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生态社区的环境规划设计与研究 (1)

更新时间:2023-04-21 23:22: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建设生态社区是构筑实现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石,社区是社会的细胞,社区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生态社区是以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为指导,意在寻求自然,环境、建筑和人四者之间的和谐统一,即消耗最少的资源和能源,产生最少废弃物的社区。构建实现和谐社

会的生态社区意义在于:是适应21世纪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型人类聚居模式,它是与生态文明

时代相适应的人类社会生活新的空间组织形式,是在一定地域空间内人与自然系统和谐.持续发展的人类住区:实现社会和谐是社区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社会和谐才有利于实现城

市经济可持续发展。

生态社区从广义上分析是综合社会、经济与自然的符合生态系统,通过维持原有的社区生态系统平衡,实现资源和能源的高效循环利用,减少废物排放,实现社区和谐,经济高效、生态良性循环的生活空间。建设生态社区原则是“和谐安全、健康舒适,高效清洁.环境优美”,实现社会,经济和自然协调发展,物资,能源、信息高效利用,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聚居区。

万方数据 

口中卧,㈠㈡¨I

卫圆面冒重盈国盔翟国翻盈IE趟巨蓥盈菌

面对各项资源^为地不台理利用所造成对环境失衡,城市

规划者致力于将生态保护、持续发展、和谐观念纳人规划理念

之中,园而产生了“生态社区”(Eco—community),即建立安

全、健康、有地方特色的社区:通过民众参与,落实社区自治,

社区资源【包括实质环境资源、文化资源及经济资源等)的永续利用

社区多样一性(包括生物多样性、文化多样性)的可持

续发展,减晕(Repress)、再使用(Reuse)、回收(Recycle)的

3R政第落实

绿色消费的措施。其基本特点是:和谐忡、高效

性、持续性、整体性。生态社区建设的基本原则:体现节能原则、考虑绿色能源

的利用、节约用地、节约资源、贯彻环境保护原则、实施标准

化和质量管理原则。生态社区建设目标包括:追求居住环境的合理性、舒适性、安全性,注重区域生态规划和布局,广泛采用绿色建筑技术.社区生产和生活所需耍的物质和能量交换形成良性循环.废弃物的重复利用,减轻对环境生态承载力,建立与推广应用与环境协调的技术支撵体系,建立环境与生态动

态信息监测与预警体系,建立能引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行为规范体系,以及建立实施民主化、科学化的环境与发展综合决

策体系.社区居民具有共同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和环境价值观,以厦构筑和谐社区的责任,且参与外来专家与机构共同建立具

有刨造力的环境创造与经营

在生态社区持续演变的基础上,

实现整1、社会的和谐稳定、持续发展。

生态社区的规划设计是遵循生态理念,围绕满足客户需求

的市场定位,实现各种生态与技术、文化、体育、蜈乐相结合

型社区产品,包括:生态智能型社区.强调以生态与智能技术

相结台,实现高科技与生态产品相结台的社区.生态文化型社

区,主要提倡环境与文化艺术相结合的社区,生态宗教型社区,主要突出宗教精神与生态文化相结合的社区原始部落型社区,主要提供体验部落生活和栖息方式相结合的社区,生态数码型社区,提供生态文化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社区,满足现代生活

需求生态办公型社区,提供生态技术与高科技信息网络技术相结合的社区,满足现代办公需求

生态工业型社区,提供生

态技术与高科技制造技术相结台的社区,满足现代生产和制造需求。

生态住区是生态社区最重要的类型,规划设计的主要特征包括:运用生态学原理规划使得悻区的规划结构、布局合理,功

能协调,适应所在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人工与自然环境相融合.环境质量优良并有完善的处理污染措施.采取可持续的

能源消费模式,高效地利用资源和能源,采取清洁工艺,提高

万 

方数据百邑勰利用军利贫墀里夏循讣翠提1聂元吾刚任匹胍赍埙批,伺

利于住区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尊重住区的文化多元化和民族

习俗,保护和继承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合理利用和开发聚居地的文化遗产.培育住区居民的生态意识和环境道德观,倡导生态文明和道德伦理,鼓励住区居民积极参与生态社区管理,

建立政府、建筑机构、住区居民多层次的生态调控管理和决策

系统,提高住区的生态适应性。

1空间环境的整体布局

住区规划依据不同的地理环境

和地形特点,采取多种空间布局形

式。采用“点线一面”空间组合方式,即由“居住区一组团一庭院”构成室外空间规划结构形式,形成多栋住宅组成点状组团围台空间结构,

由公共活动场所组成面状空间,由道路联系线状空间。例如,威尼斯滨水住宅(图1k采用带状空间组合方式,即沿着城市河流或主干道布置小区的主要建筑形成的狭长空间。例

如,奥地利萨尔斯堡住宅小区(图2b采用自然地貌型空间组台方式,位

于山地住区规划,考虑排水处理、地

面适水性、自然风向等因素,采取结

合自然地理特点的规划,设计小区

道路、绿化和水处理,桥梁和街区。

风向型空间组合方式,位于气候寒

冷地区的住区规划,主要考虑自然气候对建筑的影响,采取建筑防风和保温技术处理。例如,斯德哥尔摩住宅小区(图3)。

2空间环境的专项设计

住区空间环境专项规划包括绿地、水系、道路、建筑小品等环境设计要率。其中绿地规划包括规则式、自然式、混合式绿化平面布置形式。园地制宜结合坡地、洼地作为绿化用地,根据建筑布局、环境特点、居民生>舌要求设置具有地方特色的

绿化系统.将绿化、景观和居住方式结合起来,运用垂直绿化、

屋面、阳台、地面多层次绿化方式,住区绿化提供社区居民交

流休憩的共享空间:运用对景、框景造园手法,将装饰性绿地

与休憩性、娱乐性绿地相结合,创造多种公共、半公共与私密

空间环境。

3环境生态系统设计

生态住区要求节约建筑能耗,采用绿色能源同时,增加辅助能源系统.对于安装太阳能集热系统要求与建筑设计相协

调,管道安装与给水系统配套,同时做好防雷与防雨处理.利

CHINA。nI_j1M.∞n*田

用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风能发电等要与地区电网并网,将地热用于户式中央空调系统的冷热源。生态住区要求水环境系统中使用节水器具,全部污水处理率和排放率达标,建立q水处理系统和雨水收集与利用系统。生态住区要求室外气环境质量

达到一级标准.禁止使用破坏臭氧层产品,室内具有le然通风和机械换气设备,室内声环境小于35~40分贝。生态住区要求室外公共照明栗用绿色照明,使用发光指示牌和立体照明设备:室内采用自然采光和节能光源采用采暖、空调和生活热水三联供的热环境技术。室外绿地果用具有光台作用的绿色再

生机制,实现节约用地、节约资源合环境保护。废弃物处理按照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原则分类处理。

4生态,E8IIT程设计创建生态社区模式满足“节能、节水、节地、治污”的原则,生态环境建设遵循《绿色住宅住区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等住宅生态环境建设的技术及标;隹,达到的评价指标主要包括:

绿化、水文、景观、空气、日照、通风、噪音、无污染、气候、绿色住宅、能源、垃圾等指标要求。生态社区以科技为先导,以

推进住宅生态环境建设及提高住宅产业化水平为总体目标,以

住宅住区为载体,全面提高住宅住区节能,节水、节地、治污总体水平,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实现社会、绎济、环境效益的统

。生态住区建设应充分体现节能原则,并应根据当地的自

然条件,采用适宜的建筑节能措施,使生态住区的建筑节能达

到国家规定的标;隹。

主要技术措施包括:提高住区的规划设计水平。提高园林绿化率,同时关注垂直绿化、遮阳、园林帚观在规划设计中考虑降低噪声,吼适当的绿化形成减噪设施控制步行区的风

效:很多项目现在讲求对园林绿地的荤视,讲求对原有绿化和

树木的保护.以厦原有自然地形的维护,尽一切可能增加绿化率。采用节约能源的设计方案。节能设计开始普遍应用,尽管节能设计和节能设施可能是耍多花镀,增加投资。绿色住宅注重使用保温材料与构造,提高建筑热环境性能。如在建筑物的内表面采用高性能的保温材料.高教节能玻璃等新型节能建材,从而对建筑物起保温隔热作用.采用外墙遮阴和屋顶隔热措施,控制建筑对热量的吸收,与自然通风降温手段配台,减少空调

费用。采用能源及资源的分户计量收费体制,减少能源使用中的太锅饭现象。在建筑施工期司,选择较少污染和较少浪赞资

源的生产方式,更多地采用环保材料.绿色材料。在建材选择方面,减少使用热带硬木、用塑料、再生铝材作代用品.注意材料的耐久性,如用花岗石铺地、水磨石地砖,减少材料的维护与更新,选择可再生型材料,莺复利用资源.选择当地材料,

减少运输能耗。研制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的收集、储存装置和热接收装置。太阳能、风能是绿色能源,充分利用这些能源也是绿色环保的内容。户型设计采用节能的户型,讲求自然

万 

方数据通风与采光。可采用太阳能热水系统,每户设计的热水装置与

大楼太阳能热水系统相连接。全面的节水设计。如使用低容量

抽水马桶,全而推行节水龙头.家庭废水经处理用于冲厕,采

用生活污水处理后回用的方式.生活污水经过中水站处理用于住区内的清洁、绿化、洗车等,从而节约宝贵的水资源。在

设计和建造过程中考虑减少建筑垃圾量。住区建成后,设专用

垃圾箱,收集指定的可再生垃圾,有机废料经处理用作花木肥

料,倡导固体垃圾分类厦回收使用,培养并鼓励居民的良好消费行为。建立长期的居民培训机制。如果j殳有居民参与,任何绿色社区的建设都是苍白的,因此,在住区硬件设施建设的同时.还应注重居民良好的环境意识的教育和引导,在八住之前

就定期举办环保讲座和培训,营建绿色的“精神家园“。

通过H整合资源、拓宽渠道来建设生态教育基地,实施绿

色教育培养生态社区居民的创建意识,以政府主导、社区参与、典型示范的原则创建绿色家庭,构筑生态社区的重要载体.麒适度消费、崇尚自然、关注循环的原则引导绿色消费形成生态

社区的文明风尚以绿色环保理念构筑生态社区的服务和监管

体系.以循环经济的模式建设绿色企业,推进生忽社区经济繁

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生态社区协调发展,将生态社区建设纳

入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中,实现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社区发

展与生意环境、公众参与、政府引导相互平衡,建立可持续的

和谐社会。田

参考文献

【1】

毛其智从广义建筑学到人居环境学【J】长江建设,2000

【2】

戴晓晖新城市主义的区域发展模式【J]

城市规划汇刊,

2000.(5”8-20曹伟生态社区新理念厦其人居环境的探索【J】建筑学报,

吴智刚城市生态化的演进与生态社区的构建【J】规划师,

陈伟,男,工学博士后,研究方向:城市规划与建筑理论。

(316—10【3】

2002(9):16【4】

2002(12):20

作者简介

口中国

城市生态社区的环境规划设计与研究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被引用次数:

陈伟, Chen Wei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上海,200092中国住宅设施

CHINA HOUSING FACILITIES2005(12)1次

参考文献(4条)

1.毛其智 从广义建筑学到人居环境学 2000(03)

2.戴晓晖 新城市主义的区域发展模式[期刊论文]-城市规划汇刊 2000(05)3.曹伟 生态社区新理念及其人居环境的探索[期刊论文]-建筑学报 2002(09)4.吴智刚 城市生态化的演进与生态社区的构建[期刊论文]-规划师 2002(12)

引证文献(1条)

1.师谦友.范化冬.张敏娜.王敏 西安城市化进程与人居环境协调发展研究[期刊论文]-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4)

本文链接:/Periodical_zgzzss200512003.aspx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d3dq.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