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青春 把握情感》心理辅导课教学设计

更新时间:2024-02-27 08:08: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把握青春 把握情感

【辅导对象】

初中二年级学生

【主题辨析】

(一)该年段学生在本主题领域的心理发展一般规律与突出特点

青春期的少年由于性的发育和成熟,开始喜欢接近异性,想了解性知识,但由于学校、家长和社会舆论的约束、限制,使青春期的少年在情感和性的认识上存在着既非常好奇、非常向往又不好意思表现的压抑矛盾状态。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西方的性解放,性文明冲击着我国古老而传统的性文化。人们的性道德、性观念己发生了变化,旧时代那种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包办式婚姻己不多见,代之而起的是青年男女的自由恋爱。在60年代后期、80年代初期,大多数家长仍然禁止l8岁至20岁左右的人,特别是在校大中学生谈恋爱,可到了80年代中后期,特别是进入90年代以来,社会的态度发生了一些变化,对大学生谈恋爱是既不禁止也不提倡。然而中小学生过早谈恋爱,这仍然是社会所不赞同的。从目前青少年的早恋情况来看,小学、中学、大学都有,最多的是中学生。尽管学校、家长都提倡男女学生应大方的进行集体交往,但仍有部分男女学生从对异性的好感转入了一对一的恋爱阶段,进而影响了学习、生活,甚至荒废了学业。

(二)辅导对象当前呈现的积极倾向,进一步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或当前的困扰及其具体表现

中学生异性之间的正常交往,有利于学生的学习进步和个性发展;建立正常的异性交往交系和友谊是有利于健康成长、心理和社会成熟的。然而,如果男女同学交往处理不当,也会影响和妨碍他们的学习和身心健康,还会使人同意产生误会,而误会又会给他们带来一些情绪上的困扰。心理学表明,青少年进入青春期后,随着性生理的变化,性心理也必然发生复杂的变化。中学阶段正是十三、四到十七、八岁的时候,人生经历了“第二次诞生”,心理接受了第二次“断乳”。中学生的性生理的萌发与逐渐成熟,引起了性心理的变化,不但产生了青春期的新奇感,甚至产生了生理冲动与体验欲望,他们开始注意异性,亲近异性,容易产生爱慕和追求的情感,出现早恋现象。 由于早恋难以得到家庭、学校和社会的认可,各方面都有很大的压力与矛盾,从而使早恋者注意力分散,使得自己的志趣和目标发生改变,这种改变大都对人是一种负面的影响,对人的性情、性格、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有害而无益。

(三)本主题单元分次辅导活动设计的基本构想

青少年是我们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懵懂的他们在身理心理方面都还发育不成熟,自制力差,社会经验不足,缺乏明辨是非能力。所以,在初中生的朦胧阶段,我们更应该做好正确的心理辅导,让他们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和心理,帮助他们顺利度过青春期。因此,在本单元中,我共设置了两次辅导

1

活动。

第一次辅导活动:男生女生,快乐做知己。主要是通过对学生的引导及讨论,使学生树立健康的异性交往观念,形成正确的异性交往态度,并学习以正确的方式方法与异性同学交往。

第二次辅导活动:我只做你的知己。通过一些讨论,帮助初二学生正确处理好男女同学之间的关系,认识到早恋行为产生的一般原因及其严重的危害性,从而在思想上有所准备。最后了解如果有了早恋行为,应如何进行自我调整和改正。

【单元目标】

1.使学生树立健康的异性交往观念,形成正确的异性交往态度,掌握异性交往的合理方法。 2.正确处理好男女同学之间的关系。 3.早恋行为的危害和预防。

4.区分早恋与正常交往,学会把握自己的情感。

【辅导重点】

1.正确处理好男女同学之间的关系。 2.正确认识早恋行为的危害。

3.区分早恋与正常交往,学会把握自己的情感。

【辅导难点】

1.正确处理好男女同学之间的关系。 2.早恋行为的预防。

3.区分早恋与正常交往,学会把握自己的情感。

【辅导方法】

1、游戏法 2、讨论感知法 3、角色扮演法 4、案例分析法

2

男生女生,快乐做知己

【辅导目标】

1、让学生了解异性交往学习生活中的重要性。 2、掌握与异性交往的一般原则。 3、学习适当异性交往的方式方法。

【辅导重点】

1、 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异性交往态度,掌握异性交往的合理方法。 2、 正确处理好男女同学之间的关系。

【辅导难点】

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异性交往态度,掌握异性交往的合理方法。

【辅导方式】

1、讨论感知法 2、游戏法 3、角色扮演法

【辅导准备】

1、多媒体课件及影像资料《十七岁不哭》片段 2、小品表演

3、《同桌的你》的歌曲歌词发放到学生的手中

【辅导步骤】

一、明镜台:

1、看动画《女人是老虎》,讨论“为什么小和尚觉得吃人的老虎最可爱?” 设计意图:在青春期有异性交往的需要是正常的。

3

2、讨论:在高中阶段是男女同坐好还是同性别坐好,好在何处? 设计意图:异性交往有其优点,如个性弥补,学业弥补。 二、智慧泉:

1、小游戏:学生自选一个自己喜欢的气球吹起来。

思考:慢慢变大的气球等待它的命运是什么?气球的大小寓意是什么?

设计意图:暗示学生男女异性交往有时就像逐渐变大的气球,一旦掌握不好就会爆炸,变成碎片无法挽回。 2、看四幕小品剧《男生·女生》。第一幕:玩耍;第二幕:烦恼;第三幕:抉择;第四幕:结局 第一幕场景:课后学生讨论去游玩。 问题:初中阶段还有哪些属于这类异性交往?

第二幕场景:一男生对一女生颇有好感,为此感到烦恼不已,于是向朋友请教是否应该向这位女生表达爱慕之心。 讨论:如果你是这位男生的好朋友,你的态度是什么?为什么?

第三幕场景:男生表达了自己的好感,同时又委托他人询问女生是否可以成为朋友? 讨论:该女生是否应该与男生继续深入交往下去?

第四幕场景:三种选择:a.两人有早恋倾向,频繁互通电话,结伴郊游。b.两人还是普通同学。c.两人见面也不打招呼。 讨论:哪种结局比较好,为什么?

设计意图:针对每一幕出现的问题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 教师介入总结:在异性交往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几个阶段。

(1)、人际交往(友谊)———(2)、产生好感(爱慕)———(3)、表达好感(行动)———(4)、深入发展(深化)———(5)、进入角色(早恋)。

3、结合上面所述,展开讨论,归纳中学生的交往原则: (1)不必过分拘谨。

(2)保持一定距离(心理方面)。 (3)举止落落大方。

4

(4)文雅庄重,自尊自爱。 (5)不伤害对方的自尊心。 (6)不卖弄自己,令人生厌。 (7)不应过分严肃或轻薄。

4、我们要做到恰当的异性交往,那我们应该怎么做呢?请同学们总结上面所学,分组讨论。 老师总结:

我们应该把握好下面两个原则。(1)、自然原则。(2)、适度原则。异性交往应克服不自然的羞怯心理,不要过于频繁地单独交往,要保持一定距离,讲究时间、地点和方式。

三、启思录: 活动设计:

1、引用《十七岁不哭》里的一句话,表明教师观点。

2、听歌:《同桌的你》学生一边听歌回忆这种朦胧心境时的美丽情愫,一边总结。 教师总结与异性同学正确交往的方法

首先要端正态度,培养健康的交往意识,淡化对对方性别的意识。思无邪,交往对自然就会落落大方,其次,要广泛交往,避免个别接触,交往程度宜浅不宜深,广泛接触,利于我们认识、了解更多的异性,对异性有一个基本的总体把握,并学会辨别异性。有的人外表像个迷人的小帅哥,但交往中会发现他华而不实,有的人学习成绩顶呱呱,却恃才傲物、颐指气使。如果只进行有限的小范围个别交往,难免会“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对异性的了解不但有限,可能还失之偏颇。所以,利用每一次集体活动的机会,有意识地在更广阔的人际范围内进行交往,是我们十分需要的。再次,交旆关系要疏而不远,若即若离,把握两人交往的心理距离,排斥让彼此感到过于亲密和引起心绪波动的接触。如果我们在交往中发现对方的苗头不对,要调整自己的态度,使交往回复到波澜不惊、心静如水的状态。

我只做你的知己

【辅导目的】

通过活动,帮助学生认识早恋的含义及其“利”与“弊”,明白早恋的危害性。引导学生把爱慕化为纯洁的友谊,形成健康的异性交往观念,把握自己的情感,并能利用“异性效应”不断完善和提高自己,顺利地渡过青春期。

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urla.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