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市社区社会组织培育发展的实践探索研究

更新时间:2024-04-30 17:31: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看完本文,我认为这是一篇对社区社会组织进行了深刻研究的综述,文章条理清晰,内容紧凑,层层递进,其中以深圳市宝安区举例,更有力地阐述了为何要在我国培育发展城市社区社会组织,为社区社会组织的开展提供了依据及基础。

以下我对本文提出了一部分个人的建议及补充,并在文中进行了添加,请老师审查:

1、一项下的我国社区社会组织产生的总体情况下添加了社会社会组织的发展概况。

2、添加了第二项,国外社区社会组织的现状。

3、第四项困难与问题中的第四点中添加了工作人员的专业化程度不足,以及第五点活动资金不足。

4、第五项展望与建议中第三点人才方面添加了对志愿者的管理和培养管理人才;体制方面添加了规范治理构架;第四点中添加了建立网络沟通平台和加强与环保部门的合作;第五点中添加了建立健康产业网指导,搭建社区社会组织沟通与交流的平台;添加了第六点借鉴国外有益经验。

5、对结语进行了部分的删减。

6、对文章的格式方面进行了部分的调整。

我国城市社区社会组织培育发展

的实践探索研究

——以深圳市宝安区为例

[摘要] 社区是社会的基本单元。社区社会组织是社区建设与管理的一支重要力量,是社区组织体系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社区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的一个重要载体。促进社区社会组织健康发展,对完善基层自治制度,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以深圳市宝安区社区社会组织的培育发展实践为基础,研究分析目前我国社区社会组织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并对社区社会组织的培育发展提出对策建议,探索社区社会组织的合理发展之路,为我国社区社会组织的培育发展提供实践与理论依据。

[关键词] 城市社区社会组织;培育发展;探索研究

社区社会组织又称为“社区民间组织”,是指由社区组织或个人在社区(镇、街道)范围内单独或联合举办的,在社区范围内开展活动,满足社区居民不同需要的民间自发组织。在社区内活动的社会组织包括社区社会组织和驻区社会组织(进入社区开展活动的,不在社区内发起成立的,在民政部门注册成立的其他社会组织)。社区社会组织是社会组织的组成部分,是本文所研究对象。

一、我国社区社会组织产生的总体状况 (一)社区社会组织产生的背景

2

我国社区社会组织是伴随着城市社区建设向纵深发展而成长起来的,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20世纪90年代初到90年代中期的萌芽发展阶段。1991年国家提出社区建设的思路,强调发展社区服务,逐步实现社区自治。这阶段社区社会组织处于萌芽状态,主要是社区居民根据兴趣成立的一些文体娱乐队伍,数量不多,不登记,也不成规模。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到21世纪初的引导发展阶段。90年代中后期,全国掀起社区建设热潮,政府开始对社区社会组织在社区中如何发挥作用进行引导,社区社会组织独立性有所增强,数量有所增多,作用有所提高。

21世纪初至今的扶持发展阶段。2005年在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各地开始积极探索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的办法,社区社会组织发展加快,其作用也日益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

(二)社区社会组织产生的意义及功能作用

根据社区社会组织产生的意义,社区社会组织的功能作用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1、服务功能。承接社区服务,提高生活质量。社区社会组织通过提供社区服务,即可帮政府减压,又可弥补政府和市场在提供公共产品方面存在的一些缺陷,有利于增强社区服务功能,进而满足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个性化、多样化需求。

2、协调功能。化解社区矛盾,促进社区和谐。社区社会组织作为连接政府与民众的桥梁,为双方提供了沟通的平台,社区社会组织能及时地把社区居民的利益诉求以理性的方式向政府传达

3

或释放出来,使政府能够更快更好地收集信息,调整政策,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和谐。

3、凝聚功能。增进社区互动,增强社区认同。社区社会组织在满足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文化与精神生活需求的同时,又能使居民通过参与社区社会组织,增进彼此间的了解和信任,增强对社区的归宿感和认同感,促进社区中人与人、人与社会的融合。

4、自律功能。培育基层民主,促进共建共享。随着社区社会组织的不断增加,更多的居民能够参与到社区治理中来,不断提高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理念和水平,激发和调动参与社区管理与服务的积极性,推进社区民主自治进程。

(三)社区社会组织的分类

社区社会组织按功能、所涉及的领域、表现形式等内容,大致分为四大类:

1、服务(事务)类。主要是承接政府或社区内的一些公共服务事项和事务性工作,如计生协会、老年星光之家,青少年四点半乐园、妇女权益保护咨询等。

2、公益慈善类。主要通过自助互助的方式,无偿为社区居民提供服务,如慈善超市、居民互助社、帮困协会等。

3、文化体育类。主要组织文体娱乐活动,如书画社、艺术团、体育协会等。

4、社区维权类。主要是组织社区相关居民维护合法权益,如个体劳动协会、社区法律援助中心等。

(四)社区社会组织的特点

4

社区社会组织作为社会组织的组成部分,除具有非营利性、民间性、公益性、服务性、自治性等社会组织的共同属性外,还具有以下特点:

1、基层性。社区社会组织产生于社区、服务于社区、活动于社区,由本社区的居民或机构组成,主要是为了满足社区居民或社区建设的部分需求。

2、本土性。社区社会组织了解社区及社区的人和事,根植于社区,开展活动精力专注于社区,所以在社区的联谊交流、公益服务、矛盾化解、社区治理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3、半义工性。社区社会组织的成员对所居住的社区有感情,情理上有责任和义务来搞好家园建设,服务别人的同时自己也受益,所以开展活动或服务不以盈利为目的甚至不计报酬。

4、松散性。社区社会组织登记门槛较低,会员入会也比较自由,加入资格就是本社区居民,加入条件就是本人兴趣,所以活动不像一般社会组织那样严格,要求也有所不同,以自娱自乐、自我服务为主。

(五)社区社会组织的发展概况

从我国城市社区社会组织的发展与演变中我们可以发现,社区社会组织是我国城市社会基层民主的一种制度选择,其历程可以概括为两个阶段:

1、街居制-国家行政全能主义治理

街居制是指由街道办事处和居民委员会构成的我国城市基层 社会的行政建制,大致存在于建国之后、“社区制”形成之前。

5

政府部门通过行政等级将上级命令逐层传达到街道,街道再传达 到居民委员会,由居民委员会传达给居民;社会资源的再分配由政府主导、单位执行,街道和居委会成了“附属性”、“剩余性’’、“行政性”的治理手段,其治理职能表现为教育与社会动员、生产与保障等。

2、社区制-合作主义治理

合作主义治理模式主张政府与社区组织的制度化合作和良性互动,社区中各治理主体之间各司其职、分工合作。在合作主义治理模式中,治理主体表现为多元化,不仅包括政府,还包括社区组织、辖区单位、非政府组织以及社区居民;各自治理主体因为掌握的资源不同,彼此之间形成相互依赖;权力运作不再是通过自上而下的行政命令,而是一种多个独立组织共同参与的过程。

二、国外社区社会组织现状

西方国家对社区社会组织的研究大多涵盖在非营利组织(或非政府组织、社会中介组织)参与社区治理和社区服务的研究中。非营利组织与政府的关系研究主要是通过财政资助和提供公共服务两个方面划分的,形成了互补关系(complementary)、补充关系(supplementary)和对抗关系(advocacy)三种相互关系模式。从人的需要入手,强调非营利组织能够满足人们多样化、多层次的生活需求、社会需求、心理需求等,指出这对于有效释放社会压力有重要作用。

社区民间组织为社区居民广泛参与社区公共事务治理提供了制度化和组织化保证。日本学者蒲岛郁夫对公民“投票参与”状

6

况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至少加入一个社会组织的选民其投票率高达90%以上,相较于没有参与任何组织的公民投票率高出13%。美国非政府组织在社区中直接从事公共福利工作,在英国,城市社区作为独立的自治组织,除了管理本社区的一些共同事务、谋求社区发展之外,还要恰当的发展志愿组织、邻里关系等社区资源,以促进社区良性发展。

三、深圳市宝安区社区社会组织培育与发展的实践创新及亮点

宝安毗邻香港,是深圳最大的行政区,面积733平方公里,总人口超过700万,下辖光明、龙华两个功能新区、6个街道。宝安是深圳的经济大区,2012年GDP1769亿元(不含光明、龙华新区)。

2004年底,宝安区在全市统一部署下完成了农村城市化工作,现有124个社区,其中,村改居社区92个,非村改居社区32个(光明、龙华两个功能区除外)。近年来,宝安区坚持培育发展与管理监督并重,积极推动社区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截至2013年5月,全区有社区社会组织259家(登记230家,备案29家),其中:公益慈善类65家、服务(事务)类145家、文化体育类41家,维权类8家(见表1)。社区社会组织在促进社区建设、服务社区居民、维护社区稳定、构建和谐社会、推进社区自治等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

所属街道 公益 社会 文化 社区 总计比重(%) 慈善类 (事务)类 体育类 维权类 (家) 7

新安街道 西乡街道 福永街道 沙井街道 松岗街道 石岩街道 总计(家) 比重(%) 52 2 2 1 8 0 65 25.1 41 39 7 31 21 6 145 56.0 14 3 11 3 3 7 41 15.8 3 5 0 0 0 0 8 3.1 110 49 20 35 32 13 259 -- 42.5 18.9 7.7 13.5 12.4 5.0 -- 100 表1 宝安区社区社会组织分布情况表

宝安区在社区社会组织培育发展方面进行了一些积极的探索。 (一)创新登记管理模式

2006年,宝安区在全市率先以区政府名义授权街道办事处作为社区社会组织业务主管单位,2010年推行社区社会组织登记、备案双轨制,采取“先发展、后规范,先备案、后登记,部门联动、分类指导”的办法,通过降低准入门槛、简化登记程序、缩短办理时间、上门指导服务,大力培育社区服务性、公益性、互助性社会组织。目前宝安区的社区社会组织登记备案数量在全市最多。宝安区提出了2015年每万人拥有社会组织8个以上的发展目标。良好的政策环境使宝安区社区社会组织的培育发展进入了快车道。

(二)加大扶持力度

2008年,宝安区在全市率先设立扶持公益慈善类、社区维权类民间组织专项资金,出台《深圳市宝安区公益慈善类、社区维

8

权类民间组织培育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深宝民?2008?162号)。截止2013年5月,共资助118家社会组织477万元,其中社区社会组织75家270万元。重点培育、扶持、发展满足居民需求、反映居民诉求的社区社会组织,创优社区社会组织发展环境。

(三)引导发挥作用

一是维权类社区社会组织有效维护了社区稳定。8家社区来深建设者服务中心,积极引导劳务工依法、理性维权,协调解决275起劳务纠纷,初步形成了社区居民支持、社区劳务工满意、社区工作站减负的多赢局面。

二是社区社会组织“助人、互助”能力逐步增强。新安街道宝民社区企业连心互助会,倡导辖区企业“抱团取暖、互助共赢”,先后有243家企业加入互助会,共达成100多个连心互助项目,协议落实资金和减租让利1500多万元。沙井爱心一族协会累计募捐资金700多万元,收集衣物300多万件,慰问孤寡残疾特困家庭不计其数。

三是社区社会组织参与公共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西乡街道4家社区平安建设促进会,通过抓获现行、提供线索等多种途径,协助公安机关抓获各类违法犯罪分子,有力维护了社会治安稳定。宝民社区医疗药品经营者协会,将社区内28家医疗药品经营机构团结起来,倡导行业自律,参与“药品安全示范社区”创建工作,为从源头上确保医疗药品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是社区社会组织积极参与文化建设。宝安区沙井蚝民俗文化研究会收集、整理、研究与沙井蚝文化相关资料,创办了蚝文

9

化博物馆、举办了系列文化活动,传承发展沙井蚝民俗文化。福永街道万福民工街舞团在2011年春晚表演《咱们工人有力量》节目,表现出了劳务工群体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产生强烈的社会反响。

(四)探索枢纽型管理新模式

宝安区积极探索社区社会组织新的联动、联合、联结方式,探索社区社会组织“去行政化”的路径和方法。新安街道海裕社区成立社区社会组织服务中心,该中心管理人员由该社区社会组织选举产生,为社区社会组织提供工作指导和办理年检等各项服务,有效地将其联合、团结、带动起来。该社区社会组织服务中心积极带动该社区13家社区社会组织扩充会员队伍、拓展活动项目,先后招募义工518名,引导社区社会组织开展活动35场次,协助发展会员325人,服务13600人次。宝民社区将19家社区社会组织起来成立了宝民社区社会组织惠民驿站,以亲民、惠民、便民、助民、益民、安民为目标,承接部分政府在社区管理服务和公共安全等方面的服务短板和不足。西乡街道桃源居社区创新社会组织与社区治理和服务模式,成立社区公益中心,由开发商设立公益事业发展基金会,捐资建立社区公益中心,社区公益中心管理共8家社区社会组织,社区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和服务。社区公益中心实际上成了桃源居社区社会组织的发起者、资助者和管理者,是社区社会组织的孵化器,是社区社会组织体系的枢纽。

(五)拓展孵化新途径

一是积极探索区级社会组织孵化基地建设,为全区社会组织

10

的培养发展提供系列配套服务,予以政策辅导和资金扶持。二是积极协调桃源居公益事业发展基金会,选择1-2个社区做试点,探索由区、街道和基金会三方共同出资创立社区社会组织发展基金会的发展模式。桃源居基金会是我国第一个,也是我国目前唯一一个以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推进和谐社区建设为宗旨的非公募基金会,由位于西乡街道的桃源居开发商于2008年捐资1亿元创立。宝安区积极利用此优势,与慈善企业家一起共同探索培育社区社会组织自我造血功能的新途径。

(六)培育典型经验与做法

宝安区在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时,注意结合街道与社区实情和居民群众素质水平,分类推进。新安街道位于宝安区中心区域,社区以非村改居社区为主,城市化进程较快,市民素质及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较高,社区社会组织培育的土壤和环境较好,因此,宝安区在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方面着力打造新安模式。目前该街道社区社会组织最多,共有110家,占全区总数的42.5%。22个社区全部成立了慈善帮扶协会和居民创业就业帮扶协会,慈善帮扶协会共募集善款963万元,救助560多名居民和劳务工,发放救助金约158万元。社区居民创业就业帮扶协会通过举办创业项目推介会和企业现场招聘会,成功促成454名户籍居民和289名生源毕业生创业就业。另外,宝安区还根据不同社区类别与特点,总结出不同社区社会组织发展经验,比如成熟商业楼盘社区的桃源居经验、海裕经验,老城区社区的宝民经验等等。这些经验是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可为其他街道和社区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

11

织借鉴学习。

四、我国社区社会组织普遍存在的困境与问题

(一)认识不足,让渡空间不够

虽然社区社会组织作为社会建设和管理的新生力量,已经历了20多年的发展历程,但仍还没有得到社会各界的充分认识。一是对社区社会组织的概念、活动特点、功能作用认识不足,在管理上与其他社会组织混为一体,不利于社区社会组织发挥其作用。二是没有在推动社区多元自治的理念下有计划地为社区社会组织让渡空间,社区社会组织发展良莠不齐,布局和结构均不合理。比如,在宝安区259个社区社会组织中42.5%集中在新安街道的非村改居社区,在全区124个社区中,还有25个社区尚未成立社区社会组织。三是社区居民群众、社区内诸多组织,包括社区社会组织自身,对社区社会组织的发展存在不同程度的认识不足,社区社会组织发展遇到障碍和限制,各方没有在社区共治与自治的框架下形成良性互动。

(二)法律法规不健全,扶持引导不够

一是登记管理法律法规滞后。目前,我国对于社区社会组织管理主要依据《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和《民办非企业登记管理暂行条例》,还没有专门针对社区社会组织的法律法规,不利于社区社会组织的培育发展。二是虽然各地已在社区社会组织培育发展方面开展了一些积极的探索,出台了一些地方性的备案登记办法,但还缺乏与之相配套的、科学规范的分类管理细则,对社区社会组织的指引和扶持发展有待进一步精细化和规范化。法

12

律法规不健全,也导致许多“草根”社区社会组织游离于登记管理之外,带来潜在的管理隐患。

(三)管理手段单一,监管不够

一是普遍存在“重登记,轻管理”的现象。目前社区社会组织的监管部门是民政部门和街道办,但面对社区社会组织的快速发展,以上部门对其日常管理、业务指导、监督检查、执法查处等方面着力不够,在发展和管理之间形成了一定的矛盾。二是还没有形成行政部门联合管理、社会舆论监督、社区社会组织自律良性互动的监管机制,监管主体单一,监管的手段和力度不足。

(四)社区社会组织自身建设不足,公信度和竞争力不强 一是社区社会组织内部制度不健全,又缺乏外部监督,公信度不高。二是社区社会组织发展良莠不齐,常出现缺场地、缺经费、缺人才、缺设备的现象,无法与其他综合性、专业性强的社会组织进行优势互补与资源整合。三是社区社会组织有过度依赖政府的倾向,“行政化”现象比较突出,自身“造血”功能差,后劲不足。四是领导者和工作人员的专业化程度较低,缺乏迎接挑战的应变能力,更有甚者还通过组织为自身谋私利,致使社区非营利组织运转出现困境。

(五)活动资金不足

资金不足是困扰城市社区非营利组织发展的一个难题,没有项目资金,城市社区非营利组织的工作很难开展,作用更无法体现,乃至形成无资金、无作为、无吸引力的恶性循环。面对单一的资金来源和狭窄的筹资渠道,各组织在思想上还是停留在等、

13

靠、要的层面,缺乏开拓创新。社区公共服务的福利性本质决定了它是利润率较低的一个领域,因此很难吸引众多的“商人\和“企业家\积极投资。

五、对我国社区社会组织培育发展的展望与建议

(一)在推动社区多元自治的理念下,谋划布局,让渡空间 一是要建立思想上的认识空间。要使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和人民群众充分认识到社区社会组织的重要性和本质属性,根据基层群众自治制度设计的需要和各重要时间节点,真正将社区社会组织作为社区自治的一支重要力量来进行谋划布局,把社区社会组织与一般的社会组织区别开来,为社区社会组织的发展让渡空间,探索将社区慈善、服务、联谊娱乐和矛盾化解等工作让渡给社区社会组织。同时欢迎专业性、综合性强的社会组织和带项目的社会组织进驻社区,与社区社会组织分工合作,共同促进社区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

二是要掌握社区居民群众的需求空间。要组织对社区居民群众的需求调查,全面了解社区群众的年龄、性别、职业、分布情况、参与社区管理与服务的需求与意愿,以及社区可利用的资源与设备等等,通过摸清需求来确定本社区社会组织扶持发展的重点、类别,并在此过程中发现和培养社区社会组织的骨干人员。

三是要明确政府职能的转移空间。政府要将可交由社会和市场做的、面向社区提供的公共服务事项编印成册,建立政府职能部门购买服务目录,制定项目库管理制度和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职能转移和工作事项的办法,扶持和引导社区社会组织积极参与到

14

政府职能转移和购买服务。

只有通过以上三个空间的结合,才能真正给社区社会组织让渡空间,真正扬其长,尽其责,齐发力。

(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分类指导

一是要支持和鼓励各地(市)先行先试,结合各地实际,制定本地区社区社会组织登记管理的政策法规与办法,积极引导社区社会组织进行备案登记,为国家修订相关法律法规积累经验,提供实践依据。

二是各地要根据登记改革需要,制定社区社会组织分类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根据社区社会组织的类别、规模、业务范围、服务对象的不同,分类进行备案、登记和管理,本着宽进、自治和有序发展的原则,最大限度地调动社区社会组织的积极性,不断引导优化社区社会组织的结构和布局,使社区社会组织始终朝着良性的方向发展,成为维护基层和谐稳定的重要力量。

三是各地要制定加强社区社会组织自身建设的指导意见,引导和监督社区社会组织规范自身建设,建立和完善内部工作制度和流程,通过规范、公开透明的运作,通过不断开展社区社会活动,提高社区社会组织的影响力和公信度。

(三)加大扶持力度,引导发挥作用

在经费方面,一是建议由财政出资,设立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的专项资金(也可在社会组织培育发展总资金中设社区社会组织扶持专项资金),制定扶持社区社会组织发展的专项资金使用办法,从社区建设实际需要出发,对社区社会组织实行分类扶

15

持,有关经费统筹用于办公场地租金、社会服务项目成本费用及社区社会组织能力建设等。扶持方式可包括政府购买服务、以奖代补、种子资金启动等多种方式。二是将社区社会组织承接社区建设的相关工作经费纳入社区建设经费预算之中,由社区统筹使用,实行“谁办事,谁负责,谁用钱”,有效保证社区社会组织的工作费用,确保社区社会组织的可持续发展。三是引导社区社会组织转变思路,着力培养“四个一点”的“造血”功能,即上级拨一点、社区筹一点、企业帮一点、群众捐一点。

在人才方面,一是积极培育骨干。在社区党组织与社区社会组织之间建立双向人才培养机制。一方面鼓励有能力的优秀党员通过民主选举的方式,成为社区社会组织的带头人;另一方面将社区社会组织中的活跃分子培养发展成为入党积极分子,吸收优秀群众加入党组织。通过双向培养机制,为社区社会组织的规范发展提供正确的政治方向,为社区社会组织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保障。二是积极引进专业化、职业化社工。社区社会组织的人员多为兼职人员,而社工是社区专职工作人员,在指导和整合社区社会组织开展活动方面可发挥其优势和作用。三是积极发动义工。社区居委会在引导扶持社区社会组织提升能力时还应注意积极发动义工,使其参与到社区社会组织的各项工作。既可使社区社会组织不断增强活力,又可使义工的工作更加务实,接地气。其一,规范志愿者管理。在管理过程中,通过规范用人制度建立起长效机制,逐步建立起包括志愿者社会招募、培训、服务时间累计等制度在内的社区社会组织志愿服务体系。其二,构建社区

16

社会组织志愿服务平台。整个社区社会组织的志愿队伍比较松散,志愿行动很难有效地组织起来,需要按照一定标准编制为定向志愿团队,建立社区社会组织志愿服务站点。四是培养社区社会组织管理人才,加快社区社会组织人事管理,社会保障,职称评定,职业建设等政策配套,通过各种渠道培训社会组织的专门人才,建立统一社区社会组织专业人才库。在当前社会就业压力加大的严峻形势下,尤其要鼓励引导大学毕业生面向社区和基层社会组织就业,以充实社区社会组织人才队伍,提升社会组织人才素质结构,增强社区社会组织的人才资本。

在体制机制方面,一是规范相关名称和概念,逐步建立在社区居委会(党组织)领导下的社区诸多组织协同运作的机制,并以此整合社区社会组织力量。社区建设与管理的牵头主体应逐步回归到党组织领导下的社区居委会,居委会下设社区服务中心,社区服务中心负责社区公共服务场所及设施管理以及居委会协助的政府基本公务服务事项。对于社区居民来说,居委会与社区服务中心是一块牌子。有居委会的地方,就要有社区服务中心。二是规范治理构架,保证组织高效运转。社区社会组织治理的关键是建立和形成类似于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和机制,以章程为依据健全分工与制衡的组织机构,保障决策和程序的合法性与合理性,从而实现和提高其治理绩效。三是社区服务中心的运作,可通过招标委托有资质的社会组织来运行,但必须接受居委会的领导。在城市化程度较高、市民素质较高的社区,可引导和扶持社区社会组织发挥优势,积极参与社区服务中心的运行;在城市化程度

17

较低的社区,可积极引进综合性、专业性强的社会组织进驻社区服务,提升社区建设与管理水平。四是居委会领导下的社区服务中心应具备整合资源的功能。其一,工青妇、残联等人民团体可发挥业务指导作用,通过社区服务中心这个平台开展相关工作;其二,社区服务中心可成为社区社会组织的孵化基地;其三,社区服务中心可促进社区社会组织和驻区社会组织进行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合作共赢,从而发动更多的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社区建设。这种做法实际上就形成了社会组织网格化自治模式。宝安区的宝民社区、海裕社区、桃源居社区都在积极探索枢纽型社区社会组织管理的新模式。

(四)完善监管机制,扬长避短,趋利避害

一是探索建立社会组织网格化自治模式,进一步完善“区、街道、社区”三级网络管理体系。二是跟居委会和有关部门建立网络沟通平台,做到快速有效地支持与服务,进行信息化沟通。赋予社区居委会更多的监管权限,逐步由“重登记,轻管理”的现状向兼重准入和日常管理的管理目标转变,将社区社会组织的培育发展与日常管理相结合,促使社区社会组织规范自律、公开透明,自觉接受社会与舆论的监督。三是进一步加大民政、公安、消防、工商、税务等行政部门的联合监管和执法力度,对社区社会组织存在不当行为,及时予以纠正,提出整改意见;对社区社会组织的违法行为,及时追究法律责任甚至撤销登记。四是加强与环保部门的联系与协作,配合政府部门开展治理雾霾等活动。五是探索第三方评估机制,由登记主管部门组织专家、党代表、

18

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新闻媒体、居民代表等视察社区社会组织,对其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六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手段进行监督。

(五)加大健康信息交流、培训和宣传,因地制宜促发展 社区社会组织要在推动社区多元自治的大背景下去培育发展,才能把握好方向,发挥好作用。社区的情况千差万别,社区建设与管理服务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社区社会组织发展亦如此,一切应从社区的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突出特色。一是建议定期举办分层级、分片区、分类别、分专题的多种形式的社区发展论坛和经验交流会,通过学习交流,取长补短,共同推进文明成果。二是建立健康产业网指导,开展健康食品、药品、用品、现代健康服务活动与工作。让健康产业渗透社区组织工作之中。三是不断加强社区社会组织工作人员的培训,将其纳入社区干部的培训计划,定期培训,不断提高社区社会组织工作人员的能力和水平。四是搭建社区社会组织沟通与交流的平台,业务主管单位和登记管理机关应加大宣传力度,要指导社区社会组织建立健全组织内部管理规章制度,做到服务,活动有章可循,促使社区社会组织信息公开透明,通过媒体或各培训渠道,提高各级政府、居民群众对社区社会组织的认识,不断提高其社会公信度和知名度。各地区要积极成立社会组织发展促进会,积极搭建平台,促进社会组织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管理效益。

(六)借鉴有益经验,深化国际交流

在长期的组织管理和运作实践中,国外的城市社区社会组织

19

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这为我国社区社会组织的发展提供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借鉴。对于那些可资借鉴的经验和做法,我们不妨大胆拿来为我所用,积极在我国的城市社区社会组织中开展试验,在总结成败的基础上进行补充和完善,进而进行大面积推广。

结语:我国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 社区社会组织的培育发展之路还很漫长,我们需要以长远的眼光去谋划布局,需要以大胆创新的勇气和执着的毅力去破解难题。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通过共建共享,实现中国梦。希望宝安区的经验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20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eslg.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