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市社区与农村社区比较研究

更新时间:2023-11-13 12:48: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我国城市社区与农村社区比较研究(一)

【中文摘要】:城市和农村不但是两类不同性质的社区,而且是处于两个不同发展阶段的社区。通过对两类社区的比较,既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它们各自的特征,也可以由此及彼的认识社区的发展趋势。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建设的关键时期,把握农村社区向城市社区的发展趋势,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社区产生、传统农村社区、现代农村社区、都市社区、城乡社会二元结构、城市化

【正文】

一、社区的概念和要素i[①]

社区,源于拉丁语,意指共同的和紧密的伙伴关系。最早提出“社区”概念的是德国社会学家藤尼斯,本世纪30年代,费孝通等由英文转译中文。中外学者对社区这一概念的理解有所不同,其中,地域性社会共同体涵义比较切合我国实际。社区是相对独立的有领导、有组织的地域性社会,是由一定数量,具有共同意识、相同习俗和规范的社会群体结合而成的生活共同体,有着相对独立的社会管理系统和服务设施。社区的范围可大可小,在我国,一般农村以乡或较大的自然村为单位,城市以居民区或街道委员会的管辖范围为单位

构成社区的基本要素主要有:①有一定的居住人口,以一定的生产关系和其他社会关系为基础,从事各种社会活动的人口是社区活动的主体;②有一定的地域,地域是人们从事社会活动的必要条件,一个社区的居民主要集中于某一特定区域,形成了各社区特定的地域界限(由于各个社区之间的联系日益扩大,使社区的界限不好固定,也不易划分);③有一定的行为规范和组织管理系统,以维护社区生活的正常秩序;④有一定的生活服务设施,以满足社区生活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⑤由社区的经济条件、社会条件和历史传统所决定,形成了一些特有的社会文化和生活方式;⑥居民对社区具有感情和心理上的联系,形成了诸如乡土情、荣辱感和归属感等意识。

二、从静态角度分析传统农村社区和城市社区的区别ii[②]

城乡社区在形成、经济结构、社会结构、人口结构、生活方式、社会控制方式、社会关系等方面具有不同特点。

(一)城乡社区形成上的不同特点

在认识城乡社区形成上的不同特点之前,首先对社区形成的一般历史过程进行简要的分析。

人类共同生活的社区经历了4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旧石器时代的流动性社区。当时,人类靠狩猎、捕鱼、采集野果为生。食物只有在一定季节和一定地域找到,为了维生,人类不得不作分散的群居,居住地不能固定。这时,人类生活的社区是以氏族为单位构成的流动性社区。

第二阶段,新石器时代半永久性的村社式的社区。大约一万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开始有了原始的畜牧业和刀耕火种的农业,社会生产力得到了巨大发展,使人们得到了比以往更多和更稳定的物质生活资料。这时,半永久性居民点开始形成。在西安半坡村遗址发现的原始人盖起的半洞穴式的泥草房,即这种类型社区的代表。

第三阶段,新石器时代晚期,农村社区出现。当时,已经开始使用金属工具,发明了犁等,从而使农业生产日益专门化,人类出现了历史上第一次社会劳动大分工。农业和畜牧业逐渐分离。在农业发展的基础上,产生了真正的人类群体聚落——以农业生产为主的永久性居民点,人类的定居生活从此开始。农业聚落的形成,意味着具有相对完整性的有“农”有“村”的社区生活的开始。在这种早期的村落中,已经包含了后来各种社区生活的基本结构和功能需要。这一阶段的晚期,大约在公元前3500年左右,出现了少量的古代城市,规模一般都比较小。

第四阶段,工业革命以后,以工业及商业为基础的新型的现代城市社区出现。

综上所述,农村社区是在社区发展的第三阶段,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而出现的。

农村社区的形成,受自然进化的影响较为突出,具体有3条途径: 1、自然起源,即一个农业家族按自然进化过程扩大为一个农村社区。在游牧民族中,社会生活单位为家庭。到农业时代,他们开始定居,生产效力比过去提高,一块土地供许多人衣食,人口很快增加,逐渐繁衍成大家族,形成一个单性村落。此种途径形成的村落的特点是,家族势力大,具有很强的整合性,在社会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2、社会组合,即由若干独立的农业家庭联合而成。这些农业家庭一般是由不同地方迁移而来,没有血缘关系,相互之间社会往来增多,便形成了村落。在这种农村社区中,个人的作用相对提高,社会势力减弱,家族势力微乎其微。这种形式的农村社区在中国、欧洲少见,在美国、加拿大的中西部很多,与移民有关。

3、农村建设,即在一块空地上建立一个新社区。它与自然起源的农村社区不同,是通过人为力量建设起来的;与社会组合的农村社区也不同,不是在许多独立个人家庭的基础上结合而成,而是在群体运动的推动下产生的。

城市社区是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而出现的,从根本上讲,是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经济、政治、文化进步的结果。它的产生一般需要3个条件:

1、生态因素,包括适宜的气候,肥沃的土地,充足的水源等。

2、经济因素,要有相对发达的农业,除自给自足外,有多余的产品能够拿到市场上出售。

3、社会因素,有比较复杂的社会结构与制度,有了劳动分工,出现了一批不直接与土地打交道的人。

古代城市的产生和发展与农业文明的出现与进步分不开,进程相当缓慢。当时的城市数量少,规模小,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小,直到1800年,城镇人口才发展到总人口的3%。现代城市产生于工业革命以后,工业革命把人类从农业社会推向工业社会。大工业的迅猛发展,吸引大量人口涌向城市,形成城市化运动,使现代城市迅速兴起。

(二)城乡社区在经济活动上的不同特点

农村社区的经济活动以农、林、牧、渔业为主,生产上受自然条件影响小,生产效率低,季节性强,专业分工差。社区经济活动简单,大多数人操同一种职业,一个人要做许多种工作。

相对农村,城市社区的经济活动以工业、商业为主,生产上受自然条件影响小。城市的经济活动特点促进了人口集中,加速了人际问的交流,促进了社会分工、专业化生产、服务行业的发展,也缩短了物质和能源在流动转换中的距离,提高了生产效率。

(三)城乡社区在社会结构上各具特点

农村社区生产上的单一性,专业分工的不发达,人口密度小,使农村组织结构简单,没有错综复杂的组织网络体系,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生产和消费。生活资料基本上是自给自足,自我服务,没有专门的生活服务系统。

城市社区由于社会生产与生活的分工精细,专业化强,相互之间联系紧密,形成一个严密的社会组织体系。此外,人口稠密,各种组织、机构林立,生产、生活的社会化,就需要有规模庞大,内部职能分工、权力分层复杂的科层管理结构。

(四)城乡社区在人口特征上具有不同的特点

农村社区人们居住分散,人口密度低,流动性小。农村生产结构、社会结构都比较简单,使人口结构呈现同质性特点,即在职业、文化程度、生活方式、思想观念等方面具有很多共同的特征。

城市社区人口密度高,如我国最大的城市上海,市区平均为每平方公里2.75万人,人口密度最高的金陵东路街道和吉安街道,每平方公里均达16.6万人。此外,城市社区经济结构、社会结构比较复杂,使人口结构的异质性特点突出,城市居民在职业、文化程度、生活方式上有很大的差异性。异质性的存在造成了城市社区的社会分层,增加了社会流动性。

(五)城乡社会生活方式的不同特点

农村社区生产力水平较低,物质生活、精神生活水平不高,生活节奏松散,时间观念淡漠。·而且,由于交通不便,信息闭塞,传统的风俗习惯势力较强,思想上偏于保守,接受新事物较慢。

城市社区生产水平较高,又是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水平较高,有较多的闲暇时间,生活方式具多样性特点,而且交通、邮电事业发达,信息量大,因此,易接受新事物,传统习惯影响小,思想开放。

(六)社区在社会控制方式上的不同特点

农村社区由于社会结构简单,人口的同质性强,因此,社会秩序的维护主要依靠风俗、习惯、道德、社会舆论等非正式社会控制。如,乡规民约等。

城市社区由于社会结构复杂,人口异质性强,生活方式多样化,需罗有一整套社会制度来约束人们各方面的社会行为,因此,社会秩序的维持是一种正式的控制。

(七)乡社区社会关系的不同特点

农村社区的社会流动小,人们世代生活在一块土地上,以血缘为纽带而形成的亲属关系以及长期在一起生活形成的乡亲关系,在农村社区社会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家庭在生产、生活中的地位突出,既是生产单位,也是消费单位、娱乐单位。农村生活自给自足的特点,使家庭、亲属、邻里在满足村民生产、生活需要上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村民十分注意维护家庭、亲属、邻里等初级关系。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bjev.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