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与艺术赏析

更新时间:2023-08-18 21:29:01 阅读量: 资格考试认证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很好

黑龙江大学

美学与艺术赏析论文

欧洲最漂亮的客厅———威尼斯圣马可广场

专 业: 建 筑 学

姓 名: 夏 凤 嘉

学 号: 20073470

指 导 老 师: 曹 晖

黑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很好

目 录

一、圣马可广场简介

二、广场周边景观

三、圣马可广场的建筑风格

四.建筑设计特色

1、圣马可教堂。

2、总督府。

3、圣马可钟塔。

五、参考书目

六、图片资料

很好

欧洲最漂亮的客厅———威尼斯圣马可广场

一、简介:

圣马可广场(Plazza San Marco) 又称威尼斯中心广场,一直是威尼斯的政治、宗教和传统节日的公共活动中心。圣马可广场是由公爵府、圣马可钟楼、圣马可广场、新、旧行政官邸大楼、连接两大楼的拿破仑翼大楼、圣马可大教堂的四角形钟楼和圣马可图书馆等建筑和威尼斯大运河所围成的长方形广场,长约170米,东边宽约80米,西侧宽约55米。广场四周的建筑都是文艺复兴时期的精美建筑。

圣马可广场在历史上一直是威尼斯的政治、宗教和节庆中心,是威尼斯所有重要政府机构的所在地,自从19世纪以来是大主教的驻地,它同时也是许多威尼斯节庆选择的举办地。

最能展现共和国太平景象的地方,莫过于圣马可广场,它是特别是威尼斯总督府和教堂塑造景观而建。拿破仑形容广场为“欧洲最高雅的客厅”,只有它配称为“广场”,其它就只是“场” 而已。圣马可区拥有最多高级旅馆、餐厅和商店,并有数座宏伟教堂和许多府邸,以及3座剧院,包括著名的火鸟歌剧院 。

二、周边景观

圣马可广场(Piazza San

Marco)的面积很大,四周的建

筑几乎将它围了起来,一面是

圣马可教堂,其馀的三面建筑,

巍峨壮观的圣马可大教堂坐落

于广场西边,圣马可广场即由

此而得名。教堂始建于公元82

9年,为千年的古迹瑰宝,值得

游客一再走访。邻近的总督府

原是建于9世纪的防御堡垒,后毁于祝融,现存的外貌始于14至15世纪,其建筑之华丽,充分展现出昔日共和国时期之国威。大运河环绕该区而流,在南弯道两旁府邸林立,乘船游河能遍览水都风华(附见图1——圣马可广场平面)。

圣马可广场东侧是圣马可大

教堂和四角形钟楼,西侧是威尼

斯总督府和圣马可图书馆,广场

有数以万计的鸽子。广场边的码

头称为小广场,这里竖立两根高

大的圆柱,一个圆柱上的雕塑是

威尼斯城徽飞狮,另一个圆柱上

很好

的装饰是保护神狄奥多尔(见图2——小广场)。

三、建筑风格

圣马可广场称得上是世界建筑史上最优秀的广场之一,重建于十六世纪的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圣马可广场的形状是一个东宽西窄的梯形,长度约170米,宽度呢,短的一边约57米。广场有着完整的体度,在空间造型上达到了尽善尽美,而且它的漫长建造过程也反映了西方历史文化的变迁。原先圣马可广场是一个被圣马可教堂独占的宗教广场,后来才逐渐增加了府邸、政府机关、图书馆等建筑。因广场在水边,商人们也就陆续登岸在广场附近经商。到了文艺复兴时期,圣马可广场成为既是宗教广场,又是文化、行政、商业和游览性的广场。圣马可广场的演化过程,见证了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逐渐取代宗教神学、科学理性逐渐取代宗教神启、对现实生活的追求逐渐取代禁欲主义的历史。宽阔的广场,高耸的钟楼,辉煌的教堂,整齐有着韵律的宫殿式建筑,这四个建筑要素,构成了欧洲古典艺术建筑的一个范例。站在圣马可广场任何一个位置,你的心灵都能感受到那种掺和着神圣的、空灵的宗教情怀的震撼。

圣马可教堂是中世纪欧洲最大的教堂。远看教堂5个圆圆的大屋顶,有着浓郁的拜占庭风格,但近看就会发现圣马可教堂将拜占庭式、哥特式、伊斯兰式和文艺复兴式等各种流派的建筑文化元素融为一体。从外观上来欣赏,它的五座圆顶仿自土耳其伊斯坦

堡的圣索菲亚教堂;正面的

华丽装饰是源自拜占庭的

风格;而整座教堂的结构又

呈现出希腊式的十字形设

计。这样独一无二的建筑特点

是和威尼斯长期处于东西方

贸易与文化交流的要道上是

分不开的(见图3——圣马可

教堂)。

圣马可教堂中央拱门的

门楣上,有一组13世纪的浅

浮雕作品,表现的是威尼斯人

每个月的劳作,如采摘葡萄、

酿制美酒等。拱门之上站立着

四匹饰金的青铜马。这四匹青

铜马非常有名,是威尼斯人在

1204年第5

次十字军东征时,

很好

从拜占庭帝国的首都君士坦丁堡抢掠而来的,后来又被拿破仑掳到巴黎,安置在卢浮宫附近的“小凯旋门”之上。1815年,法国人又把这四匹青铜马送回了威尼斯。现在拱门上的塑像是仿制品,原作保存在教堂内的博物馆里(见图——铜马)。

四.建筑设计特色

1、圣马可教堂。教堂的前身是建于九世纪用来供奉威尼斯的守护者─圣徒圣马可的小教堂,在火灾后重建,于1073年完成主结构,至于教堂的正面五个入口及其华丽的罗马拱门是陆续完成于十七世纪,在入口的拱门上方则是五幅描述圣马可事迹的镶嵌画,分别是「从君士坦堡运回圣马可遗体」、「遗体到达威尼斯」、「最后的审判」、「圣马可的礼赞」、「圣马可运入圣马可教堂」等五个主题,金碧辉煌。

正面中央拱门上方有四匹复制的青铜马,真品收藏在教堂内,是西元前四世纪的青铜作品,威尼斯人在1204年从君士坦丁堡(现在的土耳其伊斯坦堡)掠夺来的,虽然曾被拿破仑带回巴黎,但后来又回到了威尼斯。 教堂内部从地板、墙壁到天花板上,都是细致的马赛克镶 画作,主题涵盖了十二使徒的布道、基督受难、基督与先知以及圣人的肖像等,这些画作都覆盖着一层闪闪发亮的金箔,使得整座教堂都笼罩在金色的光芒里,难怪教堂又被称之为黄金教堂。

最值得参观的是教堂中间最后方的黄金祭坛(Pala d'Oro),高1.4公尺、宽3.48公尺,上共有2000多颗的各式宝石如珍珠、祖母绿和紫水晶等;中央的圆顶则是一幅耶稣升天的庞大镶嵌画,是由一群威尼斯非常优秀的工匠在十三世纪所完成的。这座伟大的教堂在1807年之前一直是威尼斯总督的私人礼拜堂。

在地震倒塌之后,威尼斯人又迅速的将它重建了起来,于1912年4月25日正式启用。楼高96公尺,内部有电梯可达最顶端,让游客眺望威尼斯的全景。

2、总督府。从圣马可教堂旁边的的Porta della Carte可进入总督府的一楼中庭,然后由东侧的黄金阶梯可上到二、三楼,有不同的厅室开放游客参观,在每一间厅室里都有非常漂亮的湿壁画。圣马可大教堂始建于公元829年,1043至1071年重建,迄今已经有一千一百多年了,它不但是威尼斯建筑艺术的经典之作,也是一座艺术品的宝库,确实是值得一看的艺术殿堂。

3、圣马可钟塔。钟塔是圣马可广场最突出的标志,从远处的亚得里亚海上就可以看到它那高耸挺拔的造型。钟塔始建于1496年,高约98.6米,共9层。钟塔位于圣马可广场与小广场之间,起到了过渡的作用,高耸的钟塔也打破了圣马可广场周边建筑物单调的水平线条。塔顶金色的威尼斯保护者圣可马的雕像在夏日的阳光的照耀下熠熠发光。它不仅是广场的主景,在海上,运河上,远远就可以看到。是威尼斯标志性建筑之一。在教堂北面的角落上,还有一个

很好

不大惹人注意的小空间,称为小狮子广

场,中间有一个不高的长方形平台,前

面用一对狮子作为标志,形成闹中取静

的环境(见图5——钟塔,图6)。

整个广场空间富于变化,要进入

广场需经过幽暗的小巷和小街,一来到

宽敞的广场,那光波碧倾的海水和光滑

如玉的建筑又把人们的视线导向远方,

仿佛置身于天堂乐土。广场建筑群的艺

术构图也很有节奏,高耸的钟塔打破了

周围建筑单调的水平线条;广场周围各

建筑物由于都是各个时期陆续建成的,

在造型上富于变化又和谐统一。此外,

为了使封闭的广场与开阔的海面有所

过渡,四周建筑底层全部采用了外廊。

圣马可广场之所以给人以美感的享受,

原因就在于它符合美的规律及和谐的

比例,它有完整的体度,因而难得找出

缺撼。圣马可广场几百年来吸引了许多画家和诗人,为它作画,为它写诗。圣马可广场无愧于“欧洲最漂亮的客厅”这样的赞誉。

参考书目:《西方建筑史》——(英)大卫.沃特金 著;傅景川 译; 《外国建筑史》——清华大学 陈志华 著; 《世界建筑艺术》——萧默,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图说西方建筑艺术》——苏华 著; 图片部分资料来自网络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t3pj.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