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选题题目

更新时间:2023-09-18 02:34:01 阅读量: 幼儿教育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中文系2009级语文教育专业 毕业论文备选题目一览表

中国古代文学

1.《山海经》与中国文学关系研究 2.中西神话比较研究 3.《诗经》及其作品研究 4.《左传》及其作品研究 5.《左传》《国语》比较研究 6.《国语》成书探源

7.试论《战国策》的时代特色 8.楚辞与屈原研究

9.《诗经》与《楚辞》比较研究 10.孔子作《春秋》考论 11.《孟子》探微 12.庄、老比较研究 13.《庄子》新探

14.《史记》及其作品研究 15.《史》《汉》比较论 16.《汉乐府》新探

17.试论《古诗十九首》在比兴手法上的创新 18.从元代水浒戏到《水浒传》看李逵形象的演变

19.《西厢记》崔莺莺与《墙头马上》李千金形象比较 20.论《水浒传》中的女性形象 21.论《西游记》中的妖魔 22.孙悟空形象之我见

23.谈《红楼梦》人物塑造的衬托手法

24.杜丽娘·林黛玉·陈芸:明清文学中三个女性形象比较 25.从晚明社会思潮看《灌园叟晚逢仙女》的思想内蕴 26.论张养浩的散曲创作 27.论《蒋兴哥重会珍珠衫》 28. 蒲松龄的鬼怪情结

29.初唐四杰的诗歌创作及其体现出的时代精神 30.论关汉卿杂剧中的妓女形象

31.杜甫诗歌的“诗史”性及其特色 32.白居易讽谕诗的价值及的特色 33.苏轼及苏门弟子的词之创作论 34.《水浒传》传奇性之我见 35.晚唐五代词风格论

36.南宋辛派词人的创作及得失论 37.《桃花扇》人物论

38.试比较分析《红楼梦》中贾宝玉与薛蟠人物形象异同 39.试论《红楼梦》中作者在景物描写中所蕴含的个人情绪

40.试分析《红楼梦》中人物对话时所伴随动作描写对刻画人物形象的深入功能

41.试分析《水浒传》中林冲形象的典型性

42.试分析《水浒传》中三个英雄女性与三个反面女性在写法上的异同 43.试分析《水浒传》中宋江与李逵的关系及宋江毒杀李逵的悲剧特色 44.试论《三国演义》中人才与死亡观的冲突

45.试分析《三国演义》中作者塑造诸葛亮形象所用的创作手法 46.试分析《三国演义》中关羽性格悲剧及其对蜀汉形势之影响 47.试论“异质同构”现象在中国古典小说中人物塑造的典型性 48.比较分析唐传奇、宋话本、元杂剧相同题材中女性形象之不同点 49.试分析《西厢记》中崔莺莺性格中的矛盾冲突及其必然性 50.试论关汉卿戏曲中女性形象的类型化

51.试分析元散曲创作与元杂剧创作在语言上的异同 52.试论元杂剧(关汉卿)的悲剧意识

53.试比较分析《西厢记》中崔张爱情与《牡丹亭》中杜柳爱情之异同 54.试论汤显祖传奇创作中“生”角的类型化现象

55.试论《长生殿》中背景描写对人物心理刻画的补充效果

56.试分析洪升创作《桃花扇》时对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统一手法 57.试比较分析元杂剧与明清传奇创作中人物道白的特点 58.论清代小说中的“侠义”形象

59.论李贽“童心说”对明清小说创作的影响 60.才学小说的生成意识及文化意义

61.也谈公安派(唐宋派、桐城派)文学主张的得与失 62.三言二拍作品研究(可选择单篇) 63.《镜花缘》思想、艺术问题研究 64.乡邦文学家(作品)研究

中国现当代文学

1.鲁迅小说主题研究

2.鲁迅小说的“黑暗意识” 3.鲁迅小说的“人间苦” 4.鲁迅小说里的知识者与梦 5.鲁迅小说里的还乡

6.鲁迅的叙事艺术(小说、散文、杂文各选一种或一个角度) 7.作为现代知识者鲁迅的独立人格研究

8.鲁迅的历史想象与现实建构——鲁迅思想主题、方法的来源之一 9.黑暗的阴影:鲁迅历史记忆和现实体验的特点 10.从《伤逝》看“五四”启蒙与个人幸福 11.知识者的心灵栖居——读《在酒楼上》 12.《朝花夕拾》研究(话题、问题自定) 13.《两地书》研究(话题、问题自定) 14.鲁迅日记研究(话题、问题自定) 15.鲁迅书信研究(话题、问题自定)

16.对《女神》评论的研究(可缩小范围,如对闻一多《女神》的评论研究) 17.自我的悖论——《女神》中“自我”的叙事 18.郭沫若早期诗剧与少年中国的乌托邦激情 19.郭沫若历史剧的想象与抗战的现实建构

20. 艺术与革命—— 作为诗人与政治活动家的郭沫若多重人格建构 21.茅盾小说的身体叙事

22.《霜叶红似二月花》的叙事规范 23.《子夜》的意识形态叙事研究 24.茅盾的“作家”论研究: 25.茅盾“作家论”的写作研究

26.茅盾“作家论”写作模式与建国后文艺评论写作的关系研究 27.茅盾的书评与鲁迅的书评写作比较研究

28.茅盾“作家论”与沈从文“作家论”比较研究 29.茅盾的书评与胡风书评写作的比较研究

30.茅盾的作家作品评论与李健吾作家作品评论的比较研究

31.青年批评家与文艺领导——“身份”对茅盾文学批评写作的规约 32.郁达夫小说对“力比多”的处理

33.现代诗的歧途——胡适《尝试集》《谈新诗》对现代诗歌的影响

34.《家》的写作模式与接受心理的互动——作为畅销书的巴金《家》研究 35.信仰、献身、革命——巴金《爱情三部曲》的无政府主义激情 36.从《憩园》看巴金对“家”文化态度的变化 37.从“否定”到“调整”

—--从《家》到《憩园》的转变看巴金对“家”文化的调整 38.老舍《二马》中的中西文化参差和对照 39.北京人眼中的伦敦人与伦敦人眼中的北京人 ——老舍《二马》中的文化参差和对照

40.《骆驼祥子》隐喻的世界图景和人性模式

41.民族战争的坚守与超越——老舍《四世同堂》对战争的两层理解 42.《断魂枪》《老字号》对传统文化式微的惋惜

43.湘西地方民俗在沈从文小说中的审美功能和文化喻指 44.沈从文的文学批评与自身创作的关系研究

45.沈从文小说中的精神分析学——以《八骏图》为例

46.沈从文桃花源记的“常”与“变”——从《边城》到《长河》 47.桃花源里的“常“与”变”——从《边城》到《长河》 48.《从文自传》研究

49.《湘西》《湘西散记》研究 50.沈从文早期小说研究 51.沈从文文体建构研究

52.压抑的代价:女人变魔鬼——《金锁记》的精神分析 53.“真心”崩溃:母亲变“魔鬼”

——对《金锁记》中七巧对待儿女方式的心理探析

54.“倾城”原来为“真心”——《倾城之恋》的创作心理动因探析 55.张爱玲《流言》研究

56.《围城》的结构、隐喻隐含的世界图式和人的宿命 57.“再别康桥”:徐志摩对西方学院文化的诗意建构

58.藏克家《老马》形象蕴含的民族性、时代性和哲学意味 59.曹禺对巴金《家》戏剧改编的心理动因 60.土改小说的模式

——以《暴风骤雨》《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为例

61.鲁艺学生的文艺批评—— 以贾芝、金灿然等对何其芳的批评为例

62.英雄是怎样被塑造的——论当代文学体制对英雄形象塑造的规范和引导 63.两个“小林”的故事:

——对于《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与《一地鸡毛》的两种文化生态考察 64.对于新中国“诞生”的文学考察——以《红岩》为中心 65.“英雄”是怎样诞生的——对于雷锋故事的考察 66.“红色传奇”:1950-1970年代小说中的英雄

67.“红色传奇”:1950-1970年代小说、电影、歌曲中的爱情叙事 68.“红色传奇”:1950-1970年代招贴画中的政治叙事

69.“红色传奇”:1950-1970年代小说、电影、歌曲中的少年儿童叙事 (成长无烦恼:1950-1970年代小说、电影、歌曲中的少年儿童叙事) 70. “红色传奇”:1950-1970年代小说、电影中的家庭关系 71. 阶级斗争:1950-1970年代小说对现实的想象 72.真实与虚构——王安忆《小鲍庄》的历史叙事

73.“大雁塔”与“黄河”的祛魅——韩东等后朦胧诗人反英雄主义书写 74.作为消费阅读的网络文学研究 75.作为消费阅读的网络小说研究 76.作为消费阅读的网络诗歌研究

77.网络视频的文学史记忆和方法研究 78.网络视屏的历史记忆和方法研究 79.博物馆里的“政治”

——对博物馆内容、形式陈列的考察(落实到具体博物馆) 80.主题公园里的文学想象(落实到具体主题公园)

81.中学生的文学想象来源研究——建国后语文课本中的文学陈述 82.建国后中学课本中的历史叙事

83.“成长小说”与五、六十年代长篇小说创作 84.“诗化散文”与政治话语

85.“英雄”的成长路径——建国至“文革”文学中的英雄形象塑造 86.寻根者的文化纠结

87.当下战争题材小说的审美取向 88.《白鹿原》与新历史主义

89.“爱情”因何消亡——建国至“文革”小说中爱情描写性质研究 90.私语空间——陈染小说与女性主义 91.“朦胧诗”中的死亡主题 92.杨炼诗歌中的大海意象 93.第三代诗歌中的戏仿和反讽

94.草原和雪域——海子和昌耀诗歌的抒情背景 95.柏桦、张枣诗歌中的古老中国 96.欧阳江河诗歌中的时间观念 97.西川诗歌中的神秘主义倾向 98.于坚诗歌中的日常生活叙事

99.俄罗斯“白银时代”诗歌对于多多、王家新的创作影响 100.中国当代诗歌中的江南——以杨键、庞培、潘维为例

101.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研究 102.“朦胧诗”及诗人研究 103.杨朔的散文研究

104.60年代与90年代长篇小说的比较研究 105.对90年代小说“个人化”的研究 106.论90年代大陆文坛的“通俗文学热” 107.略论90年代中国文学的得失 108.汪曾祺小说研究 109.张贤亮小说研究 110.刘震云小说研究 111.王安忆作品研究 112.池莉小说研究 113.余华小说研究 114.莫言小说研究

115.海岩小说的叙事模式 116.《马桥词典》研究

117. 论新历史主义对于新历史小说的主要影响 118. 论马原小说创作的叙事特征

119. 论八九十年代女性文学崛起的缘由

120. 论中国大陆八九十年代散文创作的成就与不足

台港文学

1.探析白先勇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2.论白先勇小说中的悲剧意识 3.论白先勇小说的创作特色

4.佛、道思想对金庸武侠小说创作的影响 5.金庸小说中的儒家文化与侠义精神 6.金庸笔下“侠”的形象

7.探析金庸武侠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8.琼瑶、亦舒、李碧华言情小说比较

9.从琼瑶、亦舒的言情小说看台港女子的爱情观

10.台湾诗人的乡愁——浅析纪弦、余光中的“乡愁”诗

外国文学

1.论哈代小说中女性形象的流变 2.于连与拉斯蒂涅形象比较研究

3.从《喧哗与骚动》看意识流小说的创作特征 4.论卡夫卡笔下的变形人物

5.论托尔斯泰的创作思想(兼与陀斯妥耶夫斯基比较) 6.论象征主义诗歌对中国新诗的影响

7.论果戈理笔下的“小人物”(兼与鲁迅小说比较) 8.拜伦与普希金比较研究 9.论莎士比亚笔下的悲剧形象

10.论《安娜·卡列尼娜》的爱情悲剧 11.评《简爱》的爱情主题 12.《呼啸山庄》主题研究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qxbh.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