扣件式钢管脚手架

更新时间:2024-04-12 16:16: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 术语及符号 术语:

1、满堂扣件式脚手架与满堂扣件支撑架区别(前者是偏心受压后者是轴心受压), 2、横向支撑与抛撑, 3、脚手架的高度 符号:

1、立杆承受的每米结构自重标准值

2、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的立杆轴向力标准值 3、立杆基础底面处的平均压力标准值 4、连墙件轴向力设计值

5、轴向或者横向水平杆传给立杆的竖向作用力设计值 6、挡风面积和迎风面积 7、杆件间距 构配件

钢管宜采用直径4.8*3.6,每根重量≤25.8㎏ 扣件螺栓达到65N。M时,不得发生破坏

单块脚手板的重量不得大于30㎏(竹串片,竹笆,木,冲压钢)

脚手板的厚度不应小于50㎜,相邻的用两道≥4毫米直径的镀锌钢丝箍紧

可调托撑的外径不小于36㎜,焊缝高度不大于6㎜,不小于5扣,螺母的厚度不小于30毫米。支托板厚度不应小于5㎜,可调支托的承载力设计值不应小于40千牛。 荷载

一、荷载标准值

1、对于单、双排脚手架立杆,满堂脚手架立杆承受的每米结构自重标准值;脚手板、栏杆及挡脚板、安全网的自重标准值;可以查表取值。

2、对于支撑架上可调托撑上的主、次梁、支撑板等自重应按照实际情况计算,当有以下情况是可查表 3、单双排、满堂脚手架作业层上的施工荷载除按照实际情况取值以外还应满足以下情况(表) 4、当在双排脚手架上同时有2个及以上操作层作业时,在同一跨距内各操作层上的施工均布荷载标准值总和不得超过5.0KN/㎡。

5、对于满堂支撑架上的荷载标准值应该符合以下情况(4.2KN/㎡,不含风荷载) 荷载的效应组合 二、荷载效应组合

计算项目 纵横向水平杆承载力与变形 脚手架立杆地基承载力 型钢悬挑梁的承载力、稳定与变形 立杆稳定 连墙件承载力与稳定 荷载的效应组合 永久荷载+施工荷载 ①永久荷载+施工荷载 ②永久荷载+0.9(施工荷载+风荷载) ①永久荷载+可变荷载(不含风荷载) ②永久荷载+0.9(可变荷载+风荷载) 单排,风荷载+2.0KN 双排,风荷载+3.0KN 按受力传递 注意:满堂支撑架用于混凝土结构施工时,荷载组合和荷载设计值应符合现行的《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的规定

设计计算

一、计算内容:

1、 纵横向水平杆等受弯构件的强度(荷载组合:脚手板自重产生的弯矩+施工荷载产生的

弯矩)(包含抗弯强度和挠度,纵向水平杆挠度验算是宜按照三跨连续梁计算,横向水平杆宜按照简支梁验算)

2、连接扣件的抗滑承载力(扣件的抗滑力是不是就是有脚手板自重和施工荷载组合时产生的支座反力)

3、立杆的稳定性计算【荷载组合:脚手架自重产生的轴向力+构配件自重产生的轴向力+施工荷载总和产生的轴向力总和(包含两种情况)】

在验算立杆稳定性的时候,要确定哪些部位需要验算:

a、当所有的立杆纵距、步距、立杆横距都相等的时候,只需验算底层的立杆段,

b、当步距、横距、纵距、连墙件间距有变化的时候,除了验算最底层的立杆外,还应该验算最大的步距、横距、纵距、连墙件间位置的立杆段。

c、/当架体上有集中荷载的时候,尚应计算集中荷载作用范围内受力最大的立杆段

4、连墙件的强度,稳定性和连接强度的计算(注意两者之间的区别及连墙杆的轴向力有哪些因素组成)(单个连墙件所覆盖的脚手架外侧面迎风面积);5.2.14什么意思当采用钢管扣件做连墙件时应该满足连墙件的轴向力设计值应该小于扣件的抗滑力承载力设计值 5、立杆地基承载力计算

当纵向或者横向水平杆的轴线对立杆轴线的偏心距不大于55㎜的时候,立杆稳定性计算中可以不考虑偏心距的影响。 二、型钢悬挑脚手架计算: 计算项目:

1、 抗弯强度和整体稳定性和挠度 2、 锚固件和锚固连接的强度 3、 建筑楼层的承载能力 计算步骤: 1、绘制简图

2、确定型钢上的轴向集中力和自重均布荷载 3、求出最大的弯矩内力

4、U钢筋拉环或螺栓的强度验算(Nm钢筋拉环或者螺栓强度设计值的数值是不是应该通过简图计算求出)(注意Al的取值)

构造要求

一、27页注什么意思

二、作业层横向水平杆间距,应按照不大于La/2设置 单排≤24米,双排≤50米,否则分段搭设

纵向水平杆应布置在立杆的内侧,单根长度不小于三跨

竹笆脚手板的时候,横杆作为立杆的支撑,纵向水平杆的间距不大于400等间距布置;其他的脚手板纵向水平杆作为横向水平杆的支撑 主节点处必须设置横向水平杆

单双排脚手架的底层步距均不应大于2米,脚手架的立杆宜高出女儿墙上端1米,宜高出檐口上端1.5米

每根连墙杆的覆盖面积的概念

连墙杆偏离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300,首先采用菱形布置,开口型的脚手架的两端必须设

置连墙杆,连墙杆的垂直距离不应大于层高,且不应大于4米,连墙杆必须能够承受拉力和压力,当高度高于24米的双排脚手架,宜采用刚性连墙件与建筑物可靠连接,当架体的下部暂时不能设置连墙件时,必须设置拋撑,与地面45~60°。

架高超过40米且有风涡流作用时,应采取抗上升翻流作用的连墙措施 三、门架

当步距小于纵距的时候:布置方式

当步距大于纵距的时候:h=1.8米,纵距不应大于1.5米

h=2.0米,纵距不应大于1.2米 布置方式 单排脚手架过窗洞时应增设立杆或增设一根纵向水平杆 四、剪刀撑的设置:剪刀撑宽度不应小于4跨,且不应小于6米,斜杆与地面的夹角45~60°,其跨越立杆的根数不应小于5根。扣件与主节点的距离不大于150,24米以上的双排脚手架必须在外侧全立面连续设置剪刀撑,高度在24米以下的单双排脚手架,均必须在外侧全立面两端、转交及中间间隔不超过15米的立面上,各设置一道有底至顶的连续剪刀撑。 五、横向斜撑:高度大于24米的双排脚手架除了在拐角应设置横向斜撑外,中间每隔6跨设置一道,开口型双排脚手架的两端均必须设置横向斜撑 六、斜道:小于6米一字,大于6米,之型。

运料斜道宽度1.5米,坡度1:6,人行1米,坡度1:3,栏杆的高度大于等于1.2米,挡脚板高度大于等于180;斜道两端、平台外围和端部,应设置连墙件,每两步应设置水平斜杆。 纵向铺设脚手板时,下面的纵向支托杆间距不大于500,顺铺的时候,下面的板头应压住上面的板头,斜道上应该设置防滑条。20~30毫米高。

七、满堂脚手架:满堂脚手架搭设高度不宜超过36米,宽高比不宜大于三,当大于2时,应架体的外侧四周和内部水平间隔6-9米,竖向间隔4-6米设置连墙件与建筑结构拉结,当无法设置连墙件的时候,应设置钢丝绳张拉固定措施。满堂脚手架应在架体的外围四周及内部纵横向每6米至8米由底至顶设置连续竖向剪刀撑。当架体高度在8米以下时,应在架顶设置连续水平剪刀撑,当架体搭设高度在8米及以下的时候,应在架体底部、顶部及竖向间隔不超过8米分别设置连续式水平剪刀撑。水平剪刀撑在竖向剪刀撑斜杆相交平面内设置,剪刀撑的宽度应为6-8米。满堂脚手架操作层支撑脚手板的水平杆的水平杆间距不应大于1/2跨距。

八型钢悬挑脚手架:一次悬挑高度不宜超过20米,型钢的界面高度不应小于160。U钢筋拉环或锚固螺栓直径不宜小于16毫米,固定端的尾端应在两处或者以上固定于楼板或梁上。板厚不应小于120,否则要采取加固措施,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不小于C20。固定端的长度不应低于悬挑端的1.25倍。每个型钢悬挑梁外端应设置钢丝绳或者钢拉杆于上层建筑结构连接,钢丝绳或钢拉杆不参与悬挑梁的受力计算。拉环的直径大于等于20,材质选用HPB235,锚固长度参见《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中钢筋锚固的规定。后托长度中的端部,第一个锚固点离端部200,然后再间隔200设置第二个锚固点,再在离现浇结构边缘的大于100处设置一个锚固点。 施工

搭设前清除场地的障碍物,平整场地,并应使排水畅通

立杆的垫板应高出自然地坪50~100㎜,长度不小于2跨,厚度不小于5毫米,宽度不小于200的木垫板

一次搭设不应超出相邻连墙件的以上两步,否则应采取撑拉措施与建筑物可靠拉结

刚开始搭设立杆的时候,没有加设连墙件时,应该设置每隔6跨拋撑,直到连墙件搭设完全后方可拆除

双排脚手架横向水平杆的靠墙一端至装饰面的距离不应大于100;螺栓拧紧扭力矩40~65N.M

脚手板的探头板应采用直径3.2㎜的镀锌钢丝固定在支撑杆上。

脚手板应铺设牢固、严密,并应用安全网双层兜底。施工层以下以下每隔10米应用安全网封闭

规范88页,上面所包含的计算项目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tbzp.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