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创先争优活动总结

更新时间:2023-05-19 05:08: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龙家圈镇创先争优活动工作情况汇报材料

龙家圈镇位于沂水县城西部,是县城驻地乡镇之

一。总面积94平方公里,辖54个行政村,6.2万口人,是 全国环境优美乡镇 、 省级文明镇。 2011年,全镇实现生产总值29.7亿元,比07年增长72.8%;实现地方财政收入7261.9万元,比07年翻了两番,年均增长43.8%;今年上半年,全镇实现生产总值16.2亿元,实现地方财政收入6300万元,分别同比增长18%和43.3%。

一、 基本情况

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龙家圈镇高度重视全镇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创先争优活动的开展,认真贯彻落实上级部署要求,坚持以 五个基本 、 七个体系 建设为主线,围绕争创基层党组织建设先进镇的总目标,科学谋划;创先争优活动正式启动后,全镇96个党支部、2673名党员按照县委的统一部署和要求,迅速行动,积极投身到创先争优活动中,分镇党委、党支部两个层次召开动员会80场次;按照制定方案、组织实施和检查验收三个阶段,强化措施,真抓落实,迅速在全镇掀起了学先进、赶先进的浓厚氛围。

二、主要做法

(一)明确内容和目标,形成“争什么、创什么”

思想共识。一是及早科学谋划。镇党委就把创先争优作为深化整改落实、巩固和扩大学习实践活动成果的重要抓手来谋划,提出了 争创基层组织建设先进镇 的目标,并印发了创先争优工作实施方案。中央、省、市作出创先争优活动全面部署后,镇党委迅速调整思路,确定了 争做创业先锋,建设富裕文明、生态宜居、和谐幸福龙家圈 的活动主题。各基层党组织也结合实际确定了活动主题。龙家圈村党支部确定了 时时感恩促进步,事事感恩促发展,人人感恩促和谐 主题,镇教委确定了 树先锋形象,做人民满意教师 主题,镇供电所确定了 立足岗位作奉献 主题。二是重抓公开承诺。全镇立足基层党组织职能和党员实际,围绕服务发展、服务社会、服务群众,针对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确定承诺事项,并通过公开栏、党员大会等形式向群众公开,接受群众监督。全镇各级党组织共承诺事项600余件,各村党支部书记在创先争优活动推进会上做出公开承诺,并与镇党委签订承诺书; 2673名党员利用机关每周五学习会、各村每月1-5日学习会、群众大会上分别作出共性承诺、岗位承诺和实事承诺,共承诺事项5000余件。通过公开承诺,进一步细化了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创先争优活动内容和目标。四是营造氛

围。通过印发创先争优活动工作简报15期、制作宣传栏125个,悬挂横幅141条。在全镇形成了 争什么、创什么 的思想共识,营造了浓厚的活动氛围。

(二)把握大局和层次,形成“重统筹、抓共建”工作机制。一是分类指导。镇党组建创先争优活动12人工作专班,明确了 分领域、包乡镇 责任人。按照 抓住农村党建这一重点,攻克企业党建这一难点,加强‘两新’组织党建这一薄弱点 的思路,派出4个指导组,分别对1个领域和7个管理区创先争优活动包干负责,由一名班子成员带队,深入行业所属党组织进行指导,建立示范点10个,切实增强了创先争优活动指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二是镇村共建。镇直单位积极参与镇村结对共建活动,通过落实 五联一帮 措施,协助农村党支部调整建强党支部班子12个,积极协助下派 第一书记 开展工作,帮助结对村有效破解了基层党建、经济发展、社会民生等方面的重难点问题。三是党群共建。坚持将群团工作纳入基层党建工作和创先争优活动的总体布局,做到党群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考核;将工会、团委、妇联负责人列为镇党委创先争优领导小组成员,建立由党建远教站牵头,以工会、团委、妇联、财政等部门组成的党群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在活动阵地建设上坚持“一

室多用”,由党、工、团、妇组织共建共管共用。坚持以基层党组织建设带动基层群团组织建设,将活动范围由党内延伸至党外。通过落实“全覆盖”要求,逐步壮大群团组织,新增基层工会11个、基层团组织12个、基层妇女组织5个。坚持实施“素质提升”工程、“双培双促”工程。将群团组织中的优秀成员培养成党员,将党员培养成群团组织的先锋模范。今年全镇已从群团组织优秀成员中择优推荐入党积极分子89人。

(三)创新方式和方法,形成“比责任、求实效”良好格局。一是坚持抓领导、领导抓。县委成立了由县委书记任组长、县委组织部和县委宣传部牵头抓总的 创先争优 活动领导小组,充实了工作专班力量,落实了专项工作经费,先后3次召开创先争优活动推进会。同时,督促各基层党组织相应成立了以书记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层层签订责任书,对党组织书记提出 活动主题亲自研究、工作方案亲自审定、动员大会亲自部署 要求。建立党员领导干部联系点制度,县级党员领导干部建立联系点25个,并实行 四联三包 ,即每人联系一个乡镇、一个村、一个社区和一家非公企业,包所联系乡镇、分管部门和联系点的创先争优工作责任。二是坚持抓点评、求实效。重点围

绕活动主题、活动载体、活动标准、公开承诺、组织领导五个方面,定期开展点评活动。首先是分层全面评。全县6个指导工作专班分别于7月和10月,对每一个所属党组织创先争优活动整体情况逐一进行点评,通过基层党组织和党员 述 、普通群众 评 、党员之间 议 、上级党组织 审 等规定程序,向382个基层党组织现场下达整改通知书726份。其次是现场观摩评。以19个创先争优活动示范单位为模板,县委创先争优专班共组织召开现场观摩会27场次,由所有参加观摩的单位现场对示范单位的创先争优活动情况进行点评,分享经验、交流心得、发现问题、寻求对策。再次是交叉相互评。县委组织部先后3次组织8个乡镇党委的组织委员开展交叉互评,把评议权完全下放给各位组织委员,并实行现场排队,随后以县委创先争优活动简报的形式予以通报。几个月来,全县共开展同类型党组织间的交叉互评17次,达到了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相互补充、共同提高的目的。最后是重点督办评。经过 排队 ,确定了6个重点整改单位。10月下旬,县委采取县级领导上阵督办、挂号督查、基层销号整改等方式,深入6个重点整改单位实行 二次讲评 ,切实增强了创先争优活动实效。三是抓典型、立标杆。开展 我身边的优秀共产党员

评选宣传活动,县委组织部、宣传部与县广播电视局分别抽调工作人员组成专班,深入31个村、16个县直机关单位进行采访,在群众和职工口头讲述和点评的基础上,深入挖掘优秀共产党员的先进事迹,已在电视、网站、报刊上开辟的专题栏目中宣传真正由群众评出的优秀党员20名,集中宣传了生命不息、奉献不止的文武村书记李质先、咬定集体经济发展不放松的泗湘溪村书记黄选棣、诚信楷模李国楚等典型,在全县掀起了学赶先进的热潮。中央电视台一套《身边的感动》栏目以《李国楚的14年还债路》为题,对李国楚事迹进行了连续两天的报道,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

三、工作成效

各级党组织坚持把创先争优活动作为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抓手,积极探索创先争优活动与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服务人民群众、加强基层组织的最佳结合点,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在“抓中心、促发展”中彰显创先争优。全县各级党组织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市委 三个围绕 、 三个方面 的要求,坚持把创先争优活动与全县中心工作和党员干部岗位实际结合起来,以上项目、转方式、调结构、促发展为主线,找准突破口,选准载体。县发改局以项目争取工作为主线,分设5个项目

党小组,落实三个 一对一 措施。县工商局积极打造 抱团结社 工程,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52户,登记注册农民专业合作社107户,培育、壮大了农村市场经济主体。县烟草局积极向上争取1800多万元无偿资金,新建和平村村委会暨烟叶技术培训中心大楼。兴发集团探索建立工程部、项目部、党支部“三部合一”的“项目党建”模式,在项目党员中设立安全生产巡查岗、工程质量监管岗、技能帮带岗等 “党员先锋岗”,着力围绕服务推动项目建设、监督保障项目质量、凝聚项目建设合力三个方面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到年底,全县可实现生产总值40亿元、财政收入4.6亿元、固定资产投资24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2亿元、出口创汇1.7亿美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同比增长8%,主要经济社会发展指标,均超额完成 十一五 规划目标。

(二)在 “保平安、促和谐”中彰显创先争优。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成功举办公共安全 昭君高层论坛 等4项大型活动;通过开展县级领导干部 开门接访,带案下访,主动约访,上门回访 ,化解了涉法涉诉、重信重访、越级上访等信访疑难问题39件。围绕争创省级 优秀平安县 目标,建立了县乡两个层级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健全了乡镇维稳中心,

建立了覆盖城乡的 大调解 协调机构;通过开展具有兴山特色的大走访、大排查、大整治、大宣传,群众公众安全感满意率达95%,在全市测评中排位靠前;审判监督管理被誉为 兴山经验 在全省推介,首创 木箱法庭 的黄粮法庭被最高人民法院授予 全国优秀人民法庭 称号。全县综治维稳工作全面实现了 三无 、 三好转 ,即:无一起群体性事件,无一个黑恶团伙势力,无一件重大安全事故、信访秩序明显好转、校内和校园周边秩序明显好转、复杂地区治安秩序明显好转,总体上保持了全县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人民安居乐业的良好局面。

(三)在“重民生、解民难”中彰显创先争优。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在服务群众上有新招,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统筹解决好群众最关心、反映最强烈的民生问题。教育教学质量逐步提高,高(中)考取得较好成绩,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实现远程教育“班班通”全覆盖,向5800名贫困学生发放救助金400万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9.61%,完成峡口等4个乡镇卫生院改造,县中医院、县妇幼保健院业务楼竣工,城乡居民健康档案建设工作推进有序,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扎实有效;建成5.2万平方米廉租住房,新启动1.5万平方米廉租住房项目。全县新增就

业岗位3011个,开展农村党员就业创业技能培训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14728人次,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 1198名超龄人员按灵活就业人员政策纳入养老保险,五项社会保险参保96346人,同比增长10%;全县累计发放五项社会保险金8055万元,同比增加2308万元,发放城乡低保金,五保供养资金,医疗救助资金2350万元。同时,通过领导挂点、部门帮村、党员帮户,县直部门3500余名党员干部联系7000余名生活困难党员和群众,走访群众4000余户,收集意见建议700余条,为群众解决各类实际问题1500多件。全体党员积极践诺,为群众办实事1.8万余件,帮助服务对象或基层群众解决民生难题3.1万余个。

(四)在“抓基层、打基础”中彰显创先争优。按照省委统一要求,把各级各部门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具体落实到 五个基本 建设这一基础工程和工作主线上来。在落实 八个一 即制定一个规划、出台一套方案、抓实第一责任、建好一批专班、健全一套网络、完善一批制度、规范一套台帐、形成一套督导机制的过程中,切实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一是组织更加健全。成立了 两新 组织党工委,建立 两新 组织党组织25个,实现了 应建尽建 ;选派党组织书

记15名、党建联络员(指导员) 108名,充实了 两新 组织党建工作人员队伍。二是队伍更有活力。各基层党组织创新设计了丰富多样的活动载体,激发了党员队伍活力。水月寺镇党委组织 民情大走访、发展大比武、活力大评选 三大行动、民营企业雅佳木器厂党支部着力壮大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县一中党总支把党员责任区建在校门口等经验在全县交流推广。三是保障更加有力。县、乡、村三级和结对帮扶单位共投入资金320万元,新建16个、改扩建22个村级办公活动场所,并按 八有五室 的标准,努力打造集党务、村务、商务、服务于一体的党员群众服务中心。新增集体经济收入过5万元的村29个,全县达到56个,提前实现了县委确定的 50%的村集体经济收入过5万元、其它村过2万元 的目标。四是创新更有提高。农村 两会两评 党建模式的工作重心由 搭架子 适时向 保运行 转移。该模式入选 全省党的基层组织‘五个基本’建设创新项目 ,并荣获 宜昌市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创新项目一等奖 。 红色阳光工程 着力在拓展实施范围上下功夫,进一步缓解了农村党组织 后继乏人 难题,在全省党的基层组织 五个基本 建设创新项目评奖中再获优胜奖。通过成立创业党支部、深化拓展 百村面对面、千人手握手 党

组织和党代表服务返乡农民工创业活动,构建了党组织和党员助推全民创业新机制,在全县掀起了全民创业热潮。

四、存在的不足

虽然我县创先争优活动开局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与市委的要求和群众的期盼还有较大差距。一是各类党组织进展不够平衡。社区和 两新 组织创先争优活动载体不够丰富。二是极少数单位工作方式方法较为陈旧,不善于以活动统领和推动中心工作的开展,存在活动与中心任务 两张皮 现象。三是极少数单位措施上存在弱化现象,工作缺乏创新,特色和亮点不多,载体没有新意。

五、明年工作打算

严格按照中央、省、市委要求和全县创先争优活动实施方案的具体部署,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做到责任再落实、督导再深入、宣传再加强。着眼 五个基本 强基础、 七个体系 管长远,重点推动 四个转变 ,即:以加强党务工作人员队伍建设为切入点, 两新 组织党建实现由 抓组建 向 抓活动 转变;以建设服务型党组织为宗旨,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实现由 建 向 用 转变;以明年换届为契机,加强 领头雁 队伍建设,推动基层党组织书记由 被

动事务型 向 学习型、服务型、发展型 转变;在 学、比、赶、超 四个字上做文章,整个创先争优活动实现由 党内活动 向 带动全社会创先争优 转变,以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 四个转变 ,不断把创先争优活动引向深入,推动全县基层党建工作取得新成效、开创新局面。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46n4.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