:1899年,以瓦格纳为首的一些受“新艺术运动”影响的奥地利建筑师建立了维也纳装饰艺术学校。在该校任教的有欧布利希、霍夫曼和卢斯等。这些著名的维也纳建筑师们认为“现代形式必须与时代生活的新要求相协调”,他们的作品都带有简洁明快的现代感。他们的理论和实践不仅始创了奥地利20世纪的新建筑,而且对现代家具的形成具有深刻的影响。

(五) 德意志制造联盟:这是一个由德国建筑师沐迪修斯倡议的。于1907年10月在慕尼黑成立的协会。成员有艺术家、设计师、评论家和制造厂商等。沐迪修斯曾到过伦敦,因而受到莫里斯公司及“工艺美术运动”的深刻影响。他主张“协会的目标在于创造性地把艺术、工艺和工业化事例在一起,并以此来扩大其在工业化生产中的作用”。“德意志制造联盟”的实践活动在欧洲引起了相当大的反响,并导致了1910年奥地利工作联盟、1913年瑞士制造联盟和1915年英国工业设计协会的先后成立。“德意志制造联盟”曾于1937年被纳粹分子关闭,1947年重新恢复活动。

(六) 前期现代家具的著名设计师及其作品

1、麦金托什:1868年生于英国格拉斯哥,1928年逝世于伦敦。1885年他在格拉斯哥艺术学校读夜校,毕业后在建筑事务所主要从事室内装饰和家具设计。麦金托什一生中设计了许多杰出的家具。由于他认为家具应主要表现也垂直和优美的特征,因而常采用直线和直角来强调个人的独特风格。1913年他迁往伦敦,并作为一名建筑师、画家和室内设计师,成了英国新艺术运动的领袖人物。

2、莫里斯:1834年生于英国的艾塞克斯,他出身于豪门,曾就读牛津大学,受过建筑师和美术训练,1896年逝世于伦敦。1861年他建立了拥有大批艺术家和工艺师的“莫里斯、

25

马歇尔、福克纳公司”,经营墙纸、染色玻璃、家具及金属工艺品等多种业务。主要设计师是琼斯、罗塞蒂和莫里斯本人,他们的作品曾在1862年的伦敦世界博览会上获得两块金质奖章。1875年该公司改组为“莫里斯装饰公司”,不久,莫里斯便倡导了“工艺美术运动”。 4、亨利2凡 2得2 维尔德:1863年出生于比利时的安特卫普,1957年在瑞士苏黎世逝世。早年他在安特卫普美术学院学习绘画。1898年开办事务所,从事家具和室内设计。1906年亨利凡 得 维尔德创立魏玛工艺美术学校(即“包豪斯”的前身)。他也是1907年开办的德意志制造联盟的创始人之一,26年以后任布鲁塞尔装饰艺术学院院长。 5、瓦格纳2 奥托: 1841年生于维也纳附近,1918年逝世。1863年毕业于维也纳建筑学院,瓦格纳装饰艺术学校的创始人和20世纪现代建筑的先锋。他强调“现代形式必须与时代生活的新要求相协调”,并且从理论和实践上致力于从新古典主义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他的学生有霍夫曼、卢斯和欧布利希等人。

6、莱特2 福兰克:1867年出生于美国的威斯康星洲,1959年在亚利桑那州逝世。莱特是一个著名建筑师,大学毕业后他在沙利文建筑事务所工作。他主张形式与功能合一,强调表现全性。他在1904年设计的办公椅,正是从实践上阐明了他自己的观点。

二、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现代家具(1914-1945年)

(一) 二次大战期间的艺术运动及学派

1、 风格派:1917年在荷兰的莱顿组成的一个由艺术家、建筑师和设计师为主要成员的集团,将画家蒙德里安和万杜埃士堡在绘画中创造的具有清新、自由的风格、空间几何构图应用于建筑、室内和家具设计中。并以集团的创始人万杜埃士堡主编的美术理论期刊《风格》作为自己学派的名称。“风格派”接受了立体主义的新论点,主张采用纯净的立方体、几何形及垂直成水平的面来塑造形象,色彩则选用红、黄、蓝等几种原色。1918年雷特维尔德加入这一运动,并设计了其代表作“红蓝椅”(图2-14)。

图2-14 风格派代表作:红篮椅、Z形椅、灯具设计

2、包豪斯:“包豪斯”是德国一所建筑设计学院的简称。它的前身是魏玛艺术学院的魏玛工艺学校,由格罗比乌斯于 1919年改组后成立。该校创造了一整套新的“以新技术来经济地解决新功能”的教学和创作方法。“包豪斯”的设计特点是注重功能和转向工业化生产,

26

并致力于形式、材料和工艺技术的统一。包豪斯是现代设计教育的摇篮。 3、国际新建筑会议(C.I.A.M):1928年在瑞士的洛桑市附近召开第一次会议,会议的目标是为反抗学院派势力面斗争,讨论科技对建筑的影响,城市规模以及培训青年一代等问题,为现代建筑确定方向,并发表了宣言。从1928年到1956年国际新建筑会议共召开10次,参加会议的建筑师中有勒 柯布西埃、阿尔托、格罗比乌斯、布鲁尔和里特维尔德等。 4、两次大战期间创办的有关刊物:《新精神》,是一本勒 柯布西埃和奥 阿梅代于1920年法国创办的建筑评论性刊物。 《今日建筑》,是安德烈、白劳克于1934年在法国创办的双月刊。 《Domus》,建筑装饰艺术杂志,1928年由吉奥 庞蒂在意大利米兰创办。

上述两次大战期间创办的刊物,在理论和实践上积极宣传现代主义的新思想,对现代建筑及家具的发展起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二)两次大战期间的著名设计师其作品

1、阿尔托 阿尔瓦:1898年生于芬兰,1976年逝世。

1921年阿尔托从赫尔辛基理工大学建筑系毕业,1923年开办事务所。1929年设计了他的第一件层积胶合板椅子,不过最初还带有木框的层积弯曲木椅。1930年创建阿泰克公司,专门生产他自己设计的家具、灯具和其它日用品。阿尔托的作品明显地反映他受到芬兰环境影响的痕迹。1940年他任美国麻省建筑学院教授(图2-15)。

图2-15 阿尔托家具

2、布鲁尔:1902年生于匈牙利,1981年逝世。1902年他进入在魏玛的“包豪斯”学院学习工业设计和室内设计。1925年当“包豪斯”迁至德骚后,布鲁尔已毕业并成了学院家具车间的主任。格罗比乌斯院长指定他为学院设计家具,同时,他设计了他的第一把用钢管制作的“瓦西里椅”。1933年移居美国,1944年入美国籍。1946年起他在纽约开办了自己的事务所(图2-16)。

27

图2-16 布鲁尔家具

3、格罗比乌斯:1883年出生于柏林,1969年在美国逝世。格罗比乌斯早年在慕尼黑和柏林学习建筑。1919年他将魏玛工艺学校和艺术学院合并改组为“包豪斯”学院,同时接替凡2 得2 维尔德任院长。1937年他移居美国,任哈佛大学建筑系主任。

4、勒 柯布西埃:1887年生于瑞士,1965年逝世于法国,原名是查尔斯 吉纳里特,当他在1920年创办《新精神》时改名为勒 柯布西埃。早年他在法国的一所艺术学院学习。1929年他同贝里昂 夏洛蒂合作,为秋季沙龙设计了一套公寓的内部陈设,其中包括椅桌和标准化柜类组合家具.1930年入法国籍。从1942-1948年,他用了7年时间完成了著名的模数制的研究工作(图2-17)。 图2-17 勒 柯布西埃家具钢管沙发

28

5、 密斯 凡 德 罗:1886年生于德国,1969年在美国逝世。密斯15岁就离开学校当了描图员。1908年他在贝仑斯事务所工作时遇到了格罗比斯和勒 苛布西埃,并担任设计师的工作。1926年他被任命为德意志制造联盟副理事,同年设计了悬挑式钢管椅。1929年他受邀设计巴塞罗那博览会中的德国馆,著名的“巴塞罗那椅”由此诞生。1937年他移居美国并于1944年入美国籍(图2-18)。

图2-20 密斯家具

三、北欧现代家具

30年代斯堪的纳维亚的设计的出现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从默默无闻到誉满全球。 北欧四国在19世纪初享受了长时期的和平生活,都具有一种共同的生活方式,一方面有农民传统,另一方面又有中产阶级文化作为基础。家具敦实而舒适。由于北欧地处亚寒带地区,对住宅以及室内用品极为重视。

北欧森林覆盖率高达60%—70%。世代相传的手工艺技术,较高的审美水准,设计师、工匠以及家具公司的紧密合作,整体效果与局部细节同样被重视,产生了风靡全球的北欧设计风格。

(一)丹麦现代家具的发展

家具设计传统可追朔到450年前。1554年,一些家具师创立了哥本哈根家具协会,1777年皇家家具杂志创刊。1770年丹麦皇家艺术学院创建家具设计学校,是世界上第一所系统培养家具设计者的学校。19世纪来丹麦从农业型社会转向工业型社会,体力劳动者和办公室职员两个新的阶层出现。

1、1970年,丹麦创立工艺设计协会。(英国工艺美术运动影响)凯拉2克林特是丹麦现代家具设计的大师和奠基人(Kaare klint 1888—1954)。早年学习建筑,年青时为美术馆制作家具,此后专心从事家具设计。

从人体功效学、人的心理、家具的功能这三方面的角度对家具进行研究,他的设计思想

29

影响了北欧四国家具的发展。1924他在皇家艺术学院建筑系创办了新家具专业课,形成了他的家具设计理论,培养了大批专业设计人才,形成克林特学派。

他在设计上强调木材的质感,保持天然美作为一种追求。他认为“将材料的特性发挥到最大限度,是任何完美设计的第一原则”。 2、雅各布森(Arne. Jacobsen):克林特学生,1927年毕业于哥本哈根皇家美术学院。使丹麦家具走向世界的国际式家具设计大师。代表作:蛋形椅、天鹅椅、蚁形椅等。采用现代新型材料——发泡聚苯乙烯作壳体材料。

3、莫根森(Borge Mogensen 1914—1972)克林特学生。功能主义设计大师,注重木材质感,精巧灵活富于感性的造型。设计与工业机械化生产紧密结合。

4、尤尔(Firn Juhl 1912—)克林特学生。设计作品简洁,充满雕塑感,与家具制作师沃登合作,一生获28次国内外大奖,有些作品成为现代美术馆永久展品。

5、汉斯2魏格纳(Hans Wegner 1914—1989)使丹麦家具走向成熟的标志。17岁学木工,稍后入工艺美校,然后留校任教,1948年自办工厂,成为独立家具设计师。动手能力与设计能力同样不俗,材料运用、加工手段、结构造型方面堪称一流高手。在椅子设计上对全人类有突出贡献。作品连获金奖为七个国家博物馆收藏。对中国明清家具极为欣赏,以此为原型,设计不少新的椅子造型。

6、汉森公司——丹麦较大规模的家具工埸。由弗利茨2汉森创办(一个木匠)。早期以木制天花板和钢木轻便椅见长,后来试验用索内工艺制弯曲木椅子。1950年汉森(老汉森儿子)搞出一个全新结构,和建筑师维特、尼尔森合作设计制造“汉森椅 Axchair 及安乐椅 (Easy Chair)”。

丹麦家具设计能享誉全球,应归功于一批热衷于精美设计和擅长使用有才干的设计师的家具制造商,汉森公司是代表性公司之一。传统而创新这一精神是丹麦家具设计风格处于领先地位的特征。汉森和韦格纳一样,以“椅子”设计而名扬天下,但走的是完全不同的道路,分别代表着“北欧风格”中两种典型的设计流派。

30

图2-21 丹麦现代家具

(二)芬兰现代家具的发展

“千湖之国”芬兰,是东西方的交汇处,是欧盟的北方之星,每年有不少的国际设计展和会议在这里举行。长久的冬季和夏季,使人们很懂得空间设计的重要性,把家庭环境看得尤其重要,从而促进了高雅、精致作品的产生。

芬兰作品注重功能,追求理性,但又造型简洁,少装饰、做工精致。采用自然材料。设计师从大自然中吸取灵感,其独特的设计风格享誉世界。返朴归真,尽善尽美可以说是芬兰设计的追求。从传统化到民族化到国际化,这一个过程贯穿了芬兰的设计脉博。

1、芬兰是国际设计中心之一。芬兰平面设计师协会(GRAFIA)是国际平面设计师协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工业设计联合会(ICSID)的总部就设在赫尔辛基。

赫尔辛基艺术设计大学(UIAH)是世界著名的设计学府,也是北欧最大的设计学院。芬兰具有悠久的家具设计传统,家具经久耐用,做工考究,享有极高的国际声誉,并涌现了一批重要的现代主义设计大师。芬兰现代建筑和家具大师阿尔瓦、阿尔托(Alvar Aalta)1898—1976,早年就读于赫尔辛基理工大学院建筑系,1923年独立创业,在从事建筑设计的同时,亦倾心于家具设计,1928年获帕米欧疗养院设计竞赛一等奖,利用这个机会,在家具厂中设一个实验车间,开始他对木材开发的各种模压成型实验。

1930年他公开在全国设计展展示了他设计的堆叠坐椅和可折叠沙发床等。受层压木制滑雪板的启发,对这一技术进行了深入持久的探索。他把家具看成是“建筑的附件”。他的作品以其强烈的个性影响了芬兰一代设计师。

2、约里奥2库卡波罗(Yrjo Kukkapuro)1933—至今,芬兰现代设计大师。诺贝尔的同胞龙宁在1950年设龙宁设计奖,以补诺贝尔奖中设计奖之缺。1951年,杰出的丹麦设计师37岁的韦格纳获该奖。15年后,33岁的约里奥2库卡波罗也以更超前的时代意识获该奖。库卡波罗1958年毕业于赫尔辛基艺术与设计大学,59年建立个人设计事务所。1974年返回母校任校长,同时任室内设计教授,为专注于设计在1980坚辞校长一职。获众多的国际国内设计大奖。开创了广泛使用钢、胶合板及合成塑料的新型现代设计。

“坐椅也应当尽量如人体一样柔美,应该是人体的反射镜”——库卡波罗。

31

图2-22 芬兰现代家具

(三) 瑞典现代家具的发展

瑞典是在斯堪的纳维亚国家中最早出现自己的设计运动的国家,早在1845年瑞典便成立了工业设计协会,这个组织的功能与德国的工业同盟类似。100多年来,该协会对推广优秀设计,发展瑞典家具事业,推动艺术与技术的合作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1、卡尔2马尔姆斯滕(Carl Malmsten 1888—1972)。终身致力于手工艺及民间艺术的开发和研究,集教师、学者、艺术家和哲人于一身,在他的影响下,瑞典形成了注重造型和精湛做工的家具设计路线,被称之为瑞典现代家具之父。

他极力倡导在瑞典成立手工艺及民间艺术学院,为艺术家和工匠的结合,提供一种创作气氛。

2、古恩纳2阿斯普隆德,建筑家,1930年为瑞典生活用品展览会设计了富丽皇的钢与玻璃结构的展览大厅,对年轻的设计师却产生了强烈影响。他设计的优美家具也誉满瑞典。 3、布鲁诺2马森(Bruno Mathsson 1907—),出身于木工世家,从未受过正规教育,聪敏好学,16岁开始学习家具制作技术,经过十年不懈的努力,成为本领超绝的技师。他受国际式和功能主义的影响,从研究人体结构和姿势与家具的关系着手,全身心投入到椅子的设计中去。他利用胶合弯曲技术设计的外形柔美,坐着舒适的椅子,成为瑞典乃至北欧家具的经典。他的设计原则是“技术的开发与形式相结合,遵循功能主义的设计原理。从1968年起,他设计了许多金属家具,80年代又在铝合金,塑料等材料方面进行了新的探索。 图2-23 瑞典现代家具

32

图2-24 挪威现代家具

(四)挪威现代家具的发展。

一个最忠实于传统的国家。设计起步较晚,借鉴他国成功经验,“站在巨人肩膀上”,形成别具一格的挪威现代家具。

奥斯陆国立工艺美术学校,在挪威家具业的发展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1956年毕业于该校的阿达尔(Torbirn Afdal 1917—)便是当今挪威家具界的权威人士,他为挪威家具奠定了国际地位。

弗雷德 劳温:大休闲椅及脚凳。 彼德 奥普斯维克:人形拥抱椅。

维恩 埃恩约森和简雷德:胶合弯曲系列休闲椅。

欧博斯维克:平衡椅(变换坐姿,传统习惯的改变,一种创造性设计。)

英格玛 瑞林:深入研究与实验,用胶合弯曲技术实现了木材难以达到的弯曲形态,木材悬臂结构,取得了技术上的突破。

今天的北欧四国,工业高度发达,但手工艺与现代技术并存的现象将长期存在。 北欧家具仍保持向上发展的势头,这要归功于这些国家家具业的竞争意识,归功于在开发新材料,新工艺方面的不懈努力,不断推出新设计,积极进取的精神使北欧国家不断有精美的家具涌现,为全世界所钟爱,成为经久不衰的畅销品,而北欧国家也因此成为世界上家具出口最多的地区。

四、二战后的现代家具

1945年二次大战后,现代家具发展迅速,到了50年代,已初步形成完整的现代家具体系。尤其是北欧四国的家具异军突起,从默默无闻变得誉满全球,形成现代家具的北欧学派;另一方面,美国有机家具的超前设计,意大利现代家具异彩纷呈,德国、日本迅速崛起,形成了灿烂辉煌的现代家具成熟阶段。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尤其是塑料和有机化学工业的迅速发展,在新材料的发掘和新工艺的应用一,现代家具出现了革命性的突破,并形成了60年代的塑料年代,70年代的技术设计风格,80年代的后现代主义,进入90年代,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普及,高新技术全面导入家具行业更为家具业带来了蓬勃发展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

(一) 美国现代家具

二战期间,大批优秀的欧洲建筑师和设计师来到美国,无疑对美国的现代设计是一个重大的促进,包豪斯的现代设计思想的火花,在美国形成了燎原之势,这对于推动美国现代家具发展,使美国家具走向世界都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33

1、克兰布鲁克学院:1923年芬兰建筑师艾利尔 沙里宁(Eliel Saariner 1873-1950)来到美国,并在底特律市郊创办了克兰布鲁克(Cranbrook)艺术学院,创建了既具包豪斯特点又有美国风格的新艺术设计体系,成为美国现代工业设计的摇篮。一些美国最有才华的青年设计师如伊姆斯、小沙里宁、贝尔托亚等都来自该学院,并成为美国工业设计界的中坚力量。

2、纽约现代博物馆:美国纽约现代博物馆成立于1929年,它从成立五日起就致力于宣传现代设计,收藏现代家具设计经典作品,并举办设计竞赛和各种展览来推动现代设计在美国的发展。如伊姆斯和小沙里宁共同设计的三维成型模压壳体椅就曾获得1940年的大奖。

现代艺术博物馆与一些企业联手合作、共同推进现代设计事业,特别是米勒公司和诺尔公司。它们将优秀设计师的作品和新生产技术结合在一起,投入批量生产和销售,创造出许多有影响的家具作品,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人物是伊姆斯和小沙里宁 3、查尔斯 伊姆斯(Charles Eames 1907-1978):是二次大战后美国的一位天才设计。他受到建筑学教育,精通家具设计、平面设计、电影制作、摄影和教育。多才多艺,充满创造力和灵感。

1940年与小沙里宁合作,创造了三维成型模压壳体椅,一举夺得1940年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主办的“有机家具设计大赛”的一等奖。此后他又设计了层压椅、钢丝椅、DAR壳体椅、金属脚椅等一系列家具,将一流的设计观念运用材料,、技术和创新的造型之中。著名艺术家德 沃拉斯(Don Wallance)评论说:“伊姆斯将特有的材料、现代技术,享利 摩 尔及阿尔普等当代一流艺术大师的造型观念凝洁于家具,开拓出基于新技术的‘雕塑家具’的新地平线”。

4、埃罗 沙里宁(Eero Saarinen,1910-1961):又称小沙里宁、父亲老沙里宁为芬兰著名建筑师,克兰布鲁克艺术学院创始人。1830年入耶普大学学习建筑,1940年与伊姆斯合作获大奖后,更增加他对家具设计的信心。随后他又完成了他的系列柱脚椅设计,将椅脚与坐加形成统一而完美的整体造型。他能出色地完成从大型建筑到细致精巧的家具的各种设计工作,永远保持一种创造的思维,注重新材料新工艺的运用,而这些都被他称之为“新时代的新精神”。

5、诺尔公司:汉斯 诺尔(Hans Knoll,1914-1955)是一美国著名诺尔家具公司的创始人,出身于德国家具制造商之家,与包豪斯有密切的来说,制作包豪斯设计作品。二战后来到美国,1939年在纽约设立诺尔家具公司,以大规模机械生产的现代意识吸引世界上最大家具制造公司。

诺尔公司以优质的设计使顾客产生信任感,对设计师给予充分信任,支持他们的创造,鼓励创新,不民开拓新产品,使诺尔公司保持了国际一流家具公司的地位。

6、米勒公司:米勒公司(Herman Miller Furniture CO)是美国与诺尔公司齐名的家具公司,成立于1923年,位于西海岸的加州,公司创始人为米勒先生。开始主要生产传统家具,1931年著名家具设计师罗德(Gilbert Rohde ,1894-1994)的加盟米勒公司,开始现代家具的设计和制造。

自古40年代起,大批量生产伊姆斯的作品将最优秀的设计转移到生产中去,他们花费了很大精力研究家具设计与制造的前沿技术难题,如胶合板的三维成型,塑料在家具上的应用,金属条自动点焊技术等,以设计与技术开发为先导,开拓了广阔的市场。

1946年,著名设计师纳尔逊(George Nelson ,1908-?)又加盟米勒公司,成为公司的新台柱,并设计出一批家具杰作,如著名的椰壳椅、蜀葵椅、郁金香椅等。1959年,纳尔逊研制出CSS系列组合家具,开创板式组合家具的先河。

米勒公司不仅大量挖掘设计人才,而且还不惜重金购买优秀设计的知识产权,如欧洲著名设计师潘顿、诺格什、查德威尔、派尔等的设计作品。好的设计作品、正确的经营方针、设计师至上的原则,这就是米勒公司成功的密诀。

34

目前,美国是世界上家具消费、生产和进口大国。据报道,美国在1998年家具产量为480亿美元,居世界第一,进口家具为100亿美元,也居世界第一位。 图2-2 美国现代家具

(二) 意大利现代家具

意大利的现代家具是在20世纪50年代才发展起来的。它是建立在大企业、小作坊、设计师密切协作的基础之上。它将现代科学技术与意大利的优秀传统文化融为一体,以一流的设计和一流的质量而享誉世界,并形成了以米兰和都灵为首的世界家具设计与制造中心,每年举办的米兰国际家具博览会吸引了全球的家具企业和设计师云集米兰,成为家具业的奥林匹克技大会。

1、金圆规奖:为了鼓励扶植优秀工业设计,米兰的著名拉里纳契纳(La Rinascente)百货公司决定设立金圆规奖(Compassod.s Oro),1945年9月,第一届金圆规奖揭晓,著名设计大师吉奥 庞蒂设计的轻体椅获大奖,被誉为意大利现代家具的经典作品。金圆规奖为促进设计师与生产者的结合,工业与艺术的联姻取得了成功的经验,为意大利现代设计走向世界起了重大作用。

2、吉奥 庞蒂(Gio Ponti ,1891-1917)有意大利“现代建筑主义”之称,他不仅是杰出的建筑师、设计师,而且还是教师和作家。他吸收了北欧家具的精华,为创立了现代意大利设计风格,便意大利进入世界一流设计大园起了的先驱者作用。他1928年创办的多姆斯(Domus)杂志是世界上至今为止最好的专业设计杂志之一,为培养现代设计人才和传播现代设计思想起了重要作用。

庞蒂的设计是追求真正的形式美,并把功能与形式的美结合在一起,在造型上偏重于有动感的线条和不对称的形体,形成一种独特的体现人类情感的造型形式和哲理精神。

35

3、卡西纳家具公司(Cassina)是引导意大利现代家具设计和生产潮流的重要中心。这个公司以“设计引导生产”的方式,由著名设计师负责,如科隆博(Joe Cesore Colomb),曼彻劳蒂(Argelo Mangiarotti)、斯卡尔帕夫妇(Tobia Scarpa)、马吉斯特雷特9Vico Magistretti)、奥伦蒂(Gae Aulenti)、博内特(Rodolfo Bonelte)等一批当代意大利才华横溢的家具设计师,发展了具有魔力般魅力的“意大利线条”的独特风格的家具设计,引导了20世纪70年代意大利家具设计的潮流,从而形成了世界上著名的家具中心——米兰家具设计与制造中心。

“我们不跟随时尚,而是创造时尚”是意大利家具设计的理念。意大利家具的成功经验是因为它开发出了一套融合全部生产环节(研究、设计、开发、制造、市场、营销、展览)的现代家具工业化系统,并且特别重视设计创新,领导世界家具设计与消费的新潮流,使意大利这个小国家成为全球家具设计与制造强国。1997年,家具工业总产值达150亿美元、出口86亿美元,名列世界第一。 图2-25 意大利现代家具

(三) 法国现代家具

法国的家具曾有过光辉的历史,曾经一度是欧洲的家具中心,巴洛克、洛可可风格的家具永载史册,对世界家具有很大影响。进入20世纪60年代后,北欧四国、南欧意大利、西欧德国、美国、日本等国现代工业设计方兴未艾,法国相比之下明显落伍了,为了消除这种弊端,自80年代起,法国政府官邸中的古典家具改为现代家具,以示对现代设计的重视和鼓励。扶持现代设计教育,举办设计竞赛,80年代中期,法国的现代设计已逐渐赶上国际先进行列。

1987年巴黎国际家具展上,展示了法国新一代设计师家具作品,一批现代家具设计师脱颖而出。如斯塔克、佩里昂、穆尔格、波林等,出现了一批现代世界家具精品设计,如斯塔克的普拉特椅、佩里昂的模压餐椅、穆尔格的人形椅等。

36

图2-26 法国现代家具

(四) 日本现代家具

日本现代工业设计的起步,首先是从学习和借鉴欧美设计开始的。20世纪50-69年代是日本经济的发展初期,其工业设计从模仿欧美产品着手,进行改良设计,以求打开国际设计,这个时期的不少产品都有明显的模仿痕迹,自70年代后,日本经济进入繁荣发展的全盛时期,工业设计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由模仿到改良,从改良到创造,逐步形成了日本特色的设计风格,成了世界设计大国之一。

日本家具界的一批设计大师,如柳宗理、川上元美、喜多俊之、司朗仓松等,为日本家具走向世界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并创造了一批世界现代家具的经典作品,如柳宗理的蝶形椅、喜多俊之的打盹椅、司朗仓松的月光沙发等。

日本现代家具在紧限世界潮流的同时,又没有放弃本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使民族风格与国际新潮融为一体,非常值得当代中国家具设计借鉴和学习。

37

图2-27 日本现代家具

五、 面向未来的多元家具时代

20世纪70年代后,西方发达国家开始进入后工业社会,现代设计的特征开始走向多元化,自60年代中期,国际上兴起了一系列的新艺术潮流,如“波普艺术”、“欧普艺术”、高技派与高情感派、后现代主义等,形形色色的设计风格和流派此起彼伏,令人目不暇接,这些因素都促进了设计的多元化达到空前的繁荣。

(一) 高技派风格

高技派(High-Technique)着力表现高度发达的工业技术,极力寻找新材料与新形式,以简洁的形体和工业材料的外观来表现技术美。

高技派风格的设计强调工业化的高品质特征,它体现的是考究的现代化材料、精细的技术结构和精致的加工手段,可以称作高工业家具,如意大利马利奥 波塔的钢板网椅。 图2-28 高技派风格家具

(二) 波普风格和欧普风格 1、 波普风格(Pop)

波普艺术是流行艺术(Popular Art)和简称,又称为新富裕主义,是在美国现代文明的影响下而产生的一种国际性艺术运动,多以社会上流行的形象或戏剧中的偶然事件作为表现内容。力求表现自我,追求标新立异的心理。

波普风格在不同国家有不同的形式。意大利的波普设计则体现出软雕塑的特点,并通过视觉上与别的物品的联想来强调其非功能性,如把沙发设计成嘴唇状或者做成一只大手套形。

2、 欧普风格(Opt)

欧普艺术是光学艺术(Optical Art)的简称,它是应用人在视觉上的错觉印象作为表现形式的一种艺术风格。它将一种形状作多次简单的往返重复,使之引起某种富于韵律的秩序变化,进而造成视觉上各种不同的微妙错觉。

欧普艺术兴起并盛行于美国,在家具方面,它与波艺术一样,仍旧局限在表面装饰上。1964年英国设计师穆多什((Peter Murdoth)设计了一种“用后即弃”的儿童椅,它是用纸

38

板折叠而成的,表面饰以字母,十分新奇,带有浓厚的欧普情趣。 图2-29 波普和欧普风格家具

(三) 后现代主义

后现代主义(Post =Modernism)是20世纪70年代产生于欧美的一种设计思想,在七、八十年代的建筑界和设计界掀起轩然大波,随即开始走向衰退。后现代主义首先体现于建筑界,而后迅速波及一其他设计领域。

在这种“新设计”的潮流中,出现了一些标新立异的设计集团,如1967年成立意大利佛罗伦萨的阿尔卓默(Archizoom)集团,其成员勃兰奇等于1969年设计了一把怪异的椅子。

1、 孟菲斯集团

后现代主义在设计界最有影响的组织是大利名为“孟菲斯”(Memphis Design Group)的设计师集团。孟菲斯成立于1980年12月,由著名设计师索特萨斯(Ettore Sottsass,1917-?)和7名年轻设计师组成。

1981年9月,孟菲斯在米兰举行了一次设计大展,使国际设计界大为震惊。孟菲斯的设计灵感来自于20世纪的装饰艺术、波普艺术、东方和第三世界的艺术传统等。孟菲斯认为材料不仅是完成设计的一种物质保证,更是一种积极的交流情感的媒介和自我表现的细胞。从廉价材料到贵重材料、从粗糙材料到光滑材料、从发光材料到不发光材料,尤其善用胶合

39

板、塑料等一类廉价材料。孟菲斯十分重视装饰,把装饰看成是与结构同等重要的因素。

个性化、环境意识、高科技与甜美、纯洁、愉悦的心情心情交织在一起,构成了90年代的新的设计观念。

图2-30、31、32后现代主义家具设计A、B、C

40

第五节 中国历代家具

我国是个土地辽阔、资源丰富、历史悠久的国家,又是由多民族组成的。因此,无论是文化积演还是物质文明都有着博大精深和丰富多彩的内涵。其中的家具成就尤为显赫,蜚声中外的“明式家具”就是我们的祖先给人类艺术宝库的一笔丰厚的遗产。

“家具”是和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实用工艺美术用品,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习俗,因而生产出不同风格的家具。我国有史以来自夏、商、商、春秋战国、秦、两汉、三国、西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民国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 在这历史长河中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家具同样在漫长的历史变迁中发展变化着。我国的起居方式,自古至今可分为“席地坐”和“垂足坐”两大时期。

一、商周时代的家具

“席地坐”包括跪坐。可追溯到公元前17世纪的前代,距今已3700年。商代灿烂的青铜文化反映出当时家具已在人们生活中占明一定地位,从现在的青铜器中我们着到有商代切肉的“俎”和放酒用的“禁”。推测当时在室内地上铺席,人们坐于席上而使用这些家具。 图2-33 商周时代的家具

二、春秋战国、秦时期家具

西周以后从春秋到战国直至秦灭六国建立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帝国,是我国古代社会发生巨大变动的时期。是奴隶社会走向封建社会的变革时期,奴隶的解放促进了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工艺技术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春秋时期还出现了著名匠师鲁班,相传他发明了钻刨、曲尺和墨斗等。人们的室内生活,虽仍保持席地跪坐的习惯,但家具的制造和种类已有很大发展。家具的使用以床为中心,还出现了漆绘的几、案、凭靠类家具。如河南信阳出地的漆俎、周围绕以阑干的大床等,不仅有彩绘龙纹凤纹、云纹、涡纹等,还有在木面上雕刻的木几。它反映了当时家具制作及髹漆技术的水平已相当高超。

41

图2-34 春秋战国、秦时代的家具

三、两汉、三国时期的家具

西汉建立了比秦更大疆域的封建帝国,并开辟了通往西域的贸易通道,促进了与西域诸国的文化交流,使商业经济也不断发展,扩大了城镇建设,增加了许多新城市。经济的繁荣对人们生活产生巨大影响。随之家具制造起了很大的变化,如几案合二为一,面板逐渐加宽;榻的用途扩大,出现了有围屏的榻,有的床前设几案(或置于床上),同时还出现了形似柜橱的带矮足的箱子。装饰纹样增加了绳纹、齿纹、三角形、菱形、波形等到几何纹样以及植物纹样。 图2-35 两汉、三国时期的家具

42

四、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家具

两晋、南北朝是和国历史上充满民族斗争的时代。由于西北少数民族进入中原,导致长期以来跪坐礼仪观念的转变以及生活习俗的变化。此时的家具便由矮向高发展,品种不断增加,造型和结构也更趋丰富完善。东汉末年即已传入的“胡床”已普及到民间。高坐具,如椅子、筌蹄(一种用藤竹或草编的细腰坐具)、凳等的输入使得垂足坐以门来作装饰,人们可坐于榻上,也可垂足坐于榻沿;床也增高,上部加床顶,床上还出现依靠用的长几、隐囊(袋形大软垫供人坐于榻上时倚靠)和半圆于的凭几,床上还加两折或四折的围屏。随着佛教的传入,装饰纹样出现了火焰、莲花纹、卷草纹、缨络、飞天、狮子、金翅鸟等。 图2-36 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家具

五、隋、唐、五代时期的家具

隋、唐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顶峰。统一中国后开凿贯通南北的大运河,促进了南北地区的物产与文化交流。农业、手工业生产得到极大的发展,也带动了商业与文化艺术的发展。唐初实行均田制、兴修水利扩大农田,使农业、手工业、商业日益发达,对外贸易也远通到日本、南洋、印度、中亚、波斯、欧洲等地。致使唐代的经济得到发展,国际文化交流日渐频繁。思想文化领域都十分活跃、繁荣,各个方面都得到空前发展。这一切大大地促进了家具制造业。唐代正处于两种起居方式交替阶段。因而家具的品种和样式大为增加,坐具出现凳、坐墩、扶手椅和圈椅。床榻有大有小,有的是壶门台形体,有的是案形结构。在大型宴会场合再现了多人列坐的长桌长凳。此外还有柜、箱、座屏、可折叠的围屏等。由于国际贸易发达,唐代的家具所用的材料已非常广泛,有紫檀、黄杨木、沉香木、花梨木、樟木、桑 木、桐木、柿木等,此外还应用了竹藤等材料。唐代家具造型已达到简明、朴素大方的境地,工艺技术有了极大的发展和提高。如桌椅构件有的做成圆形,线条也趋于柔和流畅,为后代各种家具类型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唐代家具的装饰方法也是多种多样,有螺钿、金银绘、木画等工艺(木画是唐代创造的一种精巧华美的工艺,它是用染色的象牙、鹿角、黄杨木等制成装饰花纹,镶嵌在木器上)。

43

图2-37 隋、唐、五代时期的家具

六、两宋、元时期的家具

宋代时期由于北方辽、金不断入侵,连年战争,形成两宋与辽金的对峙局面。但在经济文化方面,宋朝仍居先进地位。北宋初期扩大耕地面积、兴修水利,手工业,商业、国际贸易仍很活跃。由于中国木结构建筑的特点,宋代手工业分工更加细密,手工艺技术和生产工具更加进步,宋代的起居方式已完全进入垂足坐的时代,同时出现了不少新品种,如圆形、方的高几、琴桌、床上小炕桌等。在家具结构上突出的变化是梁柱式的框架结构代替了唐代沿用的箱形壶门结构。大量应用装饰性线脚,极大地丰富了家具的造型,桌面下采用束腰结构也是这时兴起的,桌椅四足的断面除了方形和圆形以外,有的还做成马足形。这些结构,造型上的变化,都为以后的明、清家具的风格形成打下了基础。

宋代家具为适应新的起居方式,在尺度、结构、造型,装饰等方面都发生显著的变化,家具在室内的布置也有了一定格局。如对称的、不对称的,今天我们从许多宋画中可以见到当时的家具布置。此外在北宋(公元1103年),《营造法式》正式刊印,该书是由主管工程的李诫编写的,是北宋政府为了加强对建筑设计、结构、用料、施工等管理,在总结前人的基础上制定的“规范”。其中有对木作、石作、砖作、雕作、竹作、泥瓦作,彩画作等13个工种的如何按等级、用料、比例、尺度,以及艺术加工方法等操作制度的规定,是我国古代木结构建筑重要文献。

44

图2-37 两宋、元时期的家具

七、明代时期的家具

明太祖(朱无璋)于公元1368年建立了明朝。明初兴修水利,鼓励垦荒,使遭到游牧民族破坏的农业生产迅速地恢复和发展。随之手工业,商业也很快得到发展,国际贸易又远通到朝鲜、日本、南洋、中亚、东非、欧洲等地。至明朝中叶,由于生产力的提高,商品经济的发展,手工业者的自由商人的增加,曾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由于经济繁荣,当时的建筑业、冶煤油、纺织、造船、陶瓷等手工业均达到相当水平,明末还出现一部建造园林的著作——《园冶》,它总结了造园艺术经验。明代家具也随着园林建筑的大量兴建而得到巨大的发展。当时的家具配置与建筑有了形象紧密的联系,在厅堂、书斋、卧室等有了成套家具的概念。一般在建造房屋时要把握建筑物的进深、开间和使用要求,要考虑家具的种类和式样、尺度等成套地配制。 (一)明式家具的品类

明式家具品类繁多,可粗略划分成六大类:

1、椅凳类:有官帽椅、灯挂椅、靠背椅、圈椅、交椅、杌凳、圆凳、春凳、鼓墩等。 2、几案类(承具类:)有炕桌、茶几、香几、书案、平头案、翘头案、条案、琴桌、供桌、八仙桌、月牙桌等。

3、柜厨类:有闷户橱、书橱、书柜、衣柜、顶柜、亮格柜、百宝箱等。 4、床榻类:有架子床、罗汉床、平椟等到。

5、台架类:有灯台、花台、镜台、面盆架、衣架、承足(脚踏)等。 6、屏座类:有插屏、围屏、座屏、炉座、瓶座等。

45

(二)明式家具的材料和制作工艺

明式家具使用的木材也极为考究,明朝郑和七下南洋,使我国和东南亚各国交往密切,贸易往来频繁,这些地区出产的优质木材 ,如黄花梨、红木、紫檀、杞梓(也称鸡翅木)楠木等供应充足。由于明代多采用这些硬质树种做家具,所以又称硬木家具。在制作家具时充分显示木材纹理和天然色泽,不加油漆涂饰,表面处理用打蜡或涂透明大漆。这是明代家具的一大特色。

明式家具造型优美多样,做工精细,结构严谨,之所以能够达到这种水平,与明代发达的工艺技术分不开。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用硬木制成精美的家具,是由于有了先进的木工工具,明代冶炼技术已相当高超,生产出锋利的工具。当时的工具种类也很多,如刨就有推刨、细线刨、蜈蚣刨等;锯也有多种类型,“长者剖木,短者截木,齿最细者截竹”等等。

明代的能工巧匠有利刃在手,为越来越多的功能要求创造了不少新造型、新品种、新结构的家具。明式家具采用框架式结构,与我国独具风格的木结构建筑一脉相承,依据造型的需求创造了明榫、闷榫、格角榫、半榫、长短榫、燕尾榫、夹头榫以及“攒边”技法、霸占王撑、罗锅撑等多种结构。既丰富了家具的造型,又使家具坚固耐用。虽经几百年至今我们仍能看到实物。总之,明式家具制造业的成就 是举世无双的,许多西方设计家为之倾倒。明式家具的独到之处是多方面的,这里让我们借用工艺美术家田自秉教授用四个字来概括它的艺术特色,即“简、厚、精、雅”。简,是指它的造型简练,不琐、不堆砌,比例尺度相宜、简洁利落、落落大方。厚,是指它形象浑厚,具有庄穆、质朴的效果。精,是指它做工精巧,一线一面,曲直转折,严谨准确,一丝不苟。雅,是指它风格典雅,令人耐看,不落俗套,具有很高的艺术格调。 图2-38 明代家具

八、清代时期的家具

明末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推翻了明朝的统治,但胜利果实被北方入侵的满族所夺取,建立了满“清”。1661年灭了南明,建立了清朝。清朝建立以后,对手工业和商业采取各种压抑政策,限制商品流通,禁止对外贸易等,致使明代发展起来的资本主义萌芽受到摧残。尽管如此,家具制造在明未清初仍大放异彩,达到我国古典家具发展的高峰。我国研究古典家具的专家王世襄先生讲过,明代和清前期(乾隆以前)是传统家具的黄金时代。这一

46

时期苏州、扬州、广州、宁波等地成为制作家具的中心。各地形成不同的地方特色,依其生产地分为苏作、广作、京作。苏作大体继承明式特点,不求过多装饰,重凿和磨工,制作者多为扬州艺人;广作讲究雕刻装饰,重雕工,制作者多为惠州海丰艺人;京作的结构用鳔,镂空用弓,重蜡工,制作者多冀州艺人。清代乾隆以后的家具,风格大变,在统治阶级如宫廷、府第,家具已成为室内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追求繁琐的装饰,利用陶瓷、珐琅、玉石、象牙、贝壳等做镶嵌装饰。特别是宫廷家具,吸收工艺美术的雕漆、雕填、描金等手法制成漆家具。他们房间追求装饰却忽视和破坏了家具的整体形象失去了比例和色彩的和谐统一。此种趋向到清晚期更为显著。1840年后我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各方面每况愈下,衰退不振,家具行业也不例外。然而广大的民间家具制造业仍以追求实用、经济为主,继续向前发展着。 图2-39 清代家具

中外历代家具风格演变一览表

47

公元前3000 埃 及 希 腊 仰韶半坡 6世纪 罗 马 10世纪 拜占庭式 商周家具 秦汉家具 魏晋—宋 罗马式 文艺复兴 文艺复兴 15世纪 元家具 伊丽沙白式 雅各宾式 明代家具 美国 殖民地式 清代家具 17世纪 路易14式 巴洛克 威廉式 路易15式 洛可可 奇宾代 尔式 晚清家具 亚当式 18世纪 路易16式 帝国式 19世纪 帝国式 谢拉顿式 摄政式 维多利亚式 新艺术运动 欧洲工业 革命 手工艺运动 北欧现代 家具 青年风格式 美国现代有机家具 20世纪 分离运动 德意志工 作联盟 包豪斯学院 后现代主义 国际主义 现代设计 意大利现 代家具 日本现代家具二战后美孟菲斯 国新包豪

20世纪 80年代 乌尔姆艺 术大学 当代家具 20世纪 80年代 48

《家具设计与工艺》每章学习目标、作业与思考题,阅读推荐及相关网站链接 第二章 中外家具发展简史

学习目标:家具的历史与人类文明的发展同步,已经有几千年的悠久历史了。家具史作为一门独立的专业课程,具有非常复杂的交叉学科特点,家具史与建筑史、艺术史、科技史的发展极为密切。通过对家具史的学习,要了解和分析中外家具的历史演变和各种不同流派的家具风格,学习前辈艺人和艺术大师是如何创造与工作的,了解家具发展的文化脉络,用中外优秀的家具文化遗产来启迪和扩展我们今天的家具设计与创造。 作业与思考题:

1、外国古典家具古代、中世纪、近世纪三个阶段有哪些主要风格与流派; 2、简述巴洛克与洛可可家具风格的造型特点; 3、试述现代家具设计有那几个主要学派及其风格特点?4、对中外经典家具设计作品进行设计分析、临摹速写一批家具经典作品。

5、参观考察历史博物馆、古建筑、古发居、古园林,着重了解历代建筑与艺术风格对家具设计风格演变的影响,写出图文并茂的考察报告一篇。 阅读书目推荐:

1.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广州:新世纪出版,1995年

2.何镇强.张石红.中外历代家具风格.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年 3.方海.20世纪西方家具设计演变.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年 4.李红.于伸.中外家具发展史.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2000年 5.李宗山.中国家具史图说.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2001年 相关网站链接: 1、WWW 2、WWW 3、WWW

多媒体光盘内容:

1、中国明式家具图录;

2、20世纪西方现代家具经典设计作品; 3、Powerpoint电子教案,(1)现代设计思潮(1850-2000年)彭亮、(2)明式家具赏析(3)中外家具设计史

49

第三章 家具设计基础

第一节 家具的分类

建筑与家具都是在不断发展和变化的。最早的建筑是人类为了避风遮雨而建造并渐渐进

化的,最早的家具是人类为了坐卧休息而产生的。随着历史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人类逐步地创造出各种不同类型和式样的建筑与家具,并随着社会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发展而演变。每一历史时期都在创造具有新的使用功能和审美价值的家具类型。尤其是发展到现代社会,出现了许多前所未有的新的家具品种和式样,最大限度地满足了现代人的生活和工作需要,创造了更舒适、更温馨、更合理、更具文化品位的生活方式。

由于现代家具的材料、结构、使用场合、使用功能的日益多样化,也导致了现代家具类型的多样化和造型风格的多元化,所以,很难用一种方法将现代家具分类。我们可从以多种角度对现代家具进行分类,以便对现代家具系统形成一个完整的概念,作为我们学习现代家具设计与制造的基础知识之一。

一、基本功能分类

这种分类方法是根据人与物、物与物的关系,按照人体工程学的原理进行分类,是一种科学的分类方法。

(一)坐卧类家具

坐卧类家具是家具中最古老最基本的家具类型,家具在历史上经历了由早期席地跪坐的矮型家具到中期的重足而坐的高型家具的演变过程,这是人类告别动物的基本习惯和生存姿势的一种文明创造的行为,这也是家具最基本的哲学内涵。

坐卧类家具是与人体接触面最多、使用时间最长使用功能最多最广的基本家具类型,造型式样也最多最丰富,坐卧类家具按照使用功能的不同可分为椅凳类、沙发类、床榻类三大类。

1、椅凳类家具:椅凳属坐类家具,品种最多、造型最丰富,没有其它的家具类型在设计与造型上可以与椅凳类家具相比拟。在家具史上椅凳的演变与建筑与技术的发展同步,并且反映了社会需求与生活方式的变化,甚至可以说是浓缩了家具设计的历史。绝大部分家具设计大师的设计经典代表作品都是以椅子的造型形象出现的,当今世界上最著名家具设计展之一就是在意大利的乌迪内(Udine)举办的国际椅子展览,至今已经连续举办了二十多届,并设立了“全球最佳椅子设计奖”、“十大杰出椅子设计奖”、“金三角奖”等各种奖项。

椅凳类家具从传统的马扎凳、长条凳、板凳、墩凳、靠背椅、扶手椅子、躺椅、折椅、圈椅,发展到了今天具有高科技和先进工艺技术和复合材料设计制造的气动办公椅、电动汽车椅、全自动调控航空坐椅等。

50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q1up.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