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竞争模拟总结

更新时间:2023-09-30 02:54: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企业竞争模拟总结

经过紧张激烈的2天的企业竞争模拟课程的学习和实践,我学到了很多我们书本上学习不到的知识和能力。在这个课程中,我们了解到关于企业经营的方方面面,如产品研发、生产运营、销售和财务。在企业的模拟运营中,我们充分了解到资金分配在产品研发,固定资产的购进,员工的招募,广告等方面的重要性,以为认识到我们经营企业在在资金的优化配置方面应该下更大功夫。下面我们将分别从产品、生产、销售、财务四方面跟大家分享一下我们的经验和教训。

一.产品

1.产品的特性。

根据提供的数据可以看出AB属于劳动密集型产品,CD属于技术密集型产品。 即AB更占用工人,CD更占用机器。

A的特点是资源占用少,但最耗工人,BC较均衡,D很耗资源。一般而言利润是A

效果:研发可使产品在价格不变的情况下需求量相对增大,高研发可以使产品在同样价格下比同类产品更有竞争力。

策略:由于产品的研发费用过高,对于资金不是很充足的企业来说,这是一个沉重的负担,说以我们对产品的研发不求做到最好,只需要让自己的产品不低于市场平均的产品质量,所以我们对于产品一般只是研发到1级到2级。

二.生产

(1)机器

关于机器的购买,要在开始就规划出整个七期大概要购买的数量,并确定前两期的购买数,可参考可用现金、债券和贷款总数,由于机器决定产量,也就影响供货量和利润等,所以这个是非常重要的指标,一定要谨慎计算。

一般来说第一期的购买量要参考第三期的工人数,做出生产安排,使人机比协调,之后每期购买机器和雇佣工人的安排都是在做出后两期生产安排的基础上逆推得来的,在倒数第二期后停止购买。 (2)工人

每期只要按照最低解雇工人数要求解雇即可,省去小数。

在确定每期招聘工人数时,可以运用倒推法,即先根据预期第三期的需求、企业自身战略要求和第一期购买的机器数,来安排第三期生产。从而确定第三期所需的有效工人数和期初工人数。根据第三期的期初工人数倒推出第二期的期初人数和应招人数,再根据第二期期初工人数推出第一期应招的工人数。最后,根据企业自身的战略需要和产品结构,对前两期的招聘人数进行微调。 2.生产安排的原则

生产安排的两个原则:提高产量,降低成本。 具体来说:

1、如果要最大限度地使用机器,就应该在第一班正班、第二班正班、第二班加班来进行生产。但是第一期情况特殊,可能会用到第一班加班。

2、要降低成本,就应该把劳动密集型的产品AB尽量安排在工资费用较低的第一班正班,而把劳动力需求不高的产品CD安排在工资费用较高的第二班。 3、产品尽量用较少的班次生产,以节约生产管理费用。

5、在生产安排中,要有延续性,根据需求来生产,尤其在中期,期与期之间的生产结构的调整幅度尽量不要太大。

3.原材料的购买

关于原材料的购买,最好是一次买够两期的,得到较高的折扣,并且使每期剩余原材料大于上期剩余,保持较好的连续性,否则会被扣分。当然这个前提是做好了后几期的生产安排。

三.销售

1.供货

供货也很影响定价,供过于求要降价,供小于求可以提价。供货数量也要参考上期订货和库存。有订货说明上期价格定低了,而又市场库存说明价格定高了。 销售的最佳状况是订货和库存“双零”的状态。我们在供货的时候,要使销售达到 “双零”,就要使本期供货量等于本期市场需求。可以参考下面的公式:

本期需求估计=上期需求+上期订货-上期库存

所以在分配供货的时候就需要参考上期市场需求、市场订货和市场库存,计算出本期各市场的预计需求量,这有助于我们后面进行准确定价。 2.营销费用

模拟系统中的营销费用分为广告和促销。

广告针对的是产品,促销针对的是市场,两者都可以使产品在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增加需求,或者使需求不变的情况下,提升产品价格。不仅如此,当你的营销费用高于竞争对手,你的产品会更有竞争力。所以营销费用的合理使用,对培育市场、巩固市场非常重要。

在模拟的前期我们就要注重营销费用尤其是广告的投入,并且营销费用的投入要具有延续性,不要轻易减少营销费用。在实战中,我们可能会有几期不增加广告和促销费用,但绝对不要减少广告和促销费用。我们发现前期广告作用要大于促销,后期促销的作用要大于广告。所以,我们在前几期可以广告的投入大于促销,后期则相反。 3.定价

定价是企模中最重要,也最具风险的环节,很多企业的成败都在于定价。 定价的方法有很多,其他文章都有介绍,我个人的定价方法分三步:

第一步:根据上期订货和库存情况,拿自己的上期定价和其他队的进行比较,确定上期可以使订货与库存双0的定价,根据这个价格估计其他队伍本期的定价调整方向和幅度,再估计出本期的双0定价。例如,上期A在市场1定价3800,有5个订货,那么上期的双0价格就大概是3900,而上期定价4200的企业本期可能会降150左右,定价4000的企业则可能会降50左右甚至不降,以此类推,估计出其他企业的定价,取平均值为这期的双0估价。(第十期参考第九期定价最高的5个队,之后参考排名前五的队伍)

第二步:根据本期供需情况进行调整。在本期双0价格预测的基础上,考虑供需情况调整价格,如供需平衡可略微加价,幅度在50左右,如果供过于求就适当降价,根据差的幅度决定降价幅度(注意供货远大于需求的时候一定要多降些,不要舍不得,不然会导致大量库存,现金流断裂),如果供小于求可适当提价,同样不要有太大幅度。

第三步:根据产品销售情况进行微调。参考上期订货和库存,了解自己产品的竞争力,如果价格很高还有订货,说明自己的广告促销或研发领先,可适当加价,如果定价很低还有库存说明这个产品的竞争力比别的队的差,要在第二步的基础上再适当降价。

产品的价格要有延续性。稳定的价格,需要稳定的供货做保障。除了初期由于生产调整和生产规模的扩大,导致的供给变化较大,在中后期,我们要尽可能减少产品结构的大幅度变化。

四.财务

1.筹融资

一般来说,我们第一期购买机器、投入研发,都是靠发债券。到了第三期,债券基本发完,每期只能发偿还了的那部分,所以从第三期开始靠借贷款来维持生产(第一期大量买机器的情况下第二期就要开始贷款了)。第三期到第六期,我们的贷款也基本用尽(留下一万元左右提高贷款的排名)。第七期和第八期两期由于不需要买机器(不考虑加赛的情况下),会有大量现金剩余,足以维持每期的生产。

2.现金流断裂的解决办法

现金流断裂往往出现在中期,因为这个时候,能够发行的债券仅足够弥补每期要偿还的债券本金,银行贷款即将用尽,而前期扩张过度,导致没有足够的现金,这时可采用以下方法。 (1)少量的现金流断裂

少量的现金流断裂指的是现金流缺口在10万以下。遇到这样的问题,我们的做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a人为地减少产品的运出数量,节约运费。因为造成现金流断流的往往是大量的市场库存,减少产品的运出数量不仅可以减少运输费用,还可以减小销售压力。 b调整供货结构,把原本准备运往34市场的产品,运往12市场。因为12市场的运费要比34市场低很多,34市场的价格需求弹性往往较大,把存在库存的市场的供货运一些给其他市场,以免库存积压,无法回笼资金。

c调整生产结构,减少最耗用原材料的产品的生产比重,节约原材料开支。 (2)大量的现金流断裂

当出现10万以上,甚至百万以上的现金流断裂时,我们除了以上几点外,还可以采取以下的几个措施: a停止研发。 b减少原材料购买。

c减少生产。可以先考虑减产D,因为,一,D的原材料耗费最大,二,D的工资耗费也最多,尤其是应先减产第二班加班。

d 产品要有足够的降价,避免下期产生库存,无法回笼资金。 3.分红

第一期可以少量分红,提高分数,一般分五到十万为宜。中期不分红,钱都用来买机器,最后两三期的分红,在保证现金流满足规则的前提下,尽量分红。但是要注意的是,根据比赛规则,期末现金流必须大于MAX(本期成本,期初现金流)。所以在分红时一定要满足这个条件。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ufdd.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