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话

更新时间:2024-02-13 20:55:01 阅读量: 经典范文大全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篇一:童话教学策略

童话教学策略

一、 当前教师对童话教材的认识

什么是童话呢?童话是儿童文学体裁中的一种具有浓厚幻想色彩的虚构故事作品,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夸张、象征的手段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其语言通俗生动,故事情节往往离奇曲折,引人入胜。

童话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同其它体裁的课文一样,承载着语文教学的任务。所不同的是,童话,是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用适合儿童口吻的语言,写给儿童的一种富于幻想的故事。它的情节适合儿童的想象,有生活的情趣,给儿童创造了一个绚丽多彩的童话世界。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童话具有这样四个特点:

1、情节完整曲折,形象生动鲜明。

我们看,《牛郎织女》的故事,从小牛郎说到大牛郎,再说到他与织女的相遇、给合、生儿育女,最后天各一方。这些情节既完整清楚,又曲折动人,而且形象鲜明,一读不忘。《神笔马良》的故事,说的是穷孩子马良,凭着顽强刻苦的精神,得到了一支神笔。他拿着这支笔,帮助贫苦大众,智斗财主、皇帝,使人读后无不称快。这篇童话的情节生动,马良的形象鲜明,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2、幻想丰富奇特、夸张强烈动人

幻想是想象的一种。它是与个人愿望联系的并指向未来的特殊想象。这是一种创造想象而不是再造想象。读了《卖火柴的小女孩》我们脑中就会浮现出“小女孩手抓一把火柴,被活活冻死”的画面。而文中小女孩五次擦火柴出现的幻想就是创造想象。在童话世界里,牛羊会说话,木偶能旅行,人死能复生,咒话会现出金银珠宝,桌布可生出山珍海味,衣服能刀枪不入……这些都符合儿童的幻想心里,孩子们也感到有趣、自然。但是幻想不等于胡思乱想。它有一定的现实依据,它们之间往往是通过象征法结合起来的。

童话离不开幻想、幻想离不开夸张。夸张是对所要表现的对象或某种特征,故意地夸大或缩小。如果童话话里的幻想的内容没有夸张就会失去光彩;童话形象如果没有夸张的修饰就会显得暗淡。童话往往具有讽刺性,但如果没有夸张就会失去锋芒。童话的话言如果缺少夸张,就会缺乏感受染力。如《皇帝的新装》里的那个自以为赤裸裸的皇帝,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有的,但我们相信这个故事,就是因为现实中就有这种骗子,利用一些人的虚伪、愚昧,导演了一幕幕谎诞的剧目。所以这种幻想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具有象征意义。

3、语言简洁活泼,表现手法多样

儿童文学作品,在语言上有着特殊的要求,而童话这种特定的体裁,又有其独具的特点。从语言风格上来讲,童话的语言要求简洁、活、准确、朴素。从语言的表达效果上来讲。童话多用似人、对照、反复等表现方法。普希金的《渔夫和金鱼的故事》中,金鱼、渔夫和贪婪凶残的老太婆构成鲜明的对比,;一些 1

情节、景物的反复叙述,形成了有节奏的反复。这们的语言突出了人物的性格特点,又使情节曲折有趣。

童话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以人教课标版教材为例,在整个小学阶段的333篇课文中,童话有44篇,占13.2%。其中低年级课文120篇,童话36篇,高达30%。随着年级的升高,童话所占的比例呈递减趋势。那么教材的编者为什么要在低年级教材中安排这么多童话呢?这当然是考虑到七、八岁的孩子的头脑还处在一个“童话的世界”里,童话自然是孩子们亲近的朋友。而低年级教学以识字为主,把相对枯燥的识字教学融入生动有趣的童话中,无疑会给识字教学营造一个愉悦的情境,从而降低了识字的难度。由此可见,童话是低年级识字教学的重要载体。

那么,对于已经具有识字能力的中高年级学生来说,为什么还要学习童话呢?童话的基本特点是用拟人的手法(如鸟语兽言之类)写成的幻想故事,它奇丽多彩,富有儿童生活气息和情趣,有儿童的口吻,为儿童所喜闻乐见。童话的这一基本特点,决定了童话教学十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童话,简单地说,就是用儿童的语言,写给儿童的富于幻想的故事。他的语言通俗有趣,情节曲折,想象奇特,这些正是小学生所喜欢的。这样,在中高年级选编童话,目的是吸引学生阅读,让孩子们爱上童话阅读。我们再看中高年级入选的8篇童话中,经典童话就有6篇,分别是《陶罐和铁罐》、《七颗钻石》、《巨人的花园》、《去年的树》、《渔夫的故事》和《卖火柴的小女孩》,它们是不同国家的优秀童话作品。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四年级上册的教材中,有一个单元的课文全部是童话。这些,必然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打开了他们阅读的窗口。

教材中的童话世界用了不小的篇幅来谈动物之间的关系,动物之间的关系正隐喻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随着时代的变迁,编者将目光更多地投向其他方面,而较少锁定于人人我我、是是非非之间。尤其是对立僵硬的关系减少了,体现出一种包容、一种多元。

二、 小学生对童话学习的需求。

我曾对小学1——6年级的学生进行了一次调查,调查的内容是

“喜欢(不喜欢)童话”,结果“喜欢童话”的学生占到100%。看来,没有孩子是不喜欢童话的。学生对童话的喜欢和认可是惊人地一致。既然这样,那么,学生喜欢以什么方式学习童话呢?

鉴于以上老师和学生对童话教学的认识和理解,我们的童话教学应该如何实施呢?

三、 课堂教学中童话该如何教?

1首先,童话教学应遵循这样几个原则

趣味性原则:童话一般故事情节曲折、生动浅显,对自然物做

2

拟人化的描写,以适应儿童的接受能力。可以说,童话是最贴近孩子的一个神奇的世界。童话作品中的情趣易于儿童接受,又有助于儿童的成长。因此,教学中,要凸显童话的趣味性。

以读为主的原则:童话的语言浅近、生动、简练、质朴,通过学生多种形式的读是能够达到理解的目的的。在教学中,应当以读为主,切忌教师繁琐的讲解、琐碎的问题破坏了童话的完整性。同时,童话中简洁、流畅的语句,对于发展儿童的语言,是有它的积极作用的。

说的原则:教学时,教师生动的讲述,会把儿童带进童话的世界里,激起儿童的思想感情,并引起儿童复述的愿望。从一年级起就要进行这方面的训练,复述时还要注意要求他们依据童话的语言复述,千万不要随便添枝加叶,应不失去童话优美的色彩。比如在教完《纸船和风筝》和《从现在开始》后就可以让孩子把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童话虽然不是诗,但它的意境和语言都像诗一样美,

一篇好的童话,具有饱满的情绪和深刻的思想,它色

彩鲜明,音律和谐,充分显示了语言的魅力。因此,童话教学要重视激发学生的感情,引起学生的想象。

人文性原则:童话阅读,不仅仅是表面意义上的阅读,而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学生在阅读童话的时候,会明白道理,学会怎样做人。如读了《三个小伙伴》,小朋友懂得了同学之间要互相团结合作。读了《狐狸和乌鸦》,学生知道了喜欢听好话容易上当受骗。读了《七颗钻石》,他们会感悟到爱心会产生奇迹……所以,多让学生接触童话是丰富学生知识,提高学生认识,开拓学生视野的有效途径。

多元性原则:但是童话的教育主题并不是唯一的。阅读完一篇童话,如果仅仅用“对与错”、“善与恶”、“是与非”来评价其中的人物或者情节的话,那么童话就是去了它的魅力和久远。以《去年的树》为例,这篇童话故事讲述了:鸟儿和树是好朋友,它天天唱歌给树听,将要飞回南方时,鸟儿答应了树的请求──还要回来唱歌给它听。可是第二年春天,当鸟儿飞回来找它的朋友时,树却不见了。鸟儿四处寻访,最后找到由树做成的火柴点燃的灯火。朋友不在了,友情还在,诺言还在,于是,它心里充满了忧伤和惆怅,面对着由朋友的生命点燃的煤油灯,唱起了去年的歌。就这样一篇童话,有人读到了爱护自然、保护自然,有人读到了友情,有人读出了执着,有人懂得了信守诺言,有人感悟到追求(经历)的幸福。作家毕淑敏在谈到童话时说,很喜欢安徒生的《海的 3

女儿》,大约8岁的时候,第一次读到人鱼公主的故事。读完后泪流满面,抽噎得不能自已。觉得 那么可爱和美丽的公主,居然变成了大海上的水泡,真是倒霉极了。大约18岁的时候,又一次比较认真地读了人鱼公主。也许是情窦初开,这一次很容易地就读出了爱情。到了28岁的时候,我已经做了妈妈,再读这篇童话,我强烈地感受到了这位老奶奶的慈悲心肠和对人鱼公主的精神哺育。人鱼公主的勇气和聪慧,包括无比善良的玲珑之心,都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诸多得益于她的祖母啊。到了38岁的时候,因为我也开始写小说,不由自主地探讨起安徒生的写作技巧来了。现在,我48岁了。仿佛天眼洞开,有了一番新的感悟。这是一篇写灵魂的故事。无论海底的世界怎样瑰丽丰饶,因为没有灵魂,所以人鱼公主毅然离开了自己的亲人。这个悲壮而凄美地寻找灵魂的故事,是如此地动人心弦,常读常新。有时想,当我58岁……68岁……108岁(但愿能够)的时候,不知又读出了怎样的深长?因为人生阅历不同,所以作家对同一篇童话有了不同的感悟。那么,小学生呢,虽然他们人生的路才刚刚起步,但他们已经有了不同的经历、成长环境以及亲友圈子,所以他们会有不同的想法的。对于这种不同,我们要呵护、尊重。

那么,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该如何教童话呢?仍以《去年的树》为例。对于步入四年级的学生来说要读通这篇课文并不困难,课文的语言非常质朴,没有什么华丽的词藻,但在通俗易懂的语言背后却蕴含着深刻的人文道理,要读懂并不容易。在教学中以鸟儿与树桩、大门和女孩的三组对话为抓手,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感悟到鸟儿和大树之间深厚真挚的友谊,从而激发他们的情感。

一、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本阶段的教学目标及本班实际,制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目标一:、在阅读中,认识本课生字6个“应、桩、斧、厂、音、燃”。课文是识字的载体,一至五年级无一例外,童话自然也在其中。

目标二: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鸟儿和树桩、大门、女孩等不同的语气。

这篇童话主要通过对话展开,比较适宜学生表演朗读,尤其要读好三个场景中,鸟儿和树桩、工厂、小女孩的对话,同时可以指导学生思考鸟儿会怎样地问,从而体会鸟儿的焦急和担心。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创设情境,引领学生深入童话中的角色,体会角色的情感世界,把学生真正带入文本的情境中。

目标三:能展开想象

4

想像说话是语言训练的重点。借助教材的空白处,让学生展开合理的想像,对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说话能力都极有帮助。指导学生说说 “鸟儿和树要分别时他们会想些什么”、“鸟儿在寻找树的过程中会遇到哪些困难?”、“鸟儿看着变成火苗的树想到什么?想说什么?”等等。

二、教学设计

1、借助媒体,激发情感

恰当适时地使用多媒体技术,往往能成为整堂课的亮点。所以在课堂教学一开始就播放一段鸟儿在枝头愉快歌唱的录像,让学生直观地感受自然的愉悦、和谐,与文中描写的第二年鸟儿再回来寻找大树时,大树已不复存在的情景形成强烈的反差,使学生在最快的时间内进入课文,而且为后面理解词句,练习读文,奠定了情感基础。

2、反复读文,读中感悟

教学中,始终把学生看做是学习的主体,以读为本,肯定学生,赏识学生。学生在读书实践中感知、感悟,在想象朗读中提高语言感受能力,在评读中获得了方法,提高朗读能力。老师在引导学生自读自悟的基础上,把学生的学习、理解一步一步引向深入,调动了学生主动积极的思维活动和情感活动。

初读课文,重点在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上。虽说学生已经进入了第四年的语文学习生活,但是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这个读文的基本要求在朗读初期还是要作为重点予以关注,这是每个年级都必须做到的。所以在初读课文时,字字音准和句句通顺仍然是朗读的要求,对学生容易读错的字音教师都要充分的关注,并不是把注意点仅仅放在几个生字上。同时结合生字的特点,学生的实际,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如本课的生字中前后鼻音、翘舌音都是要重点关注的地方。因为是四年级了可以在初读时在加强写思维的力度,如:借助提示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再读课文时,要求边默读边思考,用直线划出文中鸟儿与树桩、大门和小女孩的三组对话;细读课文时,抓住这三组对话读好,体会鸟儿和大树之间真挚的友情。让孩子学得愉快是教师和学生的共同期望。课堂中要努力创设轻松、活泼、愉快的学习氛围,如挑战读,分角色读、表演读等让学生的朗读更富有生气,使学生更热爱语文。

3、创设情境,训练说话

说的能力是重要的语文能力,语言表达有序,说明思维有序,语言表达完整说明思维就完整。《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指出“在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的同时, 5

篇二:三年级人教版童话写作

童话作文指导

一、本次习作写什么呢?

小朋友,这次习作要求写什么呢?这个在我们的课本里写得十分清楚,翻开书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

我们已经读过不少童话故事。这次习作就来编童话故事。请你任选几种动物作为主人公,编一个故事。先想象一下它们之间可能会发生什么事,然后写下来。写好后读给大家听,看谁编的故事最有趣。

(现在,清楚了吧,本次习作的内容是——编写动物童话故事)

(一)、本次习作的要求

亲爱的小朋友们,你已经知道了习作的题目,下一步要了解的就是本次习作有什么要求,这一点可是很重要的哦。通过前面几次的写作,小朋友们的写作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这次,大家也同样要把握住要求,让自己的习作更加得精彩。让我们大家一起来看看本次习作的具体的要求吧!从我的分析来看,大体有以下一些要求: 请小朋友们注意啦,本次习作有三点要求:

1.本次习作的题材是童话。

2.本次习作内容的主人公选择是一种动物或多种动物。

3.发挥想象力,想象动物之间可能会发生的事。

你明白了吗?!

(二)、确定自己要写的内容:

亲爱的小朋友们,你听过《聪明的大公鸡》的故事吗?“公鸡在路上遇见了狼,狼想吃掉公鸡,假意称公鸡为‘好朋友’,还装作关心的样子问:‘你上哪去?’显然是在套近乎,同时也写出了狼的狡猾。公鸡识破了狼的诡计,并掌握了狼怕狗的弱点,声称与两只狗(在后面)去看朋友,把狼吓跑了。”还有《小马过河》、《小蝌蚪找妈妈》、《滥竽充数》、《会摇尾巴的狼》??这些形式多样的故事不仅读着有趣、生动、形象,还给我们学习生活以启迪。有的小朋友迫不及待地说了,这些故事都是童话。

是的!这些都是童话。那么童话是什么呢?了解这点很重要。童话是儿童文学的重要体裁,是一种具有浓厚幻想色彩的虚构故事,文章多数采用夸张、拟人、象征等表现手法来编写一些奇异、特别的故事情节。我们经常阅读的童话基本上都是属于拟人体童话,也就是童话的主人公多是人类以外的各种人格化的有生命或无生命的事物。例如猫、狗、鱼、虫、鸟、树、石、风??

我们这次所要写的童话也是属于这样的童话形式。你准备选择哪一种动物或几种动物来写呢?

二、本次习作怎么写?

(一)打开思路,注意方式

每当我们学习语文课本上那些精彩的童话的时候,大家的心都被深深地打动了,童话根据故事中主人公的不同,除了刚才上面说的一种拟人体之外,还有没有其他类型呢?

我们常见的有两类:第一类是“拟人体”,就是刚才说的那种。这类童话主要是把动物、植物以及无生命的事物当作人来写,它们跟人一样会说话、会思考。如我们以前曾经听过的《小马过河》、《叶公好龙》等故事都属于着一种;第二类是“超人体”。这类童话中的人物有特殊的本领。如《神笔马良》中的马良,他有一支神笔,可以为穷人画牛,可以画大海和狂风,埋葬贪官。在这里,马良就具有超人的本领。

那么童话故事都是假的吗?

童话主要描绘虚拟的事物和境界,出现于其中的“人物”,是并非真有的假想形象,所讲述的故事,也是不可能发生的。但是童话中的种种幻想,都来源于现实生活,是我们现实生活的一种反映。童话故事一般运用夸张和拟人化手法,并按照一定的故事情节展开的,造成浓烈的幻想氛围,似幻犹真。

写童话故事首先要有丰富的幻想。为了使文章生动活泼,打动人心,常需要想象。有了想象力,眼前的一切就会活起来,动起来,现出勃勃生机,给人以极大的感染。我们可以赋予动物“拟人”或“超人”的特征。写“动物童话故事”可展开大胆想象,使动物拟人化或超人化,这样的“动物”更神奇,更具吸引力,也才能更好表达我们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童话带有浓厚的幻想色彩,我们要能根据自己的某种愿望或思想展开丰富、大胆甚至夸张的想象,构思出一个完整故事来,而能让别人读了这个故事也能感悟到你想表达的这个愿望或

思想。如《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童话中多处描写了幻想:火炉、烤鹅、圣诞树和奶奶,作者运用了丰富的想象进行的虚构。

“动物童话故事”与其它童话故事一样,在描写过程中要倾注作者自己的感情。这是文章成败的另一个关键所在。我们要注意故事的完整性和情节的曲折性。在写之前,我们要根据自己的想法,确定好一个主题思想,并构思好一个完整的故事,且力求故事情节曲折动人。 “一波三折”、“一击三叹”才会令人回味无穷。我们在写童话或寓言故事时,要把事情叙述得波澜曲折,也要像《神笔马良》那样,从“梦中得到神笔”—“用神笔为百姓服务”—“用神笔逃离并惩治贪官”,对情节进行巧妙的安排,必然能引人入胜。当然,我们在写童话的时候,还应该要注意:通过童话故事的描述,启迪人们的思维,对大伙进行思想教育。

这些都弄清楚了,我们就可以开始动笔了。

(二)学习课文,借鉴方法

老师相信小朋友们一定读过很多童话故事,比如:拇指姑娘、丑小鸭、卖火柴的小姑娘??也有小朋友还读过《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郑渊洁的童话》??但是,现在要你们自己写童话,首先要注意什么呢?

首先要想好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情,然后围绕这件事情组织语言。他们到底发生什么事情呢?也就是要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来记叙童话故事,《狮子和鹿》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课文先写鹿在池塘边欣赏自己的两束美丽的角,抱怨自己细长的腿,接着写狮子扑来,细长

的腿帮它脱离险境,而美丽的角差点让它送了命。在这个叙事的过程中,鹿对自己的角和腿的前后不同态度,是课文的重点:

他不着急离开了,对着池水欣赏自己的美丽:“啊!我的身段多么匀称,我的角多么精美别致,好像两束美丽的珊瑚!”??鹿忽然看到了自己的腿,不禁撅起了嘴,皱起了眉头:“哎,这四条腿太细了,怎么配得上这两只美丽的角呢!”

平时,鹿非常欣赏自己美丽的角,而抱怨四条难看细长的腿。当凶猛的狮子向它扑来的时候,鹿的角和腿又有了怎样情况发生呢? 鹿不敢犹豫,撒开长腿就跑。有力的长腿在灌木丛中蹦来跳去,不一会儿,就把凶猛的狮子远远地甩在了后面??鹿的角却被树枝挂住了。??眼看就要追上了,鹿用尽全身力气,使劲一扯,才把两只角从树枝中挣脱出来,然后又拼命向前奔去。

当凶猛的狮子向它扑来的时候,鹿的四条有力的长腿帮它从狮口脱险;而美丽的双角被树枝挂住,险些丧了性命。全文情节紧凑,前后对比鲜明突出,生动有趣地展示了故事内容。

明白了吧!在写童话的时候,我们首先要先想好故事的情节,安排好故事的发展顺序。

为了使童话故事更加得生动、有趣,我们在描写的时候还要注意通过童话故事中的主人公的对话来展开情节、推动故事的发展。比如《陶罐和铁罐》中铁罐的傲慢、蛮横无礼和陶罐的谦虚、友善、克制都在人物的对话中充分展现:

“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铁罐子傲慢地问。

篇三:小学童话故事大全

小学童话故事大全

1、蚂蚱和铁块

一只叫跳跳的蚂蚱在草地里欢乐地蹦跳着。突然它蹦到了一个硬硬的东西上,这个东西大叫:“呀——疼死我了!是谁蹦到了我的背上?”跳跳吓坏了:“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硬硬的东西又说:“哎——我已经没有用了!不用说对不起!”跳跳定睛一看,原来是一个生了锈的铁块,忙说:“谁说你没有用了?我找它理论去!对了,我叫跳跳,交个朋友吧!”铁块开朗了很多,不过还是自卑地说:“你和我一个没有用的人交朋友干什么?”

这时,一个穿军装的士兵走来,看见了铁块,笑着把铁块捡起来就往回走。跳跳紧追不舍,铁块见了,忙喊:“谢谢你跳跳!不过不用救我了,这一次我必死无疑!”跳跳气喘吁吁的说:“要死,也要------死在一起。”铁块不 禁潸然泪下。说着,被士兵带进了兵营,跳跳在兵营旁边的草地里住了下来,除了吃饭和睡觉,它每分每秒都想着如何救出铁块。

过了一段时间,战争爆发了,这个兵营里的士兵被派去打仗,正巧,有拿走铁块的士兵,跳跳用力一蹦,蹦到了这位士兵的手枪袋里,“跳跳!老朋友,还认得我吗?”突然传来一阵声音,跳跳说“这声音是------铁块!哦上帝,老朋友,我还能见到你,你摘哪儿?”手枪上一个重要零件说:“我在这!”跳跳见了,兴奋地说“我就说你有用的!”手枪袋里传来了一阵轻盈的欢笑声

这时一颗手榴弹飞来,把这位士兵炸死了,手枪和跳跳也不例外,不过它们兄弟俩脸上洋溢着欢乐。

2、小虫子和小鸡

曾经,有一只小鸡叫红红,有一天,它正在草地上玩耍,发现了一条小虫子,红红高兴地叫道:“哦!耶!我抓住了一条小虫子。”小虫子诚恳地说:“鸡小姐,求求你放了我吧!我家上有老,下有小,如果没了我,它们可怎么活呀!我可是一条好虫子,不信你可以问大树伯伯和狗大叔哟!”

小鸡红红红听虫子这么一说,心一软,就想放掉这条虫子,刚巧,鸡妈妈赶来了,鸡妈妈说:“你想干什么呀!”小鸡红红眼圈红红地说:“听它刚才的话,我觉得它好可怜,而且它说它是一条好虫子,我还是把它放了吧!”鸡妈妈说:“什么?放了它?傻孩子,你??你??没发烧吧?”妈妈还伸出手来摸了摸红红的头。“可是它说它是一条好虫子,大树伯伯和狗大叔可以给它作证呢!”“那好吧!,我们现在就带它去找证人吧!”虫子听了就有点哆嗦,可是事到临头,只好硬着头皮跟着走了。

小鸡红红叼着小虫子跟着妈妈来到了大树伯伯身边,小鸡说:“大树伯伯,你还认识这么条虫子吗,它是一条好虫子吗?”“认识,就是它,你们看,我这头上的绿叶,一个洞一个洞的,全是它干得,我皮肤上的眼儿,到现在还流水呢?”小鸡红红听了,觉得大树伯伯说的是真的吗?心想还是去问问狗大叔吧!于是又和妈妈带着这条虫子来到了狗大叔家,“狗大叔,你认识这条虫子吗?”狗大叔忿忿地说:“认识,那天就是它咬大树,我来抱不平,它用它的毒针扎我,到现在还疼呢!”

回到家,鸡妈妈问红红:“孩子,你现在打算怎么办?”小鸡没说话,一口把小虫子吞进了嘴里。

3、小草和小雨滴

一天,小草唱着歌探出头来。这时,一滴小雨滴落在了小草的头上。

小草说:“哎呀!是谁落在我的头上了呀?好痛啊!”小雨滴说:“不要误会,不要误会,我是小雨滴白白。”小草说:“我是小草青儿,我们交个朋友吧!”“好啊!好啊!”白白答道。

白白讲述了它为什么来到了这里,青儿说:“原来你要去找你的外婆呀。”“是的。”白白说。“可是,我走不动了,就落了下来。”青儿说:“原来是这样啊!”然后他们又玩起了游戏。 到了晚上,青儿说:“你今晚就睡在我的叶子上吧。”青儿等白白上去,然后随手摘了一个棉花给白白当被子。到了第二天早上,白白不见了,这时,它才想起水珠、雨滴一见到太阳,就会化为水蒸气。因此,青儿又失去了一个朋友,它伤心极了。它又想雨滴飞到了天上,说不定就能找到它外婆呢!想到这,青儿又为它感到开心。

4、小蚂蚁历险记

一天,小蚂蚁想了一个计划:他要外出历险,使自己变成一个真正的男子汉!

小蚂蚁开始收拾包袱了,他想:带什么哪?有了,他去冰箱拿了一些吃的,装了必要的工具,就出发了。

他先来到了沙漠,“沙沙”,小蚂蚁跟着响声走了过来,原来是一条响尾蛇!它拿了一个催眠剂喷到了蛇的脸上,还没有等到响尾蛇开口,它就睡着了。突然,一阵龙卷风刮来,小蚂蚁被卷到一个陌生的地方。

仔细一看:原来这里是小河边。这时旁边的小草开口说话了:喂!你的屁股压到了我,小蚂蚁急忙站了起来连声道歉。不一会的功夫它和小草成了好朋友,在一起玩起了游戏。

在它们玩的正高兴的时候,突然一只老鼠跑了过来,小蚂蚁用花蜜粘住了老鼠,并打败了它。这时小蚂蚁一看时间不早了,该回家去了,但是怎样过河呀?小草这时给他出了一个点子,小蚂蚁听后非常高兴并且顺利的过了河,回到了家里。你知道是什么点子吗?对了,就是利用树叶的浮力渡过了河,你猜对了嘛?

回到家后它把一天的经历告诉了妈妈,妈妈听后夸它长大了,小蚂蚁非常高兴。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17jb.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