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琵琶行

更新时间:2024-04-05 22:41: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山东人民版 主编:董宝礼 251800山东省阳信县第一中学(文化路1081号)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最新配套试卷

语文第 一册

第二单元 感受艺术魅力

第三课 琵琶行(并序) 时间:45分钟 分值:100分

一、知识积累(25分)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4分)( ) A.寻声暗间弹者谁? 暗:暗中,暗暗地。 B.暮去朝来颜色故。 故:旧,衰 ..C.为君翻作《琵琶行》翻:按曲改编歌辞。 D.却坐促弦弦转急 却:退回去。 .2.下动句中加点的“信”与例句中的“信”字用法和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 ) 例句:低眉信手续续弹 .A.凡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 B.且成述其异,宰不信 ..C.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 D. 胜似闲庭信步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古义和今义。(6分) (1)因为长句,歌以赠之 ..

古义: 今义: (2)凄凄不似向前声 ..古义: 今义: (3)老大嫁作商人妇 ..古义: 今义: 4.请说出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活用类型,并加以解释。(3分) ⑴闻舟中夜弹琵琶者 ⑵遂命酒 ..⑶商人重利轻别离 ..

5.选出修辞手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句(3分)( )

A.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B. 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 C.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D.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6.补写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文章合为时而著, 。 (2)大弦嗜嗜如急雨, 。 ,大珠小珠落玉盘。 (3)冰泉冷涩弦凝绝, 。 ,此时无声胜有声。 (4) ,相逢何必曾相识! 二、探究表达(10分)(每小题5分)

7. 作者先写送别客人时的环境和情绪,对下文琵琶女的出场起着怎样的作用?

1

山东人民版 主编:董宝礼 251800山东省阳信县第一中学(文化路1081号)

8.面对琵琶女,作者为什么会发出“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慨? 三、阅读鉴赏(15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9—12题。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忧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9.“别时茫茫江浸月”是写景的句子,它在诗中起到什么作用?本诗中还有两处写到月的诗句,找出来体会其表达效果。(4分)

10.概括第一段内容大意,并说明其在文中的作用。(3分)

11.琵琶女的演奏过程分几个层次?从中能体会到琵琶女怎样的情感变化?(5分)

12.这段音乐描写被人称为古代音乐描写的典范,作者在描写时使用了什么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3分)

2

山东人民版 主编:董宝礼 251800山东省阳信县第一中学(文化路1081号)

[参考答案]

第三课 琵琶行(并序)

1.A(这里是“轻声”的意思)

2.D(都是“随意”的意思。A项是“守信”之意;B项是“相信”的意思;C项同“伸”,伸张)

3.⑴因此,作/表原因的连词;⑵刚才/介词和方位名词构成的两个词;⑶年龄大/兄弟排序第一。

4.⑴夜:名词作状语,在夜里⑵酒:名词作动词,摆酒席⑶重、轻:形容词意动用法,看重、轻视

5. D(比喻,其余三句都运用了夸张的手法)

6. (1)歌诗合为事而作 (2)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 (3)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 (4)同是天涯沦落人

7.全诗开头先写自己送别客人时的环境和心情,暗示出自己被贬谪居的处境和抑郁苦闷的心理,为琵琶女的出场铺设了一个特定的背景。也正因这一交代,才使得后面的听琴伤情显得自然合理,最后的“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叹才能有极强的震撼力。 8.琵琶女人老色衰,“老大嫁作商人妇”,过去的醉梦般生活永远不会再来,面对秋江冷月,萧瑟枫叶,百感交集,忧思难遣,所有的心酸都融进琵琶声中。而作者官场失意,被贬浔阳,身居偏远,有志难酬,心中苦闷孤寂,和琵琶女的经历虽不相同,但两人的感受却十分相似。因此,当听到琵琶曲,了解了琵琶女的身世后,自然而然地发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慨。

9.此句景中含情,溶溶月色中无不弥散着作者的离愁别绪,仿佛作者的心情融化其中,与自然景物有了感应。情景交融,自然的点染出哀伤之别,同时为水上琵琶声的出现准备好气氛。

10.第一段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景色。渲染出一种悲凉的气氛,为全文奠定了抒情的基调。

11.琵琶女演奏琵琶曲分三个部分:序曲、曲中、曲终。先调弦校音随声出情,接着三个乐段以声传情,曲终收拨戛然而止,余韵无穷。旋律的变化暗示了琵琶女情绪由舒缓流畅在经短暂间歇后转为雄壮激越,。琵琶女将蕴藉已久的悲情,借乐曲弹奏出来。

12.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抽象的音乐变成形象可感的实物,写出了音乐节奏和旋律的变化,显示了琵琶女内心情感的起伏。

3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wfor.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