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共享__共建和谐——二实验体育场馆开放总结

更新时间:2024-04-30 17:33: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共享学校体育资源 共建和谐健康社区

——吉林市第二实验小学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工作总结

吉林市第二实验小学始建于1917年,占地面积1万多平方米。我校是全国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吉林省体育运动传统校,体育设施建设上,在全市处于上游。学校的体育馆建筑面积1600多平方米,包括篮球馆、乒乓球馆、网球馆等场馆。室外场地5400多平方米,建有一个标准的200米田径场;2个少儿篮球场,1个标准篮球场,1个少儿足球场。在操场一侧安装了价值23万元的健身器械。学校对体育工作高度重视,学校的体育场馆日趋完善。

随着广大人民群众健身需求与体育场地不足矛盾日益显露,吉林市第二实验小学以其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在吉林市率先全面开放了学校的体育场馆,共享资源。学校的做法极大改善了附近居民的健身条件,受到了群众的热烈欢迎。现将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形成长效工作机制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学校将体育场馆开放工作作为构建和谐社会,在实践中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让学校资源为社会服务,同时促进社会为学校营造良好的育人环

1

境,共建和谐教育。学校成立了由校长为组长、教导处、学生处、安全处、体育组等部门组成的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工作领导小组。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工作,推进学校场馆向社会开放工作有序开展。

2.坚持原则,有序推进。为确保工作有效进行,学校形成了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的“五项原则”。即一是以人为本,服务学生、服务社区居民的原则;二是资源共享、合理开放的原则;三是保证安全的原则;四是不影响正常教学秩序原则;五是建章立制,规范管理原则。

二、认真总结探索,确保开放工作有序推进

1.完善管理制度。如何既实现学校体育场地向社会开放、又确保学校教学秩序不受影响,是开放过程首先需要解决的难题。学校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先后出台了《体育场地器材安全检查制度》《体育场地活动人员须知》《体育场馆开放工作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等相关的管理措施,逐步完善了学校的开放工作。

2.规范开放时间。学校场馆向社会开放的时间主要集中在双休日、节假日、寒暑假及每天的早晚时段,平时每天开放不少于8小时。其中,双休日和寒暑假最多。据不完全统计,三年来,累计开放时长达8760多小时。

3.创新开放形式。学校向学生、社区免费开放田径场、足球场、篮球场、器械场地等。通过成立体育俱乐部,向团

2

体会员开放篮球馆、羽毛球馆、乒乓球馆和形体健身房。我校篮球教育、乒乓球教育在省、市都非常有名,因此吸引了很多“高手”晚上来学校打球。活动的氛围好,让更多的球类运动爱好者慕名而来,在锻炼身体的同时,还交到了朋友。三年来,团体和个人会员累计已达4000多人,接待锻炼23万多人次。

三、坚持共建共管,巩固发展惠民成果

1. 立足校园、抓好锻炼。学校高度重视体育场馆对外开放工作,同时也非常重视我校学生体育运动的普及工作。学校建立了各类体育社团和兴趣小组,多年坚持开展“体育节”、“阳光体育冬季长跑”等活动,全校师生全员参加。我校体育教师创编了校篮球操,全校学生每人手中一个篮球,每天随着动感的音乐,球在其中舞动,深受同学们的喜欢。学校为学生专门设计了高度可以调节的篮球架,让无论多高的学生都能够投篮成功。还有跳大绳、跳小绳、踢毽子、打口袋等游戏在校园中非常普及。学生人人参与,人人锻炼,人人健康,人人都有适合自己的运动。学校通过推动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切实减轻了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丰富了学生的生活,促进了学生全面、健康的成长。

2.整合资源,实现双赢。经过一系列的努力,我校体育场馆开放工作得到了科学、持续的发展,体育资源得到了充分的整合和利用,呈现资源共享“双赢”的良好局面。为实

3

现这一目标,工作中我们具体做到了四个结合:一是与学校体育教育相结合。利用场馆开放的时间,满足本校学生课外体育健身和个性化体育技能培养的需求。二是与创建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相结合。根据国家创建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精神,把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创建活动融于场馆开放中,使社区的青少年充分享受到健身的乐趣。三是与社区体育发展相结合。把社区的体育组织、体育活动、体育竞赛纳入到场馆开放的重点,极大改善社区居民的健身条件。四是与学校的“共建共管”相结合。通过开放场馆的有偿服务,有偿管理,补充体育设施的管理和维护经费。

3.完善措施,强化安全。活动者的安全和学校的安全如何保障是制约学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的一个瓶颈,这也是困扰学校场馆开放的老问题。我校多方面努力,完善措施,确保安全。一是学校体育场馆开放区和教学区分离,单独设置出入口,这样可以避免外来人员进入教学区。二是对于进入学校的外来人员,进行有组织的统一管理,有选择地进入,做到入校人员有证可查。三是多个部门分工负责,各司其职,共同保证学校体育场馆开放的安全。

四、发挥各种优势,开展体育特色开放活动 (一)发挥师资优势,开展场馆开放各项工作 学校场馆建立之初,主要的工作人员和教练员都是直接聘请学校的行政人员和教练员,这样一方面可以直接利用学

4

校人员的身份顺利地开展开放工作,另一方面,由于这些教练员在体育馆都是兼职身份,直接降低了支出运行成本。

另外,为加强体育馆教练队伍建设,我们在社会和其它行业挑选一些能够弥补体育馆项目空缺的人才,补充到教练队伍中来,并采取形式多样的方式进行合作。一是体育馆与个人合作,体育馆出场地和品牌,聘用的教练员独立办班并接受体育馆的统一管理,利润分成;二是由体育馆直接聘用,签订劳动合同;三是聘请校外高水平的在职体育工作者为兼职人员,利用他们的业余时间为体育馆服务。由于有了灵活多变的形式,体育馆麾下人才济济,工作也是蒸蒸日上。

(二)发挥优势项目,开展培训等各项工作 我们吉林市第二实验小学连续二十七年参加全国小学生篮球比赛,成绩优异,学校获得全国体育达标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坚持“以篮球项目为主,带动其项目发展”的原则,面向社会、面向青少年,开展多层次、全方位的青少年体育活动,满足了青少年的体育健身需求。

1.积极开展喜闻乐见的体育培训班。由于体育馆在区内的体育市场具有无可比拟的场地和技术优势,加上口碑良好的品牌影响力,我们以俱乐部本部场馆设施为主体,以各团体会员单位的场馆设施为辅,开展乒乓球、体育舞蹈、篮球、跆拳道、羽毛球、棋类等各类培训班,据不完全统计,每年参加培训的学员都稳定在300人左右。

5

2.积极承办、举办有关比赛,提高会员参与的积极性。为了活跃青少年的暑期生活,体育馆每年都举行“阳光行动”系列赛事,如乒乓球、跆拳道、篮球等。通过这些比赛,使广大会员得到了锻炼,提高了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也进一步扩大了体育馆的社会影响力。

(三)发挥场地设施优势,举办体育节等活动 为丰富广大青少年学生的假期生活,我们抓住寒暑假的黄金时间,组织举办体育冬、夏令营活动,吸引了一大批青少年踊跃参加,每年参加夏令营的人数达1000多人。通过举办夏令营活动,不仅使青少年掌握了一门体育技能,也培养了他们积极向上、勇于拼搏的体育精神,极大地丰富了学生们的暑期生活,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学校在开运动会、体育节等大型活动中社区的家长、孩子也成立代表队,与我们的师生和家长一起活动,有集体类运动项目、有传统体育游戏,提瓶跑、也有为有良好运动潜质的同学设计的现代竞技项目,“积水成多”、“提瓶跑”、“巧送鸡毛信”等项目,做到了人人能参与、个个有项目,实现了“我运动、我快乐、我健康”的目标

五、加强经费投入,不断强化硬件建设

为了加强对开放性体育场馆的管理与建设,市体育局拨专款为我校添置体育器材和设备达4万余元。学校在财力十分紧张的情况下,自筹资金对体育场馆基础设施进行了改

6

造,添置了各类体育器械设备。2010年暑假,学校又对田径场地的跑道和操场进行了大型维修,共投入资金100多万元。学校本着为广大的社区居民服务的指导思想,一方面保护好器械设备,经常派专人检查,确保各种运动器械和设备的功能完好;另一方面,学校认真做好了体育设施的维修和更新,不断加大设备添置力度,努力把学校体育场地向社区居民开放工作办实办好。

几年来,通过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活动,不仅服务了社区群众,也提升了学校的体育品味、应新加坡义的邀请,我校乒乓球代表团于2010年1月到新加坡进行为期一周的国际乒乓球文化交流活动,建立国际学校间的友谊,对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银河剧场”栏目组分八期对学校篮球、滑雪等内容专题采播。学校还有上级院校输送了30余个专业人才。学校的航模获吉林省第一名,太阳能小车竞赛获全国团体金奖……

学校是社会结构中重要的教育机构,肩负着服务社会、服务群众的责任,我们将积极开展体育场馆开放工作,把这项惠民工程做得更广泛、更深入、更扎实,让学校场馆开放顺民意,让人民群众得实惠。为进一步推动全民健身活动的深入开展,为和谐社会发展建设服务贡献力量。

7

二〇一〇年八月十七日

8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islg.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