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顾左右而言他》

更新时间:2024-02-13 00:01:01 阅读量: 经典范文大全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篇一:《 王顾左右而言他》练习题答案

《王顾左右而言他》练习答案

一、解释词语:

1、孟子谓齐宣王曰( 对??说 ) .2、有托其妻子于其友( 寄,托付)( 妻子和儿女 ) .3、而之楚游者(到??去 ) .4、比其反也( 等到 )( 同“返”,回来 ) ..5、则冻馁其妻子(饥饿 ) .6、弃之( 抛弃,此指绝交 ) .7、士师不能治士( 古代的司法官 ) ..8、已之( 止,这里指罢免) .9、王顾左右而言他(四顾,环顾) .10、比较下列句中“之”的用法和意义

A. 王之臣有托其妻子于其友而之楚游者 (动词,往)

B.弃之(代词,代友)

C.则如之何 (助词,不译)

D.四境之内不治 (助词,的)

11、下列加点词与“比其反也”的“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B ) .A.使赵不将括则已 .B.困于心,衡于虑 .C.所读书必手抄 .D.先入关者王之 .二、句子解释:

1、有托其妻子于其友而之楚游者

有一个臣子把妻子儿女托付给他的朋友照顾自己出游楚国去了。

2、士师不能治士,则如之何?

如果您的司法官不能管理他的下属,那应该怎么办呢?

3、四境之内不治,则如之何?

如果一个国家的治理得很糟糕,那又该怎么办呢?

4、 王顾左右而言他。

齐宣王回过头来左右张望,把话题扯到别处去了。

5、则冻馁其妻子,则如之何?

他的妻子儿女却在挨饿受冻,对待这样的朋友,应该怎么办?

三、内容理解:

1、孟子提出了三个问题,分别从对待朋友的委托、士师管理下属、国君治理国家三个角度设问,从中可以看出孟子是个善于设问,敢于批评时政的人。

2、齐宣王在回答孟子的问题时,前后的变化是:前面回答非常干脆,似不加思考;回答第三个问题时,采取避而不答的对策,并转移话题。变化的原因是因为明白孟子问题是针对自己而来,所以转移了话题,不做回答

3、孟子发议论先从替朋友照料家眷的事说起,这种先从具体事例来说理的好处是

能够让读者直观的了解,并通过具体的事例明了作者的观点。

4、初中阶段学过《孟子》中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其中的名句有:故天将降大任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四、常识填空:

本文选自《 孟子 》一书,作者是 战国 (朝代)的思想家 孟子(轲) ,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又一位大师。后人也因此把这一学派的思想称之为“ 孔孟 ”之道。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篇二:《王顾左右而言他》阅读附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8分)

王顾左右而言他

《孟子》

①孟子谓齐宣王曰:“王之臣,有托其妻子于其友而之楚游者。比其反也,则冻馁其妻子,则如之何?”

②王曰:“弃之。”

③曰:“士师不能治土,则如之何?”

④王曰:“已之。”

⑤曰:“四境之内不治,则如之何?”

⑥王顾左右而言他。

小题1:下列关于上文作者和作品的介绍与简析,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上文的作者孟子是春秋时期著名思想家,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

B.孟子史称“圣人”,《孟子》一书正是记录其言行的儒家经典著作。

C.孟子的三问语气都十分平淡,且前两问都是闲笔,实际意义不大。

D.孟子是一个机智勇敢、关心民生、敢于批评时政又善于设问的人。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注意划线词的含义(2分)

有托其妻子于其友而之楚游者。

小题3:齐宣王对孟子最后一问的表现是“顾左右而言他”,原因是 ,从中表现出齐宣王 (写出一点即可)(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有把自己的妻儿托付给他的朋友而自己到楚国去游历的人。

小题3:他意识到这一问时针对自己的毫无退路的尴尬、胸无城府的可爱、理屈词穷却没有降罪于孟子的明理(写出一点即可)

小题1:试题分析: A项“春秋时期”有误,应该是“战国时期”;B项中说孟子史称“圣人”有误,孔子被称为“圣人”,而孟子被称为“亚圣”;C项说前两个问题是闲笔,意义不大显然是错误的,三问一环紧扣一环,前两问是最后一问的铺垫,层层深入引入正题。小题2:试题分析:注意“其”、“于”、“之”、“者”的解释,以及句子的完整。其是代词“他的”意思,于是“给”的意思,“之”是动词,“到,去,往”的意思,者是“??的人”的意思。

小题3:试题分析:王顾左右而言他指离开话题,回避难以答复的问题。王顾左右而言他,原因是自己没有治理好国家,被孟子追问得回答不上来了,只好岔开话题。也可能是因为因为他知道这是自己的不足之处,再说的话就要说自己的缺点了,所以他要转移话题。

篇三:王顾左右而言他复习资料

【课内文言复习题集】

《王顾左右而言他》

一、课文相关文学常识

1. 作者孟子,战国思想家,儒家代表人物之一,世人尊称“亚圣”,与孔子并称为“孔孟”。

2.作品:选自《孟子》。《孟子》是儒家的经典著作。教材中选自《孟子》的篇目还有《天时不如地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以及《孔孟论学》后两则。

二、课文分析

1.主旨:

通过描写孟子在与齐宣王的讨论中巧妙地诘难对方,使齐宣王认识到把国家治理好是自己对人民应负的责任的故事,赞颂了孟子的机智和勇敢,反映了他心怀天下的民本、仁政思想。

2.孟子的人物形象:能言善辩、胸有成竹;心怀天下的民本、仁政思想。

3.写作特色

①类比说理,层层推论。

②主要通过语言(人物对话)描写刻画人物,推进情节。

三、习题

A套

阅读《王顾左右而言他》全文,完成练习(语段略,共计8分)

1.本文作者孟子是仅次于孔子的________(学派)宗师,有“______”之称。(2分)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语的含义:(3分)

比其反也,则冻馁其妻子,则如之何? ...

3.下列对文意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3分) ..

A.本文的对话表现了孟子的机智、勇敢和能言善辩。

B.孟子意在通过层层诘难使齐宣王认识到治理国家是自己应负的责任。

C.齐宣王对孟子的提问每问必答,表现了他是个胸无城府的君王。

D.本文体现了孟子心怀天下的民本、仁政思想。

【答案】

1.儒家;亚圣。

2.等他回来的时候,却(发现朋友)让他的妻子儿女受冻挨饿,那么该对他的朋友怎么办?(关键字:比、其、冻馁、其、妻子、之、如何)

3.C(第三次提问,齐宣王王顾左右而言他,没有回答孟子的问题。)

B套

阅读《王顾左右而言他》全文,完成练习(语段略,共计8分)

1.作者孟子是》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2分)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含义(3分)

王之臣,有托其妻子于其友而之楚游者。 .....

3.下列关于选文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3分) ..

A.孟子依次列举的三个例子是为了表明:不能尽职的人应该受到惩罚。

B.“王顾左右而言他”是因为齐宣王无力招架,只能扯开话题,缓解尴尬。

C.孟子发问的技巧是由小及大、由近到远,从生活中的事情逐层推论到统治者身上。

D.孟子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是为了劝谏统治者要尽职尽责,治理好国家。

【答案】

1.战国;孟子。

2.(假设)有个大王的臣子,把他的妻子和孩子托付给他的朋友(照顾),(自己)到楚国去游历。(关键字:之、其、妻子、于、之、游)

3.C (应为由远到近

C套

阅读《公输》全文,完成练习(语段略,共计8分)

1.课文选自,这本书是(2分)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含义(3分)

四境之内不治,则如之何? .

3.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这段对话体现了孟子的能言善辩、机智勇敢。

B.孟子的最终目的是想表现自己,以便得到齐宣王的重用。

C.课文最后一句,生动传神地写出了齐宣王毫无退路的尴尬。

D.通过课文,我们也可以得到启示:有时间接的批评比直接的批评要有效的多。

【答案】

1.《孟子》;儒。

2.一个国家没有治理好,那么该对他怎么办?(关键字:四境、之、如何)

3.B(最终目的不是表现自己,而是劝说齐宣王治理好国家)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s31b.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