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式地暖与湿式地暖的区别

更新时间:2024-03-03 08:06: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干式地暖与湿式地暖的区别 一、干式地暖简介

干式地暖又名超薄地暖,因相对于普通地暖安装方式无需地暖回填,故取名干式地暖.又因无需回填层,相对于普通地暖减少占用层高故又名超薄地暖.

地面辐射供暖(简称地暖)是以整个地面为散热器,通过地板辐射层中的热媒,均匀加热整个地面,利用地面自身的蓄热和热量向上辐射的规律由下至上进行传导,来达到取暖的目的。

干式地暖是一种基于干式地暖模块内铺设管材的一种新型地暖方式.干式暖模块包括导热层、隔热层,导热层位于隔热层的上方,导热层与隔热层固接,导热层与隔热层上对应设有地暖盘管槽,地暖盘管槽为倒Ω形管槽。省去了管卡,也不需使用胶水覆膜固定,既不占层高又保障地板弹性和良好的舒适度。

干式地暖最大的特点是无需温式地暖那样回填,节省了占用空间高度.普通地暖从保温层到地面装饰层为8厘米左右.干式地暖从保温层到地面装饰层占用层高在4厘米及以下.

二、湿式地暖简介

湿式地暖是目前水暖型地暖最为成熟的安装工艺,价格相对较为低廉,是国内地暖市场的主导工艺。所谓湿式,就是指用混凝土把地暖管道包埋起来,然后在混凝土层之上再铺设地面、瓷砖等地面材料。这层混凝土不仅起到保护、固定水暖管道的作用,还是传递热量的主要渠道。混凝土层能够使热量均匀分布,减少出现局部过热或过冷的情况。 湿式地暖最大的缺点就是施工繁琐,导热速度慢,施工厚度较干式地暖大,由于水泥的导热性能比较差,或者由于水泥涂抹的不均匀,导致地板局部受热过高,造成地板破裂等问题。另外湿式地暖在出现管道破裂或者需要重新装修时,往往不易改动,或者改动成本很高。

三、干式地暖与湿式地暖的区别

比较项目 干式地暖系统 湿式地暖系统 湿式地暖先在水泥面上铺设地暖层高度 干式装在保温模块内,上面直接铺地暖地板,占保温后走管,后用鹅卵石水泥层高为4CM左右。 浇注找平,加上地面装饰层,高度一般为8公分。 热传导方式 节能程度 辐射 非常节能,一般比暖气片节能约25% 辐射 非常节能,一般比暖气片节能约25% 升温时间 热效应很快,一般升温时间20-30分钟,和暖热效应很慢,升温时间很长,气片相当。 干式地暖安装,施工极为方便,一般在铺地板前安装。 一般需要4-6小时。 多层复合、固定盘管、浇注地面,工序较干式复杂,一般在装潢前期安装。 安装难易 地板舒适度 相对于干式地暖脚感较硬,但干式地暖隔热层较水泥地面软,上面直铺地板,地面单位平米承载重量比干脚感舒适度更好。 式高。 和进口暖气片采暖相当,比一般湿式地暖略高25%左右。 一般和普通暖气片采暖相当,加上回填层费用相当于中档暖气造价。 投资造价 市场占有率 工程上空白,家装上占地暖份额的10%以下。 市场上有率90%以上。 湿式地暖因必须浇注沙石混对建筑物承重 地暖模块采用轻质材料复合,重量很轻,比暖气泥土层,平均重量很重,对建片方式平均降低承重约30% 筑物承重比暖气片方式重约8倍

四、干式地暖引领取暖终端的潮流

干式地板采暖技术是针对我国辐射式地面采暖技术应用现状研发的。它取消了混凝土浇筑,将加热管直接预制在由绝热层、托梁和覆盖层组成的封闭夹层里。 干式地板采暖结构具

有轻质、地面不易变形、可供专门用途、易维修等优点。与现行地面采暖的湿式做法相比,干式地板采暖结构的承重降低了40%至50%、节省了30%至40%的空间、减少了15%至20%的材料用量。采用干式地板采暖结构的地面不易变形,是因为没有填埋层。这样,一方面缓解了填埋的管材受热后纵向膨胀转化的内应力,避免了混凝土层开裂;另一方面消除了绝热保温垫层长期承压造成地面变形的隐患。以前的地板采暖系统是隐蔽性工程,而干式地板采暖系统更便于施工、查漏、维修和质量控制。此外,采暖地板散热的覆盖层可采用木、竹、大理石、瓷砖等材料,兼具装饰功能。

干式地板采暖结构的供热机理与填埋式结构不完全相同。干式地板采暖结构在夹层中传递热量是热对流和热辐射的综合作用,其效果远大于纯空气层的热传导。但传递到地表面的热量,与所有地板采暖一样,以辐射和对流两种形式,与室内其他表面和空气进行热量交换。另外,干式地板采暖系统不需要混凝土填埋,减少了向上传热的阻力,在设计合理的情况下,完全可以满足供热需求

五、装修取暖选干式地暖

通过以上对干式地暖与湿式地暖的比较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装修取暖选择干式地暖是比较好的选择,尤其是家里有小孩或者老人的家庭,加强居室内冬季的取暖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和老人的健康生活是很有帮助的。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tyva.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