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更新时间:2024-03-30 13:59: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一章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P4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1)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2)就是把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3)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2、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P36

科学发展,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第二章

1、实事求是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P48

党的十二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党章》明确指出: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1)根本前提:一切从实际出发(2)根本途径:理论联系实际 (3)实质和核心:实事求是(4)根本目的和验证条件: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 2、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要意义?P52

(1)它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过程中的运用、发展和丰富。 (2)它是制定并贯彻执行正确的政治路线的思想基础。

(3)它是加强党的思想作风建设和提高领导能力的重要内容。 3、如何理解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是实事求是?

以理论形态表现出来的党的思想路线,是由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和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四个基本要素构成的。从理论结构上看,这四个基本要素是互相联系、互相贯通、互相补充的统一整体,但它又不是不分主次的并列关系。“实事求是”是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三者相统一的概括,它体现了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包含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统一的原则,正确地把握事物发展规律等内容,因而是其它三个基本点的核心,但它并不能代替其他三个基本点。

4、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程中,为什么要继续解放思想?怎样科学地理解理论创新?

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就要大力弘扬与时俱进精神,推进理论创新,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新境界;

(1)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2)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3)理论创新必须坚持正确的方向和思想方法。 (4)理论创新必须服务于、落脚于实践创新。 (5)创新必须建立在求真务实的基础上。 第三章

1、如何理解中国革命实践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之间的关系? 毛泽东提出中国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这揭示了中国革命实践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之间的关系:

A、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阶级是无产阶级。

B、新民主主义革命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范畴。 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

D、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是经过新民主主义逐渐过渡到社会主义。

总之,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和中国革命实践,前者是后者的必要准备,后者是前者的必然趋势。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二次革命论”和“毕其功于一役”的思想都是错误的。

2、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主要内容是什么?P60

1948年《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完整地表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内容,这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3、如何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权问题?

1)无产阶级的领导权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核心问题。区别新旧两种不同范畴的民主主义革命,根本的标志是革命的领导权掌握在无产阶级手中还是掌握在资产阶级手中。

2)由于帝国主义要把中国变成它们的殖民地,由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领导中国革命取得成功的重任,历史地落到了中国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肩上。新民主主义革命不能由任何别的阶级和任何别的政党充当领导者,只能必须由无产阶级充当领导者。 3)无产阶级对中国革命的领导是通过自己的政党来实现的;无产阶级只有在其政党的领导下,才能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 第四章

1、我国是如何社会主义改造的?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农业社会主义改造:通过合作化道路,把农民个体经济逐步转变为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理论和实践。1953年,中国农村开始了互助合作运动。到1956年底,基本实现了农业合作化。

(2)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通过合作化道路,把个体手工业转变为社会主义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经济的理论和实践。 改造采取合作化的形式和逐步过渡的步骤,从手工业生产合作小组、手工业供销合作社,再发展为手工业生产合作社。1956年底基本上完成了对个体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3)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通过国家资本主义的形式,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逐步转变为社会主义经济的理论和实践。中国共产党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利用、限制、改造的政策,对资产阶级采取赎买政策。中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包括对资产阶级分子的改造,使剥削者逐步转变为社会主义的劳动者。随着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完成,资产阶级作为一个阶级被消灭了。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是指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组织的对于农业、资本主义工商业和手工业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其中,对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三大改造的重点。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胜利完成,为新中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创造了条件。

2、如何认识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

答: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也是20世纪中国又一次划时代的历史巨变。进入到社会主义新时代,为后来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第一,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中国现代化的建设创造了制度条件。第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使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和社会生产资料的主人.第三,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

确立,进一步改变了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增强了社会主义的力量,对维护世界和平产生了积极影响。第四,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东方大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这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历史上又一个历史性的伟大胜利。第五,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而且以其独创性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3、为什么说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 在新民主社会中,存在5种经济成分

中国社会的阶级构成主要表现为三中基本的阶级力量;

随着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逐步成为国内的主要矛盾。

第五章

1、怎样全面、准确地把握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概括?

答: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总结多年来离开生产力抽象地谈论社会主义,把许多束缚生产力发展的、并不具有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东西当作“社会主义原则”加以固守,把许多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东西当作“资本主义复辟”加以反对的历史教训,经过深邃的思考,创造性地对社会主义本质进行了新的概括,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的认识。

首先,邓小平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其次,认真领会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内涵。最后,认识社会主义本质的重要意义。

总之,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所作的理论概括,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既是坚持和继承,又是发展和创新,为我们真正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这个问题,并在实践中创造出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奠定了科学的思想基础。 2、为什么说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答:A、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一再强调了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重要性。1992年他提出了“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著名论断。 第一,发展才是硬道理,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

第二,发展才是硬道理,是对社会主义实践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 第三,发展才是硬道理,是适应时代主题变化的需要。

B、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所决定的,是对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也是党实现对所承担的历史责任的需要。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人民的选择,而人民之所以选择中国共产党,从根本上说是因为它能够领导中国实现民富国强、振兴中华。只有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党才能实现自己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历史使命,承担起自己的历史责任。

3、如何理解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答: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体现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的要求,尤其要体现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通过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第一,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大力促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是中国共产党站在时代前列,保持先进性的根本体现和根本要求。

第二,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先进生产力不断取代落后生产力的历史进程。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建立在发达生产力的基础之上。

第三,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是同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的不断完善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的。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要使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各个方面不断体现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第四,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必须充分发挥全体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断提高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劳动群众以及全体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提高他们的劳动技能和创造才能。 第五,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还必须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努力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先进生产力是用先进科学技术武装起来的生产力。

第六章

1、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内涵及理论意义?

答:A: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前一层含义阐明的是初级阶段的社会性质,后一层含义则阐明了我国现实中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程度。

B理论意义:

1) 这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对进一步探索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规律,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2)是邓小平理论的基石,是党制定现行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依据,保证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3)在实践中警惕右主要是防止“左”的有力思想武器。

2、如何理解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提出了那些要求?

a) 增加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b) 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 c) 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 d) 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

e) 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3、如何坚持党的基本路线?

(1)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必须紧紧围绕经济建设为中心;(2)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必须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正确处理改革开放和四项基本原则的关系,把二者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统一起来。(3)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第七章

1、如何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它们不但表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而且贯穿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始终,是推动社会主义社会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第二,系统地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和特点。第三,提出了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思想。 第四,在阐明中国社会主

义社会基本矛盾状况和性质的基础上,毛泽东进一步分析了中国的社会矛盾。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充分肯定了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同时他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特别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矛盾状况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在新的实践中丰富和发展了这一理论,为社会主义改革提供了理论基础。

2、怎样全面认识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革? 中国的改革是全面的改革,这是由改革所担负的任务所决定的。这场革命既然要大幅度地改变落后的生产力,就必然要多方面地改变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部分,改变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经济基础变化的部分,改变一切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使之适应于现代化大经济的需要。1992年,党的十四大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并由此加快了全面改革的进程,到20世纪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已经初步确立。在全面改革中,经济体制改革是重点。经济体制改革需要政治体制及其他体制改革的配合。改革触及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和各个层面。改革使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性变化。它深刻改变了中国的面貌,极大改善了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显著提升了中国社会的文明程度,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3、为什么说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1)当今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这是对世界经济发展历史的深刻总结,是生产社会化和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在开放的世界中不实行开放政策,只能限制自己的发展,甚至会给国家和民族带来灾难。

(2)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这是对中国发展历史的深刻总结。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在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存在着许多困难和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实行对外开放,对外开放不仅是为了解决当前经济建设中的矛盾和困难,而且也是我国经济长期发展的客观要求。

? ? ? ? ? ?

赞(437)

转载(9.16万) 分享 评论

复制地址 更多

转载日记 |转自:選擇 |标签:社会主义马克思中国共产党理论资本主义

上一篇:中国药科大学分析... |下一篇:那些年,我们一起... |返回日志列表 主人的热评日志

? ? ?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2011-12-09 11:16

我的心,不适合恋爱。{几米的字永远那么简单}2011-11-22 12:00 你要去相信,没有到不了的明天。累了的时候读读2011-11-07 12:14 本文最近访客

?

ksshd 18:29 删除记录

?

晶雪一线天 昨天 17:15 删除记录

马克思期末考试

关于绪言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第2页)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从不同的角度,我们可以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做出不同的回答、、、、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从广义上理解的马克思主义。它既包括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也包括经列宁等对其继承和发展,推进到的新的阶段,并由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其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及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条件和理论来源?(第四页)

任何一种科学理论都是时代的产物,同样,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也有其深刻的经济社会根源、思想根源和实践基础。

A,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首先,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其次,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趋激化,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烈的需求。即客观条件---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可能性

B,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和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即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英国空想社会主义。-------黑格尔哲学的“辩证法思想”和费尔巴哈的“自然界是不依赖于任何人的观念而存在的”的客观物质观;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的“认为经济生活受自然规律支配,提出价值由劳动创造”。

C,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发展。

3。马克思的科学内涵-----四个基本观点和立场,是什么?(第14页)

A,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XX。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XX

B,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C,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坚持一切从世纪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D,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实现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4.如何正确的对待马克思主义?(第21页)

用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博大精深的科学体系,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所以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不动摇。这是就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而言的。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历史条件的变化,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针对特定历史条件的一些具体论述可能不再适用,而新的实践又会提出新的问题,需要我们去认识,去解决,这就要求我们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不断地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第一章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问题?

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又称哲学的根本问题、哲学的最高问题。

2、主要哲学流派及其观点(包括唯心主义旧唯物主义中的)(第29页)

唯心主义:世界的本源归于精神,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物质是意识的产物。

唯物主义:世界的本源归于物质,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

3、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物质的概念(列宁);物质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绝对运动与相 对静止;意识的本质;意识的能动作用;社么是实践;理解“社会正火的本质是实践”

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并反作用于物质。

列宁的物质定义: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第30页)

客观实在性是一切可以从感觉上感知的事物,既包括可以从感觉上感知的自然事物,也包括可以从感觉上感知的人的感性活动即实践活动。它独立与我们的精神而存在。(第30页)

绝对运动--世界是物质,而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物质世界的运动是绝对的。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运动是物质的固有性质和存在方式,是物质所固有的根本属性,没有不运动的物质,也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运动具守恒性,即运动既不能被创造又不能被消灭,其具体形式则是多样的并且互相转化,在转化中运动总量不变。

相对静止: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的稳定状态,包括空间的相对位置和事物的根本性质暂时未变这样两种运动的特殊状态。(第32页)

从意识的起源看,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从意识的本质来看,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意识的能动作用---意识的能动作用首先表现在,意识不仅能够正确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正确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意识的能动作用还突出表现在,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实践具有物质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等基本特征。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实践是使物质世界分化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历史前提,又是使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物质基础。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基础。(第35--38页)。 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第一,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第二,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第三,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第38-39页)

4、唯物辩证法的特征(两个基本观点—联系与发展);联系的客观性与多样性;发展、新事物的概念

唯物辩证法的特征:一,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二,事物是不断发展的。

联系的客观性:事物的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是主观臆想的。世界上没有孤立存在的事物,每一种事物都是和其他事物联系着而存在的,这是一切事物的客观本性。(第40页)

联系的多样性:世界上事物是多样的,因而事物的联系也是多样的。包括: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内部联系与外部联系、本质联系与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与偶然联系等等。(第40页)

发展:发展是前进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变化的基本趋势是发展。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

新事物:指合乎历史前进方向、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旧事物是指丧失历史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东西。(第41页)

5、矛盾统一性与斗争性之间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特殊性及相互关系;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原理

矛盾统一性与斗争性之间的关系:统一性与斗争性分别体现了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二者是相互联结、相辅相成的,没有斗争性就没有统一性,斗争性寓于统一性之中,没有统一性也没有斗争性。

矛盾的普遍性: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

矛盾的特殊性:一,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二,是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三,是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第45页)

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相互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二者的统一关系,既是客观事物固有的辩证法,也是科学的认识方法。

矛盾不平衡原理:

6、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什么问题;什么是度;质变量变的关系

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渐进性和飞跃性的统一。

质变和量变是辨证统一的。(关系问题) 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 第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第三、质变体现和巩固量变的成果,并为新的量变开拓道路。 总之,世界上任何事物的运动,发展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度:度是质和量的统一,是事物保持其质的量的界限、幅度和范围。这种统一表现在:度是质和量的互相结合和相互规定。关节点是度的两端,是一定的质所能容纳的量的活动范围的最高界限和最低界限。度是关节点范围内的幅度,在这个范围内,事物的质保持不变;突破关节点,事物的质就要发生变化。(第46页0

量变与质变相互区别的根本标志就在于: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了度。

7、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问题及方法的原理

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认识方法(第49页)

矛盾分析法的重要作用,是由对立统一规律在辩证法中的地位决定的。

唯物辩证法的三大基本规律:对立统一规律、质变量变规律、肯定否定规律。

第二章

1、什么事认识——即能动的反应论

认识: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2、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人的认识从实践中产生,为实践服务,随实践发展,并受实践检验。(第64-65页)

第一,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第二,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第三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第四,实践是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3、(重点)真理的客观性问题;真理与谬误之间的关系;绝对真理,相对真理的相互关系;真理与价值的统一

真理的客观性问题:真理具有客观性,凡真理都是客观真理。首先,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其次,检验真理的标准也是客观的。(第72 页)真理的客观性决定了真理的一元性。

真理与谬误之间的关系:真理与谬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这也是真理发展的规律。真理与谬误既对立又统一。首先,真理与谬误是对立的;其次,真理与谬误又是相互联系的。再次,真理的发展也是通过与谬误的斗争来实现的;最后,真理与谬误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第76页)

绝对真理,相对真理的相互关系:真理是具体的,是发展的,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辩证统一的。第一,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相互渗透的和相互包含的。第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绝对性的真理有事辩证转化的。(第74页)

真理与价值的统一:真理和价值在实践中式辩证统一的关系,第一,成功的实践必然是以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为前提的。第二,价值的形成和实现以坚持真理为前提,而真理又必然是是具有价值的,第三,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是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的。(第84页)

3、一切从实际出发(原因,如何做等)

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要把客观存在的事物作为观察和处理问题的根本出发点,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要求和具体体现。(含义)

原因:认识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本质规定,在实际工作中运用这一原理,就必须做到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怎样做:从根本上来说,就是要从客观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律出发,在实践中按照客观规律办事。从实际出发,关键是要注重事实。从实际出发,说到底,就是要做到实事求是。(第86页)

第三章

1、什么是意识形态?

指由社会中的统治阶级对所有社会成员提出的一组观念(这是马克思主义定义下的意识形态)。

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属于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态成为社会意识形态,主要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

2、人类社会的两个基本矛盾/原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这两对基本矛盾存在于一切社会形态之中,规定社会的性质和基本结构,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始终,推动着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两对基本矛盾包含着3个要素,即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它们之间相互联结、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这种层层决定和层层反作用的关系,构成了以生产力发展为最终动因的整个社会基本矛盾的辩证运动,体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第112-113页)

3、群众的观点,群众路线

群众路线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讲的是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观点,是群众路线的核心内容。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讲的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是群众路线的又一重要内容。

群众观点: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观点,其基本内容是,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以及虚心向群众学习的观点。

第四章:关于商品

1. 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教材第144-145页)

二因素:使用价值、价值。

劳动的二重性:任何一种劳动,一方面是特殊的具体劳动,另一方面是一般的抽象劳动,这就是劳动的二重性。

2.商品的价值量;影响因素(劳动复杂程度和生产率的高低)。(第145页)

商品的价值量:质的规定与量的规定两个方面。决定商品价值量的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劳动复杂程度:简单劳动使之不需要经过专门训练和培养的一般劳动者都能从事的劳动。复杂劳动是指经过专门训练和培养,具有一定文化知识和技术专长的劳动者所从事的劳动。形成商品价值量的劳动,是以简单劳动为尺度的。少量的复杂劳动等于多量的简单劳动

影响劳动生产率的因素主要有:劳动者的平均熟练程度,科学技术的发展程度及其在生产中的运用,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以及自然条件等。

3.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私人与社会)(第149页)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构成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4.货币发展;货币的本质;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要求;价值规律的社会作用与表现形式。

货币的本质是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第148页)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1)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这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2)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第146页) 价值规律的客观要求: 商品的价值量决定于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品必须按照价值量相等的原则进行交换。(第146-147页)

价值规律的社会作用:(1)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2)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3)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教材147页)

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也称价值规律的实现形式和发生作用的形式。 (第147页)

5、如何正确认识发展劳动价值论(第151--153页)

劳动价值论是关于商品价值由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抽象劳动所创造的理论。劳动决定价值这一思想最初由英国经济学家配第提出。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也对劳动价值论做出了巨大贡献。(不是教材上的内容,可忽略。)

通过对商品关系的深刻分析,马克思阐明了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及其相互关系、价值的质和量的规定性及其变化规律,价值形式的发展和货币的起源、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和基本规律及其作用,形成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

(1)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第一,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扬扬弃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观点,为剩余价值论的创立奠定了基础。

第二,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揭示了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

(2)面对新情况,必须深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认识,根据变化了的实践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有所前进。

第一,深化对创造价值的劳动的认识,对生产性劳动作出新的界定。

第二,深化对科技人员、经营管理人员在社会生产和价值创造中所起作用的认识。

第三,深化对科技、知识、价值等新的生产要素在财富和价值创造中作用的认识。

第四,深化对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关系的认识。

关于剩余价值

1.劳动商品的价值与使用价值。(第144页)

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即商品的有用性,反映的是人预热至吉安的物质关系,是商品的物质属性,是一切劳动产品所共有的属性。

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及人类闹了里和体力的耗费。价值是商品所特有的社会属性。

2.资本主义生产的二重性

二重性: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即生产力)(第142页)

3.、剩余价值生产的两种方法,特别是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和响度剩余价值的生产。

绝对剩余价值:指在必要的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工作日的长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第159页)

相对剩余价值: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比哟劳动实践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生产的剩余价值。(第160页)

4. 什么是资本积累,影响和因素

资本积累: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或者说,剩余价值的资本化,就是资本积累。(162页)

影响:资本积累的源泉是剩余价值,资本积累规模的大小取决于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劳动生产率的高低、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之间的差额以及资本家垫付资本的大小。(第163页)

5.什么叫资本的有机构成

资本:从自然形式来看,有一定数量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构成的。在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存在着一定比例,这个比例取决于生产技术的发展水平,这种由生产技术水平所决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的比例,叫做资本的技术构成。

从价值形式来看,资本可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这两部分资本价值之间的比例,叫做资本的价值构成。(第163页)

一般来说,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资本的价值构成,技术构成的变化往往引起价值构成的相应变化,而价值构成的彼岸哈通常反应着技术构成的变化,这种由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叫做资本的有机构成,通常用c:v表示。

6、资本主义相对过剩人口产生的原因

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是一般趋势,这是由资本的本性决定的。在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情况下,由于可变资本的相对量的减少,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日益相对地减少,其结果,就不可避免的造成大批工人失业,形成相对过剩人口。所谓相对过剩,就是劳动力供给超过了资本对它的需要。(第163-164页)

关于资本

1、产业资本形成的三个阶段,三种职能形式,两个条件

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购买阶段,即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购买阶段;第二阶段,生产阶段,即生产资料与来洞里按比例结合在一起从事资本主义生产的阶段;地黑道,售卖阶段,即商品资本向货币资本的转化阶段。

三种职能:第一,货币资本的职能;第二,生产资本的职能;第三,商品资本的职能

两个条件:一是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必须在空间上同时共存;二是产业资本循环的三种职能形式必须在时间上继起。(第165页)

2、固定资本,流动资本的划分与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划分的关系

固定资本 :指用于购买机器、设备、工具、厂房等耐用的劳动资料的那部分资本,属于不变资本的一部分。

流动资本:指生产资本中用于购买原料、燃料、辅助材料等劳动资料和用于购买劳动力的部分,包括全部可变资本和一部分不变资本。

不变资本(C)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

可变资本(V)是指用于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第158页)

区分的意义在于:

1、进一步提示了剩余价值的来源。说明剩余价值不是全部资本产生的,而只是由可变资本产生。

2、为考察资本主义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依据。这种剥削程度用剩余价值率表示。(第159页)

3、年剩余价值量;预付资本总周转

年剩余价值量(M):一年内所生产的剩余价值总量。

年剩余价值量(M)=剩余价值率(m')× 可变资本(v)×一年中资本周转次数(n)

预付资本总周转的含义:指资本不同组成的平均周转。 预付资本总周转的计算公式 计算公式:

预付资本总周转=(固定资本年周转价值+流动资本年周转价值)/年预付资本量

4、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社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要求生产中所耗费的资本在价值上得到补偿,透明女士要求实际生产过程中所耗费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得到实物的替换,否则社会再生产就会停顿,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就会受到威胁。

只有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的生产不仅在规模上,而且在结构上保持一定的比例,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充和实物替换才能正常实现,社会再生产才能顺利进行。(第166-167页)

5、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与根源;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新特点。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第170页)

生产过剩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本质特征。(第170页)

新特点:战后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运行机制逐步转向了以市场调节为基础或为主要调节机制,国家进入对经济生活实行干预的轨道,政府由“守夜人”转变为“调节者”。当代资本主义国家以各种西方经济理论为指导,对资本主义经济的运行机制进行改良,试图消除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

二战以来,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危机变得更加频繁复杂,世界性的经济周期性波动更为难于预料。不仅马克思主义奠基人揭示的传统性的周期性生产过剩经济危机仍然广泛存在,而且还出现了波及面更广、更难预测和防范、更加危险的股市泡沫、金融投机和诈骗、虚拟经济等新的经济危机表现形式。

关于利润

1、什么是利润率;怎么算;利润率的影响因素;利润率与剩余价值率的关系

利润率是剩余价值与全部预付资本的比率,利润率是剩余价值率的转化形式,是同一剩余价值量不同的方法计算出来的另一种比率。

利润率=利润÷成本×100%,利润率反映企业一定时期利润水平的相对指标。 成本利润率=利润÷成本×100%;销售利润率=利润÷销售×100%

利润率是经常变动的,决定和影响利润率的主要因素有:

★第一,剩余价值率。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剩余价值率高,利润率就高;反之,剩余价值率低,利润率也低。因此,凡是能够提高剩余价值率的方法,都会相应地提高利润率。

★第二,资本有机构成。资本有机构成高,利润率低;资本有机构成低,利润率高。 ★第三,资本周转速度。资本周转速度加快,提高年剩余价值率,从而也提高年利润率。资本的年利润率与资本周转速度成同方向变化。

★第四,不变资本的节省。在剩余价值率、剩余价值量一定的情况下,节省不变资本,可以减少预付资本,从而提高利润率。

利润率与剩余价值率的关系:利润率是剩余价值率的转化形式,它们是同一剩余价值量以不同的计算方法得出的不同比率:剩余价值同可变资本相比是剩余价值率,同全部预付资本相比是利润率。

两者又是有区别的:(1)它们表示的关系不同,剩余价值率表示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利润率表示预付资本增殖的程度。(2)二者在量上也有差别。由于预付总资本在量上大于可变资本,从而利润率总是小于剩余价值率。因此,利润率掩盖了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3)剩余价值率表明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是可变资本,而利润率却掩盖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似乎剩余价值是由全部预付资本产生的。

2、平均利润率如何形成

平均利润率:就是全社会剩余价值总额与社会总资本的比率

资本家为了追逐高利润率以及资本在部门之间的转移流动,导致价格和价值偏离,使各部门的利润率趋于平均化,形成平均利润率。平均利润率是社会剩余价值总量同社会预付总

资本的比率。它是通过部门之间的竞争形成的。平均利润率的形成过程,实际上是全社会的剩余价值在各部门的资本家之间重新分配的过程。平均利润率水平的高低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各部门利润率水平,二是利润率不同的各部门的资本量在社会总资本中所占的比重大小。不能把平均利润率看作是各部门利润率的简单的和绝对的平均。平均利润率是一种利润率平均化的总的趋势。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进一步掩盖了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

3、生产价格的概念

生产价格:是指成本价格与平均利润之和。 资本主义条件下商品价值的转化形式。为商品的成本价格与平均利润之和。求出不同生产部门的不同利润率的平均数,把这个平均数加到不同生产部门的成本价格上,由此形成的价格,就是生产价格。

整理了一下手头往届马原试卷和模拟题,把辨析、简答、材料题粘贴了过来,估计会有点儿用吧。其中还有重复的,希望真的有点儿用......

三、辨析题:(判断对错并简要说明理由。每题6分,共18分)

1.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由计算机网络建立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将成为社会的基本关系。

2.社会历史是有规律的,所以历史事件是可以重复出现的。

3.工资是劳动价值的表现。

四、简述题:(每题8分,共24分)

1.简述价值规律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简单商品经济中的作用。

2.简述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3,简述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

五、论述题:(第1题14分,第2题16分,共30分)

1.论述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辩证统一关系,并举例说明。

2.2004年由国家有关部门举办的一次大型科普展中,有一个别具匠心的设计:三扇门上各有一个问题:“污染环境的是谁?”“饱受环境恶化之苦的是谁?”“保护环境的是谁?”拉开门,里面各是一面镜子,照出的是参观者自己。+

请回答:(1)这一精巧的设计反映了人类实践活动中的什么基本关系?

(2)如何理解“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

(3)用辩证法关于度的观点说明:“地球能够满足人类的需要,但不能满足人类的贪婪。”

三、辨析题:(判断对错并简要说明理由。每题5分,共20分)

1.错。生产关系是社会的基本关系,它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它决定着其他一切社会关系。网络是人们的一种交往工具,它会对社会关系产生深刻的影响。由计算机网络建立的关系可以体现人与人之间的多种社会关系,但不会成为社会的基本关系。

2.错。社会历史规律是社会发展过程中各要素之间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它具有客观性、普遍性、重复性的特点。规律的重复性是指同类历史事件中共同的本质的东西一再发挥作用。历史事件是历史主客体多种复杂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它总是个别的、具体的、不可重复的。历史发展规律的重复性正是通过一个个不可重复的历史事件体现出来的,但不能由此得出历史事件可以重复出现的结论。

3、错。工资是劳动力价值的表现。工资在表面上表现为工人全部劳动的报酬,这就模糊了工人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的界限,掩盖了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

四、简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

1、答案要点:

第一,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导致全社会劳动生产率水平的普遍提高。

第二,实现资源在全社会范围内的合理有效配置。

第三,导致商品生产者两极分化,在一定条件下促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

2、答案要点:

(一)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1、社会意识根源于社会存在,社会存在不同,意识形态就不同,因此意识形态是具体的,抽象的意识形态是不存在的;2、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和变化决定社会意识形态的发展变化,所以社会意识是历史的,永恒的意识形态是不存在的。

(二)社会社会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

社会意识一经产生,便具有自己独特的发展规律,表现出相对的独立性。

1.意识形态的变化发展同社会存在变化发展的不完全同步性;2.意识形态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 3. 意识形态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使意识形态形成各具特色的民族传统);4.各种意识形态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渗透;

(三)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性,这是意识形态相对独立性最突出的表现。意识形态反作用有质和量的两个方面,反作用的质就是对社会历史发展是促进还是延缓;反作用的量就是对社会发展影响的大小、深浅,主要取决于掌握群众的广度和深度,掌握群众越多,反作用就越大。

3、答案要点:

(1)劳动者是自由的,从各种人身依附关系下解放出来。

(2)劳动者自由地一无所有,没有任何别的商品可以出卖。

五、论述题(含材料分析题):(每题15分,共30分)

1、答案要点:

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1)二者的对立性表现在: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相互排斥的,二者不可兼得。要获得商品的价值,就必须放弃商品的使用价值,要得到商品的使用价值,就不能得到商品的价值。对于商品生产者而言,他生产商品不是为了取得使用价值,而是为了取得价值,他只是为了取得价值,才关心使用价值。商品生产者只有将商品的使用价值让渡给商品购买者,才能取得价值。

(2)二者的统一性表现在:作为商品,必须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寓于使用价值之中。

举出历史上或现实生活中的一个事例(故事亦可),说明所蕴含的“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之间的对立统一的关系”。

2、答案要点:

(1)这一精巧的设计反映的是人类实践活动中人与自然界的关系。这3个问题之间具有内在的联系,都直指人类自身。

(2)自然界有其自身的客观规律,人类能够认识和遵循自然规律,合理利用自然资源达到自己的目的,但人类不能不顾自然规律,为所欲为。否则,最后受伤害的还是人类自身。

(3)度是事物保持自己质的量的限度。度的辩证原理要求人们在实践活动中应当掌握“适度”原则。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但自然资源是有限的,人类可以而且应当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但不能无节制地过度索取。只有这样,才能保持人和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

三、辨析题:(判断对错并简要说明理由。每题6分,共18分)

1、劳动价值论是由马克思最先提出的。

2、历史发展的总的合力是人民群众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不包括个人意志的作用。

3、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流动资本,它的价值同原料、燃料和辅助材料等劳动对象的价值一样都是一次性地转移到新产品中去。

四、简述题:(每题8分,共24分)

1、论述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及其关系。

2、简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3、简述生产方式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五、论述题:(第1题14分,第2题16分,共30分)

1、论述商品二因素和劳动二重性的内涵及其二者之间的关系。

2、试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理评析下述观点:

在科学活动中,为了客观公正地观察和分析事实材料,避免带着有色眼镜看问题”,应当排除头脑中已有的理论认识和哲学的指导,使人们在观察中对一切已有的理论持“中立态度” 。

三、辨析题:(判断对错并简要说明理由。每题5分,共20分)

1、错。劳动价值论是由古典政治经济学提出的。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亚当·斯密已经提出了劳动创造价值的观点,大卫·李嘉图已经认识到决定商品价值量的是社会必要劳动量。但是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缺陷是没有去区分劳动二重性。

2、错。历史发展的总的合力,是从许多单个意志的相互交错、相互冲突产生出来的,每个人的意志都融合在这一总的合力中,都对“合力”的形成起着或大或小的、或正或负的作用。

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个人的意志及其活动对历史发展也具有一定的作用。

3、错。流动资本是以原料、燃料和辅助材料等劳动对象以及劳动力形式存在的生产资本。从价值周转方式看,以原料、燃料和辅助材料等劳动对象形式存在的生产资本,随着使用价值的完全消耗,其价值也随之全部转移到新产品中去。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生产资本,它的价值不是转移到新产品中去,而是由工人在生产过程中创造的新价值来补偿。

四、简述题:

1、答案要点:

生产剩余价值的基本方法有二种: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绝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工作日的长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生产的剩余价值。

关系: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初期,由于生产技术以手工劳动为基础,资本主义增加生产主要靠增加劳动量来实现,因此,延长工作日就成为资本家提高剥削程度的基本方法。绝对延长劳动时间生产剩余价值的方法受到工作日时间长度的限制,也容易引起工人阶级的反抗。所以,在资本主义发展的中后期,随着生产技术条件的不断改进和工人阶级反抗资本家延长工作日的斗争力量的增强,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作用就日益明显了。

2、答案要点: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

第一,真理的本性是主观同客观的一致和符合。检验一种认识是否同客观对象是否符合以及符合的程度,这在主观意识范围内无法解决,客观对象也不能回答这一问题。第二,实践是主观见之与客观的物质活动,是沟通主观和客观的“桥梁”。它不仅具有普遍性的优点,而且具有直接现实性的优点,从而就可以检验人的认识是否同客观实际相符合,以确定其是否为真理。

3、答案要点:

生产方式,就是劳动者和劳动资料结合的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决定力量:第一,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的基础,是人类其他一切活动的首要前提。第二,它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决定社会结构、性质和面貌。第三,它决定整个社会历史的变化和社会形态的更替。

五、论述题

1、答案要点:

第一,商品包括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统一。

第二,商品的二因素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决定的。劳动二重性是生产商品同一劳动的两个不同方面,不是两次劳动或两种劳动。

第三,具体劳动决定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

2、答案要点:

人的认识来源于实践,又能动指导实践。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都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行动,总是受一定思想的支配,带着头脑中的已有的思想开始的。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对实践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理论和方法。人们的哲学观点决定对世界的基本看法,也决定人们实践活动的方式和水平,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活动的结果。

科学活动是人们有目的探索客观规律的实践过程,必须以正确的哲学理论为先导,并根据一定的理论来制订计划、设计方案、分析结果、总结经验,得出新的结论。科学活动如果脱离理论的指导,只能是盲目的实践,不可能取得成功。

理论有正确与错误之分,用来指导科学活动的理论必须是正确的理论。“带着有色眼镜看问题”一般是指带着某种错误认识或先入之见去歪曲客观事实的做法,它与以尊重客观事实为前提,以正确的理论和方法为指导的科学活动不能混为一谈。以避免“带着有色眼镜看问题 ”来否定科学理论的指导意义是错误的,在实践中完全排除已有的理论认识也是不可能的。

三、辨析题(哲学试题直接辨析,政经试题判断对错并简要说明理由。每题5分,共20分)

1、古希腊哲学家说:没有理性:眼睛是最坏的见证人。

2、社会历史是有规律的,所以历史事件是可以重复出现的。

3、金银天然是货币,货币天然是金银。

4、剩余价值包括三种形式:绝对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和超额剩余价值。

四、简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

1、简单商品经济条件下价值规律的作用是什么?

2、简述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五、论述题(含材料分析题):(每题15分,共30分)

1、论述商品二因素和劳动二重性的内涵及其二者之间的关系。

2、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回答问题。

从前,沧州城南有一座临河寺庙,庙前有两尊面对流水的石兽,据说石兽是“镇水”用的。一年暴雨成灾,大庙山门倒塌,将那两尊石兽撞入河中。庙僧一时无计可施,待到10年后募金重修山门,才感到那对石兽不可或缺,于是派人下河寻找。按照他的想法,河水东流,石兽理应顺流东下,谁知一直向下游找了十里地,也不见其踪影,这时,一位在庙中讲学的先生提出他的见解:石兽不是木头做的,而是由大石头制成,它们不会被流水冲走,石重沙轻,石兽必然于掉落之处朝下沉,你们往下游找,怎么找得到呢?旁人听来,此言有理。不料,一位守河堤的老兵插话:我看不见得,凡大石落入河中,水急石重而河床沙松者应求之于上游。众人一下子全愣住了:这可能吗?老兵解释道:“我等常年守护于此,深知河中情势,那石兽很重,而河沙又松,西来的河水冲不动石兽,反而把石兽下面的沙子冲走了,还冲成一个坑,时间一久,石兽势必向西倒去,掉进坑中。如此年复一年地倒,就好像石兽往河水上游翻跟头一样。”众人听后,无不服膺。寻找者依照他的指点,果真在河的上游发现并挖出了那两块石兽。

请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有关原理,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1)庙僧按照常理,认为石兽应顺流而下。从真理的具体性分析其失当之处。(6分)

(2)守河堤老兵关于石兽“逆流而上”的见解对我们辨证地思考问题有何启示?并举例说明之。(9分)

三、辨析题:(判断对错并简要说明理由。每题5分,共20分)

1.古希腊哲学家说:没有理性:眼睛是最坏的见证人。

答案要点: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辩证统一的。感性是理性的基础,理性是感性的指导。感性只解决现象问题,理性才解决本质问题(3分)。

古希腊哲学家的上述命题强调了理性的重要作用,指出离开理性的感性是盲目的,甚至会歪曲事物的真相,这是有合理之处的。但是,也不能因此而完全否定感性的重要作用(2分)。

2.社会历史是有规律的,所以历史事件是可以重复出现的。

答案要点:社会历史规律是社会发展过程中各要素之间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它具有客观性、普遍性、重复性的特点。规律的重复性是指同类历史事件中共同的本质的东西一再发挥作用。(2分)

历史事件是历史主客体多种复杂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它总是个别的、具体的、不可重复的。历史发展规律的重复性正是通过一个个不可重复的历史事件体现出来的,但不能由此得出历史事件可以重复出现的结论。(3分)

3、命题错误。正确的说法是:金银天然不是货币,货币天然是金银。(1分)。

金银是自然界的产物,能够充当货币的材料是由于其自身的一些特性所决定的(2分);

货币是社会的产物,它是商品经济矛盾发展到一定程度的结果,不会永远存在。(2分) 4、命题错误。正确的说法是:剩余价值包括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两种形式。(1分)

超额剩余价值是个别资本家通过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使产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出售而获得的剩余价值。(2分)

追求超额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唯一目的和绝对动机,其最终结果却导致相对剩余价值的产生。二者在本质上是相同的。(2分)

四、简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

简单商品经济下的价值规律的作用。

1、第一,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导致全社会劳动生产率水平的普遍提高。(4分)

第二,实现资源在全社会范围内的合理有效配置。(3分)

第三,导致商品生产者两极分化,在一定条件下促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3分)

2、简述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一)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1、社会意识根源于社会存在,社会存在不同,意识形态就不同,因此意识形态是具体的,抽象的意识形态是不存在的;2、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和变化决定社会意识形态的发展变化,所以社会意识u是历史的,永恒的意识形态是不存在的;(3)在阶级社会里,意识形态是有阶级性的,超阶级的意识形态是不存在的。(4分)

(二)社会社会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

社会意识一经产生,便具有自己独特的发展规律,表现出相对的独立性。

1.意识形态的变化发展同社会存在变化发展的不完全同步性;2.意识形态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 3. 意识形态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使意识形态形成各具特色的民族传统);4.各种意识形态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渗透;(4分)

(三)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性,这是意识形态相对独立性最突出的表现。意识形态反作用有质和量的两个方面,反作用的质就是对社会历史发展是促进还是延缓;反作用的量就是对社会发展影响的大小、深浅,主要取决于掌握群众的广度和深度,掌握群众越多,反作用就越大。(2分)

五、论述题(含材料分析题):(每题15分,共30分)

、论述商品二因素和劳动二重性的内涵及其二者之间的关系

第一,商品包括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统一。(5分)

第二,商品的二因素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决定的。劳动二重性是生产商品同一劳动的两个不同方面,不是两次劳动或两种劳动。(5分)

第三,具体劳动决定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5分)

2、答案要点:

(1)任何真理都是具体的,抽象的真理是没有的。真理的具体性是指真理是在一定时间、

地点、条件下主观对客观的符合,它要受条件的制约,并随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离开具体的时间、地点和条件,真理就是抽象的、无意义的。河水东流,石兽顺流东下,这是常理,但它是在一定条件下才是有效的。庙僧的失当之处在于离开了一定的条件,抽象地对待常理,因而判断失误。(6分)

(2)所谓辩证地思考问题,就是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特别是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从对立中把握同一,从同一中把握对立。守河堤老兵不受已有思维定势的束缚,根据实际中的具体情况,提出解决问题的新思路,其见解对我们的启示是,对任何问题都要加以辩证地思考,多角度地或从相反方向去思考和解决问题。(6分)

举出历史上或现实生活中有关逆向思维和“换位思考”的一个事例(故事亦可),说明所蕴含的辩证思维特征。(3分)

三、简述题:(每题10分,共30分)

1、概述“马克思主义”的含义。

2、概述简单商品经济条件下,价值规律的内容、表现形式和正反两方面作用。

3、概述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同旧唯物主义反映论的原则区别。

四、论述题:(每题14分,共28分)

1、论述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分及其意义。

2、2009年国家环保总局举办的一次科普展中,有一个别具匠心的设计:三扇门上各有一个问题:“污染环境的是谁?”“饱受环境恶化之苦的是谁?”“保护环境的是谁?”拉开门,里面各是一面镜子,照出的是参观者自己。

请回答:

(1)这一精巧的设计反映了人类实践活动中的什么基本关系?

(2)如何理解“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

(3)用辩证法关于度的观点说明:“地球能够满足人类的需要,但不能满足人类的贪婪。”

三、简述题:(每题10分,共30分)

1、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作出不同的回答。

1)从它的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讲,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而后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2)从它的阶级属性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3)从它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XX,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规律的学说。马克思主义是由一系列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它是一个完整的整体。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

4)从狭义上说,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从广义上说,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从广义上理解的马克思主义 (10分) 2、(1)价值规律的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

(2)在商品经济中,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商品的价格围绕商品的价值自发波动。

(3)价值规律,是在市场配置资源的过程中体现它的客观要求和作用的。

价值规律的作用表现在:

第一,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第二,自发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第三,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

(4)价值规律在对经济活动进行自发调节时,会产生一些消极的后果:其一,可能导致垄断的发生,阻碍技术的进步。其二,可能引起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一部分具有有利条件的生产者可能积累大量的财富,而一部分处于不利地位的生产者可能亏损甚至破产。第三,价值规律自发调节资源在社会生产各个部门的配置,可能出现比例失调的状况,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 (10分)

3、辩证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都坚持反映论,但二者存在本质区别。

(1)旧唯物主义认识论是直观的、消极的、被动的反映论,把人的人认识看出是消极地、

被动地反映外界对象。

它有两个严重的缺陷:一是离开实践考察认识问题,不了解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二是离开辩证法来考察认识问题,不能把认识看作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而认为认识是一次性完成的。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以实践为基础的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它同旧唯物主义反映论的原则区别:第一,它把科学的实践观引入认识论。把实践作为全部认识论的基础,指明认识是主体通过实践对客体的能动反映。第二,它把辩证法贯彻于反映论。科学地说明了人的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把认识看成是一个由不知到知、由浅入深的充满矛盾的能动的认识过程。 (10分)

四、论述题(每题14分,共28分)

1、资本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采取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两种形态,根据这两部分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中所起的不同作用,可以将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

(1)不变资本,是以生产资料形态存在的资本。它的价值通过工人的具体劳动被转移到新产品中,其价值量不变,即不发生增殖,所以,马克思把这部分资本叫做不变资本。

(2)可变资本,是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它的价值在生产过程中不是被转移到新产品中去的,而是由工人的劳动再生产出来。在生产过程中,工人所创造的新价值,不仅包括相当于劳动力价值的价值,而且还包括一定量的剩余价值。由于购买劳动力的这部分资本价值是一个可变的量,所以,马克思把这一部分资本叫做可变资本。

3.把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进一步揭示了剩余价值产生的源泉。它表明,剩余价值不是由全部资本产生的。雇佣劳动者的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产生的唯一源泉。这种划分也为确定资本家对雇佣劳动者的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依据。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可以用剩余价值率表示:m’=m/v。

(14分)

2、(1)这一精巧的设计反映的是人类实践活动中人与自然界的关系。这3个问题之间具有内在的联系,都直指人类自身。

(2)自然界有其自身的客观规律,人类能够认识和遵循自然规律,合理利用自然资源达到自己的目的,但人类不能不顾自然规律,为所欲为。否则,最后受伤害的还是人类自身。

(3)度是事物保持自己质的量的限度。度的辩证原理要求人们在实践活动中应当掌握“适度”原则。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但自然资源是有限的,人类可以而且应当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但不能无节制地过度索取。只有这样,才能保持人和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

三、辨析题(每题4分,共20分)

1.错误的思想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2.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是由于不同的人、不同的阶级各有不同的实践标准。

3. 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进步和广泛应用,带来了经济增长,却使全球面临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衡等一系列危机。

四、材料分析题(每题10分,共30分)

1. 材料1:贝克莱认为,世界的本原是人的主观感觉,世界上的一切都是“感觉的复合,存在就是被感知”,,康德提出:“人为自然界立法”,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马赫认为:“世界是感觉要素的复合”,尼采主张:“自由选择的意志高于一切”;叔本华说:“意志是世界的本质,意志是一切存在和运动的根源”,波格丹诺夫认为:“经验是世界的最终构成要素”,杜威说:“世界是我的观念,我的经验”。

材料2:柏拉图认为:“理念世界是现实世界的影子”、“世界是上帝的创造物”,称黑格尔认为:“世界是绝对观念的异化、物质世界是绝对精神的外化、绝对理念是万事万物的本源”,程颐认为:“万物皆是一理,有理则有气,天者,理也”,朱熹认为:“理在物先,理在事先,理是万物之本”。 请回答:

(1)材料1和材料2分别表达了什么样的哲学观点?

(2)对上述材料所涉及的哲学派别的特征作简要概括和分析。

2. 揠苗助长

宋人有闵其苗不长而揠之者,茫茫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因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见《公子·公孙丑上》

请回答:

揠苗助长的寓言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

一、 辨析题

1.“错误的思想是客观存在的反映”是符合唯物主义反映论的正确论断。

唯物主义反映论认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意识包括正确的意识或思想,也包括错误的意识或思想,它们都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内容都是来自客观物质世界,只不过,正确的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正确反映,错误的意识是对客观存在歪曲的、颠倒的反映。

错误的思想是客观存在的反映,是指:第一,错误的思想有其产生的客观原型,如神、鬼等错误观念的客观原型就是人自己,是人这一原型的主观变形。第二,错误思想不是主观自生的,而是有其产生的客观物质根源,在阶级社会有阶级根源。第三,错误思想也随客观存在的变化而变化。

我们在分析和克服错误思想时,就要分析这种错误的思想产生和存在的客观前提和根源。

2.“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是由于不同的人、不同的阶级各有不同的实践标准’

这一观点是错误的。

(1)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这个标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不是指不同的人、不同的阶级各有其实践标准。实践标准的含义不以个人和阶级的不同而改变。(2)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的含义是:第一,每一历史阶段的具体实践,都不能完全证实或驳倒一切认识,而只能证实或驳倒当时的部分认识。因而要随着实践的发展不断地检验和发展人的认识;第二,即使是已经被实践证实的真理性认识,也还要继续接受新的实践的检验。

3.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进步和广泛应用,带来了经济增长,却使全球面临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衡等一系列危机。

错误。

这种观点指出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在推动经济增长过程中伴随着一系列的负面作用,给人类敲响了警钟。

但是,产生上述问题的根本原因不是科学技术发展本身,而是由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社会经济结构和人们的经济发展观念等因素导致的对科学技术使用不当,以及科学技术本身发展不充分等造成的。要从根本上解决上述问题,必须进行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和经济结构的变革或改革,确立可持续发展战略,进一步发展和推广科学技术。

四、材料分析题

1.(1)材料1所说的各种观点均属于主观唯心主义,材料2所说的各种观点均属于客观唯心主义。

(2)主观唯心主义把精神,即人的感觉、经验、意志等看作是世界的本原,是万事万物的创造者,而客观世界反而是这个主观精神的产物。它夸大了主观精神地位和作用。

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看作是先于物质世界、独立与物质世界之外而存在的,并把这种客观精神称作“理念”或“绝对观念”等,认为这种客观精神是万事万物的本原或本质,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由他演化产生的,并最后归结为这种外在于物质的精神。它的错误是把本来属于人的精神和理性,经过抽象变成一种离开人而客观独立的神秘的精神实体。这种精神实体从根本上说是虚构的,甚至会成为上帝的代名词。

2. 揠苗助长

唯物辩证法认为,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在质变基础上又展开新的量变。否认质变必须有量变准备的观点是突变论,否认质变,只承认量变是庸俗进化论,二者都是错误的。

揠苗助长的故事说明,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有其自身的客观规律,庄稼的生长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不能期待事物一蹴而就,要顺应事物发展的规律。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既然事物的发展都是从量变开始的,为了推动事物的发展,我们做事情就必须具有脚踏实地的精神。要促成事物的质变,就必须首先做好量变的积累工作。

1、人类解放就是(C )。

A.实现绝对自由 B.摆脱规律的支配 C.摆脱盲目必然性和社会关系的奴役 D.不受任何束缚

2、人民群众的主体(D )。

A.是体力劳动者 B.是进步的知识分子 C.是各个时代的进步阶级 D.包括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

3、技术社会形态是(A )。

A.以生产力和技术发展水平以及与此相适应的产业结构划分 B.以生产关系性质划分

C.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统一的程度划分 D.以生产资料所有制性质划分

4、使人们对微观宇宙的认识达到前所未有水平的是(A )。

A.夸克禁闭理论 B.达尔文进化论 C.相对论 D.细胞学说

5、现代化生产中科学、技术、生产三者的关系是(D )。

A.科学、技术、生产三者浑然一体 B.基本上体现为“生产--技术--科学”的过程

C.“科学--技术--生产”的过程不占主导地位 D.“科学--技术--生产”的过程占主导地位

6、社会政治结构的核心是( C)。

A.生产关系 B.宪法 C.国家 D.政党

7、从总体上和根本上说,人的解放程度总要受到(A )。

A.生产发展的制约 B.生产关系的制约 C.社会进步的制约 D.上层建筑的制约

8、人类所特有的区别于动物的特点是( B )。

A.客观实在性 B.主观能动性 C.规律客观性 D.运动绝对性

9、社会革命的最深刻根源在于(C )。

A.人口太多而造成贫穷落后 B.国际阶级斗争形势的影响

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D.人民群众的觉悟及其积极性

10、暴力革命是(B )。

A.社会革命的唯一形式 B.社会革命的基本形式

C.社会革命的辅助形式 D.社会革命的特殊形式

11、适合生物生存的范围叫( A )。

A.生物圈 B.大气层 C.生态系统 D.地理环境

12、公孙龙的“白马非马”之说的错误在于它割裂了(A )。

A.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B.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C.主要矛盾与非主要矛盾的关系 D.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

13、阶级斗争的最高表现是(D )。

A.一般的政治斗争 B.思想斗争 C.经济斗争 D.夺取政权的斗争

14、或然率是指( .B )。

A.可能性在质上的一种科学说明和测定 B.可能性在量上的一种科学说明和测定

C.必然性的一种科学说明和判定 D.偶然性的一种科学说明和测定

15、客观真理或真理的客观性是指(A )。

A.真理的内容和检验标准是客观的 B.真理的形式是客观的,内容是主观的

C.真理是人的感觉的复合 D.真理是指客观事物本身

16、社会关系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D )。

A.阶级关系 B.夫妻关系 C.政治关系 D.经济关系

17、马克思主义从主体与客体、主观与客观的关系中规定实践的科学含义(C )。

A.把实践归结为纯主观的、纯精神的活动 B.把实践看成个人的生活实践或犹太人的利己主义活动

C.认为实践是主体能动地改造和探索客体的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

D.把实践看成人为应付C环境所采取的生物性的活动

18、劳动对象是指(C )。

A.生产资料 B.各种产品 C.引入生产过程中进行加工改造的物质对象 D.各种生产工具

19、在认识过程中更为重要意义的飞跃是指(D )。

A.从外在形象到内在本质的飞跃 B.从个性认识到共性认识的飞跃

C.从肯定阶段到否定阶段的飞跃 D.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

20、解放思想体现着(B )。

A.唯心主义与辩证法的统一 B.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统一

C.唯心主义与认识论的统一 D.唯物主义与可知论的统一

21、人本主义思潮发端于(C )。

A.贝克菜和休漠 B.谢林和费希特 C.叔本华和尼采 D.黑格尔和孔德

22、严格科学意义上的社会革命是指(B )。

A.思想、文化、技术领域的重大变革 B.革命阶级反对反动统治阶级的国家政权的斗争

C.统治阶级内部政权的更替 D.反动阶级对革命政权的篡夺

23、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最终原因是( B )。

A.生产关系的发展 B.生产力的发展 C.上层建筑的发展 D.经济基础的发展

24、生产力的含义是指( C )。

A.人的体力的支出 B.人的脑力的支出

C.所有制、分配关束以及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

D.人类改造自然、获得物质生活资料的能力

25、马克思主义哲学按其本性来说是(B )。

A.运动的、发展的 B.批判的、革命的 C.科学的、真理的 D.实践的、客观的

26、在共产主义社会,劳动将成为人们生活的第一需要,这表明劳动( D )。

A.已成为可有可元的事情 B.已成为纯粹的娱乐和消遣

C.已不是每个社会成员应尽的义务 D.已成为一种高度自觉、自由、自主的活动

27、否定之否定规律( A )。

A在事物完成一个发展周期时才能完整地表现出来 B.在事物发展过程中任何一点上都可以表现出来

C.在事物经过量变和质变两种状态后表现出来 D.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经过肯定和否定两个阶段表现出来

28、社会革命(D )。

A.在生产力发达的国家才会发生并取得胜利 B.在生产力落后的国家才会发生并取得胜利

C.在人民群众觉悟高的国家才会发生并取得胜利 D.在具备了革命的客观形势和主观条件的国家才会发生

29、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的关系是(D )

A.根本和条件的关系 B.主要和次要的关系 C.本原和派生的关系 D.绝对和相对的关系

30、辩证的否定是( A )。

A.事物的自我否定 B.绝对的否定 C.外力强加给事物的否定 D.对事物主观的任意的否定

31、“让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然后逐渐扩展,达到共同富裕的目标。”这体现了(A )。

A.总的量变过程中的部分质变原理 B.质变形式非爆发式的原理

C.质变过程中量的扩张的原理 D.质、量、度三者关系的原理. 32、“公说公有理气\婆说婆有理”,这种说法的实质是(A )。

A.主张检验真理的标准是相对的 B.否认真理都是发展的

C.主张真理都是绝对的 D.主张真理都是具体的

33、作为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人口因素是指(D ).

A.世界所有人们的总和 B.某一阶段的人们的总和

C.某一国家有劳动能力的人们的总和 D.从事物质生产和自身生产的人们的总和

34、人的本质在于( D )。

A.人能够改造世界 B.自私自利 C.人有思想和理性 D.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35、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 D )。

A.辩证形式 B.趋势和道路 C.不同状态 D.源泉和动力

36、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河,这是说( A )。

A.质变是由量变引起的 B.量变是由质变引起的

C.质变和量变是相互渗透的 D.量变在事物发展中是不起作用的

37、真理与谬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是因为(D ).

A.真理与谬误本身没有严格的界限 B.真理与谬误的区别是主观错误造成的

C.谬误中包含着真理的因素 D.真理与谬误具有同一性

38、直接决定上层建筑的是( A )。

A.经济基础 B.阶级斗争状况 C.生产力 D.科学技术

39、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是通过(A )。

A.对生产力状况的影响而实现的 B.对人的体质的影响而实现的

C.对人的心理的影响而实现的 D.对民族气质的影响而实现的 40、“割下来的手就不再是人手”这句话体现了( B )。

A.形而上学片面的、孤立的观点 B.辩证法普遍联系的观点

C.唯心主义的观点 D.诡辩论的观点

41、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区别在于(B )

感性认识来源于实践,理性认识来源于书本

B.感性认识是对事物现象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对事物本质的认识

C.感性认识是直接经验,理性认识是间接经验 D.感性认识是可靠的,理性认识是不可靠的

42、阶级划分的主要标志是(A )。

A.对生产资料的关系不同 B.在社会劳动组织中所起的作用不同

C.取得归自己支配的那份社会财富的才式和多寡不同 D.社会分工不同

43、事物的内容是(D )。

A.各种现象联系的总和 B.事物诸要素的结构方式

C.预示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非 D.构成事物一切要素的总和

44、气候的变化在类人猿向人类进化中是(B )。

A.内在根据 B.外部条件 C.有决定意义的因素 D.毫无意义的问题

45、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C )。

A.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的过程 B.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过程

C.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D.由物质到精神,由精神到物质的过程

46、在一对矛盾中,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是(C ).

A.矛盾的同一性 B.矛盾的斗争性 C.矛盾的主要方面 D.矛盾的特殊性

47、人和人类(C )。

A.只有纯自然生物属性 B.只有纯社会属性

C.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D.具有肉体组织和生活需求的属性

48、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 A )。

A.为人民服务 B.集体主义思想 C.共产主义精神 D.无私奉献

49、世界统一于( D )。

A.存在 B.精神 C.感觉 D.物质

50、判断一种哲学是否是\真正的哲学\取决于它(D )。

A.是否坚持唯物论 B.是否坚持唯心论 C.是否坚持辩证法 D.是否反映了时代精神的精华

51、意识能动性的实现必须通过一定的途径,这个途径就是(C )。

A.必须意识本身正确 B.必须具备必要的物质条件

C.必须通过物质实践活动 D.必须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

52、人们历史活动的结果(D )。

A.同所有人预期的目的完全一致 B.与少数英雄人物的愿望完全一致

C.同大多数人的愿望完全一致 D.与任何人的意志都不会完全一致

53、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需要通过(A )。

A.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 B.社会意识自身的作用

C.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生作用 D.社会意识对政治制度发生作用

54、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是因为( D )。

A.它是构成生产力最重要的独立要素 B.它是直接现实的生产力要素

C.它能把生产力诸要素组合起来构成现实生产力 D.它能渗透到生产力诸要素中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55、认识的本质是(C )。

A.主体对客体的加工 B.主体对客体的改造 C.主体对客体均反映 D.主体对客体的作用

56、国体和政体之间是( D )。

A.本质和现象的关系 B.绝对和相对的关系 C.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D.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57、决定社会制度性质的决定性因素是该社会的(A )。

A.生产方式 B.政治制度 C.上层建筑 D.精神文明的状况

58、马克思主义哲学是(B )。

A.劳动人民的世界观 B.无产阶级的世界观 C.为全社会服务的世界观 D.新兴阶级的世界观

59、马列主义毛泽东东思想的精髓是(C )。

A.对立统一 B.革命性和批判性 C.实事求是 D.理论联系实际

60、庸俗唯物主义认为( C )。

A.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B.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

C.意识是大脑的“分泌物”或“特殊物质” D.一切事物都有意识

61、哲学上的交往概念的含义是指(A )。

A.人所特有的相互往来关系的一种存在方式 B.人与人之间的心理接触或直接沟通

C.特意完成的交往行为 D.信息交流

62、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D )。

A.唯物主义的观点 B.联系的观点 C.发展变化的观点 D.实践的观点

63、群体意识是( B )。

A.集体主义的产物 B.群体实践的产物 C.个体意识的总汇 D.群体共同意志的产物

64、人类最终从动物界分化出来的根本标志是(D )。

A.直立行走 B.手脚分工 C.抽象思维 D.制造使用劳动工具

65、矛盾的斗争性是一个广泛的哲学范畴,它的含义是(D )。

A.对立面双方相互依存的性质 B.对立面双方相互贯通的性质

C.对立面双方相互转化的性质 D.对立面双方相互离异、相互排斥的性质

66、看待社会历史的基本趋势这个问题的正确观点是(A )。

A.社会进步具有客观必然性的观点 B.循环论的观点

C.倒退论的观点 D.直线式连续发展的观点

67、唯物史观认为,所谓自由是指(C )。

A.人们摆脱了客观规律的限制 B.人们可以随心所欲地创造历史

C.人们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D.人们可以自主地制造和消灭规律

68、爆发式飞跃是( A )。

A.解决矛盾的一种对抗的质变形式 B.解决矛盾的非对抗性的质变形式

C.新旧要素的逐渐积累 D.质变与量变的相互转化

69、社会分裂为阶级的根本原因是(D )。

A.一部分人对另一部分人使用暴力的结果 B.产品分配不均的结果

C.在生产中出现了指挥者和执行者的结果 D.出现了剩余产品和私有制的结果

70、否认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是(C )。

A.唯心主义 B.相对主义 C.不可知论 D.反映论

71、依据唯物辩证法关于内因、外因相互关系原理制定的方针政策是( C )。

A.既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又坚持改革 B.既坚持物质文明,又坚持精神文明

C.既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又坚持对外开放 D.既抓经济建设,又抓阶级斗争

72、认识的起点是( C )

A.社会存在 B.客观世界 C.感觉 D.表象

73、正确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客观前提是( B )。

A.要有旺盛的革命热情 B.正确反映客观规律

C..充分集体主义精神 D.把世界的万物之源归结为主观精神

74、杰出人物是指(D )。

A.各阶级的领袖人物 B.统治阶级的政治代表人物

C.同情劳动人氏的历史人物 D.对社会历史发展起促进作用的历史人物

75、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作用主要是通过(D )

A.人们的思想观念来实现的 B.国家的有关政策和法律来实现的

C.民族习惯和氏族信仰来实现的 D.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来实现的

76、人类社会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归根结底是由( B )。

A.政治原因引起的 B.经济原因引起的 C.精神原因引起的 D.科学技术水平引起的

77、在人类和人类社会形成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 D )。

A.人的直立行走 B.语言和思维 C.气候变化 D.生产劳动

78、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其不确定性是因为( C )。

A.有些真理根本无法通过实践来加以检验 B.任何实践检验都需要逻辑证明作为其补充的手段

C.作为检验真理标准的社会实践是客观的又是发展的 D.不同的人、不同的阶级各有其不同的实践标准

79、一切事物和现象的产生最终根源都存在于( A )。

A.物质世界之中 B.主观想象之中 C.绝对精神之中 D.本本原则之中

80、社会意识具有复杂的结构,从意识的主体的角度来看,社会意识可区分为(C )。

A.统治阶级的意识与被统治阶级的意识 B.社会心理与思想体系

C.个体意识与群体意识 D.先进的意识与落后的意识

81、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目的在于( B )。

A.提高知识理论水平 B.培养和确立科学的世界观

C.掌握正确的工作方法 D.全面提高人的素质

82、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是( B )。

A.搞好上层建筑领域的革命 B.发展生产力

C.搞好阶级斗争 D.逐步提高公有化的程度和按需分配的成分

83、历史上杰出人物的产生(C )。

A.纯粹是偶然的 B.纯粹是必然的 C.是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统一 D.有的是偶然的,有的是必然的

84、否定之否定仿佛是向出发点的复归,这是(C )。

A.形而上学观点 B.折衷主义观点 C.辩证法观点 D.诡辩论观点

85、英雄创造历史的观点的前提是(A )。

A.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B.社会意识有能动的反作用

C.社会运动是受偶然性支配的 D.人是社会运动的主体

86、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创立使( C )。

A.人们活动的思想动机被揭示出来 B.政治在社会生活中的支配作用得到证明

C.社会的物质性得到了科学的论证 D.真理的相对性和绝对性得到了充分说明

87、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突出特点是(B )。

A.辩证法 B.直观性 C.形而上学性 D.机械性

88、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B )。

A.源泉、动力和实质内容 B.状态和形式 C.基本方向和道路 D客观性和条件性

89、矛盾斗争的无条件性是指( D )。

A.不需要任何条件 B.能脱离同一性而进行斗争 C.不被任何条件所限制 D.能打破特定条件的限制

90、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告诉我们( B )。

A.落后的社会意识会随着它的物质基础的消灭而同时消灭

B.落后的社会意识在它的物质基础消灭以后还会存在一段时期,但不可能永久地存在下去

C.落后的社会意识在它的物质基础消灭以后还将永久地存在下去

D.落后的社会意识平于它的物质基础的消灭而消灭

91、在人工智能与人的意识的关系问题上有着种种不同观点,其中正确的观点是(D )。

A.电脑的发展会大大超过人脑 B.电脑的发展会产生意识

C.电脑的发展能完全取代人脑 D.电脑与人脑有着本质的区别

92、作为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地理环境,指的是(D )。

A.全部自然界 B.劳动资料

C.直接影响生产力发展的自然条件 D.人类生存和发展所依赖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

93、认识所以能够不断发展,归根结底是由于(A )

A.社会实践的需要 B.人们追求知识的强烈欲望

C.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不断发展 D.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的共同作用

94、事物螺旋式发展的基本趋势是(A )。

A.上升性 B.重复性 C.回复性 D.循环性

95、社会进步的根本标准是( D )。

A.生产资料公有制程度的高低 B.社会财富的分配是否合理

C.社会成员是否团结一致 D.基本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

96、唯物辩证法认为,哲学的范畴(B )。

A.内容和形式都是客观的 B.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

C.内容和形式都是主观的 D.内容是主观的,形式是客观的

97、生产方式所体现的关系是( D )。

A.自然物质与社会存在的关系 B.物质与意识的关系

C.主体与客体的关系 D.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

98、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因为辩证的否定(C ).

A.把旧事物完全抛弃 B.使旧事物发生量变

C.促使新事物产生、旧事物灭亡 D.是从外部强加给事物的

99、哲学的生命力从根本上说在于( A )。

A.适应时代的需要 B.满足统治阶级的需要 C.反映劳苦大众的需要 D.适应思想创新的需要

100、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是(A )。

A.前进的、上升的 B.周而复式的循环 C.直线式的连续发展 D.不可认识的

101、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是( C )。

A.第一性和第二性的关系 B.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

C.认识的\源\与\流\的关系 D.唯物主义反映论与唯心主义经验论的关系

102、真理与谬误的统一的含义是( C )。

A.真理中包含着谬误 B.二者互为因果

C.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D.二者没有确定的界限

103、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B )。

A.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结合的观点 B.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观点

C.矛盾的对立面既统一又斗争的观点 D.运动和静止辩证统一的观点

104、真理的发展是一个( D )。

A.真理和谬误相调和的过程 B.真理和谬误相补充的过程

C.客观真理与主观真理相互转化的过程 D.相对真理逐渐向绝对真理转化的过程

105、社会形态的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的含义是( D )。

A.社会发展史和自然界的发展史是完全相同的 B.社会的发展进程不受人们主观意志的影

C.社会发展是一个不包含偶然性的必然过程 D.人类社会的发展像自然界一样有其客观规律

106、社会存在( B )。

A.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的总和 B.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

C.是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D.就是指社会环境

107、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揭示的是( D )。

A.时间、空间可以离开物质自己运动 B.时间、空间不随物质运动的速度而变化

C.时间、空间是主观精神的表现形式 D.时间、空间与物质运动不可分

108、肯定中包含着否定,否定中包含着肯定,这是(C )。

A.折衷主义观点 B.形而上学观点 C.辩证法观点 D.诡辩论观点

109、量变和质变的根本区别是(C )。

A.量变是渐进的,质变是突然的 B.量变是不显著的,质变是显著的

C.量变是在度的范围内的变化,质变是超出度的范围的变化 D.量变是以数量规定的,质变是以属性规定的

110、一切唯心主义都主张(D )。

A.世界是不可认识的 B.人在神的启示下可以认识世界

C.世界万物不过是“感觉的复合” D.认识归根结底来源于精神

111、联系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的方XX意义在于(A )。

A.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世界 B.它是认识事物本质的基础

C.它是科学分门别类的客观依据 D.它是正确区分不同事物的基础

112、整个生产关系的基础是(D )。

A.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或方面的相互联系 B.产品的分配方式队于

C.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 D.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

113、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的( B )。

A.主要内容 B.理论基础 C.核心部分 D.实质或灵魂

114、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的显著特征是(D )。

A.历史性 B.真理性 C.科学性 D.实践性

115、在矛盾体系中,处于支配地位并对事物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的是( C )。

A.普遍矛盾 B.内部矛盾 C.主要矛盾 D.次要矛盾

116、事物发展的周期性体现了(D )。

A.事物发展的直线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B.事物发展是一个不断地回到出发点的运动

C.事物发展的周而复始的循环性 D.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117、一切真知都来源于(B )。

A.间接经验 B.社会实践 C.人的意识 D.客观事物

118、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是( B )。

A.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B.生产工具的状况

C.劳动对象的利用二 D.劳动者的思想觉悟

119、唯物辩证法认为,主观辩证法是(B )。

A.头脑中自生的 B.对客观辩证法的反映

C.“绝对观念”固有的 D.从书本上学来的

120、人的本质在于他的( B )。

A.生物性 B.社会性 C.自然属性 D.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辩证统一

121、生物群落和环境之间构成的综合体是(C )。

A.生产力系统 B.生物系统 C.生态系统 D.生物圈

122、假象是指( B )。

A.正面地直接地表现本质的现象 B.从反面歪曲地表现本质的现象

C.不存在于客观事物之中的现象 D.和本质没有同一性的现象

123、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D )。

A.事物双方之间的相互斗争 B.事物双方之间的相互转化

C.矛盾双方互相调和的结果 D.矛盾双方同一性和斗争性共同起作用的结果

124、上层建筑对于社会发展的作用的性质取决于(D )。

A.是否有效地为经济基础服务 B.是否适应经济基础的需要

C.它掌握在哪个阶级手里 D.被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

125、唯物辩证法认为,在原因和结果的关系问题上,结果是指(C )。

A.引起一定现象的现象 B.先于某种现象的现象

C.被一定现象所引起的现象 D.后于某种现象的现象

126、事物的质是指(C )。

A.构成事物内在要素的总和 B.组成事物基本要素的内在联系

C.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 D.事物的规模、发展程度和速度等规定性

130、劳动过程是( A )。

A.自然过程和社会过程的统一 B.物质与意识的统一

C.主体与客体的统一 D.自然物质与社会存在的统一

127、实践高于理论是因为实践具有( B )

A.普遍有用性的优点 B.直接现实性的优点

C.主观能动性的优点 D.相对性和绝对性相统一的优点

128、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必然导致(D )。

A.唯物主义一元论 B.二元论 C.主观唯心主义 D.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129、反映的创造性体现着( C )。

A.主体的被动性 B.客体的被动性 C.主体的能动性 D.客体的能动性

130、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因素是( C )。

A.生产力的发展 B.科学文化的发展

C.主产力和生产关系所构成的生产方式的发展 D.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

131、社会进步的必然趋势是由( D )。

A.“理性”的发展所决定的 B.领袖人物的正确领导所决定的

C.大多数人的意志所决定的 D.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所决定的

132、直线论的错误在于只看到( B )。

A.事物发展的周期性而否认了前进性 B.事物发展的前进性而否认了曲折性

C事物发展的间接性而否认了连续性 D.事物发展的曲折性而否认了周期性

133、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是( C )。

A.阶级斗争 B.科学技术 C.社会基本矛盾 D.人民群众

134、形而上学否定观的根本错误在于( C )。

A.主张肯定和否定是对立统一的 B.主张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

C.否认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 D.否认否定是外力作用的结果

135、检验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搞得好不好的标准归根到底在于( D )。

A.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是否没有市场 B.政治局面是否稳定

C.人民内部矛盾是否得到解决. D.是否有利于迅速发展社会生产

136、政体是指(D )。

A.政权的组织形式 B.国家的政治性质 C.国家的经济体制 D.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uqer.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