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体力学选择(附答案)按章节(天津城建学院)

更新时间:2024-04-12 06:18: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绪 论

1.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4℃以上水的容重随温度的升高而( C ) A.增大 B.不变 C.减小 D.不一定 2、容重与密度 c 。

a.是单位不同的同一个物理量; b.前者是矢量后者是标量;

c.前者反映单位质量力的大小,后者反映单位体积的物质量;d.两者的值总是相等的。 3.液体不能承受的力是(C )

A.剪切力 B.压力 C.拉力 D.表面张力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液体不能承受拉力,也不能承受压力; B、液体不能承受拉力,但能承受压力; C、液体能承受拉力,但不能承受压力; D、液体能承受拉力,也能承受压力。 5.理想液体与实际液体最主要的区别是(D )

A.不可压缩 B.不能膨胀 C.没有表面张力 D.没有粘滞性 6.理想流体是一种( A )的假想流体。

du A.动力粘度μ为0 B.速度梯度dy为0

C.速度u为一常数 D.流体没有剪切变形 7.理想流体的总水头线沿程的变化规律为( C )。

A.沿程下降 B.沿程上升 C.沿程不变 D.前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8.理想流体边界层在( D )中存在。

A.圆柱绕流 B.均匀流中顺流放置的薄平板 C.管道进口段 D.任何边界中都不可能 9、 理想流体的特征是( B )。

A) 粘度为常数;B) 无粘性;C) 不可压缩;D) 符合p??RT

10、水的粘滞性会随着温度的升高____(1)___ 。 (1)变小 (2)变大 (3)不变 (4)不一定 11.液体粘性系数值随温度的升高而( C )

A.增大 B.不变 C.减小 D.可增大,可减小 12.气体与液体的粘度随着温度的升高分别( D )。

A.减小、减小 B.减小、增大 C.增大、增大 D.增大、减小 13、不同的液体其粘滞性______, 同一种液体的粘滞性具有随温度_______而降低的特性。 答案(D )。

A、相同 降低; B 相同 升高; C、不同 降低; D、 不同 升高 14.在常压下,气体的动力粘度随温度和压强的变化关系是(B ) A.温度升高,动力粘度变小 C.压强升高,动力粘度变小

B.温度升高,动力粘度变大

D.压强升高,动力粘度变大

15.某流体的运动粘度v=3×10-6m2/s,密度ρ=800kg/m3,其动力粘度μ为( B ) A.3.75×10-9Pa·s B.2.4×10-3Pa·s C.2.4×105Pa·s D.2.4×109Pa·s

16.如图所示,一平板在油面上作水平运动。已知平板运动速度V=1m/s,平板与固定边界的距离δ=5mm,油的动力粘度μ=0.1Pa·s,则作用在平板单位面积上的粘滞阻力为( C ) A.10Pa B.15Pa C.20Pa D.25Pa

17、一直径d = 0.2 m 的输油管道,过流断面的速度分布为u x = 1 – 160 r2 m/s,若油的密度ρ = 900kg/m3,动力粘性系数μ = 0.05 Pa·s,则管中的平均速度是( )。

1

A:0.8;B:0.65、C:0.5;D:0.32;E:0.25。 18、在国际单位制中,运动粘滞系数的单位是 b 。 a.N·m2/s; b.m2/s; c.KN /s; d.N/m2。

19.液体动力粘滞系数μ的单位是(C )

A.m2/s B.N/m2 C.N.s/m2 D.Pa/s 20.流体动力粘度的单位是( B ) A.Pa·s B.m2/s C.N/m2 D.N·s 21、运动粘滞系数的量纲是( C )。

A、L/T2 ; B、L/T3 ; C、L2/T; D、L3/T 22.牛顿流体是( D )一种物质。 A.不断膨胀直到充满容器的 C.不能承受剪切力的

B.实际上是不可压缩的

D.在任一剪切力的作用下不能保持静止的

23.牛顿内摩擦定律表明,决定流体内部切应力的因素是( C )

A.动力粘度和速度 B.动力粘度和压强 C.动力粘度和速度梯度 D.动力粘度和作用面积 24、与牛顿内摩擦定律有关的因素是( B )。 A、 压强、速度和粘度;

B、 流体的粘度、切应力与角变形率;

C、 切应力、温度、粘度和速度; D、 压强、粘度和角变形。

?10225、.设水的体积压缩系数??5?10m/N。当水所受压强等温增加2×107Pa时,其密度将增加( D )。 A.2.5% B.0.4% C.0.8% D.1%

26、流体是 D 一种物质。

A、不断膨胀直到充满容器的; B、实际上是不可压缩的;

C、不能承受剪切力的; D、在任一剪切力的作用下不能保持静止的。

流体静力学

1、下列流体的作用力中,不属于质量力的是( B )。 A.电磁力 B.粘性内摩擦力 C.重力 D.惯性力

2.在流体力学中,单位质量力是指作用在单位( C )流体上的质量力。 A 面积 B 体积 C 质量 D重量

3.图示容器及液体,在水平方向向右作匀加速度为a的运动,其单位质量力为( B ) A.X=-a、Y=0、Z=g B.X= -a、Y=0、Z=-g C.X=a、Y=0、Z=g D.X=a、Y=0、Z=-g

4、液体静压强的特征是( A )。 A、静压强的方向为作用面的内法线方向; C、静压强的方向为作用面的垂线方向; 5、等压面是 b 。

a.水平面; b.与质量力成正交的平面或曲面;

2

B、静压强的大小与压强的方向无关; D、静压强的大小与压强的位置无关;

c.与重力方向成正交的平面或曲面; d.与地球的曲率半径成正交的球面。 6、处于平衡状态下的均质液体,其等压面一定是( C )。 A 水平面 B 抛物面 C 水平面或抛物面 7.平衡液体的等压面必为( d )

A.水平面 B. 斜平面 C. 旋转抛物面 D. 与质量力正交的面 7、。对于相对平衡液体,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等压面与质量力不正交;

B、等压面不可能为水平面;

C、等压面的形状与液体密度有关; D、两种液体的交界面为等压面。 8.置于容器内只受重力作用、静止的、连通的、同一种液体,等压面为(A ) A.水平面 B.斜平面 C.旋转抛物面 D.容器壁面 9.在重力作用下静止液体中,等压面是水平面的条件是( D )。

A.同一种液体 B.相互连通 C.不连通 D.同一种液体,相互连通 10.平衡液体中的等压面必为(D )

A.水平面 B.斜平面 C.旋转抛物面 D.与质量力正交的面 11、等压面与质量力关系是( C )。

A、平行; B、斜交; C、正交; D、无关。 12.在平衡液体中,质量力与等压面( C ) A.重合

B.平行 C.正交

D.相交

13.下列论述错误的为( B )

A.静止液体中任一点处各个方向的静水压强大小都相等; B.静水压力只存在于液体和与之相接触的固体边壁之间; C.实际液体的动水压强特性与理想液体不同; D.质量力只有重力的液体,其等压面为水平面。 14.公式

z?p??c中的p是( C )

A.绝对压强 B.相对压强 C.绝对压强或相对压强 D. 真空压强 15、如图,用 U 形 水 银 测 压 计 测 A 点 压 强。若测得A点 压强为-69.58 kN/m2,且h2 = 300 mm,则 h1 = ( )mm。 A:500;B:550;C:600;D:650;E:700。

16、图示容器内盛有两种不同的液体, 密度分别为?1,?2, 则下式中正确的是( A )。

?1?2OA??B 汞 水·h2h1z C??DO

zA?A、

pA?1gpB?1g?zB?pB?1g; B、 pD?2g;

zA?pA?1g?zC?pC?2g;

zB?C、

?zD?zB? D、

pB?1g?zC?pC?2g

17.在U型水银压差计装置中A点与B、1、2三点的测压管水头的正确关系是( D )

3

A.

zA?zA?PAPPP?zB?BzA?A?z1?1?g?g B.?g?g

PPPAPz2?2?z1?1?z2?2?g??g ?g?g D. C.

18.图示封闭容器内,液面压强p0与当地大气压强pa的关系为( C )

A.p0<pa B.p0=pa C.p0>pa D.无法确定

19.图示敞口容器内装了两种液体,试比较两测压管中的液面高程为(B ) A.Z1<Z2 B.Z1=Z2 C.Z1>Z2 D.无法确定

20.一密闭容器内下部为水,上部为空气,液面下4.2米处的测压管高度为2.2m,设当地压强为98KPa,则容器内液面的绝对压强为( C )水柱。 A.2m B.1m C.8m D.-2m 21.液体中某点发生真空时,该点的(B )

A.绝对压强为负值 B.相对压强为负值 C.绝对压强小于相对压强 D.绝对压强大于大气压强 22.下列关于流体压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B )。 A 绝对压强可正可负 B 相对压强可正可负

C 真空压强可正可负 D 绝对压强恒为正,而真空压强恒为负 23.金属压力表的读数是( B )。

A.绝对压强 B.绝对压强与当地大气压的差值 C.绝对压强加当地大气压

D.当地大气压与绝对压强的差值

24、相对压强是指该点的绝对气压与( B )的差值。

A)标准大气压; B) 当地大气压; C) 真空压强; D) 工程大气压。 25.液体中某点的绝对压强为4m水柱压,则该点的真空度为(B ) A.4m水柱压 B.6m水柱压 C.-4m水柱压 D.-6m水柱压

26.液体中某点的绝对压强为96.04kN/m2(当地大气压为98 kN/m2),则该点的真空度为(B ) A.-1.96 kN/m2 B.1.96 kN/m2 C.96.04 kN/m2 D.-96.04 kN/m2

27.一封闭容器,水表面上气体压强的真空度pv=10kPa,水深2m处的相对压强为( B ) A.-10kPa

B.9.6kPa C.19.6kPa

D.29.6kPa

28.液体中某点的绝对压强为30kN/m2(当地大气压为98 kN/m2),则该点的真空度为( B ) A.128kN/m2 B.68 kN/m2 C. -68kN/m2 D.-30kN/m2 静止液体中某点的真空压强水头为1m,则该点的绝对压强为( B ) A. 107.8kN/m2 B. 88.2kN/m2 C. 9.8kN/m2 D. -9.8kN/m2 29、某水库水深为10m处的绝对压强为:( D ) A. 10kPa;B. 98kPa;C. 147kPa;D. 196kPa。 30.作用于倾斜平面的静水总压力的压力中心(D ) A.与受压面的形心点重合 B.与压力体的重心重合 C.高于受压面的形心 D.低于受压面的形心

31、任意形状平面壁上静水压力的大小等于(C )处静水压强乘以受压面的面积。 A) 受压面的中心; B) 受压面的重心; C) 受压面的形心; D) 受压面的垂心。 32.作用于倾斜平面的静水总压力的压力中心( D )

4

A.与受压面的形心点重合 B.与压力体的重心重合 C.高于受压面的形心 D.低于受压面的形心 33、压力中心与作用面形心的位置 d 。

a.重合; b.前者在上,后者在下; c.在同一条水平线上; d.前者在下,后者在上。

34.水箱的右侧壁为一矩形平板,水面压强p0大于大气压强pa,作用在AB平面上的静水总压力的作用点D的位置应是( C ) A.

AD?11ABAD?AB22 B.

122AB?AD?ABAD?AB33C.2D.

35.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上放置一盛水容器,若不计容器自重,试比较容器底部

所受静水总压力P与桌面所受压力F的关系为( C )

A.P>F B.P=F C.P<F D.无法确定 36.如图所示,两形状不同的盛水容器,其底面面积相等,水深相等,试比较两容器底部所受静水总压力P的相对大小为( B ) A.P1>P2 B.P1=P2 C.P1<P2 D.无法确定

37.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上放置一盛水容器,若不计容器自重,试比较容器底部所受静水总压力P与桌面所受压力F的关系为( A ) A.P>F B.P=F C.P<F D.无法确定

38.如图所示,垂直放置的矩形平面的一侧受到液体的作用。假设该平面由两根分别在顶端和底端的绳子牵引不动(绳子和平面垂直),则顶端和底端所受张力之比为( C )。

A. 1/4 B. 1/3 C. 1/2 D. 1

39.图示容器内盛有两种不同容重的液体,作用在容器壁面上的静水压强分布图应为(B )

40.下述叙述中( C )是正确的。

A.静止液体的动力粘度为0 B.静止液体的运动粘度为0 C.静止液体受到的切应力为0 D.静止液体受到的压应力为0 41.下列论述正确的为( C )

A.液体的粘度随温度的减小而减小;

B.静水压力属于质量力;

C.相对平衡液体中的等压面可以是倾斜平面或曲面; D.急变流过水断面上的测压管水头相等。 42、对于相对平衡液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A、等压面不一定是水平面; B、液体内部同一等压面上各点,处在自由液面下同一深度的面上;

ppz1??z2???(对于任意的z1,z2)C、; D、dp??(Xdx?Ydy?Zdz) 不 成 立。 43、欧拉运动微分方程在每点的数学描述是( D )。

5

A、流入的质量流量等于流出的质量流量; B、单位质量力等于加速度; C、能量不随时间而改变;

D、服从牛顿第二定律

流体运动学基础

1.用欧拉法描述流体质点沿x方向的加速度为( D ) ?uxA. ?t

?ux?ux?ux?ux?ux?ux?ux?ux?uxB.?t+ux?x C.ux?x+uy?y+uz?z D.?t+ ux?x+uy?y+uz?z

2.时变加速度为零的流动是( A )

A.恒定流 B.非恒定流 C.均匀流 D.非均匀流 3.下列水流中,时变(当地)加速度为零是( A ) A.恒定流 B. 均匀流 C. 层流 D. 一元流 3.在恒定流中,有( A )。

?u?u?u?u A.?t=0 B.?t≠0 C.?s=0 D.?s≠0 4.恒定流的( B )

A.位变加速度为零

B.时变加速度为零

D.位变加速度和时变加速度均为不零

C.位变加速度和时变加速度均为零

5.流体流动时,流场各空间点的参数不随时间变化,仅随空间位置而变,这种流动称为( A ) A.定常流 B.非定常流 C.非均匀流 D.均匀流

6.某水箱外接一渐缩管,若水箱水位保持不变,沿管内流动的水流属(B ) A.恒定均匀流 B.恒定非均匀流 C.非恒定均匀流 D.非恒定非均匀流 7.在( C )中,流线与迹线线重合。

A.层流 B.非均匀流 C.恒定流 D.缓流

8、在同一时刻,流线上各点的流体质点运动速度方向与流线的切线方向处处( C )。 A)相交;B)正交;C)平行;D)无关。 9.某液流的流线与迹线重合,则该液流一定为( A ) A.恒定流 B.非恒定流 C.有压流 D.无压流 10.流体在作定常流动时,过流场同一固定点的流线和迹线相互( C ) A.平行 B.相交 C.重合 D.不确定 11、流线与迹线一定重合的流动是( D )。

A.无旋流动 B.均匀流动 C.平面流动 D.定常流动

12.在同一瞬时,流线上各个流体质点的速度方向总是在该点与此线( C ) A.重合 B.相交 C.相切 D.平行 13、流线是 c 。

a.等流速线; b.均匀流中的迹线; c.恒定流中的迹线; d.与流动边界平行的线。

14.流管是在流场里取作管状假想表面,流体流动应是( C ) A.流体能穿过管侧壁由管内向管外流动

B.流体能穿过管侧壁由管外向管内流动 C.不能穿过侧壁流动D.不确定 15.断面平均流速v与断面上每一点的实际流速u的关系是( D )。 A.v=u B.vu D.v≤u或v≥u

16.图示容器内水位保持不变时,水流沿渐缩管流动,断面平均流速沿程( B )

6

A.不变 B.增大 C.减小 D.不一定

17.水流沿等直径水平放置管道作有压恒定流动,沿流动方向各断面的平均流速沿程( C )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可能增大、可能减小或不变

18.给定某一瞬间,如果流场中每一空间点上流体相对应的物理参数均相等,这种流场称之为( C ) A.定常流场 B.非定常流场 C.均匀流场 D.非均匀流场 19、均匀流就是 d 。

a.时变加速度等于0的流动; b.过水断面面积沿程不变的流动; c.平均流速沿程不变的流动; d.位变加速度等于0的流动。 20.图示容器内水位保持不变时,沿渐缩管流动的水流为( B )

A.恒定均匀流 B.恒定非均匀流 C.非恒定流均匀流 D.非恒定非均匀流

21.均匀流的定义是( C )。 A.断面平均流速沿流程不变的流动 C.流线皆为平行直线的流动

B.过流断面上各点流速相互平行的流动 D.各点流速皆相等的流动

22.在渐变流过流断面上,动压强分布满足( C )规律。

ppp A.z+?>0 B.z+?<0 C.z+?=c D.以上都不是

23.渐变流过水断面上的动水压强分布规律为(A ) A.

z?p??c B.p??h C.

z?p???v22g?c D.?p?c

24.若流动是一个坐标量的函数,又是时间t的函数,则流动为( C )。

A.一元流动 B.二元流动 C.一元非恒定流动 D.一元恒定流动 25.不可压缩流体的总流连续性方程Q=υ1·A1=υ2·A2适用于( A )。 A.恒定流

B.非恒定流 C.恒定流非恒定流

D.均不适用

26.不可压缩流体恒定总流的连续性方程是( C ) A.u1dA1=u2dA2

B.u1A1=u2A2 C.v1A1= v2A2

D.v1dA1= v2dA2

27.连续性方程表示( )

A.能量守恒 B.动量守恒 C.质量守恒 D.动量矩守恒 28.连续性方程的实质是在运动流体中应用( B )。

A.动量定理 B.质量守恒定律 C.能量守恒定律 D.动量矩定理

29.水流由水箱流经管径d1=200mm,d2=50mm的管路后流入大气中,已知出口处v2=4m/s,则d1管段的断面平均流速v1为(A ) A.0.25m/s

流体动力学基础

1、仅受重力时,静止液体的测压管水头线为( A ) A.水平线 B.斜线; C.平行线; D.铅垂线.

2.水流在等直径管中作恒定流动时,其测压管水头线沿流程( A ) A.下降 B.不变 C.上升 D.前三种情况都可能

3.管径逐渐增大的管道有压流,通过的流量恒定,其总水头线沿流动方向(B ) A.逐渐升高 B.逐渐下降 C.与管轴平行 D.前三种情况都可能

7

B.0.5m/s C.1m/s D.2m/s

4、总水头线与测压管水头线的基本规律是:( C )

A、总水头线总是沿程下降的。 B、总水头线总是在测压管水头线的上方。 C、测压管水头线沿程可升可降。 D、测压管水头线总是沿程下降的。 5.有压管中各断面测压管水头线到该断面中心的距离即为该断面的( A )

A.中心点压强水头 B.中心点位置水头 C.测压管水头 D. 平均流速水头 6、粘性流体测压管水头线的沿程变化是( D )。

A)沿程下降; B)沿程上升; C)保持水平; D)前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7.水流沿等直径水平放置的管道作恒定流动,管轴线上沿水流方向的1、2两点的压强p1与p2的关系为( A )

A.p1>p2 B.p1=p2 C.p1<p2 D.无法确定 8.液体流动规律总是(D )

A.从高处流向低处 B.从压强大处流向压强小处

C.从流速大处流向流速小处 D.从单位机械能大处流向单位机械能小处 9、水流方向一定是(D )。 A)从高处向低处流;

B)从压强大处向压强小处流;

D) 从单位重量流体机械能高的地方向低的地方流。

C)从流速大的地方向流速小的地方流; 10液体流动方向是 a 。

a.从总水头大指向总水头小; b.从最高处指向最低处; c.从压强大指向压强小; d.从流速大指向流速小。 11.在列伯努利方程时,方程两边的压强项必须( C )

A.均为表压强 B.均为绝对压强 C.同为表压强或同为绝对压强 D.一边为表压强一边为绝对压强

12.图中相互之间可以列总流伯努利方程的断面是C A.1-1断面和2-2断面 B.2-2断面和3-3断面 C.1-1断面和3-3断面 D.3-3断面和4-4断面 13、不可压缩气体总流能量方程A、1和2断面上的绝对压强;

B、1断面上的绝对压强及2 断面上的相对压强; C、1和2断面上的相对压强;

D、1断面上的相对压强及2断面上的绝对压强。 1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说法是( B )

A.理想不可压均质重力流体作定常或非定常流动时,沿流线总机械能守恒 B.理想不可压均质重力流体作定常流动时,沿流线总机械能守恒 C.理想不可压均质重力流体作非定常流动时,沿流线总机械能守恒 D.理想可压缩重力流体作非定常流动时,沿流线总机械能守恒

15.在管道的粘性总流中,按截面平均流速计算的动能比实际动能在数值上( B )。 A.要大一些 B.要小一些 C.完全相等 D.可能大,也可能小 16.当圆管中流体作层流流动时,动能修正系数α等于( B ) A.1 B.2 C.3 D.2000

8

p1??V122?g(?a??)(Z2?Z1)?p2??V222?pl1?2中的p1,p2分别代表(C)。

17.在总流的伯努利方程中,湍流的动能修正系数总是( D )层流的动能修正系数。 A. 大于 B. 不小于 C. 等于 D. 小于

18、动能修正系数是反映过流断面上实际流速分布不均匀性的系数,流速分布_____,系数值 _______,当流速分布_____时,则动能修正系数的值接近于____。( B )。 A.越不均匀;越小;均匀;1。

B.越均匀;越小;均匀;1。

C.越不均匀;越小;均匀;零。 D.越均匀;越小;均匀;零。

19.圆管层流的动能修正系数?与圆管紊流的动能修正系数??相比,有( A )。 A. ?>?′ C. ?

B. ?=??

D.不一定

20、测量水槽中某点水流流速时,可采用的仪器是( B )。 A.文丘里计;B.毕托管;C. 测压管;D. 薄壁堰。 21.动量修正系数的大小取决于过水断面上(A ) A.流速分布情况 B.断面平均流速的大小 C.总水头的大小 D.平均能量损失 22、动量方程式中流速和作用力( D )。

A、流速有方向,作用力没有方向; B、流速没有方向,作用力有方向; C、都没有方向; D、都有方向。

相似性原理与量纲分析

1.速度v、长度l、运动粘度v的无量纲组合是( D )

vlv2l2vl2v2l A.v B.v C.v D.v

2.下列物理量中,有量纲的数为( c ) A.佛汝德数Fr B. 沿程阻力系数? C.渗流系数k D. 堰流流量系数m 3.下列物理量中,无量纲的数为( C )

A.动力粘滞系数(动力粘度)? B.渗透系数k C.堰闸侧收缩系数?1 D.谢齐系数C

?du?1?f??p?4.欧拉运动微分方程: dt 中各项的量纲是( C )。

A、应力 ; B、能量; C、加速度; D、上述回答都不对。 5.下列物理量中,单位有可能为m2/s的系数为( A ) A. 运动粘滞系数 B. 动力粘滞系数 C. 体积弹性系数 D. 体积压缩系数

6.下列物理量中,单位可能为N/m的物理量为( B )。 A.运动粘滞系数(运动粘度);B.体积模量; C.流量模数; D.单位质量力 7.弗劳德数的物理意义为(A)

A. 惯性力与重力之比 B. 惯性力与黏滞力之比 C. 压力与惯性力之比 D. 黏滞力与重力之比 8、弗诺德数Fr反映了( C )的对比关系。

9

2A、粘滞力与重力; B、重力与惯性力; C、惯性力与重力;D、粘滞力与动水压力。 9.雷诺数是表征(A )

A.惯性力与粘滞力之比 B.惯性力与重力之比 C.水压力与粘滞力之比 D.粘滞力与重力之比

10.进行石油输送管路的水力模型试验,要实现动力相似,应选的相似准则是( A )。 A.雷诺准则 B.弗劳德准则 C.欧拉准则 D.以上都不是 11、雷诺数Re的物理意义可理解为( B )。 A) 粘性力与重力之比; B) 惯性力与粘性力之比; C) 重力与惯性力之比; D) 压力与粘性力之比。 12、欧拉数Eu的物理意义可理解为( D )。 A、粘性力与重力之比; B、惯性力与粘性力之比; C、重力与惯性力之比; D、压力与惯性力之比

13.某变径管的雷诺数之比Re1∶Re2=1∶2,则其管径之比d1∶d2为( A ) A.2∶1 B.1∶1 C.1∶2 D.1∶4

14.两沿程阻力系数相同且长度相同的并联圆形管道,已知d1?2d2,则流量之比Q1:Q2为( A.1:2 B.1:22.5 C.1:28/3 D.1:216/3

15.两糙率相同长度相同的并联圆形管道,已知d1?2d2,则流量之比Q1:Q2为( D )

A.1:2 B.1:22.5 C.1:28/3 D.1:216/3

水头损失

1.底宽b=2m,水深h=1m的矩形断面渠道,水力半径R等于( A ) A.0.5m

B.1.0m C.1.5m

D.2.0m

2.断面面积相同的圆形和正方形有压管道,圆形和方形管道的水力半径之为(B ) A.?/2 B. ?/2

C.?/2 D.1

3.对于等直水平圆管中的粘性流动,用压降△p来表示的能量损失是( A )。 A.单位体积流体的能量损失 B.单位质量流体的能量损失 C.单位重量流体的能量损失 D.单位时间内流体的能量损 4.能直观演示出水流的层流与紊流流态的试验是(D )

A.普朗特试验 B.牛顿试验 C.尼古拉兹试验 D.雷诺试验 5.雷诺试验主要是研究( A )

A.层流与紊流 B.渐变流与急变流 C.缓流与急流 D.均匀流与非均匀流 6.判别水流是层流还是紊流,可以用(D )

A.牛顿数 B.欧拉数 C.佛汝德数 D.雷诺数 7.圆管水流的下临界雷诺数为(B )

A.200 B.2000 C.4000 D.10000 D、上临界雷诺数为2300;

8、关于雷诺数的描述正确的有( B )。 A、雷诺数表示的是液体的粘性力与惯性力的比值; B、雷诺数的大小与流速、管径、液体种类、液体温度有关;

10

B )

C、临界雷诺数的大小也与流速、管径、液体种类、液体温度有关; D、上临界雷诺数为2300;

9.输水管道在流量和温度一定时,随着管径的减小,水流的雷诺数就( ① ) ①加大 ②减小 ③不变 ④不定

10.同一管道中,当流速不变,温度上升时,则雷诺数(a ) A.增大 B. 减小 C. 不变 D. 不一定

11.在圆管中,粘性流体的流动是层流还是紊流状态,主要依据于( D )。 A.流体粘性大小 B.流速大小 C.流量大小 D.流动雷诺数的大小 一管径从大到小渐缩的管道中,雷诺数沿水流方向( A ) A. 增大 B. 减小 C. 不变 D. 不一定 12.圆管层流的流速按(C )

A.对数型分布 B.指数型分布 C.抛物线型分布 D.矩型分布 13、在圆管流中,层流的断面流速分布符合:( C )

A、均匀规律;B、直线变化规律;C、抛物线规律;D、对数曲线规律。 14.管道中水流为紊流时,过水断面流速分布符合( ④ ) ①均匀分布规律 ②直线分布规律 ③抛物线分布规律 ④对数曲线分布规律

15.圆管中的紊流运动,过水断面上的流速分布符合( D )。

A.均匀分布 B.直线变化规律 C.抛物线规律 D.对数曲线规律 16、层流的流速分布比紊流的流速分布 a 。

a.更不均匀; b.更均匀 c.更稳定; d.更不稳定。 17.均匀流动方程式τ0=ρgRJ( A )

A.仅适用于层流 B.仅适用于紊流 C.层流和紊流都不适用 D.层流和紊流都适用 18.流体在管内作层流流动时,其沿程损失hf值与断面平均流速v的( A )次方成正比。 A.1 B.1.75 C.1.75~2 D.2

19.圆管层流中,沿程水头损失与速度的( B ) A.0.5次方成正比

B.1.0次方成正比 C.1.75次方成正比 D.2.0次方成正比

20沿程水头损失与流速一次方成正比的水流为( A )

A. 层流 B. 紊流光滑区 C. 紊流过渡区 D. 紊流粗糙区 21、圆管流动中,过流断面上切应力分布为 ( B )。

22.紊流的壁面为光滑面或粗糙面( A )

取决于粘性底层与绝对粗糙度的相对大小 B.取决于流速的大小 C.取决于固体边界本身是光滑的还是粗糙的 D.取决于粘性底层的厚度 23.在紊流的粘性底层中,起主导作用的力是(b )

A.附加切应力 B.粘滞切应力 C.重力 D.惯性力 24.紊流附加切应力?2等于( B ) A.

(a)(b)(c)(d)?ux?uy? B.-

?ux?uy? C.

ux?uy?

11

D.

?ux?uy?

25.产生紊流附加切应力的原因是( D )

A.分子内聚力 B.分子运动产生的动量变换C.重力 D.质点掺混引起的动量交换 26.紊流粘性底层厚度δ随雷诺数Re的减小而( C ) A.减小 B.不变 C.增大 D.不一定 27.粘性底层厚度δ随雷诺数Re的增大而( C ) A.增大 B.不变 C.减小 D.不定 28、粘性底层是指 b 。

a.层流中存在的边界紊流层; b.紊流中存在的边界层流层;

c.层流中的粘滞系数较大的其他液流层; d.紊流中的粘滞系数较大的其他液流层。 29.尼古拉兹试验主要是研究( B )

A.层流与紊流流态 B.沿程阻力系数的变化规律 C.渐变流与急变流流态 D.动水压强分布规律 30、下述说法正确的有( C )。

A、紊流中水力光滑是指管道内表面光滑;

B、液流的流动方向与液流各断面的机械能的大小有关; C、毕托管是用于测定液流的点流速的仪器; D、以上答案均正确;

31.当管道尺寸及粗糙度一定时,随着流量的不断加大,液流最终必达到(D ) A.层流 B.紊流光滑区 C.紊流过渡粗糙区 D.紊流阻力平方区 32.层流的沿程阻力系数( A )

A.仅与雷诺数有关 B.仅与相对粗糙度有关 C.与雷诺数及相对粗糙度有关 D.是常数 33.紊流光滑区中,沿程水头损失系数λ(D )

A. 与雷诺数及相对粗糙度有关 B.仅与相对粗糙度有关 C.仅与流速有关 D.仅与雷诺数有关

34.已知管内水流流动处于紊流粗糙管平方阻力区,此时,若增大流量,则管路沿程损失hf与沿程损失系数λ的相应变化为( C )

A.hf与λ都增大 B.hf与λ都减小 C.λ不变,hf增大 D.λ减小,hf变大

35.当某管路流动在紊流水力光滑管区范围内时,随着雷诺数Re的增大,其沿程损失系数λ将( B ) A.增大 B.减小C.不变 D.增大或减小

36、圆管紊流过渡区的沿程水水头损失系数?与( C )有关。

A.雷诺数;B.管壁相对粗糙度;C.雷诺数和管壁相对粗糙度;D.雷诺数和管道长度。 37.圆管紊流光滑区的沿程摩阻系数λ( A )

A.与雷诺数Re有关 B.与管壁相对粗糙ks/d有关 C.与Re和ks/d有关 D.与Re和管长l有关 38.阻力平方区的紊流的沿程阻力系数( B )

A.仅与雷诺数有关 B.仅与相对粗糙度有关 C.与雷诺数及相对粗糙度有关 D.是常数 39.圆管层流区的沿程摩阻系数λ与( A ) A.雷诺数Re有关

B.管壁相对粗糙ks/d有关 D.雷诺数Re和管长l有关

C.雷诺数Re和相对粗糙ks/d有关

一段直径不变管道的流速从2m/s增加到4m/s时,在水流都处于紊流粗糙区时,沿程水损失是原来的( d )

12

A.1 B.2 C. 2 D. 4 40、下述说法正确的有( D )。 A、紊流中水力光滑是指管道内表面光滑;

B、液流的流动方向与液流各断面的机械能的大小有关; C、毕托管是用于测定液流的点流速的仪器; D、以上答案均正确; 41.下列论述正确的为( C )

A.液体的粘度随温度的减小而减小; B.静水压力属于质量力;

C.当量糙粒高度是指和工业管道在粗糙区?值相等的尼古拉兹粗糙管的糙粒高度; D.急变流过水断面上的测压管水头相等。

管路

1.下列情况中,总水头线与测压管水头线重合的是(C ) A. 实际液体 B. 理想液体 C. 长管 D. 短管 2.按长管计的并联管道,各支管的(C)

A.流量相等 B.切应力相等 C.沿程水头损失相等 D. 水力坡度相等 3.管路水力计算中的所谓长管是指( C ) A.长度很长的管路 B.总能量损失很大的管路

C.局部损失与沿程损失相比较可以忽略的管路 D.局部损失与沿程损失均不能忽略的管路 4、管路水力计算中的所谓长管是指( C ) A.长度很长的管路 B.总能量损失很大的管路

C.局部损失与沿程损失相比较可以忽略的管路 D.局部损失与沿程损失均不能忽略的管路 5、 有压管道流动中,长管是指 d 。

a.管道长度超过1000m的管道流动; b.管道长度超过500m的管道流动; c.管道长度超过50m的管道流动; d.以上都不是。 6.按长管计的串联管道,无支流分出,则各管段的( A )

A.流量相等 B.切应力相等 C.水力坡度相等 D.沿程水头损失相等 7、 在压力管道的水力计算中,长管是指( C )。 A 流速水头可以忽略不计的管道 B 局部水头损失可以忽略不计的管道

C 流速水头与局部水头损失均可以忽略不计的管道 8.管流的负压区是指测压管水头线( c )

A在基准面以下的部分 B. 在下游自由水面以下的部分 C. 在管轴线以下的部分 D. 在基准面以上的部分 9.虹吸管顶部的真空值pk应( D )

A. pk<0 B.pk=10m水柱压 C. pk<10水柱压 D.pk>10水柱压

13

10.如图所示,水泵的扬程是( D ) A.z1

B.z2

C.z1+ z2

D.z1+ z2+hw

11.图示为一水泵管路系统,断面2-3为水泵进出口断面,水泵扬程H的计算公式为( C )。 p3p2??g?g A. H=Z B. H=

C. H=Z+

hw0-2 +

hw3-5D. H=Z+

hw3-5

12.压力表测得城市给水干管(长管,比阻a=2.83s2/m6)某处的水压

p=19.6N/cm2,从此处引出一根水平输出管,如要保证通过流量Q=60 l/s,在该水压的作用下水流输送距离可以达到( ) A.19.6m

B.117.8m C.1923.8m

D.1963.1m

13对于并联长管道,每根管道的( c )相等。 A.流量 B. 切应力 C. 沿程水头损失 D. 水力坡度 14.串联管道,无支流分出,则各管段的( A )

A.流量相等 B.切应力相等 C.沿程水头损失相等 D.水力坡度相等 15.并联管道A、B,两管材料、直径相同,长度?B=2?A,两管的水头损失关系为( A )

A.hfB=hfA B.hfB=2hfAC.hfB=1.41hfA D.hfB=4hfA

16.在并联管路问题中,有( C )。

A.流经每一管路的水头损失相加得总水头损失 B.流经所有管路的流量相同 C.并联的任一管路的水头损失相同 D.当总流量已知时,可直接解得各管的流量 17.如图所示,有两个长度和断面尺寸相同的支管并联,如果在支管2中加一个调节阀,则水头损失( C ) A.

hf1?hf2 B.

hf1?hf2 C.

hf1?hf2 D.

hw1?hj阀

18.两根并联管道正确的计算公式是( B ) A.hf=hf1+hf2

B.hf1= hf2 C.Q=Q1-Q2

D.v=v1+v2

水击

1.管道发生水击现象时,其水流类型为( D ) A.有压、恒定均匀流 B.无压恒定非均匀流 C.有压、恒定非均匀流 D.有压非恒定流 2、管道中发生水击波时,周期与相的关系为(B )

A.1相为一周期 B.2相为一周期 C.3相为一周期 D.4相为一周期 3.由于突然启闭阀门,在有压管中产生的水击压强最严重之处位于管道的( C ) A.进口处 B.中点处 C.阀门处 D.出口处

4.某输水管道长度L=1000m,若发生水击时水击波速a=1000m/s,则水击相长为(B ) A.1秒 B.2秒 C.3秒 D.4秒

5.某输水管道长度L=1000m, 若发生水击时水击波速a=1000m/s, 则水击周期为( B )秒。 A. 1 B.2 C.3 D. 4

6.突然完全关闭管道末端阀门发生直接水击,已知水击波速a=980m/s, 水击压强水头ΔH=250m, 则管中原来的流速V0为 C

14

A.1.5m/s B.2.0m/s C.2.5m/s D.3.0m/s 7.为减轻管道中的水击压强,不能采取的措施是( D ) A.选用直径较大的管道 B.选用管壁较薄的管道 C.减小管道长度 D.减少阀门的启闭时间

孔口管嘴出流

1.在正常工作条件下,在孔口处外接一个相同管轻的管嘴,作用水头相同时,管嘴出流量与孔口出流相比( A )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不定

2、 已知圆柱形管嘴(?嘴=0.82)的泄流量qv嘴=3L/s,则与其同直径同水头作用下的孔口(?孔=0.62)的泄流量qv孔=( B )L/s。

A. 2.07 B. 2.27 C. 3.67 D. 3.97 3、圆柱形外管嘴的正常工作条件是:( B )

H?9m A.l?(3~4)d,0; H?9m C.l > (3~4) d,0;

A.Q=?

H?9mB.l?(3~4)d,0; H?9mD.l < (3~4) d,0。

4.孔口出流的基本公式为( D )

2gH0 B.Q =A

2gH0 C.Q=εA

2gH0 D.Q=μA

2gH0

5.具有相同的孔口和管嘴的过水断面面积的孔口出流与管嘴出流,在相同的作用水头下,其出流流量分别为Q和Qn,则有(C )。 A. Q>Qn C. Q

B. Q=Qn D. 以上都不是

D.不能确定

6.如图所示,孔板上各孔口的大小形状相同,则各孔口的出流量是( B ) A.QA>QB

B.QA=QB

C.QA

7.如图所示,(a)图为自由出流,(b)图为淹没出流,若在两种出流情况下作用水头H,管长l、管径d及沿程阻力系数均相同。则两管中的流量( B )。

A. Qa>Qb B. Qa=Qb C. Qa

平面势流

1.绕流阻力系数取决于( A )。 A.雷诺数、物体的形状及其尺寸大小 B.雷诺数、物体的形状及表面的粗糙情况 C.弗劳德数、物体的形状及其尺寸大小

D.弗劳德数、物体的形状及表面的粗糙情况

2、恒定平面势流中,组成流网的流线与等势线的关系是 ( (2) )。 (1)相交 (2)正交 (3)共轭 (4)斜交

15

3、一流场的流函数为ψ = x2 + xy + y2,则流场中(1,2)点的速度分量为( )。

A:ux = 1,uy = 2;B:ux = 2,uy = 4;C:ux = ─ 4,uy =5;D:ux =5,uy = ─4;E:ux = 4,u y = 5。 4、一平面流场速度为ux = k sin(xy),uy =

1ysin(xy)。若保证流场无旋,则k = (D )。

A:x;B:y;C:xy;D:1/x;E:1/y。

5.边界层分离只可能发生在有逆压梯度的区域,即( B )的区域。

dpdpdp A. dx<0 B. dx>0 C. dx=0 D. 以上都不是

6、边界层分离的必要条件是( A )。

dp?0dp?duduA、dx; B、dx0;C、dx?0;D、dx?0。

7理想液体恒定有势流动,当质量力只有重力时, ( b )

A整个流场内各点的总水头(z?p/??u2/2g)相等

B只有位于同一流线上的点,总水头(z?p/??u2/2g)相等

C沿流线总水头(z?p/??u2/2g)沿程减小

D沿流线总水头(z?p/??u2/2g)沿程增加

8.在平面流动中,两流线的流函数之差等于(D ) A.现流线间的切应力差 B.两流线就的压强差 C.两流线间的流速差 D.两流线间的单宽流量

9.某液流流速场ux=U,uy=0,uz=0,则该流动为( A ) A.恒定平面无涡流 B.非恒定平面无涡流 C.恒定平面有涡流 D.非洹定平面有涡流 10.有涡流是指( C )

A.液体质点有线变形运动 B.液体质点有角变形运动 C.液体质点有绕自身轴的旋转运动 D.液体质点作圆周运动 11.平面流场中流线与等势线的关系为(C )

A.平行 B.斜交 C.正交 D.不确定

12.某液流流速场ux=V×cosα,uy=V×sinα,uz=0,则该流动为(D (α为速度与x方向的夹角)

A.非恒定非均匀平面流动 B.非恒定均匀平面流动 C.恒定非均匀平面流动 D.恒定均匀平面流动

16

3、一流场的流函数为ψ = x2 + xy + y2,则流场中(1,2)点的速度分量为( )。

A:ux = 1,uy = 2;B:ux = 2,uy = 4;C:ux = ─ 4,uy =5;D:ux =5,uy = ─4;E:ux = 4,u y = 5。 4、一平面流场速度为ux = k sin(xy),uy =

1ysin(xy)。若保证流场无旋,则k = (D )。

A:x;B:y;C:xy;D:1/x;E:1/y。

5.边界层分离只可能发生在有逆压梯度的区域,即( B )的区域。

dpdpdp A. dx<0 B. dx>0 C. dx=0 D. 以上都不是

6、边界层分离的必要条件是( A )。

dp?0dp?duduA、dx; B、dx0;C、dx?0;D、dx?0。

7理想液体恒定有势流动,当质量力只有重力时, ( b )

A整个流场内各点的总水头(z?p/??u2/2g)相等

B只有位于同一流线上的点,总水头(z?p/??u2/2g)相等

C沿流线总水头(z?p/??u2/2g)沿程减小

D沿流线总水头(z?p/??u2/2g)沿程增加

8.在平面流动中,两流线的流函数之差等于(D ) A.现流线间的切应力差 B.两流线就的压强差 C.两流线间的流速差 D.两流线间的单宽流量

9.某液流流速场ux=U,uy=0,uz=0,则该流动为( A ) A.恒定平面无涡流 B.非恒定平面无涡流 C.恒定平面有涡流 D.非洹定平面有涡流 10.有涡流是指( C )

A.液体质点有线变形运动 B.液体质点有角变形运动 C.液体质点有绕自身轴的旋转运动 D.液体质点作圆周运动 11.平面流场中流线与等势线的关系为(C )

A.平行 B.斜交 C.正交 D.不确定

12.某液流流速场ux=V×cosα,uy=V×sinα,uz=0,则该流动为(D (α为速度与x方向的夹角)

A.非恒定非均匀平面流动 B.非恒定均匀平面流动 C.恒定非均匀平面流动 D.恒定均匀平面流动

16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kr9p.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