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的思考

更新时间:2023-03-08 04:33:41 阅读量: 幼儿教育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对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的思考

【摘要】本文以提高幼儿园教育质量为出发点,针对幼儿园教育中出现的小学化倾向问题,在对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的主要表现做出分析的基础上,对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克服建议做出了探讨与阐述。

【关键词】幼儿园;小学化倾向;主要表现;克服建议

一、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的主要表现

(一)幼儿园教育中的去游戏化

在一次语言公开课中,教师将需要幼儿认识的文字用填写在卡片中,并围绕文字图片来讲述故事,这种教学活动能够提升幼儿的学习乐趣,并且可以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掌握知识。虽然教师运用这种识字游戏来开展识字教学活动具有着良好的出发点,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在讲述故事的过程中不时出示卡片来让学生朗读与认识和故事内容相关的文字,一个篇幅较短的故事出现了过多的打断。这导致了朗读与认识生字成为了语言教学中的主题部分,而断断续续的故事也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沦为认字教学中的点缀。这种现象体现出的问题为幼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知识教育给予了较多关注,而游戏活动与知识教学活动则难以得到良好的结合,并且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并不能通过游戏来对自我进行展现,而是在教师的主导与智慧中开展文字学习。事实上,游戏化教学是幼儿教育中不可缺少的教学手段,这种教学手段不仅体现出了对幼儿年龄特征与心理特点的适应性,同时也能够让幼儿教学体现出对寓教于乐教学原则的遵循,并且游戏教学对于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幼儿教育成效、幼儿的规则意识等都具有着重要意义。但是从以上教学案例中可以发现,教师包办现象十分严重,并且教学互动也是以集体活动为形式来开展,学生的个性化很难得到有效的培养。虽然当前大部分幼儿教师都十分关注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对幼儿心身发展水平的适应性,然而在实践过程中也体现出了去游戏化或者游戏化特征并不明显的问题。

(二)幼儿教育标准对小学教育标准进行机械照搬

幼儿园教育标准对小学教育标准的机械照搬现象主要体现在对幼儿的行为规范与作业规范两个方面。从行为规范方面来看,一些幼儿园要求幼儿能够如同小学生一样循规蹈矩,并将学习当做当做幼儿的主要任务。同时教师要求幼儿能够做到绝对服从,如果学生在学习中产生不符合教师要求的行为,则会受到教师的批评或训斥。事实上,学前幼儿无论是在心理还是身体方面都具有着较强的可塑性,并且幼儿的心理与身体发展都具有着一定的阶段性与顺序性。在认知方面,幼儿具有着具体形象性、直觉行动性、不稳定性以及无意性等特点,因此,在幼儿教育过程中,不仅要关注幼儿智力与个性的发展,同时要重视对幼儿求知兴趣的调动、重视提升幼儿提出问题的能力以及创造能力,由此可见,幼儿教育并不像小学教育一样强调知识教育以及纪律教育,因此,在行为方面,幼儿教育不应当对小学教育标准进行机械照搬;从作业标准来看,许多幼儿园在教育方面都完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tr.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