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沟通你我他

更新时间:2024-05-19 15:04: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用爱沟通你我他

——教育叙事之协助指导家庭教育篇

“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好人,而爱别人不爱的孩子才是教师的崇高境界。”作为一名班主任要真诚地爱每一个孩子,特别是那些在学习、思想、行为等方面存在一定偏差的“问题学生”。而由于家庭教育是人的成长的根部和根本,它是“培根教育”。很多父母却缺乏正确教育孩子的方法。学生今天身上存在的一些不良习惯,很多与家庭教育存在有一定的关系。所以身为班主任的我们要真诚地与家长沟通,给予孩子更多的教育引导和关爱,最大限度地理解、宽容、善待“问题学生”,家校合力共同帮助孩子健康茁壮地成长。

我班的李亮同学就是一个问题比较明显的学生,刚入校时他就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还记得一次广播操训练,每位同学都很认真到位地进行着训练,但是我却发现李亮满脸茫然,浑身没有一点力气似的懒得动弹,我赶紧走到他的身边进行提醒,并看着他做,同时用语言鼓励着他,但是他就是做不到位。至此在后来的学习活动中也总是表现出一种怠惰,没有良好的行为习惯,他成为了老师们眼里的“问题生”。

一次次的与家长联系成了家常便饭,每次李亮的妈妈态度都是很诚恳的,希望得到老师的帮助,希望老师严格对待孩子。但是每次谈完以后却收效甚微,李亮依然是一幅懒洋洋的状态,同时还没有什么自制力。每次都不完成作业,并且当老师问起原因,他总是理由充分,要不忘带回家了,要么就是忘家里了,从来不说自己没写。可是作业本却总是从他桌屉里找到,空白的。唉!这孩子,我一看火上心头,气不打一处来。那天我把他请到了办公室来。我还未开口与他交流,他的眼泪就刷刷地留下来。我心一软耐心地劝他利用课间补好作业,可到中午放学时作业还未补好,无奈反复叮嘱他:一定要利用午休时间补好作业,下午上课交来。但是再次感到可气的是,下午仍然未完成。每次都是和他的母亲打交道,他母亲在教育他的问题上显得很无力,所以我决定和他的父亲好好交流一下。

李亮一听要请他的父亲来,有点慌神了,看来李亮在家还是比较怕自己父亲的,这样工作也好做一些。李亮的父亲很配合,及时赶到了学校,李父到校以后,我先是感谢他对我工作的支持和配合,表明请他过来是想一块帮助孩子改掉身上不好的习惯。

李父听了以后表示愿意配合老师的工作。我简单叙述了一下当天发生的事情经过,但同时表示并不是因为孩子作业未补好我才请家长过来,而是真的想要和家长好好沟通,让家长多方面了解孩子在校的情况,更好地开展对孩子的教育工作。李父听了我的叙述以后对孩子的行为很生气,说在家时每次父母亲问他作业是否完成时,他总是大声地说完成了。如果再继续问,他就会很生气,认为父母亲不信任他。即使自己犯了错还意识不到,并对家长的教育有明显的抵触情绪,从表情上看就是一种不服气。

我马上接住他的话问道:“那当时您是如何教育他的呢?”李父当即表现出一种无奈,说:“我也想要教育,把他单叫进屋子,跟他讲道理,但是他却闷着头什么也不说,我一看就火,难免会对他大声地呵斥。”听得出来李父在教育孩子时容易失去理智,李父承认自己孩子身上存在的很多问题和他们的家庭教育有一定的关系,并补充道:“我每次教育孩子时他的奶奶总是拦着我,还老说我的不是。孩子的妈妈也过来阻拦,弄得我的火气就更大了。”我终于明白了,孩子为什么身上有好多不好的习惯得不到及时纠正,一方面有学校教育的原因,更主要在于他的教庭教育上存在一定的问题。李父说自己一直忙于生意顾不过来孩子,平时孩子跟着奶奶,奶奶很溺爱孩子,也不让说,不让动的,自己现在在孩子的教育上很头疼,不知道该怎么办,经常晚上想到这个连觉都睡不好。

我当即表示了理解,同时劝解道:“李亮身上还是有很多优点的,这个孩子心地善良,有时也知道老师对他的好,懂得感恩的。”我列举了孩子在校时的一些好的表现,表示我对孩子并未放弃,我还是很喜欢这个学生的。李父听了以后面色有些缓和,并对老师表示感谢。

我给李父提出关于家庭教育上的一些建议:回去以后和家人沟通一下关于孩子的教育问题,最好家人能达成一致不要袒护和溺爱孩子,毕竟是为了孩子健康成长。在发现问题以后,一定要当时就给孩子指出来,不要忽视孩子的缺点。另外要多看孩子身上的优点,及时肯定他的进步,让他建立自信。做家长的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不能过于着急,欲速则不达。

李父若有所思,并答应尽力做到。为了不让孩子以为老师在告他的状,和老师产生抵触情绪。我把孩子请到了办公室,把刚才我和他父亲的谈话简短地叙述了一下,并当着他父亲的面也肯定了他平时一些好的方面,同时刻意对他的父亲说回家一定不

能大声呵斥和打他,一定要好好地沟通。孩子的面色也比较缓和了,但是还是不说话。

我知道李亮的问题不是一两次谈话能解决的,他现在的行为习惯是长期养成的,需要老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当然李亮自己的努力更是至关重要的。其实通过那次谈话,不仅让我有所收获,对于李父和孩子同样也有所收获,真希望每次谈话都能是温暖人心的阳光,让老师、家长、学生都能相互的理解彼此。

可喜的是,经过近两个月的努力,李亮以往的不良学习习惯正逐渐消失,良好的学习习惯正日益养成,课堂上经常看到他高举的小手,课后不时见到他脸上洋溢着的笑容。我深切地感受到只要我们真诚地捧着一颗爱心,真心地对待每一位学生,他们一定会在爱的沐浴下快乐成长。

二〇一四年一月八日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qnj7.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