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管理PK机制

更新时间:2023-09-14 03:04:01 阅读量: 教学研究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课堂管理PK机制

一、备课

1.任课教师必须认真备课,不上无准备的课。

2.教师应熟悉教学大纲,深入钻研教材,明确教学目的,把握教材体系及各章节的内在联系,了解与本课程前后衔接的相关课程,从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及基本技能着手,把握课程的教学内容,突出重点、解决难点、消除疑点,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备课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增强教学的针对性,掌握并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心理学理论,采取恰当的教学方法,精心设计教学程序,准备好补充材料和教具,充分合理地利用时间,既要消除容量不足现象,又要避免容量过饱和现象。

4.备课应在各部(系)集体讨论的基础上,以个人备课为主。各部(系)要定期组织同一课程的任课老师进行集体备课,集体备课的主要任务是落实贯彻教学大纲,研究教学进度,确定教学重点、难点、疑点,选择安排作业以及总结交流教学经验与体会等。

5.教师备课必须采用学校统一发放的备课用纸,认真填写好各项具体内容(如教学目的及要求、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方法等)。

6.教师备课应至少有一周以上的余量。

7.教师上课必须采用本期准备的新教案(含体育课等)。 8.教案书写必须符合规范模式,体例要求如下: 课 题:(本堂课的课题)

目的要求:(即教学目标,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思想目标) 重点难点:(本堂课的重点、难点)

课 型:(单一型,如新课、习题课、复习课等;综合型) 教学方法:(本堂课主要使用的方法)

教 具:(图表、模型、投影、录像、计算机等教具的使用) 教学过程:

(1) 检查复习 (2) 导入新课 (3) 讲授新知 (4) 课堂小结 (5) 巩固练习 (6) 课外作业

教 后:(教学后的心得体会,成绩经验,有待改进的地方)

9.教案检查分为期初检查、平时检查、期中检查和期末检查。开学后第二周周二下午为教案初查时间。初查之后,根据情况,由教务处组织平时抽查,一般每月一次。期中考试后(一般定在每期第十二周),进行教案普查。学期结束,将教案交教务处存档,进行总查。

10.教师的教案由系(部)主任检查,登记情况报教务处备查;系(部)主任的教案由教务处统一检查。

11.教务处只保存一个学期的教案。

12.教案检查结果记入本人的业务档案,并作为评优、晋升职称的依据。 二、上课

1.教师应在备好课的基础上,遵循教学规律和教学原则,运用合理的教学方法,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上好每一堂课。

2.教师上课前应整理衣冠,做到服饰整洁,仪表端庄大方,不准穿背心、裤衩、超短裙、拖鞋及奇装异服上课。

3.教师应于上课前5—10分钟到达教师休息室,做好上课准备,做到不迟到、不早退、不拖堂、不准中途出入教室(含体育课)。室外体育课、计算机实践课两节中间不休息,可提前10分钟下课。教师缺课、误课按教学事故处理。

4.教师应站立讲课,如因身体有病,应征得教务处负责人同意,方可坐着讲课。违者初次批评教育,再次违反每次扣课酬5元。

5.教师必须带教案上课,无教案上课作教学事故处理,并扣除该次课的全部应得课酬。

6.教师应把握好45分钟,保证恰当的授课容量,不得整堂做练习、作文。体育课亦不例外。

7.教师讲课应做到:目的明确,讲授正确,重点突出,难点突破,疑点消除,语言清晰,音量适度,并尽可能用普通话进行教学,板书规范工整,组织严密。同时着重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8.督导小组每周听评一位教师一次课,全期组织一次教学质量全面评估(含评选教学能手),评估结果作为年终考核内容之一。

三、作业

1.作业练习是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形成技能技巧,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检查教学效果,督促学生学习的重要方法。任课老师应重视作业练习,精心准备,及时布置,认真批改,细致讲评,使作业收到预期效果。

2.教师布置作业练习,要有明确目的和要求,深度、广度适中,数量适当。作业内容要体现教学大纲要求和本学科特点。教师应督促学生按时完成作业,但要注意不让学生做过多的作业。作业量规定如下:

(1)理工科课程(含会计、统计)按每4节课一次作业计算。 (2)文科课程按每6节课一次作业计算。 (3)作文按每期限4篇计算。

3.作业批改要求全批全改,教师应指导、组织早操和课间操。

4.用红笔批改作业。作业批改应指出错误,每次批改均应有计分,批改时间,并及时登入记分册。教师应按教学进度布置作业,及时批改作业,每次作业上交后批改时间不得超过一个星期,每少批改一次作业在教师考核中扣分。

5.教务处每学期定期组织一次作业检查,检查结果作为年终考核内容之一。 四、辅导

1.辅导和答疑是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是因材施教、消除学生疑问的重要手段。

2.任课教师应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多种形式的辅导答疑活动。

3.辅导和答疑应以个别进行为主,除非遇到普遍存在的问题,一般不向全班辅导。

4.任课教师下班辅导一般安排在技能训练或晚自习时间进行,每周一次,全期未按要求下班辅导者,作教学事故处理,并通报批评。

五、调课

1.教师在一个学期内必须全面完成学校分配的教学任务,不准随意请人代课和私自调课。

2.教师因公或因病、产、婚、丧假、读研等原因,不能按课表规定时间上课的,可以申请调课或代课。

3.下列情况不准调课 ①兼任校外课程或私事。

②参加一般性参观、比赛、游览等活动。 ③没有办妥请假手续的。

4.教师因故不能上课的时间超过一周,一般应另行安排教师代课。代课需由教师本人提出申请,并找到代课教师,经部(系)审核备案,教务处批准后,方可代课。

5.教师因故不能按课表规定时间上课,时间不超过一周时,可与其他教师对调上课时间,或利用自习时间补上,教师调课时需由本人预先提出申请,并找到代课教师,经教务处批准后,方可调课。

6.教师申请调、代课,均应填写“调、代课申请单”,办理审批手续。如教师因病重不能亲自办理,可委托其他教师代为办理。教师办理调、代课手续前,均应办妥请假手续。

7.教师代、调课应于授课前一天办理,因急病需调课的,必须提前一小时以上通知教务处,然后补办请假、调课手续。

8.对因公、因事批准请假的教师所缺课程,一般要求补上,补课时间由教务处确定,通知补课教师执行;凡事先未经教务处同意的补课,概不计算课时报酬。

9.对没有办妥请假、调课手续,私自调、代课者,或擅自改自习者,作旷课处理,并作教学事故记载。

10.对学校举行的全校性活动须经教务处备案,教学副院长审核,学院办公会议讨论,院长批准。

11.教务处对“调、代课申请单”进行审批后,由教务副处长填写“调、代课申请单”,课前通知有关班级和教师。

六、日常检查 1.考勤

教务处每天进行考勤,对教师上课迟到、早退、空堂,按学院《教职工考勤制度》及《教学考核方案》中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2.课堂纪律检查

教师上课组织教学不力,任学生自由散漫(如打瞌睡、讲小话、看其他书籍、迟到、早退等)而不加以制止,或制止无效,检查员应及时提醒任课教师。若提醒三次仍然出现类似现象,则按《教学考核方案》视情节轻重予以扣分。

3.授课进度和教学日志检查

教师授课进度严格按授课计划进行,若发现授课进度零乱,与授课计划不符,则按《教学考核方案》视情节轻重予以扣分。确因学生学习原因需对授课进度进行调整,需书面写申请,经系(部)主任批准,教务处备案方可执行。

教师上完一次课后,均应认真、全面、详细、实事求是地填写教学日志,若发现不填写教学日志或填写不详细、不真实,则根据《教学考核方案》中的有关规定予以扣分。

4.作业检查

作业每月检查一次,作业量不低于规定要求,并按要求进行批改。应用文不算作文。

5.教案检查

教案以部(系)为单位每月抽查一次,一学期全面检查一次,教案要按要求(分章节,章节纸要求认真、详细、全面填写),按授课计划进行制作。

6.听课检查

听课次数:每位任课教师每学期听课10节以上(45分钟为一节课)。 凡是教师听课应先到教务处领取听课笔记本,期末交部(系)、教务处存档。 听课要求: 听课应有记录,包括听课时间、班级、执教人、授课内容。中级职称以上(包括中级)的教师在听课记录后应附对本次课的评议。

听课应尽量以二学时为一单位。

在完成听课任务时不允许弄虚作假,违者取消本期考核资格。 听课以45分钟为一次,听不满45分钟视为弄虚作假。 被听课教师应及时在教学过程中填写听课教师姓名,并督促学习委员按时填写,以备查核。

7.说明:进度、计划、教案、作业、听课笔记、晚自习下班辅导,原则上由各部(系)负责检查,教务处派人抽查20﹪,抽查结果与检查不符,应追究部(系)主任及当事教师的责任。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wxdh.html

Top