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报告1

更新时间:2024-03-18 22:00: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荆州市认识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及意义

城市认识实习是城市规划专业的重要实践环节之一,通过此次实习可以巩固和深化所学的理论知识,并为后继学习累计感性认识。

通过对荆州市热点问题的实地考察和调查,获得城市规划的感性认识,进一步加深对规划理论的理解。

二、实习内容

1.城市概况:

了解城市概况、性质、规模和规划结构布局; 2.城市街景:

认知其建筑风格及天际线,画出街景立面示意图并标注建筑性质; 3..城市交通系统

荆州市城区主要干道的交通状况及原因分析

三、实习时间、地点

实习时间:2011.7.11—2011.7.17 实习地点:荆州市主城区

四、城市概况

荆州市位于东经111°150—114°050,北纬29°260—31°370。地处湖北省中南部,江汉平原腹地, 长江自西向东横贯全市,全长483公里,以原境内蜿蜒高耸的荆山而得名。荆州东连武汉、西接宜昌、南望湖南常德,北毗荆门、裹樊。总面积1.41万平方公里,其中平原湖区占78.7%,丘陵低山区占21.1%。海拔20—50米,相对高度在20米以下。丘陵主要分布于松滋市的老城、王家桥、斯家场和荆州区的川店、八岭、石首市桃花山等地,海拔100—500米,相对50— 100米,低山主要分布于松滋市西南部,海拔500米左右。 河流交错、湖泊密布。全市有大小河流近百条,均属长江水系,主要有长江干流及其支流松滋河、虎渡河、藕池河、调弦河等。荆州湖泊众多,全市有千亩以上湖泊30多个.总面积8万公顷,其中洪湖为湖北省第一大湖,总面积3.5万公顷,长湖次之,总面积1.2万公顷。由于长江干流河道的不断淤积,造成了荆江段的“悬河”。

荆州市1983年划出荆门县改荆门市,为省辖市。1994年经国务院批准,撤销荆州地区、沙市市,合并设立荆沙市,1996年更名为荆州市,市政府驻沙市区。全市辖荆州、沙市2区和江陵、 公安、监利3县,代管松滋、石首、洪湖3市,下设119个乡镇,18个街道办事处,共有3398个村(居)委

会,24835个村民小组。

荆州市是湖北省人口最稠密的地市之一。 全市总人口642.1万人,人口密度456人/平方公里,占湖北省总人口的10.7%。全市城镇人口超过200万人,占总人口33.0%。中心城区面积 54平方公里,人口75万。

荆州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春秋战国时期,20代越王定都荆州,长达411年。楚先民创造了堪与古希腊雅典文化相媲美的楚文化,荆州出土的战国丝绸、越王勾践剑和整套石磬编钟,无不折射出楚文化的熠熠光辉。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一鸣惊人”的政治家楚庄王、楚国名相孙叔敖等等,都是从荆州这块土地上走上历史舞台。

自古以来,荆州就是商贾云集之地。早在汉代,荆州就是全国十大商业都会之一;近代,荆州又是我国最早对外通商的内河港口城市,荆州沙市早在中日甲午战争后就与重庆、杭州、苏州一起被定为通商口岸。今天的荆州市,地处中西部大开发的前沿阵地,区位优势独特。为全国“四大增长极”十字轴线的交叉区域,距北京、香港、上海、重庆均为1000公里左右。荆州市是国家重要的农业综合商品生产基地和轻纺、化工基地,是一座充满商机、充满活力、充满希望的城市。

荆州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荆州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文化旅游、生态旅游蔚为大观。全市旅游景点呈现“一城三片”的格局。“一城”即闻名遐迩的荆州古城,其中纪南城、关公庙、章华寺、乌林古城场、华容道等人文景观经久不衰,荆州博物馆被评为国家首批“4A”博物馆,位居全国地市级博物馆之首,馆藏文物达12万余件,其中,西汉古尸等国家一级文物近300件(套)。中心城区的古城公园、九龙渊公园、凤凰广场、沙隆达广场、凯乐大剧院和奥林匹克体育中心等一批标志性工程相继建成。“三片”即近年来新建开发的松滋氵危水风景区、洪湖渔家度假区和石首天鹅洲麋鹿自然保护区。荆州境内山育水秀,湖泊纵横,是典型的水乡园林城市,自然生态景观令人流连忘返。“一曲洪湖水,唱遍天下知”,洪湖的瞿家湾、周老咀等湘鄂革命根据地旧址已被列入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新、绿、美”的水乡园林城市风光、“高、大、特”的现代建筑群与历史文化名城风韵交相辉映,使古城荆州焕发出新的光彩。

五、实习内容概述

早就听闻荆州市是一个兼具着古老和现代气息的城

市,荆州市是如何将这两者完美结合的呢?带着疑问,我开始了我的荆州之旅......

安排的路线依次是:

1,荆州市长江大学——荆州古城墙——张居正故居——荆州南路——荆州市博物馆(荆州区)

2,荆州市长江大学——荆州市中山公园——沙市北京四路——沙市地下商城(沙市区)

实习周的前两天我考察了荆州市主要的古建筑城墙和张居正故居,虽然经历了数百载的风吹雨淋,它们却还是傲然屹立在荆州街头,笑看荆州区的历史变迁和云卷云舒。

第三天我主要是考察了荆州南路的交通状况,荆州南路是进入荆州区的主要通道,是荆州市的交通大动脉,道路两旁公共建筑很多,但是路上的车辆并不拥挤,大多数人选择骑自行车出行,街上私家车,公共汽车,出租车都不是很多,这让我不禁产生了疑问:一个城市的主城区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交通状况呢?

第四天我来到了荆州市博物馆,馆内运用了大量的高科技技术,让我对战国,秦汉时期的铁制器皿,玉器,漆器,丝绸制品有了充分的了解,同时被当时劳动人民的智慧所折服。

后面的三天我主要是在沙市区,一进入沙市区,就明显感觉比荆州区繁华,街道更宽,路上不再只是稀稀疏疏的几辆车,虽然还是有市民骑车出行,但明显比荆州区少。街道两旁都是国际名牌服装店,高楼大厦不胜枚举......种种现

象又让我疑云重重:同处荆州,一墙之隔,为什么荆州区和沙市区差别这么大呢?

六、实习总结与感想

终于来到了荆州古城,心里既兴奋又激动。虽然荆州离宜昌不远,但总是没机会一睹荆州市的风采,这次借着暑假城市认知实习的机会,终于可以好好的了解一下这座沧桑却又青春的城市。

因为荆州市分荆州区和沙市区两部分,所以这次实习我将一周的时间分成两部分,前四天在荆州区,后三天在沙市区。我希望通过这两个区域的对比,更好的了解荆州市的城市规划,分析两者的差别,努力找到产生这种差距的原因,并提出合理的解决建议。通过这个案例,我对城市规划有了一个更加直观的感受,这次经历将会为我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 城市街景

荆州市荆州区被荆州古城墙环抱,为了保持城市的历史气息,城区内的所有建筑都限高,政府规定城区内的所有建筑高度都不能超过古城

墙,所以荆州区没有很高的建筑,一般都不超过四层,所以

城区内的土地利用率并不是很高,再加上乱搭乱盖,城区内的居住环境有些混乱。

荆州市沙市区主城区街道两旁高楼大厦鳞次栉比,秩序井然。主街道两旁的建筑一般不少于七层。沙市:春秋战国时名江津,又称夏首,是楚国都城郢的外港。唐时改名沙头市,简称沙市,于民国初期建市,是当时湖北省仅次于汉口市的第二大市。虽然现在沙市的规模与武汉相去甚远,但也绝对是湖北省的典范城市。

? 城市交通系统

荆州区我主要是考察了荆州南路的交通状况,荆州南路是进入荆州区的主要通道,是荆州市的交通大动脉,道路两旁公共建筑很多,但是路上的车辆并不拥挤,大多数人选择骑自行车出行,街上私家车,公共汽车,出租车都不是很多。

沙市区我主要考察的是北京四路,北京四路是沙市区最宽的街道,也是主干道,承担着沙市区主要的进出重任。该街道更宽,而且路上不再只是稀稀疏疏的几辆车,虽然还是有市民骑车出行,但明显比荆州区少。街道两旁都是国际名牌服装店,街上的行人也很多.。

这让我不禁产生了疑问:一个城市的主城区为什么会出现这样萧条的交通状况呢?同处荆州,一墙之隔,为什么荆州区和沙市区差别这么大呢?

根据我的分析,症结就是那道古城墙。因为古城墙的原因,城区限高,开发商不能建高楼,土地得不到充分的利用,这影响了很多行业的发展,抑制着荆州区的经济发展。但是,我们并不能因为这样就一拆了之,古城墙的保留为我们留下了一段珍贵的历史印记,我们不能摒弃,而是应该发扬,我建议政府可以大力发展荆州区的旅游业,将原本单调的城墙之旅发展成一次穿越时间,领略历史的旅行,让游客仿佛置身在血雨腥风的沙场,亲身见证那段历史变迁......把荆州区打造成一个“三国城”。

? 总结

实习周那七天过得很快,虽然每天都很累,但心里还是很高兴。每天晚上,挥笔记下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看着它们越积越多,心里就很有成就感,并且,我还可以用自己的

所学分析问题,找到解决方案......这次实习虽然只有短短七天,但是我学到了很多东西,以后我一定抓住机会,去见识更多的规划不错的城市,为自己积累经验。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skv8.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