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面工程质量控制要点汇编

更新时间:2024-05-24 07:06: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一章 路面工程

第一节、基层、底基层质量要求

1、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2、具有足够的水稳定性和冰稳定性 3、具有足够的抗冲刷(抗腐蚀)能力 4、收缩性要小 5、具有足够平整度 6、与面层结合良好

第二节、基层、底基层质量控制要点 一、施工准备阶段的质量控制 1、原材料试验与审批

在工程开工前,要求承包人在所选定的料场中,取代表性样品,进行下列规定的各项试验,并应将试验结果报监理工程师审批。经监理工程师审查质量合格的原材料,才可批准使用。 水泥稳定类材料质量技术要求 1)碎石、碎石的筛分试验 2)集料压碎值试验

3)水泥样品物理力学指标及成分分析(全分析)

水泥应采用初凝时间不少于3小时,终凝时间不少于6小时的硅酸盐、矿渣硅酸盐、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水泥等级宜为32.5、42.5,为满足基层(底基层)7天抗压强度要求,宜优先选用42.5级硅酸盐水泥。采用散装水泥时,水泥磨出后应存放7天以上,安定性必须符合要求,进罐时散装水泥温度应低于60℃。

碎石

碎石压碎值要求小于30%,碎石应按粗集料10—30mm、5—10mm、细集料0—5mm三级配料,相应的料场方孔筛筛孔建议为:32、12、7mm。 混合料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采用骨架密实型级配。为防止混合料离折,有利于提高混合料强度,应严格控制集料最大粒径,其中水泥稳定类碎石(基层)最大粒径

不大于31.5mm,水泥稳定类砂砾(底基层)最大粒径不少于37.5mm。为减少路面开裂,粒径小于4.75mm颗粒成分宜按级配中值偏下选配。

基层、底基层水泥稳定类材料的压实度、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代表值应符合表1的要求。

表1水泥稳定基层、底基层的压实度及7d无侧限抗压强度标准 层位 基层 底基层 材料 水泥稳定碎石 水泥稳定砂砾 压实度(%) 7天抗压强度标准(MPa) 98 97 3.5—4.5 不小于2.5 为保证生产配合比的混合料强度符合要求,生产配合比中水泥用量应较设计配合比增加0.5%;当采用5%水泥用量试件强度达不到设计要求时,首先应调整集料级配或采用较高标号水泥使混合料满足强度要求。基层实际水泥用量不宜超过5.5%;底基层水泥用量不宜超过3.5%。 2、混和料的配合比设计

通过对工程实际应用的矿料分别进行筛分试验和测定其相对密度,根据各种矿料的颗粒级配和计算用量比调配出合理的级配曲线,为减少裂缝级配曲线采用S曲线型,4.75mm筛孔通过率应控制在32-39%范围内,0.075mm筛孔通过率应控制在2%左右。根据不同结构层及设计强度的要求,确定水泥用量,确定各种混和料的最佳含水量、最大干密度,以此矿料级配初步确定拌和机各料仓的供料比例。通过筛分试验最终确定各料仓的比例,作为拌和机控制参数使用。应考虑各料源的材料性能不同而引起的差异,注意混和料的强度应能满足钻芯取样检测完整的要求。

3、混合料配合比的审查

承包人在开工前,应根据经监理工程师批准使用的原材料进行混合料的配合比试验,确定满足强度要求的施工用配合比,并报监理工程师审批。监理工程师对承包人报检的混合料配合比,经审核计算,必要时应通过试验予以验证后,批准施工用配合比,反馈给承包人在工程施工中使用。 4、审查承包人主要主要机械设备的配置及质量现状

在开工前承包人应自行检查为本工程施工所配置的机械设备的品种、数量及运行

数量。并将检查、跳试结果报监理工程师审查。

监理工程师应按照报检的设备清单,按施工规范对施工机械的功能要求对其数量与质量逐一进行审查。 1、拌和设备(厂拌) 2、运输设备

3、与摊铺方式配套的摊铺机与设备 4、整平机械 5、洒水车

6、压实设备(各种吨位的压路机)

上述设备审查合格后,予以批准使用。对功能不全或不能满足施工精度要求的机械设备,应不允许使用。

5、施工技术方案的审批或试验路段的方案审查 承包人所报检的施工技术方案,一般应包括以下内容: 1)施工方法与施工工艺 2)施工机械与主要设备

3)主要施工技术人员的分工及劳力安排。 4)施工中的施工技术难点及相应的质量保证措施。 5)施工进度安排

正式开工前承包人宜将本项目的施工技术方案报监理工程师审批,经监理工程师查认为:有必要试铺试验路段或开展施工前的试验研讨时,承包人应按监理工程师的审查意见实施,所增加的费用将监理工程师检查,报业主审批。若没有必要进行试验段试铺或进行超前试验研究时,则应按按监理工程师批准的施工技术方案进行正常施工。

6、施工放样的数据审查与现场核实

在工程开工前,承包人应将恢复中线后检测的基层、底基层的施工宽度,基层、底基层的顶面高程,路肩宽度等施工放样数据监理工程师审核。经监理工程审查,核实认为施工放样数据准确,具备开工条件,才可开工。 7、批准施工

基层、底基层施工前的各项准备就绪,确实具备开工条件,承包人应填报“33工程开工申请报验单”报监理工程师审批“经过监理工程师对承包人报检的开工申请进行认真检查、核实,认为确实具备开工条件,同意开工时,由总监理工

程师签发开工指令,批准施工。承包人在接到所签发的开工指令后,即应迅速组织施工。

二、施工阶段质量控制

在基层、底基层施工中,不管承包人采用何种施工方法,以下几道主要施工工序都是缺一不可少的,只要重点把握住了这几道工序的施工质量,就使该分项工程或施工项目的工程质量有了保证。

1、配料:配料必须准确,它是保证施工用的配合比进行施工的重要保证,及混合料满足级配要求和强度要求的关键影响因素之一。

拌合质量中配料比例必须准确,它是保证满足级配要求和强度要求的关键。 2、摊铺:特别是对颗粒基层与底基层摊铺的均匀性,级配的离析,都是直接影响碾压成型后基层、底基层强度分布的不均匀性。

3、拌和:拌和必须均匀,它是影响基层和底基层结构强度均匀性的主要施工工艺之一。

4、压实:它是混合料形成强度的关键。现场压实度检测结果的代表值与极值必须满足表所规定的压实标准,否则应予以返工。

5、整平:它直接影响到基层、底基层表面的平整度及厚度和标高。在整平时还应保证路拱与横坡满足设计要求。 质量控制重点 1、拌合质量

1)配料必须准确,以保证混合料的级配及结合料用量满足施工用配合比要求。 2)加水拌和要均匀,并保证达到工地混合料的含水量接近最佳含水量。 3)必要时从出料口取拌好的混合料,作水泥剂量测定及筛分试验。 4)、混和料的拌和 4.1 厂拌设备的选择

拌和设备的性能决定了混和料的配料精度和均匀性,应选用带有电子计量装置的生产能力不小于400T/h的高性能稳定料拌和机,才能保证混合料的级配符合配合比要求,保证拌和料的稳定性,且生产能力应与摊铺能力相匹配。 4.2 严格控制水泥剂量

水泥剂量太小,不能确保水泥稳定碎石的施工质量,而水泥剂量太大,既不经济、还会使基层的裂缝增多、增宽,从而引起沥青面层相对应的反射裂缝。考虑施工时各种损耗,工地实际采用的水泥剂量当采用摊铺机摊铺时应比室内试验

确定的剂量增加0.5-1%,要满足规范和配合比的要求。

4.3 重视含水量对施工的影响

一般情况下拌和含水量应比最佳含水量略高0.5-1%,若气温较高或运输距离较长时应高1-2%,以弥补混和料运输、摊铺和碾压过程中水分的损失,如果机械碾压性能较好且经验丰富时,控制现场含水量比最佳含水量略低0.5%,含水量过大,既容易出现“弹软”、“波浪”等现象,影响混和料可能达到的密度和强度,也会增加混和料的干缩性,使结构层容易产生干缩裂缝。含水量过小,混和料易松散,不容易碾压成型,也会影响混和料可能达到的密度和强度。施工过程中要根据气温情况及运输距离及时调整含水量的大小,根据规范、经验及现场摊铺碾压的效果确定。 2、摊铺质量

1)摊铺混合料时应尽量避免粗、细料离析。

2)在施工作业段内,用摊铺机摊铺混合料时,中间不宜中段。如因故中断超过了水泥初凝时间应设置施工缝。

3)因故超过水泥终凝时间的混合料,不宜使用。

4)摊铺时取现场的拌和制成5*5(水泥稳定析粒土)、10*10(水泥稳定中粒土)或15*15)水泥稳定粗粒土)的圆柱体试件,做7天龄期饱水抗压强度试验,并满足强度标准要求。 5)、混和料的摊铺

5.1摊铺之前应校核钢丝的高程是否准确,并检查钢丝的挠度是否小于2mm。 5.2摊铺前,下承层应保持表面湿润,避免下承层吸收拌和料的水分,令混合料下部1-3cm内缺水而造成强度降低。

5.3摊铺时,运料车应在摊铺机前10-30cm前停住,不得撞击摊铺机。卸料过程中运料车应挂空挡,靠摊铺机推动前进。

5.4在运料车卸完料换车时,摊铺机应减速摊铺混合料,保证在下一运料车卸料之前,摊铺机不中途停机。

5.5为避免摊铺时混合料离析,应采用两台摊铺机一前一后相隔约10-20m同步向前摊铺混合料,并一起进行碾压。

5.6在摊铺机后应设专人消除粗细集料离析现象,特别应铲除局部粗集料窝,并用新拌混合料填补。

5.7施工横缝应采用直接缝,前一施工段末端的压实度、纵断高程、平整度等指标应符合规范要求。 3、整平质量

1)用摊铺机(或人工摊铺)将混合料按松铺厚度要求整平,并达到要求的横坡。混合料选用的松铺系数表 材料名称 水泥稳定砂砾 松铺系数 1.30~1.35 备注 2)检查摊铺厚度,以保证压实厚度满足设计要求。 4、压实质量

压实度是基层、底基层强度形成阶段。

1)用振动压路机、三轮压路机在规定的终凝时间内将混合料碾压密实,并达到要求的压实度。

2)超过终凝时间未能碾压的混合料,予以铲除。

3)检查压实度及压实厚度,并达到表规定压实标准,与此同时测压实厚度满足设计要求。

4)摊铺后,应及时进行碾压,碾压前必须采用链轨车进行稳压。

①稳压后,应采用振动压路机进行一遍轻振,然后进行重振,直到压实度合格。最后用三轮压路机静压一遍,以消除轮迹。

②碾压应在结构层全宽范围内进行,直线和不设超高的平曲线段,由两侧路肩向路中心碾压;设超高的平曲线段,由内侧路肩向外侧路肩进行碾压。碾压时左右应重叠20cm,前后应超过两施工段的接缝处。

③严禁压路机在已完成的或正在碾压的路段上调头或急刹车,保证稳定土层表面不受破坏。

④碾压应保证在拌和后2小时内进行完毕,并达到要求的密实度,同时没有明显的轮迹(或根据设计要求直接洒布透层油封水养护)。 5、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底基层的养生

5.1在碾压结束后,应随即进行检测,合格后应立即进行养生。养生应采用土工布覆盖,并不断洒水以保持湿润。

5.2不管是下基层还是上基层水泥稳定碎石,都应在7天养生结束后铺筑上基层或沥青砼柔性基层。

5.3在养生期间,除洒水车外,应封闭交通。对于确实不能封闭的路段,应限制重车通行,且车速不应超过30Km/h。

5.4基层养生完毕后,应尽快铺筑沥青面层,避免基层长期暴晒,以免开裂。 6、现场试验段的施工

根据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及国内外实践经验,公路路面基层施工前采用计划使用的机械设备和初步确定的混和料的配合比铺筑试验段是不可缺少的步骤。通过试验段的铺筑,获得最优化的生产配合比、合适的拌和时间、摊铺速度、压实机具的组合及碾压工艺、摊铺系数的确定及合适的作业长度等一系列控制参数,提出标准施工方法。除试验段强度及几何尺寸满足要求外,现场钻芯取样的完整性及强度也是控制的关键环节,试验段长度宜为100-150米,宜选用两种或多种不同的碾压组合,必要时可调整含水量试验和混合料的级配。

7、要点及注意事项

7.1保持材料的均匀性和一致性;

7.2优先采用先进的精度高的带有电子计量装置的拌和设备和全自动找平摊铺机械,并根据设备的特点选择。

7.3基层施工时,通过试验段在横断面上间隔2-3米取样筛分试验,根据筛分结果判断摊铺机的性能及数量;

7.4严格控制施工时间,尽量减少和避免各种原因造成的间断;

7.5通过试验室成型强度和7-10d现场钻芯成型情况及强度判定基层效果,根据气温情况调整和确定钻芯时间;

7.6加强和重视保湿养生工作。

第三节、水泥稳定碎石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级配碎石(砂)石基层和底基层

1)应选用质地坚韧、无杂质的碎石、石屑或砂,级配应符合要求。 2)配料必须准确,塑性指数必须符合规定。 3)混合料应拌和均匀,无明显离析现象。

4)碾压应遵循先轻后重的原则,洒水碾压至要求的密实度。 实测项目

级配(碎)石基层和底基层实测项目

规定值或允许值 基层 项次 检查项目 高级公路一级公路 1 2 3 压实度 (%) 代表值 极值 98 94 其他公路 98 94 底基层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 96 92 检查方法和频率 其他公路 96 92 按附录B检查,每200m每车道2处 按附录I检查 3m直尺:每200m测2处310尺 权值 3 3 2 弯沉值(0.01mm) 平整(mm) 符合设计要求 8 12 符合设计要求 12 ﹢5,-15 15 4 5 6 纵段高程(mm) 宽度(mm) 厚度(mm) 代表值 合格值 ﹢5,-10 ﹢5,-15 符合设计要求 -8 -15 ±0.3 -10 -20 ±0.5 ﹢5,水准仪:每200m测4-20 个断面 1 1 2 符合设计要求 尺量:每200m测4处 -10 -25 ±0.3 -12 -30 ±0.5 按附录H检查,每200m每车道1点 水准仪:每200m测4个断面 7 横坡(mm) 外观鉴定 1 表面平整密实,边线整平,无松散。不符合要求时,每处减1~2。

表2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水泥稳定碎石实测项目 检查项目 纵段高程(mm) 宽度(mm) 横缝(%) 厚度(mm) 代表值 合格值 代表值 合格值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基层 +5,-10 符合设计要求 ±3 -8 -15 8 98 94 符合设计要求 底基层 +5,-15 符合设计要求 ±3 -10 -25 12 96 92 符合设计要检查方法和频率 水准仪:每200m测4个断面 尺量:每200m测4处 水准仪:每200m测4个断面 尺量:钻芯 尺量:钻芯 3m直尺:每200m测2处310尺 灌沙法:每200m每道车2处 每200㎡或每个工作台班1组试平整度(mm) 压实度(%) 强度 求 件 5.0.5 外观鉴定:表面平整密度、无坑挖、无明显离析,施工平整、稳定。 6、成品保护

6.0.1 在施工过程中,对已测好的高程控制点(水准点、中桩、边桩)要注意保护。

6.0.2测量好的基准高应有专人看护,并经常复核,一旦发生碰触导致高程错误,要及时恢复,确保施工正常。

6.0.3严禁压路机在碾压好的路面上急转、急停和调头。

6.0.4养生期间除洒水车外,禁止其他车辆在未形成强度的路面通行。 7、质量记录

7.0.1 原材料进场检测报告

7.0.2 测量导线符合、水准点测量、基准面高程测量记录。 7.0.3 分项工程质量检查记录及评定报告

第四节、基层、底基层施工工艺要求

1、操作工艺 1.1工艺流程 施工准备 碾压

试验实验侧压实度 设置横缝 成品检测 1.2操作方法

1.2.1准备下承层,下承层表面应无杂物,无松散现象,表面洒水湿润。 1.2.2施工放样

在验收合格的情况下承层上,恢复中线,并在边线外0.3~0.5m处每10m(平曲线及竖曲线5m)放一桩,测量高程,供架设高程控制传感器的基准线使用。在摊铺过程中设专人负责复测基准线的高度,检查作为基准线使用的钢丝线松紧度,防止钢钎松动、链接的枝干滑动的钢丝线下垂。 1.2.3水稳砾(碎)石混合料拌制

1)拌合站采用具有自动计量系统的设备,计量精度满足设计要求,拌合能力根据工程需要配备,满足工期要求

2)拌合前对计量称量系统仔细进行标定,使其精度满足要求,确保按配合比供料。

3)为防止各料斗间发生窜料现象,料斗间用隔板分离,同时装载机上料时应注意不应上的太满,避免发生窜料现象。

4)试验室设专人对水泥剂量进行滴定试验,指导拌合站拌合。

水稳砾(碎)石混合料拌制 混合料运输 摊铺机摊铺、 压路机

5)拌合站站设专人对混合料含水率进行实时监控,试验室配合拌合站操作人员进行含水率控制,并根据天气情况适当增减,确保混合料含水率达到施工和规范要求。

6)设专人对各料仓进行监控,避免因缺料或下料口赌赛发生断料现象,影响混合料级配。 1.2.4混合料运输

1)拌合完成后,立即用18t以上载重汽车将拌成的混合料送到摊铺现场。 2)车上的混合料用帆布覆盖,以防水分过分损失。

3)装车时应控制出料口与车厢的高度尽量小些。卸料时运输应前后中移动,分三次装料,以减少卸料时的离析现象。

4)运输车数量根据拌合设备生产能力、运输能力、运送距离,交通状况来确定,以在摊铺机前有3辆以上车等候卸料为宜。卸料时应设专人指挥,自卸车应在摊铺机前0.2~0.3前停住,严禁撞击摊铺机。 1.2.5摊铺机摊铺

1)在摊铺机就位前下承层必须清扫干净并且洒水保持湿润。在摊铺起点就位好摊铺机,确定的松铺厚度、横坡垫好木板,调整好传感器与基准线的关系。 2)开始摊铺后摊铺机宜连续摊铺,不宜出现停机待料现象,摊铺速度应与水稳拌合站产量相匹配,有确定的摊铺速度。基层混合料摊铺采用两台或多台摊铺机(根据路面宽度)梯队作业,前后应保证匀速,摊铺厚度。松铺系数、路拱坡度。摊铺平整度,振动频率均要一致,相邻两摊铺机间纵向接缝平整。

3)摊铺时,专人跟在摊铺机后面清除集料离析现象,特别是粗集料窝及时铲除,并用新拌混合料填补。 1.2.6压路机碾压

1)水泥稳定碎石压实度厚度一般不超过20cm,当采用能量较大的振动压路机碾压时,压实厚度应根据试验适当增加。当压实厚度超过上述规定时,应分层铺筑,每层最小压实厚度不小于10cm,下层宜稍厚。

2)每台摊铺机后面应配有振动压路机和轮胎压路机进行碾压,一次碾压段长度为30~50左右。碾压段落必须层次分明,设置明显的分界标志。

3)振动压路机碾压时先轻后重,由低向高,碾压时压路机不得在未成形的路段上急转、急停和调头,起步要慢、返回要缓,在未碾压的一端倒车时位置应错开,要成齿状,出现个别壅包时,应专门安排有经验的技术人员进行整平处理。

4)碾压速度、遍数、压实方式将按试验段总结确定的施工工艺进行。要特别注意桥头搭板前水泥稳定碎石的碾压。对压路机不能碾压到位置要用平板夯实。 1.2.7设置横缝 1)横缝位置

(1)混合料摊铺机,必须连续作业不中断,如因故中断时间超过2h,则应设横缝。

(2)每天收工之后,第二天开工的接头断面也要设置横缝。 (3)每当通过桥涵,在其两边需要设置横缝。 2)横缝设置方法

(1)基层的横缝宜与桥头搭板尾端吻合,横缝应与路面车道中心线垂直设置。 (2)人工将含水率合适的混合料末端整理整齐,紧靠混合料放两根高度与混合料的压实厚度相同的方木,方木得另一侧用砾(碎)石回填约3m长,其高度应略高出方木。

(3)在重新开始摊铺混合料之前,将砂砾或碎石和方木撤除,并将作业面顶面清扫干净,摊铺机返回到已压实层的末端,开始摊铺混合料。 1.2.8养生

1)采用塑料薄膜覆盖或透水工布置覆盖洒水养生,使水稳表面保持潮湿状态,养生期不应小于7d。

2)养生期间除洒水车禁止一切机动车辆通行,洒水车不应低速行驶,避免急刹车。用洒水车洒水养生时,洒水车的喷头要用喷雾式,禁止采用高压式喷管,要保证养生覆盖完整。 1.2.9冬、雨季施工

1)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期的最低气温5℃,并在第一次冰冻到来之前半个月到一个月完成水稳基层施工,否则应有妥善的保温措施。

2)雨季施工要控制好混合料含水率,碾压及时,对遭雨淋的混合料禁止使用,施工宜停止。

3)将所有场内机电设备进行检查,检查其防潮及绝缘设施,防止雨季因设备影响施工,在下雨时对机电设备施加覆盖剂防潮篷布。

4)雨季来临时对地材供应造成很大影响,因此在雨季来临时前做好地材的备料,以免因料不足影响施工。

5)制定施工安全事故的应急预案,具有可操作性:并制定有施工质量事故的处

理程序。 2、质量标准

2.0.1对进场材料进行原材料检查,不符合要求材料禁止进场,

2.0.2对拌合好的混合料做规定频率的检测,不符合要求的混合料必须废弃。 2.0.3养生及拌合用水满足规范要求。

第五节 、沥青粘层、透层

沥青混凝土面层之间应洒浇粘层沥青,根据设计用量施工。 透层

沥青层和非沥青层类水泥稳定类基层之间必须喷洒透层油。沥青层必须在透层油完全渗透入基层后方可铺筑。透层油采用乳化沥青,其中固化物含量≥50%,用量为1.2—1.4㎞/m2(应经过试验确定),并洒0—5mm石屑,2—3m3/㎞2。并采用轮胎压路机碾压1—2遍,且透层乳化沥青应在基层完工表面稍干后当日喷洒,喷洒后渗入基层的深度不小于5mm。然后尽早铺筑沥青面层,防止工程车辆损坏基层。

粘层

在每一沥青之前,水泥混泥土路面、沥青稳定碎石基层,路缘石、路边石等构造物与新铺沥青混合料接触的侧面必须喷洒粘层油。粘层油选用SBSG改性乳化沥青,其用量为0.3—0.5L/m2,桥面、隧道砼路面层上洒布量为0.6—0.8L/m2。

封层

为了及时封闭表面,防止半刚性基层产生水损坏,减少或预防产生反射裂纹,在喷洒透层油并充分渗透后,在基层表面铺筑下封层。下封层采用固化物含量的50%乳化沥青稀浆封层法施工,厚度1cm。

1、施工方法

(1)、在施工中的沥青砼下面层的表面已被污染时,摊铺上一层前清洁表面

后再铺筑粘层沥青。粘层沥青采用改性乳化沥青PC-3,沥青用量为0.4L/m2。

(2)、用沥青洒布机喷洒粘层沥青,做到洒布均匀、不过量。

(3)、粘层沥青洒布后,待改性乳化沥青破乳、水分蒸发后紧接铺筑沥青层。 2、注意事项

(1)、粘层、透层沥青用沥青洒布车喷洒,均匀洒布,浇洒过量处予以刮除; (2)、粘层、透层沥青浇洒完毕后,禁止车辆、行人通行; (3)路面有尘土及脏物时予以清除;

(4)气温低于10℃或路面潮湿时禁止浇洒粘层、透层沥青;

第六节、路缘石施工质量控制

1、施工前做好放线测量工作,放线时的点位距设计位置统一相距5cm,以免在刨槽时破坏点位。

2、缘石砌筑过程中在缘石内侧顶端位置挂线,控制缘石砌筑的直顺度,注意砌筑过程中不得刮、碰标准线。缘石在勾缝前用经纬仪检查直顺度,用水准仪检查高程,如果有与设计要求不符的应及时修整。

3、对生产缘石的厂家进行调查,对其所用材料进行抽检、试验,检查合格方可使用。进场的缘石必须有出厂合格证,派专人检查其外观质量,如发现缺棱掉角的不予签收。

4、所用砂浆严格按照设计配比拌和均匀,铺砌厚度严格按设计控制。勾缝时道牙边贴上胶条,防止砂浆污染道牙。勾缝砂浆应饱满、平整而光滑。

5、缘石施工完成后,派专人对其进行保护。在沥青面层施工时,严禁沥青砼、乳液遗洒在缘石上。

第七节、路缘石质量检验标准

路缘石铺设

1)预制缘石的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2)安砌稳固,顶面平整,缝宽均匀,匀缝密实,线条直顺,曲线圆滑美观。 3)槽底基础和后背填料必须夯打密实。 4)现浇路缘石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 实测项目

路缘石铺设实测项目

项次 1 预制 2 铺设 现浇 3 检查项目 直顺度(mm) 相邻两块高差(mm) 相邻两块缝宽(mm) 宽度(mm) 顶面高程 外观签订: 1)匀缝密实均匀,无杂物污染。不符合要求时,每处减1~2分。

2)缘石与路面齐平,排水口整平、通畅,无阻水现象。不符合要求时,每处减1~2分。

第五节、路肩质量检验标准

基本要求

1)路肩表面应平整密实,不积水。 2)肩线应直线,曲线圆滑。

3)硬路肩质量要求应与路面结构层相同。 实测项目

路肩实测项目

项次 1 2 3 4 检查项目 压实度(%) 平整度 土路肩 硬路肩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不小于设计 20 10 ±1.0 符合设计要求 检查方法和频率 按附录B检查,每200测2处 3m直尺:每200m测2处 水准仪:每200m测2处 尺量:每200m测2处 权值 2 1 1 2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10 3 ±3 ±5 ±10 检查方法和频率 20m拉线:每200m测4处 水平尺:每200m测4处 尺量:每200m测4处 尺量:每200m测4处 水准仪:每200m测4处 权值 3 2 1 2 2 横坡(%) 宽度(mm) 外观签订 1)路肩无阻水现象。不符合要求时,每处减1~2。

2)路肩边缘直顺,无其他队积物。不符合要求时,单向累计长度每50m或每处1~2分

第八节、沥青路面质量要求

1、沥青路面应具有足够的路面抗力(路面承载能力) 2、沥青路面应具有良好的抗疲劳特性 3、沥青路面应具有良好的高温稳定性 4、沥青路面应具有良好的低温抗裂性 5、沥青路面应具有良好的抗滑性能

第九节 沥青路面质量控制要点

一、沥青路面施工准备阶段质量控制要点 1、原材料审核

沥青路面开工前要求承包人对沥青路面所选用的原材料,如沥青和各种规格矿料的物理性质、级配等,进行试验后报监理工程师审核。

只有经过监理工程师审核、确认质量合格的原材料,才能在工程中使用。 2、沥青配合比审批

沥青路面开工前,要求承包人应对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进行试验后,报监理工程师审批。

只有经过监理工程师审核批准的配合比,才能在拌合厂(站)试拌最后确定施工用配合比在工程施工中使用。 3、施工机械、设备的检查

开工前要求承包人对配备用于本工程施工的各种沥青路面施工机械、设备的配备数量及运行质量,进行检查落实后,向监理工程师报检。 4、施工放样及下承层检查

施工放样包括标高测量与平面控制两项内容。沥青路面开工前,监理工程师应对承包人的施工放样自检报告进行复核、审批。

要求承包人对下承层(基层或底面层)进行检查并包括以下内容: 1.下承层表面应清洁、干燥、坚实,无任何松散的石料、尘土与杂质,并不允许有油污。

2.下承层表面应平整,当其平面凹洼的深度大于铺筑沥青面层容许误差的2倍时,应在主层料铺筑前,予以填充沥青混合料并压实。

3.当下承层为基层时,应喷洒透层沥青,沥青用量为0.8~1.0kg/m2,当下承层为底面层且底面层与表面的铺筑时间间隔较长时,应喷洒粘层沥青,沥青用量为0.4~0.6 kg/m2.

5、铺筑试验路段

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在正式大面积施工前应铺筑试验段,其他等级公路在缺乏施工经验或初次使用重大设备时,也应铺筑试验段。

监理工程师应对试验段施工的全过程进行监理,检查试验路段的施工质量,并要求承包人提出试验总结报告,报监理工程师审核。

试验段的长度宜为100~200m,且宜选择在直线段上。监理工程师应对试验路段施工的全过程进行监理,检查试验路段的施工质量,并要求承包人提出试验总结报告,报监理工程师审批。 二、沥青路面施工阶段质量控制要点

施工阶段是沥青路面质量形成阶段。沥青路面施工阶段的监理工作包括沥青表面处治路面、沥青贯入式及沥青混凝土路面。特别是对热拌沥青混合料(沥青混凝土)的施工,施工阶段质量工作的重点,应着重抓住以下各道工序的质量: 1、沥青混合料的拌制质量

检查沥青混合料的拌和质量,宜在拌和厂取样进行以下三项试验: 马歇尔试验、抽提试验机抽提后沥青混合料的筛分试验,以检查稳定度、流值、密度。孔隙率及沥青用量、矿粉级配等是否满足“热拌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验技术标准”的规定和沥青混合料的级配要求。 2、 控制沥青混合料的施工温度

沥青混合料的施工温度,包括沥青混合料的出厂温度、摊铺温度和碾压温度。

因此应严格控制沥青混合料的施工温度在规范规定的相应范围之内。

3、 沥青混合料的压实质量

碾压是沥青混合料质量成型的关键工序。

碾压成型后,沥青层的压实度是否到了沥青路面规定的压实标准,沥青层的压实度是否满足了设计的路面厚度要求。这两个关键指标直接影响着沥青混合料的压实质量,同时也是横量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好坏的关键技术指标。

4、 沥青路面平整度与抗滑系数

沥青路面的平整度ahi直接体现沥青路面行车舒适性的一个主要指标。 施工中影响沥青路面平整度的主要因素来自沥青路面下承层的平整度、沥青混合料摊铺时平整度,以及沥青摊铺机平整度自动控制精度、沥青摊铺层的松浦厚度和沥青混合料的碾压等。只有在施工中严格控制影响平整度的各个施工环节(或工序)才能保证铺筑完成的路面具有良好的平整度。

沥青路面的抗滑系数是直接体现沥青路面行车安全性的一个主要指标。 影响沥青面层抗滑系数的因素有矿料的品质与矿料的级配,沥青层的空隙率及宏观构造深度等,以及外界环境对沥青表面层的滑溜污染程度。 沥青混凝土路面质量控制重点

热拌沥青混合料路面(即沥青混凝土路面),只要地沥青混合料的拌制、摊铺、沥青混合料的碾压等几道主要工序内把关,就能保证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质量。其施工监理要点如下:

1、沥青混合料的拌制

1)拌和时间以30~50s为宜,干拌时间不得少于5s。

2)拌和好的沥青混合料色泽均匀一致,所有矿料颗粒以全部裹覆沥青结合料为度,无花白料、结团成块和严重的燗细料分离现象。~

3)拌好持混合料应及时摊铺、若不能即时摊铺的可放入成品储存仓储存。在保温存储仓内不宜超过72小时的存放时间。

4)应测量记录沥青混合料的出厂温度。 2、沥青混合料的运输

1)热拌沥青混合料应用车箱清扫干净的大吨位自卸汽车运输。 2)运料时应用蓬布覆盖以保温、防雨、防污染。

3)运距和运输能力应与沥青混合料摊铺机的摊铺速度相匹配。 4)成品运到施工现场时应测量沥青混合料的温度。 3、沥青混合料的摊铺

1)用于高速的沥青混合料摊铺机,应具有以下性能: a.具有自动或半自动方式调节摊铺厚度及找平装置。

b.具有足够容量的受料斗,在运料车换车时能连续摊铺,并有足够的功率推动运输车。

c.具有可加热的振动熨平板或振动夯等初步压实装置。 d.摊铺机的宽度可以调整。

2)摊铺沥青混合料时最低汽气温要求: 高速不低于10°C。其他等级公路不低于5°C。

3)沥青混合料的松铺系数根据试铺试压的方法现场确定。

4)沥青混合料的摊铺速度应符合2~6m/min的要求,必须缓慢、均匀、连续不断的摊铺。

5)应取现场摊铺的混合料进行马歇尔试验、油石比试验及筛分试验,并记录好取样的位置与桩号及沥青混合料层位。

4.沥青混合料的压实及成型

1)青混合料的压实分为初压、复压和终压三个压实阶段。

2)压路机应从外侧向中心碾压,相邻碾压应重叠1/3-1/2轮宽,最后碾压路中心部分,压实全幅路宽为一遍。

3)应随时检查沥青层的碾压温度,路面压实成型的最高温度,应符合规定。 4)接缝施工质量控制。沥青路面纵、横缝在施工中是不可避免的,但应设法减少施工接缝,加强接缝的质量控制。

5)热拌沥青混合料路面,应待摊铺层完全自然冷却后,混合料表面温度低于50°C后,方可开放交通。需要提早开放交通时,可洒水冷却降低沥青混合料表面层的温度。

6)沥青混合料碾压成型后,应按照规定的检查项目和检查频率要求承包人检查沥青面层的压实度和压实厚度。 施工方法及注意事项

1、为保证路面施工质量,沥青混凝土、沥青稳定碎石、水泥稳定碎石机水泥稳定砂砾全部由拌合站集中拌合,并采用全断面机械摊铺方法施工。拌合场地应进行硬化,并应对路面用原材料采取防雨措施。

2、水泥稳定结构层宜在春末和气温较高季节组织施工,施工期的日最低气温应在5℃以上,在有冰冻的地区,并应在第一次重冰冻(-3℃~-5℃)到来之前半个月到一个月完成。

3、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底基层宜采用土工布进行养生,养生期不应少于7d,养生期间应始终保持稳定层表面潮湿。水泥稳定碎石上基层如能及时洒布透层油,可采取覆盖养生。

4、考虑路面施工的不连续性,铺设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前,在底基层表面清扫干净后喷洒粘结水泥浆,喷洒时间以在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前1小时以内为宜。 5、在铺筑沥青混合料前先清扫基层顶面,是集料裸露,然后喷洒透层油。透层油应尽量洒布均匀,发现遗漏应人工补洒,以保证层间结合良好。

6、与沥青面层接触的构造物表面,路缘石、路边石等侧面均应浇洒粘层油。 7、面层沥青用量的允许误差应控制在-0.1%~+0.2之间,实测路面中、下面层总厚度允许偏差控制在-6mm以内,中下层的实测厚度允许偏差分别控制在-3mm以内,上面层实测厚度应不小于设计厚度。面层压实度不小于98%,现场实测孔隙率不大于6%。

8、为保证沥青混凝土的使用质量, 路面施工前应对原材料进行材质检验和筛分分级配试验,特别应注意石屑加工时,必须有吸尘设备,除去细粉,以保证质量,符合要求后再进行配合比设计。并对沥青混凝土进行马歇尔稳定度试验,以确定最佳用油量。

9、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时,应严格按照《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DB14/T-2007)执行。各项工程正式开工之前,应按照规范和标准的要求,先铺筑试验路面,对拟采用的材料配比,机械配套、劳动组合、工艺参数、操作要求、质量检测等进行实地验证试验,取得预期效果并经监理工程批准后,再进行正式施工。

10、沥青混凝土的拌和机生产能力必须达到200t/h以上,并至少配备一台3000型或两台2000型拌和机,摊铺机的摊铺宽度应不大于9米,碾压设备除常规要求外,至少配备两台25t轮胎式压路机。

11、沥青混合料的施工温度应按照山西省地方标准《公路改性沥青路面施工技术

规范》(DB14/T-2007)的要求进行执行。普通沥青混合料合理初压温度约为(150-160)℃,终压完成温度不低于110℃。

12、为确保路面施工质量,施工单位除应建立相应的全面质量管理体系,严格工序管理,按有关施工规范、规程的规定从严施工外,还应配置从集料的制备、试验、配料、拌合、运输、摊铺。碾压养生等现代化设备,并配置相应的试验。质量检验人员,以保证优质高效地进行施工。

第九节、沥青路面完工验收质量管理要点

完工验收阶段是各分项工程施工完成阶段。完工验收的目的是通过检查、评定来判断已完成的沥青面层的施工质量、外形尺寸、外观质量与设计文件要求的符合程度;完工验收的各项技术指标是否达到了施工技术规范及公路工程质量检查评定标准的质量要求。

完工验收阶段质量控制工作重点

1.审查承包人各分项工程完工质量交验单中各项验收指标的合格率与实得分。

2.按照监理规定的抽检频率,对各分项工作的各项交工验收技术指标,进行抽检,现场检测。

3.监理工程师按逐项审核、计算认可的合格率与实得分。

4.根据外观缺陷扣分及资料不全扣分,由监理工程师评定出交验的各分项工程的质量优良等级。

第十节、影响沥青路面质量因素及控制措施

1

、影响纵断面高程指标的原因及采取的措施 影响 环节 施工准备过程 影响 环节 施工准备过程 可能出现的问题 大风天气下,基准线高度值测量精度差。 可能出现的问题 引起的后果 用此测结果确定的基准线高度,经铺筑后,成型路段的实测高程较难符合设计高程的要求。 引起的后果 应采取的措施 尽量避开大风天气测量,不得已的情况下,一是进行往返测量,取平均值;二是降低水准仪角架高度,减小风力对仪器和塔尺的吹动。 应采取的措施 松铺系数要根据试验路施工时的结构类型摊铺速度、振动夯锤频率、碾压温度、速度、遍数等综合考虑,在大面积施工中,若一部分条件改变了,则需另行确定系数。 1 2 松铺系数确定不合理。 成型路面的实侧与设计高程出入较大。

混合料的拌和温度1 偏低运输至现场后的温度低。 受大风或雨天影2 混合 料的 拌合、运输、 摊铺 与碾 压过 程 5 6 混合料矿料级配不理想。 压实机械组合不好。 4 碾压速度太快。 3 碾压遍数不够。 响,混合料摊铺后温度迅速下降。 摊铺在工作面上经摊铺后,应及时碾压,复压后,初复压温度均低。 时,将轮胎的洒水量关小。 混合料中矿料位置较快地相对凝固,难以嵌挤。 压实度不够。 及时碾压,并将复压时的洒水量开至最小。 专人检查碾压遍数,若遍数不够,则及时补压。 碾压速度严格按试验路总结方案确定的工艺进行。 初压时采用振动碾压,强行嵌挤,使其密实。 初、复、终压的机械组合吨位应遵循由“小”到“大”的原则。 摊铺前,悬线检测厚度,若超影响压实度。 不易嵌挤压实。 压实效果不好。 7 压实厚度超过10cm。 局部压实度不够。 过10cm,则应在该处卸料,人工摊平碾压,然后由摊铺机再次铺筑。 影响 环节 可能出现的问题 引起的后果 采取的措施 夜间施工中,某道混合 料的 拌合、 运输、摊铺 与碾 压过 程的 9 在摊铺较密实的中上面层时,摊铺机振动夯锤频率过大,使混合料表面1~2cm 形成较密实层,摊铺在 路段上后,遇风等影响。 标准密度值大,则10 室内制作马歇氏试工地压实度不够,标准象。 严格按试验规程规定取样制作试件。 件时,取样缺乏代表性。 值低则出现“超密”现压路机碾压时还需将表面结构破坏,都能将全部层厚压实。 初压时至少、振动碾压2 遍,复压温度相对要高,遍数相对要多。 8 工序的操作人员失误,造成局部漏压。 局部压实度不够。 设专人检查碾压工艺。 检测 评定 过程 8、影响平整度指标的原因和保证措施

影响 环节 可能出现的问题 引起的后果 应采取的措施 基准线张拉不紧相邻而基准1 架中间处形成“挠度”。 熨平板加热2 效果不好。 摊铺机的振3 动与夯锤的频率不合理。 摊铺面“小平大不平”造成“波浪”型路面。 最先摊铺的路段,混合料表面产生拉毛、裂纹、坑槽等,影响平整度。 频率过大则会产生共振,自动找平处于不稳定状;频率过小则使初压形成的台阶过大影响平整,同时,成型路面的高程和厚度均受影响。 采用“手动键”控制,而起步时未及时打开,造成未振夯,停机时却未及时关掉,使同一断面重复振动夯实。 振动和夯实次数忽多忽少,形成“搓板”路。 起步快,容易造成拉裂表面,摊铺中,突然迅猛停机,造成后端小台阶。 形成“小波浪”。 一是钢丝不宜太长,二是钢丝线的直径Φ2~2.5mm 为宜;三是基准线架设后,将自动找平的触杆承托在钢丝线上,使中间处无挠度。 精心修补,上面层需人工手筛细料,修补至平整。 根据结构类型,厚度和下承层的不同(基层和桥面),确定不同的振动和夯锤频率。 最好采用“自动键”控制,若采用“手动键”,则先打开键,在起步、停机时,一手拉操纵杆,一手控制该两键,尽量同步。 摊铺前,张拉好皮带,摊铺过程中,若发现声音异常或摊铺面虚实不一,则应立即停机检查。 坚持低速起步,低速停机。 摊 铺 过 程 4 振动与夯锤的开关不及时。 振动和夯锤5 的皮带松紧程度不一。 起步与停机6 的速度过快。 7 摊铺速度不均匀未调整振动与夯锤的频率。 校正方向的次数过多,幅度较大。 螺旋输送器周身的混合料数量忽多忽少。 混合料供给不及时,多次停机或停机待料时间过长。 运料车倒料时,碰撞摊铺机,使机身后移。 卸料时,刹车过紧,影响摊铺和方向校正。 保持匀速摊铺。 搞好车与摊铺机的配合,操作人员应认真操作,方面校正后,不宜过多反复调整。 尽量采用自动供料,若采用手动供料则应使混合料,始终将螺旋输送器埯埋2/3 位置。 8 横断方向出现小台阶。 9 形成“小波浪”。 10 熨平板下部及前方混合料度温度降低,凝聚在一起,一是使用熨平板加热;二是重新重新开机摊铺时,形成阻力有摊铺后,人工精心修补机后的缺陷。 时形成台阶,有时拉裂路面。 熨平板后方出现被推挤的小台阶。 影响平整度。 倒料时,指挥人员及早示意料车减速,缓慢倒至机前10~20CM。 轻踩刹车,以不脱离机身和溢出混合料为适度。 一方面将熨平板提起,离开摊铺面按施工缝处理,另一方面,抓紧抢修机械。 采取的措施 11 12 13 机械突发故障。 影响 环节 可能出现的问题 不能摊铺。 引起的后果 14 碾 压 过 程 15 初碾时,混合科位移大,不易稳定容易在换向时,形成台阶,碾压下一段时,该台阶碾压温度高。 又不易消除。 复压时,胶轮容易粘起小碎石和小碎片影响表面平整和表观质量。 特别是终压时的温度过碾压温度低。 低,则不易消除复压时的轮迹和台阶。 初压时,停摊铺面上小台阶过多,无机换向无规律。 法逐一消除。 夏季施工时,初压温度控制在规范允许值的下线,冬季宜在温度范围的上线。 胶轮碾压时,应距初压终止面前2~4m 处换向后退。 在复压的过程中,若有终压的工作面,应及时碾压。 若碾压段较短而气温低,则停机换向应采用"一"字型断面,碾压段长,气温高,则采用梯形停机换向,最后一轮采用斜压法,消除轮迹。 当平整度和压实度发生矛盾时,在中、下面层保证压实度,兼顾平整度;上面层则保证平整度,兼顾压实度。 严格按要求操作。 摊铺沥青层前,用混合料将凹下处人工补平,用压路机压实后再进行摊铺。 提前用混合料将台阶与沥青层的下承层顺延,减小台阶处前台断面的厚度差。 一是料车卸料时,每斗车卸一次;二是给摊铺机履带下均匀布撒混合料,增大附着力。 16 17 由于供料不及时。 造成碾压段太短造成台阶增多。 压路机在作业面上左右无律行驶,振动开关不合理。 压路机较长时间在温度较的混19 合料上停机。 18 下承层表面凸凹20 不平。 下承层的施工质量 21 通道或桥头摊铺厚度不均匀。 形成坑槽。 摊铺厚度不均匀,经碾压后不平整。 碾压后不平整 方向不易校正,且桥面铺设防水层推力受阻,不得已需反22 使摊铺机与下承层的复提升和降落熨平板,附着力减小易打滑。 形成许多台阶。 同接缝的原因分析。 施工缝质量对平整度的影响 影响 环节 桥梁 伸缩 缝的 人工 修补 处的 23 见接缝的分析。 同接缝的处理措施。 可能出现的问题 24 伸缩缝若安装在前,路面或桥面铺筑层在后。 混合料中的油包花料、焦料等被挖除。 高程控制失误的部位。 引起的后果 该处极易跳车。 回填时,虚铺掌握不好,经碾压后出现坑槽,甚至积水。 人工挖除或补撒料影响平整度。 采取的措施 施工中加强协调,争取在沥青层铺筑完成后,用切割机切割伸缩处的沥青层,然后安装伸缩缝。 人工换填,应在有经验的技工指导下进行,回填料的虚实要基本与机械摊铺的料相同。 人工修补,用人工筛细料,精心修补。 25 26

第十一节、沥青混凝土质量检验标准

基本要求

改性沥青混合料的矿料质量及矿料级配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按规范要求频率进行检验。

严格控制各种矿料和沥青用量,严格控制矿料加热温度、改性沥青加热温度及混合料出料温度。

改性沥青材料及混合料的各项指标应符合设计标准和施工规范要求,按规范要求进行改性沥青检验、混合料马歇尔试验、混合料级配检验、沥青含量检验,检验频率应符合规范要求。矿料级配、沥青含量、马歇尔稳定度等结果的合格率应补小于90%。

拌合后的改性沥青混合料应均匀一致,无花白,无粗细分离和结团成块现象,温度符合规范要求。

摊铺时应严格控制铺厚度和平整度,避免离析,控制摊铺厚度、碾压温度,碾压至要求的压实度。

外观质量

表面应平整密实,不应有泛油、松散、裂缝和明显离析现象。

纵向、横向接缝应紧密平顺,与路缘石及其他结构物津贴平顺,不得有积水和漏水现象。

实测项目 项 次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检查项目 高速公路 一级公路 其他公路 检查方法和频率 试验室标准密度的96%1 压实度(%) (*98%) 按检评标准JTGF80/1-2004附录B检查,每200m测1最大理论密度的92%(*94%) 处 试验段密度的98%(*99%) (mm) 2 平整度 IRI(m/km) 最大间隙h(mm) 1.2 2.0 - 2.5 4.2 5 3m直尺:每200m测2处310尺 3 弯沉值(0.01mm) 符合设计要求 按检评标准JTGF80/1-2004附录I检查 4 路面渗水试验仪:每200m测1处 200m/min,其渗水系数 他沥青混凝土路300mL/min 面— 摆式仪:每200m测1处 摩擦系数 横向力系数测定车:全线连符合设计要求 — 续,按检标准JTG 5 抗滑 F80/1-2004附录K评定 构造深度 总厚度: 代表值 厚度 (mm) 合格值 -5%H 上面层 -10%h 总厚度: -10%H 上面层 -20% 7 中线平面偏位(mm) 8 纵段高程(mm) 20 ±15 30 ±20 经纬仪:每200m测4点 水准仪:每200m测4处断面 9 10 成品保护

封闭施工段落、非施工人员不得进入施工现场

在每日摊铺段起点设立明显的禁行标志,并设专人引导交通,看护现场,防止其他车辆误入当天的施工段。

严禁压路机在沥青路面上维修,防止各类油料对沥青面层的污染。严禁在沥青面层上堆放施工废土,严禁在已铺沥青面层上制作水泥砂浆。

宽度(mm) 有侧右 无侧石 横坡(%) ±0.3 ±20 ±30 直尺:每200m测4处断面 水准仪:每2000m测4处 -15%H -8%H 按检评标准JTG F80/1-2004附录H检查,双车道每200m测1处 铺砂法:每200m测1处 6 不小于设计值 ±0.5

质量记录

各类材料(集料、矿粉、改性沥青)合格证明文件,检测试验报告及进场合格证。 改性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报告及试验总结报告。 下承层验收记录,施工测量、放样记录。 封层(透层、黏层)施工检测记录。 改性沥青混合料各项试验记录。 现场实测检验项目记录。 工序质量评定表。

第十二节、热拌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标准

一、施工准备

复核水准点,必须全线联测。施工放样,采用全站仪标准测出中桩位置,并依据中桩确定各结构层边线位置。

熟悉图纸和相关规范、标准,编制施工组织的升级,由项目总工程师向班组长进行书面的一级技术交底和安全交底,施工前由班组长向操作工人进行二级技术交底和安全交底。 机具准备

拌和设备:间歇式沥青混合料拌和站。 运输设备:大吨位自卸汽车。

摊铺设备:配备自动找平装置的摊铺机(有条件可配备沥青混合料转运车) 碾压设备:双钢轮振动压路机,轮胎压路机(吨位宜大)。

其他设备:装载机、空压机、水车、加油车、发电机、切割机、平板载重车等。 材料设备

原材料:沥青、粗集料、细集料、矿粉、抗脱落剂等由持证材料员和试验员按规定进行检验,确保其质量符合相应标准。 配合比设计

配合比设计包括目标配合比设计、生产配合比设计以及生产配合比验证3个阶段。

目标配合比设计包括:用工程实际使用的材料按《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附录B的方法,优选矿粉级配、确定最佳沥青用量,符合配合比设计技术标准和配合比检验要求,以此作为目标配合比,作为拌和站的各冷料斗进料的比例及试件使用。

生产配合比:对间歇式拌和机,应按规定方法,从各热料仓取有代表性试样,进行筛分、计算确定各热料仓的配料比例,供拌和机控制室拌料使用;同时还应选择适宜的振动筛网尺寸和安装角度,尽量使各热的供料大体平衡;并取目标配合比设计的最佳沥青用量OAC、OAC±0.3%等3个沥青用量进行马歇尔试验和试拌,通过室内试验及从拌和机取样试验综合确定生产配合比的最佳沥青用量,由此确定的最佳沥青用量与目标配合比设计的结果的差值不宜小于±0.2%;对连续式拌和机可省略生产配合比设计步骤。

生产配合比验证(试拌、试铺);拌和机按生产配合比的结果进行试拌、铺筑试验段,并取样进行马歇尔试验,同时从路上钻取芯样观察空隙率的大小,由此确定生产用的标准配合比。标准配合比的矿粉合成级配中,至少应包括0.075mm、2.36mm、4.75mm及公称最大粒径筛孔的通过率接近优选的工程设计级配范围的中值,并避免在0.3~0.6mm处出现“鸵峰“。对确定的标准配合比,还应进行试验和稳定性检验。

二、作业条件

沥青面层施工前,必须对下承层的质量进行检查验收,下承层的质量必须满足相应标准要求,并及时完成施工放样。

施工前对施工机具进行全面检查、调整,特别要求对拌和楼的计量装置进行计量标定。摊铺机的自动找平装置。各项作业控制参数的选择和调整:运输车的防黏措施及保温措施落实;压路机喷雾防黏轮的措施有效。

要求拌和场地硬化处理,各种规格的材料分开堆放(搭建隔墙有效),不得混杂;细集料的防雨设施应可靠有效;矿粉宜罐装。

开工前应备足10d施工使用的材料,并在施工中陆续进料。 工地应备有防雨设施,并做好基层及路肩排水。

摊铺现场、沥青拌和厂及气象台站之间,应具有效地联系手段。 三、测量放样

依据设计资料,恢复中桩位置和结构层边线。下面层施工应采用钢丝引导控制高程的方法,10m设置一个控制桩,施工前准确布设。

四、沥青混合料拌制

1)严格按照目标配合比和生产配合比拌制沥青混合料,混合料级配和沥青用量、外掺材料剂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2)沥青混合料必须在沥青拌和厂采用拌和机机械拌制,各种规格的集料应

分隔堆放,不得混杂。集料(尤其是细集料),需设置防雨顶棚储存,矿粉不得受潮。

3)沥青混合料应采用间歇尔拌和机拌和,拌和机应有良好的除尘设备,并有自动检测拌和温度的装置和自动打印装置。

4)沥青混合料拌和时间以混合料拌和均匀、所有矿粉颗粒全部裹覆沥青胶结料为度,外观应均匀一致,无花白料、无结团或严重的粗细料分离现象。

5)混合料拌和温度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 沥青混合俩运输

1)热拌沥青混合料宜采用较大吨位的运料车运输,但不得超载运输,但不得超载运输,或紧急制动、急弯掉头使用透层,封层损伤。运料车的运力应稍有富余,施工过程中摊铺机前方应有运料车等候。对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等候的运料车多于5辆后开始摊铺。

2)运料车每次每次使用前后必须清扫干净,在车辆板上涂一薄层防止沥青黏结的隔离剂或防黏剂,但不得有余液积聚在车厢底部。从拌和机向运料车上装料时,应前、后、中挪动汽车位置,平衡装料,以减少混合料离析。运料车运输混合料宜用布覆盖保湿、防雨、防污染。

3)运料车进入摊铺现场时,轮胎上不得沾有泥土等有可能污染路面的泥土等物,否则宜设水池洗净轮胎后进入工程现场。沥青混合料在摊铺地点凭运料单接受,若混合料不符合施工温度要求,或已经结成团块、已遭雨淋的不得铺筑。

4)摊铺过程中运料车应在摊铺机前100~300mm处停住,空挡等候,由摊铺机推动前进开始缓缓卸料,避免撞击摊铺机(在有条件时,运料车可将混合料卸入转运车经二次拌和后,再向摊铺机连续均匀的供料)。运料车每次卸料必须倒净,尤其是对改性沥青或SMA混合料,如有剩余,应及时清除,防止硬结。

五、沥青混合料摊铺

1)摊铺前必须将工作面清扫干净,且工作面必须保持干燥。

2)混合料必须采用配备有自找装置的摊铺机进行摊铺,同时必须具有振动熨平板或振动夯锤等初步压实装置。摊铺机提前0.5~1h预热熨平板不低于100℃,摊铺机必须调整到最佳状态,铺面要求均匀一致,严禁出现离析现象。

3)摊铺机的摊铺过程速度应调节至与供料、压实速度相平衡,保证连续不断的均衡标准,中间不的停顿。

4)热拌混合料的施工温度必须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沥青混合料的施工温度

沥青种类 沥青加热温度 矿粉加热温度 沥青混合料出厂温度 运输到现场温度,不低于 摊铺温度,不低于 初压温度,不低于 终压温度,不低于 普通石油沥青 150~170 170~190 155~165 145 135~150 130~145 105~125 改性沥青 160~170 180~200 165~180 160 160 150 110 5)松铺系数应根据试铺路段确定,摊铺过程中必须随时检查摊铺层厚度及路拱、横坡,达不到要求时,立刻进行调整。

6)下面层摊铺必须采用钢丝引导的高程控制方式控制好路面高程,中、上面层摊铺宜采用移动式自动找平基准装置摊铺,以控制路面厚和平整度。

7)沥青面层的摊铺宜采用2台摊铺机梯队作业。 六、沥青混合料碾压

1)沥青混合料的碾压必须在摊铺后立即进行,严禁等候,碾压过程中压路机严禁停机。

2)沥青混合料的碾压按初压、复压、终压3个阶段进行,压路机的碾压速度宜参照表进行均匀的碾压。初压用10t以上的轮胎压路机碾压。终压用较宽的钢轮压路机碾压。压路机的碾压遍数及组合方式依据试铺段确定。

压路机碾压速度

压路机类型 钢轮式压路机 轮胎式压路机 振动压路机 适宜 2~3 初压 最大 4 适宜 2.5~5 复压 最大 5 适宜 3~6 终压 最大 6 2~3 2~3 (静压或振动) 4 3 (静压或振动) 3~5 6 4~6 8 3~4.5 5 3~6 5 (静压) (振动) (振动) (静压) 3)碾压温度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的要求,并不得将集料颗粒压碎。

4)为了防止混合料黏轮,可在刚轮表面均洒水(最好是喷雾),水中可掺少量的清洗剂或其他隔离材料,严禁掺加柴油、机油等。要防止过量喷水引起混合料温度骤降。胶轮压路机轮胎表面不宜洒水(轮胎温度高时不黏轮),宜涂刷植物油。

5)钢轮压路机静压时相邻碾压带应重叠15~20cm,碾压时应重叠1/3~1/2碾压轮宽。压路机的起动、停止必须减速缓慢进行。

七、施工接缝处理

1)纵向施工缝:对于采用2台摊铺机成梯队联合摊铺方式的纵向接缝,应在前部摊铺混合料部分留下10~20cm宽暂不碾压以消除缝迹。上下层纵缝应错开15cm以上。

2)横向施工缝:全部采用接缝位置,用锯缝机割齐后铲除;继续摊铺时,应将接缝锯切时留下的灰浆擦洗干净,涂上少量黏层沥青,摊铺机熨平板从接缝后起步摊铺;碾压时用钢筒式压路机进行横向压实,从先铺路路面上跨缝逐渐移向新铺面层。

3)横向施工缝应远离桥梁毛勒缝20m以上,不许设在毛勒缝处,以确保毛勒缝两边路面表面的平整。

八、养护

沥青路面必须待摊铺层完全自然冷却到周围地面温度时 9最好隔夜),方可开放交通,同时做好沥青路面的清洁工作。 成品检查、验收

沥青路面自然冷却后,按照有关规范和标准对路面几何尺寸、体积性质等进行检测,并按照报验程序申请验收。

九、质量标准

施工前应对原材料的质量进行检查,其各项检测指标必须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或相关标准要求。。原材料主要包括粗集料、细集料、填料、沥青、外掺材料等。

混合料施工温度宜略高于《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混合料外观要求均匀一致,无花白料。摊铺后表面要求没有明显的离析现象。 检测混合料品质宜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wvo7.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