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角度看高校转型

更新时间:2024-02-26 09:14: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全国新建本科院校联席会议第十四次工作研讨学习心得

——教学角度看转型

作为一位普通本科高校的教师,在经历了本校的应用型转型改革实践之后,学习了此次会议中各高校发言人的文件,收获很大。就本职工作而言,在专业设置、课程设计、教学方法等方面受到很大的启发,怎样培养高层次高技术高技能型人才是关键,也是高校管理、运行、整合、转型的核心。职能所限,下面就有关问题、解决方法以及专业、课程和教学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问题

从各高校的报告来看,在转型中或者在执行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中,都存在相同的问题:

1、没有做到实质性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产学结合等的培养方式,大多停留在表面,实质效果不佳。我校这一个问题的现状堪忧,需要加大改革力度,协调好学生、企业、教师与学校四者之间的关系,让学生能够在愿意或愉快的开展实践活动。

2、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双师型教师的判定标准不科学、实际占比较低,如广东白云学院李红英就应用型本科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比较研究,列举了欧洲应用科技大学、台湾地区技职体系、澳大利亚TAFE学院教师队伍特点及建设与大陆地区高职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特点及建设,深有感触,前者是真正的双师素质、重技能重实践,而大陆的双师只重技能证书,哪个更科学非常明了。我校也有这一问题。

二、解决方法提议

1、要想从根本上解决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问题,将企业与高校变成一体,实现真正的利益共同体,才能解决问题的实质,具体如学校将自身的附属企业、单位作为学生的实习基地,由于企业和学校的管理系统相同,所以其间的协调就容易许多,学校可以根据轻重缓急安排具体的企业运行和学生实践。

2、针对以上第二个问题,各高校大都有自己的看法和措施,如四川旅院学院提出注重实践课程和实习环节、建立校企合作伙伴关系、实行工学结合的培养方式、实行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等,同时提出“双师型”教师团队建设是重点,也是其难点的观点,要求要强化“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和培训,我校应该借鉴。

该问题新乡学院也很重视,提出了千人次外出培训计划、千人次到企(行)业实践锻炼计划、千人次外出参加学术会议计划的建议,特别实用,当然学校要考虑经费,虽做不到千人次,把此种类型的计划列入制度也是一大进步。

三、专业、课程、教学工作新启示 1、专业设置要合理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新乡学院提出的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重点,优化专业结构,即地方产业与开设专业相对接,实现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的转型。但就我校所面对的地方,产业类型较少,可以将“地方”的范围扩大到河南省乃至全国。

浙江传媒学院专业结构优化工作值得学习。如以“两个课堂、三个层次、两类修习类别”架构了立体式培养方案布局。通过三大培养体系的完善、优化和相互有机协调来科学利用高校和行业两种资源和环境,优化培养环节;通过推进学分制和主辅修制,为学生的自我设计、自主学习、因材施教、个性发展保留开发空间。

2、课程选设

3、教学方法

摘选:

1.四川省四川旅院学院副院长 毛洪涛

? 一是要注重实践课程和实习环节。课程设置上,以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

问题能力为目标,大幅度提高实践性课程和案例课程的比重。

? 二是建立校企合作伙伴关系。建立校企合作规划和合作培养机制,探索学校和企业

互建实训基地,尝试引校进厂、引厂进校等校企一体化的合作形式,使学生在企业一线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指导下,参与生产或技术项目,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 三是实行工学结合的培养方式。根据真实生产、服务的技术和流程建设教学课程环

境,按照产业实际应用的设备、工艺建设实训基地,根据产业和企业发展的实际问题设定教学和研究课题。

? 四是实行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突破传统大学全日制的学习方式,将全日制与部分

时间制结合,并逐步将工学交替、双元制、学徒制、半工半读、远程教育等纳入进来,为学生提供更多方便的、灵活多样的学习途径。

,“双师型”教师团队建设是重点,也是其难点。

? 一是要根据应用技术型院校教育的特点制定教师资格标准、专业技术职务(职称)

评聘办法,淡化学历标准,强化职业能力要求,扩大兼职教师、技术技能教师的比例。

? 二是强化“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和培训。在高水平大学和行业、企业建立应用技术型

院校师资培养基地。探索师资定向培养和“学历教育+企业实训”的培养办法。专业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每年都要有一定的企业实习或生产服务一线实践时间,新任教师经过企业实习才能上岗。建立符合应用技术型院校特点的教师绩效评价标准和绩效工资制度。对取得相关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的教师,要优先聘用。

2.内蒙古赤峰学院:根据地方经济发展特点培养市场需要的人才办学定位:区域性应用型本科高等院校

■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就业为导向,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

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教学理念,从以学校为主导向以学生为主体转型 。

学校试行弹性学制、选课制、导修制、主辅修及双学位制、补考重修制、按学分收费制、学分绩点制、创新学分制等教学管理制度。

遴选一批骨干教师分别前往美国、英国、瑞典、加拿大等国外院校及国内部分“985”、“211”大学进行课程进修和培训。

加快三个转型,就是要加快推动学校办学由外延扩张向内涵发展转型、由封闭办学向开放办学转型、由学校主导向学生主体转型。转型发展是学校既定的发展战略,也是使学校实现健康快速发展的必由之路,我们必须始终坚持,深入推进。

加强四项建设,就是要加强学科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和大学文化建设。 3.南京晓庄学院 许承明

陶行知生活教育学说的当代启示

教育本质:教育为何?

– 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产生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教育的意义在于生活的变

化。

教育目的:为何教育?

– 培养“真善美的活人”——“康健的体魄、农夫的身手、科学的头脑、艺术

的兴趣和改造社会的精神”。

教育内容:教育什么?

– 要把笼中的小鸟放到天空中,使它任意翱翔,是要把学校的一切伸展到大自

然里去。

教育方法:怎么教育?

– “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根据做的方法。事情怎样做便怎样学、

怎样学便怎样教”。

4.新乡学院

地方性、应用型本科高校 千人次外出培训计划

千人次到企(行)业实践锻炼计划

千人次外出参加学术会议计划 地方产业与开设专业相对接

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重点,优化专业结构 增加学生自主学习时间 加大实践教学环节的学分 增加实用性课程 设置认知实习环节 独立设置育人学分

5.盐城师范学院 党委书记 芮鸿岩 从知识型向能力型转型 世界制造工厂的现实,造成市场中对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有较大的需求,也对输出人才的基地——各高校组织提出了严峻的问题,如何培养符合市场条件的人才? 6.肇庆学院党委书记 曾桓松 “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 7.西安文理学院

校长 徐可为 专业优化、产教融合

推动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

8.武汉生物工程学院 侯祖飞

工学交替 的教学模式

企业:顶岗实习形式,与企业员工一起参与生产实践,为企业创造价值,获得报酬 学生:对跟班作业,劳动强度,纪律约束承受能力差 社会:包括家长、媒体等对工学交替缺乏理解 学生、老师、学校三者之间的关系很重要 9.邢台学院

构建产学研一体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 10.以浙江树人大学为例 叶时平

构建校企合作“服务共同体” 11.广东白云学院李红英

应用型本科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比较研究

列举欧洲应用科技大学、台湾地区技职体系、澳大利亚TAFE学院教师队伍特点及建设与大陆地区高职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特点及建设 对比

感受颇深,前者是真正的双师素质、重技能重实践,而大陆的双师只重技能证书,那又能代表什么? 12.

选派专业技术人员到地方对口挂职锻炼

媒介融合背景下传媒行业高校专业生态结构的优化 ——浙江传媒学院专业结构优化工作的思考与实践

以“两个课堂、三个层次、两类修习类别”架构了立体式培养方案布局。通过三大培养体系的完善、优化和相互有机协调来科学利用高校和行业两种资源和环境,优化培养环节;通

过推进学分制和主辅修制,为学生的自我设计、自主学习、因材施教、个性发展保留开发空间。 13.

应用技术型高校

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刍议 报告人

黄淮学院 应用技术大学研究中心 刘海峰博士

毕业生就业率及就业质量是衡量应用技术大学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尺。

既培养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又培养学生的职业技术技能。课堂教学不再是照本宣科而更注重专业前沿知识的传授,同时加大实践教学力度,培养学生的职业技术,彰显职业教育特色。

应用技术大学强调科学与技术成果的运用与转化。

在因材施教根本模式框架内,突出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强调项目化教学。

学术型大学以培养国家精英型、学术理论型人才为主,职业技术院校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主,而应用技术大学则以培养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为主。

通过校地互动、校企合作,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生产、管理、服务一线的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

我国新建本科院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建设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基本原因是:重监测、轻调控;重制度,轻落实;重日常监控,轻专项评估;重内部评估,轻外部评估 。

巩固我国新建本科院校现有的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认知实习

德国先进经验:

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基地建设模式

项目驱动制的第二课堂 各专业自己开发,要求结合人才培养方案 基于过程监控的考试制度改革 教师实习基地建设

教学方法:案例教学;团队学习;自主学习;讨论式教学;毕业论文 模块化教学改革。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swka.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