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篇讲解汇集

更新时间:2024-05-05 05:00: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 1 -

诗篇讲解汇集 by Dr Ross

此讲解汇集不可毫无考虑地被接受和使用,而只应作为与你自己研经的结果作对比的资料。

第四篇

“晚歌:对敌人的警告”

信靠的诗歌

信息:

向神呼求之后,诗人警告他的敌人不要犯罪得罪神,因为神已经将他分别归神,受到神的保护。这使得他在敌人的反对中仍心有喜乐。

结构:

I. 祈求:诗人向在困若中向拯救他的神呼求(1)。

II. 劝责:诗人严正地警告他的敌人不可得罪他,而应转归向将他分别出来的神(2-5)。

A. 他责问他们用虚谎将他的尊荣变为羞辱要到何时(2)。、 B. 他警告说,神已经在爱中将他分别出来并回应他的要求(3)。 C. 他警告那些恶人不要犯罪而要信靠神(4,5)。

1. 他们就安静不就犯罪

2. 他们应信靠并敬拜耶和华

III. 表达对神的信靠:诗人在反对中喜乐地表达了他在神里面的平安与安稳(6-8)。

A. 在反对中,大卫呼求神的帮助(6)

B. 大卫表达了他在平安与稳妥中的喜乐(7,8)。

1. 耶和华使他的心喜乐,胜过丰收五谷的喜乐(7)。 2. 耶和华已赐给他平安与稳妥(8)。

- 2 -

第五篇

“对恨恶恶行之神的信心”

祈求的诗篇

信息:

祈求神垂听他早晨的祷告,作者表达了他的信心,即与恨恶恶行之神亲近的信心,并祈祷神引导他走在正路上,使恶人灭亡并祝福爱主之人。 结构: I.

作者听他内心的哀叹以及他在早晨的祷告中真诚的呼求(1-3)。 A. 他呼求神垂听他内心的默想(1)。 B. 他祈求为王的神听他的祷告(2)。 C. 他宣告,当他向神陈明他的祷告并警醒的时候,神会在早晨听他的声音(3)。

II. 作者表达他要敬拜恨恶恶行之神的信心(4-7)。

A. 他描述了神是恨恶罪恶之神(4-6)。

1. 神是圣洁的,不以恶行为乐(4)。 2. 神恨恶那些行恶的愚蠢之人(5)。 3. 耶和华灭绝行诡诈流人血的人(6)

B. 他描述了他在神对罪恶的恨恶之中存敬虔的心(7)

1. 他凭着神信实的爱进入神的殿中。 2. 他在敬畏中向神下拜。。

III. 因仇敌邪恶的本性,作者祈求神的引导,也极为相信神会保护那些爱耶和华之人(8-12)。

A. 因仇敌的缘故,诗人祈求神引导他走义路(8) B. 诗人求神灭绝那些诡诈的恶人(9、10)。

1. 恶人名胜敞开的坟墓,他们说欺诈的言语,用他们的嘴唇献媚(9)。 2. 他的祷告内容是,恶人陷入自己的计谋,并在他们的恶行中被逐出(10)

C. 诗人得到鼓励,因为耶和华祝福并保护那些他的人(11、12)。

1. 神将护卫那些投靠他之人(11)。 2. 耶和华会晚盾牌一样护卫他们(12)。

- 3 -

第七篇

“在公义的审判者面前无辜”

祈求的诗篇

信息:

诗人祈求神把他从那些诽谤人的恶人手中拯救出来,在祈求中,诗人真诚地申诉他的无罪,并求他地的公义的审判者审判策谋恶行的恶人,拯救他脱离他们的手。

结构:

I. 诗人满有信心地祈求他拯救他脱离骄横的敌人(1,2)。

A. 他表达他投靠神的信心(1)。 B. 他祈求神拯救他,以免他被敌人所灭(2)。

II. 诗人在神面前申诉他的无辜,求全地的公义的审判者按公正判断他的申诉,以显明

他的公义(3-10)。 A. 他真诚地申诉他的无辜(3-5)。

1. 他手中没有恶行(3)。 2. 他没有向朋友行恶,也没有抢夺与他为敌的人(4)。 3. 他发誓如果他做了这些,他愿让敌人毁灭他(5)。

B. 求全地的公义的审判者按公正判断他的申诉,以显明他的公义(6-10)。

1. 诗人呼求耶和华在会众面前显明他公义的审判(6,7)。 2. 诗人呼求审判者建立他的公义(8,9)。 3. 诗人表达了神要拯救心里正直的人的信心(10)。

III. 诗人描述了社直接的惩罚,并使恶人陷在自己的恶行中,神藉些审判恶人,显明他

的公义(11-17)。 A. 他表明了神对恶人的直接审判(11-13)。

1. 公义的审判者每日忿怒(11)。 2. 审判者将衽他的审判(12,13)。

B. 他显示了神是如何使那些恶人陷入他们自己的恶行中的(14-16)。

1. 他陷入自己恶行的陷阱中(14,15)。 2. 他的强暴必落回到他自己的头上(16)。

C. 他重申神的公义的审判将会明显耶和华神名的公义(17)。

- 4 -

第八篇

“赏赐于人的荣耀”

赞美的诗

信息:诗人惊异于拥有奇妙的名的荣耀的神竟然满有恩惠地使用人来管理地。

I. 介绍性的副诗:诗人赞美神本性的奇妙。(1a)。 II. 赞美耶和华神的伟大与恩典(1b-8)。

A. 诗人惊异于这伟大而奇妙的神会用“孩童”来羞辱仇敌(1b-2)。

1. 诗人赞美彰显于天的神的荣誉(1 b)。

2. 他惊异于耶和华神使用孩童赞美来使敌人闭口(2)。

B. 诗人惊异于这伟大而奇妙的神会眷顾人,使他有掌管地的权柄(3-8)。

1. 他惊异于神手中的创造大工(3)。

2. 他惊异于神给荣耀并叫他掌管万物。(4-8)

他惊讶神竟顾念卑微有限的人(4)。 神赋予人荣耀并给他权柄掌管万物,这实在奇妙(5-8)。

III. 结论副诗:诗人赞美神本性的奇妙(9)。

- 5 -

第九篇

“对拯救的感谢”

感谢的诗篇

信息:诗人赞美神,在对邪恶的国的审判中显明了他的公义,也赞美神是公义的审判者,

受苦之人可以信靠他,然后诗人又祈求神帮助苦难之人,好使他有更多的理由赞美他。

结构: I. 赞美:诗人因神彰显他的公义而颂赞这位真实永恒的审判者,困苦人的盼望(1-12)。

A. 他定意要赞美神(1,2)。

1. 他将全心认定神(1)。 2. 他将喜乐地歌颂他的名(2)。

B. 耶和华毁灭了困苦人的敌人而显明了他的公义。(3-6)

1. 具体地:神使他的敌人跌倒而伸了他的冤(3,4)。 2. 广泛地:神已灭绝邪恶的国,使他们永不被记念(5,6)。

C. 耶和华是真实和永远的审判官,因为他是困苦之人的避难所(7-10)。

1. 耶和华是施行公义的永远的审判者(7,8)。 2. 耶和华神是患难中的人的避难所,他不会离弃认识他名的人(9,10)。

D. 他呼劝人们要赞美那并不忘记困苦人的神(11,12)。 II.

祷告:作者祈求那在过去毁灭恶人的神再一次拯救困苦人(13-20)。 A. 他呼求神对他的苦难作出反应,给他赞美神的原因(13,14)。

1. 祷告:愿神察看他的苦难(13)。 2. 动力:他会在众人聚会之处赞美神并欢喜快乐(14)。

B. 他要传扬述说神的作为,因他毁灭那些使困苦之人痛苦的恶人(15,18)。

1. 耶和华神使恶陷入他们自己网罗而行使了他的公义(15,16)。 2. 耶和华毁灭恶人,把那些忘记神之人送入阴间,并记念困苦人的盼

望(17,18)。

C. 他呼求神兴起,使血气之人惊惧(19,20)。

- 11 -

第十七篇、

“求神保护脱离世人”

祈求的诗

信息:

诗人意识到他自己的正直,他被那些只在今生有福的敌人所包围,他就向神祈祷,使脱离欺压他的恶人,诗人坚信他会得见神丰富的恩典。

结构: I. 诗人有信地向神呼吁他的申诉是对的,他的生活是正直的(1-5)。

A. 他求神听他正义的呼求(1,2)。

1. 他没有诡诈(1)。 2. 他的公义向着神显明,使神鉴察(2)。

B. 他宣称他的正直(3-5)。

1. 他已被试验,证明是纯洁的(3)。 2. 他已保守自己,不行强暴人之道(4)。 3. 他坚守神的道路(5)。

II. 诗人祈求神保护他远离恶人,因为他们充满了邪恶之骄傲(6-12)。

A. 他求神使他免受世人的欺压(6-8)。

1. 他的祷告是基于他对神忠心的爱,因为神拯救那些投靠他的人(6,

7)。

2. 他的祷告是求神把他隐藏在他翅膀的荫下(8)。

B. 他在祷告中藉着他为恶人的本性而有的忧伤来感动神(9-12)。

1. 他们会毁灭他(9)。 2. 他们说狂妄的话(10)。 3. 他在对人的迫害中(象狮子一样)无情(11,12)。

III. 确信他将得见神恩惠,诗人求神拯救他脱离世人此时对他的欺压(13-15)。

A. 世人要迫害他,要毁灭他(13,14)。

1. 他求神拯救他(13)。 2. 他求救他脱离只在今生有福(因有儿女而心满意足)的人(14)。

B. 诗人表达他对神信心,相信他将会经历耶和华神的恩典(15)。

1. 他会见到神对他祷告满有恩惠的回应。 2. 在他醒了的时候,他会以见神的面为满足。

- 12 -

第十八篇 “拯救的磐石” 感恩的诗篇

信息:

叙述了神向着他的所是之后,大卫记叙了他苦难、危险与磐石对他的拯救,解释了这样的得胜是由于他对神信靠及神品性,他在神向他显明的怜悯中喜乐。

结构: I. 大卫宣告神对他意义所在(1-3)。

A. 他表达了他对他的力量耶和华神的爱(1)。 B. 他描述了神品性,神拯救了他,是他的护卫与力量(2)。 C. 他呼求神拯救(3)。

II. 大卫陈述了他的苦难与危险,以及他所经历的奇大的超自然的救恩,他解释说这是

他信靠神的结果(4-30)。 A. 他陈述了神把他从苦难中实行极大超自然的拯救(4-19)。

1. 概括:他几乎在恶人手中死去(4,5)。 2. 介入:神降临介入(6-11)。

他向殿中的神呼求(6)。 在神的干预下,地被震动(7-11)。

3. 现象:神用了超自然的因素毁灭仇敌(12-19)。

剧烈的风暴(冰雹、闪电)都在神吩咐之下(12-15)。 风暴是神用来把他从仇敌手中拯救出来的方法(16-18)。 他拯救他,因为他喜悦他(19)。

B. 他解释了他蒙神拯救是因他相信神的所是(20-30)。

1. 通过他的信心,大卫在神面前持守了他正直(20-24)。

神报答他内心的清洁(20)。 他行在神的道上(21-23)。 作为结果,神按他的清洁来偿还他(24)。

2. 凭信心,大卫明白神的特性(25-30)。

神在公义中公平行事(25,26)。 神拯救困苦之人,因为他的道路完全(27-30)。

III. 大卫在神赐给的众多恩典中喜乐,并在万国承认永活的神(31-50)。

A. 大卫在神赐给的众多恩典中喜乐(31-45)

1. 介绍:神是他的磐石(31)。 2. 神坚固他,教导他争战(32-34)。 3. 神使他胜过仇敌(35-45)。

B. 并在万国承认永活的神(46-50)。

1. 他呼求称颂永活的磐石(46)。 2. 他赞美替他复仇的神(47,48)。 3. 他宣称神对他仆人大卫信实的爱(59,50)。

- 13 -

第十九篇

“对造物主与赐予律法者的赞美”

赞美的诗篇

信息:

观察到在太阳绝对影响之下的诸天宣扬神手中工作的荣耀,诗人对比性描绘了启迪他的神满有功效的律法。

结构:

I. 自然启示:诗人观察到在太阳的绝对影响之下的诸天宣扬神作为的荣耀(1-6)。

A. 他描绘了诸天所宣称的(1-4a)。

1. 概括:诸天宣扬神作为的荣耀(1)。 2. 描述:诸天在全宇宙不停地宣扬神的荣耀(2-4a )。

是不住地宣扬(2)。 是没有声音的宣扬(3)。 是传到地极的宣扬(4a)。

B. 诗人描绘了太阳是如何对创造物施加影响的(4b-6)。

1. 神在诸天为太阳预备了夜间居住的地方(4c)。 2. 太阳在所定的行程中对被造物施加绝对的影响(5,6)。

它永久性的活动有象新郎一样的渴望,象一个强壮的人一样有

精力(5)。

太阳的行程从天这边到天那边,没有什么可以躲避它的光辉

(6)。

II. 诗人描述了神有功效的律法的绝对影响力(7-11)。

A. 他描绘了律法的有效性(7-9)。

1. 耶和华全备的律法改变人(7)。 2. 律法中的命令明亮人的眼目,使人喜乐(8)。 3. 令人敬畏的律法的洞察力是公义的(9)。

B. 他表明他对全备律法的反应(10,11)。

1. 律法的典章是可羡慕的,可喜悦的(10)。 2. 律法的典章给他启迪,好使他在神面前过正直的生活(11)。

III. 诗人求神完全地洁净他,这样他可以正直被神悦纳的生活(12-14)。

A. 他求神洁净他隐而未现的罪(12)。 B. 他求神使他不犯任意妄为的罪,这样他就可正直(13)。 C. 他求他的言语与心思在他的神──磐石与救赎主面前蒙悦纳(14)。

- 14 -

第十一篇 “信靠神的名” 国王的诗篇

信息:

国中的人民为向神祈求得胜的君五而代祷,对此国王表达他的信心,他相信,他所信靠的神会使他们大大得胜。

结构:

I. 诗人详述了聚集在一起的敬拜者的代祷与赞美,他们祈求神回答国王要求获得胜利的

祷告(1-5)。 A. 聚集在一起的敬拜者共同为他们的王祷告(1-4)。

1. 他们祈求神回答他们的要求(1)。 2. 他们求神从圣所中帮助他们(2)。 3. 他们求神接纳王献祭(3)。他们求神成全他心中的渴望(4)。

B. 聚集在一起的敬拜者们表达了他们的信心,相信神会回答他的祷告(5a)。 C. 聚集在一起的敬拜者们重述了他们的祷告(5b)。

II. 作王的诗人表达他确信他已得他所求的,因为他信靠神的名,相信他会大大得胜(6-8)。

A. 他相信神会拯救他的受膏者(6)。 B. 他解释了他因信只信靠神的名(7)。 C. 他期待大大得胜(8)。

III. 聚集在一起的敬拜者在祷告中一致祈求神显明他确定的救恩(9)。

- 15 -

第五十九篇

“求神保护免受流人血之人的攻击”

祈求的诗篇

信息:

无辜的诗人因神忠实的慈爱祈求耶和华把他稳妥地安置在高处,超过他的流血的敌人,并使用这些狂妄的夸口之人羞愧,使他们知道耶和华是掌权者。

结构:

I. 叙述与祈求:诗人转向耶和华求他拯救他脱离他绝望的光景,因他是无辜的(1-5)

A. 他呼求耶和华求他拯救他,因他是无辜的。

1. 他祈求神把他安置在高处,超过他们。(1,2)。 2. 他祈求神在这种绝望的情形中马上兴起(3,4)。 B. 他祈求耶和华惩罚那些行事诡诈的国(5)。

II. 忧伤:诗人把他的敌人比喻成饥饿的狗,通过对他们的描写,表明他们是心中无神之

人(6,7)。

A. 他们象狗一样夜间在城外绕转(6)。 B. 他们凶暴,并不惧怕神。(7)。

III. 信心:诗人坚信那嘲笑外邦人且爱他自己的子民的耶和华会使他亲眼看见他胜过敌人

(8-10)。

A. 他知道神嘲笑外邦人(8) B. 他要仰望神(9)

C. 他确信神会使他看到敌人的落败(10)。

IV. 祈求:诗人祈求耶和华除灭那些狂妄之人,好使人知道耶和华是掌权者(11-15)。

A. 他呼求耶和华大大羞愧他们,使他们成为流浪之人和逃犯(11)。

B. 他求神使他们在他们自己的行为中缠住,以使世人看见神的公义(12,13)。 C. 他把他的敌人描述成夜间不得饱足的狗(14,15)。

V. 应许要赞美神:诗人满有信心的预见他被拯救之时会颂赞神,颂赞他的大能、他的慈

爱,他是避难所。(14-17)

- 26 -

第七十三篇 “恶人暂时兴旺”

祈求的诗

信息:

当他把世人的生活与自己作对比的时候,他几乎被疑惑所压倒,述及于引,诗人承认了他思念中的罪,并解释了将两者的结局所作的对比又使他胜过疑惑。

结构 I.

诗人亚萨讲述了在他将世人的生活与他自己作对比时所产生的疑惑(1-14)。 A. 他证明,当神恩待以色列之时,他在信心上几乎跌倒(1-3)。

1. 神善待清心的人(1)。 2. 亚萨嫉妒恶人的兴旺,且几乎在信心上跌倒(2,3)

B. 他解释了狂傲之人的兴旺使他迷惑不解(4-12)。

1. 他们并不象其他那样在难处中受苦(4,5)。 2. 他们以骄傲和强暴为衣遮敝自己(6)。 3. 他们拥有他们心里所愿的(7)。 4. 他们言语傲慢(8-10)。 5. 他们在神面前骄傲无礼(11,12)。

C. 他承认他对他救恩的结果感到迷惑(13,14)。

1. 他感觉他徒然洁净自己(13)。 2. 他在他新的信仰生活中遭受灾难与惩治(14)。

D. 他承认他这样的结论可能会使他以奸诈徒会众(15,16)。

诗人解释了,藉着考虑恶人的结局与义人的荣耀,他胜过了他的疑惑(17-28)。 A. 他解释了在他寻求神的时候,他发现了恶人的结局(17-20)。

1. 他的疑惑在圣所中得到了解释(17a)。 2. 他发现恶人的结局将是突然的灭亡(17b-20)。

B. 他承认他所相信之事恢复了他对神的信靠与盼望(21-26)。

1. 亚萨的心为他自己的愚昧无知而难过(21,22)。 2. 亚萨公开承认他的信心及与恶人成鲜明对比的地位(23-26)。

神继续与他同在并引导他(23)。 神会满有智慧地引导他并接他到荣耀里(24)。 神是他天上地上唯一的财富(25)。 神是他的力量和他的份──他的心衰残(26)。

C. 他结论说,那些与神为敌之人会灭亡,但他的福气是与神的亲近(27,28)。

1. 那些的行淫之人将会灭亡(27)。 2. 在神的面前有喜乐与平安(28)。

II.

- 27 -

第七十五篇

“有关确定审判之信息”

祈求的诗篇

信息:

承认神将会以他所确定的时间施行审判,也知道那确定的审判会毁灭恶人并升高义人,诗人警告恶人要服于能把人从审判之中拯救出来的神。

结构:

I. 亚萨代表民众承认将在确定时间建立审判的神的奇妙作为(1-3)。

A. 会众讲话:他们将承认并赞美神神的奇妙作为(1)。 B. 神讲话:他将确立审判的时间,因为他是全地的主宰(2,3)。

1. 他将在所定的日期施行审判(2)。 2. 他将凭其大能的主权推翻地上的居民(3)。

II. 亚萨警告恶人,如果他们想要逃脱那审判,他们就当谦卑在神的面前(4-8)。

A. 诗人警告恶人要改变他们对神的态度(4-6)。

1. 他们不应狂妄地抬高自己(4)。 2. 他们不应傲慢地讲话(5)。 3. 他们应该认识到帮助不能从地上的任何一方而来(6)。

B. 诗人告诉恶人,神是审判者,恶人将会经历神充满的怒气(7-8)。

1. 神是施行拯救与毁灭的大能的审判者(7)。 2. 神拿着他怒气的“杯”,其中起沫,恶人都必须“喝这洒的渣滓”

(8)。

III. 亚萨宣称要向砍断恶人升高义人的神唱赞美的歌(9,10)。

- 28 -

七十六篇

“雅各的神的为众人所知的大能“

共同感恩的诗篇

信息:

看到神施行审判,在以色列中使人知晓他的名,又看到有光辉而可畏的神毁灭恶人并拯救义人,诗人劝勉读者要忠实于雅各的神。

结构:

I. 亚萨看到神施行审判,在以色列中使人知晓他的名(1-3)。

A. 先见描述(预言?)神在以色列中为人所知(1,2)。

1. 他的名在犹大显为大(1)。 2. 他的居所是在撒冷的锡安(2)。

B. 先见描述了在耶路撒冷争战的敌人的毁灭(3)。

II. 亚萨看到有光辉而可畏的神毁灭恶人并拯救义人(4-10)。

A. 先见描述了大能的神的斥责是如何将骑马者与马抛入死亡中(4-6)。

1. 神是在有野食之山的居住者(4)。 2. 军队被突然并完全毁灭(5)。 3. 骑马者与马都被神的斥责所毁灭(6)。

B. 先见描述了人的怒气是如何成就神的目的,没有人能逃脱他的审判(7-10)。

1. 没有人可以站立在可畏的神面前(7)。 2. 当神兴起毁灭恶人并拯救义人的时候,地也静默(8,9)。 3. 甚至人的怒气都成全对神的赞美(10)。

III. 亚萨劝勉读者要把统治全人类的神当得的归给他(11,12)。

A. 在神周围的领袖被劝勉要把神当得的归给他(11)。 B. 神完全控制地上的统治者(12)。

第二十一篇

“王的胜利” 国王的诗篇

信息:

诗人因耶和华力量而欢喜,神回应了他的信心,使他大大得胜。诗人因此又从信实之人那里得到更多激励,他们期待藉耶和华能力有更多的得胜。

结构: I. 感恩:作王的诗人因耶和华力量而欢喜,神因着他的信靠使他在争战中得胜(1-7)。

A. 诗人在神给他的大大的得胜而极其欢喜(1)。 B. 诗人欢喜因为耶和华神丰盛地回应了他要求得胜的祷告(2-6)。

1. 神已满足了他心中的愿望(2)。 2. 神已给他美福,包括精金冠冕(3)。 3. 神已赐给他长久的日子(4)。 4. 神丰富地赐福给他,使他大得荣耀(5,6)。

C. 诗人意识到,在这次得胜中是神赐福了他,因他信靠神(7)。

II. 信心:因为王信靠耶和华,所以会众期待(相信),他不仅永不会动摇,而且他将

- 29 -

大大胜过敌人(8-12)。 A. 诗人描述了他所有的敌人败于王码汉卡的情景(8-10)。

1. 他会找出所有恨他的敌人(8)。 2. 当神在怒气中灭掉他们时,他会彻底打败他们(9)。 3. 他会从世上灭绝他们的子孙,使他们在地上不再被记念(10)。

B. 诗人解释了为什么他们会被国王推翻(11,12)。

1. 他们想出计谋要加害于王(11)。 2. 他们将不能实行的计谋,因为王会胜过他们(12)。

祷告:会众祷告神的名升高,这样他们就可以歌颂他的能力(13)。

III.

- 30 -

第二十三篇 “神的供应” 感恩的诗篇

信息:

在清草地与丰盛的宴席的背景下,大卫思想神丰富的供应,他认定神持续信实的爱会吸引他在神殿中与神交通。

结构: I. 大卫默想神是如何地带领他,他用了牧羊人与羊的比喻(1-4)。

A. 耶和华领他到生命中最后的供应中,因此他的心满意足(1-2a)。

1. 量:神供应他时,他一列所缺。 2. 质:最好的供应篇(春日里茂盛的草地的景象)。

B. 耶和华使他灵魂苏醒(2b-3a)。

1. 象征:他领他到安静的水边。 2. 事实:神复苏他的灵魂。

C. 耶和华因他的名的缘故领他行在义路上(3b)。

1. 事实:因他的名的缘故他领他行在义路上。 2. 原因:神作为牧者的名取决于这一点。

D. 耶和华带领他经过危险的环境(4)。

1. 危险:他可能经历有生命危险的环境。 2. 信心:神的同在驱逐了恐惧。 3. 象征:神的杖与杆都安慰他。

II. 大卫用了有恩惠的主人的比喻,思想神是他的拯救者(5)。

A. 神在他敌人面前预备了丰盛的宴席──在他需要时对他的扶助。 B. 神用油膏了他的头──在困难时的喜乐。 C. 神使他福杯满溢──丰富的供应是他的份。

III. 最后大卫认定,既然神恩惠与信实的爱将会伴随他,那么他会回到神的殿中与神有

完全的交通(6)。 A. 结论:神的恩惠与信实爱在任何地方都将会持久地伴随他。 B. 结果:他将回到神的殿中,一生一世住在那里。

- 36 -

第三十八篇

“病痛之人的祈祷”

祈求的诗篇

信息:

由于个人的罪被神的手沉重地压迫着,也由于受敌人严重地攻击,诗人祈求耶和华 拯救他脱离这两样苦,因为他的盼望是在乎人可以向其认罪的神。

结构:

I· 诗人提出了开始的祈求(1,2)。

A· 他请求耶和华不要怒中责备他(1)。

B· 他用比喻的方法描述了耶和华责备他的形式(2)。

1· 耶和华的责备(箭)。

2· 耶和华的能力(手)压在他的身上。

II· 诗人为他所遭受的痛苦而忧伤(3-12)。

A· 他描述他肉体上的痛苦(3-8)。

1· 他的痛苦是因为耶和华耶和华对罪的怒气(3)。 2· 他的罪已经完全压倒了他(4)。 3· 他受伤且被击倒(5,6)。 4· 他害热病并被压垮(7,8)。 B· 他描述他苦痛的结果(9-12)。

1· 这些苦痛主并非不知道(9)。 2· 它们使他虚弱(10)。

3· 它们使他的朋友们躲避他(11)。 4· 它们使他的敌人向他口出恶言(12)。

III· 诗人表达他对神的信心(13-20)。

A· 消极地:他没有试图靠自己回应恶人(13,14)。

1· 对他们象聋子一样。 2· 对他们象哑巴一样。

B· 积极地:他盼望于神,且相信他会拯救他(15)。 C· 他描绘了他对神有信心的原因(16-20)。

1· 会有这样的危险:即他的敌人会因他的跌倒而高兴(16)。 2· 他太需要救助了(17)。 3· 他痛悔(18)。

4· 他的敌人强大(19-20)。

IV· 他向耶和华发出最后的祈求(21,22)。

A· 他祈求耶和华不要丢弃他,因为他是他的神(21)/。 B· 他祈求耶和华尽快来救助他,因为他是他的拯救(22)。

- 37 -

第三十九篇

“一个绝望的病痛之人的祷告”

祈求的诗篇

信息:

诗人承认神给人所定的寿数转瞬即逝,在他于世上作为客旅寄居时,他把自己投靠于 神的供应中,期待神会停止对他的惩罚以使他安享余下的人生年日。

结构:

I· 过去的回想与祈求:苦痛的诗人决定不再因得罪神而犯罪,寻求从痛苦中解脱,他祈求

神帮助他知道神使人在世的年日是短暂的(1-6)。 A· 他决定不:再因得罪神而犯罪(1-3)。

B· 他寻求从苦痛中解脱,就是通过向神承认人生的短暂(4-6)。

1· 祈求:他祈求神帮助他知晓生命的短暂(4)。 2· 祈求的前提神确实使生命只有瞬间之短(5,6)。

II· 目前的认识与祈求:认识到他的痛苦是因为他的罪,诗人把自己完全交托在神的供应

中,好使神不再惩罚他,使他安度在世短暂寄居的日子(7-13)。 A· 他把耶和华作为他唯一的帮助而把自己交托在他手里(7)。 B· 他祈求耶和华不要再责罚他(8-11)。

1· 祈求:拯救他脱离因罪而有的痛苦(8-10)。 2· 前提:罪产生痛苦的遭遇(11)。

C· 他最后祈求神把他作为客人待他,使他余下的年日可以安享(12,13)。

- 38 -

第四十篇

“奉献服事之歌” 感恩与祈求的诗

信息:

因神无数的拯救的恩典,诗人把自己作为活祭献给神,他祈求神速速将他从众多的 邪恶中拯救出来。

结构:

I· 赞美:因神无数的行拯救之奇事,诗人喜乐地把自己献给神(1-8)。

A· 他喜乐地向会众宣报他的拯救并劝勉他们信靠耶和华(1-4)。

1· 他宣告了他的拯救(1-3a)。

a· 经过长久的祷告之后,神为他行了奇妙之事。 b· 他把他从淤泥中拉上来。 c· 他给了他新的喜乐之歌。

2· 他满有信心地指示会众要信靠耶和华(3b,4)。

a· 他相信很多人会因他的经历而信靠耶和华(3b)。

b· 他叫人注意,信靠耶和华而不理狂傲之辈之人的福气(4)。

B· 诗人把自己完全献给耶和华,感谢他数不清的奇妙作为(5-8)。

1· 他因神无数奇妙作为而赞美他(5)。

2· 他想起神喜悦他把自己献上而非祭物(6)。

3· 他将自己的生命献上行神的旨意来回应神(7,8)。

a· 他把自己献给耶和华。 b· 他从经卷上得到指示。 c· 他渴望行耶和华旨意。

II· 祈祷:见证耶和华信实的作为之后,诗人为降临他身上的众多祸与罪而忧伤,

并祈求神速速拯救他(9-16)。

A· 诗人宣告他已向会人宣讲了耶和华消息(9,10)。

B· 诗人因他周身众多的罪而呼求耶和华继续他信实的慈爱(11,12)。 C· 诗人祈求神尽快将他从困境中拯救出来(13-17)。

1· 他祈求神尽快将他从难处中拯救出来 2· 他祈求:

a· 耶和华击败他们的敌人,使他们羞愧无声(14,15)。 b· 义人会喜乐尊耶和华为大(16)。

3· 他再祈求耶和华不要耽延他的拯救(17)。

- 39 -

第四十一篇

“面对欺诈,从神而来的鼓励的帮助”

感恩的诗

信息

作者回想起他的祷告,他曾祈求神报应那些在他病痛中不施怜悯反而却落进下石之人,在这里他指出顾念有需要之人的人会得拯救的。

结构:

I·诗人教导会众说有怜悯之人会得到怜悯(1-3)。

A· 他提出公义的法则,即耶和华拯救看顾贫穷之人的人(1)。

B· 他详述了一般的法则,特别提到了怜悯人之人的经历的怜悯(2,3)。 1· 耶和华并不把他

- 40 -

第七十七篇

“安慰不安的心灵的默想”

共同祈求的诗篇

信息:

当诗人在夜间从他不安的心灵中向神真切地呼求时,他搜寻他心灵要从永生的神那里找到答案,他默想领以色列人出埃及的神,从那里得到答案。

结构: I. 悲伤:当他向神真切地呼求而没有得到答案之时,亚萨在夜间向神诉说出他心灵的

忧伤与不安(1-6)。 A. 诗人整夜向神真切地呼求,因为当他记起神的时候,他的心灵极其忧伤

(1-3)。 1. 他在祷告中表达了他相信神会垂听(1)。 2. 他在夜间向神真切地呼求,并拒绝受安慰(2)。 3. 当他记起神时候,他的心灵不安且迷惑(3)。

B. 诗人被所神烦乱,他搜寻他的心灵想要找到安慰(4-6)。

1. 神叫他不能闭眼,使他烦乱(4)。 2. 他追想古时的日子,心里忧烦(5,6)。

II. 亚萨表达了,当他记起神带领以色列人出埃及的大能作为时,他在这样的沉思中找

到了答案(7-20)。 A. 诗人通过问问题来寻求神(7-9)。

1. 他不知道神是否已将丢弃(7)。 2. 他不知道他的慈爱是否已经穷尽(8)。 3. 他不知道神是否已经忘记施行恩典与怜悯(9)。

B. 诗人应许要记念他无可比拟的作为(10-12)。

1. 面对他自己的软弱,他要记念神(10)。 2. 他要默相神无可比拟的奇妙作为(11-12)。

C. 诗人赞美神是无可比拟的的救赎者(13-15)。

1. 神无可比拟的道路在圣所中被发现(13)。 2. 神大有能力,独行奇事(14)。 3. 神已经救赎了他的子民(15)。

D. 诗人在对以色列民出埃及的拯救中找到安慰(16-20)。

1. 以色列民出埃及伴随着神的大能(16-19)。 2. 众水战抖(17-20)。

a) 云中倒出水来(17)。 b) 有闪电、雷雨和地震(18)。 c) 在海中使他们有路可行(19)。 d) 神通过摩西与亚伦带领他们(20)。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wsfg.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