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县板栗林下套种相关讲义 - 图文

更新时间:2023-10-09 05:09: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板栗林下套种技术讲解

一、板栗生产现状

XX县板栗生产盛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尤其是XX镇,最多时板栗面积达到12000亩。经过二十多年的经营,目前板栗基地出现了以下几个问题: 1、栽培管理粗放

XX县大部分为密植,株行距过大,一般为40-60株/亩,大多管理粗放,不施肥,不锄草,不整形,不修剪,致使树体衰弱,病虫害严重,尤其是栗疫病、果实象鼻虫、栗瘤蜂等。造成低产甚至有的颗粒不收。 2、缺少必要整形修剪

由于板栗定植后长期放任生长,一方面由于主干垂直生长过高,主枝横向延伸过少。另一方面无效枝太多,造成果园郁闭度高,通风透光差,老树没有及时更新复壮,无整形可言,只进行部分修剪,对生长与结果造成很大危害。 3、结果部位外移严重

由于生产“结果外移,内部光秃,一去不回头,果挂树梢上”的现象,树势逐年减弱,产量下降。

4、土肥水管理水平低

XX县的板栗基地,特别是XX镇的基地绝大多数是地处山地,土层瘠薄,土壤养分含量较低,根据我们对种植户的了解果农施N、P、K肥是很不平衡的,大多数的果农仅有施N肥的意识,而对P,K肥的很少。即是用也往往用的是含量较低的价格较为便宜的复合肥。

水管理更是谈不上,全县专门为板栗基地而建的水池几乎没有。

二、套种品种和技术

板栗林套种我们开展的也是比较早的,从杨梅、香榧、杨桐到前几年开展的油茶、茶叶等,有成功的也有不成功的。

铁皮石斛地位与功效

国家二级保护植物, 位居“中华九大仙草”之首(唐代开元年间《道藏》:铁皮石斛、天山雪莲、三两重的人参、百二十年的首乌、花甲之茯苓、苁蓉、深山灵芝、海底珍珠、冬虫夏草) 功效:益胃生津、滋阴清热

2010年版《中国药典》单独收载 药理作用:增强免疫力、抗肿瘤

适应症:咽喉疾病、肠胃疾病、白内障、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肿瘤。 活树附生原生态栽培模式

以自然生长的树木作为载体,附生于树干、树枝、树杈上,利用其枝叶适当遮荫效果,形成有利于铁皮石斛生长环境的一种种植方法。 1、林地选择

不要选择离高速公路太近; 不要选择有污染的区域; 不要选择太荫的北坡和山谷;

不要选择四通八达的区域,不便管护。 2、林分选择 林分的类型

可选择纯针叶林(如松树林、杉木林、柏树林等); 可选择阔叶林(如樟树林、板栗林等); 可选择针阔混交林。 林分的树种

对树种要求不严,适应度比较大,但树皮表面有一定的纹理的较为理想。 林分中树的大小

树的胸径最理想在20cm以上; 林分郁闭度

在0.5—0.6之间。 3、林分周边水源

水量要充足,足以满足生产用水的需要; 水质要好,同时不受人为的污染; 要有利于喷水、喷雾系统的实施。 4、林地清理

清除林下的杂草和灌木; 间伐劣势木;

清理枯枝、藤蔓和树干的青苔等。 5、喷灌系统铺设

最理想的是贮水池在林地的上方,达到能自然喷灌水平。

若贮水池在林地的下方,要根据喷水量和喷水高度计算好增压泵功率。 6、栽培时间与方法 时间:每年3月-5月

方法:选择经过1年或2年栽培的苗、用稻草绳(其它材料)按丛距8-10cm、层距20-25cm捆绑在树干上;最底层需离地面50cm以上。

2、三叶青

又名金线吊葫芦、蛇附子、石老鼠。全草均可入药,以地下块根和果实的药用效果最好。三叶青每年5月份开花至秋季末结果,花期较长,果实为绿豆般大小,色泽鲜红艳丽,味甘、性凉,具有滋补功效,属极品。三叶青药用价值的好坏不在于其大小,而在于选择合适的采挖时间,每年冬至到惊蛰期间采摘的质量最好,此时采摘的三叶青块根,淀粉含量在70%以上,药用效果最好。

1、三叶青的特征:草质藤本。小枝纤细,有纵棱纹,无毛或被疏柔毛。卷须不分枝,相隔2节间断与叶对生。叶为3小叶。花序腋生,长1-5厘米。果实近球形或倒卵球形,直径约0.6厘米,有种子1颗。花期4-6月,果期8-11月。 2、生长习性:喜凉爽气候,适温在25℃左右生长健壮,冬季气温降至10℃时生长停滞。耐旱,忌积水。对土壤要求不严,以含腐殖质丰富或石灰质的壤上种植为好。三叶青的耐阴性强,抗病、少虫害,十分耐寒。可塑性强。阴湿的室外环境可铺地栽植,成活率、覆盖率很高,生长速度快。 三叶青的用途

【三叶青的功效与作用】: 《中华草本》:消热解毒;祛风活血。主高热惊厥;肺炎;哮喘;肝炎;肾炎;

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痈疔疮疖;湿疹;蛇伤。

《全国中草药汇编》 :清热解毒、祛风化痰、活血止痛。用于治疗小儿高热惊厥、痢疾、支气管炎、肺炎、咽喉炎、肝炎及病毒性脑膜炎。外用治毒蛇咬伤,扁桃体炎,蜂窝织炎,跌打损伤。

①《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清凉解毒,祛风化痰。 ②《广西实用中草药新选》:活血散瘀,壮筋骨。治跌打损伤,风湿腰痛,疖肿,湿疹。

③《植物名实图考》:取浆冲服,治小儿腹痛,退热。治跌打损伤,妇人经水不调,敷一切无名肿毒。

药用价值

中药材三叶青的用药部位为葡萄科崖爬藤属植物三叶青的块根、果实或全草,全年可进行采收,晒干或鲜用均可。其性平、味微苦,具有清热解毒、祛风化痰、活血止痛等功效,主治毒蛇咬伤、扁桃体炎、淋巴结结核、跌打损伤、小儿高热惊厥等疾病。

1.治疗病毒性脑膜炎:取干燥块根,成人5钱,小儿3钱,水煎服,每日1剂。治疗104例,服药3剂后86.5%的病人症状体征即行消失,服4剂后全部治愈。但停药后每易复发,故治愈后须连续再服几帖以巩固疗效。治疗期间和治疗后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此外,该品也可应用于其他病毒性疾病,如乙型脑炎、病毒性肺炎、黄疽型肝炎等。

2.治疗急性交气管炎、肺炎、咽喉炎、肠炎、胆道感染及眼险蜂窝织炎等感染性疾病:取三叶青块根加工制成注射液,每支2ml,每1ml含生药2g。每次2-4ml肌肉注射;每天2-4次。共治84例,除胆道感染曾合并应用清热利胆中草药外;其余均以三叶青为主,部分曾加用对症治疗,结果治愈52例,好转12例,无效20例。

3.预防及治疗癌症:三叶青具有理气、健脾、开胃的功效;一般的清热解毒药不具备提高免疫的功能,三叶青能增强人体免疫,不但能提高细胞免疫,还提高体液免疫,即促进干扰素、白细胞介素生成,诱发肿瘤坏死因子。

黄精

形态特征:百合科黄精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茎常结节状膨大,也有连珠状的,少有近圆柱形。叶片互生,长椭圆形。花梗粗、短,总花梗长1-4(6)厘米,小花梗长0.5-1.5(3)厘米。花期4~5月。浆果球形,黑色,果期8~9月。 民间叫法:九蒸九晒,千年运,九蒸姜等。

中国药典:黄精以根茎入药,按根茎形状分,姜形黄精(多花黄精)、鸡头黄精(黄精)、大黄精(滇黄精)。 多花黄精与长梗黄精的区别:

花梗:多花黄精短、粗;长梗黄精长、细。

叶片:多花黄精叶背面无毛;长梗黄精叶背有毛。

根茎:多花黄精结节状,膨大;长梗黄精连株状,节与节为圆

柱形 生态学特性

气候:冬暖、夏凉、空气湿润。 光照:30-40%的透光率。

温度:种子适宜发芽温度25-27℃;干燥贮藏发芽率62%,湿沙低温贮藏发芽率高达96%。

水分:耐水湿,但长时间积水会引起烂根。 土壤:湿润、肥沃、疏松的土壤(壤土),碱度以中性或偏酸性为宜。在粘重、土薄、干旱、积水、低洼、石子多的地方不宜 种植。研究表明,移栽时每平方施6公斤混合肥(火土∶人粪尿∶ 磷酸一铵=5.0∶4.0∶1)可大幅度提高产量。 海拔:300-800米最理想。

开发利用价值_营养、保健、药用 最早的《名医别录》: “补中益气, 除风湿, 安五脏, 久服轻身, 延年, 不饥”。李时珍《本草纲目》:“补诸虚、填精髓”,为服食要药。

中国药典记载:黄精性平,味甘;归脾、肺、肾经。具有补气养阴,健脾,润肺,益肾等功效。用于治疗脾胃气虚、体倦乏力、胃阴不足、口干食少、肺虚燥咳、劳嗽咳血、精血不足、腰膝酸软、须发早白、内热消渴等病症。

主要有效成分为甾体皂苷、多糖、酮、生物碱等,具有抗衰老作用、抗疲劳、抗肿瘤、抗病毒、降血糖、降血脂、防动粥样脉硬化、提高和改善记忆。 黄精及其制剂可用于治疗冠心病、高血脂症、糖尿病、低血压、药物中毒性耳聋、白细胞减少症、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支气管炎、缺血性中风等多种病症。 多花黄精林下套种技术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fgcf.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