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因有趣而有效的“先学”

更新时间:2023-03-29 20:35:01 阅读量: 学前教育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追求因有趣而有效的“先学”

作者:梁爱学

来源:《课外语文·教研版》2013年第01期

【摘要】开展语文课的“先学”活动,对于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笔者通过实践总结了在组织学生进行“先学”活动的三种行之有效的方法,通过巧设导语、引导想象、鼓励竞争达到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

【关键词】初中语文;学生;先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我国先贤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也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见兴趣在学习过程中的巨大作用。那么何为兴趣呢?兴趣是指个体以特定的事物、活动及人为对象,所产生的积极的和带有倾向性、选择性的态度和情绪。每个人都会对他感兴趣的事物给予优先注意和积极地探索,并表现出心驰神往。由此可见,学生只有有了学习的兴趣,学习才会有动力,才会有良好的效果。那么,对于语文课的“先学”环节来讲,如何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呢?结合本学期的教学实践研究,得出了几点自认为较为有效的实施策略,与同仁分享。

巧设导语,激发兴趣

课堂导入,就是教师在实施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之前,通过简单的语言、行为或方式,引导学生较迅速和积极的进入学习状态的教学行为方式。这是教师教学中重要的不可缺少的环节。优秀的教师,在教授新的教学内容时,都会或多或少的设计好这一环节,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兴趣和期待,使课程内容得以顺利地展开。

德国教育家斯多惠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呼唤、鼓励。”

语文特级教师于漪也说:“在课堂教学中,要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兴趣,首先要抓住导入课文的环节,一开始就能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

的确,如果能充分做好导入这一重要环节,那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学生的求知欲望,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课堂效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所以在教学中,我会精心设计教学导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从而使学生对本节课充满期待。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qccl.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