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会计 - 习题集(含答案)

更新时间:2024-03-15 23:07:02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成本会计》课程习题集

西南科技大学成人、网络教育学院 版权所有

习题

【说明】:本课程《成本会计》(编号为02005)共有单选题,多项选择题,名词解释题,判断分析题,计算题等多种试题类型,其中,本习题集中有[判断分析题]等试题类型未进入。

一、单选题

1. 成本的经济实质是( )。

A.生产经营过程中所耗费生产资料转移价值的货币表现 B.劳动者为自己劳动所创造价值的货币表现 C.劳动者为社会劳动所创造价值的货币表现 D.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耗费的资金的总和

2. 一般来说,实际工作中的成本开支范围与理论成本包括的内容( )。

A.是有一定差别的 B.是相互一致的 C.是不相关的 D.是可以相互替代的

3. 成本会计最基本的任务和中心环节是( )。

A.进行成本预测,编制成本计划 B.审核和控制各项费用的支出

C.进行成本核算,提供实际成本的核算资料 D.参与企业的生产经营决策

4. 现代成本会计实际上就是( )。

A.成本控制 B.成本报表 C.成本管理 D.成本核算

5. 下列各项中属于成本项目的是( )。

A.外购动力 B.利息支出 C.外购燃料 D.直接材料

6. 下列各项中属于直接生产费用的是( )。

A.生产车间厂房的折旧费用 B.产品生产用设备的折旧费用

C.企业行政管理部门固定资产的折旧费用 D.生产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

7. 进行预提费用的核算是为了正确划分( )。

A.生产经营管理费用与非生产经营管理费用的界限

第 1 页 共 22 页

B.各月份费用的界限

C.生产费用与经营管理费用的界限 D.各种产品费用的界限

8. 下列各项中应计入管理费用的是( )。

A.银行借款的利息支出 B.银行存款的利息收入 C.企业的技术转让费用 D.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

9. 原材料费用的分配方法中,有利于加强原材料消耗的实物管理的方法是( )。

A.按产品的原材料定额消耗量比例分配 B.按产品的原材料定额费用比例分配 C.按产品的体积分配 D.按产品的重量分配

10. 生产费用要素中的税金,发生或支付时应借记( )。

A.“辅助生产成本”科目 B.“制造费用”科目 C.“管理费用”科目 D.“销售费用”科目

11. 企业在生产多种产品时,几种产品共同耗用的生产工人的计时工资属于( )。

A.直接计入费用 B.间接计入费用 C.间接生产费用 D.制造费用

12. 下列方法中,属于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方法是( )。

A.计划成本分配法 C.约当产量比例法

B.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法 D.定额比例法

13. 辅助生产费用的直接分配法,是将辅助生产费用( )。

A.直接计入基本生产成本的方法 B.直接计入辅助生产成本的方法

C.直接分配给辅助生产车间以外各受益单位的方法 D.直接分配给所有受益单位的方法

14. 辅助生产费用的交互分配法,进行一次交互分配时是在( )。

A.各受益单位之间进行分配 B.辅助生产车间之间进行分配 C.辅助生产车间以外受益单位之问进行分配 D.各受益的基本车间之间进行分配

15. 辅助生产各种分配方法中,能分清内部经济责任、有利于实行厂内经济核算的是( )。

A.直接分配法 B.交互分配法 C.顺序分配法 D.计划成本分配法

16. 季节性生产的车间分配制造费用适用的方法是( )。

A.生产工时比例法 C.机器工时比例法

B.生产工资比例法

D.按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法

17. 制造费用分配以后,“制造费用”科目月末一般应无余额,只有在采用( )时,“制

造费用”科目月末才有余额。

A.按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法 B.机器工时比例法 C.生产工时比例法 D.生产工资比例法

18. 废品净损失,分配转出时,应借记( ) 科目,贷记“废品损失”科目。

A.基本生产成本 B.营业外支出 C.制造费用 D.管理费用 19. 不可修复废品成本应按废品的( )计算。

A.计划成本 B.所耗定额费用 C.制造费用 D.先进先出法

第 2 页 共 22 页

20. 产成品入库后,由于保管不善等原因而损坏变质的损失,应作为( )处理。

A.废品损失 B.生产成本 C.制造费用 D.管理费用

21. 在计算完工产品成本时,如果不计算在产品成本,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A.各月末在产品数量比较稳定 B.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很少 C.各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大 D.定额管理基础较好

22. 若定额管理基础较好,各项消耗定额或费用定额较准确、稳定,且在产品数量变动较

大,则在产品计算方法应采用( )。

A.定额比例法 B.约当产量比例法 C.定额成本计价法 D.不计算成本法

23. 在产品完工率为( )与完工产品工时定额的比率。

A.所在工序累计工时定额 B.所在工序工时定额之半

C.上道工序累计工时定额与所在工序工时定额之半的合计 D.上道工序累计工时

24. 某企业生产产品经过两道工序,各工序的工时定额分别为60小时和20小时,则第二

道工序在产品的完工率为( )。 A.80% B.85% C.90% D.87.5%

25. 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对产品成本计算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的确定上。

A.成本计算对象 B.成本计算日期

C.间接费用的分配方法 D.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费用的方法

26. 区分各种成本计算基本方法的主要标志是( )。

A.成本计算对象 B.成本计算日期

C.间接费用的分配方法 D.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费用的方法

27. 品种法适用的生产组织是( )。

A.大量成批生产 B.大量大批生产 C.小批单件生产 D.大量小批生产

28. 分批法适用的生产组织是( )。

A.小批单件生产 B.大量大批生产 C.大量小批生产 D.大量成批生产

29. 采用简化的分批法,在产品完工之前,产品成本明细账( )。

A.不登记任何费用

B.只登记直接计入费用(如原材料费用)和生产工时 C.只登记原材料费用

D.登记间接计入费用,不登记直接计入费用

30. 在简化的分批法下,累计间接计入费用分配率( )。

A.只是在各批产品之间分配间接计入费用的依据 B.只是在各批在产品之间分配间接计入费用的依据

C.既是各批产品之间,也是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间接计入费用的依据 D.只是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间接计入费用的依据

31. 进行成本还原,应把还原分配率分别乘以( )。

A.本月所产半成品各个成本项目的费用 B.本月所耗半成品各个成本项目的费用

第 3 页 共 22 页

C.本月所耗该种半成品各个成本项目的费用 D.本月所产该种半成品各个成本项目的费用

32. 采用平行结转分步法,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费用,是指在( )之间的费用

分配。

A.产成品与月末在产品

B.完工半成品与月末加工中的在产品

C.前面步骤的完工半成品与加工中在产品,最后步骤的产成品与加工中的在产品 D.产成品与广义在产品

33. 产品成本计算的分类法适用于( )。

A.品种、规格繁多的产品

B.可以按照一定标准分类的产品

C.品种、规格繁多,而且可以按照产品结构、所用原材料和工艺过程的不同划分为若干类别的产品

D.只适用大批大量生产的产品

34. 采用分类法的目的在于( )。

A.分类计算产品成本 B.简化各种产品的成本计算工作 C. 简化各类产品的成本计算工作 D.准确计算各种产品的成

35. 从总体上看,标准成本法与定额法的相同之处是( )。

A.二者具有基本上相同的功能和实施环节 B.二者都要计算产品的实际成本

C.二者都要为各种成本差异单独设置账户

D.二者一般都是将各种成本差异全部计入当期损益

36. 定额法的主要缺点是( )。

A.只适用于大批大量生产的机械制造企业 B.较其他成本计算方法核算工作量大

C.不能合理、简便地解决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的费用分配问题 D.不便于成本分析工作

37. 下列报表不属于成本报表的有( )。

A.产品生产成本报表 B.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表 C.资产负债表 D.制造费用明细表

38. 成本报表在企业报表体系中属于( )。

A.财务报表 B.对外报表 C.对内报表 D.静态报表

39. 成本预测是( )的前提。

A.成本决策 B.成本核算 C.成本分析 D.成本考核

40. 成本考核是在( )的基础上,定期地对成本计划的执行结果进行评定和考核。

A.成本核算 B.成本分析 C.成本控制 D.成本决策

二、多项选择题

第 4 页 共 22 页

41. 现代成本会计的对象,应该包括各行业企业的( )。

A.生产经营成本 B.各种专项成本 C.可控成本 D.机会成本 E.有关的经营管理费用

42. 为了正确计算产品成本,应该做好的基础工作是( )。

A.定额的制定与修订工作 B.建立健全原始记录

C.正确选择各种分配方法 D.制定和修订厂内计划价格 E.建立材料的计量、收发、领退和盘点制度

43. 为了正确计算产品成本,必须正确划分以下几个方面的费用界限( )。

A.资本性支出与收益性支出的界限 B.各产品的费用界限 C.各月份的费用界限 D.生产费用与经营管理费用的界限 E.完工产品与在产品的界限

44. 下列各项中,属于成本项目的有( )。

A.原材料 B.废品损失 C. 生产工资及福利费 D.燃料及动力 E.制造费用

45. 下列( )属于企业的外购材料。

A.外购辅助材料 B.产成品 C.外购包装物 D.外购的原料及主要材料 E.外购气体燃料

46. “停工损失”科目借方登记停工期间发生的费用,应该计入的费用有( )。

A.材料费用 B.工资及福利费 C.废品损失 D.制造费用 E.管理费用

47. 辅助生产费用的交互分配法,具有下列特点( )。

A.核算工作十分简便 B.核算工作量较大 C.核算结果最正确 D.核算结果比较正确 E.需要计算两个费用分配率

48. 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可以按( )计算。

A.产成品的生产成本 D.废品所耗实际费用

B.废品售价 C.废品残值 E.废品所耗定额费用

49. 制造费用的分配标准主要有( )。

A.生产工人工时 B.直接费用 C.生产工人工资 D.机器工时 E.原料及主要材料成本

50. 按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法分配制造费用后,“制造费用”科目月末( )。

A.有借方余额 B.无余额 C.有贷方余额 D.只有贷方余额 E.只有借方余额

51. 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费用,采用在产品按年初数固定计算法,适用于( )。

A.各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小 B.各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大

C.各月末成本水平相差较大 D.各月成本水平相差不大 E.各月末在产品数量虽大,但各月之间变化不大

52. 企业采用定额比例法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生产费用,应具备以下条件( )。

A.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动不大 B.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动较大 C.定额管理基础较好 D.消耗定额或费用定额比较准确、稳定

第 5 页 共 22 页

E.在产品已经接近完工

53. 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费用的方法有( )。

A.定额比例法 B.交互分配法 C.约当产量比例法 D.在产品不计算成本法 E.在产品按固定成本计价法

54. 企业采用在产品按所耗原材料费用计价法,应具备以下条件( )。

A.各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大 B.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较大 C.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很小 D.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较小 E.原材料费用在产品成本中所占比重较大

55. 约当产量比例法适用于( )的产品。

A.月末在产品接近完工 B.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大

C.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较大 D.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较小 E.产品成本中直接材料费用和加工费用比重相差不多

56. 在简化的分批法下,在各批产品明细账中,对于没有完工产品的月份只登记( )。

A.直接材料费用 B.生产工时 C.制造费用 D.直接工人费用 E.间接计入费用

57. 逐步结转法的缺点在于( )。

A.不能提供各个步骤的半成品成本资料 B.不能满足各步骤成本管理的要求 C.不利于简化和加速成本核算 D.影响成本核算及时性 E.不能为各步骤在产品的实物和资金管理提供资料

58. 下列情况下要求进行成本还原( )。

A.各步骤半成品成本按实际成本结转 B.各步骤半成品成本按计划成本结转

C.各步骤半成品成本结转采用分项结转法 D.各步骤半成品成本结转采用综合结转法 E.管理上要求从整个企业角度考核和分析产品成本的构成和水平

59. 决定一个企业采用何种成本计算方法的因素有( ) 。

A.企业生产组织特点 B.企业的生产工艺过程特点 C.企业的成本管理要求 D.成本会计机构的设置 E.成本会计人员的配置

60. 采用分步法,计算各步骤半成品成本是( )。

A.成本计算的需要 B.成本控制的要求 C.对外销售的需要 D.降低产品成本的需要 E.全面考核和分析成本计划执行情况的要求

61. 企业可根据( )决定企业成本报表的报送格式、编报项目、时间和报送对象。

A.生产经营过程的特点 B.企业经营管理的要求 C.生产工艺技术过程的要求 D.上级管理部门的要求 E.企业外部有关部门的要求

62. 下列报表属于成本报表的有( )。

A.产品生产成本报表 B.制造费用明细表 C.资产负债表 D.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表 E.各种期间费用明细表

63. 与产品的生产类型没有直接联系的产品成本计算方法有( )。

第 6 页 共 22 页

A.品种法 B.分批法 C.分步法 D.分类法 E.定额法

64. 原材料脱离定额差异的核算方法,一般有( )。

A.限额法 B.差异凭证法 C.切割核算法 D.盘存法 E.差额法

65. 采用分类法计算成本的优点有( )。

A.可以简化成本计算工作 B.可以分类掌握产品成本情况 C.便于成本日常控制 D.计算结果无假定性 E.可以使类内的各种产品成本的计算结果更为准确

三、名词解释题 66. 集中工作方式 67. 分散工作方式 68. 直接计入费用 69. 间接计入费用 70. 可修复废品 71. 废品净损失 72. 顺序分配法 73. 代数分配法 74. 约当产量

75. 约当产量比例法 76. 定额比例法

77. 不计算在产品成本法 78. 简化的分批法 79. 平行结转分步法 80. 成本还原 81. 成本计算对象 82. 作业成本法 83. 分类法 84. 成本考核 85. 标准成本法

四、计算题

86. 某企业设有“燃料及动力”成本项目,某月直接用于A、B两种产品生产的外购动力

费用共为6000元,没有分产品安装电表,按规定使用机器工时比例分配,其机器工时为:

第 7 页 共 22 页

A产品2000小时,B产品1000小时。 要求:

(1)计算动力费用分配率。

(2)计算A、B产品各自负担的动力费用。

87. 某工业企业第一车间全年计划制造费用额为640000元,各种产品全年定额工时

800000小时。12月份A产品实际产量的定额工时40000小时,B产品实际产量的定额工时为10000小时,年末核算时,该车间全年共发生制造费用696000元,1至l1月份按计划分配率分配的制造费用A产品420000元,B产品为240000元。 要求:

采用按年度计划分配率法,计算各产品12月末应分担的制造费用,全年的制造费用及差异额并作出相应的账务处理。

88. 某企业设有修理和运输两个辅助生产车间、部门。修理车间本月发生的费用为9500

元,提供修理劳务10000小时,其中: ①为运输部门修理500小时;

②为基本生产车间修理8000小时; ③为行政管理部门修理1500小时。

运输部门本月发生的费用为10000元,提供运输20000千米,其中: ①为修理车间提供运输劳务750千米;

②为基本生产车间提供运输劳务15000千米; ③为行政管理部门提供运输劳务4250千米。

要求:用交互分配法计算分配修理、运输费用,并编制会计分录。(辅助生产车间不设“制造费用”科目)

89. 某企业10月份在生产过程中发现废品,资料如下:

(1)该企业基本生产车间本月生产A产品2000件,其中合格品1850件,不可修复废品100件,可修复废品50件。

(2)生产A产品2000件,共发生工时48000小时,其中不可修复废品为2400小时。 (3)本月生产A产品共发生原材料费用30000元,工资及福利费48000元,制造费用19200元。

(4)本月对可修复废品进行修理而发生材料费280元,工资费用320元,提取的职工福利费44.8元,制造费用705.2元。

(5)不可修复废品100件的残值,估价720元,作为废料入库。 (6)生产A产品所需的原材料系开始投产时一次投入。 要求:

(1)编制不可修复废品损失计算表。

(2)编制可修复废品和不可修复废品损失的会计分录。

90. 某工业企业某车间停工若干天,停工期问发生的费用为:领用原材料1300元,应付

生产工人工资1950元,按生产工人工资提取职工福利费273元,应分配制造费用2557元,经查明,停工系责任事故造成,应由责任单位赔偿4000元,其余由该车间两种产品按生产工时比例分配负担。其生产工时各为:甲产品2250小时,乙产品1910小时。

第 8 页 共 22 页

要求:

(1)计算该车间停工净损失。

(2)在甲、乙产品之间分配负担停工净损失。 (3)编制归集和分配停工损失会计分录。

91. 某企业一基本生产车间全年制造费用计划为312000元,全年各种产品的计划产量为:

甲产品1700件,乙产品300件,单件产品的工时定额为甲产品5小时,乙产品15小时,本月份实际产量:甲产品140件,乙产品20件,该月实际制造费用为21000元。 要求:

按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法分配制造费用并编制会计分录。

92. G企业设供电、供水两个辅助生产车间,供电车间本月发生的费用为5000元,供电

25000度,其中:

①为供水车间供电5,000度; ②为生产A产品供电8,000度; ③为生产B产品供电7,000度;

④为基本生产车间照明用电3,000度; ⑤为企业管理部门供电2,000度。

供水车间本月发生费用3,000元,供水总量12,000吨,其中: ①为供电车间供水2,000吨;

②为基本生产车间供水7,000吨; ③为企业管理部门供水3,000吨。 要求:

采用直接分配法分配供电供水费用,并编制会计分录。(“辅助生产成本”科目列示明细科目,辅助车间不设“制造费用”科目)。

93. 某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9月生产工人的工资为32000元,提取的福利费为3350

元。甲产品的生产工时为6000小时,乙产品的生产工时为2000小时,车间管理人员工资为2250元,提取的福利费为250元,企业管理人员的工资为900元,提取的福利费为100元。 要求:

根据上述材料,按产品的生产工时分配生产工人工资及提取的职工福利费,并编制会计分录。

94. 某企业产品由两道工序制成,原材料随着生产进度分工序投入,在每道工序则是一开

始就投入。第一道工序投入原材料定额为300公斤,月末在产品数量为3000件;第二道工序投入原材料定额为200公斤,月末在产品数量为2000件,完工产品为8000件,月初在产品和本月发生的原材料费用累计600000元。 要求:

(1)分别计算二道工序原材料成本项目的在产品完工率。 (2)分别计算二道工序原材料成本项目的在产品约当产量。 (3)按约当产量比例分配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原材料成本。

95. 某产品经两道工序生产。其工时定额为:第一工序20小时,第二工序30小时。各工

第 9 页 共 22 页

序在产品的工时定额按本工序工时定额之半计算。该种产品某月月末在产品数量为第一道工序100件,第二道工序200件。月末完工产品300件,月初在产品和本月发生的工资及福利费共计2300元。 要求:

①计算两道工序在产品的完工率; ②计算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

③按约当产量比例分配计算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的工资及福利费。

96. 某工业企业A种产品的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产品成本中的原材料费用所占

比重较大,月末在产品按其所耗原材料费用计价。其八月初在产品费用为3000元;该月生产费用为:原材料12000元,工资及福利费为3300元,制造费用为6000元,该月完工产品450件,月末在产品300件。 要求:

分配计算该月A种产品的完工产品成本和月末在产品成本。

97. 某种产品月初在产品的定额原材料费用1600元,定额工时1320小时;本月投入生产

的定额原材料费用为8400元,定额工时为3680小时,月初在产品实际费用为:原材料1500元,生产工人工资600元,其他费用150元;本月实际费用:原材料8000元,生产工人工资2400元,其他费用850元。本月完工产品的定额原材料费用9000元,定额工时4200小时。 要求:

按定额比例分配法计算完工产品成本和月末在产品费用。

98. W企业资料如下:

产成品50件 项目 还原前产成品成本 本月所产半成品成本 半成品 原材料 3800 4560 工资及福利费 1605 1745 制造费用 合 计 1470 1295 6875 7600

要求:

①根据上表资料采用还原分配率计算法进行成本还原。 ②计算出按原始成本项目反映的产成品成本。

99. 某工业企业采用简化的分批法计算产品成本,有关资料如下:

(1)199×年8月份生产批号有:

801号:甲产品5件,7月开工,8月20日全部完工。 802号:乙产品20件,7月开工,8月份完工12件。 803号:丙产品10件,7月开工,尚未完工。 804号:丁产品15件,8月初开工,尚未完工。

(2)各批号8月底累计原材料费用(原材料是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和生产工时为: 801号:原材料费用15000元,工时8000小时; 802号:原材料费用30000元,工时16000小时;

第 10 页 共 22 页

803号:原材料费用22000元,工时7800小时; 804号:原材料费用19000元,工时8400小时;

(3)8月末该企业全部累计原材料费用86000元,累计生产工时为40200小时,工资及福利费562800元,制造费用201000元。

(4)8月末,全部完工产品生产工时18800小时,其中乙产品完工产品工时为10800小时。 要求:

计算累计间接费用分配率和各批完工产品成本。

100. 根据所给资料,用连环替换分析法,对甲车间工资费用计划完成情况进行分析。

项目 月初在产品成本 计划数 实际数 差异 工人人数 42000 300 240 -60 人均工时数 35000 192 185 -7 小时工资率 28000 1.8 2.2 +0.4 工资总额 105000 103680 97680 -6000 101. 某工业企业1998年12月可比产品生产成本资料如下:

产品生产成本表

年产量 计量 产品名称 单位 计划 50 60 单位成本 上年实 本年 际平均 计划 本年实 际平均 480 830 总成本 实际 可比产品 A产品 B产品 件 件 60 50 510 900 500 860 要求: (1)计算并填列产品生产成本表中总成本栏的数字。 (2)分析可比产品成本降低计划完成情况。

五、判断分析题

1. “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科目月末应无余额。( ) 2. 工资及福利费成本项目是指企业职员和工人的工资及福利费。( )

3. 在计算完工产品成本时,若不计算月末在产品成本,必须具备的条件是各月末在产品数量稳定。( )

4. 划分产品成本计算基本方法和辅助方法的标准是对于计算产品实际成本是否必不可少。( )

5. 采用分类法计算产品成本,应以定额费用是否相近为标准分类。( )

第 11 页 共 22 页

答案

一、单选题 1. D 2. A 3. C 4. C 5. D 6. B 7. B 8. C 9. A 10. C 11. B 12. A 13. C 14. B 15. D 16. D 17. A 18. A 19. B 20. D 21. B 22. A 23. C 24. D 25. A 26. A 27. B 28. A 29. B 30. C 31. D

第 12 页 共 22 页

32. D 33. C 34. B 35. A 36. B 37. C 38. C 39. A 40. B

二、多项选择题41. ABC 42. ABDE 43. ABCDE 44. ABCDE 45. ACD 46. ABD 47. BDE 48. DE 49. ACD 50. AC 51. AE 52. BCD 53. ACDE 54. ABE 55. BCE 56. AB 57. CD 58. DE 59. ABC 60. ABCD 61. AB 62. ABDE 63. DE 64. ACD 65. AB

第 13 页 共 22 页

三、名词解释题

66. 集中工作方式:指企业的成本会计工作主要由厂部成本会计机构集中进行,车间等其

他单位只负责初步的审核、整理和汇总,为厂部成本会计机构进一步工作提供基础资料。

67. 分散工作方式:指成本会计中的计划、控制和分析由车间等其他单位的成本会计机构

或人员分别进行。

68. 直接计入费用:可以分清哪种产品所耗用、可以直接计入某种产品成本的费用。 69. 间接计入费用:不能分清哪种产品所耗用、不能直接计入某种产品成本,而必须按照

一定标准分配计入有关的各种产品成本的费用。

70. 可修复废品:指技术上可以修复,并且所修复费用在经济上合算的废品。

71. 废品净损失:指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减去回收的残料价值和应收赔款后的废

品损失。

72. 顺序分配法:是按照受益多少的顺序将辅助生产车间依次排列,受益少的排在前面,先将费用分配出去,受益多的排在后面,后将费用分配出去的一种辅助费用分配方法。 73. 代数分配法:是通过建立多元一次联立方程并求解的方法,取得各种辅助生产产品或劳务的单位成本,进而进行辅助生产费用分配的一种辅助生产费用分配方法。

74. 约当产量:指将月末在产品数量按其完工程度折算为相当于完工产品的数量。

75. 约当产量比例法:月末将在产品的数量按照完工程度折算为相当于完工产品的产量,

即约当产量然后按照完工产品产量与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的比例分配计算完工产品费用和月末在产品费用。

76. 定额比例法:是指产品的生产费用按照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的定额消耗量或定额费

用的比例,分配计算完工产品成本和月末在产品成本的方法。

77. 不计算在产品成本法:月末虽然有在产品,但不计算在产品成本,该方法适用于月末在产品数量很小的产品。

78. 简化的分批法:在投产批数繁多而且月末未完工批数较多的企业,采用的不分批计算

在产品成本的分批法,也称累计间接计入费用分配法。

79. 平行结转分步法:平行结转各生产步骤生产费用中应计入产成品成本的份额,然

后汇总计算产成品成本的分步法,也称为不计列半成品成本分步法。 80. 成本还原:从最后一分步骤起,把各步骤所耗上一步骤半成品的综合成本,逐步分解,还原成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等原始成本项目,从而求出按原始成本项目反映的产成品成本资料,即将产成品成本还原为按原始成本项目反映的成本。

81. 成本计算对象:是生产费用归集的对象,即计算什么的成本。生产的特点和管理的要

求对成本计算的影响集中地表现在对成本计算对象确定上的影响。

82. 作业成本法:是一种将间接费用分配到产品成本中的计算方法。其基本程序是首先将间接费用按作业(或活动)进行归集,然后按不同作业的不同成本动因分配率将间接费用一一分配到产品中去。

83. 分类法:是指以产品的类别为成本计算对象,归集生产费用,计算各类产品的总成本,

然后按一定的标准,将类内产品总成本在各种产品之间进行分配,据以计算每种产品总成

第 14 页 共 22 页

本和单位成本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

84. 成本考核:在成本分析的基础上,定期地对成本计划执行结果进行评定和考核。 85. 标准成本法:是一种将成本计算和成本控制相结合,由包括制定标准成本、计算和分析成本差异以及处理成本差异三个环节所组成的完整体系。

四、计算题

86. (1)动力费用分配率=6000÷(2000+1000)=2 [5分]

(2)A产品动力费用=2000 × 2=4000(元) [3分] B产品动力费用=1000 × 2=2000(元) [2分]

87. 年度计划分配率:=640000÷800000=0.8 [412月份A产品应负担制造费用=40000× 0.8=32000(元)

B产品应负担制造费用=10000×0.8=8000(元)

全年的制造费用=32000+8000+420000+240000=700000(元) [2差异额=696000—700000=-4000(元) [212月份的账务处理:

借:生产成本—— A产品(制造费用) 32000 ——B产品(制造费用) 8000

贷:制造费用 40000 年末的调整分录:

借:生产成本 4000

贷:制造费用 4000 [288. (1)辅助生产车间交互分配前的分配率:[2分]

修理车间:9500÷10000=0.95(元/小时) 运输部门:10000÷20000=0.5(元/千米) (2)交互分配:[2分]

运输部门应分配修理费:500×0.95=475(元) 修理车间应分配运输费:750×0.5=375(元) (3)交互分配后的实际费用:[2分] 修理车间:9500+375-475=9400(元) 运输部门:10000+475-375=10100(元) (4)交互分配后的分配率: [2分]

修理车间:9400÷9500=0.98947(元/小时)

运输部门:10100÷(20000-750)=0.052468(元/小时) (5)对外分配: 基本生产车间:

应分配修理费=8000×0.98947=7915.76(元) 应分配运输费=15000×0.52468=7870.2(元)

第 15 页 共 22 页

分]

分] 分] 分]

行政管理部门:

应分配修理费=1500×0.98947=1484.205(元) 应分配运输费=4250×0.52468=2229.89(元) (6)会计分录:[2分] ①交互分配

借:辅助生产成本—修理

—运输

贷:辅助生产成本—运输

—修理

②对外分配 借:制造费用 管理费用

贷:辅助生产成本—修理 —运输

89. (1)不可修复废品损失计算表。[4分]

基本车间 19××年10月 产品名称:A产品 单位:元 项目 产量(件) 原材料 生产工时 工资及福利 制造费用 合计 费用总额 2000 30000 48000 48000 19200 97200 费用分配率 15 1 0.4 废品成本 100 1500 2400 2400 960 4860 减:废品残 720 720 值 废品损失 780 2400 960 4140

(2)会计分录。

不可修复废品损失:[3分]

①借:废品损失—A产品 4860

贷:基本生产成本—A产品(原材料) 1500

—A产品(工资及福利费) 2400 —A产品(制造费用) 960

②借:原材料—废料 720 贷:废品损失—A产品 720 ③借:基本生产成本—A产品(废品损失) 4140 贷:废品损失—A产品 4140 可修复废品损失:[3分]

借:废品损失—A产品 1350 贷:原材料 280

应付工资 320 应付福利费 44.8

第 16 页 共 22 页

制造费用 705.2

90. (1)该车间停工净损失:1300+1950+273+2557—4000=2080 (元) [3分] (2)分配停工损失:[3分]

停工净损失分配率=2080÷(2250+1910)=0.5 甲产品应分配停工损失=2250×0.5=1125(元) 乙产品应分配停工损失=1910×0.5=955(元) (3)会计分录:[4分] ①归集停工损失

借:停工损失——×车间

贷:原材料

应付工资 应付福利费 制造费用

②分配停工损失

借:其他应收款

贷:停工损失——×车间 借:基本生产成本一甲产品 一乙产品

贷 停工损失——×车间

91. (1)年度计划产量定额工时: 甲产品:1700 × 5=8500(小时) 乙产品:300 × 15=4500(小时)

年度计划分配率=312000÷(8500+4500)=24 [4分] (2)本月实际产量的定额工时: 甲产品:140 × 5=700(小时) 乙产品:20 × 15=300(小时)

该月甲产品应分配制造费用=700 × 24=16800(元)

该月乙产品应分配制造费用=300 × 24=7200(元) [4分] (3)会计分录:

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16800

—乙产品 7200

贷:制造费用 24000 [2分]

92. (1)供电费用分配率=

5000=0.25 [4分]

25000-5000A产品应负担电费=8000×0.25=2000(元) B产品应负担电费=7000×0.25=1750(元)

基本生产车间应负担电费=3000×0.25=750(元) 企业管理部门负担电费=2000×0.25=500(元)

第 17 页 共 22 页

(2)供水费用分配率=

3000=0.3 [4分]

12000-2000基本生产车间应负担水费=7000×0.3=2100(元) 管理部门应负担水费=3000×0.3=900(元) (3)会计分录:[2分]

借:基本生产成本—A产品 基本生产成本—B产品 制造费用 管理费用

贷:辅助生产成本—供电车间 —供水车间

93. (1)工资费用分配率=32000÷(6000+2000)=4

甲产品应负担的工资费用=6000×4=24000(元)

乙产品应负担的工资费用:2000×4=8000(元) [3分] (2)福利费分配率=3350÷(6000+2000)=0.41875 甲产品应负担的福利费=6000×0.41875=2512.5

乙产品应负担的福利费=2000×0.41875=837.5 [3分] (3)会计分录 [4分] 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乙产品 制造费用 管理费用 贷:应付工资

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乙产品

制造费用 管理费用

贷:应付福利费 94. (1)

第一道工序在产品完工率=300÷(300+200)×100%=60%

第二道工序在产品完工率=(300+200)÷(300+200)×100%=100%[4分] (2)

第一道工序在产品约当产量=3000×60%=1800(件)

第二道工序在产品约当产量=2000×100%=2000(件) [4分] (3)

原材料费用分配率=600000÷(8000+1800+2000)=50.85 月末在产品原材料费用=(1 800+2000)× 50.85=193230(元) 完工产品原材料费用=600000—193230=406770(元) [2分] 95. ①

第 18 页 共 22 页

第一道工序在产品完工率=20×50%÷(20+30)×100%=20%

第二道工序在产品完工率=20+30×50%÷(20+30)×100%=70% [4分] ②

第一道工序在产品约当产量=100×20%=20(件) 第二道工序在产品约当产量=200×70%=140(件)

在产品约当产量合计=20+140=160(件) [4分] ③

工资及福利费分配率=2300÷(300+160)=5 完工产品工资及福利费=300×5=1500(元)

月末在产品工资及福利费=160×5=800(元) [2分]

96. A种产品原材料费用分配率=(3000+12000)÷(450+300)=20 [4分]

A种完工产品原材料费用=450×20=9000(元) [2分]

A种月末在产品原材料费用(月末在产品成本)=300×20=6000(元) [2分] A种完工产品成本=9000+3300+6000=18300(元) [2分]

97. (1)计算月末在产品的定额原材料费用=1600+8400-9000=1000(元)

月末在产品定额工时=1320+3680-4200=800(小时) [2分] (2)分配原材料费用:

分配率=(1500+8000)÷(9000+1000)=0.95 完工产品的原材料费用=9000×0.95=8550(元)

月末在产品原材料费用=1000×0.95=950(元) [2分] (3)分配生产工人工资:

分配率=(600+2400)÷(4200+800)=0.6 完工产品生产工人工资=4200×0.6=2520(元)

月末在产品的生产工人工资=800×0.6=480(元) [2分]

(4)分配其他费用:分配率=(150+850)÷(4200+800)=0.2 完工产品其他费用=4200×0.2=840(元)

月末在产品其他费用=800×0.2=160(元) [2分] (5)计算完工产品成本=8550+2520+840=11910(元)

月末在产品成本=950+480+160=1590(元) [2分]

98.

项目 还原前产品成本 本月所产半成品成本 产品成本中的半成品成本还还原分配率 0.5 半成品 3800 -3800 原材料 4560 工资及福利 1605 1745 制造费用 合计 1470 1295 C 647.5 6875 7600 0 A 2280 B 872.5 第 19 页 共 22 页 原 还原后产品总成本 D 2280 E 2477.5 F 2117.5 6875

(1)还原分配率=3800/7600=0.5 [4分] (2)[每个空1分,共6分]

A=4560*0.5=2280, B=1745*0.5=1745, C=1295*0.5=647.5, D=0+2280=2280, E=1605+872.5=2477.5, F=1470+647.5=2117.5

99. 基本生产成本二级账

月 日 摘要 8 8 8 8 31 生产费用累计 31 累计间接计入费用分配率 31 完工产品成本 31 在产品成本 原材料 生产工时 86000 33000 53000 40200 18800 21400 工资及福制造费用 合计 利 562800 14 263200 299600 201000 5 94000 107000 849800 390200 459600 (各批全部产品总成本)

产品成本明细账

批号:801 产品名称:甲 开工日期:7月l目 购货单位:×× 批量:5件 完工日期:8月20日 月 日 摘要 8 8 8 31 生产费用累计 31 完工产品单位成本 原材料 生产工时 15000 3000 8000 8000 1600 工资及福制造费用 合计 利 112000 112000 22400 40000 40000 8000 167000 167000 33400 31 完工产品成本(5件) 15000 产品成本明细账

批号:802 产品名称:乙 开工日期:7月1日

第 20 页 共 22 页

购货单位:×× 批量:20件 完工日期: 月 日 8 8 8 8

产品成本明细账

批号:803 产品名称:丙 开工日期:7月1日 购货单位:×× 批量:10件 完工日期: 月 日 摘要 8 31 生产费用累计 原材料 生产工时 22000 7800 工资及福利 制造费用 合计 31 31 31 31 摘要 生产费用累计 完工产品单位成本 在产品成本 原材料 生产工时 30000 1500 12000 16000 10800 900 5200 工资及福利 制造费用 合计 151200 12600 54000 4500 223200 18600 完工产品成本(12件) 18000 产品成本明细账

批号:804 产品名称:丁 开工日期:7月1日 购货单位:×× 批量:15件 完工日期: 月 日 摘要 8 31 生产费用累计 原材料 生产工时 工资及福利 制造费用 合计 19000 8400

[每个表2分]

100. 连环替换分析计算表 [10分] 因素 替换 次数 基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工人人数 300 240 240 240 人均 工时 192 192 185 185 平均小时工资率 1.8 1.8 1.8 2.2 各因素税乘积 金额 编号 每次替换差异 算式 (2)-(1) (3)-(2) (4)-(3) 金额 -20736 +3024 +17760 产生差 异因素 工人人数 人均工时数 小时工资率 103680 (1) 82944 79920 97680 (2) (3) (4) 第 21 页 共 22 页

各因素影响程度合计 -6000 综合作用 101. (1)产品生产成本表 [4分] 单位成本 总成本 计年产量 量上年本年本年按上年实际按上年计划本年实产品名称 计实单实际计划 实际平均单位成平均成本计际 划 际 位 平均 平均 本计算 算 可比产品 75600 73000 70900 A产品 件 50 60 510 500 480 30600 30000 28800 B产品 件 60 50 900 860 830 45000 43000 41500 (2)可比产品成本降低计划完成情况分析:[6分]

可比产品成本计划降低额=(50×510+60×900)-(50×500+60×860)

=(25500+54000)-(25000+51600)=2900(元)

可比产品成本计划降低率=2900÷79500=3.65% 可比产品成本实际降低额=75600—70300=5300(元) 可比产品成本实际降低率=5300÷75600=7% 超计划降低额=2400(元)

超计划降低率=7%-3.65%=3.35%

由上述计算结果可以看出,可比产品成本降低计划得到全面完成,成本降低额超计划完成2400元,成本降低率超计划完成3.35%。

五、判断分析题 (略)??

第 22 页 共 22 页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qvm8.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