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江市水污染防治规划文本

更新时间:2023-10-05 22:08: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吴江市水污染防治规划文本

一、 总论

第1条 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确保吴江市水环境质量安全为基本目标,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实现吴江市水环境质量的不断提高和生态状况的持续改善。

①饮水为重,依法治污 ②突出重点,明确责任。 ③标本兼顾,综合治理 ④点面并重,依靠公众

第2条 本规划是吴江市市域范围内进行水污染防治的指导性文件,全市其它有关水污染防治规划的编制以及工程项目建设均应遵守本规划。

第3条 本规划范围包括吴江市全部行政区域,面积1176平方千米,包括松陵、汾湖、平望、盛泽、横扇、七都、震泽、桃源和吴江经济开发区。

基准年:2005年 近 期:2006~2010年 远 期:2011~2020年

第4条 本规划经审批后组织实施,对重大问题或某一领域发展方向进行调整时,应经原审批部门批准。

二、概况

第5条 自然环境

(1)地质地貌

吴江地处长三角腹地,东邻上海,西濒太湖,南连浙江,北依苏州。全市行政区辖面积1176.68平方千米,陆地面积909.57平方千米,约占总面积的77.3%,水域面积267.11平方千米,占22.7%。 市域主要地貌为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地貌,地形低洼平缓,自东北向西南缓慢倾斜。地质上属元古代形成的华南地带,地表为新生代第四纪的松散沉积层堆积。市域内湖荡众多,河网稠密,具有典型的江南水乡特色。微地貌分为三类,分别是东太湖浅水湿地、低洼湖荡平原和堆积平原。 (2)气候条件

吴江市的气候属北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水充沛,无霜期较长,但日照不够充足,全年主导风向为东南风,雨雪较少,严寒期短。 (3)河网水系

吴江市濒临太湖,境内湖荡星罗棋布。水域面积267.11平方千米,占总面积的22.7%。

境内水系以太浦河为界分为浦南、浦北两大片,浦南属杭嘉湖水网区、浦北属淀泖水网区。江南运河纵贯南北两片,起到了调节和承转境内水量的作用。

吴江市唯一的饮用水源地位于太浦河与太湖交汇口向西一千米处。 第6条 自然资源 (1)水资源

吴江市河湖水域面积267.1平方千米,多年平均径流量为3.72亿立方米。水资源供需平衡计算显示,全市丰水年用水有余,平水年约缺水3.47亿立方米,特殊干旱年约缺水7.33亿立方米。

(2)土壤、生物资源

吴江市土壤以黄泥土和青紫泥为主。全市耕地面积46667公顷,主要农作物有水稻、麦子、油菜和蚕桑、苗木等,水生作物有席草、莲藕、茨实、茭白等。境内河道纵横,湖荡密布,水生物种多样性丰富,主要有太湖大闸蟹、太湖银鱼、太湖白虾等。 (3)旅游资源

吴江市地势较低,河湖水荡众多,自然环境良好。以水域风光为主,同里古镇是第一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同里退思园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另外,珍珠塔景点、崇本堂、柳亚子故居、慈云禅寺、师俭堂等,也都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 第7条 社会经济发展趋势 (1)人口增长趋势

2005年末,吴江市城镇人口为73.3万人。经预测,2010年全市户籍人口将达到95.8万,城市化水平为70.4%;2020年户籍人口达到128.7万,城市化水平为81.3%。 (2)国民经济发展趋势

2005年,吴江市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03.2亿元,经预测,到2010年,吴江市国内生产总值将达到810亿元,2020年,吴江市将达到2100亿元。 第8条 污水处理设施

2005年,全市有污水处理厂共9座,处理规模29.6万吨/日,年可处理污水10804万吨。污水处理厂的分布见表1所示:

表1:2005年度吴江市现有污水处理厂统计表

污水处理厂名称 吴江污水处理厂 吴江运东污水处理厂 盛泽水处理发展有限公司 震泽污水处理厂 汾湖镇黎里污水处理厂 平望污水处理厂 桃源污水处理厂 七都污水处理厂 汾湖镇芦墟污水处理厂 合计 设计能力(万吨/日) 3.5 1.0 17.5 3.0 0.3 3.0 1.0 0.1 0.2 29.6 现有规模(万吨/日) 3.5 1.0 17.5 3.0 0.3 3.0 1.0 0.1 0.2 29.6 第9条 水源地保护

吴江市饮用水源地位于太浦河与太湖交汇口向西一千米处。吴江市净水厂是吴江市唯一的集中供水部门,设计日供水能力30万立方米,实际供水能力35万立方米,区域供水普及率达70%。

三、水环境质量

第10条 污染源

2005年,吴江市工业废水排放量为13256.15万吨,生活污水排放量为4144.3万吨,二者合计COD排放量为23678.15吨。畜禽养殖年排放COD2338吨,氮642吨,磷129吨。 第11条 饮用水源地水质

2005年,吴江市饮用水源地水质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水质标准,主要污染指标为生化需氧量(0.78),其次为高锰酸盐指数(0.73),最轻为挥发酚(0.2)。

表2:2005年吴江市饮用水源主要污染物污染指数表

(单位:毫克/升)

年均值 评价标准 污染指数 高锰酸盐指数 4.4 6 0.73 生化需氧量 3.1 4 0.78 挥发酚 0.001 0.005 0.20 石油类 0.02 0.05 0.40 氨氮 0.35 1.0 0.35 总磷 0.076 0.2 0.38 第12条 主要河流水质

——松陵城河

城区松陵城河各类指标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V类标准,2005年主要污染物依次为化学需氧量、氨氮、硫酸盐、石油类。

——京杭运河吴江段、頔塘、太浦河

京杭运河吴江段、頔塘、太浦河水质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Ⅲ类标准。主要污染物为高锰酸盐指数、生化需氧量、挥发酚、石油类、氨氮5项。

污染较严重的是运河吴江段,除石油类外,其他指标均超出了Ⅲ类水质标准,頔塘和太浦河均符合Ⅲ类水质要求,但个别指标已接近或达到标准限值;主要污染物依次为生化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氨氮、石油类和挥发酚。 第13条 农村地表水水质状况

吴江市农村地表水水质调查共设监测断面297个,监测结果见表3:

表3:农村地表水水质基本监测情况表

断 面 达Ⅲ类水断面 超Ⅲ类达Ⅳ类水断面 超Ⅳ类达Ⅴ类水断面 劣于Ⅴ类水断面 断面数量(个) 23 201 68 5 占总断面数的百分比 7.7% 67.7% 22.8% 1.8% 所有断面中超Ⅲ类达Ⅳ类水断面所占比重最大,达67.7%,超Ⅳ类达Ⅴ类水断面其次,说明农村大部分的河流(湖泊)的水质只能满足一般工业用水、农业用水的要求,并有水质恶化的现象。

从水质断面的区域分布来看,盛泽镇水污染形势较为严峻,超Ⅳ类达Ⅴ类水断面有26个位于盛泽镇,占该类断面总数的38.2%,同时有3个劣于Ⅴ类水断面位于盛泽镇,占总数的60%,其次为开发区和同里镇,;达Ⅲ类水断面最多的乡镇是七都镇,整体水环境质量较好,其次为汾湖镇,所占比重分别为34.8%和21.7%。 第14条 地表水环境功能分区

(1)太湖湖区水系:

包括7个主要河湖水域,其中饮用水水源保护区1个,农业用水区3个,景观娱乐用水区2个,渔业用水区1个,详见表4。

表4:吴江市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太湖湖区水系)

河流(湖、库)名称 太浦河 大浦港 太浦河 行船路 吴家港 瓜泾港 横草路 起始-终止位置 东太湖-芦墟大桥 大浦港枢纽-江南运河 芦墟大桥-池家港出境 大浦港-盛家库 东太湖(三船路套闸)-松陵镇太平桥 东太湖-江南运河 东太湖(戗港套闸-海沿槽) 功能区排序 饮用、工业 工业、农业 饮用、工业 工业、农业 景观 景观、工业、农业 渔业、工业、农业 水质目标 (2010年) Ⅲ Ⅲ Ⅲ Ⅲ Ⅳ Ⅳ Ⅲ 水质目标 (2020年) Ⅱ Ⅲ Ⅱ Ⅲ Ⅲ Ⅲ Ⅲ (2)杭嘉湖水系:

包括27个主要河湖水域,其中农业用水区3个,工业用水区13个,渔业用水区11个,详见表5。

表5:吴江市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杭嘉湖水系)

河流(湖、库)名称 頔塘 新江南运河 雪河 大德塘 頔塘 江南运河 新江南运河 起始-终止位置 平望、梅堰镇界-草荡(下接新运河) 太浦河口(新运河)-平旺盛泽镇界 太浦河口-平望下游航标 頔塘-旁皮港 江苏八都蠡思港-平望梅堰镇界 苏州平望镇西南(接新运河)-浙江嘉兴王江泾蒋西港交叉 吴江平望与盛泽镇界-坛丘秀才浜口 功能区排序 工业、农业 农业、工业 农业、工业 工业、农业 工业、农业 工业 工业、农业 渔业 工业、农业 工业、农业 工业、农业 工业、农业 工业 工业、农业 渔业 工业、农业 渔业 饮用 渔业 渔业 渔业 渔业 渔业 渔业 渔业 水质目标 (2010年) Ⅳ Ⅳ Ⅳ Ⅳ Ⅳ Ⅳ Ⅳ Ⅳ Ⅳ Ⅳ Ⅳ Ⅲ Ⅳ Ⅲ-Ⅳ Ⅳ Ⅳ Ⅳ Ⅲ Ⅲ Ⅲ Ⅲ Ⅲ Ⅲ Ⅲ Ⅲ 水质目标 (2020年) Ⅲ Ⅲ Ⅲ Ⅳ Ⅲ Ⅲ Ⅳ Ⅲ Ⅳ Ⅲ Ⅲ Ⅲ Ⅲ Ⅲ Ⅲ Ⅲ Ⅲ Ⅲ Ⅲ Ⅲ Ⅲ Ⅲ Ⅲ Ⅲ Ⅲ 新江南运河江苏坛丘秀才浜-浙江乌(含澜溪镇金牛塘口 塘、白马塘) 麻溪(含清大德塘-盛泽与坛丘交界 溪) 大德塘(严吴江旁皮港-新江南运河墓塘、新塍(澜溪塘) 塘西支) 紫荇塘 大德塘-新江南运河 大庙港 庙港套闸-頔塘 江苏震泽蠡思港-浙江南頔塘 浔方丈港 花桥港(南缓冲区界-严墓塘 塘港) 史家浜 江苏界-老江南运河 双林塘 江苏盛泽-老江南运河 江苏盛泽与坛丘交界处-麻溪 老江南运河 长漾 荡白漾-雪落漾 北横塘交汇处-浙江南浔鼓楼港 頔塘 横泾港 澜溪塘-浙江薛塘 芦墟塘 太浦河-浙江白娄泾 南横塘河 鼓楼港与濮娄交汇处 新江南运河(澜溪塘)-上塔庙港 浙江里塘交汇处 弯里塘 江苏盛泽-老江南运河 新江南运河(澜溪塘)-新塍塘 浙江新农港 金鱼漾 麻漾 金鱼漾 麻漾 渔业、工业、农业 渔业、工业、农业 Ⅲ Ⅲ Ⅲ Ⅲ (3)阳澄淀泖水系 包括14个主要河湖水域,其中农业用水区2个,工业用水区8个,景观娱乐用水区1个,渔业用水区3个,详见表6。

表6:吴江市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阳澄淀泖水系)

河流(湖、库)名称 同里湖 牛长泾 八荡河 长牵路 大窑港 急水港 江南运河 半爿港 江南运河 屯浦塘 中元港 北窑港 三白荡 元荡 起始-终止位置 同里湖 半爿港-三白荡 三白荡-元荡 吴淞江-大窑港 江南运河-同里湖入湖口 屯村大桥-周庄大桥 平望、八坼镇界-太浦河 南星湖-牛长泾 尹山大桥-平望八坼镇界(胜墩) 吴淞江-屯村 大窑港-南星湖 三白荡-太浦河 牛长泾-北窑港 莘塔镇 功能区排序 渔业、景观 工业、农业 工业、农业 工业、农业 工业、农业 工业、农业 工业 工业、农业 工业、农业 工业、农业 景观、工业、农业 渔业 渔业 渔业 水质目标 (2010年) Ⅲ Ⅳ Ⅳ Ⅳ Ⅳ Ⅳ Ⅳ Ⅳ Ⅳ Ⅳ Ⅳ Ⅲ Ⅲ Ⅲ 水质目标 (2020年) Ⅲ Ⅲ Ⅲ Ⅳ Ⅳ Ⅳ Ⅲ Ⅲ Ⅳ Ⅳ Ⅲ Ⅲ Ⅲ Ⅲ 四、规划目标与指标体系

第15条 近期目标(2010年)

——城区、城镇及农村水污染恶化的趋势得到有效控制; ——饮用水源保护措施得到有效落实;

——东太湖湖区养殖面积控制在1666.67公顷以内; ——全市主要河湖水系水质功能区达标率达到80%; ——东太湖湖体保护区水质稳定达到Ⅱ类标准; ——太浦河苏浙沪保护区水质稳定达到Ⅲ类标准;

——全面完成“十一五”主要污染物减排计划。 第16条 远期目标(2020年)

——东太湖水体富营养化水平降至中营养~轻度富营养程度; ——全市主要河湖水系水质功能区达标率达到100%; ——东太湖湖体保护区水质稳定保持Ⅱ类标准; ——太浦河苏浙沪保护区水质稳定达到Ⅱ类标准; ——城区、城镇及农村水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第17条 指标体系

表7:吴江市水污染防治指标体系与目标值

约束性指标 指标名称 现状 2005 基本达标 60% 1.87 256 - - 60%(城镇) 近期 2010 100% 80% 1.45 410 在2005年基础上均削减20% 95% 100% 85% 40% 100% 150 70% 240 15% 80% 90% 90% 95% 92% 65% 100% 90%以上 16% 远期 2020 100% 100% 1.31 370 在2010年基础上有所削减 98% 100% 95% 75% 100% 小于120 75%以上 230 15%以上 90% 95%以上 95%以上 95% 92%以上 70%以上 100% 90%以上 18% 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 地表水环境功能区达标率 污染物排放总量: COD(万吨) NH3-N(吨) 总P 总N 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 城区 省级及以上开发区 镇区 农村 重点污染源废水排放达标率 单位GDP水耗(立方米/万元) 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 化肥施用强度(折纯)(千克/公顷) 受保护地区占国土面积比重 参集中式畜禽养殖区污水排放达标率 考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率 性农林病虫害综合防治率 指秸秆综合利用率 标 农用薄膜回收率 绿色、有机、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占农田面积比例 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城区、镇区 农村 森林覆盖率 100% 165 41% 243.2 13 75% 45% 95% 93.1% 90% 62.1% 93% 15% 五、水环境治理的主要任务

第18条 建立水源保护区

饮用水源地位于太浦河与东太湖交汇口向西1千米处,一级保护区为以取水口为中心,半径1000米区域,总面积3.14平方千米;一级保护区以外,外延1000米范围为二级保护区,总面积9.42平方千米;二级保护区以外,外延1000米范围为准保护区,总面积15.7平方千米。

清水通道维护区范围:太浦河及其两岸100米范围内的地区。 第19条 完善供水体系

——水厂及水源

全市由吴江水厂统一实施区域供水,水源为东太湖水。规划建设吴江市第二水厂,输配水按总规模一次建设,净水厂分三期建设,以改善吴江市民的饮用水质量,确保中远期的供水需求。

——管线规划

市域区域供水干管主要有沿环湖路敷设的水厂至松陵、同里的DN1200毫米给水管,沿G318敷设的水厂至盛泽、汾湖的DN1200毫米给水管以及沿震桃线敷设的水厂至南麻、桃源的DN900毫米给水管。

——分质供水规划

建设城区分质供水管网。针对冲厕用水,浇洒城市道路、城市绿化、建筑施工、消防用水等市政用水及部分工业用水对水质要求不高的特点,加快分质供水工作。 第20条 饮用水应急水源地建设

规划在震泽镇长漾建设饮用水应急水源地1个,保证日供水能力20万吨;在太浦河梅堰段建设取水口生态防护区,实施拆迁整顿,

表8:吴江各地区河流疏浚规划表

实施行政 疏浚河塘总乡镇名称 村个数 土方量 (个) (万方) 合计 250 329.59 松陵 22 26.43 同里 12 26.94 横扇 18 34.98 汾湖 47 43.2 平望 21 27.38 盛泽 34 42.48 震泽 24 39.6 七都 23 25.48 桃源 28 34.32 开发区 21 28.8 疏浚整治河道 条数 长度 土方量 (条) (千米) (万方) 472 385.21 327.01 39 37.25 26.43 39 29.35 26.94 51 47.14 34.98 76 83.73 41.2 45 42.57 27.38 79 57.34 42.48 54 31.46 39.60 44 40.07 24.90 33 31.23 34.32 12 21.08 28.80 工程投入 (万元) 1987.9 193.40 158.39 190.09 227.04 173.43 269.64 198.03 158.28 251.74 167.86 第39题 湖荡水环境治理

(1)划分湖泊及其周边流域地区生态环境功能分区,明确湖泊及其周边地区的主体功能。

(2)湖滨带综合整治:调查入湖支流河道和入湖污染源,利用岸边湿地净化农业非点源污染物。

(3)在入湖口有选择的建设人工湿地,利用湿地对污染物截留、吸附和生物净化作用,减轻入湖水体的污染负荷。

(4)排污口附近建立生物接触氧化池,利用自然材料表面的微生物膜降解污染物,建立多级串并联式净化系统。 第40条 航道污染防治

(1)在吴江境内航道上行驶的船舶应当根据船舶种类、吨位、功率和配员等配备相适应的废油、残油、垃圾和其他有害物质的存储容器,并正常使用。客船、旅游船应当配备并正常使用粪便存储结构物,三十总吨以上的其他船舶应当配备并正常使用粪便存储容器。 (2)吴江境内港口、码头、船闸及水上服务区应设置与其装卸货物和吞吐能力相适应的船舶污染物接收设施,并加强设施的日常管理和维护,保证其处于良好的使用状态。

(3)船舶航行、停泊、作业以及进行船舶修造、拆解等有关活动时,向内河水域排放含油污水、压载水、洗舱水、生活污水等应当符合国家和省规定的排放标准和要求。

(4)禁止船舶向旅游风景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取水口水域、水库和其他需要特别保护的区域排放含油污水、压载水、洗舱水、生活污水等。

(5)对于在吴江境内行驶的危险货物运输船舶的清舱、洗舱及清洗装运容器产生的污物、污水应当分类集中收集处理,不得排入水体。

(6)内河水域发生船舶堵塞时,当地海事管理机构应当会同有关部门采取应急措施,组织船员将船舶垃圾送到指定地点,并协调有关单位及时清运。

(7)船舶和港口、码头从事固体散装危险货物装卸作业时,应采取防护措施,防止装卸货物散漏落水,造成水域污染;从事散装油类、类油物质和其他液体散装危险货物装卸作业时,应当合理配置装卸管系,布设防污设备和器材,并按照国家规定的操作规程进行作业。 (8)从事危险货物装卸作业的港口、码头,应当制定船舶污染事故应急预案,并配备相应的应急设施和器材。

(9)装运油类和其他危险货物的船舶应当制定污染事故应急计划,并定期组织应急演练,不断完善应急计划。 第41条 清水通道污染防治

吴江市主要清水通道包括太浦河、瓜泾港、吴家港、横草路、戗港等河道。主要保护措施包括:

(1)不仅要保护好水质,还要按生态水景的要求,维护好河流的生态特性,模拟自然生态环境,达到水体自净效果。

(2)结合各段位置合理选择护岸工程结构形式,尽可能为水生植物的生长、水生动物的繁育和栖息创造条件,保护河道生物的多样性。

第42条 生态林与生态湿地建设

(1)陆地森林覆盖率2010年大于25%,2020年26%。加强林地和绿地建设:沟通城市水系与长江水系,构建“绿色通道”和“生态走廊”。

(2)受保护区占国土面积比重20%,2020年22%。加大重要生态功能区保护力度:在饮用水水源区、重要水源涵养区、重要湿地等区域建立一批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 第43条 加强林带和绿地建设

(1)全面建设好松陵至盛泽快速干道、苏震桃一级公路、230省道七都段等10条绿色通道,总长100多千米,绿化总面积366.67公顷;

(2)抓好绿化村庄建设,以“五个一”(一条环村林带、一条绿色水廊、一个农民公园、一个经济林基地、家前屋后种好一片果林)为内容,每个镇(区)完成6个以上绿化示范村庄建设;

(3)加强环太湖生态林建设,坚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建设好湖滨生态隔离林带,总面积453.33公顷。 第44条 东太湖围网清理

逐步拆除养殖区以外的围网,围网养殖面积控制在1666.67公顷(其中666.67公顷为轮休轮养)。

实施步骤为:

——2008年拆除东太湖大部养殖围网;

——2009年恢复生态养殖区1666.67公顷养殖面积,实行生态养

殖。

第45条 东太湖退垦还湖

根据围垦的历史和现状,综合考虑东太湖生态清淤工程排泥场的实际需要和工程实施的可行性,规划退垦38平方千米,保留12.55平方千米,退留比例为75:25。退田还湖后,东太湖水面将由现在的124.5平方千米增加到162.5平方千米。

实施步骤为:

——2008年清除东太湖养殖场北圩、南圩、北横圩、戗港1圩附近围垦土方

——2009年清除小金灯圩区、七一大圩、中秋圩、湖东联圩、跃进圩附近围垦土方 第46条 东太湖生态清淤

东太湖生态清淤充分考虑到湖底沉积区微地形及底泥厚度的不均匀性,适度控制疏浚厚度,以不超过40厘米为宜,确保疏浚后底质生物生境的恢复。最佳施工期为11月至次年4月(生物休眠期)。生态清淤工程量为676.5万立方米。

实施步骤为:

——2008年对规划的生态养殖区实施生态清淤 ——2009年对其余湖区生态清淤

六、重点项目和工程

第47条 吴江东太湖综合整治项目

在吴江市区划内东太湖环湖大堤以内185.4平方千米的区域开展东太湖综合整治,以健全流域生态系统,显著提高环境的自净能力。工程总投资39.09亿元,资金来源为政府财政拨款和银行贷款。工程

包括:

——疏浚清淤工程; ——退渔还湖工程; ——退垦还湖工程; ——堤线调整工程; ——生态环境保护工程。

第48条 东太湖1千米范围生态林建设工程

通过生态林建设,达到涵养饮用水源地优质水源、有效过滤和吸收流域内的氮磷物质,吸收固定大气湿沉降中的氮,有效降低太湖水体富营养化程度的作用。规划在东太湖沿线1千米范围内营造生态林453.33公顷。项目总投资1.4亿元。 第49条 江苏东太湖湿地保护建设工程

通过对东太湖湿地的保护建设,保护和恢复湿地生态功能,保护现有湿地生态系统的良性结构和功能,提高对污染物的净化能力和生物生产能力。项目总投资1166万元,包括鸟类栖息地改造、七都湿地生态恢复示范工程区建设、湖岸滩地植被恢复、太浦河水源保护区生态修复、主要泄洪通道生态修复、围网养殖控制等子工程。 第50条 污水处理厂及管网建设工程

“十一五”期间,规划建设或扩建污水处理厂五座,分别为:吴江市松陵城南污水处理厂(3万吨/日)、吴江污水处理厂扩建(5万吨/日)、横扇镇污水处理厂扩建(2万吨/日)、七都庙港污水处理厂(1万吨/日)和七都东庙桥污水处理厂(4万吨/日),总处理能力15万吨/日。规划铺设配套管网105千米。

实施步骤:2008年吴江污水处理厂扩建5万吨/日、七都庙港污水处理厂1万吨/日及污水管网建设,松陵城南污水处理厂3万吨/

(1)生活垃圾发酵池

对生活垃圾采取“分类回收,集中处理”的办法,配备垃圾桶或收集池,将生活垃圾分为可降解、可回收和其他垃圾进行分类收集,修建有机垃圾发酵池采用好氧发酵方法进行处理,生产有机肥。 (2)生活污水厌氧净化池

修建生活污水暗排沟和污水厌氧净化池,对农村生活污水进行无害化处理,达到农田灌溉用水标准(GB5084-92),回灌农田。同时,配套建设农田灌溉沟渠,实现水资源循环高效利用。 (3)田间废弃物收集池

在田边地头间隔200米左右修建农田废弃物收集池,收集堆放化肥、农药等农业化学投入品包装袋(瓶),定期收集、清运。为防止有毒有害成分深入土壤,池底做防渗处理。 (4)乡村物业服务站

主要功能是负责垃圾收运、分拣,生活污水厌氧净化池,生活垃圾发酵池、田间垃圾收集池等设施的日常运行与维护以及有机肥施用等。配备必要的垃圾清运车、发酵池进出料设备和维修工具等。 第66条 污水收集管网建设工程

加强城镇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工程建设,提高城镇污水处理率。2010年前,新建管网长度386千米,投资5.76亿元。

表14:吴江市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水管网建设情况

(在建、扩建、新建)

序号 1 2 3 4 5 6 项目名称 吴江城南污水处理厂 吴江市开发区运东污水厂 吴江汾湖污水处理厂 七都镇(横扇)污水处理厂 吴江市太湖污水处理厂 盛泽污水处理工程 配套管网(千米) 39千米 45千米 50千米 20千米 78千米 78千米 序号 7 8 9 10 11 项目名称 桃源铜罗污水处理 汾湖镇黎里污水处理厂 七都镇庙港污水处理厂 吴江污水处理厂三期 七都镇庙港污水处理厂 合计 配套管网(千米) 10千米 30千米 10千米 21千米 5千米 386千米 第67条 新(扩)建污水处理工程

2010年前,新增城镇污水处理工程10项,预计总规模34.5万立方米/日,总投资10.8亿元。 第68条 生活垃圾处理项目

到2010年,进行8个建制镇垃圾处理处置工程的建设和技术改造,处理规模1000吨/日,投资1.8亿元。 第69条 河道疏浚工程

2008年度实施疏浚河道整治134条、长度103.47千米、土方量92.4万方;

2009年度实施疏浚河道整治125条、长度106.31千米、土方量88.36万方;

2010年度实施疏浚河道整治74条,长度54.32千米、土方量40.42万方。 表15:吴江各地区河流疏浚规划表

实施行政 疏浚河塘总乡镇名称 村个数 土方量 (个) (万方) 合计 250 329.59 松陵 22 26.43 同里 12 26.94 横扇 18 34.98 汾湖 47 43.2 平望 21 27.38 盛泽 34 42.48 震泽 24 39.6 七都 23 25.48 桃源 28 34.32 开发区 21 28.8 疏浚整治河道 条数 长度 土方量 (条) (千米) (万方) 472 385.21 327.01 39 37.25 26.43 39 29.35 26.94 51 47.14 34.98 76 83.73 41.2 45 42.57 27.38 79 57.34 42.48 54 31.46 39.60 44 40.07 24.90 33 31.23 34.32 12 21.08 28.80 工程投入 (万元) 1987.9 193.40 158.39 190.09 227.04 173.43 269.64 198.03 158.28 251.74 167.86 第70条 河湖湿地生态修复工程 (1)湿地公园建设

2010年前,在吴江震泽镇建立一座湿地公园,总投资1亿元。 (2)东太湖湿地保护建设工程

①环太湖湖滨带湿地修复工程

在东太湖沿湖湖滨带,建设宽度50米上的湿地植被带;在河道口、重要水源区域根据湖滨水深情况,恢复植被50-100米。

②河流生态修复工程

对茭白港、油车港、直港等13条入湖主要河流,通过建设滨岸带湿地,建立生态护坡。根据滨岸结构,在自然堤岸恢复约5米左右的滨岸植被带。

③流域内其他湖泊的湿地恢复与修复工程

近期针对元荡、麻漾,远期针对金鱼漾、同里湖、长漾,进行淡水湿地的修复和重建,建立以恢复湿地生态系统多样性和保护地方特有水产物种为目标的湿地保护区。

表16:吴江市河湖湿地生态修复项目一览表

序号 1 2 名称 震泽湿地公园 东太湖湿地保护建设工程 实施期限 2007-2010年 2007-2008年 投资概算 (万元) 10000 20000

第71条 工业节水减排重点项目

在水污染严重的工业企业,重点针对印染纺织行业,推广中水回用技术,降低废水排放量。

表17:吴江市工业节水减排项目

项目名称 江苏恒力化纤有限公司中水回用 吴江市盛泽镇桥南村污水处理中水回用 吴江三联印染有限公司印染污水中水回用利用项目 吴江鹰翔化纤有限公司热电工程节能减排技术改造项目 盛虹集团有限公司印染废水回用项目 建设内容 建设10万立方米生化处理池,配套建设废水贮存池、布水系统、曝气装置、配套工程设备及水生植物的移植栽培。减排废水40万吨/年,减排COD排放量40吨/年 包括污水处理、中水回用的土建、设施、管用建设,日节水3000吨 一期碱水回用,建设调节池、气浮池、CASS池、集水池、澄清池、砂滤池等;二期染色水回用,建设调节池、厌氧池、生化池、二沉池、反映池等。一期可处理碱水2000吨/日。 年节约水100万吨 建设日处理能力2万吨的生化、物化两极印染废水预处理系统;引进一套印染废水膜处理系统。印染废水回用率达40%以上,每年可回用印染废水264万吨,预计消减COD2800吨/年,氨氮28吨/年,总磷0.316吨/年 建设深度处理和中水回用设施,废水处理能力提高到5000吨/日,排放COD下降到60毫克/升,中水回用3000吨/日,废水排放量2000吨/日。 通过水资源循环利用达到节能减排效果,预计年节约用水10万吨。 苏州龙英废水处理改造深度处理工程 东锦饮品(苏州)有限公司水循环利用

第72条 农业节水减排重点项目

在吴江市平望镇共计100公顷、以花卉为主的高效农业区,配套建设喷灌、滴灌等节水灌溉设施,可做到按需供停水,灌溉水利系数由原来的0.6提高到0.9,年均每公顷节水2610立方。 第73条 城镇生活污水节水减排重点项目

通过提高污水处理厂生活污水处理标准,达到提升出水水质,实现尾水再生利用的目标。规划在吴江污水处理厂进行试点,处理规模8.5万吨/日,出水标准为一级A,出水为景观用水。尾水主要用于冲洗城区内河大道,改善河水水质,部分用于绿化浇灌和厂区的非饮用水。

第74条 监管体系建设项目

表18:吴江市水质自动监测站建设一览表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河流名称 后市河 太浦河 烂溪塘 荻塘 京杭运河 太湖 京杭运河 瓜泾口 太浦河 控制断面 名称 太平桥 界标 乌镇 浔溪大桥 王江泾 吴江水厂取水口 瓜泾口北 瓜泾口西 太浦河闸 完成时限 2008年6月 2008年6月 2008年6月 2008年6月 2008年6月 2007年12月 2008年6月 2008年6月 2008年6月 备注 省界断面 省界断面 省界断面 省界断面 省界断面 饮用水源地 国控断面 国控断面 已建站,增加流量、TP、TN监测项目

七、投资匡算与效益分析

第75条 投资匡算

依据吴江市水污染防治的工作基础与目前水环境质量的基本现状,针对规划目标的具体要求,特别是存在的差距,以建设工程对指标体系的支撑为宗旨,规划饮用水安全、点源污染治理、城镇污水和垃圾处理处置、面源污染治理、生态修复、河网综合整治、节水建设、水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建设等8大类工程、78个项目,工程总投资226.72亿元,其中近期175.67亿元,远期51.14亿元。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qfpd.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