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望都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word含答案

更新时间:2024-05-17 04:21: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15-16第二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选对的得4分,错选、多选或不答的得0分。) 1.1、关于曲线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 B. 变速运动一定是曲线运动 C. 曲线运动一定不是匀变速运动 D. 变加速运动一定是曲线运动

2.一艘小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4 m/s,渡过一条宽200 m,水流速度为5 m/s的河流,则该小船

A.能到达正对岸 B.以最短时间渡河时,沿水流方向的位移大小为250 m C.渡河的时间可能少于50 s D.以最短位移渡河时,位移大小为200m

3.如图所示,两个小球固定在一根长为l的杆的两端,绕杆上的O点做圆周运动。当小球A的速度为vA时,小球B的速度为vB,则轴心O到小球A 的距离是( )

A. vA(vA?vB)l B.

vAl

vA?vB C.

(vA?vB)l(v?vB)l D. A

vAvB4.已知质量分布均匀的球壳对壳内物体的引力为零.假设地球是一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地面处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一小石块从矿井口开始下落,已知矿井深度为H,则小石块下落到井底所用的时间t A.等于H2H2H2H B.小于 C.等于 D.大于 gggg5.关于物体的运动和力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做曲线运动时,其加速度的方向一定改变 B.物体做圆周运动时,其所受合外力的方向一定指向圆心

C.物体做匀速率曲线运动时,其所受合外力的方向总是与速度方向垂直 D.物体做速率逐渐减小的直线运动时,其所受合外力一定为定值

6.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约为8 km/s,某行星的质量是地球质量的2 倍,半径是地球半径的8倍,则该行星的第一宇宙速度约为

A.2 km/s B.4 km/s C.16 km/s D.32 km/s

7.如图所示,a、b两小球分别从半圆轨道顶端和斜面顶端以大小相等的初速度v0同时水平抛出,已知半圆轨道的半径与斜面竖直高度相等且在同一竖起面内,斜面底边长是其竖直

高度的2倍.若小球b能落到斜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球一定先落在半圆轨道上 B.b球一定先落在斜面上 C.a球可能先落在半圆轨道上

D.a、b不可能同时分别落在半圆轨道和斜面上

8.如图所示,把一个长为20cm,劲度系数为360N/m的弹簧,一端固定,作为圆心,弹簧的360

另一端连接一个质量为0.50kg的小球,当小球以 r/min的

π转速在光滑水平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时,弹簧的伸长应为( )

A.5.2cm B.5.3cm C.5.0cm D.5.4cm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或不答的得0分。)

9.关于地球同步通信卫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同步通信卫星和地球自转同步,卫星的高度和角速度都是确定的 B.同步通信卫星在空间的位置是可以选择的 C.月球离地面的高度比同步卫星低

D.我国发射的同步通信卫星一定在北京的正上方

10.在发射地球同步卫星的过程中,卫星首先进入椭圆轨道Ⅰ,

然后在Q点通过改变卫星速度,让卫星进入地球同步轨道Ⅱ.则

A.该卫星的发射速度必定大于第二宇宙速度11.2km/s B.卫星在同步轨道Ⅱ上的运行速度大于第一宇宙速度7.9km/s

C.在轨道Ⅰ上,卫星在P点的速度大于在Q点的速度 D.卫星在Q点通过加速实现由轨道Ⅰ进入轨道Ⅱ

11.宇航员到了某星球后做了如下实验: 如图甲所示,将轻杆一端固定在O点,另一端固定

一小球,让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做半径为R的圆周运动.小球运动到最高点时,杆与小球间弹力大小为FN,小球在最高点的速度大小为v,测得弹力的大小FN随速度的二次方v变化的关系如图乙FN-v图象所示.根据所给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大小g=

R

2

2

O m Ⅱ Ⅰ P 地 Q

B.小球的质量m =

2

aR bC.v=2b时,在最高点杆对小球的弹力大小FN =2a D. FN =

11a时,小球在最高点杆的速度v=b 2212.如图所示,两物块A、B套在水平粗糙的CD杆上,并用不可伸长的轻绳连接,整个装置

能绕过CD中点的轴OO1转动,已知两物块质量相等,杆CD对物块A、B的最大静摩擦力大小相等,开始时绳子处于自然长度(绳子恰好伸直但无弹力),物块B到OO1轴的距离为物块A到OO1轴的距离的两倍,现让该装置从静止开始转动,使转速逐渐增大,在从绳子处于自然长度到两物块A、B即将滑动的过程中,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受到的静摩擦力一直增大

B.B受到的静摩擦力先增大,后保持不变 C.A受到的静摩擦力是先增大后减小 D.A受到的合外力一直在增大

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14分。按题目要求作答。)

13.(4分)如图所示,某同学在研究运动的合成时做了下述活动:用左手沿黑板推动直尺竖

直向上运动,运动中保持直尺水平,同时用右手沿直尺向右移动笔尖.若该同学左手的运动为匀速运动,右手相对于直尺的运动为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则关于笔尖的实际运动,下

的CAOBO1D下

A.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夹角逐渐变大 B.加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夹角逐渐变大 C.单位时间内的位移逐渐变大 D.速度变化率保持不变

14.(10分)在研究物体做平抛运动的实验中,用一张印

有小方格的纸记录物体运动的轨迹,小方格的边长L=2.50cm.如图所示,在oxy坐标系中记录了小球做平抛运动途中的几个位置,标记为a、b、c、d四点,a点的坐标设为(0.00 ,0.00)cm,已知重力加速度g取10.00m/s,则(所有计算结果保留两位

2

小数)

(1)小球平抛的初速度V0= m/s (2)小球经过b位置的速度Vb= m/s

(3)小球开始做平抛运动的位置坐标为: x= cm y= cm

四.计算题(本题共4小题,共38分。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演算步骤。) 15.(8分) 一细杆与水桶相连,水桶中装有水,水桶与细杆一起在

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如图所示,水的质量m=0.5kg,水的重心到转轴的距离l=50cm。

⑴ 若在最高点水不流出来,求桶的最小速率;

⑵ 若在最高点水桶的速率v=3m/s,求水对桶底的压力。

15.(10分)如图所示,宇航员站在某质量分布均匀的星球表面斜坡上,从P点沿水平方向以

初速度v0抛出一个小球,测得小球经时间t落到斜坡上另一点Q,斜面的倾角为α,已知该星球半径为R,万有引力常量为G,求:

(1)该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 (2)该星球的质量M.

17.(10分)如图所示.用一根长为L的 细线一端系一质量为m小球(可视为质点),另一端固定在一光滑圆锥顶上,圆锥顶角为2θ,当圆锥绕竖直轴作匀速圆周运动的角速度为ω时,求线的张力T

18.(10分)如图所示,A是地球的同步卫星,另一卫星B的圆形轨道位于赤道平面内,离地

面高度为h.已知地球半径为R,地球自转角速度为ω0,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O为地球中心. 则

(1)求卫星B的运行角速度ωB .

(2)若卫星B绕行方向与地球的自转方向相同,某时刻 A、B两卫星相距最近(O、B、A在同一直线上),则经过多长时间t它们相距最远(B、O、A在同一直线上)

高一物理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单项选择题

题号 答案

二、多项选择题

题号 答案

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14分。按题目要求作答。) 13. CD (给分类似多项选择题)

14.(每空2分)(1) 1.00m/s (2) 1.25m/s (每空3分)(3) -2.50cm -0.31cm 四、计算题(本题共4个小题,共38分。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演算步骤。) 15.(8分)【解析】 ⑴ 以水桶中的水为研究对象,在最高点恰好不流出来,说明水的重力

2v0恰好提供其做圆周运动所需的向心力,此时桶的速率最小。此时有 mg=ml,则所求的

1 A 2 B 3 B 4 D 5 C 6 B 7 C 8 C 9 AB 10 CD 11 AB 12 BD 最小速率为 v0=

gl=10?0.5m/s=2.24m/s。

⑵ 在最高点,水所受重力mg的方向竖直向下,此时水具有向下的向心加速度,处于失重状

态,其向心加速度的大小由桶底对水的压力和水的重力决定。

v2由向心力公式F=m 可知,当v增大时,物体做圆周运动所需的向心力也随之增大,由于vr=3m/s>v0=2. 24m/s,因此,当水桶在最高点时,水所受重力已不足以提供水做圆周运动所需的向心力,此时桶底对水有一向下的压力,设为FN,则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FN+

v2mg=m ,

r

32?0.5?N?0.5?10Nv20.5故 FN=m -mg=4N。

r2v0R2tan?2v0tan?16.(10分)【答案】(1)g= (2)M?

tGt12gt2【解析】(1)由平抛运动的知识得:tan α= (4分) v0t2v0tan? (2分) tMm(2) 对星球表面物体:可知 G2=mg,(2分)

R则g=

2v0R2tan?故:M? (2分)

Gt

17. 设绳长为L,锥面与竖直方向夹角为θ,

ω增大时,T增大,N减小,当N=0时,角速度为ω0=当ω<ω0时,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Tsinθ-Ncosθ=mωLsinθ, Tcosθ+Nsinθ=mg,

解得T=mωLsinθ+mgcosθ;

2

2

2

当ω>ω0时,小球离开锥子,绳与竖直方向夹角变大,设为β,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Tsinβ=mωLsinβ, 所以T=mLω

22

gR218.(10分)【答案】(1)B =(2) t =3(R?h)【解析】(1)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和向心力公式得

(2k+1)πgR??0(R?h)32 k=0、1、2、…

GmM= m(R + h)2Mm= mg 2R2B (R+h) (2分)

G (2分)

gR2联立①②得 B = 3(R?h)(2)由题意应有 (分)

联立③④得 t =B (2分)

-0

)t = (2k+1) k=0、1、2、… (2

(2k+1)πgR2??0(R?h)3 k=0、1、2、… (2分)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val7.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