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人文社科科研编制及科研业绩点核算办法

更新时间:2024-04-26 19:02: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附件:

浙江大学2006年人文社科科研业绩点核算办法

为了更好地促进广大文科教师多承接科研项目、出高水平的成果,在广泛征求文科教师的意见和相关学院的基础上,学校决定对原核算办法进行调整,进一步使人文社科科研岗位和业绩工作量的核算更为合理、公平和科学。

2006年人文社科科研业绩点由项目经费、成果产出、组织学术会议和机动四大块业绩点所构成,具体核算办法如下。

一、项目经费业绩点

科研项目业绩点按经费数计算,并按项目的不同来源渠道赋予不同的权重;具体按科研项目上年实际到款经费数的加权平均数计算。计算公式为:

Y??j?1n?i?Hjh

? Y为某位教师当年科研项目业绩点数。

? Hj为某位教师上年里实际获得的科研经费(单位:万元),经费必须进学校

科研帐户。

? βi为课题项目所属类别权重系数, 一类: β=1.4, 二类:β=1.3,三类:

β=1.2 四类: β=1.1,五类:1.0。其具体分类见表1。

? h为各学院科研人员的1个科研业绩点的加权科研经费指标数,其标准如下:

学院 人文、教育、外语经济、公共管理和加权经费数 经费数(万元) 和法学院 4 管理学院 5 非文科学院 6 根据科研项目的重要性和复杂程度,按照纵横向项目的各种渠道进行分类,对科研项目经费赋予不同的权重,见表1。

1

表1: 各类科研项目经费权重

权 重 类 别 项 目 类 别 1.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1.4 一类 2. 省部级社科重大招标项目 3.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项目中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4.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文科) 1.教育部社科规划项目 1.3 二类 2.高校古籍整理规划项目 3.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项目中的教育部级项目 4. 政府间国际合作项目 1. 中央其他部委项目 1.2 1.1 1.0 三类 四类 五类 2. 省社科规划项目(含省“五个一工程”项目) 3. 民间国际合作项目 其余各类纵向项目 1. 企事业单位委托研究项目 2. 成果转让 3. 咨询服务 [注] ①重点学科建设费、专项设备购置费、各类项目学校配套部分、学校基金等不参加科研

业绩点的计算;

②项目经费按全额提管理费的加权经费总和计算;

③项目业绩点统一算给项目负责人,由其根据实际工作量分配给有关课题组成员。

二、成果业绩点

科研成果采用直接计算业绩点的办法。 计算公式为:

G??XiG为某位教师当年科研成果业绩点数; Xi为上年某位教师各类成果业绩点数。

成果业绩点计算办法是:首先将成果划分为论文、著作(含研究报告)和获奖成果三大类;再在三大类内部,根据不同情况赋予不同的业绩点。如为了体现以质量为核心的评价原则,对于那些在高级别刊物上发表的论文、高档次的成果获奖等应赋予较高的业绩点,以鼓励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具体标准如下表2所示。

2

表2: 各类科研成果业绩点计算标准表

1.论文

期刊级别 SSCI、AHCI 权威 一级 业绩点 1.0 0.6 0.3 备 注 若论文影印、转载发表,就高计算一次 [注] (1)权威和一级刊物名录清单附后。

(2)被SSCI、AHCI收录的,不含单页短文,如快讯、会议摘要和论文文摘等。

2.著作和研究报告

类 型 著作方式 著 学术著作 业绩点基数 1 字数业绩点 以20万字为基数,每超过5万字增加0.2个业绩点。 译著 编著 主编、编 工具书 古籍整理 研究报告 3.科研奖励

奖励名称 等级 一等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成果奖 二等 三等 一等 教育部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 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3

0 0.5 0.3 0.3 0.3 0.3 1 0.5 按每1万字赋0.04个业绩点计算 以20万字为基数,每超过5万字增加0.1个业绩点。(其中校点字数按1/3计算) 必须有相关政府部门的采纳函 主编 校注、翻译 校点 中央部委采纳 省级采纳 业绩点 20 10 5 8 4 2 4 备注 二等 三等 一等 全国青年优秀社科成果奖(中国社科院)、省政府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其他省部级社科成果奖 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奖 著名民间奖(王力、孙冶方、金岳霖、 吴玉章、胡绳等) [注]: ①以上奖励,其论文奖减半计业绩点。

二等 三等 一等 二等 三等 2 1 3 1 0.5 4 不分等级 对应省政府社科优秀成果奖,无等级的按一等奖赋予业绩点 ②全国青年优秀社科成果提名奖不计业绩点。

③若有合作者,分配比例如下:若有二个作者,第一作者计60%,第二作者计40%;

若有三个作者,第一作者计50%,第二作者计30%,第三作者计20%;第四作者以后者暂不计点。

④对于扩大学校学术影响的活动,如参加《中央电视台》专访,在《人民日报》、《光

明日报》等大报上发表文章等,学校给予业绩点的奖励,具体另议。

三、组织重要学术会议

组织主办重要学术会议给予一定的业绩点补贴,具体标准如下: 学术会议 性质 业绩点 小型 1 国际学术会议 中型 2 大型 3 全国性学术会议 1 [注]:1.出席外宾人数为50人以上(含50人),且参加会议的国家地区为10个以上(含10个)

为大型国际学术会议;出席外宾人数为10人以上(含10人),且参加会议的国家地区为5个以上(含5个)为中型国际学术会议;其余均为小型国际学术会议。 2.全国性学术会议将视具体情况另议。

四、重点和特殊研究的补贴业绩点

机动业绩点由学校机动补贴和学院机动两块构成。 1.学校机动补贴业绩点 主要用于:

(1)重点研究基地:主要是“985工程”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和浙江省重点研究基地;

(2)特殊研究领域:台港澳问题研究、跨学科研究的启动、鼓励国际化学术发展的研究、学校直接下达的研究任务等。

2.学院机动业绩点

4

每年按比例切块下达,由学院自主分配,可用于:

(1)未纳入学校核算办法中的非权威和一级期刊的CSSCI期刊源论文; (2)各学科主办的刊物(含高水平的同人刊物);

(3) 未纳入计算业绩点期刊源的在外文刊物上发表的论文; (4)引进人才的补贴;

(5)对学科发展和团队建设作出重要贡献的人员; (6)其它学院认为需要特殊补贴的人员。

人文社科权威和一级学术期刊目录

一、权威期刊

1.管理世界 2.哲学研究 3.中国语文 4.外语教学与研究 5.文学评论 6.外国文学评论 7.历史研究 8.经济研究 9.政治学研究 10.法学研究 11.社会学研究 12.新闻与传播研究

13.中国图书馆学报 14.教育研究 15.体育科学 16.心理学报 17.中国社会科学(中、英文版) 18.《新华文摘》(全文转载) 19.《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全文转载)

二、一级期刊

1.学术月刊 2.马克思主义研究 3.自然辩证法研究 4. 自然辩证法通讯 5.心理科学 6.应用心理学

7.世界宗教研究 8. 统计研究 9. 社会科学战线 10.人口研究 11. 中国人口科学 12. 民族研究 13.国际问题研究 14.中共党史研究 15. 台湾研究 16. 中国法学 17. 中外法学 18. 政法论坛

19.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中国经济史研究 21.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2. 经济学家 23.世界经济 24.世界经济与政治

5

25. 会计研究 26.中国农村经济 27. 农业经济问题

28.中国土地科学 29.中国工业经济 30.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31. 财贸经济 32.金融研究 33. 国际贸易问题 34.管理科学学报 35. 科学学研究 36. 科研管理 37.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38. 中国出版 39. 大学图书馆学报 40. 情报学报 41. 档案学通讯 42. 高等教育研究(武汉) 43. 比较教育研究 44. 教育发展研究 45. 中国高教研究

46.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武汉) 47.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48.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49. 中国体育科技 50. 文献 51. 古汉语研究 52. 语言研究 53. 外国语 54. 中国翻译 55.当代语言学(原为:国外语言学) 56. 现代外语 57. 外国文学 58. 外国文学研究 59. 文艺研究 60. 文学遗产 61. 文艺理论研究 62.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63. 美术研究 64. 新美术 65. 中国音乐学 66. 当代电影

67.史学理论研究 68. 中国史研究 69. 近代史研究 70. 世界历史 71. 考古学报 72. 文史(中华书局) 73. 敦煌研究 74.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75. 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全文复印)

76.中国社会科学评论(香港) 77.中国社会科学季刊(香港)(现已停刊)

6

25. 会计研究 26.中国农村经济 27. 农业经济问题

28.中国土地科学 29.中国工业经济 30.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31. 财贸经济 32.金融研究 33. 国际贸易问题 34.管理科学学报 35. 科学学研究 36. 科研管理 37.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38. 中国出版 39. 大学图书馆学报 40. 情报学报 41. 档案学通讯 42. 高等教育研究(武汉) 43. 比较教育研究 44. 教育发展研究 45. 中国高教研究

46.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武汉) 47.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48.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49. 中国体育科技 50. 文献 51. 古汉语研究 52. 语言研究 53. 外国语 54. 中国翻译 55.当代语言学(原为:国外语言学) 56. 现代外语 57. 外国文学 58. 外国文学研究 59. 文艺研究 60. 文学遗产 61. 文艺理论研究 62.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63. 美术研究 64. 新美术 65. 中国音乐学 66. 当代电影

67.史学理论研究 68. 中国史研究 69. 近代史研究 70. 世界历史 71. 考古学报 72. 文史(中华书局) 73. 敦煌研究 74.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75. 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全文复印)

76.中国社会科学评论(香港) 77.中国社会科学季刊(香港)(现已停刊)

6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y1up.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