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司匹林含量测定方法综述全

更新时间:2023-11-23 18:59: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阿司匹林含量测定方法综述

一、阿司匹林原料药的含量测定 (1)酸碱滴定法 1、直接滴定法 2、水解后剩余滴定 3、两步滴定法 (2)仪器法

4、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5、薄层色谱法 6、紫外分光光度法

二、阿司匹林制剂的含量测定 1、两步滴定法 光谱法: 2、比色法

3、双波长紫外分光光度法 4、双波比值光谱法 5、同步扫描荧光光谱

6、萃取-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7、紫外分光光度法 8、分光光度法 9、荧光光度法 10、差示分光光度法 11、紫外褶合光谱法 12、近红外漫反射法 色谱法:

13、高效液相色谱法 14、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15、离子抑制-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16、气相色谱法

17、大口毛细管气相色谱法 18、胶束薄层色谱法 电泳法:

19、非水毛细管电泳法 20、反向高效毛细管电泳法 其他法:

21、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乙酰水杨酸 23、电极法

24、柱分配色谱-紫外分光光度法 25、阻尼最小二乘法

26、线性扫描伏安法测定阿司匹林 27、百分吸收系数法

摘要:阿司匹林是水杨酸类解热镇痛药物,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感冒发烧、牙痛等慢性疼

痛,现在的研究发现小剂量的阿司匹林也可用于预防恶性肿瘤,对多种疾病有治疗作用。阿司匹林含量的测定方法很多,有容量分析法,紫外分光光度法,HPLC法,薄层色谱法,气相色谱法等方法,现对其含量测定和鉴别方法作一综述。 关键词:阿司匹林 含量测定

阿司匹林是市场上常见的水杨酸类药物,其化学式为:

理化性质:

(1) 本品为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无臭或微带醋酸臭,味微酸;遇湿气即缓慢水

解。

(2) 本品在乙醇中易溶,在三氯甲烷或乙醚中溶解,在水或无水乙醚中微溶。 (3) 结构中具有羧基具有酸性。

(4) 结构中有酯键,在氢氧化钠溶液或碳酸钠溶液中溶解,但同时分解。 (5) 苯环具有紫外吸收。

《中国药典》收载的品种有阿司匹林片、阿司匹林肠溶片、阿司匹林肠溶胶囊、阿司匹林泡腾片和阿司匹林栓,以及国家食品药品地标收载的小剂量的阿司匹林肠溶片,这些药品成分相同,作用类似,市场应用广范。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感冒发烧,牙痛、肌肉痛及神经痛等慢性疼痛,急、慢性风湿病及类风湿病等,是风湿、类风湿关节炎治疗的常用药物。本品主要的副作用是引起幽门痉挛及刺激胃黏膜的胃肠道反应 长期服用导致胃肠出血。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各种仪器设备、新方法的应用,形成了阿司匹林鉴别和含量测定方法的各异性。

阿司匹林的含量测定

一、原料药: (1)酸碱滴定法

1、直接滴定法[16]:原理:结构中具有羧基,显酸性,可用碱中和,利用中和反应测定其含量。

? 方法:取本品0。4g,精密称定,加中性乙醇20ml,溶解,加酚酞指示液3d,用氢

氧化钠滴定液(0.1mol/l)滴定。每1ml滴定液相当于18.02mg 的C9H8O4。 《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采用此法。 计算公式:

NaOH滴定度T=0.1×180.16×(1/1)=18.02(mg/ml) F=M(实际)/M(规定)

含量(%)=(V×T×F)/W×100% (V为滴定液体积(ml); T为氢氧化钠的滴定度 ,W为供试品称样量(g); F为

滴定液浓度校正因子(F=滴定液实际浓度/滴定液规定浓度)) ? 优点:简便、快速。

? 缺点:1.酯键水解干扰(不断搅拌、快速滴定)。2.酸性杂质干扰(如水杨酸 )。 ? 适用范围:不能用于含水杨酸过高或制剂分析,只能用于合格原料药的含量测定。 2、水解后剩余滴定[2]:原理:利用阿司匹林酯结构在碱性溶液中易于水解的特性,加入

定量过量的氢氧化钠滴定液,加热使酯键水解后,再用硫酸滴定液回滴定剩余的氢氧化钠滴定液。

? 方法:取本品1.5g,精密称定加氢氧化钠滴(0.5mol/l)50.0ml,混合,缓缓煮沸

10min,放冷,加酚酞指示液,用硫酸滴定液(0.25mol/l)滴定剩余的氢氧化钠。计算公式:硫酸标准液与阿司匹林的摩尔比为1∶1。

硫酸的T=0.25×(1/1)×180.16=45.04(mg/ml) 含量(%)=﹝(V0-V)×F×T﹞/W×100%

(V0为空白试验消耗硫酸滴定液的体积(ml);V为样品测定时消耗硫酸滴定液的体积(ml);W为阿司匹林样品的称取量(g);F为硫酸的浓度校正因数;T为硫酸溶液的滴定度)

? 优点:消除了酯键水解的干扰 ? 缺点:酸性杂质干扰

3、两步滴定法[16] [3]:原理:两步滴定法系指测定过程分两步进行:第一步中和制剂中的酸性水解产物和酸性稳定剂(同时中和阿司匹林的游离羧基),以消除其干扰;第二步水解与滴定,即水解后剩余量滴定法。Chp2005曾收载两步滴定法测定阿司匹林片和肠溶片的含量。

中和:

水解与滴定:

? 方法:

? A、中和:取本品10片,精密称定,研细,精密称取片粉适量(约相当于阿司匹林

0.3g),置锥形瓶中,加中性乙醇(对酚酞指示剂显中性)20ml,振摇使阿司匹林溶解,加酚酞指示液3滴,滴加氢氧化钠滴定液(0.1mol/ml)至溶液显粉红色。此时中和了供试品中存在的游离酸,阿司匹林也同时成为钠盐。

? B、水解与滴定:在中和后的供试品溶液中,精密加氢氧化钠滴定液(0.1mol/ml)

40ml,置水浴上加热15分钟并时时振摇,迅速放冷至室温,用硫酸滴定液(0.05mol/ml)滴定,并将滴定的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 ? 计算公式:

从上述反应式可知:阿司匹林与硫酸的摩尔比为2:1 硫酸的T=0.05×(2/1)×180.16=18.02(mg/ml)

标示量%=﹝(V0-V)×F×T×W(平均)﹞/(W×标示量)×100% (V0为空白试验消耗硫酸滴定液的体积(ml);V为样品测定时消耗硫酸滴定液的体积(ml);F为硫酸滴定液的浓度校正因数;T为硫酸的滴定度(mg/ml);W为供试品片粉的取样量(g);W(平均)为供试品的平均片重(g);标示量为片剂的规格 (mg/片))

? 优点:消除了酸性物质的干扰 4、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1]

(1)阿司匹林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阿司匹林对照品150mg,置50ml量瓶中,加乙腈适量使溶解并稀释至刻度;精密量取10ml,置25ml量瓶中,用乙腈稀释至刻度,制成含阿司匹林1200ug/ml的对照品溶液。

(2)部分降解供试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阿司匹林样品150mg,平铺于50ml烧杯内,然后置于恒温恒湿箱(75℃、80%相对湿度)中加速其降解,一定时间后取出样品,按(1)项下方法制成部分降解的供试品溶液。

(3)含量测定:精密称取不同批样品150mg,置50ml量瓶中,加乙腈适量使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供试品溶液,取15ul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峰面积。另取(1)项下方法制成的对照品溶液(含阿司匹林1200ul/ml)15ul,同法测定,按外标法计算阿司匹林含量。 优选:直接滴定法,原料药的纯度较高,可用容量分析法直接测定其含量,不用重新提纯和精制,本法所用仪器价廉易得,操作简便、快速;方法耐用性高;测定结果准确,相对误差在0.2%以下。 5、薄层色谱法 6、紫外分光光度法 二、制剂含量测定 1、两步滴定法

[3] 原理:因片剂中可能加入酒石酸或枸橼酸作稳定剂,也可能有水解酸性

产物水杨酸,醋酸等,不能用直接滴定法,而是先中和共存的酸,再水解其目的物质。

酒石酸枸橼酸水杨酸A.中和: 醋酸COONaOCOCH3+NaOH钠盐+H2O

COONaOH+NaOHB.水解:

(定量过量) ?+CH3COONa

C.剩余滴定:2NaOH(过量)+H2SO4 =Na2SO4+2H2O 反应摩尔比为0.5∶1

2、 比色法[21] 原理:利用阿司匹林在碱性条件下能定量水解成水杨酸的特性,采用比色法即水杨酸遇硫酸铁铵指示液显紫色并在530nm±1nm处测定其吸收度,求得水杨酸的量再折算成阿司匹林的量。

高革、王福慧将阿司匹林锌用0.1mol/L NaOH溶液定量水解后,用比色法测定了其中阿司匹林的含量。[21]

【对照液的制备】精密称取水杨酸适量置1000mL容量瓶中,加水溶解后,加冰醋酸1mL,再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配成100μg/mL的对照液。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阿司匹林锌约0.4g,精密称定,加水20mL,再加0.1mol/L NaOH液25mL,煮沸并保温30min,放冷后移至250mL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滤过,弃去初液,精密量取续滤液10mL,置100mL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

【样品测定】取本品约0.4g,精密称定,加乙醚4mL,不断搅拌。用乙醚润湿滤纸,滤过,滤A样?渣用乙醚洗涤3次,每次约2mL,滤渣及滤纸全部移至烧瓶中,加水20mL,再加0.1mol/L NaOH液25mL,煮沸并保温30min,放冷后移至250mL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滤过,弃去初滤液,精密量取续滤液10mL置100mL量瓶中,加水至刻度,摇匀,即得。分别量取对照液及样品液10mL,置25mL量瓶中,分别各加入0.01mol/L HCl溶液2.0mL,硫酸铁铵指示剂2.0mL,再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在530nm分别测定其吸收度。

【计算】样品%

100%?D/W?C对照?A对照

A样、A对照分别为样品和对照品的吸收度,C对照为对照液的浓度,D为稀释倍数,W为样品取样量。

【讨论】样品液浓度与光吸收值呈简单的线性关系,测定结果相对偏差小,重现性好。样品水解时加碱量及显色时加酸量一定要足够,否则结果偏低或偏高。原料中的游离水杨酸可用乙醚提出后再进行测定。 3、双波长紫外分光光度法[6]

池秀珍采用双波长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波长为276nm和322nm),测定了阿司匹林肠溶片的含量,可消除水解产物水杨酸的干扰。

【标准曲线的绘制】精密称取阿司匹林对照品适量,用乙醇溶解使成1000μg/mL的溶液。精密吸取1.0、1.5、2.0、2.5和3.0mL,分置于25mL量瓶中,加乙醇至刻度,分别制成40、60、80、100和120μg/mL的对照品溶液,以乙醇为空白,分别在276nm、322nm波长处测定吸收度,以浓度C对△A进行线性回归,得回归方程:C=3.8×10-4+1.5403×10-1△A,r=0.9999(n=5)

【样品测定】取阿司匹林肠溶片10片(小剂量20片),精密称定,研细。精密称取约相当于阿司匹林50 mg于50mL量瓶中,加乙醇适量,振摇使溶解并定容,摇匀,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2mL于25mL量瓶中,加乙醇至刻度,以乙醇为空白,分别在276、322nm波长处测定吸收度,用回归方程计算阿司匹林的含量。

【计算】将样品在276和322nm处的得的吸收度计算得的△A,代入标准曲线,求得样品中阿司匹林的浓度。

100%?C实际测得的含量C标示量?样品% 4、双波比值光谱法[22]

孙增先等应用双波长比值光谱法测定了复方乙酰水杨酸片中阿司匹林、非那西丁、咖啡因三种组分的含量,结果显示阿司匹林(A)在5~20μg/mL,非那西丁(P)在2~10μg/mL,咖啡因(C)在μ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3%,100.23%,99.96%。

优点:该方法适用于吸收光谱严重重叠,组分间互相干扰的复方制剂,测定波长少,计算简单,对仪器的要求不高。 5、同步扫描荧光光谱[20] ①原理:

荧光光度计同步扫描时, 得到两组分互不干扰的荧光峰, 借此分别测定两组分的含量。 ②溶液的配制: 对照液:精密称取阿司匹林对照品适量,置100ml量瓶,用乙醇定容。精密量取2ml置100ml量瓶,用乙醇定容,即得。 供试品:精密称取阿司匹林注射液适量,置100ml量瓶,用乙醇定容。精密量取2ml置100ml量瓶,用乙醇定容,即得。 ③测定方法:

用对照品溶液测定荧光强度与浓度的线性关系后,再在每次测定前,用一定浓度的对照品溶液校正仪器的灵敏度;然后再相同的条件下,分别读取对照品溶液及其试剂空白的荧光强度与供试品溶液及其空白的荧光强度 ④计算公式:

CX =(RX—RXb)/(Rr—Rrb)×Cr

(CX和 Cr为供试品溶液、对照品溶液的浓度,RX供试品溶液荧光强度,RXb供试品溶液试剂空白的荧光强度,Rr对照品溶液的荧光强度,Rrb为对照品溶液的试剂的空白荧光强度)

6、萃取-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24]

朱铿等以火焰法测定有机相中铜的原子吸收信号,间接求的阿司匹林的含量,建立了一种原子吸收光谱法间接测定阿司匹林的新方法,并用于实际样品正痛片(锦州制药厂生产)中阿司匹林的含量测定。

【原理】在一定条件下,阿司匹林与新铜试剂-铜形成离子对,它可被甲基异丁基甲酮萃取,测定有机相中铜离子的浓度,间接求得阿司匹林的含量。 【火焰原子吸收测定条件】光谱通带0.5nm;波长324.8nm;灯电流2mA;燃烧器高度20mm;空气流量8.0L/min;乙炔气流量1.6L/min;积分时间2s。 【溶液配制】

阿司匹林标准溶液:准确称取阿司匹林纯品0.9008g,加入分析纯(95%)乙醇20mL溶解,于500mL容量瓶中以水定容,使其浓度为1.00×10mol/L,使用时逐级稀释。

新铜试剂—铜溶液:称取分析纯新铜试剂2.300g加入50mL分析纯(95%)乙醇溶解;再加入分析纯CuSO4·5H2O 1.250g,使其完全溶解,于500mL容量瓶中以水定容。新铜试剂-铜溶液浓度为0.01mol/L。

硫脲溶液:称取分析纯(NH2)2CS 0.95g,溶解定容于500mL容量瓶中,使其浓度为0.025mol/L。

缓冲溶液:由KH2PO4和K2HPO4配制。

【方法】在10.0mL磨口具塞刻度试管中,分别依次加入 1.0mL新铜试剂—铜溶液,l.0mL (NH2)2CS溶液,5.0mL缓冲溶液及1.0mL阿司匹林标准溶液(或试样溶液)。准确加入 2.0mL甲基异丁基甲酮(MIBK),手摇1min,离心分离。测定有机相中铜的吸收信号(即响应于阿司匹林的铜的吸光度),以未加阿司匹林溶液的MIBK提取溶液为空白。

【计算】将阿司匹林标准溶液按本法操作,用计算机计算得阿司匹林标准工作曲线,得回归方程:A=bC+a,将样品的测的A值带入方程,求得C。

【讨论】本方具有法线性范围宽、重现性好、环境污染小、简便、快速等特点,但对仪器和试剂有一定的要求

7、紫外分光光度法[4]

原理:结构中具有苯环,具有紫外吸收的特性。精密称取在105℃干燥至恒重的阿司匹林对照品32.08mg, 置25ml量瓶中, 加0.1mol/LNaOH溶解并稀释至刻度, 摇匀, 作为贮备液。精密吸取上述储备液1.5,2.0,2.5,3.0,3.5ml, 分别置100ml量瓶中, 用0.1mol/LNaOH稀释至刻度, 摇匀, 照分光光度法, 在297nm处测定吸出度A,以A值对浓度C回归, 得回归方程为A=1.839×10?2C+1.5896×10?2,r=0.9998(n=5)。

结果表明:在19.2-44.9u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适用于阿司匹林片、阿司匹林肠溶片等。

8、分光光度法[5] 原理:阿司匹林肠溶片的主要成分为乙酰水杨酸, 分子中酯基在碱性溶液中可与羟胺反应生成羟肟酸; 后者在酸性条件下与三氯化铁形成酒红色的羟肟酸铁, 最大吸收波长为520nm,在一定浓度范围内, 吸光度呈线性关系, 可测出阿司匹林药片中乙酰水杨酸的含量。 方法:a、标准溶液系列和样品溶液的配制

分别取0. 5g/L乙酰水杨酸标准溶液0. 00ml( 空白溶液) , 0. 50ml, 1. 00ml, 1. 50ml, 2. 00ml和阿司匹林样品溶液1. 00ml 置于25ml 容量瓶中, 分别加入7% 盐酸羟胺乙醇液1. 00ml, 2 mol/L NaOH 1. 00ml, 放置3 分钟, 再分别加入4 mol/L HCl和10tCl3 各1. 00ml, 加水至刻度, 摇匀。 b、标准曲线的绘制:

标准溶液系列和样品溶液放置10 分钟后, 用空白溶液做对照, 在520nm 处测定吸光度。以吸光度为纵坐标, 标准溶液浓度为横坐标作图, 绘制出标准曲线。 9、荧光光度法[7]

原理:为将阿司匹林配置成一定量的稀溶液,然后A=ECL可以计算出,小剂量阿司匹林的含量。适用于小剂量阿司匹林片的含量测定。 10、差示分光光度法[8]

在波长297 nm 处, 阿司匹林以其在0. 1mol/l盐酸溶液为参比液, 测得其在0.1mol/l氢氧化钠溶液中的差示吸收值。结果:阿司匹林浓度在10. 29-30. 87 mol/l范围内A与溶液浓度呈良好线性关系( r= 0. 9998),平均回收率为99. 84% ( n = 6), RSD为0. 51%。 优点:该法简便、快速、准确。适用于阿司匹林肠溶片的含量测定。 11、紫外褶合光谱法[9]

原理:褶合曲线分析法是一种数学变换办法,根据谐波分析原理,将光谱吸收曲线看作是多个数学分量加权而成,由于它提供的信息量大,可以显示曲线的细微差异,以减少相似组分的数学相关性,所以在混合物定量方面具有明显的优点。 小儿退热灵的主要成分为阿司匹林和苯巴比妥,侯巍等

[9] 经褶合光谱仪采集其245~295 nm

波长范围吸收度信息,产生褶合光谱,冉利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的褶合曲线分析法对阿司匹林和苯巴比妥进行同时测定,获得了满意的结果。 12、近红外漫反射法[14] 原理:近红外漫反射法技术是随计算机和化学计量学的发展而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型光谱技术。近红外谱区范围一般为4 000~10 000 cm

?1,该谱区主要是含氢基团的倍频及合频吸

收。近红外谱区谱峰重叠严重,定量分析需要一个待测成分已知的标准样品集,根据标样中样品的近红外光谱,运用化学计量学方法建立光谱特征值与待测成分之间的数学关系。样品

可以不经预处理,通过求解光谱矩阵来建立数学模型,进行定量。

乔梁[14]等采用此法对精氨酸阿司匹林片剂进行了含量测定。精氨酸阿司匹林主要含N—H键,故选取 6 000~7 000cm?1和4 500~5 000 cm?1 这两个主要是N—H键振动的频率区间作为分析区间,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优选:两步滴定法,方法所用仪器少,操作简单、快速,方法耐用性高,测定结果准确。 13、高效液相色谱法[15]

A、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四氢呋喃-冰醋酸-水(20:5:5:7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76nm。理论板数按阿司匹林峰计算不低于3000,阿司匹林峰与水杨酸峰的分离度应符合要求。

B、测定法: 取本品20片,精密称定,充分研细,精密称取细粉适量(约相当于阿司匹林10mg),置100ml量瓶中,用1%冰醋酸的甲醇溶液强烈振摇使阿司匹林溶解,并用1%冰醋酸的甲醇溶液稀释至刻度,摇匀,滤膜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10ul,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另取阿司匹林对照品,精密称定,加1%冰醋酸的甲醇溶液振摇使溶解并定量稀释制成每1ml中约含0.1mg的溶液,同法测定。按外标法以峰面积计算,即得。(《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采用此法)。适用于阿司匹林片、阿司匹林胶囊等各种剂型。 14、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1]

(1)阿司匹林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阿司匹林对照品150mg,置50ml量瓶中,加乙腈适量使溶解并稀释至刻度;精密量取10ml,置25ml量瓶中,用乙腈稀释至刻度,制成含阿司匹林1200ug/ml的对照品溶液。

(2)部分降解供试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阿司匹林样品150mg,平铺于50ml烧杯内,然后置于恒温恒湿箱(75℃、80%相对湿度)中加速其降解,一定时间后取出样品,按(1)项下方法制成部分降解的供试品溶液。

(3)含量测定:精密称取不同批样品150mg,置50ml量瓶中,加乙腈适量使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供试品溶液,取15ul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峰面积。另取(1)项下方法制成的对照品溶液(含阿司匹林1200ul/ml)15ul,同法测定,按外标法计算阿司匹林含量。 优选:直接滴定法,原料药的纯度较高,可用容量分析法直接测定其含量,不用重新提纯和精制,本法所用仪器价廉易得,操作简便、快速;方法耐用性高;测定结果准确,相对误差在0.2%以下。

15、离子抑制-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典型芳酸类非甾体抗炎药物制剂大多采用离子抑制-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用外标法计算含量。以阿司匹林栓的含量测定为例,方法如下:

①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四氢呋喃-冰醋酸-水(20:5:5:7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76nm。理论板数按阿司匹林峰计算不低于3000,阿司匹林峰与水杨酸峰的分离度应符合要求。

②测定方法:取本品5粒,精密称定,置小烧杯中,在40~50℃水浴上微温熔融,在不断搅拌下冷却至室温,精密称取适量(约相当于阿司匹林0.1g),置50ml量瓶中,加1%冰醋酸的甲醇溶液稀释至刻度,摇匀,置冰浴中冷却1小时,取出,迅速滤过,取续滤液作为供试品贮备液。精密量取供试品贮备液5ml,置100ml量瓶中,用1%冰醋酸的甲醇溶液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1ul,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另取阿司匹林对照品,精密称定,加1%冰醋酸的甲醇溶液振摇使溶解并定量稀释制成每1ml中约含0.1mg的溶液,同法测定,按外标法以峰面积计算,即得。 16、气相色谱法[10]

原理:利用要分离的各组分在流动相和固定相两相间的分配差异,当两相作相对运动时,这些组分在两相间的分配反复进行,可以分离出组分,从而进行含量测定。

色谱条件:色谱柱: 3%SE一3O+3% Carbonwax20M,Chromosorb WAWDMCS60~80目, 不锈钢桂长2m , 内径3 mm。气体流速及温度: 载气: 氨气流速30ml/min, 氢气流速65ml/min , 空气流速425ml/min, 柱温230℃,检测器温度240℃,进样器温度280℃, 1ul进样器。

含量测定:准确称取阿斯匹林0.2g,于50ml烧杯中,加少量氮仿:乙醇(1:1)溶剂移至100ml容量瓶中。稀释至射度,摇匀。以上述色谱条件进样3次,每次0.5gl 以烽面积法分别计算含量。适用于阿司匹林片、阿司匹林肠溶片等。 17、大口毛细管气相色谱法[26] 【色谱条件】色谱柱:HP-1(5m×0.53mm×2.65μm)石英毛细管柱;

汽化室温度:230℃; 检测器温度:260℃;

柱温采取程序升温:起始180℃( 1 min)

载气 (高纯N2)流速:1.0mL/min,分流比1:10; 空气流速:350mL/min,氢气流速:35mL/min,

【标准溶液配制】取阿司匹林适量,加冰醋酸2mL,然后用氯仿/乙醇(体积1:1,简称混合溶剂)配成浓度分别为40mg/L、20 mg/L、8 mg/L、5 mg/L标准溶液。

【内标物溶液配制】移取适量正十六烷置于50mL的容量瓶中,用混合溶剂定容至刻度,配成20mg/L内标溶液。

【样品处理】称取一定量药分(约相当于阿司匹林226.8mg)置25mL容量瓶中,加2mL乙酸和适量混合溶剂溶解,超声振荡15min,并用混合溶剂定容至刻度。待药物完全溶解后过滤,弃去10mL前滤液,取10mL中间滤液用混合溶剂稀释至所需浓度。取1mL一定浓度中间滤液,加5mL内标溶液用混合溶剂定容至10mL,摇匀。

【测定】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和供试品溶液各1μL,分别注入液相色谱中,记录峰面积,计算供试品溶液的含量。 230℃(2 min); 18、胶束薄层色谱法[25]

传统的薄层色谱法采用有机溶剂作为展开剂,一般可以得到很好的分离效果,但是有机溶剂有毒、易燃、易挥发,尤其采用混合溶剂作为展开剂时,由于展开剂各组成挥发性的差异,实验结果重复性差。胶束色谱因用含量高于临界胶束浓度的表面活性剂作流动相,可以克服上述缺点,并有较好的分离选择性。

【方法】在聚酰胺薄膜上,以2% SDS:乙腈:PH8 NaAc-Na2HPO4·12H2O(3:1:1

)为展开剂,测定波长273nm,单波长反射法锯齿扫描。

【标准溶液的配制】精密称取对照品阿司匹林约0.220g,置25mL量瓶中,分别加入内标物间二苯酚约0.150g,用CHCl3-MeOH(1:1)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

【样品溶液的配制】精密称取粉末适量,置50mL量瓶中,加入10mLCHCl3-MeOH(1:1)溶解,超声10 min,静置10min。将上清液滤纸25mL量瓶中(瓶中预先加入内标物间苯二酚约0.150g,精密称定),用溶剂洗涤滤渣,并补充至刻度,摇匀。

19、非水毛细管电泳法[27]

毛细管电泳分离通常是在水溶液中完成,要求被分析物有一定的亲水性。水溶液中溶解度很小的被分析物通常在毛细管壁上的吸附非常明显。与水介质系统分离相比,非水毛细管电泳法(NACE)具有更高的分离效率和分析灵敏度,能增加疏水性样品的溶解度,减少疏

水性分析物对毛细管壁的吸附以及减少毛细管中的焦耳热等优点。而水杨酸类药物均溶于水,它们易吸附在毛细管壁上,导致峰形严重拖尾,使柱效和分离度降低。

NACE中有机溶剂的选择,需要考虑挥发性引起的毒性和实验数据的重现性以及介电常数、粘度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其中溶剂挥发性是NACE中有机溶剂选择的重要指标之一。 韦寿莲、莫金垣建立了谁和非水毛细管电泳法-电导法分离检测水杨酸类药物。 【仪器与试剂】

仪器:毛细管电导检测系统为中山大学分析组自组装,包括CZE30PN10/MCNZ2型高压电源(美国HighVoltageElectronicsCorp.),石英毛细管柱(55cm×50μm,河北永年光导纤维厂),

DDS-11A型电导率仪(上海第二分析仪器厂,经改装),毛细管电泳数据工作站(CES98中山大学化学系),毛细管电泳仪装置。pHS一3C精密酸度计(上海电光器件厂)。

试剂:三羟甲基氨基甲烷(Tris,分析纯,上海试剂三厂);硼酸(H3BO3,分析纯,广州化学试剂厂);水杨酸(sA)、乙酰水杨酸(ASA)(广州药品检验所),磺基水杨酸(SSA,分析纯,上海试剂一厂);阿斯匹林肠溶片(批号:010801;010101;010501;50mg/片,桂林制药厂);其余试剂均为分析纯,水为二次重蒸水。 分别制备0.1mol·LTris和HBO贮备液,各取适量以水或乙醇为溶剂制备不同酸度不同浓度的运行缓冲液。

SA,ASA和SSA均用运行缓冲液配成500mg/L的贮备液,其他不同浓度的对照溶液用缓冲液稀释得到。 【实验方法】毛细管使用前依次用0.1mo1/LNaOH溶液、蒸馏水和缓冲溶液各冲洗约5min。检测电极用超声波进行冲洗,更换缓冲溶液或每进样2次后按上述步骤清洗毛细管和电极。用重力进样方式,进样高度差为20cm,时间为10s,操作电压24kV。电导率仪的输出信号经数据工作站采集到微机中进行实时数据处理、图形显示和数据文件存储。实验在恒温(25℃)、恒湿(相对湿度65%)条件下进行。 【条件选择】

(1)水介质分离条件:选择PH8.0的10mmol/L Tris-H3BO3为运行缓冲液,以24kV作为分离电压,用虹吸进样(高度差20cm),进样时间10s。

(2)非水介质分离条件:选用乙醇作为有机溶剂,仍用分离电压24kV,进样时间10S,运行缓冲液为10mmol/L Tris-H3BO3。 20、反向高效毛细管电泳法[13]

①原理:阿司匹林水解后带电荷,能通过电泳计算其含量。 ②方法: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为电渗流改向剂, 建立了适合乙酰水杨酸制剂优化分离与定量分析的反向高效毛细管电泳法。

电泳分离条件: 熔融石英毛细管40 cm×50 Lm, uncoat ed( 河北永年) , 缓冲液组成为0. 05mol/ L 磷酸盐溶液( pH 5. 0) , 含0. 5 m mol/ L 电渗流改向剂和5. 0 mmol/ L B-环糊精, 运行电压11 kV( - ) →( + ) , 柱上检测UV 210 nm, 0. 02 aufs。以磺基水杨酸为内标, 测得乙酰水杨酸浓度在0. 05~0. 25 m g/ ml 范围内与样品峰面积比的线性关系良好, 相关系数r= 0. 9994, 平均回收率为97. 22%, 日内RSD 低于0. 96%, 日间RSD 低于2. 6%。

21、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乙酰水杨酸[17]

原理:碘对Ce4+和As的氧化还原反应有明显的催化作用,乙酰水杨酸和碘容易发生取代反应,使碘的浓度降低,导致碘的催化作用减弱,由此建立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乙配水杨酸的新方法。

优选:直接滴定法,操作简单、快速,方法耐用性高,测定结果准确。

23、电极法[11]

原理:以三苄基锡辛酸酯为活性物质, 制备具有良好的电位响应性能和选择性能的PVC 膜水杨酸根离子敏感电极,该电极应用于阿司匹林制剂的含量测定。阿司匹林易水解得到水杨酸根离子, 且反应定量。因此, 通过对水杨酸根离子的测定即可得出样品中的阿司匹林含量。 ①待测样品的处理

将适量阿司匹林片药品( 10 片) 研制成粉状,精密称取1~1. 5 g , 在0. 5 mol/ L NaOH 溶液25 ml 中加热回流1 h 后过滤,定容至250 ml。吸取10ml 滤液,用稀硫酸调至pH 5. 5, 再用pH 5. 5的磷酸盐缓冲液定容至100 ml 作为待测液。 ②测定方法:

使用该电极通过标准溶液法和样品加入法, 分别测定药品经前述处理后所得试样中的水杨酸根离子浓度, 通过换算得出药剂中阿司匹林的含量。

优点:与酸碱滴定相比,电极法测量除了具有更加简单、快速的特点外,对待测样品的要求较低,待测样品的颜色、浊度等对测试结果均不会产生明显的影响。该电极不仅适用于药物含量测定,还可以用于血、尿中水杨酸根离子的含量测定,对研究阿司匹林在生物体内的吸收、作用、代谢过程有较大的价值。可用于阿司匹林片、阿司匹林肠溶片、阿司匹林胶囊等各种剂型。

24、柱分配色谱-紫外分光光度法[12]

色谱柱的制备:于玻璃柱(20cm×2.5cm)下端塞入少量玻璃棉,装入硅藻土3g和新制碳酸氢钠液(1→12)2ml的混合填充剂。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阿司匹林对照品约50mg,精密称定,置50ml量瓶中,加冰醋酸0.5mol,加三氯甲烷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混匀。精密量取5ml,置100ml量瓶中,用冰醋酸三氯甲烷溶液(1→100)稀释至刻度,混匀。制成每1ml中约含50ug的溶液。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20粒,精密称定,研细,混匀;取细粉适量(约相当于阿司匹林50mg),精密称定,置50ml量瓶中,加盐酸甲醇溶液(1→50)1ml,加三氯甲烷稀释至刻度,混匀。精密量取5ml,移至色谱柱填充剂上,用三氯甲烷5ml、25ml相继洗涤,弃去洗液,用冰醋酸三氯甲烷溶液(1→50)10ml洗涤后,再用冰醋酸三氯甲烷溶液(1→100)85ml洗脱,收集洗脱液于100ml量瓶中,并用冰醋酸三氯甲烷溶液(1→100)稀释至刻度,混匀。 测定法:用1cm吸收池,以三氯甲烷为空白,立即于最大吸收波长280nm处测定对照溶液和供试品溶液的吸光度,用下式计算所取得胶囊内容物细粉中含阿司匹林(C9H8O4)的量(mg): 阿司匹林(mg)=CR (AX×AR)

式中,CR为阿司匹林对照品溶液浓度(ug/ml);AX和AR分别为供试品溶液和对照品溶液的吸光度。适用于阿司匹林片、阿司匹林肠溶片等。 25、阻尼最小二乘法[18]

原理:CPA矩阵阻尼最小二乘算法(DLS),确定P系数矩阵对引入阻尼因子d,从而降低了其病态程度或对误差的敏感程度,将此法用于多组分复方药物分析如复方阿司匹林片含量测定,操作简便,平均回收率99.6%-101.1%(0.51%-0.4%)。适用于复方阿司匹林片中三组分(含阿司匹林)的含量测定。

26、线性扫描伏安法测定阿司匹林[19]

以玻碳电极为指示电极, 用线性扫描伏安法测定水杨酸, 从而间接测定阿司匹林。 ①原理:

在硫酸- 硫酸钾底液中,阿司匹林的水解产物水杨酸在玻碳电极上产生一灵敏的氧化峰, 峰

电位为1. 16 V; 在4. 0×10- 5mol/ L~8. 0×10- 3mol/ L 浓度范围内水杨酸与峰电流呈良好线性关系, 最低检测浓度为2. 0×10- 5 mol/ L。 ②溶液的配制:

0. 1 mol/ L NaOH 溶液: 称取4g NaOH 于100 ml烧杯,用水溶解并转移到1 000 ml容量瓶中, 用水定容。

0.01mol/ L 水杨酸标准溶液: 称取0. 138 2 g分析纯水杨酸, 用0. 1 mol/ L NaOH 溶液溶解并定容到100ml, 放置阴凉处保存。

5 mol/ L硫酸溶液: 于720 ml水中徐徐加入280 ml浓硫酸, 同时用玻璃棒搅拌。

0. 5 mol/ L 硫酸钾溶液: 称取8. 713 g 硫酸钾于100 ml烧杯中, 用水溶解并转移到100 ml容量瓶中, 用水定容。 所用水均为去离子水. ③工作曲线制作:

按选定实验条件对不同浓度水杨酸标准溶液进行线性扫描伏安测定, 结果表明水杨酸在4. 0×10- 5mol/L~8. 0×10- 3mol/ L 浓度范围内与峰电流呈良好线性关系, 最低检测浓度为2. 0×10- 5mol/ L. 工作曲线回归方程为I p= - 7. 336 2C- 4. 687 6, 相关系数R= 0. 9941.

③精密称取10 片阿司匹林药片, 均匀研细, 再从中准确称取相当于一片重量的样品, 用0. 1 mol/ L NaOH溶液溶解, 放置10 min, 再用0. 1 mol/ L NaOH 溶液定容至50 ml。 从中移取1. 00 ml至25. 00 ml容量瓶, 加入5 mol/ L 硫酸2. 5 ml, 0. 5 mol/ L 硫酸钾溶液2. 5 ml, 用去离子水稀释至刻度, 摇匀, 按实验方法进行测定, 由工作曲线计算样品中阿司匹林的含量C样。

④计算公式:

标示量(%)=( C样×D×W(平均)) /(W×标示量)×100% (D为稀释倍数;W(平均)为样品的平均片重(g);W为样品片粉的取样量(g) 27、百分吸收系数法 ①供试品:

精密称取阿司匹林注射液适量,置100ml量瓶,用乙醇定容。精密量取2ml置100ml量瓶,用乙醇定容,即得。 ②含量测定:

在276nm下测定A ③计算公式:

(A= E1%cm×C×L) C= A / E1%cm

样品% = A / E1%cm ×F/W

(F = 稀释倍数和浓度换算因子 W = 取样量)

参考文献:

[1] 李琳丽,詹先成,何宁等.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降解过程中阿司匹林的含量[J].药物分析杂志,2007,27(04):603-606.

[2] 孟哲, 张冬亭, 王力川. 返滴定阿司匹林片剂中乙酰水杨酸含量的实验改进[J]. 邢台学院学报,2006,21(4):110-111

[3] 梅文君,陈晓文,顾方.阿司匹林的质量检测手段和含量测定方法[J]. 上海医药,2011,32(9):453-454

[4] 盖柯,郑阿利,荔瑞琴,等.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小剂量阿司匹林肠溶片的含量[J].

中国药师2006,9(7):643-644

[5] 陈兴荣,董光平,赖林. 分光光度法测定阿司匹林肠溶片的含量[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0,23(4):478-479

[6] 池秀珍. 双波长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阿司匹林肠溶片含量[J]. 海峡药学,2002,14(1):27-28

[7] 康志健,哈永红,宋英姬. 荧光光度法测定小剂量阿司匹林片的含量[J]. 药物分析杂志,1998,18(增刊):106-107

[8] 张宏祥,刘燕. 差示分光光度法测定阿司匹林肠溶片的含量[J]. 安徽医药,2010,14(8):901-902

[9] 侯巍,高金波,丁立新,等.小儿退热灵片中两组分的紫外褶合光谱测定[J].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04,35(3):162—163. [10] 淳于家龙,张欲非.气相色谱法测定复方阿斯匹林主要成分的含量[J].佳木斯医学院学报,1989,12(4):344-345

[11] 刘冬,陈文灿,俞汝勤. 阿司匹林制剂的电极法测定[J].中国医药工业杂志,1997,28(11) :512.

[12] 杭太俊.药物分析.2011(7):215-216

[13] 林梅,范国荣,冯敏,等. 反向高效毛细管电泳法测定乙酰水杨酸制剂含量[J].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1998,29(2):121-122 [14] 乔梁,赵环环.应用近红外漫反射技术测定精氨酸阿司匹林的含量[J].药物分析杂志,1998,l8(5):297~298

[15]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

[16]杭太俊.药物分析.第七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

[17] 杨 军,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乙酰水杨酸,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15(2):77

[18] 邱细敏 . 蔡美芳. 肖锋.王明科. 阻尼最小二乘法求算复方阿司匹林片中三组分的含量 西北药学杂志 2001, 16(3)

[19] 蔡卓 黄富嵘 周文丽 赵静.线性扫描伏安法测定阿司匹林 《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年02期

[20] 魏永锋 . 李小花 . 马冬梅 同步扫描荧光光谱法同时测定阿司匹林和水杨酸.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05, 25(4)

[21]高 革,王福慧.比色法测定阿司匹林锌中阿司匹林的含量[J].现代应用药学,1997,2(14):39-40

[22]孙增先,张骞峰,周金玉.双波长比值光谱法测定复方乙酰水杨酸片中三组分含量[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4,7(24):883-886

[24]朱 铿,迟锡增.萃取-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阿斯匹林[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4(29):517-520

[25]赵怀氰,王学亚,杨丽等.胶束薄层色谱法同时测定APC中3组分含量[J].沈阳药科大学学报,5(18):338-340

[26]姚如新,许庆琴,杜黎明.大口径毛细管气相色谱法直接测定复方阿司匹林制剂[J].分析科学学报,2007,3(23):295-298

[27]韦寿莲,莫金垣.水和非水毛细管电泳-电导检测法分离测定水杨酸类药物[J].药学学报,2003,38(3):207-210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jrct.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