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4- 阿司匹林片中乙酰水杨酸含量测定

更新时间:2023-03-08 06:07:3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实验四 阿司匹林片中乙酰水杨酸含量测定

一、实验目的:

1. 学习返滴定法的原理与操作。

2. 学习阿司匹林药片中乙酰水杨酸含量的测定方法。 3.通过实验学习设计酸碱标定步骤与酸碱体积比的步骤 4. 学习利用滴定法分析药品。

二、实验原理:

乙酰水杨酸(阿司匹林)是最常用的药物之一。它是有机弱酸(pKa=3.0),结构为

摩尔质量为180.16g·mol-1,微溶于水,易溶于乙醇。化学名称:(邻——乙酰氧基苯甲酸)分子式(C9H8O4),在NaOH或Na2CO3等强碱性溶液中溶解并分解为水杨酸(即邻羟基苯甲酸)和乙酸盐:

由于它的pKa酸解离常数较小,可以作为一元酸用NaOH溶液直接滴定,以酚酞为指示剂。为了防止乙酰基水解,应在10?C以下的中性冷乙醇介质中进行滴定,滴定反应为:

直接滴定法适用于乙酰水杨酸纯品的测定,而药片中一般都混有淀粉等不溶物,在冷乙醇中不易溶解完全,不宜直接滴定,可以利用上述水解反应,采用反滴定法进行测定。药片研磨成粉状后加入过量的NaOH标准溶液,加热一定时间使乙酰基水解完全,再用HCI标准溶液回滴过量的NaOH,以酚酞的粉红色刚刚消失为终点。在这一滴定中,1 mol乙酰水杨酸消耗2 mol NaOH。

乙酰水杨酸(阿司匹林)是最常用的解热镇疼药之一,是有机弱酸,酸解离常数为Ka=1×10-3(pKa=3.0),摩尔质量为180.16 g/mol,微溶于水,易溶于乙醇;干燥中稳定,遇潮水解。阿司匹林片剂在强碱性溶液中溶解并分解[乙酰水杨酸中的酯结构在碱性溶液中很容易水解为水杨酸(邻羟基苯甲酸)和乙酸盐], 水杨酸(邻羟基苯甲酸)易升华,随水蒸气一同挥发。水杨酸的酸性较苯甲酸强,与 Na2CO3 或 NaHCO3 中和去羧基上的氢,与 NaOH 中和去羟基上的氢。由于药片中一般都添加一定量的赋形剂如硬脂酸镁、淀粉等不溶物(不溶于乙醇),不宜直接滴定。因此其含量的测定经常采用返滴定法(误差:无事先中和去游离酸,乙酰水杨酸片剂中由于含有少量稳定剂酒石酸和枸橼酸,制剂工艺过程中又可能水解产生水杨酸和醋酸,)。将药片研磨成粉状后加入过量的 NaOH 标准溶液,加热一段时间使乙酰基水解完全。再用 HCl 标准溶液回滴过量的NaOH(碱液在受热是易吸收CO2,用酸回滴定时会影响测定结果,故需要在同样条件下进行空白校正)滴定至溶液由红色变为接近无色(或恰褪至无色)即为终点。此时,PH=7-8。

在这一滴定反应中,总的反应结果是1mol乙酰水杨酸消耗2mol NaOH(酚羟基 PKa 约为10。NaOH溶液中为钠盐,加酸,PH<10时,酚又游离出)

三、主要试剂和仪器:

1. 烘箱、称量瓶、电炉、研钵、电子天平、水浴锅

2.无水Na2CO3基准试剂、1mol·LNaOH溶液、酚酞指示剂(2g·L乙醇溶液)、甲基橙指示剂、阿司匹林药片

四、实验步骤:(两人合做) 1. 1mol·LNaOH溶液的配制:

用烧杯在粗天平上称取4g固体NaOH,加入新鲜的或煮沸除去CO2的蒸馏水,溶解完全后,转入带橡皮塞的试剂瓶中,加水稀释至100 mL。

2. 0.1mol/L HCl溶液的标定(用量筒取HCl(1+1)10mL稀至550mL,混匀。)

用分析天平减量法称取三份无水Na2CO3基准物(0.12-0.14g)于锥形瓶中,加20-30mL水溶解,加2滴甲基橙,用待标定的HCl溶液滴定至溶液由黄色变为橙色为终点。计算HCl的准确浓度。

CHCl=

-1

-1

-1

2?mNa2CO3VHCl?MNa2CO31000(mol/L)=18.87×

mNa2CO3VHCL(mol/L)

3. 药片中乙酰水杨酸含量的测定

从老师处领取n片药片,称量其总量(准至0.0001g),在瓷研钵中将药片充分研细并混匀,转入称量瓶中。准确称取0.6 ?0.05g药粉置于干燥的100mL烧杯,用移液管准确加入25.00mL 1mol·L

-1

NaOH标准溶液后,盖上表面皿,轻摇几下,水浴加热20min,

迅速用流水冷却(防水杨酸挥发、防热溶液吸收空气中的CO2、防淀粉、糊精等进一步水解),将烧杯中的溶液定量转移至100mL容量瓶中,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线,摇匀。 准确移取上述试液10.00mL于250mL锥形瓶中,加20-30mL水,加入2滴酚酞指示剂,用0.1mol·L

-1

HCl标准溶液滴至红色刚刚消失即为终点。平行测定3份,根据所消耗的

HCl溶液的体积计算药片中乙酰水杨酸的质量分数(%)。分别计算药粉中乙酰水杨酸的含量(%)和每片药中乙酰水杨酸的含量(g/片)。

ω乙酰水杨酸

%=

VNaOH?1??3V?V??NaOH??CNaOH?M乙阿斯匹林?10HCl2?VHCl空白?m阿斯匹林?125.00?CNaOH?25.00?VHCl?()??M?10?32VHCl空白??m?100℅

???100%

注:VNaOH=25.00mL,CNaOH为经加热处理的NaOH原始溶液的浓度。

3.NaOH标准溶液与HCl溶液体积比的测定

用移液管准确加入25.00mL 1mol·L

-1

NaOH标准溶液于100mL烧杯中,,在与测定药粉

相同的实验条件下进行加热,冷却后,定量转移至100mL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线,摇匀。准确移取上述试液10.00mL于250mL锥形瓶中,加20-30mL水,加入2滴酚酞指示剂,用

-1

0.1mol·LHCl标准溶液滴至红色刚刚消失即为终点。平行测定3份,计算VNaOH/VHCl值。以

及换算出CNaOH。(比值的意义是1mL稀的盐酸相当于多少mL浓的NaOH)

注:VNaOH=25.00mL,CNaOH为经加热处理的NaOH原始溶液的浓度。 CNaOH?(CV)HCl(mol/L)

10.00VNaOH?100.0

五、注意事项

1. 实验内容较多,首先处理样品,加碱水解阿司匹林。再标定HCl或测定体积比。 2. 水解后阿司匹林溶液不必过滤,带着沉淀移入容量瓶中。注意上清液的移取。

六、思考题(P112)

1.在测定药片的实验中,为什么1mol乙酰水杨酸消耗2mol NaOH,而不是3mol NaOH?回滴后的溶液中,水解产物的存在形式是什么?

答:乙酰水杨酸就是乙酰氧基苯甲酸,首先酰氧基(酯基)水解需要2mol(乙酰基变成醋酸,最终转变成醋酸钠;苯酚变成苯酚钠),水解之后生成水杨酸,羧基还需要1mol氢氧化钠中和。

在NaOH或Na2CO3等强碱性溶液中溶解并分解为水杨酸(即邻羟基苯甲酸)和乙酸盐:

滴定终点PH约为7-8 ,酚羟基不与NaOH反应 ,只有PH>10时才生成酚钠。在这一滴定反应中,总的反应结果是1mol乙酰水杨酸消耗2mol NaOH(酚羟基 PKa 约为10。NaOH溶液中为钠盐,加酸,PH<10时,酚又游离出)

2.用返滴定法测定乙酰水杨酸,为何须做空白试验?

答:碱液在受热是易吸收CO2,用酸回滴定时会影响测定结果,故需要在同样条件下进行空白校正。

七、数据处理 1.HCl溶液的标定

平行样 m Na2CO3(g) VHCl(mL) CHCl (mol/L) CHCl平均(mol/L) 绝对偏差(mol/L) 平均偏差(mol/L) 相对平均偏差(%)

2。NaOH标准溶液与HCl标准溶液体积比的测定及CNaOH的换算 实验编号 I II III 1 2 3

V(NaOH)/ mL V(HCl) / mL V(HCl) 平均值/ mL V(NaOH) / V(HCl) V(NaOH) / V(HCl)平均值 相对平均偏差(%) CHCl平均(mol/L) CNaOH(mol/L)

3. 药片中乙酰水杨酸含量的测定

号码 记 录 项 目 m阿司匹林药片/g V移取试液 (mL) CHCl (mol·L) VHCl (mL) ω乙酰水杨酸 (%) 乙酰水杨酸含量的平均值(%) 绝对偏差(%) 平均偏差(%) 相对平均偏差(%)

-11 2 3

4.药片中乙酰水杨酸含量的测定(每片药中乙酰水杨酸的含量(mg/片)) n片阿司匹林的质量___________(g/ 片) ; 称取阿司匹林药片粉末的质量_______(g) 实验编号 消耗V (HCl) / mL ω乙酰水杨酸 (%) 乙酰水杨酸含量(mg / 片) 乙酰水杨酸含量的平均值(mg / 片) 相对平均偏差 / %

I II III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vli.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