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体与大分子溶液物化试卷1对于AgI的水溶胶当以KI

更新时间:2024-03-28 01:42: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十三章 胶体与大分子溶液

物化试卷(一)

1. 对于 AgI 的水溶胶,当以 KI 为稳定剂时,其结构式可以写成 : 胶粒的是指:

,则被称为

(A) (AgI)m·nI-

(B) (AgI)m

(C)

(D)

2. 溶胶(憎液溶胶)在热力学上是:

(A) 不稳定、可逆的体系

(B) 不稳定、不可逆体系

(C) 稳定、可逆体系

(D) 稳定、不可逆体系

3. 下列物系中为非胶体的是:

(A) 灭火泡沫

(B) 珍珠

(C) 雾

(D) 空气

4. 溶胶有三个最基本的特性, 下列不属其中的是:

(A) 特有的分散程度

(B) 不均匀(多相)性

(C) 动力稳定性

(D) 聚结不稳定性

5. 在新生成的 Fe(OH)3沉淀中,加入少量的稀 FeCl3溶液,可使沉淀溶解,这种现 象是:

(A) 敏化作用

(B) 乳化作用

(C) 加溶作用

(D) 胶溶作用

6. 溶胶的动力性质是由于粒子的不规则运动而产生的, 在下列各种现象中, 不属于溶胶动 力性质的是:

(A) 渗透法

(B) 扩散

(C) 沉降平衡

(D) 电泳

7. 下列诸分散体系中, Tyndall 效应最强的是:

(A) 纯净空气

(B) 蔗糖溶液

(C) 大分子溶液

(D) 金溶胶

8. Tyndall 现象是发生了光的什么的结果:

(A) 散射 (B) 反射 (C) 折射

(D) 透射

9. 用半透膜分离胶体溶液与晶体溶液的方法叫做:

(A) 电泳 (B) 过滤 (C) 电渗

(D) 渗析

10. 外加直流电场于胶体溶液,向某一电极作定向运动的是:

(A) 胶核 (B) 胶粒 (C) 胶团

(D) 紧密层

11. 对于电动电位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电动电位表示了胶粒溶剂化界面到溶液本体内的电位差

(B) 电动电位的绝对值总是大于热力学电位

(C) 电动电位值极易为少量外加电解质而变化

(D) 当双电层被压缩到与溶剂化层(或紧密层)相合时,电动电位变为零

12. 对于有过量的 KI 存在的 AgI 溶胶,下列电解质中聚沉能力最强者是:

(A) NaCl (B) K3[Fe(CN)6]

(C) MgSO4 (D) FeCl3

13. 一个气泡分散成直径为原来 1/10 的小气泡,则其单位体积所具有的表面积为原来 的:

(A) 1 倍

(B) 10 倍

(C) 100 倍

(D) 1000 倍

14. 乳状液、泡沫、悬浮液等作为胶体化学研究的对象, 一般地说是因为它们:

(A) 具有胶体所特有的分散性、不均匀性和聚结不稳定性

(B) 具有胶体的分散性和不均匀性

(C) 具有胶体的分散性和聚结不稳定性

(D) 具有胶体的不均匀(多相)性和聚结不稳定性

15. 下列各电解质对某溶胶的聚沉值分别为: [KNO3]= 50 ,[KAc]= 110 , [MgSO4] = 0.81 ,[Al(NO3)3]= 0.095 mol·dm-3,该胶粒的带电情况是:

(A) 带负电

(B) 带正电

(C) 不带电

(D) 不能确定

16. 对电动电位的描述错误的是:

(A) 电动电位表示了胶粒溶剂化层界面到均匀相内的电位

(B) 电动电位的值易随少量外加电解质而变化

(C) 电动电位的绝对值总是大于热力学电位

(D) 电动电位一般不等于扩散电位

17. 有人在不同 pH 的条件下,测定出牛的血清蛋白在水溶液中的电泳速度,结果如下:

由此实验数据可知:

(A) 该蛋白的等电点 pH > 7.00

(B) 该蛋白的等电点 pH < 4.20

(C) 该蛋白的等电点 pH < 7.00

(D) 从上述实验数据不能确定等电点范围

18. 用三氯化铝 AlCl3水解制备的氢氧化铝溶胶,哪种物质聚沉能力最强?

(A) Na2SO4 (B) MgCl2

(C) La(NO3)3 (D) K4[Fe(CN)6]

19. 对于带正电的Fe(OH)3和带负电的Sb2S3溶胶体系的相互作用, 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A) 混合后一定发生聚沉

(B) 混合后不可能聚沉

(C) 聚沉与否取决于Fe和Sb结构是否相似

(D) 聚沉与否取决于正、负电量是否接近或相等

20. 起始浓度分别为 c1和 c2的大分子电解质刚果红 NaR与 KCl 溶液分布在半透 膜两边,其膜平衡条件是:

(A)

(B)

(C)

(D)

第十三章 胶体与大分子溶液

物化试卷(二)

1. 在稀的砷酸溶液中,通入 H2S 以制备硫化砷溶胶 (As2S3),该溶胶的稳定剂是 H2S,则其胶团结构式是:

(A)

(B)

(C)

(D)

2. 按照爱因斯坦扩散定律,溶胶中胶粒的扩散速度:

(A) 与温度 T 成正比

(B) 与温度 T 的平方根成正比

(C) 与温度 T 的平方成反比

(D) 与温度 T 的三次方成正比

3. 在分析化学上,有两种利用光学性质测定胶体溶液浓度的仪器,一是比色计,另一个是比浊计,分别观察的是胶体溶液的:

(A) 透射光; 折射光

(B) 散射光; 透射光

(C) 透射光; 反射光

(D) 透射光; 散射光

4. 将含 0.012 dm3 NaCl 和0.02 mol·dm-3 KCl 的溶液和100 dm3 0.005 mol·dm-3的 AgNO3液混合制备的溶胶,其胶粒在外电场的作用下电泳的方向是:

(A) 向正极移动

(B) 向负极移动

(C) 不作定向运动

(D) 静止不动

5. 将橡胶电镀到金属制品上,应用的原理是:

(A) 电解

(B) 电泳

(C) 电渗

(D) 沉降电势

6. 胶体粒子的 Zeta 电势是指:

(A) 固体表面处与本体溶液之间的电位降

(B) 紧密层、扩散层分界处与本体溶液之间的电位降

(C) 扩散层处与本体溶液之间的电位降

(D) 固液之间可以相对移动处与本体溶液之间的电位降

7. 在大分子溶液中加入大量的电解质, 使其发生聚沉的现象称为盐析, 产生盐析的主 要原因是:

(A) 电解质离子强烈的水化作用使大分子去水化

(B) 降低了动电电位

(C) 由于电解质的加入,使大分子溶液处于等电点

(D) 动电电位的降低和去水化作用的综合效应

8. 由 0.01 dm3 0.05 mol/kg 的 KCl 和 0.1 dm3 0.002 mol/kg 的 AgNO3溶 液混合生成 AgCl 溶胶,为使其聚沉,所用下列电解质的聚沉值由小到大的顺序为:

(A) AlCl3< ZnSO4< KCl (B) KCl < ZnSO4< AlCl3

(C) ZnSO4< KCl < AlCl3 (D) KCl < AlCl3< ZnSO4

9. 在 pH < 7 的 Al(OH)3溶胶中,使用下列电解质使其聚沉: (1)KNO3 (2) NaCl (3) Na2SO4 (4) K3Fe(CN)6 在相同温度、相同时间内,聚沉能力大小为:

(A) (1) > (4) > (2) > (3)

(B) (1) < (4) < (2) < (3)

(C) (4) > (3) > (2) > (1)

(D) (4) < (3) < (2) < (1)

10. 在 H3AsO3的稀溶液中,通入过量的 H2S 气体,生成 As2S3溶胶。用下列物质 聚沉,其聚沉值大小顺序是:

(A) Al(NO3)3> MgSO4> K3Fe(CN)6

(B) K3Fe(CN)6> MgSO4> Al(NO3)3

(C) MgSO4> Al(NO3)3> K3Fe(CN)6

(D) MgSO4> K3Fe(CN)6> Al(NO3)3

11. 对亚铁氰化铜负溶胶而言, 电解质KCl, CaCl2, K2SO4, CaSO4的聚沉能力 顺序为:

(A) KCl > CaCl2 > K2SO4 > CaSO4

(B) CaSO4 > CaCl2 > K2SO4 > KCl

(C) CaCl2 > CaSO4 > KCl > K2SO4

(D) K2SO4 > CaSO4 > CaCl2 > KCl

12. 将大分子电解质 NaR 的水溶液用半透膜和水隔开,达到 Donnan 平衡时,膜外水 的 pH值:

(A) 大于 7

(B) 小于 7

(C) 等于 7

(D) 不能确定

13. 溶胶与大分子溶液的相同点是:

(A) 是热力学稳定体系

(B) 是热力学不稳定体系

(C) 是动力学稳定体系

(D) 是动力学不稳定体系

14. 只有典型的憎液溶胶才能全面地表现出胶体的三个基本特性, 但有时把大分子溶液 也作为胶体化学研究的内容, 一般地说是因为它们:

(A) 具有胶体所特有的分散性,不均匀(多相)性和聚结不稳定性

(B) 具有胶体所特有的分散性

(C) 具有胶体的不均匀(多相)性

(D) 具有胶体的聚结不稳定性

15. 溶胶的电学性质由于胶粒表面带电而产生,下列不属于电学性质的是:

(A) 布朗运动

(B) 电泳

(C) 电渗

(D) 沉降电势

16. 溶胶的聚沉速度与电动电位有关, 即:

(A) 电动电位愈大,聚沉愈快

(B) 电动电位愈小,聚沉愈快

(C) 电动电位为零,聚沉愈快

(D) 电动电位愈负,聚沉愈快

17. 溶胶的光学性质是其高度分散性和不均匀性的反映, 丁铎尔效应是最显著的表现, 在 下列光学现象中,它指的是:

(A) 反射 (B) 散射 (C) 折射

(D) 透射

18. 混合等体积的 0.08 mol·dm-3 KI 和 0.1 mol·dm-3 AgNO3溶液,得到一溶胶体系, 分别加入 (1) MgSO4; (2)

CaCl2; (3) Na2SO4, 则其聚沉能力大小是:

(B) (2) > (1) > (3)

(A) (1) > (2) > (3)

(C) (3) > (1) > (2)

(D) (3) > (2) > (1)

19. 典型的憎液溶胶才能全面地表现出胶体的三个基本特性, 但有时把大分子溶液 也作为胶体化学研究的内容, 一般地说是因为它们:

(A) 具有胶体所特有的分散性, 多相性和聚结不稳定性

(B) 具有胶体所特有的分散性

(C) 具有胶体所特有的聚结不稳定性

(D) 具有胶体所特有的多相性

20. 乳状液是由哪个分散体系组成?

(A) 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

(B) 固体加液体

(C) 两种互溶的液体

(D) 多种互溶的液体

17. 溶胶的光学性质是其高度分散性和不均匀性的反映, 丁铎尔效应是最显著的表现, 在 下列光学现象中,它指的是:

(A) 反射 (B) 散射 (C) 折射

(D) 透射

18. 混合等体积的 0.08 mol·dm-3 KI 和 0.1 mol·dm-3 AgNO3溶液,得到一溶胶体系, 分别加入 (1) MgSO4; (2)

CaCl2; (3) Na2SO4, 则其聚沉能力大小是:

(B) (2) > (1) > (3)

(A) (1) > (2) > (3)

(C) (3) > (1) > (2)

(D) (3) > (2) > (1)

19. 典型的憎液溶胶才能全面地表现出胶体的三个基本特性, 但有时把大分子溶液 也作为胶体化学研究的内容, 一般地说是因为它们:

(A) 具有胶体所特有的分散性, 多相性和聚结不稳定性

(B) 具有胶体所特有的分散性

(C) 具有胶体所特有的聚结不稳定性

(D) 具有胶体所特有的多相性

20. 乳状液是由哪个分散体系组成?

(A) 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

(B) 固体加液体

(C) 两种互溶的液体

(D) 多种互溶的液体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tx0r.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