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亭片区涵洞及蟠龙湖详细情况

更新时间:2024-04-02 14:50: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凉亭片区涵洞及蟠龙湖(七一水库)改造工

程详细情况

1楼

凉亭片区地处重庆合川北城,流经七一水库至青龙桥的排水涵洞,南北横穿凉亭片区,是北城主要的排水通道之一。该涵洞始建于1987年,全长1235米,担负着七一水库流域15平方公里雨水和城区部分污水的排泄任务。

目前,合川区·委、区ZF启动了凉亭片区拆迁排危改造工程,为了让广大市民了解此项工程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记者采访了合川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区“两片”(凉亭片区、文峰塔片区)危旧改造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李明。

记者:凉亭片区排危改造拆迁工程已经启动。区委、区ZF启动此项工程基于哪些原因?

李明:凉亭片区排危改造工程是为彻底整治凉亭片区现状涵洞和凉亭片区地质危害及场地内危旧房屋存在的安全隐患而实施的一项解困宜居工程。启动此项工程,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原因:

一是现状涵洞自身存在结构安全隐患。主涵洞上部部分区域覆盖土厚度,严重超过设计要求,部分梁板式涵洞区域存在钢筋外

露锈蚀和混凝土板开裂,条石涵洞部分洞顶拱圈存在纵向和横向裂缝。主涵洞地基持力层部分区域因基础变形、沉降不均匀等原因,造成涵洞底板错位达20-40cm,地基基础变形引起的涵洞损伤,使涵洞不能满足安全性要求。

二是凉亭片区涵洞及周边区域回填土层存在安全隐患。该区域内约0.7平方公里均为高填方回填。涵洞被掩埋于土层之下,目前涵洞顶上大部分区域都建有建筑物。受涵洞及周边回填土沉降和洪水冲击及浸泡影响,凉亭片区的部分道路、房屋建筑等不同程度开裂、倾斜和变形。

三是合州市场严重超容,存在严重的消防安全隐患。随着合川城市区域扩大,城市人口增加,合州市场容量已经严重不适合城市发展的需要。市场内部多处消防通道堵塞,消防安全隐患严重。再加上涵洞斜穿市场地下区域,更是加重了安全隐患。 记者:除上述三个方面原因外,启动凉亭片区排危改造拆迁工程有没有其它方面的原因?

李明:有,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草街航电枢纽工程建成后,将会对凉亭片区的地质、泄洪和排污造成非常大的影响。具体地说,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草街航电枢纽工程建成后,极易引发凉亭片区大型地质灾害。由于凉亭片区是回填而成,绝大部分填料为砂卵石,许多区域在水的作用下因砂的流失而形成孔洞,再在水的作用下而失稳,加之凉亭片区的房屋结构形式多为浅基础,基础臵于回填地质层上,地基容易变形,必会给建筑物带来安全隐患;再加上凉亭片区的房屋多为砖混结构,抗变形能力差,地基的不均匀沉降直接威胁地面建(构)筑物的结构安全。目前,已有部分建筑物基础、墙体出现开裂、倾斜等现象。草街航电枢纽工程建成后,由于水位升高,再加上场地内回填物浸水,强蓄水浸泡,极易导致地基不稳、地基沉降及地基不均匀沉降等险情,严重时会导致房屋坍塌等后果。

二是根据涵洞高程分析,草街库区蓄水至203.5m高程时,主涵洞将全部被水淹没,由现在的无压排水变为有压排水,涵洞的防洪功能将会丧失,一旦出现特大暴雨,将会给凉亭片区造成洪灾。

三是凉亭片区主涵洞除泄洪外,还承担了该片区的雨污水排放功能。而该片区的地下排污管网,普遍存在垮塌、堵塞、渗水等问题,下水道沼气无法正常排出,污水靠地表渗透浸泡进入主涵洞。草街航电枢纽成库后,常年水位将淹没该片区大部分地下管网,很难实施城市污水截流,必会对库区造成水质污染。对凉亭

片区实施拆迁排危改造工程,其中也包括对该片区雨污管道的截流整治。

记者:凉亭片区排危改造工程的基本定位是什么?

李明:凉亭片区排危改造工程的基本定位是:以把合川建设成为富强、美丽的区域性中心大城市为发展机遇,彻底整治凉亭片区涵洞安全隐患,以打造北城商业核心轴为突破口,使合川再现区域商业中心的繁荣地位,开启合川新一轮商业崛起之辉煌。

记者:凉亭片区排危改造完成后,新打造的凉亭片区将要达到怎么样的效果?请给广大市民介绍一下。

********************

李明:为彻底消除凉亭片区的安全隐患,我区将于2009年至2011年实施凉亭片区排危改造工程,新建上游分流隧洞,分流水产校流域11.5平方公里汇水,减轻凉亭片区的泄洪压力,同时对现状涵洞进行彻底整治,完善北城雨污排放系统及城市基础设施,比如给排水、公厕、停车位等,将现有园区涵洞暗渠改造成为城市景观水系,结合涵洞排危整治,拆除凉亭片区危旧房屋,将凉亭片区打造成为北城商业核心轴,通过建立完善的商业体系,集中

面向中高档消费市场,构建购物、餐饮、娱乐、休闲、体验、生活服务等全方位商业服务功能,布局先进的商业业态,打造知名的购物天堂,建设合川新时期的商业中心。同时在凉亭片区内,新建蟠龙湖公园,通过园林景观与环境小品布臵,将合川历史人文融入滨水环境设计之中,为市民提供动静相宜、丰富多彩的亲水体验,使凉亭片区融入美丽合川的秀美画卷之中。

2楼

我区将于2009年至2011年实施凉亭片区排危改造工程,新建上游分流隧洞,分流水产校流域11.5平方公里汇水,减轻凉亭片区的泄洪压力,同时对现状涵洞进行彻底整治,完善北城雨污排放系统及城市基础设施,比如给排水、公厕、停车位等,将现有园区涵洞暗渠改造成为城市景观水系,结合涵洞排危整治,拆除凉亭片区危旧房屋,将凉亭片区打造成为北城商业核心轴,通过建立完善的商业体系,集中面向中高档消费市场,构建购物、餐饮、娱乐、休闲、体验、生活服务等全方位商业服务功能,布局先进的商业业态,打造知名的购物天堂,建设合川新时期的商业中心。同时在凉亭片区内,新建蟠龙湖公园,通过园林景观与环境小品布臵,将合川历史人文融入滨水环境设计之中,为市民提供动静相宜、丰富多彩的亲水体验,使凉亭片区融入美丽合川的秀美画卷之中。

作者:曾凡华 在城市化的发展进程中,拆迁改造是各方当事人共同面临的难题,重庆市合川区通过细致周到的工作,破解难题,成效显著。本文生动记录了这一过程。

重庆的雾真是名不虚传,在合川区采访的那几天,上午总是雾气沉沉,见不着太阳。待到风飘雾散,合川之美才渐渐显露出来。这个进出重庆的咽喉之地,这个古巴国的别都,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旅行者,他们挤满了钓鱼城条石铺就的甬道,塞满了江边火锅城的方桌。眼下这座江城,正在温暖的阳光下慢慢煨着,冒着泡,热气腾腾地收纳着人间百味,并将它真实地呈现在我们面前。

重庆之行,谈起合川的拆迁事,一下子激起我的兴趣。几年前被媒体炒得沸沸扬扬的那个最牛重庆钉子户,人们当记忆犹新,而合川凉亭片区的这次大拆迁却涉及到合川的5042户家庭,房屋拆迁总面积达47万平方米,均得到合理的安臵。区重点项目办公室胡彬主任对我说:当时,他搞完凉亭片区拆迁入户调查,头都要炸了:“拆迁改造范围太大了,要沿着蟠龙湖至青龙街,东西宽约210米,南北长约1.8公里,此间不仅有棚户区,也有商业区; 不仅有旧城老宅,而且有居民新区,其拆迁难度可想而知……”

“听说这么大的拆迁,没出现一个钉子户?”我问他。“啷个没得哟?”

老胡苦笑着,指指市中心那片正在收尾的拆迁工地说,“你去问问洛阳溪街农贸市场的唐董事长,问问洛阳门街?袁氏羊杂?袁老板和交通街居民潘先义就晓得了。”

于是,我真的就去采访了他们。

形销骨立的唐中华是洛阳溪街农贸市场“第一个吃螃蟹者”。他白手起家,带一帮失地农民,花了几年时间,弄起偌大一片市场,年成交额超过4.5亿元,时下正是生意红火的季节,可区政府一声令下,说拆就要拆。这不啻当头一个霹雳,把他炸懵了。农贸市场脚下的洛阳溪街,14年前,还是一条灌溉取水的小溪沟,每年桃花水一下来,都会泛滥成灾。是当时的决策者在河沟埋设巨大的水泥涵管,用作城市的排污孔道,而他的农贸市场就建在这排水孔道之上。市场创建之初,真是历经了千难万苦,前后集资数千万,才形成今天这个拥有着1000多个摊位,6000多从业人员的综合大市场。他知道,这些年,市场的容量已达饱和,已难以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且市场内部多处存在消防隐患,再加上洛阳溪涵洞斜穿市场地下区域,个别地段曾发生过塌陷险情,如同埋下的一颗“隐性炸弹”,随时有“爆炸”的可能。市政府决定实施凉亭片区的排危改造,合川市场首当其冲。其实他晓得,从明朝开始到1985年,合川主城区也基本局限在明代的13道城门以内。洛阳溪被填埋之后,成为一条地下的涵洞,承担了北城片区的泄洪和排污的功能。于是,昔日的洛阳溪上,耸立起了鳞次栉比的房舍和楼宇,昔日的溪沟变成了繁华的市街,如今被辟为饮食娱乐风情特色街区,每当夜幕降临,这里霓虹闪烁、人头攒动,本地人、外地

人,塞满了这里的餐馆和酒吧,他们猜拳划掌、歌笑扰攘,却不知危机之将至……

1998年8月22日,合川大雨滂沱。夜里9点钟,洛阳溪街的居民唐文琴,听到有异样的声响,她吃惊地发现:客厅的墙壁在嚓嚓开裂!她吓坏了,拉起儿子就往外跑。邻居们也闻风而动,冒雨冲到街上。原来,整幢楼房墙面上,贯穿了一条长长的裂纹。附近几幢楼房的住户,也出现了类似的情况……市里启动了应急机制,灾民被迅速疏散安臵,危房区拉起了警戒线。

待洪水退去,市委书记戴上安全帽,带了一帮人,钻到臭气熏天的地下排污涵洞察看险情。他发现一些部位钢筋外露、锈蚀严重,有的混凝土板开裂,洞顶拱圈上出现纵向裂缝,涵洞底板也发生错位。这说明,地基沉降仍在继续,地基基础变形引起的损伤使涵洞已经不能满足安全要求,于是吩咐随行的部门领导:“立即组织专家对受损房屋进行鉴定,制定方案排危加固,确保住户安全!”

几个月后,居民们回到了自己的家。尽管险情暂时排除,但安全问题依然存在。囿于当时条件,住户只好用报纸把墙壁的裂缝糊上,以作观察监视之用……如同雪上加霜,原来规划建在城市上游的水电站,也因“种种原因”搬到了城市下游,洪水倒灌的问题接踵而至。

凉亭片区危旧房拆迁改造方案,再次提到了新一轮城市管理者的议事日程。从青岛调过来任区委书记的王作安,下车伊始,就触摸到这个城

市的“敏感部位”。在经过一阵紧锣密鼓的论证、筹划之后,决定将凉亭片区危旧房的拆迁改造,作为区委、区政府实施“美丽合川”战略的破题之作。他明白,合川人需要有一个大美的合川,因有大美,才无须急功近利,因有大美,合川人的心灵才圆满充盈,生活才风流有自。

唐中华任董事长的合川农贸市场,就在凉亭片区的中心,是这次撤迁的重中之重。其实,台风的中心并不平静。那天,唐中华转到市场3号楼区,看到那开裂的楼体时,心里也明白人命关天,不拆不行。可真的要把当年他带着失地农民用血汗建起来才刚刚开始赢利的农贸市场拆掉,比剜他的肉还要痛!

就在他万般无奈、痛苦彷徨的当口,区委王作安书记邀他去办公室摆“龙门阵”:“唐老板,你懂市场,我最近写了篇关于中国城市近郊失地农民生存问题的文章,向您请教!”王书记开口不谈拆迁的事,毕恭毕敬地向他求教,弄得唐老板有点诚惶诚恐。“王书记,您莫绕弯弯,有话直说!”脑子灵泛的唐中华明白:王书记在社科院财贸研究所做博士后的出站报告,就是以此为主题。

王书记一边笑,一边侃侃而谈,从“土地的隐性溢出效应”讲到“城市化的溢出效应”,从“即期补偿”讲到“溢出补偿”,最后才绕到凉亭片区目前面临的现实危机和发展方向上。“拆迁”的事只字未提,而此间的利害得失,却尽在不言之中。

“啷个叫水平,这就叫水平!”时过境迁之后,唐中华对我说起此事

仍感慨系之。

响鼓不用重锤。王书记的“迂回战”没打完,唐中华就“投降”了。他说:“王书记,合川市场拆迁的事,您就放心吧!半月内拆不完,您把我唐字倒着写!”一听这话,王书记站起向他直打拱手:“拜托!拜托您唐老板了!”就这样,“军令状”一立,唐中华就没了退路。至于他怎么去说服9位董事会成员、61位股东和6000多经营户呢,农民出身的董事长唐中华,没有向我细讲,我只是听“动迁小组”的人说,经过唐老板的“游说”,截至2009年11月13日24时,合川市场被拆迁固定摊位成功签约1420户,完成签约任务100%;门市最终核实为131户,已成功签约130户,完成签约任务99.23%。11月30日,凉亭片区排危改造工程开工奠基。

当初修建合川市场时,唐中华作为建设者,昼夜操劳,每天只睡两小时;如今合川市场拆迁,唐中华作为组织者,上要对区委、区政府负责,下要对股东、经营户负责,每天也只能睡两小时。拆迁任务完成后,唐中华嗓子成了“唐老鸭”,人也明显地老了。

这边有整体的合川市场,那边也有个体的“袁氏羊杂店”。袁开伦12年前下岗经商,开了家“袁氏羊杂”汤锅店。夫妻俩起早贪黑,惨淡经营,终于将这个小小的羊杂店办成了洛阳溪街区最大的特色餐馆。先后扩展了3个门面,雇有几十个服务员,每日的“流水”数万。这一拆迁,鸡飞蛋打,将来何以谋生?妻子李君的态度很坚决:不搬!

一开始袁开伦的确有些想不通,还以饮食街区代表的身份,到区信

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系中国诗歌学会理事、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报纸副刊研究会常务副会长,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著有诗集《洞庭军号》《辽远的地平线》《士兵的维纳斯》,译著《普希金诗选》,散文诗集《绿雪·野性的土地》,散文集《月蚀》,长篇小说《碧血黄花》,中篇小说《桐花雨》,长篇报告文学《最后一战》《牺盟·牺盟》等,其中长篇报告文学《神农架之野》获1990-1991年全国优秀报告文学奖。《荡匪大湘西》获第三届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奖, 50集大型电视文献纪录片《开国英雄》(总撰稿)、100集大型电视文献纪录片《共和国之最》(总撰稿)入选第十七届中国电视金鹰奖,长篇电视连续剧《蓝色三环》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中篇电视连续剧《窦娥冤》获第二十一届中国电视金鹰奖。其作品《最后一战》《韶山红松》《政委上山》等被翻译成日、英、法等国文字介绍到国外。长诗《我们在太行山上》获中国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胜利之歌”征文特等奖。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v9dr.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