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岸区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更新时间:2023-05-23 21:49: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江岸区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七年级语文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

一、(共9分,每小题3分)

1.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

..的一组是

读书可采取精读或跳读的方法。精读指向的感受、透彻的理解和的联想,跳读则是主动地,有意地,以求更高的效率。

A.细腻广泛舍弃忽略

B.细致广泛放弃忽视

C.细腻宽泛舍弃忽视

D.细致宽泛放弃忽略

2.下列各句中,对词性判断有误

..的一项是

A.这.(代词)就是.(动词)我们用以反对

..(动词)狭隘民族主义和狭隘爱国主义的国际主义

....(名词)。

B.继续向前.(名词)走了五.(数次)个.(量词)小时,我还是没有找到水,连一点儿希望

..(名词)都没有。

C.那时太阳

..(形容词)与快乐。

..(名词)光暖暖

..(形容词)地照着,心上感.(名词)着生命的新鲜

D.不过逗笑的主角

..(代词)。

...(名词)自己

..(名词),而是观察者

..(名词)常常不是动物

3.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

....一项是

A.今日,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因“二选一”等涉嫌垄断行为,被市场监管总局依法立案调查。

B.平台经济出现了限制竞争、价格歧视、损害消费者产权益等一系列问题,破坏了市场竞争秩序,阻碍

了行业创新。

C.正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推动下,平台经济才展现出蓬勃生机、无限潜力,才能不断推进技术、商业模

式持续创新。

D.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基石,垄断是市场经济的大敌,无论什么阶段、什么业态,公平竞争,都是一个行

业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

七年级语文试卷第 1 页共 8 页

二、(共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4~6题

读不下去怎么办

①假设,您已经拿到一本读不懂的书了。读了几句,发现读不懂,怎么办呢?

②一直以来,似乎我们总被鼓励:读书也要迎难而上披荆斩棘。人生有那么多必读书,读完了才算完整。读不懂也得用心啃、拼命读,读出微言大义来才过瘾……然而玛格丽特·杜拉斯就很直白地说,她看不下去罗兰·巴特的书。她对巴特没偏见,甚至还有过一段友谊,但,“读不下去”。

③类似地,海明威的书被认为简洁了,冰山理论了,然而雷蒙德·钱德勒嫌他写得啰啰嗦嗦。还有变心的真爱读者,比如福楼拜年少时,读雨果的小说读得如痴如醉;后来年纪长了,读雨果写的小说,产生了巨大怀疑,觉得雨果不够科学。他看不起的还不是一般小说,而是传奇巨著《悲惨世界》。福楼拜大叫:“我有生以来,一直赞佩雨果,现在却感到愤慨!这部小说,既不真实,也不伟大。……大篇说理,讲的都是题外之事,没有一句切题的话……”这话如果您在课堂上道来,大概足以让老师大惊失色吧。然而出诸福楼拜之口,似乎就也……可以理解了?

④实际上,世上没多少作品是完美的,也没多少作品是非读不可的,更没多少作品是必须得读完的。世上已经有太多“过于有名以至于你读完了不敢说不喜欢只好人云亦云夸两句”的书了,然而那并非必要的。

⑤许多人读不下去,会归咎于自身的问题,觉得自己没耐心之类。然而一本书和一个人,得讲投缘。一个人已有的知识结构、对这个题材的兴趣,都会影响读书的进度和乐趣。与此同时,实际上,写得处处完美均匀、从头到尾都让人读得开心的书,并不那么多。读不完也没什么。诸葛亮所谓读书“观其大略而已”,就是个很好的习惯。

⑥加西亚·马尔克斯提过一个说法,作为写小说的人——比如他自己——读小说时难免带着别一种心态。不为了读个故事让自己爽快,而是“剖解这本小说,看他是怎么写成的”。大概类似于一个厨子吃宫保鸡丁不为饱肚,而是琢磨宫保鸡丁怎么做的;一个教练看足球不为了琢磨输赢,而是看双方技战术怎么排的。这种内行看门道式的剖解,已经属于案例分析、技术学习的范畴了,已经算是学习了。很值得赞赏的心态,但并非必要。毕竟大多数非专业者,未必需要抱着学习的心态,兼容并蓄地强行学习什么。

⑦现代人的生活已经过于琐碎了,真正是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逆着心思一路追逐,其实什么都得不着。所以,除非是必须要读教科书预备考试,或者存心从事这个行当,否则,世上其实没太多非读不可、读不下去也得咬牙死磕的书。

⑧就读一本也许不那么高雅、读完了也没法放到社交平台吹牛、然而自己喜欢的书好了,这比咬牙强啃、回头就忘掉某本自己不喜欢的书更快乐,也更容易养成阅读的习惯。

七年级语文试卷第 2 页共 8 页

(文/张佳玮,根据命题需要有删改)

4.文中“书读不下去”的原因是什么?理解不正确

...的一项是

A.书写的不好懂。

B.书写的不简洁。

C.书写的不科学。

D.书写的不完整。

5.文中以加西亚·马尔克斯为例的目的是什么?理解正确

..的一项是

A.以加西亚·马尔克斯为例是为了说明“书读不下去”是自己没有耐心。

B.以加西亚·马尔克斯为例是为了说明“书读不下去”是自己和书无缘。

C.以加西亚·马尔克斯为例是为了说明从专业角度读书值得赞赏,但非必要。

D.以加西亚·马尔克斯为例是为了说明抱着学习的心态读书,可以坚持读下去。

6.本文的主要观点是什么?理解正确

..的一项是

A.世上没有多少完美的书籍,也没有非读不可的书籍。

B.与其勉强读“读不下去”的书,不如选择自己喜欢的书读。

C.想把书读下去,要有耐心,要有一定的知识结构和阅读兴趣。

D.抱着学习的心态去读书,“观其大略”,容易养成阅读的好习惯。

三、(共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第7题。

夜雪

【唐】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7.下列对本诗内容情感的理解,不正确

...的一项是

A.第一句中的“冷”,不仅点明雪的存在,而且暗示雪大。

B.第二句中的“明”,写诗人冻醒后发现面户上有明亮的月光。

C.第四句中的“折竹声”,从竹子折断的声音可知雪势有增无减。

D.这首诗写出了雪夜的寒冷,更传达出诗人彻夜无眠的孤寂。

七年级语文试卷第 3 页共 8 页

(选自《世说新语》)【注】①褚公:褚衰(chǔ póu),字季野。②记室参军:官名。③伧父(cāng fǔ):骂人的话,意为粗鄙的人。④修刺:备办名片。

8.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

...的一项是

A.送故.吏数人投钱唐亭住故:原来的

B.亭吏驱.公移牛屋下驱:赶

C.昨有一伧父来寄.亭中寄:寄居

D.褚因.举手答曰因:因此

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

...一项是

更宰杀为馔具于公前鞭挞亭吏欲以谢惭

A.更宰杀为馔/具于公前/鞭挞亭吏/欲以谢惭

B.更宰杀/为馔具/于公前鞭挞/亭吏欲以谢惭

C.更宰杀/为馔具/于公前鞭挞亭吏/欲以谢惭

D.更宰杀为馔/具于公前鞭挞/亭吏欲以谢惭

10.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不正确

...的一项是

A.褚公调任为太尉记室参军时,名气很大,但地位卑微,认识他的人不多。

B.亭吏一见褚公,认为他很粗鄙,不像是尊贵客人,因此就让他睡牛屋了。

C.县令沈充当时喝多了酒,对着牛屋的喊话也多是对褚公的羞辱和不敬。

D.沈充听到褚公的名字很恐慌,又不敢要褚公移动地方,随即在牛屋款待褚公。

七年级语文试卷第 4 页共 8 页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90分)

四、(6分)

11.将第三大题文言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公与之酌宴,言色无异,状如不觉。

五、(8分)

12.古诗文填空(4分)

(1)夫君子之行,,俭以养德。(诸葛亮《诚子书))

(2)晴空一鹤排云上,。 (刘禹锡(秋词》)

(3),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4)夜阑卧听风吹雨,。(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13.解释加点的词语(4分)

(1)非宁静无以致.远致:

(2)两狼之并.驱如故并:

(3)顾.野有麦场顾:

(4)国人道.之道:

六、(20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17题。

被嫌弃将是父母一生的命运

①开车到机场门口,跟往常不一样,我特地从车上下来,从安全座椅上抱下儿子。他爸爸在后边提行李箱,他们准备出发,开始一次为期半个月的回乡旅行。

②亲完小孩,我下意识地跟他说了一句:“想我的话,就给我打电话吧。”

③他表情有点儿凝重地说:“我会一直想你的,但是我不想一直给你打电话。”

④我带着三分震惊,开车回家,路上情不自禁地美滋滋起来,细细品味着“会一直想你”这几个字,觉得真是太贴心了,太甜蜜了,越想越觉得比他笨嘴拙舌的爸爸强百倍。小陈只会眨巴着小眼睛说:“走了。”可我再琢磨后面这半句,孩子说得不是很有道理吗,谁还能一直打电话?后来我才醒悟,其实这半句的真正意思是:一直不打电话。

七年级语文试卷第 5 页共 8 页

⑤24小时后,我首次联系小孩,给他的电话手表发了条消息:“你在干吗?”

⑥“我在玩,不要给我发消息了。”

⑦多问一句,他又来一句:“不要再给我发消息了,谢谢。”

⑧你谢什么啊。老母亲的心,在7月的梅雨季节里,就像被扔在大马路上,被淅淅沥沥的雨无情地洗刷。这也太早了吧!你才6岁,就想把我从最近联系人列表里删除?

⑨隔24小时后,我又试了一次,用温柔的、好像什么都没发生过的语气:“亲爱的,你在干吗?”

⑩“你不要再给我发了!”

?老母亲的心碎了一地。

?小陈为了安慰我受伤的心,向我仔细汇报了儿子回乡后的具体活动。

?“他早上很早就起床了,抓了一只田螺。哥哥答应要送给他的大蜗牛死了,他一个下午都不开心,一直说要去买个大的。他很喜欢去对面的村子玩沙子,一天要去玩4次。村里田螺挺多的,他每天都能捡到。”

?小男孩的世界里有田螺、蜗牛、沙子……这就足够了,再加进来一个牵挂他的老母亲,显然不合适。而且老母亲永远不会问“捉了什么样的蜗牛啊,漂亮不漂亮”这种他乐意回答的问题,只会问一些让小男孩烦躁无比的问题:你吃了吗?你吃了什么?在哪里吃的?

?对付母亲这种生物,我们人类好像都有一种迫不及待要摆脱的感觉。好烦,不要来接近我,有什么事我会主动找你的,我已经长大了,不要把我当3岁小孩来看。

?对付小孩这种生物,不管什么样的母亲,只要是个母亲,无论什么时候,都会用两只眼睛锁定小孩:我想知道关于你的一切,吃了什么,几点睡的,生长发育情况怎么样,健康状况怎么样。蜗牛就不用跟我分享了,我不关心,我只关心你!

?我一个人在家住的第4天,沈女士更新了菜谱,接着,她问我:“回家吃吗?给你做点儿卤牛肉?没时间回来的话,我叫你爸送过去,好吗?”

?有人说,做了父母后,担心就成了一辈子的功课。

?他没告诉我们,随着孩子慢慢长大,被嫌弃将是父母一生的命运。

(文/毛利) 14.结合文中画横线的两句话,说说儿子对老母亲态度的变化。(4分)

(1)不要再给我发消息了,谢谢。

(2)你不要再给我发了!

七年级语文试卷第 6 页共 8 页

15.读?~?段,母亲为什么被自己的孩子“嫌弃”?请分条概括。(6分)

16.读第?段说,“沈女士”与“我”是什么关系?作者写沈女士这一情节的目的是什么?请概括回答。(6分)

17.请结合全文思考,为人父母怎样才能改变“被嫌弃”的命运?(4分)

七、(6分)

根据要求完成18、19题。

语文学习,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每天拿出一定的时间读些好书,不仅可以开阔眼界,增长知识,启迪智慧,还可以塑造良好的精神气质。学校决定开展以“阅读伴我成长”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18.请用一句话概括“国民阅读率指标”的图示内容。(2分)

19.在阅读分享课上,同学们谈到了朗读、默读、速读等阅读方法。请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就其中一种阅读方法谈谈它的好处。(100~120字)(4分)

八、作文(50分)

20.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50分)

我们都渴望别人的理解,有个懂自己的人是一种幸运。

请以“最懂我的人”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文章要抒写真情实感;②文中如果出现真实的姓名或校名,请以化名代替;③不少于600字。

七年级语文试卷第 7 页共 8 页

七年级语文试卷第 8 页共 8 页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iif4.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