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话哲理

更新时间:2024-02-17 22:28:01 阅读量: 经典范文大全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篇一:哲理童话《小王子》的美学价值初探

哲理童话《小王子》的美学价值初探

作者:邬震婷

摘要:法国作家圣艾修伯里的《小王子》是一部情节温馨,内容真挚,感人至深的哲理童话,渗透着作者整个的生命哲学,在世界范围内具有广泛的影响。文章着重从童话美、音乐关、象征关和哲思美等四个方面分析了作品的美学价值,并对友谊、爱情、责任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揭示了作品对人生所具有的深远启示意义。

关键词:童话美;音乐美;象征美;哲思美

作者简介:邬震婷(1979-),女,广西柳州人,广西师范学院中文学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2005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外文学关系。

《小王子》,一本区区数万字、不过百余页的小书,是一部写给所有人看的童话,讲述了一个美丽而伤感的故事,是一则关于爱与责任的寓言。故事是在平淡的铺叙中展开,虽然没有离奇的情节,也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然而从九岁到九十九岁,不限于年龄,每个人都可以以自己的方式来体会到书中深远的柔情和哲理。《小王子》比起其他童话型的幻想故事更加受人欢迎,源于它那充满哲理与诗意的内涵,而且能将友谊、爱情、责任等问题以一种让人乐于接受的寓言式的方式进行讨论。这一特点。使得看《小王子》的大人远远超过儿童的数目。在西方世界,这本初版于1943年的哲理童话《小王子》的印数仅次于《圣经》,迄今已发行了许多亿册。在世上只有极少数作品能获此佳绩,《小王子》可谓是书籍世界里的一个奇迹。

《小王子》的作者安东,德·圣艾修伯里(Antoinede Saint-Exuperv),生于1900年法国里昂,具有贵族血统。他一生喜爱冒险,是利用飞机将邮件传递到高山和沙漠的先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被纳粹所占领,他被派飞往美国,执行勘察飞行员的勤务。他是一位相当沉浸飞行。喜欢跟死亡打交道的人,在他致命的,最后的飞行失事之前,即已说过,他对死亡早已作好准备,甚至还“相当乐意”迎接死亡。他在44岁那年的7月31日早晨,驾驶着飞机离开科西嘉岛,从此不见踪影,成为法国文学史上最神秘的一则传奇。这么多年来所有《小王子》的读者,无不在悲伤之余发挥想象力,认为他跟小王子一样,你永远找不到他的尸体,他会回到他的星星上。在夜晚,你仰望星空,会看到5亿个小铃铛,他就在其中的一颗星星上,因为有他所有的星星都变得有意义。所以在几年以前,证实在科西嘉岛附近海域找到他失事的飞机残骸,没有人认为这是个“好消息”,他还是会每天把心爱的花儿放在玻璃罩下,并且小心翼翼的守护着他的小绵羊,不是吗?

小王子的故事之所以能够在世界范围内经久不衰,我认为是有个中原因的,就我所掌握的资料进行分析,文本中所体现和蕴涵的童话美、音乐美、象征美和哲思美是使《小王子》得以区别于其他童话的重要原因,本文也重点从这四个方面探讨该作品的美学价值。

一、童话美

根据《辞海》上的定义,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童话的语言通俗、生动,故事情节曲折离奇,引人

入胜,在叙述中往往采用拟人的手法,鸟兽虫鱼,花草树木,整个大自然以及家具、玩具都可赋予生命。注入思想感情。使它们人格化。毫无疑问,《小王子》是一部童话,用作者的话来说。它是献给那些曾经是孩子并且记得这一点的大人的。它是一个童心未泯的大人对孩子们、也对与他性情相仿的大人们说的知心话。它丰富的想象力,充满孩子气的语言,就体现了一种纯真的童话美。故事的本身就是充满想象力的,故事由小王子与他的美丽、骄傲的玫瑰发生了感情纠葛负气出走开始,然后写他在各星球中间漫游,分别造访了国王、爱慕虚荣的人、酒鬼、商人、灯夫和地理学家的星球,最后降临到地球上与狐狸、毒蛇相识,最后决定回到他的玫瑰那里去而求助于那条30秒钟内就能致人于死地的毒蛇……小王子遇到的形形色色的人与事的经历,与《爱丽丝奇境漫游记》《木偶奇遇记》这些著名的童话是一致的。并且在《小王子》中,所有的动物植物都是有生命有思想的个体,会说话,如:玫瑰花,狐狸,蛇等,他们也像人一样有自己的个性,并且可以任意跨越种类界限而互相爱慕,彼此需要,如:小王子可以爱慕玫瑰花,狐狸也需要小王子的驯养。这些都是孩子们天真而单纯的思想所乐于接受的情节,而大人们却往往不能理解一些简单质朴的本质,繁忙而现实的尘世生活已经让他们渐渐忘却了这些本质,而只注重事物的外观形态。《小王子》一书,直接批判了大人想象力的匮乏:“大人就是喜欢把事情解释得清清楚楚”、“大人只有透过数字。才会对人有所了解。”小王子在拜访所有大人之后的统一结语:“大人们真是很奇怪。”因为如飞行员所画的蟒蛇吃进大象的图画大人永远参悟不透。当你告诉大人们你新交了一个朋友时,他们从不问你一些实质性的问题,如他的声音好不好听,他喜欢的游戏是什么,有没有收集蝴蝶。他们只会问:他几岁,有几个兄弟姐妹,体重多少,他父亲赚多少钱。又如你对大人们说:有一次我看到一栋漂亮的,粉红色的砖砌房子。窗户上缀满了天竺葵,鸽子在屋顶上栖息。他们绝对无法想象那栋房子到底是什么样子,而如果你对他们说:我看到了一栋价值十万法郎的房子。那他们一定会惊叹:啊!多美的房子啊!修伯里用这样孩子气的天真的语言,直观的思维方式,描画了一个充满童话色彩的儿童世界,用童心来观照人生的价值,这样就与成人世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小王子的故事也因此显得格外纯真,充满童趣。

二、音乐美

音乐与文学总是存在着互动的。德国作家海涅这么说过:“话语停止的地方。就是音乐的开始。”因此,在文学作品中对于声音的描述,就不仅止于文字,还能说出非语言所能表达的东西,传达出任何词汇都不能表达的那些印象和心灵状态,唤起我们的情感反应。小王子中有很多地方,对各种声音进行了反复的描写,用语言文字来表现出音乐美,这也是这个童话故事一个值得引起我们注意的特征。如:描写小王子说话的声音是细小的,又略带伤感的:小王子的笑声是清脆悦耳的,就像许多会笑的小铃铛一样:玫瑰花的声音是柔声柔气的,又装腔作势,并且常常假装咳嗽:狐狸在被小王子驯养之后,也会拥有麦田的颜色及喜欢听风在麦穗间吹拂的声音,小王子的脚步声会变得与其他人的不一样,会像音乐一样,将她召唤出洞穴:小王子在沙漠中找到了水井,他笑着,拉起绳子。转动辘轳,当风儿再度吹动时,辘轳发出的声音,像是久未使用的风向标。“听!”小王子说,“我们叫醒这口井了,它正在唱歌呢。”负责将小王子送回他的星球上的那条黄色的毒蛇,像一条潺流的小溪,慢慢地游移在沙堆里,还带着一丝金属般的声音:而受了伤的小王子的心跳声。就像一只遭受枪伤,生

命垂危的鸟儿的心跳声一样:最后当那道黄色的闪光接近他的脚踝,他有一阵子呆在原地不动,他没有尖叫,轻轻地倒下,像一棵树那样,毫无声息地

缓缓倒在了一片沙地上……所有这些声音的描写,栩栩如生,轻轻唤醒人类内心深处原始而纯真的情感,打动我们的心灵,也为小王子的故事增添了音乐一般的美感,真的像首歌一样。让人喜欢,感动。

三、象征美

法国文艺评论家阿,爱德华指出:“象征是一种艺术形式,它满足我们描写现实的愿望,同时也满足我们超越现实界限的愿望,它给我们具体的东西,也给我们抽象的东西。”《小王子》是一部象征性极强的作品,书中“处处包含着象征意义,这些象征看上去既明确又隐晦,因此也就格外的美”,这种象征美具有跨时代的重要意义,引发我们对人生、社会责任做认真、冷静的思考。其中,有以地域场所、动物、植物、人物等为意象的象征,这种种物体背后所隐含的象征意义,是使《小王子》成为经典的关键所在,理解这些象征意义也是读懂《小王子》的关键所在。

1、沙漠作为小王子来到地球的主要活动场所,是尚未被现代文明所侵袭,脱离尘世污染的人间净土的象征,只有在这样的沙漠中,爱的责任与生活的本质才能显现出来。

2、小王子来到地球遇到的第一个生物便是蛇。在西方,蛇代表一种神秘与诡异的力量,在小王子的故事中,蛇实质上是无所不能的死神的象征,具有先知的力量,能够猜破一切谜底。正因为小王子“在人群里也是很寂寞的”,蛇用它的毒液使得小王子沉重的躯壳与灵魂分离,将小王子送回到他遥远的星球上,送回到他心爱的玫瑰花身边。

3、在古今中外的童话,寓言当中,狐狸总是充满智慧的动物。小王子中的狐狸,俨然是一位循循善诱的哲学家,她一步步的启发小王子去明白爱与责任,相似与唯一的道理。她提出了“驯养”这一概念,“驯养,就是建立某种联系。对我而言。你只不过是个小男孩,就像其他千万个小男孩一样,我不需要你。你也同样用不着我。对你来说,我也只不过是只狐狸,就跟其他千万只狐狸一样。然而,如果你驯养我,我们将会彼此需要,对我而言,你将是宇宙间唯一的了;我对于你来说,也是世界上唯一的了。”因此,驯养的最终意义。是使普遍存在的与其他并无两样的一个人或者一件物品对你来说变得独一无二。而在建立了驯养关系之后,便会拥有新的人生,这个世界就不会再是原来的样子了,“如果你驯养我,那我的生命就会充满阳光,你的脚步声会变得和其他人的不一样。其他人的脚步声会让我迅速躲到地底下,你的脚步声则会像音乐一样,把我召唤出洞穴。然后,你看,看到那边的麦田了吗?我不吃面包,麦子对我来说一点意义也没有,麦田无法让我产生联想,这实在很可悲。但是。你有一头金黄色的头发,如果你驯养我,那该会有多么美好啊!金黄色麦子会让我想起你,我也会喜欢听风在麦穗间吹拂的声音……”这是一种怎样的情感啊,是对爱的期待与执着,是不计较生命中以往和将来的得失,因为无论如何都相信,真挚追求到最后,至少,还能拥有麦子的颜色。更为重要的是,狐狸用简单而直白的话语,道破了真爱的秘密:其实很简单,只有用心灵才能看得清事物的本质,真正重要的东西肉眼是无法看见的。“因为你把时间投注在你的玫瑰花身上,所有,她才会如此重要。人类已经忘记这个简单的真理了,不过。你不可以忘记,你必须对那些你所驯养的东西负责,你必须对你的玫瑰花负责。”这是一种对爱情的新的诠释,它突破爱情的表面,道出了蕴涵在爱情深处的实质。不仅仅启示人们珍惜身边的“玫瑰”的意义,更多的是提醒人们,爱是伴随着责任而存在的。因此,人的

幸福不在自由之中,而在于责任的承担之中。很显然,在这只狐狸身上,闪耀着智慧的火花,渗透着深刻的道理。

4、爱情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在《小王子》中,爱情尤其显得平和而真实。玫瑰花象征着小王子的爱情:甜美、芬芳,又虚荣、骄傲,小王子为她挡过风、除过虫,倾听她的吹嘘和埋怨。默默忍受她的折磨。小王子与玫瑰之间存在着初生爱情的甜蜜与矛盾,当矛盾困惑双方的时候,很多人就像小王子那样,不能明了爱情的真义而坚持下去,却在猜测中放弃了前进,直到很久以后,才知道自己宠爱的人也是因为爱才娇嗔,才发脾气,当初却因为所谓的“尊严”抽身而去,又在痛苦中牵挂着对方,失去了才倍感珍惜!然而在现实中,破了的镜还有多少能重圆的呢?“我那时什么也不懂!我应该根据她的行为,而不是根据她的话来判断她,她香气四溢,让我的生活更加芬芳多彩,我真不该离开她的……我早该猜到,在她那可笑的伎俩后面是缱绻柔情啊。花朵是如此的天真无邪!可是,我毕竟是太年轻了,不知该如何去爱她。”小王子后悔了,后悔自己当初的离开,可是为了弥补这一过错,哪怕是要以失去生命为代价。小王子还是选择了要毒蛇将他送回他的玫瑰花身边。这内中所体现的对爱情的忠贞不渝对于我们内心的冲击力是何等的巨大和深沉!小王子与玫瑰花的故事让我们认识到,每个人的爱情都是一颗闪亮的星星,星星上有你钟爱的那朵玫瑰,因为有了它所有的星辰都会为此发出璀璨耀眼的光芒。而若玫瑰不在了,那对你而言,所有的星星也会在刹那间变得黯淡无光,生命之所以变得厚重的原因之一也就在于怎样永远保护好你那朵柔弱的玫瑰,怎样让你的星星永远闪闪发光。

5、其他一些意象的象征意义:猴,面包,树是小王子居住的那个星球上的植物,它象征着潜藏于身边的一种危险,它不知不觉地繁衍着,最终可以毁灭整个世界。悬崖峭壁中传来的回声象征着心情的孤寂,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冷漠。水井既是生命与精神源泉的象征,又是理想的象征,正因为它的存在,长途跋涉的人们才有了向前迈进的力量。而小王子在星际间旅行所遇到的形形色色的人物,如醉心于统治权力的国王,爱慕虚荣的自大狂,自相矛盾又自我麻醉的酒鬼,惟利是图的商人,孜孜不倦但又因循守旧的点灯人,以及只知道埋首写作却不注重现实的地理学家……这些人物都是现实社会中成人世界的典型写照,在我们的生活中具有普遍意义。

四、哲思美

《小王子》“在其富有诗意的淡淡哀愁中蕴涵着一整套哲学思想”,正是因为这种哲思美,才使得《小王子》具有了超越一般童话的深刻内涵。除了前面谈到的爱的哲学,文中还处处充满了生命的矛盾律:

——国王说,我相信我的星球有一只爱叫的老鼠,你可以偶尔判它死刑,它的死活就看你如何审判了。不过每一次你都必须再赦免它,因为,这是唯一的一只老鼠。

——爱慕虚荣的自大狂说,崇拜我吧,我是这个星球上最英俊,最考究。最有钱,最聪明的人;虽然,星球上只有我一个人。

——“你为什么喝酒呢?”小王子问酒鬼。“为了忘却。”酒鬼回答。“忘却什么呢?”“忘却我的羞耻。”“为什么羞耻呢?”“因为我喝酒。”

——爱也是矛盾的。小王子爱他的玫瑰花。却又不知道怎么爱她,他离开她但又想念她;玫瑰花也是爱小王子的,她依靠他却又折磨他:狐狸要小王子驯

养她,但又在他离开的时候舍不得他。

另外,在整个《小王子》的故事当中,我们随处都可以看到富含哲学意味的语句,这些

语句对我们的人生是极具启发意义的。如:

——忘记朋友是一件很悲哀的事,不是每个人都会有朋友的。

——国王说:“那你就审判你自己好了。这可是最困难的,审判自己要比审判别人难得多了。如果你能成功的做好这件事,你就会成为一个真正的智者。”

——“要怎么做,你才会把帽子丢掉呢?”小王子问。爱慕虚荣的人没有听到他的话,因为凡是爱慕虚荣的人都只听得到赞美声。

——灯夫说:“一个人是不可能同时努力工作和偷懒的。”

——蛇说:“人群里也是很寂寞的。”

——小王子问沙漠中遇到的那朵不起眼的小花:“人都到哪儿去了啊?”花儿回答说:“人吗?我几年前看到过他们,但我不知道在哪儿可以找到他们。风把他们吹散了,他们没有根,活得很辛苦。”

——狐狸对小王子说:“你只能了解你所驯养的东西,人类不再有时间去了解事情了,他们总是到商店里买现成的东西。但是,却没有一家商店贩卖友谊,所以。人类没有真正的朋友。”

——当一列华丽的火车在身边飞驰而过,扳道工告诉小王子:“他们也不知道自己要追寻什么,人总是这山望着那山高的。”

——人类在一个花园里种了五千朵玫瑰,然而,却还找不到真正追寻的东西。可是他们一直追寻的东西,其实就在一朵花儿或几滴水中就能找到。

——是啊,不管是房子。星星或是沙漠,都因为看不见的东西而美丽!

——“国王、爱慕虚荣的人、酒鬼、商人一定都会看不起灯夫。然而,他却是我唯一不觉得愚蠢的人。也许因为他是唯一不为自己而忙碌的人吧?!”

——在描写地球之辽阔时“人们在地球上所占据的空间其实很小,如果地球上20亿人成排紧密地站在一起,就像参加聚会那样,他们很容易就可以挤进一个边长20英里的正方形广场。也就是说可以把全部的人类,都挤进一个太平洋的小岛上。”足见世界之大,人之渺小。

所有这些话语都蕴涵着诗一般的意境和深邃的哲学思想,整部作品也因此而值得所有的读者反复地探索其中生命的启示意义。

五、小结

《小王子》虽然只是一部不足五万字的童话,却融入了作者修伯里的人生经历及整个生命哲学。它构思精巧,以传统童话式的故事结构,简洁天真的语言,表现其童话美、音乐美、象征美和哲思美,揭示了一个个被喧嚣的生活表面所掩藏的深层的人生哲理,这些哲理几乎含概了生活的各个方面,友谊,爱情,责任,真善美等。指引了我们一条心灵回归的道路。正因为具有了这样与众不同的美学价值,《小王子》才能够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传,经久不衰。在法国人举办的20世纪最佳法语图书评选活动中,《小王子》也因其独特的魅力脱颖而出,压倒了《追忆似水年华》等长篇巨著,摘得桂冠。

参考文献

[1]安东·德·圣艾修伯里,艾柯译,小王子[M],哈尔滨出版社,2001

篇二:儿童世界的哲学与童话

龙源期刊网 .cn

儿童世界的哲学与童话

作者:邱文宁

来源:《读写算》2013年第36期

随着我国国民素质的提高,对学前教育的重视。儿童作为一个具有独特精神的的个体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苏霍姆林斯基在《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中认为,儿童天生具有好奇心和探究欲,他们就带着这种探究的欲望从大自然那里得到满足的。儿童的自身探究的本能就是儿童哲学的出发点,而哲学的本意是“爱智慧”是对周围世界的探究。儿童对周围世界的不断认识,探究自己未知的世界,就是儿童不断建构自己哲学世界的过程。童话作为一种神奇的、美妙的、幻想的虚奇的真实世界幻化成美丽的超现实境界,则为儿童带来无限的惊喜和愉悦,满足了儿童探究需要。作者认为儿童哲学和童话具有共建的关系。

一、儿童哲学的概念

儿童哲学是一个比较新的概念,在现在的教育领域内没有一个标准的定义,现在国内主流的观点主要有一下三种:

1、作为思维训练的儿童哲学。观点的代表人物是李普曼【美】。这种观点认为儿童哲学是一门以训练儿童思维为主的学科,他是以培养孩子的思考技能,养成良好思维习惯为目标,有其自身独特的教学模式。

2、作为注重探究过程的儿童哲学。这一观点的主要代表人物是马修斯。这种观点主张儿童哲学仅把思维训练视为其中的一部分,而更多地关儿童的哲学思想,突出哲学探究的过程体验,注重对儿童之哲学观念的欣赏,重视与儿童的精彩对话,以提升儿童的整体哲学质素为己任。

3、作为整个精神世界的儿童哲学。这一主张的代表人物是南京师范大学的刘晓东教授,“儿童的哲学”可以界定为儿童关于世界(即常说的宇宙人生)的观念,既包括儿童的好奇、困惑、探究,也包括他们对世界的理解与阐释。就像哲学可以涵盖认识论、伦理学、美学、宗教学等学科一样,广义的儿童的哲学可以涵盖以下几个领域:儿童的科学、儿童伦理学、儿童的艺术、儿童的宗教、儿童的文学等[ 1]。

二童话的哲学

童话给儿童以极大的趣味与愉快。当儿童在欣赏童话时,他们脸上和眼中泛着光彩。童话为什么能如此吸引儿童呢?因为童话具有以下特点:

(一)童话具有亲密生活而有超越生活的特点

篇三:小学四年级阅读童话寓言道理的理解

主观题

(三)童话或寓言故事道理的理解

考点一: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答题格式:这个故事讲了谁做了什么,结果怎样,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1.直接获取法。有的文章直接点明故事所讲的道理,这种文章只需要找出中心句加以概括就可以回答出来。

1)文章题目直接点明。如《诚实花》《汉字与凝聚力》,题目已经把文章的关键思想提取出来了。

2)题目没有写出来,但是文章中有总结性的语句,需要读者找出来。

如:标点符号的争吵

一天,字典公公家里发生了一声争吵,一群小伙伴争得面红耳赤,不可开交。

挑起这声争吵的是感叹号。他得意洋洋地说:“我表示的感情最强烈,文章里数我最重要!” 小问号首先不服气,他尖着嗓子说:“哼,要是没有我,怎么能引起读者的思考?”

这一下惹恼了小逗号:“是我把句子断开,表示了句中的停顿,要不然,人们就得一口气读下去。再说,要是没有我,句子的意思也不明确呀!”

省略号不慌不忙,但是声音提得很高:“要不是我表示文中的省略,那语言该多罗嗦呀!”

句号自认为水平最高,不容分辩地说:“只有我才是文章的主角,没有我作总结,话就得没完没了。”

字典公公制止了这声争吵,他说:“孩子们,你们都很重要。少了哪一个,文章的意思都不能清楚明了。我希望你们都不要只强调个人的作用,只有团结合作,才能把事情办好。难道这个道理你们还不懂吗?”

1.标点符号争吵的原因是。(1分)

2.读了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3分)

3)有写文章用选择题的形式提问,认真比较选项就能理解文章道理。

2.抓取关键词法。虽然没有直接说出来,但文中的关键词语透露了文章要说的道理。文中反复出现的词语往往暗示着道理。

如 : 奇怪的花

这是一个寒冷的冬天,狂风怒吼着。一天早上,一个小女孩拿出一块糖,她刚把糖纸剥下,“呼”的一声,糖纸被刮上了天空,在天上飞了一圈,打了几个旋儿,最后被树枝拦腰“抱”住了。

冬天的太阳照着光秃秃的树枝,也照着那张五颜六色的糖纸,照得它发出夺目的光彩。 一个人看见了,以为是严冬里开了一朵奇怪的花。于是,一传十,十传百,人们都争相赶来仰着脑袋欣赏那朵奇怪的“花”。那张糖纸呢,还以为自己真的变成一朵花了。它站在高高的树枝上,洋洋得意地俯视着树下的人们。

这天,飞来一只金丝雀,落在树梢上。它好像没有看见那张糖纸似的,理也没理它。糖纸故意

扭了扭身子,做了个优美的动作,可金丝雀还是没有理睬。

“怎么,你不认识我?”糖纸生气了,对着金丝雀大喊起来。“我是一朵漂亮的花,冬天里一

朵奇怪的花!”说着,又扭了扭身姿。

金丝雀这才歪过头来瞅了它一眼:“你不就是一张破糖纸嘛!看把你给美的!”

糖纸又生气了:“我原来是一张糖纸,可是飞上了树梢,就不是糖纸了。我是一朵漂亮的花,

冬天里一朵奇怪的花。”

金丝雀头也不回地飞走了。

春天来了,天空中有许多五颜六色的风筝在飞,一只风筝飘飘悠悠,一不小心栽下来挂在了树

枝上。糖纸看见了,连忙说:“怎么?你也想变为一朵花吗?”

风筝正为挂在树上着急呢,便不耐烦地说:“我才不那么鼠目寸光呢!我要飞向高空,你就是一张破糖纸嘛!”

糖纸“哼”了一声,这时跑来一个小男孩,爬上树解下了风筝。树枝被震动了一下,糖纸脱离

了树梢,随着风飘落到地上。

这时再看那张糖纸,经过这些天的风吹日晒,已变了样。它就是一张褪了色的糖纸!

1.从短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糖纸自以为是,感觉良好,用“_____”划出有关句子。 4分

2.人们为什么觉得那张糖纸就是一朵奇怪的花?4分

3.读完这个童话故事,你明白了什么? 4分

3.对比结果法。文章往往会有两个角色a和b,他们有相反的性格和行为,产生了不同的结果,往往结局好的角色的行为就是文章的道理。假设a好b不好。

格式: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想获得a的结局,就要a的行为不要b的行为。

如:《成为一颗珍珠》告诉我们的道理就是要想提高自己的价值(珍珠的结局),就要不畏艰难困苦地努力(珍珠的行为),不要害怕付出而停止不前(沙粒的行为)。

4.观点转变法。主人公一开始抱着一个观点去做事情,后来发生了一些事,改变了他的观点,改变后的观点就是文章的道理。

如: 小河与大海

秋天,河水上涨,河面变得宽阔了。小河觉得天底下只有自己最大了。他得意洋洋地流向大海,想和大海比一比谁大。

小河这样一边得意地想着,一边走着,别提多高兴了。一路上,他仰着头,挺着胸,兴奋地翻

着浪花,唱着欢乐的歌。

到了大海,只见一片汪洋,往远处看,天连着海,海连着天,小河用尽全身力气,抬起脚跟,

怎么也看不到对岸。他懊丧地自言自语说:“我以为自己很大,原来海比我大得多。”

大海听了,笑着说:“不错,我是比你大得多,可是如果没有无数江河流到我这里,我也不会

有这么大呀。”

小河听了,更佩服大海了。

1、短文最后写“小河听了,更加佩服大海”了。请你想一想小河佩服大海什么?(3分)

2、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3分)

5.关键人物点明法。文章中几个角色为了某件事争论或者比赛时,最后会有一个角色出来说了一句话而结束了这个争论,这个角色说的话往往就是文章想告诉大家的道理。如下面文章中白杨树说比一比保护森林的贡献,一开始得意的画眉鸟就不唱歌了,说明画眉鸟在贡献方面比不上啄木鸟,那么长得好看唱歌好听也不能赢,告诉我们要关心对人类的贡献而不是自身的美丽。

画眉和啄木鸟

茂密的森林,茫茫无边,各种鸟儿在这绿色的国度里自由自在地生活。黄莺、杜鹃、百灵、画眉、啄木鸟??这儿简直是鸟的王国。

在一株大杨树上,画眉遇到了啄木鸟。

“啄木鸟大姐,我们来比赛唱歌吧,好吗?”画眉那富有音乐节奏的优美歌声的确悦耳、动听。 “对不起,我还要工作。再说,我也唱不好。”啄木鸟说。

“唱吧,友谊比赛嘛。”画眉扬起漂亮的眉毛,洋洋得意。

啄木鸟唱了一曲,果然比天才歌手画眉差远了。

“我们再来比谁的衣服好看,行吗?”画眉更加得意。啄木鸟的衣服不如她的美丽。

“我们再来比赛??”

这时,一直在打盹的白杨树睁开眼睛,粗声粗气地说:“你们还是比比保护森林的贡献吧!” 画眉娇柔的声音戛然而止。

1简要地概括这则寓言故事的主要内容。最后谁赢了?为什么?(2分)

6.绘制思路法。这种方法适用于有很多角色,而且主要围绕一个问题发生故事的文章。方法是按照情节发展绘制思路图,从中找到各个角色的关系。往往最后得出的问题答案就是文章的道理。

如《谁最伟大》。

6.综合法。即结合以上方法,首先看标题,接着寻找关键词和中心句,绘制故事发展思路图,最后得出答案。

考点二:某个角色说某句话或者做某件事的原因。

这种题其实也属于问寓言故事的道理,只不过文章没有直接告诉读者它是在说明一个道理。

答题方法:就是总结该角色在文中的行为和他的行为对别人带来的好的影响,这个影响体现了他什么优秀的人格品质,这种人格品质就是他做某事的原因。如下面的故事中,同伴的男孩为什么要剃光头?原来是他剃了光头以后,生病而剃光头的布莱恩就不再是一个人光头显得很怪异了,最后布莱恩终于肯出来见大家,男孩的优秀人格品质就是关心同伴,所以同伴男孩剃光头的原因就是为了让布莱恩觉得他不是一个人,他并不怪异,让布莱恩开心。

如: 一群光头男孩

在印第安纳州的小镇上,有一个名叫布来恩的少年不幸得了脑瘤,他在接受化学治疗。治疗的结果是他漂亮的金发全部掉了。

布来恩难过极了,他整天躲在家里,连最要好的朋友也不见。大家都很着急。

一天,同班的一男孩对自己的妈妈说:“我想把头发全剃光,这样, ”妈妈赞同地点点头,拿出剃刀,帮儿子把一头(柔软 柔嫩)的金发全剃光了。

这一天,学校里有了一个光头男孩,第二天,学校里又多了一个光头男孩,第三天,学校里(发现 出现)了一群光头男孩。

第四天清早,这一群光头男孩来到布来恩家门口,他们大声叫着布来恩的名字。布来恩透过窗户看到这情景,激动地跑出屋子。这一群光头男孩相拥在一起。每个人都笑得那么欢。

童话寓言故事道理练习题:

蚊子和狮子

有只蚊子飞到狮子那里,说:“我不怕你,你并不比我强。你的力量究竟有多大?是用爪子抓,还是用牙齿咬?仅这几招,女人同男人打架时也会用。可我却比你要厉害得多。你若愿意,我们不妨来比试比试。”蚊子吹着喇叭冲上前去,专咬狮子鼻子周围没有毛的地方。狮子气得用爪子把自己的脸都抓破了。

蚊子战胜了狮子,吹着喇叭,唱着凯歌,在空中飞来飞去,不料却被蜘蛛网粘住了。蚊子将被吃掉的时候,悲叹道:“我已战胜了最强大的动物,却被这小小的蜘蛛所消灭。”

这故事是说,骄傲是没有好下场的,有些人虽击败过比自己强大的人,也会被比自己弱小的人击败。

通过读这则寓言故事片,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一只老鼠刚钻(zuàn zuān)出洞口,两只猫同时逮(dǎi dài )住了它。

白鼠抓住鼠尾说 是我先捉住了这只老鼠 应(yīngyìng )该归我享用 黑猫抓住鼠头说 你没看见我抓住吗 是我先击中(zhòng zhōng )了它的要(yào yāo)害部位 两只猫争执不下 谁也不让谁

老鼠见(壮 状),忙对两只猫说:“反正我(已 以)经被你们俩抓住了,谁吃都一样,但为了使你们俩不伤和(hé huó)气,是否先放我回洞里,让我重新钻出来,你俩(在 再)抓,就能比出谁先抓到了。”

两只猫同(意 义)了。他俩一左一右守在洞口,几时(晨 辰)过去了,可惜它俩连老鼠的影子也没见到。

1这则寓言告诉我们:( )(2分)

A不能轻信他人,容易上当。()

B人与人之间要互相谦让。()

C人不能太贪,要互相谦让。()

蚂蚁和玻璃杯

非常不幸,两只蚂蚁误入玻璃杯中。开始,他俩慌慌张张地在杯底四处触探,想寻一个缝隙爬出去。不一会儿,他们便发觉这根本不可能。于是,他们开始沿着杯壁向上攀登。看来,这是通向自由的唯一的路。然而,玻璃的表面实在是太滑了,他们刚爬了两步,便重重地跌了下来。

揉揉摔疼了的身体,爬起来,再次向上攀登。很快,他们又重重地跌到杯底。三次,四次,五次??有一次眼看就快到杯口了,可惜最后几步却失败了。而且这一次比哪一次都跌得重,比哪一次都跌得疼。

好半天,一只蚂蚁气喘吁吁地对另一只说:“咱们??不能再冒险了。否则,会跌得粉身碎骨的!“

另一只说:“刚才,咱们离胜利就只差一步了。“说罢,他又开始重新攀登。一次又一次跌倒,又一次次爬起来,他终于摸到了杯口的边缘,用尽最后一点力气,翻过了这玻璃的围墙。

隔着透明的墙壁,杯里的蚂蚁羡慕地问:“快告诉我,你获得成功的秘诀是什么?”杯子外的蚂蚁回答:“ !”

最后杯里的蚂蚁筋疲力尽死在了杯子里,另一只蚂蚁获救了。

——————————

在大森林里,一只豹不小心从树上摔下来,伤得很厉害。他一连好几天躺在床上,哎哟哎哟地叫着:“我不能再捕猎了,得赶快想个办法,我要饿死了。”他想啊,想啊,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

豹装出快要死的样子对树上的猴子说亲爱的猴子你快去通知所有的动

物就说我得了重病快要死了让他们一个个来看我 我想和他们作最后的告别

猴子把豹的口信很快传给了森林里的动物们。大家都可怜豹,便一个一个地去看望豹。

鹿去了,袋鼠去了,野猪去了??乌龟因为住得远,走得又慢,所以落在了后边。当他慢慢地爬到豹的家门口的时候,突然发现地上动物们的脚印都朝着一个方向——只有进去的,没有出来的。他想了想,一下子明白了:“噢,原来豹的家是进得去出不来的呀!哼!我还是别去看他吧!”

躺在床上的豹听见门外轻轻的脚步声,心里暗暗高兴。但是,过了一会儿,脚步声越来越远,终于听不见了。

(1)联系上下文,说说短文中“进得去出不来”的含义。(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2)请你任选一个提示,给短文加一个合情合理的结尾。(10分)

提示:①豹后来怎样了? ②乌龟会做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诚 实 花

以前,有一位老公公,他很爱他的两个孙子。一天,他拿了一把花种对两个孙子说:“孩子们,你们到山上把这些花种种下去,谁种出的花最美,我就最喜欢谁。”转眼到了鲜花盛开的季节。一天清晨,大孙子跑到老公公跟前。他穿着一身漂亮的衣服,捧着一束又香又美的鲜花。大家看了都称赞不已。大孙子听了,高兴极了:“这一回,我的花一定胜过弟弟啦!”老公公却不作声。

大家盼着小孙子赶快回来,等呀,等呀,太阳快要落山了,只见小孙子两手空空地回来了。他眼泪汪汪地对老公公说:“爷爷,您惩罚我吧!我种的花种一颗也没有发芽,更不要说开花了??”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uuxb.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