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原子物理知识点总结思维导图

更新时间:2024-05-29 23:56: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物理原子物理知识点总结思维导图

【篇一:物理原子物理知识点总结思维导图】

九年物理知识归纳总结 第十一章 多彩的物质世界 一、宇宙和微观世界

宇宙→银河系→太阳系→地球

物质由分子组成;分子是保持物质原来性质的一种粒子;一般大小只有百亿分之几米(0.3-0.4nm). 物质三态的性质:

固体:分子排列紧密,粒子间有强大的作用力.固体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

液体:分子没有固定的位置,运动比较自由,粒子间的作用力比固体的小;液体没有确定的形状,具有流动性.

气体:分子极度散乱,间距很大,并以高速向四面八方运动,粒子间作用力微弱,易被压缩,气体具有流动性.

分子由原子组成,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和太阳系相似),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纳米科技:(1nm=10 m),纳米尺度:(0.1-100nm).研究的对象是一小堆分子或单个的原子、分子. 二、质量

质量:物体含有物质的多少.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它的大小与形状、状态、位置、温度等无关.物理量符号:m. 单位:kg、t、g、mg.

1t=103kg, 1kg=103g, 1g=103mg. 天平:

1、原理:杠杆原理.

2、注意事项:被测物体不要超过天平的称量;向盘中加减砝码要用镊子,不能把砝码弄脏、弄湿;潮湿的物体和化学药品不能直接放到天平的盘中

3、使用:(1)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2)把游码放到标尺放到左端的零刻线处,调节横梁上的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指针指向分度盘的中线或左右摆动幅度相等).(3)把物体放到左盘,右盘放砝码,增减砝码并调节游码,使天平平衡.(4)读数:砝码的总质量加上游码对应的刻度值.

注:失重时(如:宇航船)不能用天平称量质量. 三、密度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殊属性;同种物质的质量跟体积成正比,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是定值.

密度: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密度大小与物质的种类、状态有关,受到温度的影响,与质量、体积无关.

公式:

1l=1dm3=10-3m3;1ml=1cm3=10-3l=10-6m3. 四、测量物质的密度 实验原理:

实验器材:天平、量筒、烧杯、细线

量筒:测量液体体积(可间接测量固体体积),读数是以凹液面的最低处为准.

测固体(密度比水大)的密度:步骤:

1、用天平称出固体的质量m;2、在量筒里倒入适量(能浸没物体,又不超过最大刻度)的水,读出水的体积v1;3、用细线拴好物体,放入量筒中,读出总体积v2.

注:若固体的密度比水小,可采用针压法和重物下坠法.

测量液体的密度:步骤:1、用天平称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m1;2、把烧杯里的液体倒入量筒中一部分,读出液体的体积v2;3、用天平称出剩余的液体和烧杯的质量m2. 五、密度与社会生活

密度是物质的基本属性(特性),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密度.

密度与温度:温度能够改变物质的密度;气体热膨胀最显著,它的密度受温度影响最大;固体和液体受温度影响比较小. 水的反常膨胀:4℃密度最大;水结冰体积变大.

密度应用:1、鉴别物质(测密度)2、求质量3、求体积. 第十二章 运动和力 一、运动的描述

运动是宇宙中普遍的现象.

机械运动: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

参照物:在研究物体运动还是静止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或者说被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参照物.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

二、运动的快慢

速度: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通过的路程.

公式:

速度的单位是:m/s;km/h.

匀速直线运动:快慢不变、沿着直线的运动.这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 变速运动:物体运动速度是变化的运动.

平均速度:在变速运动中,用总路程除以所用的时间可得物体在这段路程中的快慢程度,这就是平均速度. 三、时间和长度的测量

时间的测量工具:钟表.秒表(实验室用) 单位:s min h

长度的测量工具:刻度尺. 刻度尺的正确使用:

(1).使用前要注意观察它的零刻线、量程和分度值;

(2).用刻度尺测量时,尺要沿着所测长度,不利用磨损的零刻线; (3)厚的刻度尺的刻线要紧贴被测物体.

(4).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5). 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

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它只能尽量减少,而不能消除,常用减少误差的方法是: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四、力

力: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一个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力时,也同时受到后者对它的力).

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还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力的单位是:牛顿(n),1n大约是你拿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

力的三要素是: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力的示意图: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三要素都表示出来就叫力的示意图.

五、牛顿第一定律

亚里士多德观点:物体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伽利略观点:物体的运动不须要力来维持,运动之所以停下来,是因为受到了阻力作用.

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收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牛顿第一定律是在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推理而概括出来的,因而不能用实验来证明这一定律). 惯性: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

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惯性的大小只与质量有关. 牛顿第一定律也叫做惯性定律. 六、二力平衡

平衡力: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是因为物体受到的是平衡力.

二力平衡:物体受到两个力作用时,如果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两个力平衡.

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 ○(二力平衡时合力为零).

物体在不受力或受到平衡力作用下都会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第十三章 力和机械 一、弹力 弹簧测力计

弹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物体的这种性质叫弹性.

塑性:物体受力后不能自动恢复原来的形状,物体的这种性质叫塑性. 弹力: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

弹簧测力计: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收受到的拉力越大,它的伸长就越长.(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跟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弹簧测力计的使用:;(1)认清分度值和量程;(2)要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如果不是,则要调零; (3)轻拉秤钩几次,看每次松手后,指针是否回到零刻度;(4)测量时力要沿着弹簧的轴线方向,测量力时不能超过弹簧秤的量程. 二、重力

万有引力:宇宙间任何两个物体,大到天体,小到灰尘之间,都存在互相吸引的力.

重力: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1、重力的大小叫重量,物体受到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g=mg. 2、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指向地心).

3、重力的作用点(重心):地球吸引物体的每一个部分,但是,对于整个物体,重力的作用好像作用在一个点,这个点叫重心.(形状规则、质地均匀的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 三、摩擦力

(1.)摩擦力: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做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时,就会在接触面是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就叫摩擦力.

(2)摩擦力的方向:和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决定摩擦力(滑动摩擦)大小的因素:【实验原理:二力平衡】1、压力(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2、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3)摩擦的分类:1、静摩擦: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没有发生相对的运动.2、动摩擦:(1)滑动摩擦: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上滑动时产生的摩擦;(2)滚动摩擦:轮状或球状物体滚动时产生的摩擦,通常情况下,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小.

增大摩擦力方法:使接触面粗糙些和增大压力.

减小有害摩擦方法:(1)使接触面光滑;(2)减小压力;(3)用滚动代替滑动;(4)使接触面分开(加润滑油、形成气垫). 四、杠杆

杠杆: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转动,这根硬棒叫杠杆. 杠杆的五要素:1、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2、动力:作用在杠杆上,使杠杆转动的力;3、阻力:作用在杠杆上,阻碍杠杆转动的力;4、动力臂: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5、阻力臂: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

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

三种杠杠杆: (1)省力杠杆:l1>l2,平衡时f1 g 上浮(最后漂浮,此时f浮=g)

(3)f浮 = g 悬浮或漂浮

法二:(比物体与液体的密度大小) 热量的计算:

① q吸 =cm(t-t0)=cm△t升 (q吸是吸收热量,单位是j;c 是物体比热容,单位是:j/(kg ℃);m是质量;t0 是初始温度;t 是后来的温度.

② q放 =cm(t0-t)=cm△t降 四、热机

热机原理:燃料燃烧把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内能,内能做功又转化成机械能.

内燃机:燃料在气缸内燃烧,产生高温高压的燃气,燃气推动活塞做功. 常见内燃机:汽油机和柴油机.

内燃机的四个冲程:1、吸气冲程;2、压缩冲程(机械能转化为内能);3、做功冲程内能转化为机械能);4、排气冲程.

热值(q ):1kg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叫燃烧的热值.单位是j/kg或j/m3.

燃料燃烧放出热量计算:q放 =qm; 热值是物质的一种特殊属性

热机的效率:用来做有用功的那部分能量和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之比,叫热机的效率.的热机的效率是热机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

在热机的各种损失中,废气带走的能量最多,设法利用废气的能量,是提高燃料利用率的重要措施. 五、能量的转化和守恒

例子:在一定的条件下,各种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转化;摩擦生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发电机发电,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电动机工作,电能转化为机械能;植物的光合作用,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燃料燃烧,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消灭,也不会创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在转化和转移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第十六章、能源和可持续发展 一、 能源家族

化石能源:煤、石油、天然气是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形成的,叫化石能源.

一次能源:可以从自然界直接获取的能源.(石能源、水能、风能、太阳能、地热、核能等)

二次能源:无法从自然界直接获取,必须通过一次能源的消耗才能得到的能源.(电能)

生物质能:由生命物质提供的能量.

不可再生资源:(化石能源、核能)不可能在短时间从自然界得到补充的能源.

可再生资源:(水、风、太阳能等)可以在自然界里源源不断地得到补充. 二、核能

核能:原子核分裂或聚合时产生的能量.

裂变:用中子轰击比较大的原子核,使其发生裂变,变成两个中等大小的原子核,同时释放出巨大的能量. 应用:核电、原子弹.

聚变:质量较小的原子核,在超高温下结合成新的原子核,会释放出更大的核能. 应用:氢弹. 三、太阳能

太阳—巨大的“核能火炉” 太阳是人类能源的宝库

太阳能的利用:1、利用集热器加热;2、利用太阳能电池发电. 四、能源革命

第一次能源革命:火的利用,柴薪为主要能源. 源转化.

第三次能源革命:以核能为代表. 能量转移和能量转化的方向性. 五、能源和可持续发展

能源消耗对环境的影响:空气污染和温室效应的加剧.水土流失和沙漠化.

未来的理想能源:

1、必须足够丰富,可以保证长期使用 2、必须足够便宜,使大多数人用得起; 3、技术必须成熟,可以保证大规模使用; 4、必须足够安全、清洁,不污染环境.

我看了一下,总结的很全,希望对你有帮助

【篇二:物理原子物理知识点总结思维导图】

磁场部分是高中物理的必考点,也是重点,经常会与电学或者力学挂钩出大题。整理了磁场思维导图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一、磁现象的电本质 1.罗兰实验

正电荷随绝缘橡胶圆盘高速旋转,发现小磁针发生偏转,说明运动的电荷产生了磁场,小磁针受到磁场力的作用而发生偏转。

2.安培分子电流假说

法国学者安培提出,在原子、分子等物质微粒内部,存在一种环形电流-分子电流,分子电流使每个物质微粒都成为微小的磁体,它的两侧相当于两个磁极。安培是最早揭示磁现象的电本质的。

一根未被磁化的铁棒,各分子电流的取向是杂乱无章的,它们的磁场互相抵消,对外不显磁性;当铁棒被磁化后各分子电流的取向大致相同,两端对外显示较强的磁性,形成磁极;注意,当磁体受到高温或猛烈敲击会失去磁性。 3.磁现象的电本质

运动的电荷(电流)产生磁场,磁场对运动电荷(电流)有磁场力的作用,所有的磁现象都可以归结为运动电荷(电流)通过磁场而发生相互作用。 二、磁场的方向

规定:在磁场中任意一点小磁针北极受力的方向亦即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就是那一点的磁场方向。 三、磁场

磁极和磁极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磁场发生的。

电流在周围空间产生磁场,小磁针在该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磁极和电流之间的相互作用也是通过磁场发生的。 电流和电流之间的相互作用也是通过磁场产生的

磁场是存在于磁体、电流和运动电荷周围空间的一种特殊形态的物质,磁极或电流在自己的周围空间产生磁场,而磁场的基本性质就是对放入其中的磁极或电流有力的作用。 四、磁感线

1.磁感线的概念:在磁场中画出一系列有方向的曲线,在这些曲线上,每一点切线方向都跟该点磁场方向一致。 2.磁感线的特点

(1)在磁体外部磁感线由n极到s极,在磁体内部磁感线由s极到n极

(2)磁感线是闭合曲线 (3)磁感线不相交

(4)磁感线的疏密程度反映磁场的强弱,磁感线越密的地方磁场越强

3.几种典型磁场的磁感线 (1)条形磁铁

(2)通电直导线

a.安培定则:用右手握住导线,让伸直的大拇指所指的方向跟电流方向一致,弯曲的四指所指的方向就是磁感线环绕的方向; b.其磁感线是内密外疏的同心圆 (3)环形电流磁场

a.安培定则:让右手弯曲的四指和环形电流的方向一致,伸直的大拇指的方向就是环形导线中心轴线的磁感线方向。 b.所有磁感线都通过内部,内密外疏 (4)通电螺线管

a.安培定则: 让右手弯曲的四指所指的方向跟电流的方向一致,伸直的大拇指的方向就是螺线管内部磁场的磁感线方向; b. 通电螺线管的磁场相当于条形磁铁的磁场 五、 磁通量

1.定义:磁感应强度b与面积s的乘积,叫做穿过这个面的磁通量。 3.单位:韦伯(wb)

4.物理意义:表示穿过磁场中某个面的磁感线条数。 六、磁感应强度

1.定义:在磁场中垂直于磁场方向的通电直导线,所受的磁场力跟电流i和导线长度l的乘积il的比值叫做通电导线处的磁感应强度。 2.定义式:

3.单位:特斯拉(t), 1t=1n/a.m

4.磁感应强度是矢量,其方向就是对应处磁场方向。

5.物理意义: 磁感应强度是反映磁场本身力学性质的物理量,与检验通电直导线的电流强度的大小、导线的长短等因素无关。

6.磁感应强度的大小可用磁感线的疏密程度来表示,规定:在垂直于磁场方向的1m2面积上的磁感线条数跟那里的磁感应强度一致。 7.匀强磁场

(1) 磁感应强度的大小和方向处处相等的磁场叫匀强磁场 (2) 匀强磁场的磁感线是均匀且平行的一组直线。 七、安培力

1.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力叫安培力 2.安培力大小

注意:公式只适用于匀强磁场。 3.安培力的方向

安培力的方向可利用左手定则判断

左手定则:伸开左手,使大拇指跟其余四指垂直,并且都跟手掌在一个平面内,把手放入磁场中,让磁感线垂直穿过手心,并使伸开的四指指向电流方向,那么拇指方向就是通电导线在磁场中的受力方向。安培力方向一定垂直于b、i所确定的平面,即f一定和b、i垂直,但b、i不一定垂直。

(文章来源于三好网,如有不妥请联系我们。)

【篇三:物理原子物理知识点总结思维导图】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rlc6.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