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结合、半工半读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更新时间:2023-12-03 21:04: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工学结合、半工半读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作者:郑光相

来源:《职业教育研究》2008年第02期

摘要:通过对工学结合、半工半读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提出了企业需求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成功的基础,良好的合作机制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成功的保证,确保办学质量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成功的关键,该模式为企业快速培养急需人才闯出了一条新路。 关键词: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背景

教育部在《关于职业院校试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意见》中指出:职业院校试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是遵循职业教育规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需要;是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有效促进学生就业的需要;是帮助学生,特别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的需要;是关系到办好有中国特色职业教育的一个带有方向性的关键问题。工学结合、半工半读人才培养模式得到了国家政策的支持。

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在三十多年的办学历史中,有着悠久的校企合作和为企业服务的优良办学传统。学院根据“企业办高校,办好高校为企业”的指导思想,将学院的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将与企业生产建设关系更为密切的中职教育定位于:为企业生产建设一线培养高素质劳动者。为此,学院开始探索更加贴近企业的人才培养模式。

近年来,能源产业快速发展,作为占能源需求量67%的煤炭行业,更是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2005年全国煤炭产量达21.9亿吨,2006年超过23亿吨。快速发展的煤炭企业对技术人才的需求更是如饥似渴,尤其是我院的合作企业平煤集团,煤炭生产建设一线面临着技术人才紧缺,劳动力素质亟需提高,采掘一线队伍不够稳定的现实。为解决企业遇到的困难,学院必须不断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使学院教学工作与企业生产建设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为企业培养急需的人才,更好地服务于企业。

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8mot.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