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文件归档相关探讨

更新时间:2023-03-08 07:55:50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电子文件归档相关探讨

[摘要]电子文件归档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其不仅缩短了档案从接收到提供利用的流程,而且使档案管理流程扩展到电子文件生成、移交、存储及利用等各个阶段,从而实现了资源共享,提高了利用效率。

【关键词】电子文件;归档;电子档案

电子文件的诞生标志着档案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电子档案阶段。近些年来,档案工作者对电子文件和电子档案的管理问题越来越关注,主要是因为电子文件的数量剧增,形式不断翻新,而且有不少已经进入归档阶段并转化为电子档案。因此,研究如何利用生产、生活过程中产生的电子文件,制定一系列标准化规范,直接生成电子档案的工作在现阶段意义重大。

电子文件是指通过计算机进行操作,传输、存储等处理的数码序列,从社会生活的角度来认识,电子文件是人们在各种活动中使用电子计算机作为工具,产生的一类数字化形式的记录。按电子文件产生的工作领域,可分为两种:一种是记录人们在办理公务,处理一般事务或交流信息过程中产生的电子文件;另一种是记录人们生产或科研活动的技术性电子文件。

电子文件归档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方面,档案管理部门现代化管理水平的提高。随着国务院”电子政务”目标的确定,各级管理部门均加快了现代化建设的步伐,档案管理部门作为信息资源的保管利用单位,信息化已经成为其主要发展目标。近几年来,网络建设、数据库建设、应用系统开发及相关软硬件的配置,使许多档案管理部门已经具备了接收电子文件的能力。另一方面,电子文件归档管理规范和接收标准的制定。首先,2002年底国家标准《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的实施,使各单位研究电子文件有了指导性依据;其次档案管理部门可以有目的、有针对性地研究相关单位电子文件产生和管理的实际情况,总结其普遍规则,参见国家标准,结合接收平台的设计接口,系统研究电子文件归档类型、归档范围、归档方式、归档时间以及归档电子文件管理、移交等各个方面,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电子文件管理规范与接收标准》开展电子文件归档也要以人为本,形成一支队伍承担此项工作。由于整理纸质档案大多采用手工操作的方法,这与电子文件处理手法相差甚远,需要新的知识和技术手段,现有的立卷队伍不适应工作发展的需要。要通过组织业务学习和技术培训,尽快地使他们掌握信息管理自动化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担负起电子文件归档工作的重任。电子文件来源广泛,形成者不仅有业务管理部门的承办人,还有数据录入员、信息管理与计算机技术人员等。将头绪如此之多的电子文件的收集归档,必须靠制度约束,使制度变成归档人员的自觉行动。要将电子文件归档工作纳入本单位的立卷归档制度,并列入信息管理工作程序。与纸质文件相比,电子文件归档所涉及的问题更加广泛,受制约因素多,仅靠档案部门独家完成确有困难。因此,应采用电子文件形成部门、档案部门、计算机与信息股三个部门相结合的方法。三个部门的职能应相互渗透,扬长避短,发挥各自的优势,共同形成质量较好的电子文档。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w183.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