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13市2017年中考语文按考点分类汇编:说明文阅读(含答案)

更新时间:2023-03-08 17:22:3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说明文阅读专题

无锡 黑白双风暴

①回顾历史,一个现象显而易见:文明越发达,衰亡越彻底。在人类大规模无节制的开发下,生态环境遭到毁灭性的破坏,文明被迫沦落他乡。进入工业社会以来,由于人类改造自然的手段“高明”了,终于短时间即酿成了大规模的自然灾害。

②19世纪,美国鼓励向半干旱的西部大草原移民开荒,认为这是既能发展西部又能解决饭碗的聪明之举。1860-1890年,90万平方公里处女地被开垦。孰料过度垦牧造成大面积沙化,20世纪30年代,沙尘暴渐成气候,1932年爆发14次,1933年达38次,1934年春季终于发展成灾害性的沙尘暴,扫荡了中西部大平原,使全国小麦减产1/3。1935年,震惊世界的黑风暴降临了,裹挟着大量新耕地表层黑土的西风“长成”了东西长2400公里、南北宽1440公里、高约3公里的“黑龙”,3天中横扫了美国2/3的地区,把3亿吨肥沃的地表土送进了大西洋。黑风暴所经之处,农田水井道路被毁,小溪河流干涸,16万农民逃离西部地区。当年美国农业损失惨重,粮食减产一半以上。

③可是,前苏联并没有接受美国的教训。从1954年开始,为“让荒地服务于社会主义”,在哈萨克、乌拉尔等地的半干旱草原,10年之内开垦了约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一度使前苏联粮食年产量增加了2/3。但植被和表土结构被破坏的结果是:1960年3月和4月两次出现了大面积黑风暴,仅哈萨克新垦区农田就被毁了20万平方公里,新垦区农耕系统几乎瘫痪,连邻国罗马尼亚、匈牙利和南斯拉夫也都尘雾迷漫。

④比黑风暴波及更广、持续更长且已覆水难收的是同时发生并绵延至今的白风暴。前苏联在土库曼斯坦卡拉库姆沙漠中修建的卡拉库姆运河,每年可从亚洲第三大湖成海的主要水源——阿姆河调水灌溉10万平方公里的农田和草场。这种“创造性地再造自然”带来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阿姆河水被截走,使得阿姆河下游的咸海水位急剧下降,30年间湖岸线后退10至20公里,成海湖底盐碱裸露,周围地区沙化严重,“白风暴”(含盐尘的风暴)接踵而至,不仅使咸海附近的环境荒漠化,白风暴还永久性地毁灭了60%的新垦区,使其成为生命的禁区,导致了不可逆转的生态灾难。

12.阅读第②段,请简要概括美国黑风暴具有哪些特点?(每点不超过6个字)(3分)

13.通读全文,请简要说明第④段中“创造性地再造自然”的含义。(3分)

14.第④段画线句中“永久性”一词不能删去,请说明理由。(3分)

12.爆发次数多(爆发频繁)、涉及范围广、破坏力强(危害大)。 解析:此题考查对说明对象特点的理解和概括。作答时,应逐句进行概括。比如,该段的第三句,可概括出爆发频繁(爆发次数多)的特点。第四、五两句可概括出涉及范围广的特点。从第六句可概括出危害大的特点。

13.指人为地、大规模地过度改变自己生态环境的行为,含有否定意味。 解析:此题考查对文中语句含义的理解和把握。应紧密结合文章内容答题。

14.“永久性”表示永远长久,该句表明了被白风暴毁灭的新垦区成为生命的禁区,突出了白风暴危害的严重性,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解析:此题考查对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把握。可按以下步骤完成,第一,解释词语含义;第二,结合具体语句进行分析;第三,加上套话(如果去掉,就与实际不符,不能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苏州

9.(11分)阅读《故宫博物院》选段,回答下列各题。

①在北京的中心,有一座城中之城,这就是紫禁城。现在人们叫它故宫,也叫故宫博物院。这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是我国现存的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有五百多年历史了。 ②紫禁城的城墙十米多高,有四座城门:南面午门,北面神武门,东西面东华门、西华门。宫城呈长方形,占地72万平方米,有大小宫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多间。城墙外是五十多米宽的护城河。城墙的四角上,各有一座玲珑奇巧的角楼。故宫建筑群规模宏大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独特风格。

③从天安门往里走,沿着一条笔直的大道穿过端门,就到午门的前面。午门俗称五凤楼,是紫禁城的正门。走进午门,是一个宽广的庭院,弯弯的金水河像一条玉带横贯东西,河上是五座精美的汉白玉石桥。桥的北面是太和门,一对威武的铜狮守卫在门的两侧。

④进了太和门,就到紫禁城的中心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座大殿矗立在七米多高的白石台基上。台基有三层,每层的边缘都用汉白玉栏杆围绕着,上面刻着龙凤流云,四角和望柱下面伸出一千多个圆雕鳌头,嘴里都有一个小圆洞,是台基的排水管道。

⑤太和殿俗称金銮殿,高28米,面积2380多平方米,是故宫最大的殿堂。 在湛蓝的天空下,那金黄色的琉璃瓦重檐屋顶,显得格外辉煌。殿檐斗拱、额枋、梁柱,装饰着青蓝点金和贴金彩画。。正面是12根红色大圆柱,金琐窗,朱漆门,同台基相互衬映,色彩鲜明,雄伟壮丽。

⑥大殿正中是一个约两米高的朱漆方台,上面安放着金漆雕龙宝座,背后是雕龙屏。方台两旁有六根高大的蟠龙金柱,每根大柱上盘绕着矫健的金龙。仰望殿顶,中央藻井有一条巨大的雕金蟠龙。从龙口里垂下一颗银白色大圆珠,周围环绕着六颗小珠,龙头、宝珠正对着下面的宝座。梁枋间彩画绚丽,有双龙戏珠、单龙翔舞,有行龙、升龙、降龙,多态多姿,龙身周围还衬托着流云火焰。

⑦三大殿建筑在紫禁城的中轴线上,这条线也是北京城的中轴线,向南从午门到天安门延伸到正阳门、永定门,往北从神武门到地安门、鼓楼,全长约八公里。

⑧太和殿是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皇帝即位、生日、婚礼和元旦等都在这里受朝贺。每逢大典,殿外的白石台基上下跪满文武百官,中间御道两边排列着仪仗,皇帝端坐在宝座上。大殿廊下,鸣钟击磬,乐声悠扬。台基上的香炉和铜龟、铜鹤里点起檀香或松柏枝,烟雾缭绕。 (1)阅读上述文本,说说故宫博物院有哪些特点。

(2)⑤⑥⑧三段文字分别介绍了太和殿的 外观 、内景和 用途 。 (3)第⑥小节对太和殿“内景”的介绍,作者是如何做到条理井然的?

(4)假如你正在故宫游览,同伴在“太和殿”等你,你在“午门”,要很快找到同伴一起回去,应该怎么走?(不超过40个字)

(5)关于选文的理解,下列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C

A.第①节中说“是我国现存的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两个“最”字强调了故宫的价值。

B.第⑤节文中画横线句子从表达方式上看是描写,从说明方法上看是摹状貌,凸显了太和殿的“雄伟壮丽”。

C.选文刻意详细介绍了太和殿中多姿多态的“龙”,显示了作者对“龙”纹饰的喜爱及对皇权的敬畏。

D.第⑦节说,“三大殿建筑在紫禁城的中轴线上”,显示了故宫建筑以“皇权”为中心的设计理念。

【考点】A7:说明文阅读综合.

【分析】文章采用空间顺序,第①段引出说明对象,第②段概括说明故宫博物院建筑的特点,

第③﹣⑧段说明了端门、午门、太和门、故宫博物院的三大殿的特点及用途. 【解答】(1)考查说明对象的特征.

答题技法:尽量从原文中找原词原句,若没有,则注意段意、中心句.

抓住第②段概括说明故宫博物院建筑的特点,“故宫建筑群规模宏大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独特风格.” (2)考查对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第⑤从外面看到的太和殿的总体概述,写了太和殿的外观;第⑥段说明了太和殿的里面的景象,第⑧段说明太和殿的用途. (3)考查说明思路.

第⑥段先说明了朱漆方台,上面﹣背后﹣两旁,再说明殿顶的中央藻井与梁枋.这样介绍使行文条理井然.

(4)考查对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根据第③段的内容,从午门到太和殿,从午门向北走,穿过一个宽广的庭院,经过汉白玉石桥.桥的北面就是太和门,进了太和门,就到紫禁城的中心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

(5)考查对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解答此题把选项中的内容放在原文中印证,能找到依据的正确,与原文不符或没有的为错误的.

C.错误.详细介绍了太和殿中多姿多态的“龙”,是为了说明太和殿的重要用途:是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 答案:

(1)规模宏大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 (2)外形(外观)、用途(作用)

(3)作者以殿正中的朱漆方台为中心(立足点),先说台上,后说台后(背后)、再说台旁(两旁);接着介绍殿顶的中央藻井与梁枋.这样介绍使行文条理井然.

(4)示例:从午门向北走,穿过一个宽广的庭院,经过汉白玉石桥,再向北走进太和门,就来到了太和殿. (5)C

【点评】说明对象的特征:

答题技法:尽量从原文中找原词原句,若没有,则注意段意、中心句.

镇江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16题。(共10分)

“望梅”能否止渴

①口渴是人体一种独特的保护机制,它可使人体免于脱水,当体内水分一旦恢复平衡,这种“保护性”的感觉即随之消失。望梅止渴则是中国流传了两千多年的典故,《世说新语》中记载曹操告诉饥渴的士兵“前有梅林”,使“士卒闻之,口皆出水”,最终坚持走到水源处。只是“望梅”真的能止渴吗?

②实际上,“渴”是一种极其复杂的生理现象。科学家通过实验发现,改变体液的容量、浓度会影响“渴”的程度。例如,增加食盐(氯化钠)的摄入量,会增加机体细胞外液中溶质的浓度,就会感到口渴。这是因为溶质具有渗透压,会导致细胞脱水。大脑的某个部位感觉到这种脱水,人就会产生渴感,而喝水后,体液得到稀释,渴感就诮失了,。

③另外,人体血量的变化对渴感也有影响。有研究显示,血量变化10%时就可以刺激渴.....感。这也是为什么人受伤后,如果失血过多,就会感到口渴,而喝水补充血量,渴感就能被抑制的原因。

④那么新的问题来了,大脑又是如何感知渴觉呢?时至今日,这仍是一个科学家们不能完全解答的问题。

⑤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近日美国的一个研究小组设计了一套实验装置。这个装置能够对小鼠血液、大脑神经元活动、环境温度以及进食饮水状况进行实时监测。他们发现小鼠脑内穹窿下器中存在着一套能预测口渴并调节体液不平衡的神经元群。

⑥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旧金山分校的扎卡里·奈德及同事报告称,这些神经元不仅可以监控血液的变化,还篓在进食和饮水时监控来自口腔的信号,这些信号包含摄取食物与饮水的温度信息等。这些神经元将来自口腔的信息与血液成分信息结合,实时“预测”正在摄取的食物和饮水将如何影响体液平衡,从而对饮水行为进行调节。

⑦研究者们表示,这个发现有助于解释为什么吃得太快会让我们感觉口渴,以及冷饮为何特别解渴等问题。

⑧总而言之,“渴”能告诉人们什么时候需要饮水,需要的水量是多少。如果“渴”的时候不喝水,血液和体液的成分得不到调节,身体所需要的水分不能得到满足,“渴”是不会被真正缓解的。从这个角度来说,“望梅”是不能止渴的。

(选自2016年8月12日<光明日报》,作者詹欢欢)

13.第①段引用“望梅止渴”的典故有什么好处?(3分)

14.“望梅”为什么不能止渴?(2分)

15.简要说明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不能删去的原因。(2分) 有研究显示,血量变化10%时就可以刺激渴感。 .....

16.王老师参加镇江国际马拉松赛,比赛中,他大汗淋漓,口渴难耐,边跑边喝水。请你用文中的知识解释这种现象。(3分)

13.①增加了文章的趣味性,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②引出了说明对象:口渴的原因。③有总领全文、引起下文、点题等作用。(意思对即可) 解析:此题考查说文明开头的作用。在说明文中,作者在文章开头往往会列举日常生活中的示例、引用传说故事、引用谜语或者诗歌等。通过这些方式,往往能①引起读者的注意或引起读者的思考;②使文章语言生动形象,增强文章的文学性和可读性,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③引出本文的说明对象或者引出下文,对说明对象的具体说明;④运用某种说明方法,说明了说明对象的某种特点。

14.如果“渴”的时候不喝水,血液和体液的成分得不到调节,身体所需要的水分不能得到满足,“渴”是不会被真正缓解的。从这个角度来说,“望梅”是不能止渴的。(意思对即可)解析:此题考查对说明文说明内容的理解和把握。依据在最后一段,可概括得出。

15.因为“有研究显示”强调“血量变化10%时就可以刺激渴感”是有科学根据的(或交代“血量变化10%时就可以刺激渴感”这种说法的来源),增强了说服力,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也体现了科学的精神和思想方法。 解析:此题考查了说骥文语言的准确性。“有研究显示”和平时经常在阅读说明文时遇到的“据考证”“据科学家实验”“据统计”等等短语的作用一样,都能增强后面文章内容的真实性,使文章更有权威性,使读者更易接受,同时,也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16.①王老师在比赛中大量出汗,体液的容量、浓度发生变化(或“体液不平衡”),导致细胞脱水;②大脑的某个部位(或“神经元群”)实时监测到细胞脱水(或“体液不平衡”)

现象,产生渴感;③口渴是一种独特的保护机制,能使人体免于脱水;④喝水之后,体液得到稀释(或“体液恢复平衡”),渴感消失。(意思对即可)解析:完成此类题时,应运用文中的相关语句。 南通

(三)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完成13~16题。(17分)

【A】记者专访国际宇航联空间运输委员会秘书长杨宇光(节选) 记者:请您简要介绍一下天舟一号。

杨宇光:天舟一号是我国自主研制的首艘货运飞船,采用两舱构型,由货物舱和推进舱组成。它总长1Q..6米,舱体最大直径3.35米,起飞重量约13吨,物资上行能力约6吨,推进剂补加能力约为2吨,具备独立飞行3个月的能力??其有效载荷比例在目前所有的货运飞船中是最高的。

【B】消息《天舟天宫顺利对接》(节选)

本报北京4月22日电4月22日12时23分,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顺利完成自动交会对接。据了解,由我国自主研制的天舟一号,它的上行载货比、货物运输、推进剂补加等综合能力比肩甚至优于国际现役货运飞船,快递货物经济实惠。此次与天官二号进入组合体飞行阶段,将按计划开展推进剂在轨补加,以及空间应用和航天技术等领域的多项实(试)验。

【C】天舟一号瘦身记

①我是太空“快递小哥”——天舟一号货运飞船。最近我承接了一项艰巨又光荣的任务,把货物送到“客户”——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的手中。

②我暗下决心,一定要运送更多的货物给它。但我的“车”——运载火箭的运载能力是固定的,若想运更多货物,我必须在保证足够强壮的同时,尽可能减肥。

③减过肥的人都知道,腰部的赘肉是很难减下去的。而我的腰部是一个个连接框,为了将我高大的身躯牢固连接,这些连接框原先做得很厚实,显得臃肿。因此,教练决定第一步就要帮我减腰部赘肉。

④经过多次试验,教练将我的腰部设计成镂空形式,保留结构受力部分,去除非受力部分的“肉肉”,将腰部的重量降低到原来的50%左右,丝毫没有影响腰部的结实程度。

⑤我的教练十分严格,不仅不放过肉眼可见的腰部赘肉,连肉眼几乎无法分辨的“皮下脂肪”也不放过。我的外部是一种壁板结构,壁板连接完成后,组成的密封空间就是装货物的肚子了。虽然壁板厚度只有不到3毫米,但是在教练看来,依然有减重的空间。他们严格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ua56.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