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常识

更新时间:2023-03-17 21:32: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桑德迈尔反应(Sandmeyer反应)是重氮盐在CuX的催化下与卤素盐类反应产生卤代烃的化学反应。

其中X可以为溴、氯或氰基负离子。 其机理如下(之前的重氮化反应略去):

罗森蒙德-冯布劳恩反应[编辑]

Rosenmund–von Braun反应(Rosenmund-von Braun reaction),又称Rosenmund–von Braun合成

芳卤与氰化亚铜反应生成相应的芳腈。[1][2][3]

1914年,德国化学家 Karl Wilhelm Rosenmund 与其博士学生 Erich Struck 发现催化量氰化亚铜存在下,芳卤可以与氰化钾的醇水溶液于200 °C进行作用,产生相应的芳香羧酸。不久后,Rosenmund 提出芳腈是上述反应的中间体。[1]

Alfred Pongratz[4] 和 Julius von Braun[2] 分别对反应作了一些改进,将反应温度提高,并使反应在无溶剂条件下进行。此后又出现了其他一些改进法[5],例如用离子液体作为反应介质[6]等。

维尔格罗特重排反应[编辑]

Willgerodt重排反应(Willgerodt rearrangement),又称Willgerodt反应(Willgerodt reaction),以 Conrad Willgerodt 的名字命名。

芳基烃基酮用多硫化铵处理,转化为相应的酰胺类。[1]

反应的副产物为羧酸。烃基为脂肪链时(n一般为0~5),反应重复发生,最终酰胺基迁移至链端。

例如,苯乙酮用硫、浓氨水和吡啶处理,转变为苯乙酰胺和苯乙酸。[2]

? ?

1 Willgerodt-Kindler反应 2 反应机理

? ?

3 参见 4 参考资料

Willgerodt-Kindler反应

以单质硫和胺(如吗啉)作为试剂,首先得到硫代酰胺,水解后得到相应的酰胺。[3][4]

反应机理[编辑]

Kindler 变体的一个可能机理见下图。[5]

首先羰基化合物与胺缩合为烯胺,然后烯胺发生烷化,再经成环、重排和水解得到最终产物。

冈伯格-巴赫曼反应[编辑]

(重定向自Gomberg-Bachmann反应)

Gomberg–Bachmann反应(又称冈伯格-巴克曼反应、冈伯格-巴赫曼反应、Gomberg芳基偶联反应等)以乌克兰裔美国化学家摩西·冈伯格(Moses Gomberg)和美国化学家沃纳·以马利·巴赫曼(Werner Emmanuel Bachmann)的名字命名[1][2][3],是指重氮盐的酸性溶液用氢氧化钠或乙酸钠的水溶液处理时,发生芳基的偶联反应,生成联芳烃的衍生物的反应。例如,对溴苯胺与苯偶联,得到对溴联苯[4]。

BrC6H4NH2 + C6H6 → BrC6H4?C6H5

这个反应能应用于各种类型的芳香环,包括二茂铁[5] 和醌类。由于重氮盐能发生许多副反应,因此反应产率一般不高,通常低于 40%。

Gomberg–Bachmann 反应的分子内版本为 Pschorr反应(下图)。[6][7] 其中 Z 基一般是 CH2;CH2CH2;NH;CO,产物为芴、芴酮和咔唑类化合物。[8]

反应机理[编辑]

一般认为是自由基历程:

(均裂)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tx8f.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