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五”期间重点专科(专病) - 图文

更新时间:2024-04-06 21:47:02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中医特色专科(专病)项目建设目标与要求

一、基础条件

项 目 项 目 要 求 专科床位数不低于30张,专病床位数不低于15张,或者高于医院设置病床的临床科室平均床位数 ①共用与专用的诊疗设备满足临床业务工作的需要 ②配备必要的中医专科诊疗设备 ①建设经费做到专款专用 ②本院对专科建设按计划足额投入专项经费 ①拥有计算机的数量能够满足工作需要 ②建立数据库,内容包括:项目所在科室业务工作信息、病人信息、医疗质量监测信息及本专科医学情报文献信息 建设周期内平均每年接收进修人员不少于2名 建设周期内至少与1个以上专业相关的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专病)建设项目单位建立对口协作关系,并有较密切的协作关系,取得较好的成效 1.床位数 2.设备配备 3.经费投入 4.信息技术应用 5.接收进修人员 6.对口协作 二、基础管理

项 目 项 目 要 求 ①严格执行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 1.质量管理 ②建立质量控制体系,完善质量管理与费用控制措施 ③对重点病种实行单病种质量管理 ①实行中、西医双重诊断,并严格执行相关的诊断标准 2.技术标准与规范②实行中、西医双重疗效判断,并严格执行相关的疗效标准 的执行 ③严格执行其它相关技术标准与规范 3.患者随访 ①开展患者随访并完善随访制度 ②重点病种的出院患者随访率大于50% ①建立医德医风及职业道德建设的相关制度并认真实施 ②无违法、违纪、违规事件发生 ③门诊及住院患者的满意度达到85%以上 4.医德医风

1

5.监测数据报送 按照要求及时准确报送监测数据 6.协作组工作 积极参加协作组的各项活动并完成所承担的协作组中的相关任务 体现本专科(专病)中医药文化特色,开展中医药文化推广普及工作 7.中医药文化 三、临床能力

项 目 项 目 要 求 1.门诊量 2.平均门诊人次 费用 3.出院病人数 逐年增加,年增长比例不低于5% 不高于本区域同级医院同一病种平均门诊费用 逐年增加,年增长比例不低于5% 4.病床使用率 达到90%以上 5.平均住院日 6.平均住院人次 费用 7.收治病种 低于省内同级医院中医、中西医结合同专业科室的平均水平 不高于本区域同级医院同一病种平均住院费用 专科:重点病种收治人次占本专科收治人次的60%以上 专病:收治专病人次占项目所在科室收治人次的50%以上 ①研究制定本专科中医、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突出中医药诊疗方法的综合运用 ②规范应用本专科中医、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 ③定期对主要病种和重点病种的诊疗方案实施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和评估,及时修订、优化诊疗方案 ①诊断准确率达到二级甲等中医医院的要求 ②中医辨证论治优良率达到90%以上(辨证论治优良率采用综合评价的方法,要点为:病史资料真实齐全——病史、症状、舌象、脉象等)、病因病机分析合理、证候诊断准确、治则治法正确、依法组方、君臣佐使合理选药,体现理法方药的完整统一 8.临床诊疗规范 9.诊断水平

2

10.疗效水平 专病:该病种的临床疗效在建设期间有显著提高 专科:重点病种的临床疗效在建设期间有显著提高 四、特色优势

项 目 项 目 要 求 重点病种门诊中医药治疗率达到85%以上,住院中医药治疗率达到70%以上 1.中医药治疗率 ①对本专科(专病)领域文献记载的诊疗方法进行发掘、整理与2.临床经验整理与应用 应用 ②对民间具有一定科学和实用价值的中医验方、诊疗经验和方法进行收集、总结、整理、应用、提高 3.特色疗法 ①不少于1项,有明显的临床效果 ②积极应用中医非药物疗法,重视中医康复 ①品种数量,重点专科不少于2种,重点专病不少于1种 ②使用率应占重点病种诊疗人次的50%以上 4.院内中药制剂 5.引进吸收中医药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专病)建设项目单位治疗优势单病种诊引进、吸收中医药治疗优势单病种诊疗方案,专科不少于2个、疗方案 专病不少于1个,并在临床上广泛验证,效果明显 ①开展辨证施护 6.护理 ②建立具有中医特色的专科护理常规 ③对中医特色护理进行评价并制定改进措施 五、人员队伍

项 目 项 目 要 求 ①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占执业医师的比例达到70%以上 ②具有大专学历以上医师占医师总数的50%以上 ③至少有1名高级职称中医、中西医结合学科带头人和3名大专学历以上的本专科学术继承人 充分发挥本专科(专病)老中医专家的业务指导作用,并开展本专科诊疗技术和学术经验的传承工作 1.人员结构 2.老专家作用的发挥 ①年龄:一般为60岁以下(院士、全国各中医学术团体和二级学会的理事长或副理事长、博士生导师、全国师承指导老师除外) ②资历:具有高级中医、中西医结合医学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3.专科学术带头人 ③学术影响:在省内该专业领域中享有一定知名度 ④知识结构与创新能力:熟悉本专业国外进展和现代医学信息技术;能把握学科前沿动态,领导制定专科建设规划;理论研究、

3

诊疗技术等方面有独特见解,获得同行认可;对本专科的人才梯队建设有思路、有措施 ①年龄:一般为50岁以下 ②资历:具有大专以上学历 4.专科学术继承人 ③知识结构和创新能力:有扎实的中医专业基础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对本专业的学术建设有创新思路,具有解决本专业临床工作中复杂和疑难问题的能力 5.其他人员 ①中医类别执业医师熟练掌握中医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 ②医师熟练应用本专科诊疗技术开展诊疗活动 全体人员每年均达到继续教育有关规定要求 建设周期内选派具有医师以上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专病)建设项目单位或省级重点专科(专病)项目单位进修,每年不少于1人,每人进修时间不少于6个月 6.继续教育 7.赴外院进修

4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qobr.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