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坏”孩子是这炼成的样

更新时间:2024-04-12 06:18: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坏孩子”是这样炼成的

当老师或家长将学生视为“坏孩子”时,看到的必定都是他们身上的毛病,而很少再看到生命本身的神奇和丰富的可能性。因此就会千方百计地试图医治他们。结果呢,是毛病越治越多,终于把小毛病治成了大毛病。而这样的结果,又反过来证明了他确实是个“坏孩子”。在学校以及家庭教育中,许多坏孩子就是这样被炼成的。

听教过孙尧的老师说,孙尧刚刚上一年级的时候就略与其他孩子不同,他管不住自己,上课乱动,下课经常推这个一下、打那个一下,一会儿有女生的铅笔被他抢走了,一会有男生的书被他扔地上了,不仅让老师头疼,许多家长也经常投诉。为此,孙尧的爸爸曾经诚恳地给家长们和老师道歉,希望大家能够接纳这个孩子。可是孙尧安分不了几天就又开始招这个、逗那个。上课的时候,他会揉个纸团扔向同学,附近的同学谁的笔呀、橡皮呀不小心掉在地上,他会迅速爬过去,捡走。因为这些,孙尧经常被老师批评。为了不让他影响别的同学,老师最后把他的座位放在第一排,一个人一桌。其实,细想想,那时孙尧可能就是社会行为发展比较慢,所以管不住自己,容易和同学发生冲突,又不会表达。他的一些行为其实是为了引起老师和同学们的注意。渐渐地,每一个担任孙尧这个班课甚至不担任这个班课的老师都知道孙尧这个人,都知道他是一个坏孩子,而特别留意他。在同学们的心目中孙尧成了一个不被认可、不被接纳的学生。我是在孙尧上了五年级的时候教他的,听说这时他父母已经离异。当时班里的同学们都对他避之唯恐不及,他很孤独,下课没有人和他一起做游戏,班里许多同学跟他没有任何交流。孙尧变得更加另类,对周围的人充满敌意。为了发泄,变相地吸引他人的注意,他“变本加厉”地以老师家长们更难以接受的方式反其道而行之。上课出怪声、吹口哨、吃零食,下课欺负低年级同学、损坏公物??我教了他一年,虽然也找他心平静气地谈过,因为他的进步表扬他,但终究没有转变他在老师、同学心目中坏孩子的印象,为此我经常感到遗憾。

当某个学生被标上“坏孩子”的记号后,老师和同学们就会对他另眼相看,学习上放纵他,生活上漠视他,让他自居于班集体之外,沦为边缘人。无论他做什么,老师、同学甚至家长都会认为他做得差,从而忽略了他身上的其他品质,

有时明明做了好事,也被冤枉。当他们为受了委屈申辩时,老师还会用这时你自己的行为造成的,大家都不再信任你来反驳他们。来自外界的这些偏见和负面看法,最终将会导致一个可怕的后果:原本并不坏的学生因为被贴上了“差”、“坏”的标签,最终成了真正的“差生”和“坏孩子”。不知道还有多少孩子是像孙尧这样被炼成“坏孩子”的。

我曾教过一对龙凤胎,妹妹张淼是个很优秀的孩子,她乖巧、聪明、多才多艺,不仅学习成绩好,还在校外的各种比赛中获过许多奖项,包括英语、书法、舞蹈、写作。班级工作也很热心,与同学相处也好,老师和同学们都很喜欢她。哥哥张浩可大不一样,特别好动、脾气急躁,跟同学相处计较,经常会发生些小矛盾。学习上比较马虎,还经常会惹点小麻烦。任课的老师都知道他们是双胞胎,有时候在表扬张淼的时候就会捎带着批评批评张浩,或者批评张浩的时候也会不由自主地表扬起张淼来。比如当表扬张淼作业书写整洁美观时,就会说张浩你看看你妹妹写的字,再看看你写的字,差别怎么就那么大呢?开始的时候发现张浩还有些难为情的样子,后来他可能是适应了,再听到类似的评价时竟是无所谓的表情了。记得有一次数学考试后,可能是张浩考得分数比较低。数学老师念成绩的时候对全班同学说:“张浩,你看看你的成绩,跟张淼差这么多,你还是哥哥呢,你简直不配当哥哥。”同学们都笑了起来,我发现张浩涨红了脸,很生气地瞪着数学老师。老师们的初衷可能是想通过这种对比的方法,刺激一下张浩,让他奋起直追。可是,我发现这个目的不仅没有达到,有一段时间,张浩反而书写更加潦草,有时还不完成家庭作业,学习上也退步得更快了。

这件事让我深深地思考:是不是老师们的做法有问题,经常把两个孩子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张浩得到的永远是否定。长期得到我很差、我不行这样的心理暗示,使他失去了自信,他真的按照一个“坏孩子”的标准去成长了。

长期以来,我们可能习惯给一些有学习困难和行为过失的同学贴上“坏学生”的标签,其结果往往直接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其实,孩子们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在犯错误时,他们迫切想得到的是理解和帮助,而不是粗暴的批评和惩罚。学生看起来最不值得爱的时候,恰恰也是最需要爱的时候啊。

按照美国心理学家贝科尔的观点:人一旦被贴上某种标签,就会成为标签所标定的人。这种现象被称为“标签效应”。意思是说,当一个人被一种词语名称

贴上标签时,自己就会做出印象管理,使自己的行为与所贴的标签内容相一致。

我想对您说:每个孩子都有一颗积极向上的心,都有成为好孩子的欲望,也都有成为好孩子的潜力。如果我们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坏孩子”的成长轨迹是这样的:经常被否定——失去自信——自暴自弃。所以我们应该多给孩子一些肯定的信息,让他们重拾自信,成为好孩子。如果您已经成了“坏孩子”的家长,需要做的是多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他的感受,理解他,给他足够的心理支持,给孩子充分的信任鼓励。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优缺点,能力和特长也各不相同,不要把自己的孩子和别的孩子比较,一味地抬高别人,贬低自己的孩子。家长这样做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以优秀孩子为榜样,其实大人们不知道,在他们拿自己的孩子跟别人的孩子比较中,已经掩饰了孩子的优点,总是拿孩子的缺点跟别人家孩子的优点比,时间一长,孩子会产生自卑心理,固执的孩子,会产生叛逆心理。请您多赞美自己的孩子,要相信您的孩子也是优秀的。让孩子感到自己并不比任何人差。虽然在某些方面暂时不如别人,但经过自己的努力别人能做到的事自己也一定能做到。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sr9p.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