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真题文言文阅读《马说》、《狼》专练

更新时间:2023-05-23 21:47: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中考真题文言文阅读《马说》、《狼》专练

中考题《马说》、《狼》专练

一、(2006泰州A)

(一)(10分)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

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节选自韩愈《马说》)[来

源:学科网ZXXK]

臣有二马,故常奇之。日啖豆至数斗,饮泉一斛,然非精洁则宁饿死不受。介而驰,

其初若不甚疾,比行百余里,始振鬣长鸣,奋迅示骏,自午至酉,犹可二百里。褫鞍甲而不息、不汗,若无事然。此其为马,受大而不苟取,力裕而不求逞,致远之材也。

① 介:披上战甲。 ② 褫(chǐ):解除。 (节选自岳飞《论马》)

1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

(1)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 (2)比行百余里( ) ..

14.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安求其能千里也?

[来源:Z_xx_]

(2)介而驰,其初若不甚疾 ②①

15.在第二段文字中,直接描写作者的马“才美”“外见”的句子是

[来源:学科网][来源:学科网ZXXK] 。(2分)

16.这两段文字表面谈马,实则议论如何对待人才。它们都阐述了一个什么道理?(2分)

答案:

13.(1)等同,一样(2)及,等到(本题2分。每小题1分)

14.(1)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2)披上战甲奔驰,开始时它(们)好像并不很快

(本题4分。每小题2分,译错1处扣1分,扣完为止)

15.自午至酉,犹可二百里。(1分)褫鞍甲而不息、不汗,若无事然。(1分)

中考真题文言文阅读《马说》、《狼》专练

16.要善待人才,要给人才充分施展才能提供必要的条件。(2分,只答第一句给1分,答第

二句给2分)

二、2007汕头市

马说 韩愈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铲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日:“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9.用现代汉语翻译文段中画线的句子。(4分)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

译文:

10.在作者看来,“伯乐”与“千里马”哪个更重要?为什么?(4分)

答:

[来源:学&科&网Z&X&X&K]

11.文章第二段流露出作者对“千里马”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答: 参考答案

9驾驭(鞭打)它不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方法,喂养它不能竭尽它的才能。

(或者:鞭策它,不按正确的方法,喂养它又不足以使它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

10伯乐更重要。(1分)因为先有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或者:因为没有伯乐,千里马也就被埋没了。)(2分)

11 为“千里马”的被埋没鸣不平。(或:为‘‘千里马’’得不到应有的待遇而感到同情和惋惜。)[来源:学&科&网]

三、(2006乌鲁木齐)

中考真题文言文阅读《马说》、《狼》专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和诗歌要,完成17~21题。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

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

⒘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屠惧,投以骨 .

A.┤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

B.┤

┕彼竭我赢,故克之

┌一狼径去 .

C.┤

┕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

┌止增笑耳 .

D.┤ ┕非梧桐不止 .

⒙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译:

②其一犬坐于前。[来源:学。科。网]

译:

⒚填空。

本文按照屠户 、惧狼、御狼、杀狼的顺序叙事,从“一狼得骨止,一狼仍

中考真题文言文阅读《马说》、《狼》专练

从”等行为和“ ”的神情可以看出狼的狡猾,这个故事更表理了屠户

的 。

⒛请谈谈你从这个故事中得到的启示。

答:

答案:

⒘C

⒙①场主人把柴草堆在打麦场里,覆盖成小山似的。(2分),

②其中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1分)

⒚遇狼 目似瞑,意暇甚 机智勇敢

⒛例:①像狼一样的恶人,不论怎样狡诈,终归要失败的。[来源:学#科#网Z#X#X#K]

②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不能存有幻想,不能妥协让步,必须敢于斗争,

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

四、(2006连云港)

阅读下面文言文语段,完成9——13题。(15分)

(甲)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以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乙)有富室,偶得二小狼,与家犬杂畜,亦与犬相安。稍长,亦颇驯,竟忘其为狼。一日,主人昼寝厅事,闻群犬呜呜作怒声,惊起周视无一人。再就枕,将寐,犬又如前。乃伪睡以俟,则二狼伺其未觉,将舐其喉,犬阻之,不使前也。乃杀之而取其革。此事从侄虞敦言:“狼子野心,信不诬哉!”然野心不过遁逸耳。阳为亲昵,而阴怀不测,更不止于野心矣。兽不足道,此人何取而自贻患耶?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2分)

(1)目似瞑 (2)将舐其喉 (3)信不诬哉 (4)此人何取而自贻患耶 ....

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与现代汉语中的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3分)[来源:学科网ZXXK]

中考真题文言文阅读《马说》、《狼》专练

A.然野心不过遁逸耳 B.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C.叫嚣乎东西,突乎南北 D.而顷刻两毙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以刀劈狼首/乃伪睡以俟 B.久之,目似瞑/犬阻之,不使前也

C.更不止于野心矣/所欲有甚于生者 D.乃杀之而取其革/乃重修岳阳楼

12.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

(1)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2)阳为亲昵,而阴怀不测

13.甲、乙两段文字写出了狼的什么共同特征?作者对狼分别持怎样的态度?(3分

答案:

9.(2分)(1)鼻烟(2)咬(3)确实、的确(4)遗留、留下、招致(答对一个不得分,答对两个、三个均得1分,答对四个得2分)

10(3分)B[来源:]

11.(3分)D

12.(4分,每小题2分)(1)一只狼径直走开,其中另一只狼象狗似的蹲坐在(屠夫)前面(2)表面上装出亲热的样子,暗中却怀有不可推测的恶意(意思正确即可,关键词“去”“犬”“阳”“阴”译错酌情扣分)

13.(3分)阴险、狡猾、奸诈(1分)甲文主要讥讽嘲笑狼的狡猾(1分);乙文主要揭露狼野心不改的本质(1分)。

五、2008眉山市狼

比较阅读下面篇文言文,完成12~15题。(10分)

【甲】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中考真题文言文阅读《马说》、《狼》专练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乙】两牧竖①入山至狼穴,穴中有小狼二。谋分捉之,各登一树,相去数十步。少顷,大狼至,入穴失子,意甚仓皇。竖于树上扭小狼蹄、耳,故令嗥;大狼闻声仰视,怒奔树下,号且爬抓。其一竖又在彼树致小狼鸣急。狼闻声四顾,始望见之;乃舍此趋彼,跑②号如前状。前树又鸣,又转奔之。口无停声,足无停趾,数十往复,奔渐迟,声渐弱;既而奄奄③僵卧,久之不动。竖下视之,气已绝矣!

(选自《聊斋志异·牧竖》)

【注释】①牧竖:牧童。竖,童仆。 ②跑:兽类用足扒土。同“刨”。 ③奄奄:气息微弱的样子。

12.下列每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两狼之并驱如故 故令嗥 B.目似瞑,意暇甚 意甚仓皇 ....

C.狼不敢前 跑号如前状 D. 相去数十步 一狼径去 ....

1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①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2分)

②竖下视之,气已绝矣!(2分)

14.比较阅读【甲】【乙】两文,下面赏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甲文主要表现狼的贪婪、凶残、狡诈和愚蠢;乙文则从大狼身上体现伟大的母爱。

B.甲乙两文在刻画狼时,都运用了动作和神态描写。

C.甲文表现狼的狡诈时主要写两狼配合,一明一暗地“诱敌”;乙文中开篇写“谋分捉之”,以下从狼的侧面处处体现了“谋”的结果。

D.两文的语言都简练而生动,都运用了比喻和描写。

15.同是人与狼的较量,屠户与牧竖对狼的做法,你更赞同哪一种?为什么?

答案:12.B 13.①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呢?只不过增加笑料罢了。 ②牧童从树上下来一看,大狼已经断气了。14.D 15.开放题:更赞同甲文中屠户的做法,是因为屠户面对的是恶狼,被迫自卫,除恶务尽,杀狼是正当的;而乙文中牧竖“杀狼”则出于一种无聊的残忍,张扬的是人性中恶的一面。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4if4.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