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工程基础教学大纲

更新时间:2023-10-09 05:14: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材料工程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制定依据:本大纲根据2014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制定 课程编号:I0220024 学时数:64 学分数:4

适用专业: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先修课程:大学物理、高等数学、工程力学 考核方式:考试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材料工程基础课程是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学科基础课。围绕材料生产过程主要涉及到的工程理论,本课程主要介绍与之相关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研究方法。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使学生获得工程流体力学、传热与传质基础等方面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运算技能;掌握材料生产过程中相关的工程理论基本知识,具备一定的工程研究能力。

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通过各个教学环节逐步培养学生具有思维能力、自学能力、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工程研究能力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门课程要求学生重点掌握如下知识:

1.正确理解下列基本概念和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

粘滞性,静压强,连续性方程的物理意义,能量方程的物理意义,流动的状态,流动阻力,传导传热,对流传热,辐射传热,导温系数,热阻,角系数,热流量,质量传递,量纲,相似准数,过剩空气系数,燃烧值,湿空气的各状态参数。

2.正确理解下列基本定理和公式并能正确运用:

质量守恒定理,能量守恒定律,牛顿冷却定律,辐射换热的基本定理,相似三定理,量纲和谐原理。

3.牢固掌握下列公式:

牛顿粘性定律,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连续性方程,Bernoulli方程,傅立叶(Fourier)定律,牛顿冷却定律,物体间的辐射传热,燃料组成的换算,空气量的计算,烟气量计算。

4.熟练运用下列法则和方法:

湿空气状态变化过程的特点、干燥过程的描述,量纲分析法、方程分析法,物料平衡法则,热量平衡法则。

5.会运用流体流动的基本规律、热量传递基本规律和工程研究基本方法解一些简单的工程问题。

二、教学内容与要求

理论教学(学时:64)

流体力学基础(8学时) (一)教学内容 1.1 流体力学概述 1.1.1 流体的概念 1.1.2 流体力学的研究内容 1.1.3 流体力学研究的意义 1.1.4 流体力学的研究方法 1.1.5 单位与量纲 1.2 流体的性质

1.2.1 流体的基本物理性质

1.2.2 流体的连续性——连续介质模型 1.2.3 流体的可压缩性与热膨胀性 1.2.4 流体的传递性质

1.2.5 流体的状态参数与状态方程 1.2.6 作用在流体上的力 1.3 流体运动的微分方程

1.3.1 质量守恒定律——连续性方程

1.3.2 动量定理——运动方程(纳维一斯托克斯方程) 1.3.3 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方程 1.3.4 定解条件

1.3.5 相似理论和量纲分析 1.3.6 三种传递过程的类比分析 1.4 流体静力学

1.4.1 重力场中静止流体中的压强分布 1.4.2 非惯性系中均质流体的相对平衡 1.5 理想流体流动 1.5.1 欧拉方程 1.5.2 流体的旋度 1.5.3 流函数

1.5.4 不可压缩理想流体圆柱绕流 1.6 不可压缩粘性流体的流动 1.6.1 层流与湍流 1.6.2 边界层理论简介

1.6.3 不可压缩粘性流体的层流运动

1.6.4 湍流运动的雷诺方程组 1.6.5 混合长理论 1.6.6 光滑管中的湍流流动 1.6.7 粗糙管中的湍流流动 1.7 流体流动的伯努利方程式 1.7.1 流体沿流线流动的伯努利方程式 1.7.2 流体沿管道流动的伯努利方程式 1.7.3 流体流动的阻力 1.7.4 伯努利方程式的应用 1.8 气体动力学基础

1.8.1 可压缩气流的一些基本概念 1.8.2 理想气体一元恒定流动的基本方程 1.8.3 气体在管道中的运动 1.9 离心式风机

1.9.1 离心式风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1.9.2 离心式风机的性能参数与性能曲线 1.9.3 离心式风机性能参数的换算 1.9.4 离心式风机的工作点及流量调节 1.9.5 离心式风机的并联和串联操作 1.9.6 离心式风机的选择 (二)教学要求

(1)了解流体的基本物理属性和流体的输送设备。

(2)掌握流体静力学、流体动力学、流体流动及流动阻力的基本概念、特性和工程应用。

两相运动现象(4学时) (一)教学内容 2.1 绪论

2.2 两相与多相流的专用术语和基本特性参数 2.3 粒子一流体的相互作用 2.3.1 单粒子在流体中的受力分析 2.3.2 单粒子的运动方程 2.3.3 粒子云与流体的相互作用 2.4 连续相方程

2.4.1 流场的统计平均方法

2.4.2 边界粒子的影响 2.4.3 准一维两相流的守恒方程 2.5 流体一固体两相流的数值模拟

2.5.1 不可压缩流体流动过程数值求解的困难及解决的办法 2.5.2 原始变量法求解管道内准一维流动问题举例 2.5.3 湍流流动数值模拟的主要方法 2.5.4 数值模拟的基本程序 (二)教学要求

(1)了解两相与多相流的专用术语和基本特性参数。

(2)了解粒子-流体的相互作用、连续相方程、流体-固体两相流的数值模拟。 传热学基础(12学时) (一)教学内容 3.1 概述

3.1.1 传热及其应用

3.1.2 热量传递的基本方式与热流速率方程 3.1.3 传热热阻 3.2 传导传热 3.2.1 导热的基本概念 3.2.2 导热微分方程与定解条件 3.2.3 稳定态导热的分析与计算 3.2.4 非稳定态导热 3.3 对流换热 3.3.1 对流换热概述

3.3.2 对流换热过程的数学描述 3.3.3 强制流动时的对流换热 3.3.4 自然对流时的对流换热 3.3.5 流体有相变时的对流换热 3.4 辐射换热

3.4.1 热辐射的基本概念 3.4.2 黑体辐射定律 3.4.3 实际物体和灰体的辐射 3.4.4 角系数

3.4.5 两个灰体之间的辐射换热

3.4.6 多个灰体表面组成封闭系统时的辐射传热

3.4.7 辐射换热的强化与削弱 3.4.8 气体辐射 3.5 传热过程与换热器 3.5.1 传热过程与复合传热 3.5.2 换热器 (二)教学要求

(1)了解传导传热、对流传热、辐射传热、综合传热等基本概念。

(2)掌握温度梯度、热流量的概念,平壁导热、园筒壁导热的计算,影响对流换热的主要因素及对流换热过程的描述,发射率、角系数的概念,物体之间的辐射传热,强化和削弱传热过程的方法。

质量传递基础(16学时) (一)教学内容 4.1 传质基本概念 4.1.1 浓度 4.1.2 分数表示法 4.1.3 速度 4.2 分子扩散传质 4.2.1 斐克(Fick)定律 4.2.2 分子扩散系数 4.2.3 流体中的分子扩散 4.2.4 固体中的分子扩散 4.2.5 非稳态扩散 4.3 对流传质

4.3.1 浓度边界层与对流传质系数 4.3.2 对流传质准数方程 4.4 传质与化学反应

4.4.1 非均匀化学反应与扩散传质 4.4.2 均匀化学反应与扩散传质 4.4.3 球形颗粒的缩核反应与传质 (二)教学要求

(1)了解传质基本概念、分子扩散传质、传质与化学反应。

(2)掌握对流传质中的浓度边界层与对流传质系数、对流传质准数方程。 物料干燥(12学时) (一)教学内容

5.1 概述

5.1.1 固体物料的去湿方法 5.1.2 物料的干燥方法 5.2 干燥静力学 5.2.1 湿空气的性质 5.2.2 湿空气状态的变化过程 5.2.3 水分在气一固两相间的平衡 5.3 干燥速率和干燥过程 5.3.1 恒定干燥条件下的干燥速率 5.3.2 影响干燥速率的因素 5.3.3 间歇干燥过程的干燥时间计算 5.3.4 连续干燥过程 5.4 干燥技术 5.4.1 对流干燥 5.4.2 传导干燥 5.4.3 辐射干燥 5.4.4 场干燥技术 (二)教学要求

(1)了解固体物料的去湿方法、物料的干燥方法、湿空气状态的变化过程、 水分在气-固两相间的平衡。

(2)掌握对流干燥、传导干燥、辐射干燥、场干燥技术。

(3)理解恒定干燥条件下的干燥速率、影响干燥速率的因素、间歇干燥过程的干燥时间计算、连续干燥过程。

燃料及其燃烧(12学时) (一)教学内容 6 燃料及其燃烧 6.1 燃料的种类及其组成 6.1.1 燃料的种类

6.1.2 固体燃料和燃料油的组成 6.1.3 气体燃料 6.2 燃料的性质 6.2.1 燃料的发热量 6.2.2 煤的特性 6.2.3 燃料油特性

6.2.4 气体燃料特性 6.3 燃烧计算

6.3.1 燃料燃烧所需空气量的计算 6.3.2 烟气量及烟气组成计算

6.3.3 生产中烟气量、空气量及过剩空气系数的计算 6.3.4 燃烧温度计算

6.3.5 影响理论燃烧温度的各因素 6.4 燃料的燃烧理论及过程 6.4.1 燃烧理论

6.4.2 不同燃料的燃烧过程 6.5 洁净燃烧技术 6.5.1 燃烧污染与防治 6.5.2 材料生产中的燃烧新技术 (二)教学要求

(1)了解不同种类燃料的性质及其组成、洁净燃烧技术。

(2)理解燃烧理论及工程,掌握燃烧计算:包括燃料燃烧所需空气量的计算、烟气量及烟气组成计算、生产中烟气量、空气量及过剩空气系数的计算、燃烧温度计算及影响理论燃烧温度的各因素。

三、考核要求

材料工程基础课程的考核以平时考核和期末考试相结合,平时考核包括出勤、作业和课堂表现等确定学生平时成绩,平时考试成绩占30%,卷面成绩占70%。

四、参考教材及其它参考资料

1、参考教材:

《材料工程基础》,徐德龙,谢峻林主编,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版 2、其它参考资料:

[1]《硅酸盐工业热工基础》,孙晋涛主编,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版 [2]《工程流体力学》,莫乃榕主编,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2版 [3]《工程材料》,朱张校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5版

[4]《材料工程基础》,谢希文,过梅丽主编,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1版

执笔人:侯伟 教研室主任签字: 院长(部主任)签字:

2014年07月01日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8gcf.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