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共同配送典型案例的调研报告

更新时间:2023-12-03 21:09: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关于共同配送典型案例的调研报告

北京市交通委员会运输管理局 于傑

内容提要:配送是物流的一种作业方式,在城市生活消费品流通中的作用尤其显著。共同配送是货物配送方式中集约化、专业化程度较为突出,有利于降低物流成本的一种运营模式。在推进“公交城市”建设进程中,提高其应用水平,扩大其推广范围,显得尤为重要。本文试图通过对本市道路货运行业快速消费品和冷藏食品共同配送典型案例的分析,对共同配送的运行特点和规律做些初步的探讨。

一、配送概述

(一)物流是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

配送是物流作业的一种方式,在经济合理区域范围内,根据用户要求,对物品进行拣选、加工、包装、分割、组配等作业,并按时送达指定地点。

共同配送在20世纪50年代出现在美国和日本,是指一些生产或经营相同或者相近类别商品的企业,共同使用一个运输系统来进行商品配送的运营模式。

(二)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物流问题日益受到人们关注。对于大城市来说,货物配送是最重要的物流问题之一,它不仅受到流通模式、消费习惯和商业环境的影响,而且受到日趋拥挤的城市交通的制约。配送的时效性、成本和质量,直接影响到消费者的生活质量和消费信心。

相对于各自分散的配送方式而言,共同配送对于降低物流成本,提高配送效率,规避交通拥挤带来的时效性差问题无疑是可行的。但

1

是在实践中,由于货主对自己企业配送信息外露而带来的竞争风险和受到运输企业牵制两方面的顾虑,共同配送在发达国家大城市也走过了曲折的发展历程。

由于共同配送有利于缓解大城市日益严重的交通拥挤问题,发达国家许多大城市的政府对共同配送采取了积极地扶植鼓励政策。同时,由于现代信息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共同配送可能产生的“信息外露”现象,对于企业间的竞争已经显得微不足道了。因此,在政府和市场的共同推动下,共同配送在发达国家许多大城市得到迅速的推广,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三)2008年,本市社会商品零售额4589亿元,比上年增长20.8%,其中吃的商品1138.9亿元,比上年增长22.2%,穿的商品430.6亿元,比上年增长21%,用的商品2659.9亿元,比上年增长21.7%,烧的商品359.6亿元,比上年增长9.9%。

2008年,本市物流业收入1365.3亿元,比上年增长18.4%。其中,运输收入为996.3亿元,占全市物流业收入的73%;保管收入为365.2亿元,占全市物流业收入的26.5%;一体化物流业务收入为65亿元,占全市物流业收入的0.5%。

2008年末,本市商业批发零售企业8.5万个,销售总额27479.5亿元,其中零售业销售总额3864.4亿元,占14.1%。

2008年,本市社会消费品配送费用627.18亿元,比上年增长9.9%。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配送服务方式正伴随着本市商品流通规模的扩大和物流业务的增长,呈现较快的增长速度,而物流以及配送作业中,运输占有较大的比重,起着关键性作用。

二、共同配送案例分析

社会消费品中大多数是维持市民正常生活的吃、穿、用、烧物资,涉及百姓的衣食住行和城市的正常运转。高效、便捷、低成本的完成这些物资的供应和输送,对于满足市场消费、保持物价平稳、维护社

2

会稳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一件关乎民生的系统工程。

社会消费品多种多样,本次调研重点选取了快速消费品和冷藏保温食品两类有代表性的货物配送,以及商品批发兼物流配送和专业化物流配送两类有代表性的物流经营模式,试图分析共同配送业务模式在不同经营环境下的运作特点,研究其基本规律,找出制约共同配送发展的症结,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商品销售代理+物流配送的“朝批模式”

1、基本情况。北京朝批商贸有限公司(简称朝批公司)是北京京客隆商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控股子公司,注册资本3.84亿元,总资产13亿元,是一家以批发、代理为主业,以物流为支撑,从事快速消费品分销、品牌代理、终端服务、物流配送等业务的商业批发与综合服务型结合的第三方物流企业。该公司以经营食品、酒水饮料等快速消费品为主,经营、代理国内外300余个商业品牌,经营商品9000余种,拥有长期稳定的销售渠道。2008年销售和配送商品总额达42.9亿元,占本市快速消费品市场销售总额的1/3。2009年成为本市城市货运保障“绿色车队”企业。

朝批公司零售和配送的终端客户包括京客隆、家乐福、物美、美廉美、沃尔玛、易初莲花、欧尚、7-11等大型和连锁商业机构, 销售网络覆盖本市5000多个大中型零售企业,2600多个社区商业网点;朝批公司拥有仓储面积18万平方米、13.6万个货位的现代化物流配送中心,配备自有和加盟的专用配送货车240多辆,引进日本电子标签模式的自动拆零设备和大型自动化分拣系统,可实现每小时9000-10000件商品的自动分拣,年吞吐量达9000万件。

2、市场分析。快速消费品是社会消费品中消费者高频次、重复性使用和消耗的商品。这类商品具有周转期短,进入市场路径短且宽,品类多、变价快、订单频繁、批量小、时效性强等特点,对库存管理和配送的要求很高。

3

一般意义上讲,制造商对其产品采取的流通模式和商业企业经营规模决定了流通终端的配送模式。目前,本市快速消费品的主要配送模式有自营配送、外包配送、综合配送和共同配送等。有资料分析,本市商业流通业约有70%左右的商品配送是由供货方承担的,共同配送的比重不足10%。还有资料显示,2008年日本社会消费品的共同配送比重达到40%以上。

3、运营模式。朝批公司的运营模式是根据终端客户的需求,按照供应链管理方式对库存商品实施管理,根据终端客户的订货需求,按计划实行统一配送。

特点一,为客户节省仓储设施的固定成本。如选择供货商配送的方式,每个供货商要在适当的地段租用仓库,按照日均租金0.4-0.9元/平米、至少在3000平米以上仓储面积、旺季30%的备用仓储面积测算,一年下来就是百万元上下的资金投入。假如是供货商自己建库,在本市五环路附近建设一个同等规模的仓库,连征地带建设,估计需要1亿元左右的资金投入,再加上物流运作管理、物品搬运、信息支持和配送车辆的成本,是一项很大的投资;而采取共同配送则可以为客户节省这些为数不少的固定费用,也避免了自营配送带来的设施闲臵和浪费。

特点二,商品周转率提高,减少流动资金占用。如果选择供货商配送,厂家所面对的可能是日配送点700-800家,而每家客户的销售情况不同,合理库存也不同。如果采用供货商直供配送,为保证供货的及时性,通常会使用大吨位货车配送运输,以核定载质量20吨的货车为例,每吨运费根据运距不同,在200元-1000元/吨不等,每车配送量约500箱-2000箱,运输时间为2-3天,甚至更长,可供北京市内700—800家客户一周的销量。这种配送方式使库存周转期延长,实际上等于缩短了快速消费品的保质期,影响了商品销量,造成企业制造成本资金的占压,同时,也不可必免产生大量的逆向返货物流。目

4

前,供货商直供商品配送的损耗率高达3%-5%。

朝批公司的共同配送模式则是将200—300家供货商的商品集中存储在物流配送中心,根据客户的订货情况统一安排市内配送,客户可以参照合理库存小批量、多批次订货,减少资金占压,还可以提高商品销售的市场占有率。物流配送中心将不同客户的订货量进行整合,一部车平均集合10-30个供货商、4-5个终端客户的商品,配送运输费用由供货商、终端客户和朝批公司共同分摊,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上下游企业的库存和运输成本。同时,配送的时效性和商品周转率也得到了保证。

特点三,规避缺货损失。外地供货商往往较多的考虑费用和时间的因素,确定选择什么类型的运输工具和配送方式。但是在供货时间紧、单品需求量少的情况下,是没有多少选择余地的。如果供货不及时就会出现商品销售断货的现象。如果补货跟不上,影响的不仅是商品销售,而且会造成顾客对商品品牌忠诚度的损失,从而造成忠实消费群体的流失。有资料显示,目前本市快速消费品补货时间一般在5天以内。

朝批公司的共同配送模式,则针对本市快速消费品外采率70%以上的特点,采取了“计划补货”配送解决方案,日均出货量15万箱,其中,订货客户数750家,日均每家200箱,单品4500多种;日工作车数203辆,平均每车装运3-4个门店的750箱。由于计划性强,同时,强大的信息平台设臵了“缺货预警”功能,使供货商有足够的时间调配商品,可以为供货商节省至少30%的干线运输成本。

特点四, 降低订货成本。零售终端客户每下一次订单都需要传真到供货商,供货商则只接受对本企业制造商品的订单,而对于零售终端客户来讲,它面对的却是上百家供货商和上万种商品;对不同的供货商下订单,即使订货量很小也要发出一张传真订单,供货商再打印各种票据,势必造成了通信及纸张资源的浪费。

5

朝批公司的共同配送模式,集合了众多供货商的商品代理,零售终端客户只要将自己的订货需求直接发送给朝批物流配送中心即可,简化了零售终端客户的订货流程、时间,减少了经营成本。

特点五,提高整体配送效率。自营配送或者供货商配送的货车往往成了“流动仓库”,不计其数的货车排在零售店外,挤满了商业店铺门外的城市道路,等着验货、卸车。逢年过节,配送货车排队数小时到数十小时的现象是很普遍的。但这些货车的车厢里装的货物,满载率却常常不到50%。

朝批公司的共同配送模式,则统筹安排配送时间、次数、行驶路线和货物数量,根据商品性质、规格进行拼箱作业,通常一部货车可以完成4-5家的送货量,货箱容积利用率高达90%以上,一部货车平均运输10-30个供货商、3-4个门店的750箱货物,配送车辆从“流动仓库”变成了“补货班车”。

特点六,提高运输组织化程度。与道路运输行业一些企业的“车辆挂靠”现象不同,朝批公司的配送车辆虽然并非全部是自有车辆,但是采取了以货源为依托,自有车辆和加盟车辆结合的组织方式,选择具备条件的专业运输车辆,通过合同形式加入朝批公司的配送运输队伍,实行统一管理和运营调度,使用统一的公司车辆标识,还对加盟车辆维修保养和更新车辆给予一定的帮助。由于车辆所有权与经营权清晰,稳定的货源和统一的管理,对加盟车辆产生了较强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同时,也减少了企业一次性投入和管理性成本,实现了低成本运营。

(二)冷链物流共同配送(仓储+运输)的“快行线模式” 1、基本情况。北京快行线食品物流有限公司(简称快行线公司)是一家专门从事冷藏保温食品配送的第三方物流企业。与“朝批公司”不同的是,快行线公司并不从事商流经营,而是以冷藏保温食品的仓储、运输配送为主业,提供专业化的冷链物流配送服务。快行线公司

6

拥有-22°C低温冷库50400平方米、7600个储位,常温仓库17000平方米,在建0-5°C保鲜冷库6750平方米,冷藏保温专用货车52辆,年配送能力1100万箱。

快行线公司采取共同配送模式,为雀巢、伊利、蒙牛、思念、湾仔码头、和路雪、八喜等国内外20多家食品企业提供本市以及国内20个城市的冷链物流配送;本市终端客户有1200多家超市、大卖场和便利店等商业零售网点,日均吞吐量35000件、日均配送线路37条、日均配送网点400多家,2009年配送额近4亿元。

快行线公司投资建设了专业化的冷藏保温食品物流配送中心,采用了现代化的冷链物流设施和技术,如无极变频制冷机组、全封闭装卸货平台、高层货架、RFID塑料托盘、绿色环保冷藏保温货车。快行线公司的仓储、配送业务管理采用了WMS仓储管理系统和TMS配送管理系统,为客户留有操作接口,可以实现与客户数据的对接。2009年成为本市城市货运保障“绿色车队”企业。

2、市场分析。冷链物流指冷藏冷冻类食品在生产、贮藏运输、销售,到消费前的各个环节中始终处于规定的低温环境下,以保证食品质量,减少食品损耗的物流模式。

冷链物流适用于初级农产品,如蔬菜、水果、肉、禽、蛋、水产品、花卉产品;加工食品如速冻食品、禽、肉、水产等包装熟食;冰淇淋和奶制品;快餐食品及原料;以及一些特殊商品,如药品等。由于食品冷链是以保证易腐食品品质为目的,以保持低温环境为核心要求的供应链系统,所以它比一般常温食品物流系统的要求更严格、更复杂,运营成本也更高。

据有关专家分析,我国各类生鲜易腐类食品的年产量约7亿吨,由于冷链物流水平所限,损失率在20%-30%,而发达国家一般只有5%。本市是重要的冷链食品消费城市,每年仅速冻食品和冰激凌的市场零售额就达20多亿元。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本市冷藏库容积为42.63

7

万吨,人均约0.03吨,人均冷库容积相当于美国的5%;冷藏保温营运货车2464辆,总吨位6083.9吨,车辆总数和吨位总数在全市营运车辆中的比重分别为1.6%和0.9%,低于美国平均4%和2.5%的水平。

3、运营模式。快行线公司的冷链物流配送面向冷藏保温食品生产企业及其终端客户,提供本地销售网络的库存管理和配送运输服务。

特点一、按照不同温度带,实行控温配送。冷链物流的核心理念是“温度带控制”。一般食品包括常温、保鲜、冷藏、冰温、冷冻、超低温等不同的温带,快行线公司在存储和配送环节,通过设施、技术和管理上的有效保障,使食品在存储和运输环节,始终保持有效的温度控制。

特点二、根据订单和季节变化,选择适应的配送模式。冷链食品销售季节性明显,销售量差异性大、保质期短。为适应终端客户的供货和补货需求,快行线公司通过编制和实施预约、协调、订单调整等管理流程,实行少批量、多品种、高频次的配送运输模式,保证终端客户的销售既不断货又不积压。

特点三、信息化全程监控,保证冷链质量。快行线公司通过信息化管理,达到库存合理化、产供销运一体化,运输车辆货箱内部安装了温控传感器,公司控制平台通过运输车辆的定位系统终端,可以实时监控配送过程食品的温控信息;公司信息系统与客户信息系统实行EDI数据对接,终端自动下载订单、打印货物出库单、配送单和配送信息。

特点四、倡导夜间运输,提高配送效率。快行线公司从提高上下游客户经济效益、降低物流配送成本和有助于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等多方面因素考虑,坚持不懈的与客户加强沟通协调,尽可能增加食品配送夜间运输的比重,力求取得多赢的效果。根据快行线公司的测算,比起白天配送运输,夜间运输每车日配送网点数量可以增加60%,作

8

业时间则可以减少30%,整个快行线公司所投入的车辆和人员数量可以减少30%。

三、关于推行共同配送的几点思考

有专家预测,城市物流业务每增长1%,城市物流用车数量就会增长3.9%。北京是一个快速发展的国际化大城市,人口、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经济总量和社会商品零售额的不断增长,城市化、机动化的进程加快,都直接或者间接地影响着物流规模的增长;而物流运行效率又对城市正常运转、道路交通承载能力和市民的生活质量,产生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物流配送系统在很大的程度上依赖城市交通系统的完善和便捷。从北京城市交通现状和发展趋势出发,物流配送系统必须走集约化、高效化的路子,否则难以适应建设世界城市的需要。物流产业具有显著规模经济效益特征,只有通过不断的整合各种物流资源,实现高度的集约化和规模化,才能降低企业和社会的物流成本,而共同配送则是实现高度集约化和规模化的最佳选择,也是建设大城市物流配送系统的发展方向。“朝批模式”和“快行线模式”从不同的企业类型和业务类别,进行了很好的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他们的成功经验值得深入研究并加以推广。政府主管部门应当研究建设城市物流配送系统中如何推进共同配送模式的鼓励支持政策,以促进其又好又快的发展。

(一)推进共同配送的关键是有效整合资源。共同配送模式的优越性在于有利于促进物流设施的合理利用,降低物流配送成本、提升零售商业环境、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改善大气环境质量,特别是降低商业设施周围的污染物排放浓度。在影响共同配送发展的因素中,有效的整合资源是最关键的因素。无论是“朝批模式”还是“快行线模式”,无论是商流与物流一体化经营,还是实现商流与物流的“无缝衔接”,都采取了集中储存、统一库管、按需配送、计划运输的物流

9

组织方式。这其中,整合了客户分散的商品(货物)资源、自备的仓库(库管)资源、各自的配送信息资源以及各自配臵的运输车辆资源。整合资源,带来了效率的提高、成本的减低、信息的有效利用和社会交通、环境质量的改善以及土地、资金、设备、人力资源的节约,可谓实现了多赢的结果。如朝批公司的快速消费品共同配送,提高车辆利用率达30%-50%,快行线公司的冷藏保温食品的共同配送,降低冷链物流费用达2个百分点。

共同配送模式的资源整合,是在市场条件下供需双方从寻求共同的盈利目标出发达成的战略合作,而不是依靠行政手段实现的。政府主管部门从引导物流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出发,遵循共同配送的内在规律,制定鼓励性政策,促进物流资源的有效整合则是可以有所作为的。

(二)推进共同配送的夜间运输是必要和可行的。实行货物运输夜运为主、昼运为辅,是合理分配大城市道路交通资源的重要措施,对于改善交通出行环境,提高运输效率是十分必要和可行的。在2009年12月1日实施的《北京市道路运输条例》中,明确了城市中心区的货物运输实行这一管理原则。

其实,道路货物的夜间运输是政府长期以来积极倡导和推进的管理措施。在实施中,主管部门往往偏重于对白天进入城市中心区的货运车辆采取限制性约束,却忽视了对夜间运输采取更多的引导、疏导、推动和改进措施,导致夜间运输措施实施不到位。这其中的原因,很大一部分是由于主管部门更多的从行政手段上采取措施,而对实行夜间运输的经济性特征研究得较少。比如目前的超市、大卖场和便利店大部分不具备或者难以具备封闭接卸冷链食品的条件,而冷链食品的控温标准,要求其尽可能要在相对较低的温度条件下接卸货物。冷藏货车白天在拥挤不堪的交通环境下,在超市门前排队等候接卸车,既降低运输效率,又浪费能源,还造成污染物排放局部超标。快行线公司实行夜间运输的实践证明,夜间运输可以使一个年配送额3亿元的

10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cjot.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