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考研真题详解(微观-第六章-完全竞争市场)

更新时间:2024-04-28 19:16: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真题详解 第6章 完全竞争市场

6.1考点难点归纳

6.1.1提纲挈领

特点:买卖双方人数众多,产品同质,可自由进出行业,信息完全畅通

例如:农产品市场

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

第厂商的均衡条件:MR?SMC,MR?AR?P 6短期均衡 章 生产者剩余 完个别厂商:P?AVC最低点的MC曲线 全供给曲线 竞行业: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的水平加总 争 市厂商的均衡条件:MR?LMC?SMC?LAC?SAC, 场 MR?AR?P

长期均衡 成本不变行业

行业的长期均衡 成本递增行业

成本递减行业

6.1.2 内容提要

一、完全竞争市场的特点 1.市场类型的划分和特征

表6.1 市场类型的划分和特征

市场类型 厂商数目 产品差别程度 完全无差别 有差别 有差别或无差别 对价格控制的程度 没有 有一些 相当程度 进出一个行业的难易程度 很容易 比较容易 比较困难 很困难,几乎不可能 接近哪种商品市场 一些农产品 一些轻工产品、零售业 钢、汽车、石油 公用事业,如水、电 完全竞争 垄断竞争 寡头 垄断 很多 很多 几个 惟一 惟一的产品,很大程度,但且无相近的经常受到管替代品 制 2.完全竞争市场的条件

完全竞争,又称为纯粹竞争,是指不存在任何阻碍和干扰因素的市场情况,亦即没有任何垄断因素的市场结构。

完全竞争市场需要具备以下四个条件: (1)市场上有大量的买者和卖者;

1

(2)市场上每一个厂商提供的商品都是同质的; (3)所有的资源具有完全的流动性; (4)信息是完全的。

二、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 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厂商所面临的需求曲线是一条由既定的市场均衡价格水平决定的水平线。如图6.1中的d曲线,它表示:完全竞争厂商只是市场价格的接收者,而且,在每一个既定的市场价格水平,单个厂商总是可以把它愿意提供的任何数量的商品卖出去,或者说,在一个厂商面对市场众多的消费者的情况下,在这个厂商的眼里,市场上对其它商品的需求量是无限大的。

图6.1 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

厂商的总收益是指厂商按照一定价格出售一定量产品所获得的全部收入,即

TR(Q)?PQ,式中的TR(Q)为总收益,P为既定的市场价格,Q为销售总量。

平均收益指厂商在平均每一单位产品销售上所获得的收入,即AR(Q)?TR(Q)/Q。 边际收益指厂商增加一单位产品销售时所获得的收入增量,即

MR(Q)??TR(Q)/?Q。

完全竞争厂商的收益曲线具有两个特征:第一,完全竞争厂商的平均收益AR曲线、边际收益MR曲线和需求曲线d这三条线是重叠的,即有AR=MR=P。第二,完全竞争厂商的总收益TR曲线是一条由原点出发的呈上升趋势的直线。其斜率之所以不变是因为每一销售量上的边际收益是相应的总收益曲线的斜率,即MR?dTR/dQ,而完全竞争厂商的边际收益是不变的,它始终等于既定的市场价格。

三、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 1.厂商实现最大利润的均衡条件

厂商实现最大利润的均衡条件是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即MR?MC。或者说,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厂商应该选择最优的产量,使得最后一单位产品所带来的边际收益等于所付出的边际成本。

图6.2中的横轴代表产量Q,纵轴代表价格P。厂商经营活动中的生产成本状况用短期边际成本SMC曲线和短期平均成本SAC曲线来表示,厂商的销售收益状况用厂商所面临的水平形状的需求曲线d表示。根据MR?MC的均衡条件,SMC曲线和MR的交点E便是厂商实现最大利润的均衡点,相应的最优产量为Qe。

图6.2 完全竞争的短期均衡条件

2.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

根据厂商利润最大化的原则,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条件可以写成:MR?SMC。 其中MR为边际收益,SMC为短期边际成本。在短期均衡时,厂商可以获得最大利润,可以利润为零,也可能蒙受最小损失。

2

3.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 从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分析中,可以得到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条件为MR?SMC,因为AR?MR?P,所以该均衡条件也为:P?SMC,均衡条件表明:完全竞争厂商为了获得短期的最大利润,应该选择最优的产量使得商品的价格和边际成本相等。

从式中P?SMC(Q)可知,在每一个短期均衡点上都存在厂商的产量和商品的价格的对应关系。可将这种关系表示为:QS?f(P),这就是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供给函数。

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就是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边际成本SMC曲线等于和高于平均可变成本AVC曲线最低点的部分。显然,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必定是向右上方倾斜的,如图6.3所示:

图6.3 完全竞争的短期供给曲线

4.生产者剩余

生产者剩余是生产者愿意接受的产品卖价与他实际获得的产品卖价的差额。就单个生产者而言,生产者剩余是生产者所获得的价格超出边际成本的部分。就整个市场而言,生产者剩余是供给曲线以上、市场价格以下部分。

四、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 在长期中,所有的生产要素投入量都是可变的,完全竞争厂商通过对全部生产要素投入量的调整来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均衡条件MR=LMC。而完全竞争厂商在长期内对全部生产要素的调整可以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表现为厂商进入或退出一个行业,这也就是行业内企业数量的调整;另一方面表现为厂商对生产规模的调整。

1.行业内厂商数目变化对厂商长期均衡形成所起的作用 在长期内,如果行业内的单个厂商可以获得利润,则会吸引其他新的厂商加入到该行业的生产中来。随着新厂商的加入,行业的厂商数目增加,整个行业的供给就会增加,市场价格就会下降,市场价格会一直下降到使单个厂商的利润消失为止。相反,如果行业内的单个厂商的生产是亏损的,则行业内原有厂商中的一部分就会自动退出生产。随着原有厂商的退出,行业内厂商的数目就会减少,整个行业的供给就会减少,市场价格就会上升,市场价格会一直升到使单个厂商的亏损消失为止。最后,由于行业中的每一个厂商都处于一种既无利润又无亏损的状态,行业内厂商的进入和退出也就停止了,于是,完全竞争厂商便处于一种长期均衡状态。

2.厂商结合生产规模的调整与行业内厂商数目的调整来实现长期均衡 前面的分析表明,长期内市场的商品价格会随着行业内厂商数目变化所引起的行业供给的变化而变化。因而单个厂商在每一个变化了的价格水平上,调整生产规模使其满足MR=LMC的均衡条件。在这样一个调整过程中,单个厂商最后必然将生产规模调整到与利润为零的长期均衡所要求的产量相适应的最优生产规模水平。

3.长期均衡的条件

LMC=SMC=MR=AR=P=LAC=SAC 五、完全竞争行业的长期均衡 1.成本不变行业

成本不变行业是这样一种行业,其产量变化所引起的生产要素需求的变化,不对生产要素的价格发生影响。

3

成本不变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是一条水平线,其原因在于成本不变行业的长期平均成本是不变的。水平的供给曲线表示:在长期内,成本不变行业是在不变的均衡价格水平提供产量,这个均衡价格水平等于单个厂商最低的不变长期平均成本。市场需求的变化只会影响整个行业的均衡产量,但不会影响到长期的均衡价格。

2.成本递增行业

成本递增行业是这样的一个行业,其产量增加所引起的生产要素需求的增加,会导致生产要素价格的上升。

成本递增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是向右上方倾斜的,其原因在于成本递增行业的长期平均成本是递增的。向右上方倾斜的供给曲线表示:随着成本递增行业长期供给量的增加,长期供给价格是不断上升的,市场需求的变化不仅引起行业长期均衡产量的同方向变化,还引起市场长期均衡价格的同方向的变化。成本递增行业是常见的行业,因而,一般而言,行业的长期成本曲线是向右上方倾斜的。

3.成本递减行业

成本递减行业是这样一个行业,其产量增加所引起的生产要素需求的增加,反而使生产要素的价格下降。

成本递减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其原因在于成本递减行业的长期平均成本是递减的。向右下方倾斜的供给曲线表示:成本递减行业的长期供给价格随着行业长期供给量的增加而减少,市场需求的变化会引起行业长期均衡产量的同方向变化和市场长期均衡价格的反方向变化。

6.2考研真题与典型题

6.2.1 概念题

1.竞争市场(武汉大学2004研;武大2005研) 2.成本递增行业(华中科技2004研) 3.停止营业点(shutout point)(上海财大2000研) 4.消费者统治(武大2002研)

5.完全竞争市场(中央财大2004研;南京大学2005研)

6.完全竞争市场的长期均衡(long-run equilibrim in a perfectly competitive market) 7.总收益(total revenu)

8. 停业原则(浙江大学2006研) 6.2.2 简答题

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如果对商品的生产增加税收,则税收的负担主要落在生产者头上,如果对商品的销售增加税收,则增税的负担主要落在消费者头上。(北大1998研)

(2)如果对于某一给定的产量,一个生产者使成本最小化,则他通过生产该产量而实现了利润极大化。(北大2000研)

(3)由于在长期均衡时,完全竞争的市场上利润必等于零,企业进入某行业最后都会处于零利润状态,因此企业就无必要进入。(北大2000研)

(4)“政府对污染征税并不会减少污染量。因为企业将会把所有的税收负担转嫁给消费者。”(北大1997研)

(5)“如果一个厂商是追求利润最大化的,那么它就不应该在亏损的状态下维持它得到的利润。”(北大1997研)

(6)当边际成本与边际收益相等时,利润总是达到最大。(北大2000研)

4

2.简述完全竞争市场中厂商的短期均衡。(中央财大2003研) 3.基本竞争模型的意义。(北京工业大学2005研) 4.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厂商的需求曲线、平均收益曲线与边际收益曲线有什么特点?为什么?(重庆大学1999研)

5.简述完全竞争厂商短期均衡和长期均衡的条件。(首都经贸大学2003研)

6.为什么说厂商和行业的短期供给曲线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也是向右上方倾斜的吗?

7.什么是零利润定理?企业一旦利润为零,它就会退出市场吗?请说明原因。(中山大学2006研)

8.“虽然很高的固定成本会是厂商亏损的原因,但永远不会是厂商关门的原因。”你同意这一说法吗?

9.如果一个厂商使用惟一可变要素劳动,它与不变要素一起生产产品,如果产品市场是完全竞争的,是否可以说该厂商均衡时工人的边际产量等于平均产量的话,必然是亏损的?

10.某一企业有新旧两台机器,平时旧机器只是备用,试问在什么情况下这台旧机器才会被投入使用?从中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11.厂商的MC曲线在产量增加时常可画成向下倾斜然后向上倾斜。市场供给曲线是在单个厂商的MC曲线基础上作出的。为什么产量增加时市场供给曲线从来不画成向下倾斜然后再向上倾斜?

12.(1)如果行业中每个企业都处于长期均衡状态,整个行业是否必定处于长期均衡状态?反之亦然否?

(2)如果企业和行业都处于长期均衡状态,它们是否必然处于短期均衡状态?反之亦然否?

13.当行业处于长期均衡状态时,同一行业的所有厂商必须具有相同的成本曲线,且各厂商只能获得正常利润。这句话是否正确?

14.完全竞争行业的短期供给曲线是该行业中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的水平相加,能否说该行业长期供给曲线也是该行业中厂商的供给曲线的水平相加?

15.“在长期均衡点,完全竞争市场中每个厂商的利润都为零。因而,当价格下降时,所有这些厂商就无法继续经营。”这句话对吗?

16.为什么厂商的需求曲线是一条与横轴平行的直线,而行业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17.给定一条向右下倾斜的市场需求曲线,只对完全竞争市场中每一个厂商的固定成本征税将对市场价格和总供给量有何影响?

18.既然在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厂商是市场价格的接受者,那么是否可以认为市场价格不会改变呢?

6.2.3 计算题

1.完全竞争市场上,目前存在三家生产相同产品的企业,q表示各企业的产量。各企

2

业的生产成本函数如下:企业1的短期生产成本函数为C1(q)=18+2q+20q,企业2的短期生

22

产成本函数为C2(q)=25+q,企业3的短期生产成本函数为C3(q)=12+3q+5q。试求:

(1)该产品的市场价格处于何种范围时,短期内三家企业的产量都为正?(请说明理由)

(2)短期市场供给曲线与长期市场供给曲线。(上海财大2005研) 1.完全竞争行业中某厂商的成本函数为:

5

TC?Q3?6Q2?30Q?40

试求:

(1)假设产品价格为66元,利润最大化时的产量及利润总额:

(2)由于竞争市场供求发生变化,由此决定的新价格为30元,在新价格下,厂商是否会发生亏损?如果会,最小的亏损额为多少?

(3)该厂商在什么情况下会停止生产? (4)厂商的短期供给函数。(厦门大学2007研)

2.考虑一个有几家厂商的完全竞争的产业,所有厂商有相同的成本函数c(y)?y2?4这里y?0,c(0)?0。这个产业的需求曲线是D(P)?50?P,P是价格。求

(1)每家厂商的长期供给函数。 (2)这个产业的长期供给函数。

(3)长期均衡的价格和这个产业的总产出。 (4)长期存在于这个产业的均衡的厂商数。(中山大学2004研) 3.已知某企业的生产函数f(x1,x2)?min(x1,x2)1?,x1和x2为两种投入要素的数量,

??0为常数,求出利润最大化的需求函数、供给函数和利润函数。讨论利润最大化时?必

须满足的约束条件。(北大2003研)

4.已知在一个完全竞争市场上,某个厂商的短期总成本函数为STC=0.1Q—2.5Q+20Q+10。求:

(1)这个厂商的短期平均成本函数(SAC)和可变成本函数(VC)。

(2)当市场价格P=40,这个厂商的短期均衡产量和总利润分别是多少?(人大2001研)

5.某竞争行业所有厂商的规模都相等,都是在产量达到500单位时达到长期平均成本的最低点4元,当用最优的企业规模生产600单位产量时,每一个企业的短期平均成本为4.5元,市场需求函数为Q=70000-5000P,供给函数为Q=40000+2500P,求解下列问题:

(1)市场均衡价格是多少?该行业处于短期均衡还是长期均衡? (2)当处于长期均衡时,该行业有多少厂商? (3)如果市场需求变化为Q=100000-5000P,求行业与厂商新的短期均衡价格与产量,在新的均衡点,厂商盈利还是亏损?(北大1997研)

6.已知某完全竞争市场中单个厂商的短期成本函数为:

32C?0.1Q3?2Q2?15Q?10

试求厂商的短期供给函数。(人大2002研)

2

7.假设某完全竞争的行业中有100个厂商,每个厂商的总成本函数为C=36+8q+q,其中q为单个厂商的产出量。行业的反需求函数为P=32-Q/50,其中Q为行业的市场需求量。

(1)试求该产品的市场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2)请问该市场处于长期均衡吗?为什么?(北京工商大学2005研)

6

8.某完全竞争行业中一小企业的产品单价为640元,其成本函数为TC=2400Q-20Q2

+Q3。

(1)求利润极大化时的产量,此产量的单位成本、总利润。

(2)假定这个企业在行业中是有代表性的,试问这一行业是否处于长期均衡状态?为什么?

(3)这一行业处于长期均衡时企业的产量,单位成本和价格各是多少?(华中科技大学2003研)

9.假设某完全竞争行业有100个相同的厂商,每个厂商的成本函数为

STC?0.1Q2?Q?10。

(1)求市场供给函数。

(2)假设市场需求函数为QD?4000?400P,求市场的均衡价格和产量。 (3)假定对每单位产品征收0.9元的税,新的市场均衡价格和产量又为多少?厂商和消费者的税收负担各为多少?(东南大学2002研)

10.某完全竞争行业中每个厂商的长期成本函数为LTC(q)=q3?4q2?8q。假设市场需求函数是Qd?2000?100p。试求市场的均衡价格,数量和厂商数目。(北大2000研) 11.假设某完全竞争厂商使用劳动和资本从事生产,短期内资本数量不变而劳动数量可变,其成本曲线为:

3 2

LTC=2/3Q-16Q+180Q;

32

STC=2Q-24Q+120Q+400; 求:(1)厂商预期的长期最低价格是多少?

(2)如果要素价格不变,短期厂商将继续经营的最低产品价格是多少?

(3)如果产品价格为120元,那么短期内厂商将生产多少产品?(南京大学2006研) 12.完全竞争的成本固定不变行业包含许多厂商,每个厂商的长期总成本函数为:

LTC?0.1q3?1.2q2?11.1q,q是每个厂商的年产量。又知市场需求函数为Q=6000-

200P,Q是该行业的年销售量。

(1)计算厂商长期平均成本为最小的产量和销售价格。 (2)该行业的长期均衡产量是否为4500? (3)长期均衡状态下该行业的厂商家数。

(4)假如政府决定用公开拍卖营业许可证(执照)600张的办法把该行业竞争人数减少到600个,即市场销售量为Q?600q。问:(i)在新的市场均衡条件下,每家厂商的产量和销售价格为若干?(ii)假如营业许可证是免费领到的,每家厂商的利润为若干?(iii)若领到许可证的厂商的利润为零,每张营业许可证的竞争性均衡价格为若干?

13.完全竞争厂商在长期当中,当其产量达到1000单位时,长期平均成本达到最低值3元。要求:

(1)如果市场需求曲线为D?2600000?200000P,求长期均衡的价格和均衡产量,以及长期均衡当中厂商的个数。

(2)如果市场需求曲线由于某种原因变为D?3200000?200000P,假设厂商无法在短期内调整其产量,求此时的市场价格及每个厂商的利润水平。

7

(3)给定(2)中的需求状况,求长期中均衡的价格和数量组合及此时的厂商个数。 (4)作图描绘(3)。

14.假设某完全竞争行业有1000个相同的厂商,他们都具有相同的边际成本函数MC=2Q+2,固定成本100,又已知整个行业的需求曲线Q=8000-500P。

(1)试求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及整个行业的供给曲线。 (2)求厂商短期均衡时的产量。

(3)当企业获得正常利润时的产量及总成本。

15.完全竞争市场存在着大量的潜在进入者(如果该行业中存在经济利润)。假设该行业为成本不变行业,每个厂商有共同的成本曲线,当其产量为20个单位时,长期平均成本最低点为10元,市场需求曲线为D=1500-50P。求: (1)该行业长期供给函数;

(2)长期当中,均衡的价格-数量组合及其厂商的个数;

(3)使得厂商位于长期均衡中的短期成本函数为PC?0.5q2?10q?200,求出厂商的短期平均成本函数和边际成本函数以及当短期平均成本最低时的产出水平; (4)厂商和行业的短期供给函数;

(5)假设市场需求曲线变为D=2000-50P,如果厂商无法在极短期内调整其产出水平,求出此时的价格及每个厂商的经济利润水平;

(6)在短期中,由(4)知行业短期供给函数,试回答(5); (7)求长期中,该行业的均衡价格-数量组合及其厂商个数。

6.2.4 论述题

1.试证明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企业供给曲线是边际成本曲线的一部分。(北航2004研) 2.分析完全竞争企业和产业的短期和长期均衡,并说明完全竞争的效率。(北邮2004研)

3.作图说明完全竞争市场中厂商和市场的供给曲线。(北理工2004研) 4.竞争性市场的有效性体现在哪几个方面?(南京大学2005研) 5.企业最优决策的基本规则是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北大1999研)

6.作图简述完全竞争厂商的实现短期均衡的条件,并推导说明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中南财大2001研)

7.作图并说明完全竞争厂商短期均衡的三种基本情况。(上海财大2000研) 8.论述完全竞争市场长期均衡的实现过程和特点。(中国海洋大学2001研)

9.成本递减的完全竞争行业原先处于长期均衡状态,现在如果市场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那么在极短期、短期和长期内,是调整产量还是调整价格?

10.已知某行业是成本固定不变的行业,该行业的代表厂商使用两种生产要素:劳动和资本,资本在短期内固定不变;该行业原来处于长期均衡状态。现在假设由于收入提高,对该行业的产品的需求有持久性增加,请解释说明:(1)为什么该厂商在长期均衡条件下雇佣的劳动小于(而不是大于或等于)他在短期内雇佣的劳动?(2)该行业的就业人数在长期内是否发生变化?(3)长期均衡价格是否发生变化?(4)假如由于技术进步或(和)规模经济等原因,试用作图法表示长期均衡价格会发生什么变化?

11.试分析完全竞争市场的长期均衡,并评价其配置资源的效率。

6.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6.3.1 概念题

8

1.竞争市场(武汉大学2004研):指存在着产品竞争的市场结构,包括完全竞争市场核垄断竞争市场。 完全竞争,又称为纯粹竞争,是指不存在任何阻碍和干扰因素的市场情况,亦即没有任何垄断因素的市场结构。完全竞争市场需要具备以下四个条件:(1)市场上有大量的买者和卖者;(2)市场上每一个厂商提供的商品都是同质的;(3)所有的资源具有完全的流动性;(4)信息是完全的。

垄断竞争市场是既存在垄断又存在竞争的市场结构,在这种市场中,有许多厂商生产和销售有差别的产品,具体地说,垄断竞争市场的条件主要有以下三点:(1)生产集团中有大量的企业生产有着差别的同种产品,这些产品彼此之间都有非常接近的替代品;(2)一个生产集团中的企业数量非常多;(3)厂商的生产规模比较小,因而进入和退出一个生产集团比较容易。

2.成本递增行业(华中科技2004研):是这样的一个行业,其产量增加所引起的生产要素需求的增加,会导致生产要素价格的上升。

成本递增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是向右上方倾斜的,其原因在于成本递增行业的长期平均成本是递增的。向右上方倾斜的供给曲线表示:随着成本递增行业长期供给量的增加,长期供给价格是不断上升的,市场需求的变化不仅引起行业长期均衡产量的同方向变化,还引起市场长期均衡价格的同方向的变化。成本递增行业是人们常见的行业,因而,一般而言行业的长期成本曲线是向右上方倾斜的。

3.停止营业点(shutout point)(上海财大2000研):指一个已经投入生产的企业,在生产中总有这样一点,当根据利润最大化原则确定的产量大于这一点所代表的产量时,仍可以继续生产,小于这一点所代表的产量时,就只好关闭。该点就是企业的停止营业点。一个已经投入生产的企业是否必须关闭的条件不在于它是否盈利,而在于它关闭后的亏损与生产时的亏损哪种情况更大。如果关闭后的亏损比生产时的亏损更大,则应继续生产;如果生产时的亏损比关闭后的亏损更大,则必须关闭。实际上关闭后也是有亏损的,其亏损就是固定成本。因此,是否关闭就视生产时的亏损是否大于固定成本,若不大,就可继续生产;若大,就必须停止营业。企业的停止营业点可用图6.4说明:图中N点即平均可变成本最低点就是企业停止营业点。

图6.4 停止营业点

当市场确定的价格为P1时,均衡产量为Y1,小于N点所代表的产量。这时,总亏损为面积AGHE,大于总固定成本面积CGHS,所以企业不能在此点生产。当市场决定的价格为P3时,均衡产量为Y3,大于N点所代表的产量。这时,总亏损为面积ZLKT,小于总固定成本的面积DLKR,所以企业在此点不应停止生产。当市场决定的价格为P2时,均衡产量为Y2,恰好等于N点所表示的产量。这时,总亏损为面积BFJN,即等于总固定成本面积BFJN。此时,厂商的平均收益AR等于平均可变成本AVC,厂商可以继续生产,也可以不生产,

9

也就是说,厂商生产或不生产的结果都是一样的。这是因为,如果厂商生产的话,则全部收益只能弥补全部的可变成本,不变成本得不到任何弥补。如果厂商不生产的话,厂商虽然不必支付可变成本,但是全部不变成本仍然存在。由于在这一均衡点上,厂商处于关闭企业的临界点,所以,该均衡点也被称作停止营业点或关闭点。

4.消费者统治(武大2002研):指在一个经济社会中消费者在商品生产这一最基本的经济问题上所起的决定性的作用。这种作用表现为:消费者用货币购买商品是向商品投“货币选票”。“货币选票”的投向和数量,取决于消费者对不同商品的偏好程度,体现了消费者的经济利益和意愿。而生产者为了获得最大的利润,必须依据“货币选票”的情况来安排生产,决策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如何生产等等。这说明,生产者是根据消费者的意志来组织生产、提供产品的。西方学者认为,这种消费者统治的经济关系,可以促使社会的经济资源得到合理的利用,从而使全社会的消费者都得到最大的满足。微观经济学中对完全竞争市场的长期均衡状态的分析通常被用来作为对消费者统治说法的一种证明。

5.完全竞争市场(中财2004研):指一种竞争不受任何阻碍和干扰的市场结构。完全竞争的条件是:①对单个厂商而言,价格既定。市场上有大量互相独立的买者和卖者,他们是既定价格的接受者而不是决定者。②产品同质。所有卖者向市场提供的产品都是同质的、无差异的产品,对买者来说没有任何差别。③要素自由流动。所有要素都可以自由流动,进入或退出市场。④信息充分。卖者和买者都可以获得完备的信息,双方不存在相互的欺骗。除此之外,还有完全竞争者都具有理性的假设。事实上,这种理想的完全竞争市场很难在现实中存在。但是,完全竞争市场的资源利用最优、经济效率最高,可以作为经济政策的理想目标,所以,西方经济学家总是把完全竞争市场的分析当做市场理论的主要内容,并把它作为一个理想情况,以便和现实比较。

6.完全竞争市场的长期均衡(long-run equilibrim in a perfectly competitive market):指在长期中,厂商通过改变所有要素的投入数量,从而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目的而达到的一种均衡。在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厂商的短期均衡分析中,厂商在短期内来不及调整全部生产要素的数量,只能调整可变要素的数量,因此,厂商只能在既定的生产规模下,通过变动产量所引起的短期可变成本的变动来实现MR=MC的利润最大化的条件。而在长期中厂商可以调整全部生产要素的数量。具体地说,可以进行两方面的调整:一方面,厂商对工厂规模和产量水平调整;另一方面,行业内企业数量的调整,即厂商进入或退出某一行业。厂商的长期均衡就是通过这两个方面的调整实现的。①厂商对工厂规模和产量水平的调整。在长期内,厂商为使其利润最大化,必然会调整其工厂规模和产量水平。在某一生产规模和产量水平上,如果市场价格高于厂商的长期边际成本,厂商便会增加产量,扩大规模;而当市场价格低于厂商的长期边际成本时,厂商便会减少产量,缩小规模。②行业长期调整。在完全竞争市场中,企业可以自由进入或退出某一行业。因此,只要一个行业有利可图,新厂商便会进入,增加供给,使市场价格降低,直至长期利润为零;若行业中有亏损,一些厂商便会退出,减少供给,提高价格,直至行业亏损为零。

长期内,厂商在上述两方面的调整是同时进行的,在长期均衡状态下,厂商的超额利润为零。厂商的长期均衡条件为:MR=LMC=SMC=LAC=SAC。

7.总收益(total revenue):一定时期内厂商从一定量产品的销售中得到的货币总额,它等于单位产品的价格P乘以销售量Q,即TR=P·Q。

由于完全竞争的厂商所面对的是一条水平的需求曲线,厂商增减一单位产品的销售所引起的总收益的变化(ΔTR)总是等于固定不变的单位产品的价格P,所以,总收益曲线是一条从原点出发的直线,其斜率就是固定不变的价格。总收益与边际收益、平均收益有密切的关系。厂商的边际收益MR被定义为由一单位销售量的变化所引起的总收益的变化。平均收益即厂商在一定量产品的销售中,平均每一单位获得的收益,等于市场价格。由于在完全竞

10

争条件下,不论单个厂商的销售量如何变化,其单位产品的价格保持不变,所以,每一单位产品的边际收益就等于固定不变的销售价格,从而等于平均收益,即MR=P=AR。

这样,平均收益曲线同时也就是边际收益曲线。这就是说,完全竞争厂商的平均收益曲线和边际收益曲线与需求曲线都是完全重合的。

8. 停业原则(Shutdown price rule):是微观经济学中用于描述短期内厂商是否退出市场的一条原则。在厂商理论中,市场价格恰好可以弥补平均可变成本且无多余的点就是停业点。这时,企业每期的损失与停业关门的后果一样,恰好等于它的固定成本。停业原则是指:如果市场价格低于厂商的平均可变成本,则它应该退出市场,停止生产,这样可以产生较小的损失,即只亏损固定成本。

6.3.2 简答题

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如果对商品的生产增加税收,则税收的负担主要落在生产者头上,如果对商品的销售增加税收,则增税的负担主要落在消费者头上。(北大1998研)

(2)如果对于某一给定的产量,一个生产者使成本最小化,则他通过生产该产量而实现了利润极大化。(北大2000研)

(3)由于在长期均衡时,完全竞争的市场上利润必等于零,企业进入某行业最后都会处于零利润状态,因此企业就无必要进入。(北大2000研)

(4)“政府对污染征税并不会减少污染量。因为企业将会把所有的税收负担转嫁给消费者。”(北大1997研)

(5)“如果一个厂商是追求利润最大化的,那么它就不应该在亏损的状态下维持它得到的利润。”(北大1997研)

(6)当边际成本与边际收益相等时,利润总是达到最大。(北大2000研) 答:(1)错误。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上,市场价格完全由消费者对商品的边际偏好决定,消费者既不会多出一分钱,也不能少出一分钱。因此,不管政府是对生产征税还是对销售征税,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上,价格均不会变化,所有负担均落到生产者头上。

(2)错误。生产者要使成本最小化面临的问题是minc(q),而使利润最大化面临的问题是max p(q)q-c(q)。显然成本最小化时的产量并不一定是利润最大化下的产量。

(3)错误。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上,虽然长期均衡利润为零,但短期利润并不一定为零。当利润是正时,对企业来说,进入比不进入好。

(4)错误。企业能否将税收负担转嫁给消费者完全依赖于市场的需求弹性,对于弹性无穷大的完全竞争市场,企业将全部承担其污染引起的税收负担,这种情况下,企业必然会考虑税收成本,从而减少污染。

(5)错误。当市场价格位于最低平均成本与最低可变成本之间时,生产对厂商来说虽亏本,但由于尚可弥补一些不变成本,故生产比不生产强。

(6)正确。当边际成本小于边际收益时,利润不可能达到最大。因为生产者可以通过增加产出提高其利润。当边际成本大于边际收益时,生产者减少产出显然能提高其利润,故利润也不可能最大。

2.简述完全竞争市场中厂商的短期均衡。(中央财大2003研)

答:根据完全竞争市场厂商理论,单个厂商对于产品的供给取决于厂商的利润最大化行为,厂商会依照于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的原则决定提供商品的数量。在完全竞争市场上,由于每个厂商都是价格的接受者,所以就单个厂商而言,市场价格是既定的,从而厂商的平均收益和边际收益也是既定的,它们都等于市场价格P。

厂商的成本取决于生产的技术水平、厂商的行为、使用的不同生产要素的数量以及这

11

些生产要素的市场价格。在这些因素既定的条件下,厂商的成本是其所提供的产量的函数,并且短期平均成本、平均变动成本和边际成本呈现U型,如图6.5所示。

图6.5 完全竞争市场厂商的短期均衡

按照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的原则,在既定的价格下,厂商在价格与边际成本的交点处选择提供商品数量。当市场价格高于平均成本的最低点时,厂商的总收益大于成本,从而厂商获得超额利润(可以借助于图形说明,这里省略);当市场价格等于平均成本的最低点时,厂商的边际收益恰好与边际成本在这一点相交,从而所决定的产量使得厂商的总收益等于总成本,此时,厂商获得正常利润;当市场价格低于厂商的平均成本时,厂商处于亏损状态,其是否生产取决于市场价格是否高于厂商的平均变动成本。若厂商选择继续生产,它将按价格等于边际成本的原则提供产量。由于在短期内,厂商已经支付了固定成本,所以,它不生产将损失这一部分成本。因此,只要提供的产量可以抵补可变成本的费用,那么,厂商继续生产就会比不生产损失要小。可见,当市场价格高于厂商平均变动成本的最低点时,价格等于厂商的边际成本决定厂商的产量,此时厂商处于短期均衡,而低于这一点,厂商将停止生产,供给量为零。

根据供给曲线的定义,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单个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是厂商的平均变动成本以上的边际成本曲线。这条曲线上的每一点,都表示了厂商在既定的市场价格下对产量的利润最大化的选择。由于边际产量递减规律的作用,厂商的边际成本曲线是一条U形曲线,并且利润最大化的产量位于边际成本递增的阶段上,所以,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是一条向上倾斜的曲线。

3.基本竞争模型的意义。(北京工业大学2005研) 答:(1)基本竞争模型的含义

厂商为争夺顾客而相互竞争,因而会向他们索取尽可能低的价格。消费者相互之间也在竞争,可获取的商品数量是有限的,并且都是有代价的。愿意接受该价格的消费者可以享用这些商品,其他人只有空手而归。市场的这种竞争被经济学家称为基本竞争模型(basic competitive model),它提供了研究经济的出发点。基本竞争模型由三部分组成:关于消费者行为的假设、关于厂商行为的假设以及关于这些消费者和厂商在其中相互作用和进行交换的市场行为的假设。消费者被假定为理性的(rational),厂商被假定为追求利润最大化的(profit maximizing),而二者相互作用的市场则被假定为高度竞争的(competitive)。该模型对政府未予注意,因为在了解政府的作用之前,需要了解一个没有政府的经济是如何运行的。

(3)基本竞争模型的意义

基本竞争模型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突出了市场的效率问题

如果基本竞争模型准确代表实际市场,那么它有一个非常强的含义:该经济是有效率的,即不存在稀缺资源的浪费。不减少一种产品的生产,就不可能多生产另一种产品;不使另一个人境况恶化,就不能使一个人的境况改善。这些结果是在没有政府活动的情况下得到的。

②涉及到竞争分配的公平问题

竞争市场也决定商品的分配——每个人获得多少现有的商品。如果一个人具有特殊技能,并且对其劳务需求存在高度竞争,那么这个人就会获得非常高的收入。另一方面,非熟练劳动供给者之间的竞争可能导致这些工人面对非常低的工资,甚至每天工作很长时间也不能达到像样的生活水平。这就提出了竞争分配的公平问题。虽然效率是任何经济系统的合意性质,但公平问题也是不能回避的。

③是经济理论分析的基础

12

几乎所有经济学家都认为,实际经济不能用竞争模型进行完美的描述,但许多经济学家仍将竞争模型作为方便的出发点,模型永远都不是对经济的完全且准确的描述,也不需要它做到这一点,相反,模型旨在突出反映经济的某些重要方面的性质,有助于了解经济的关键特征。基本竞争模型的预测与观测结果之间的差别有助于引导人们使用对某些市场和情况能提供更好描述的其他模型。经济学家也认识到,虽然基本竞争模型不能对某些市场提供完美的描述,但却可以提供很好的描述——虽然其预测与实际结果不能绝对吻合,却可能相当吻合。事实上,大多数经济学家相信,基本竞争模型为人们理解广泛的经济问题提供了丰富的内涵,因此,它是经济学家从事研究的基础。

4.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厂商的需求曲线、平均收益曲线与边际收益曲线有什么特点?为什么?(重庆大学1999研)

答:(1)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厂商的需求曲线的特点是: ①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单个厂商所面临的消费者对其产品的需求曲线与整个市场所面临的需求曲线是不同的。也就是说,每个厂商所面临的都是一条具有完全弹性的需求曲线。

②完全竞争厂商所面对的需求曲线,对厂商而言,市场上对其商品的需求量是无限大的。 ③完全竞争厂商所面临的需求曲线是一条完全弹性的水平线,但并不是说厂商所面临的价格是不改变的。它仅仅意味着单个厂商的行为,不会影响现行价格。如果一个完全竞争行业中的所有厂商或大多数厂商同时增加或减少其产销量,市场价格就会发生变化,但每次变动后的市场价格对单个厂商而言,都是一个既定的价格。

(2)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平均收益曲线是指厂商的出售一定数量商品后,从每一单位商品中得到的货币收入,即平均每个单位商品的卖价。它等于总收益除以销售数量,即:

AR?TR。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厂商销售每单位商品的价格是不变的,其总收益TR=PQ,Q所以平均收益AR=P,即平均收益曲线为在既定价格条件下的一条水平线,即与需求曲线重合。

(3)在完全竞争条件下,边际收益是指厂商每多销售一单位商品而带来的总收益的增加量。边际收益等于总收益的增量与销售量之比,即:MR?dTR。在完全竞争条件下,dQTR=PQ,所以MR=P,即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厂商的需求曲线、平均收益曲线和边际收益曲线三条曲线重合。

5.简述完全竞争厂商短期均衡和长期均衡的条件。(首都经贸大学2003研) 答:(1)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条件为P=MC,这是因为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厂商行为的惟一目的就是追求利润最大化,而实现利润最大化的一般原则和必要条件是MR=MC。设想厂商生产和销售产品所获得的边际收益(MR)大于其边际成本(MC),表明该厂商还有潜在的利润没有得到,因而需要继续增加产量;如果产量增加到使边际收益(MR)小于边际成本(MC),则意味着厂商的利润因产量过多而减少,因此,需要减少产量。可见,当厂商的产量使MR>MC,或MR

(2)完全竞争市场厂商长期均衡的条件是:MR=AR=MC=AC。这是因为完全竞争市场的厂商,在短期内可能出现三种均衡状态:一是它的需求曲线在平均成本(AC)曲线最低点下方,这时厂商的总成本(TC)大于总收益(TR),因而处于亏损状态;二是它的需求曲线在平均成本曲线最低点的上方,这时厂商的总成本小于总收益,因而处于盈利状态;三是它的需求曲线与平均成本曲线最低点处与之相切,这时总成本与总收益相等,厂商的经

13

济利润等于零。厂商行为由于以追求最大利润为目的,当处于第一种亏损状态时,必然要缩小自己的生产规模,处于第二种盈利状态时,又必然会扩大自己的生产规模,所以,从长期来看,最终会调整到趋于第三种状态,实现厂商长期均衡。这时由于需求曲线亦即AR曲线与AC曲线在AC曲线最低点处相切,因而也与MC线相交,所以,完全竞争市场厂商长期均衡的条件是:MR=AR=MC=AC。

6.为什么说厂商和行业的短期供给曲线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也是向右上方倾斜的吗?

答:(1)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市场短期供给曲线就是指市场上生产这种产品的所有企业短期供给曲线的水平坐标之和。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是由位于AVC曲线以上的那部分MC曲线所表示。该曲线表示的是在不同的价格水平下厂商所愿意生产、销售的商品的数量。由于AVC曲线以上的那部分MC曲线是向右上方倾斜的,所以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同时,对于行业供给曲线,由于其是行业内各个厂商的供给曲线水平相加而得,因此也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2)行业长期供给曲线一般来说不一定是向上方倾斜的曲线。根据行业成本递增、递减、不变,使得行业长期供给曲线表现为向右上方倾斜、向右下方倾斜和水平三种形状。

7.什么是零利润定理?企业一旦利润为零,它就会退出市场吗?请说明原因。(中山大学2006研)

答:(1)零利润定理是用于描述竞争市场企业长期利润变化趋势的一个定理,其具体内容是:在完全竞争市场上,由于企业可以完全自由进入和退出,因此,长期均衡时,不可能有企业获得超额利润,也不可能有企业亏损,即长期均衡时,每个企业都只能获得零利润。

形成零利润的原因是:在完全竞争市场上,进退壁垒为零,企业可以自由进入或退出。当典型企业存在超额利润时,大量企业就会进入市场,导致价格下降和成本提高,利润降低;反之,企业则会退出,导致价格上升和成本下降,利润提高。只有当每个企业都获得零利润时,进入和退出行为才会停止,市场达到均衡。

(2)企业一旦利润为零,它不会退出市场。其原因在于,此处的利润是指经济利润,而不是会计利润。在企业长期,竞争使得企业的经济利润为零时,此时,企业只能够获得正常利润,即企业家的报酬。此时该企业所在的行业进入了成熟阶段。

8.“虽然很高的固定成本会是厂商亏损的原因,但永远不会是厂商关门的原因。”你同意这一说法吗?

答:同意。在短期,不管固定成本有多高,只要销售收入能补偿可变成本,厂商总可以营业。因为销售收益能补偿可变成本,可表示为TR?TVC≥0(而

TVC?TC?TFC?TR?(TC?TF)C≥0?TR?TC≥?TFC?TC?TR≤TFC),故

经济损失小于TFC,某厂商不营业,则会损失TFC,所以厂商必然选择营业。在长期,一切成本都是可变的,就不存在固定成本高不高的问题了,因此无论在短期还是长期,高固定成本不能是厂商关门的原因。

9.如果一个厂商使用惟一可变要素劳动,它与不变要素一起生产产品,如果产品市场是完全竞争的,是否可以说该厂商均衡时工人的边际产量等于平均产量的话,必然是亏损的?

答:可这样说。因为厂商均衡时要求MPL?PX?PL。这里MPL代表劳动的边际产量,

PX代表产品价格,PL代表劳动价格即工资率。再假定厂商产量为X,厂商雇佣劳动量为L

14

个工人。APL代表每个工人的平均产量。则X?APL?L或APL?X,从题中已知L这等于说均衡时,AP该等式两边同乘以L得XPX?LPL。XPXMPL?APL,L?PX?PL。为总收益TR,LPL为购买可变要素劳动的总可变成本TVC。因此,如果MPL?APL,厂商均衡时就是TR=TVC,或TR-TVC=0。而厂商总成本TC=TFC+TVC,所以TR-TC=TR-TFC-TVC=(TR-TVC)-TFC=0-TFC=-TFC。可见,这时亏损,亏损额为全部固定成本。

10.某一企业有新旧两台机器,平时旧机器只是备用,试问在什么情况下这台旧机器才会被投入使用?从中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答:当市场决定的价格大于或等于包括这台旧机器在内的平均成本的最小值时,即企业能获得正常利润或超过正常利润的超额利润时,才会使用旧机器。由此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企业(厂商)只有在能获得正常利润或超过正常利润的超额利润时才会扩大生产规模。

11.厂商的MC曲线在产量增加时常可画成向下倾斜然后向上倾斜。市场供给曲线是在单个厂商的MC曲线基础上作出的。为什么产量增加时市场供给曲线从来不画成向下倾斜然后再向上倾斜?

答:市场的供给量是由该行业内各个厂商的供给量加总而成的。而单个厂商的供给函数或者说供给曲线就是在不同价格水平上愿意提供的产量,这条供给曲线由该厂商边际成本(MC)曲线位于平均可变成本(AVC)曲线以上的那一段构成。这是因为,完全竞争厂商均衡的条件是MC=P,可是,当P

12.(1)如果行业中每个企业都处于长期均衡状态,整个行业是否必定处于长期均衡状态?反之亦然否?

(2)如果企业和行业都处于长期均衡状态,它们是否必然处于短期均衡状态?反之亦然否?

答:(1)如果行业中每个企业都处于长期均衡状态,则P=SMC=LMC。但是整个行业处于长期均衡状态的话,则不但要求P=SMC=LMC,还要求P=SMC=LMC=SAC=LAC。P=SMC=LMC时,不一定就有P=SMC=LMC=SAC=LAC。可见,即使每个企业都处于长期均衡状态,整个行业还不一定处于长期均衡状态。但P=SMC=LMC=SAC=LAC时,必定有P=SMC=LMC,即如果整个行业处于长期均衡状态,则行业中的每个企业必定处于长期均衡状态。

(2)如果企业和行业都处于长期均衡状态,即P=SMC=LMC=SAC=LAC,则企业必然处于短期均衡状态,因此企业短期均衡的条件是P=SMC。如果所有的企业都处于长期均衡状态,产品的价格和产量不再发生变动,那么该行业也就处于短期均衡状态。但当行业处于短期均衡状态时,行业中的每个企业不一定处于长期均衡状态。因为如上所述,P=SMC,不一定有P=SMC=LMC=SAC=LAC。

13.当完全竞争行业处于长期均衡状态时,同一行业的所有厂商必须具有相同的成本曲线,且各厂商只能获得正常利润。这句话是否正确?

答:正确。行业长期均衡是经过长期竞争形成的。当行业处于长期均衡状态时,留存下

15

由图6.8(b)可见,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是向右上方倾斜的,且是边际成本曲线的一部分。

图6.8

2.分析完全竞争企业和产业的短期和长期均衡,并说明完全竞争的效率。(北邮2004研)

答:(1)完全竞争企业的短期均衡条件为P=MC,这是因为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企业行为的惟一目的就是追求利润最大化,而实现利润最大化的一般原则和必要条件是MR=MC。设想企业生产和销售产品所获得的边际收益(MR)大于其边际成本(MC),表明该企业还有潜在的利润没有得到,因而需要继续增加产量;如果产量增加到使边际收益(MR)小于边际成本(MC),则意味着企业的利润因产量过多而减少,因此,需要减少产量。可见,当企业的产量使MR>MC,或MR

(2)完全竞争市场企业长期均衡的条件是:MR=AR=MC=AC。这是因为完全竞争市场的企业,在短期内可能出现三种均衡状态:一是它的需求曲线在平均成本(AC)曲线最低点下方,这时企业的总成本(TC)大于总收益(TR),因而处于亏损状态;二是它的需求曲线在平均成本曲线最低点的上方,这时企业的总成本小于总收益,因而处于盈利状态;三是它的需求曲线与平均成本曲线最低点处与之相切,这时总成本与总收益相等,企业的经济利润等于零。企业行为由于以追求最大利润为目的,当处于第一种亏损状态时,必然要缩小自己的生产规模,处于第二种盈利状态时,又必然会扩大自己的生产规模,所以,从长期来看,最终会调整到趋于第三种状态,实现企业长期均衡。这时由于需求曲线亦即AR曲线与AC曲线在AC曲线最低点处相切,因而也与MC线相交,所以,完全竞争市场企业长期均衡的条件是:MR=AR=MC=AC。 (3)完全竞争产业的短期均衡

在任何价格水平上,一个产业的供给量等于该产业内所有企业的供给量的总和。据此,假定生产要素的价格不变,则一个产业的短期供给曲线由该产业的所有企业的短期供给曲线的水平加总而成。

如图6.9所示,产业需求曲线D与产业短期供给曲线SS相交于E点,E点就是产业的一个短期均衡点,相应的均衡价格为Pe,均衡数量为Qe。

图6.9 完全竞争产业的短期均衡 (4)完全竞争产业的长期均衡 在长期,当厂商进入或退出一个行业时,整个产业产量的变化有可能对生产要素的市场需求产生影响,从而影响生产要素的价格。根据产业产量变化对生产要素价格所可能产生的影响,可将完全竞争产业区分为成本不变产业、成本递增产业和成本递减产业。

成本不变产业指该产业的产量变化所引起的生产要素需求的变化,不对生产要素的价格发生影响。这可能是因为这个产业对生产要素的需求量,只占生产要素市场需求量的很小一部分。在这种情况下,产业的长期供给曲线是一条水平线。成本递增产业指该产业产量增加所引起的生产要素需求的增加,会导致生产要素价格的上升。成本递增产业是较为普遍的情况。成本递增产业的长期供给曲线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成本递减产业指该产业产量增加所引起的生产要素需求的增加,反而使生产要素的价格下降了。产业成本递减的原因是外在经济的作用。这可能主要是因为生产要素产业的产量的增加,使得产业内单个企业的生产效率提高,从而使得所生产出来的生产要素的价格下降。成本递减产业的长期供给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

31

长期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的交点构成长期均衡。 (5)完全竞争的效率:参见论述题第11题。

3.作图说明完全竞争市场中厂商和市场的供给曲线。(北理工2004研) 答:完全竞争市场中厂商的供给曲线和市场的供给曲线都有短期和长期之分,下面分别论述。

(1)完全竞争市场的厂商短期供给曲线 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可以用短期边际成本曲线来表示,但并不是短期边际成本曲线的全部,只是大于和等于短期可变成本曲线最低点的部分,即用短期边际成本曲线大于和等于停止营业点的部分来表示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因为为了取得最大利润,在给定的价格下,厂商会按照边际成本曲线上相应的数量提供产出,但有理性的生产者决不会在不能弥补平均可变成本的情况下进行生产。

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是向右上方倾斜的,它表示了商品的价格和供给量之间同方向变化的关系。更重要的是,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表示厂商在每一个价格水平的供给量是能够给它带来最大利润或最小亏损的最优产量。完全竞争市场的厂商短期供给曲线如图6.10所示。

图6.10 完全竞争厂商短期供给曲线

(2)完全竞争市场的市场短期供给曲线 在任何价格水平下,一个市场的供给量等于该市场内所有厂商的供给量的总和。因此假定生产要素的价格不变,则一个行业的短期供给曲线由该行业内所有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水平加总得到。因此,完全竞争市场的短期供给曲线保持了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的基本特征。这就是,行业的短期供给曲线是向右上方倾斜的,它表示市场的产品价格和市场的短期供给量成同方向的变动。完全竞争市场的短期供给曲线如图6.11所示。

图6.11 完全竞争市场短期供给曲线 (3)完全竞争市场的厂商长期供给曲线 在长期内,厂商可以对全部生产要素进行调整。厂商的长期供给曲线和短期供给曲线相似,都是边际成本曲线的一部分,不过厂商长期供给曲线是长期边际成本曲线大于和等于长期平均成本最低点的部分如图6.12所示。

图6.12 完全竞争厂商长期供给曲线 (4)完全竞争市场长期供给曲线 在完全竞争市场中,市场长期供给曲线根据行业特点不同而不同,可以分为成本不变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成本递增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成本递减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

①成本不变行业的市场长期供给曲线

成本不变行业指产量变化所引起的生产要素需求的变化,不对生产要素的价格发生影响的行业。这可能是因为这个行业对生产要素的需求量,只占生产要素市场需求量的很小一部分。在这种情况下,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是一条水平线,如6.13图所示:

图6.13 成本不变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

(a)厂商;(b)行业

成本不变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LS是一条水平线。它表示:成本不变的行业是在不变的均衡价格水平下提供产量,该均衡价格水平等于厂商的不变的长期平均成本的最低点。市场需求变化,会引起行业长期均衡产量的同方向的变化,但长期均衡价格不会发生变化。

32

②成本递增行业的市场长期供给曲线

成本递增行业指产量增加所引起的生产要素需求的增加,会导致生产要素价格的上升的行业。成本递增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如图6.14所示:

图6.14 成本递增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

(a)厂商;(b)行业

成本递增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LS是向右上方倾斜的。它表示:在长期,行业的产品价格和供给量成同方向变动。市场需求的变动不仅会引起行业长期均衡价格的同方向的变动,还同时引起行业长期均衡产量的同方向的变动。

③成本递减行业的市场长期供给曲线

成本递减行业指产量增加所引起的生产要素需求的增加,反而使生产要素的价格下降的行业。行业成本递减的原因是外在经济的作用。这可能主要是因为生产要素行业的产量的增加,使得行业内单个企业的生产效率提高,从而使得所生产出来的生产要素的价格下降。成本递减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如图6.15所示:

图6.15 成本递减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

成本递减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LS是向右下方倾斜的。它表示:在长期,行业的产品价格和供给量成反方向的变动。市场需求的增加会引起行业长期均衡价格的反方向的变动,还同时会引起行业长期均衡产量的同方向的变动。

4.竞争性市场的有效性体现在哪几个方面?(南京大学2005研)

答:竞争性市场又称为完全竞争竞争,指不存在任何阻碍和干扰因素的市场情况,亦即没有任何垄断因素的市场结构。完全竞争市场的主要特点:(1)市场上有无数的买者和卖者。他们都是价格接受者。(2)同一行业中的每一个厂商生产的产品是完全无差别的。产品具有完全相互替代性,消费者对购买哪一个生产者的商品不存在偏好,惟一影响消费者选择的因素是价格。(3)厂商进入或退出一个行业是完全自由的。④市场中的每一个买者和卖者掌握与自己的经济决策有关的商品和市场的全部信息。

竞争性市场在纯理论形式上是一切可能的市场中最完美的,是一种最有效的市场。在完全竞争市场的长期均衡状态下,厂商的平均成本、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相等,都等于市场价格,这意味着完全竞争市场达到最优的效率。具体来讲,竞争性市场的有效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边际成本等于市场价格来分析。边际成本度量了社会生产一单位产品耗费资源的成本,而市场价格则衡量了消费者愿意支付给该单位产品的货币(或其他商品)数量,即社会给予该单位产品的价值评判。边际成本等于市场价格意味着,最后一单位的产量耗费的资源的价值恰好等于该单位产量的社会价值,此时该产量达到了最优。因为,如果边际成本大于市场价格,那么就意味着在消费者看来,最后一单位的产品不值那么多,从而减少该单位产品的生产会提高全社会的价值总和;反之,如果边际成本小于市场价格,那么增加生产会提高社会的价值总和。这说明,完全竞争企业的产量是最优的。

(2)平均成本等于市场价格来看,平均成本是生产者生产所有的产量每单位所花费资源的费用,而市场价格是消费者购买所有产量每单位支付给生产者的收益。平均成本等于市场价格意味着,生产者提供该数量的产品所获得的收益恰好补偿企业的生产费用,从而企业没有获得超额利润,消费者也没有支付多余的费用,这对于买卖双方都是公平的。从另一方面来看,由于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市场价格是一条水平的直线,而在企业处于长期均衡状态时,企业的边际收益和平均收益都等于市场价格,所以,企业提供的生产量恰好处于平均成本的最低点。这就是说,当提供该产量时,企业在现有的生产规模中选择了成本最低的一个。

33

所以,完全竞争市场的生产在技术上是最优的,因为企业利用了现有技术提供的最低的生产成本。

(3)完全竞争市场的长期均衡是通过价格的自由波动来实现的。所以,当由于消费者的偏好、收入等因素变动引起市场需求发生变动或由于生产技术、生产要素供给等因素变动引起市场供给发生变动时,市场价格可以迅速做出反应,及时根据市场供求的状况进行调整。另外,由于在完全竞争市场上企业提供的产品没有任何差别,因而企业没有必要通过广告之类的宣传媒介强化自己的产品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地位。所以,在完全竞争市场上不存在非价格竞争所带来的资源浪费。

5.企业最优决策的基本规则是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北大1999研)

答:在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生产中,市场的价格是给定的,而且,生产中的不变要素的投入量是无法变动的,即生产规模也是给定的。因此,在短期,厂商是在给定的生产规模下,通过对产量的调整来实现MR?SMC的利润最大化的均衡条件。

图6.16 利润最大化

如图6.16,有某完全竞争厂商的一条短期生产的边际成本SMC曲线和一条由既定价格水平Pe出发的水平的需求曲线d,这两条线相交于E点。E点就是厂商实现最大利润的生产均衡点,相应的产量Q*就是厂商实现最大利润时的均衡产量。这是因为,当产量小于均衡产量Q*,例如,为Q1时,厂商的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即有MR?SMC。这表明厂商增加一单位产量所带来总收益的增加量大于所付出的总成本的增加量,也就是说,厂商增加产量是有利的,可以使利润得到增加。所以,如图中指向右方的箭头所示,只要MR?SMC,厂商就会增加产量。同时,随着产量的增加,厂商的边际收益MR保持不变,而厂商的边际成本SMC是逐步增加的,最后,MR?SMC的状况会逐步变化成MR?SMC的状况。在这一过程中,厂商得到了扩大产量所带来的全部好处,获得了他所能得到的最大利润。相反,当产量大于均衡产量Q,例如,为Q2时,厂商的边际收益小于边际成本,即有MR?SMC。这表明厂商增加一单位产量所带来的总收益的增加量小于所付出的总成本的增加量,也就是说,厂商增加产量是不利的,会使利润减少。所以,如图中指向左方的箭头所示,只要MR?SMC,厂商就会减少产量。同时,随着产量的减少,厂商的边际收益仍保持不变,而厂商的边际成本SMC是逐步下降的,最后MR?SMC的状况会逐步变成为MR?SMC的状况。在这一过程中,厂商所获得的利润逐步达到最高的水平。

由此可见,不管是增加产量,还是减少产量,厂商都是在寻找能够带来最大利润的均衡产量,而这个均衡产量就是使得MR?SMC的产量。所以,边际收益MR等于边际成本MC是企业最优决策的基本规则。

6.作图简述完全竞争厂商的实现短期均衡的条件,并推导说明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中南财大2001研)

答:(1)完全竞争厂商实现短期均衡的条件。参见论述题第7题。

(2)完全竞争条件下,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恰好是其边际成本曲线。厂商的供给曲线指在每一种价格下厂商所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商品的数量。在市场是完全竞争的情况下,只要市场价格一旦确定,厂商不管出售多少数量的产品,都按照这同一价格出售,即需求曲线

* 34

是水平的。在厂商需求曲线为水平的情况下,厂商的边际收益等于厂商所面临的市场价格。按照利润最大化的假定,厂商价格(等于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时达到利润最大化。假定市场价格连续发生变动,就会得到许多条厂商在不同价格下的水平的需求曲线,并得到许多个价格与边际成本相等的点,如图6.17(a)中的A、B、C点等。与这些点相对应的产量是

q1、q2、q3点等。因此,从图6.17(a)的边际成本曲线导出了价格与厂商所愿意供给的

商品数量之间的关系。这恰好是供给曲线所体现的关系。

图6.17 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

把图6.17(a)中边际成本曲线上所体现的价格与数量的关系转换到图6.17(b)中,便得到供给曲线S。图6.17(b)中供给曲线上的A、B、C等点与图6.17(a)中边际成本曲线上的A、B、C等点是完全相互对应的。由于厂商短期生产必须在工厂停工点即平均变动成本最低点以上进行,而平均变动成本曲线最低点以上部分边际成本都是递增的,因此,由此导出的厂商短期供给曲线是向右上方倾斜的。

7.作图并说明完全竞争厂商短期均衡的三种基本情况。(上海财大2000研)

答:完全竞争厂商短期均衡的条件是:MR?SMC,式中,MR?AR?P。完全竞争厂商短期均衡的三种基本情况是:短期盈利,短期收支相抵和短期亏损,而短期亏损又分三种:短期亏损但生产要比不生产好;短期亏损处于停止营业点;短期亏损需停止营业。因此,下面分五种情况来说明。

图6.18 完全竞争厂商短期均衡的各种情况

(a)短期盈利;(b)短期收支相抵;(c)短期亏损但生产比不生产好

(d)短期亏损处于停止营业点;(e)短期亏损需停止营业

(1)短期盈利

需求曲线在平均成本曲线最低点的上方,这时厂商的总成本小于总收益,因而处于盈利状态,如图6.18(a)。在图6.18(a)中,根据MR?SMC的利润最大化的均衡条件,厂商利润最大化的均衡点为MR曲线和SMC曲线的交点E,相应的均衡产量为Q。在Q的产量上,平均收益为EQ,平均成本为FQ。由于平均收益大于平均成本,厂商获得利润。在图中,厂商的单位产品的利润为EF,产量为OQ,两者的乘数EF?OQ等于总利润量,它相当于图中的阴影部分的面积。

(2)短期收支相抵

需求曲线在平均成本曲线最低点处与之相切,这时总成本与总收益相等,厂商的经济利润等于零,如图6.18(b);在图6.18(b)中,厂商的需求曲线d相切于SAC曲线的最低点,这一点是SAC曲线和SMC曲线的交点。这一点恰好也是MR?SMC的利润最大化的均衡点E。在均衡产量Q上,平均收益等于平均成本,都为EQ,厂商的利润为零,但厂商的正常利润实现了。由于在这一均衡点E上,厂商既无利润,也无亏损,所以,该均衡点也被称为厂商的收支相抵点。

(3)短期亏损但生产比不生产好

需求曲线在平均成本曲线最低点下方,这时厂商的总成本大于总收益,因而处于亏损状

******** 3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urzg.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